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4332
阅读:7059
发表:2020/2/1
25章 商战 小说
《医院风云》第11-15章
0-5
6-10
11-15
16-20
21-24
25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B-00539】
“王副院长保重!”其他医生护士也齐声对王景平说,然后快步跟上关一翎。
“谢谢啦谢谢啦……”王景平朝他们背影点头,鞠躬。
为了让关一翎死心塌地地为本院卖命,王景平上院长办公室对刘国江说让关一翎兼总院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和医务科长,为他日后退休铺路。刘国江同意。
病房里,张明轩从枕头下拿出一本叫《孙庞斗志演义》的纸张发黄的小说,靠在床头看起来。这是李泽南不久前来探病时带来的,说他自已以前忙得很,没什么时间休息,现在正好消遣消遣。张明轩问是说什么的。李泽南说是说孙膑、庞涓去云梦山向鬼谷子学艺,途中相遇,对天发誓结为兄弟。庞涓先学成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官,他知道孙膑本领在自已之上,担心以后对自已不利,于是极力劝说孙膑来了魏国,设计刖了他的双足,成为跛子。孙膑逃离魏到齐国,得到齐王赏识,多次带兵与庞涓打仗,终于在一次决战中捉住了庞涓,报了刖足之仇。“小说意在批判庞涓妒忌贤能、为了自已利益不惜陷害朋友的卑劣行径。”李泽南又说。
张明轩听了若有所思。
昨晚睡得迟,今朝却反而早早地醒了。躺在床上,再也没一点睡意。坐起来,拧亮台灯,借着绿光看看表,五点不够。
窗外,月亮西斜。月光透过白纱窗帘,照在墙壁上,形成一片朦朦胧胧的白光。这片白光慢慢地移动着,李泽南的目光也跟着移动,后来这片白光移到一幅一个老人的肖像画上,看到这幅肖像画,李泽南仿佛又回到过去那如梦如幻的年代里去了……
那时,他的父亲被关进“牛棚”,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到一个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平时,他和农民一起干活;闲时,除了开会和干一些杂事,他便替收购站采集中草药,挣钱过日子。一天,他发现邻居一位独居老人病了,此刻他正在遭受着病魔的折磨,没人照料。怎么会没人照料呢?一打听才知道,老人老伴早死,儿子儿媳在城里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去了……他怀着不可名状的心情,利用新近学到的中草药知识,参照祖传医书《笔花医镜》、《寿世保元》和新买到的《赤脚医生参考丛书》,小心翼翼地试着给老人治病。不知是他幸运呢还是老人幸运,是偶然呢还是必然,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老人的病情竟开始好转了。
不久,老人脱尽以往那副弱不禁风的病态,有精神下床走动了,到了秋天,竟能下田收割,兴之所致还引吭高歌呢:“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可李泽南不是赤脚医生,他“没资格”当赤脚医生,虽然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对医学略知一二。虽然如此,他还是高兴极了。从此,稍有闲暇,他便照料老人,研读医书,和读一本叫《红雨》的描写赤脚医生在斗争中成长的小说;或在山间徘徊,沉思默想。秋去冬来,医书和小说伴着他生活,带给他温馨,带给他希望……
后来,他的父亲有幸告别“牛棚”,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他的境况也因此而好转了。在回城之前的某一天,老人来到他的住处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我舍不得您走啊……”他也禁不住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也不想离开您啊!”
他找来一张纸一支笔,坐在老人面前,对着老人写生。在校时他是班宣传委员,能写能画。“我要把这幅画带回去,作为我第一次给人治病的留念。”他深深地凝视着老人的脸庞说,于是就有了这幅画,回城之后一直把画挂在这个房间的这个位置上,一直挂到现在……
月光照不进房间里来了,肖像画在朦胧的绿光下仿佛很遥远很遥远,如梦似幻。李泽南早已经是一名医生了,他有很多病人,他们病好之后都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位置上,或愉快地学习、工作、生活着。但在那些病人当中,唯有这位老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因为这是他的第一个病人,也是他立志学医的开始,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他今日的成功。
天亮了。慢慢地,朝霞映红了房间,给肖像画增添了奇异的色彩。每当遇到困难时,李泽南便回到这旧城区的老屋,缅怀过去,畅想未来,吸取精神力量。这老屋原是一家中医诊所,最先由他曾曾祖父李昆山开,后由他曾祖父李铁柱开,再由他祖父李泽民开,最后由他父亲李泽中开。他们祖宗五代都在这行医,惠泽众生。他出生时,他父亲请他祖父给他起个名字,他祖父给他起“泽南”,意即希望他长大后继承祖业,惠泽南州市百姓。那时南州市还不叫南州市,叫南县。他长大后遵循祖训学医,但不是学中医,因为中医已经式微,而是学西医。他没有继承诊所,而是到医院干,从实习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一直干到院长位子……在称病在家这段时间他又抓紧时间复习,通过主任医师资格考试和评审,再上去就是院士了。
该准备回医院去上班——不,去组织反击了。情况是复杂的,现实是严峻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嗯,非常残酷!他再次深深地凝视了那幅肖像画一眼,拧熄灯,然后走出房间。
下二楼,再下一楼,楼板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楼梯同样摇摇欲坠。一楼客厅一侧墙边放着一个中药百子柜,另一侧放着诊桌,二者都布满尘埃,散发出一股木料的霉味和中药味。客厅正中的木板墙上,挂着一幅带对联的“百药图”,上面画着党参、北芪、甘草等中草药。虽说是“百药图”,可实际上只画了几种,其余的都作虚化处理,色彩也因年代久远而变得很淡了。左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右联是“何妨架上药生尘”,落款是“李泽民”。没有上联,上联在李泽中和李泽南心中,那就是医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过了一会儿,在门外的中山东路上出现李泽南身穿西装的身影。这时街道上还没有其他行人,空荡荡的街上只有他一个人。
天更亮了,朝霞从他身后的瓦屋顶上洒下来,给他的身影镶上一条闪亮闪亮的金边……
“谢谢啦谢谢啦……”王景平朝他们背影点头,鞠躬。
为了让关一翎死心塌地地为本院卖命,王景平上院长办公室对刘国江说让关一翎兼总院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和医务科长,为他日后退休铺路。刘国江同意。
病房里,张明轩从枕头下拿出一本叫《孙庞斗志演义》的纸张发黄的小说,靠在床头看起来。这是李泽南不久前来探病时带来的,说他自已以前忙得很,没什么时间休息,现在正好消遣消遣。张明轩问是说什么的。李泽南说是说孙膑、庞涓去云梦山向鬼谷子学艺,途中相遇,对天发誓结为兄弟。庞涓先学成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官,他知道孙膑本领在自已之上,担心以后对自已不利,于是极力劝说孙膑来了魏国,设计刖了他的双足,成为跛子。孙膑逃离魏到齐国,得到齐王赏识,多次带兵与庞涓打仗,终于在一次决战中捉住了庞涓,报了刖足之仇。“小说意在批判庞涓妒忌贤能、为了自已利益不惜陷害朋友的卑劣行径。”李泽南又说。
张明轩听了若有所思。
昨晚睡得迟,今朝却反而早早地醒了。躺在床上,再也没一点睡意。坐起来,拧亮台灯,借着绿光看看表,五点不够。
窗外,月亮西斜。月光透过白纱窗帘,照在墙壁上,形成一片朦朦胧胧的白光。这片白光慢慢地移动着,李泽南的目光也跟着移动,后来这片白光移到一幅一个老人的肖像画上,看到这幅肖像画,李泽南仿佛又回到过去那如梦如幻的年代里去了……
那时,他的父亲被关进“牛棚”,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到一个远离家乡的穷乡僻壤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平时,他和农民一起干活;闲时,除了开会和干一些杂事,他便替收购站采集中草药,挣钱过日子。一天,他发现邻居一位独居老人病了,此刻他正在遭受着病魔的折磨,没人照料。怎么会没人照料呢?一打听才知道,老人老伴早死,儿子儿媳在城里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去了……他怀着不可名状的心情,利用新近学到的中草药知识,参照祖传医书《笔花医镜》、《寿世保元》和新买到的《赤脚医生参考丛书》,小心翼翼地试着给老人治病。不知是他幸运呢还是老人幸运,是偶然呢还是必然,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老人的病情竟开始好转了。
不久,老人脱尽以往那副弱不禁风的病态,有精神下床走动了,到了秋天,竟能下田收割,兴之所致还引吭高歌呢:“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可李泽南不是赤脚医生,他“没资格”当赤脚医生,虽然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对医学略知一二。虽然如此,他还是高兴极了。从此,稍有闲暇,他便照料老人,研读医书,和读一本叫《红雨》的描写赤脚医生在斗争中成长的小说;或在山间徘徊,沉思默想。秋去冬来,医书和小说伴着他生活,带给他温馨,带给他希望……
后来,他的父亲有幸告别“牛棚”,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他的境况也因此而好转了。在回城之前的某一天,老人来到他的住处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我舍不得您走啊……”他也禁不住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也不想离开您啊!”
他找来一张纸一支笔,坐在老人面前,对着老人写生。在校时他是班宣传委员,能写能画。“我要把这幅画带回去,作为我第一次给人治病的留念。”他深深地凝视着老人的脸庞说,于是就有了这幅画,回城之后一直把画挂在这个房间的这个位置上,一直挂到现在……
月光照不进房间里来了,肖像画在朦胧的绿光下仿佛很遥远很遥远,如梦似幻。李泽南早已经是一名医生了,他有很多病人,他们病好之后都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位置上,或愉快地学习、工作、生活着。但在那些病人当中,唯有这位老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因为这是他的第一个病人,也是他立志学医的开始,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他今日的成功。
天亮了。慢慢地,朝霞映红了房间,给肖像画增添了奇异的色彩。每当遇到困难时,李泽南便回到这旧城区的老屋,缅怀过去,畅想未来,吸取精神力量。这老屋原是一家中医诊所,最先由他曾曾祖父李昆山开,后由他曾祖父李铁柱开,再由他祖父李泽民开,最后由他父亲李泽中开。他们祖宗五代都在这行医,惠泽众生。他出生时,他父亲请他祖父给他起个名字,他祖父给他起“泽南”,意即希望他长大后继承祖业,惠泽南州市百姓。那时南州市还不叫南州市,叫南县。他长大后遵循祖训学医,但不是学中医,因为中医已经式微,而是学西医。他没有继承诊所,而是到医院干,从实习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一直干到院长位子……在称病在家这段时间他又抓紧时间复习,通过主任医师资格考试和评审,再上去就是院士了。
该准备回医院去上班——不,去组织反击了。情况是复杂的,现实是严峻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嗯,非常残酷!他再次深深地凝视了那幅肖像画一眼,拧熄灯,然后走出房间。
下二楼,再下一楼,楼板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楼梯同样摇摇欲坠。一楼客厅一侧墙边放着一个中药百子柜,另一侧放着诊桌,二者都布满尘埃,散发出一股木料的霉味和中药味。客厅正中的木板墙上,挂着一幅带对联的“百药图”,上面画着党参、北芪、甘草等中草药。虽说是“百药图”,可实际上只画了几种,其余的都作虚化处理,色彩也因年代久远而变得很淡了。左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右联是“何妨架上药生尘”,落款是“李泽民”。没有上联,上联在李泽中和李泽南心中,那就是医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过了一会儿,在门外的中山东路上出现李泽南身穿西装的身影。这时街道上还没有其他行人,空荡荡的街上只有他一个人。
天更亮了,朝霞从他身后的瓦屋顶上洒下来,给他的身影镶上一条闪亮闪亮的金边……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