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5767
阅读:10247
发表:2016/2/19 修改:2016/2/20
20章 主旋律 小说
《粮食啊粮食》第1章:上 免费
马村主堂 [广东广州]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B-01267】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条件面议】


  农村题材  农耕文学  主旋律  历史  现代

  于是有人又说到征粮上,刘一刀问:“这借粮代征的事,是哪个出的馊主意?” 山老绾很是气愤,说:“这还有天理么,说是抗日救国,打日本人,我们人人有责,家家要出粮,我们就认了;没有粮,就向谭万山借,用借来的粮上交,我们也认了,可是这谭万山也太狠了,就这样借他的军粮,还要借一还二,还有我们的活路吗。”葛师爷道:“这谭万山也是昏了头了,日本人眼看就要打进来了,脑袋还能不能保住都不晓得,他还守这么些粮干屁用,他要带进棺材么?我看呀,大家也不要管他借多少还多少,他能借,我们也先落得个饱死鬼,这要是日本人不来,我们吃了再多的亏也值得,真要是日本人来了,这兵荒马乱年头,哪个晓得还有没有活人还粮哩”。
  正说着,谭家大门吱的一声开了。谭万山同谭伟,陈保长一块走了出来。陈保长脸上红一块黑一块的,好像还涂上了什么东西,油光光的,一双眼睛红得可怕,冲人群喊:“各位安静了,安静了!”众人也就不说话了,听陈保长说:“此次政府征军粮,实属不得已,日本人要打到家门口了,国军还在拚死抵抗。蒋委员长说了,抗日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都皆担抗日之责。各位义不容辞,有人出人,有粮出粮。我们也晓得大家的难处,现在秋粮待收,各位家中早已无粮。因此,承蒙谭爷念各位的难处,愿主动将府中有限之存粮借给大家救急。同时也请大家在借粮之后,献出一点粮食捐给抗日的国军,也不枉我们大家一点抗战报国之情。现在,请谭爷给大家讲话。”
  谭万山双手抱拳,左右晃了晃,说:“各位父老,谭某向大家致意了。刚才陈保长也说了,日本人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要是让日本人来了,他们烧杀淫掠,十分凶残,莫说粮食,家和命都没了。大家也晓得,谭某为抗战,已将犬子送到抗战前线。上次政府征粮,谭某又义不容辞,已出了五百石。此次政府本来要抽丁征粮,幸陈保长向上峰力陈,已免抽丁,只是征粮……”
  谭万山说到这里,就听人群中有几个人喊:“我们情愿去当兵扛枪,打日本人去!”
  众人也发一声喊:“对!打日本人去!”
  陈保长见状,忙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好不容易使大家平静了。听谭万山说:“谭谋也跟大家心情一样,也想上前线去拚上这条老命,打死一个算一个,打死两个赚一个。但是呢,各位也想想,我们在这后方种粮交粮,也是支持国军打日本嘛。此次政府又要征粮,谭某本想将家中这点存底全交了去,可是不行啊,目今正是青黄不接,谭某要是全都交了去,大家吃什么嘛,谭某不能眼看各位断粮饿死。因此谭某把这些存粮全部借给大家,先救急,大家借了粮后,除了留点吃的,就上交政府吧,也好让各位为抗战救国出一份力量。大家借谭某的粮,等秋收后再还。”
  人群中刘一刀喊:“东家,既然是我们借您的粮交军粮,这交的军粮,能不能不按老规矩一斗还二斗,就按借一斗还一斗算?”
  谭万山又抱了双拳,举了举,说:“各位不晓得谭某的苦处!每年这粮食各个时段都不是一个价嘛,每年秋收后,这粮价就低,一块大洋三石。可是到了现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块大洋连一石粮都买不到呀。尤其现在这兵荒马乱年头,这粮食更是珍贵,粮价是一天天涨得离谱,城里已涨到二、三块一石了。等到过后秋收了,恐怕又要降到一块多大洋三石了。谭某现在借大家一斗,秋后还二斗,已是让大家占了很大便宜了。大家放心,只要有谭某在,谭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看到各位父老饿死的。……”
  陈保长心里在骂,这老家伙真他妈会糊弄人,在这村里,钱不是硬通货,粮食才是硬通货,这村里人什么时候用钱买过粮,换来换去还不都是你谭家的粮?就向众人喊:“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说了,这年头,趁现在日本人还没有来,先落个饱死鬼,总比饿死鬼强。此次征粮,全村除去七十七户是军属免征,其余的按人头平滩,每人二斗,谭爷说了,除此数以外,每户要借口粮的,也一并借了,大家心里有数,排好队,去领粮吧。”
  众人尽管还在嚷嚷,还只得跟着老苍头去粮库。陈猴子也说得对,日本人要是来了,哪个晓得自己能不能躲过这炮火刀光之灾,他能借,也先落得个饱死鬼。
  一队人鱼贯地穿过谭万山的大堂和二进天井,到了后院,这也是一片宽大的晒谷坪,对面是数丈高的一面陡峻的山脚,山脚以大青石垒壁加固,壁上一字排开四个数米高的山洞,左右两旁也是数米高的围墙,围墙上还布着箭形铁叉,西面的一道围墙原来是有一道通往外边晒谷坪的的大门,但已被封死,据说是因为雯雯经常进来偷老苍头翻晒的粮食,谭典说这洞能潮,哪能防潮,到了黄梅天,这粮得天天请来雇工翻晒,而这个季节,又正是村民青黄不接的时节。谭万山防不胜防,才封的门。
  老苍头到了一山洞门前,掏出了钥匙,一闸沉重的大铁门被缓缓地推开,随着大铁门刺耳的吱吱声响起,谭家放粮了。
  谭万山拥有的一千二百亩水田,是他祖上的遗产,占整个葫芦嘴村水田的九成以上,而且是上好的甲等水田,剩下的水田只是四周靠山的,要靠老天的雨水好才能有收成。谭万山父亲谭念祖平生没有其他嗜好,就是好这水田,看到了上好的水田,满眼就放出狼一样贪婪的光,恨不得一口吞了。为了这水田,能买就出大价钱买,不惜倾家荡产;不能买的,就使出各样法子,不顾身家性命,以得手而后快。为了夺田多次与人械斗,硬是将村里几家地主赶走了,最后被人打断胸前肋骨,骨头插入肺里不治而死。临终前对谭万山说,要将自己埋在小排山顶能看见谭家全部水田的地方,他要天天看着谭家的水田不要被子孙后代败了。谭念祖将家中几乎所有的银子都买了田了,积蓄所剩无几,只留下这些水田及这座老宅子。
  谭万山与他爹不一样,他爹平生好的是田,他平生好的就是粮。而他这积粮的癖好比他好田的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年,谭万山的喜忧随着粮食的入库和出库交织着。谭万山最快意时刻,是后院如张开饥饿大嘴的洞口吞噬一石石谷子的时候。相反,那一石石谷子要是在那嘴里吐出来,谭万山就像是上吐下泻的病人,要引起翻江倒海般的生理反应,忍受着难熬的苦痛。谭万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让老苍头打开粮仓,看看库里堆放得像小山一样的粮食,伸手抓抓那一粒粒饱满的谷子,闻闻夹杂着泥土味的稻香,就会像喝醉了酒一样,没有了痛苦,没有了烦忧,充满惬意和满足。
  在这村里,谭万山是一年到头每餐都可以吃上大米饭的唯一人家,但除家里人外,家里的雇工每餐也是吃不上大米饭的,只能吃半米半杂粮,对于平常人家,能一年到头吃上这半米半杂粮就很不错了。村子里的人有九成是他的佃户,收成好的话,扣除佃户的,一年也有二千到三千石的收成。近些年,国民政府税征捐粮一年年递增,各种名目的征捐数量占收入比从民国二十年代的四成涨到现在的近六成,看一石石的谷子挑出来,就如刽子手在一刀一刀地剐谭万山的肉。谭万山怨愤冲天,这世道,何时是个头哩!先是自己人打来打去,现在连日本人都打进来了。国家是这样的灾难深重,政府是这样的无能和贪剥,现在又来了外族的践踏掠劫,百姓还有活路么,生逢乱世,谭万山更晓得粮食的珍贵,家无粮不安,这是人的第二条命。
  在这村子里,钱不是硬通货,民国政府发的法币,币值越来越难以捉摸,村里人心里没有底,只有粮才是硬通货,他们一直沿袭祖辈以来的习惯,只认准以粮换粮,以粮抵税。村里的人出货购物,一般都是用米换。多少个鸡蛋一升米,多少肉一升米,多少鱼一升米,做一天帮工付多少米的工钱,娶个媳妇,送多少石谷子多少升米彩礼等。在村子人的眼里,谭万山有粮,他就是这村里的土皇帝,上面官府要靠他交的粮养活,下面村民要借他的粮救命。村子里一家子子女多孩子小的,过完年就没有存粮了,就得开始向谭家借粮。或是想法到谭家打短工,得到些粮食回家,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得向谭家送一方肉,或一只鸡,或一筐鸡蛋,哪家打个野物什么的,都要献给谭宅。当然,谭爷也会按惯例,打发送家一些米。村子人有了米,也不一定用来吃着饱的,穷人家,都是用这米来换粗粮吃,一升米如换成红薯,就可以让一家几口吃上两天。只有过年过节或家里有婚丧喜事生日什么的,才能吃上一顿米饭。
  一石石出仓的谷子夹杂着泥土味扑鼻而来,令谭万山心如刀绞,他就独自坐在大堂里,痛苦地吸着水烟。谭伟进来问:“爹,镇公所保安队的十二个押粮的保安已来了,是不是还是由我家供饭?”这押粮的保安,往常都由谭家供饭,而这次是由村民交粮,谭伟就拿不定主意。谭万山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唉,身上的肉都割了,还舍不得这泡屎吗,还按老规矩办吧。”
  镇公所保安队张歪嘴带的十二个保安一大早走了几十里山路,早已饿得发昏。到了开饭了,一群人闻到饭菜香,吞着一口口馋水被领到饭桌前。一看,桌子中间摆放的是一大盆炖冬瓜,一盘干辣干豆角椒炒腊肉,说是炒腊肉,其实只是上面盖了几块切得像薄纸一样的腊肉片,一大盆红椒炒茄子,一脸盆南瓜汤,还有一大盆清蒸红薯。桌上的12碗红薯伴米饭,已堆得冒尖地装好了。张歪嘴就呸呸地说:“谭万山这狗日的,真他妈的铁公鸡!”
  
  四
  
  有消息传来,衡阳城沦陷了。
  谭家三儿子谭容拖着老婆孩子进家门的时候,谭家正在吃晚饭。谭容一进屋,就扑在爹的面前,浑身颤抖只管嚎哭。倒是媳妇秀娥还清醒些,说:“爹,日本人进城前,城里组织疏散,到处是混乱一片,我的粮店也没了,一群群的人往外逃。出城的时候,谭容见到几个被炮子打了的死人,在一个死人身边跨过的时候,就没想到那死人一把抓住了谭容的脚,谭容一看,就吓成这样子了。”
  谭万山问:“那米粮都卖完了没?”
  衡阳保卫战打响后,粮食在城里早已有市无价了,秀娥仓库里的一些粮食,担心人来轰抢,也不敢卖,只好在疏散时,悄悄散给了附近一批快要饿死了的买不起粮的穷人,以免被日本人夺了。这件事,她不敢同公公说,就道:“日本人进城前,全被人轰抢了。”谭万山顿足问:“难道那几十石粮食全被枪了?”秀娥道:“之前也卖了些,被抢的有十多二十石吧。”谭万山仰天长叹:“国军无能啊!我这粮食都白养了这帮混蛋!”又恨恨地说:“我早就说过,不要去卖不要去卖,这粮食放在家中多好,它比银子珍贵呢!就是不听,非要去!可可的几十石粮呀,作孽哩!作孽哩!” 谭万山老伴将谭容扶了起来,埋怨万山道:“你眼里只有粮食,你看你崽都成个什么样子了。只要人没有事回来就好,你还嚷嚷个么子嘛!”
  谭万山老伴和桃子带着谭容一家子到天井边匆匆洗了洗,扶过来吃了饭。谭容精神还是恍恍惚惚,一惊一惊地念叨有鬼有鬼,谭万山老伴说:“这孩子一定被吓中了魔症了,明日得请葛师爷替他驱驱鬼,去去祟。”
  衡阳沦陷的消息打破了村里的宁静,一些军属不知亲人死活,就传来阵阵哭声,更多的人只好暗求老天或观音菩萨保佑,免刀兵血光之灾。陈保长当天就被通知去镇公所了,村子里的甲长及几个年长者都聚到谭家来,要打听进一步的消息,还要讨问日本人来了怎么办?有人说,那日本人见人就杀,那城里人还能来乡里,我们往哪跑?谭万山说:“你们也不用慌,他日本人要来,我们打不过他,还躲不过他么?到时候了,大家都往山里头躲避就是。我担心的是日本人进村来,会到处抢粮呢。我们怎么来想个法子,保护好这些粮食不被抢了。”有人就说,我们家里早就没粮了,他们抢什么?谭万山说:“我说的不是担心家里的存粮,我是担心那地里的粮。现在这稻子已收花灌浆了,这稻子一熟,要是被日本人抢了去,岂不会让我们这一村子的人下一年都喝西北风!你们大家想想,可有什么法子?”大家一起摇头叹气,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谭万山说:“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还是等陈保长回来再议吧。”
  第二天下午,陈保长才从镇上回来,一见谭家门前已聚了不少人,显然是在等他消息的。见到谭万山,陈保长气呼呼的:“碰他妈的鬼哟!这些狗官!城里的王县长现在成了日本人的自卫司令了。这王八蛋是又做师公又做鬼,私下又告知我们说,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城破了,不能群龙无首,让日本人、匪贼到处烧杀淫劫,说虽是被逼为日本人做事,其实还是在为城里的百姓维持治安。又说日本人很快要沿粤汉、湘桂铁路南下,要求沿途各线群众尽快组织转移,免遭日军涂炭。”
  谭万山说:“这王县长我是晓得的,贼着呢,他这样做,也是求的自保。我们这里远离县城,虽说离这粤汉铁路线也不远,但这深山沟里,日本人不会来吧。”陈保长说:“难说呀,那日本人几十万兵一路压过来,一路上得抢粮吃,就会像那洪水猛兽一样,哪里有人居就往哪窜。如果那铁路、公路沿线的百姓都走了,他们还会向两线扩大搜抢。我们不得不防哩。所以我们还是得商量商量,如果日本人来这村子了,我们怎么办?”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飞扬在线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学生
    gao
  • 学生
    sep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0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粮食啊粮食(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花开迟暮(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蓝色游戏(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主旋律)
红云白雾(主旋律)
纯白(主旋律)
绿茵之云(主旋律, 校园)
风波(主旋律)
罪爱(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