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9995
阅读:6025
发表:2020/2/8 修改:2020/4/8
20章 主旋律,历史 小说
《赣寰匪事》第3章
1
2
3
4
…
9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陈正人起身道:“刚说曹操,曹操就到了,真灵验。怎么样,你那里安顿好了没有?”陈正人见面就问。
陈奇涵坐到沙发上,秘书端茶递了过来,他接过放到茶叽上,微笑着说:“放心吧!都好了,毛主席在北京点将,点到我们3个老表去江西,我真激动啊!”陈奇涵说。
“我还不是一样,听说回江西,心都快飞过去了,可这里才解放一年,一切都百废待新,工作才开始有个头绪,现在又要走了,难舍呀!”陈正人说。
“跟着毛主席革命,离开江西10多年了,现在革命终干胜利了,回去一定要把江西治理好,让老表们过上好日子。”陈奇涵说。
“我想把警卫连一起带过去,他们是朝鲜族人,装备好战斗力强,就是不知南方的气候、还有吃米饭能不能习惯?你看行不行?”陈正人问。
“什么行不行,我是司令,你是政委,现在就定了。按我说呀,不光警卫连,这里医务所的保健医生也一起带走。到了江西可是一穷二白,这几个医生都是日本的医学博士,在江西到那里去找哇?再说警卫连、保健医生又不是长期不回来,等到江西稳定以后,就让他们回来,借用一两年有什么不可以?”陈奇涵答。
“好,这事我来办,你那边抓紧点,等大部队一出发,我们就要一起走。还有啊!我想在天津集结时,就江西的解放,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班子、工作重心等问题向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汇报,听听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江西的指示,这样我心里才有底,好往那里使劲。”陈正人继续说。
“是要听听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江西的指示,这样我们工作才有方向。”陈奇涵说。
“还有,现在铁路全部军管会军管,沿途的运输安全一定要抓好,这事你和陈泊同志商量一下,这么多人还有家属,路途几千公里,要转车吃饭,还有各人的武器装备安全,可不能出差错哟!”陈正人说。
“你放心,一切我会安排好,不过后勤方面还得过问一下,每人一床2斤重的被子是不是轻了?一双鞋、一个茶缸、一条毛巾、一个布制挎包、还一块2尺见方的油布当雨衣,不下雨打背包,我看是不是少了?”陈奇涵问。
“这后勤方面,有统一规定,我再问问?”陈正人说。
“好,我走啦!我是路过这里,快回家了心里高兴,顺便进来来看看。”陈奇涵喝了口茶起身。
“怎么?今天不吃了饭再走?”
“不啦!我还有事。”陈奇涵边出门边说。
笫二节:九江北岸
当国民党军布防长江70万兵力,假借和平谈判,企图以长江汛期到来后江宽水急,拖延解放军渡江,只要拖上3个月,招训300万新军就有谈判的筹码。在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也正应作准备,加紧渡江训练,只待一声号令,突破天险解放全中国。一瞬间,长江两岸弓张弩拔,成为国共两党生死对决的大战场,也是国民政府妄想“南北割据”的分界线。
进入三月底,南方开始阴雨季节,一连几天的细雨雾蒙天气,把人都弄得精神不振。这天下午,好不容易出了一丝丝太阳,驻扎在江北华阳镇的二野4兵团司令部,一名中等个子,身材不胖不瘦,身背一支十响驳壳,看上去很精灵的干部来到司令部办公室。经过和卫兵简短的交涉,秘书又匆匆带到司令员兼政委陈庚的作战室,他就是五兵团第18军敌工部的营职干事潘涤。
潘涤,宜春金瑞镇人,童年时家庭贫困,父母拼凑两担稻谷供读私塾,1932年外出学徒。抗战爆发后,孤身到上海,后又奔赴延安,参加华南抗大学习。之后,参加八路军一直在隐蔽战线屡立战功。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又调二野五兵团18军敌工部工作,随队南下参加渡江战役。
作战室的警卫员见是办公室秘书,慌忙打开门。一进屋,看见陈庚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三人一边看地图,一边在研究渡江作战事宜。
“唷,几位首长都在呀!陈司令,18军敌工部的潘涤干事来了。”
“来啦!快请他进来,我们都在等他。”秘书向门口招了一下手,示意潘涤进来,自已走出办公室带上门。
“报告!敌工部干事潘涤,奉命前来报到。”说完,向三个首长敬礼。
“欢迎!欢迎你来呀!潘涤同志!”陈庚一边握手,一边说。
“来!坐!这么急,累了吧?”在一旁的刘志坚也说。这时,警卫员端来一杯茶水,然后带上门出去。
“是呀!刚到安庆怀宁的洪家铺,郭影秋主任就和我交代任务,说要我赶紧骑马过来,这是他亲笔给你的信。”潘涤端着茶杯,边说边掏出信交给陈庚。
“这个郭主任,还是这股雷立风行的劲,才上午打的电话,你下午就赶来了,够快喽!”陈庚边拆信边说。
“郭主任说我们四、五兵团就象两兄弟,打大战役总是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或是相互交替着进攻,互相支援和掩护。”潘涤微笑着说。
郭天民走过来道:“说得好啊!潘涤同志,渡江战役马上就要打响,国民党江防守军共有70万之多,在我四兵团这段,瑞昌至湖口有敌46军,湖口至彭泽有敌68军,另外,还有江西腹地4个军各1部及1个独立师,3个保安旅,分别配置在南昌、上饶、宜春等地。为了弄清敌人对岸的情况,我们必须做好内线策应,所以就要你过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是啊!虽然蒋介石把主力都放在了上海的周边,沿长江都是些杂牌主力军和地方武装,号称有70万,我看不一定有这么多。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决不能轻敌。潘涤同志!叫你来的任务,就是在我军发动渡江战役之前,到江对岸去搞侦察,通过电台发过来,以便好调整部署。另外,还要协助地下党的策反工作,代表我军对投诚或起义的敌军谈判,交代政策,使我军渡江时减少伤亡,具体由刘志坚主任向你布置。”陈庚快速看完信,走过来对着潘涤说。
刘志坚主任从口袋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我先介绍一下对岸的情况:“据内线报告,九江的地下党有民盟、农工两大民主党派,还有闽赣省委城工部,湘赣边工委三股力量。其中算民盟这股势力最大,属全国民盟的分支,与北京、香港都有联糸。在江西的民盟以南昌为中心遍布全省城乡各地,九江是其中的一个分部。其内的成员主要是教育界,在中学和各中专、大学内很活跃,还有的成员是中共党员,所以战斗力极强,做策反工作也很有成效。”
陈奇涵坐到沙发上,秘书端茶递了过来,他接过放到茶叽上,微笑着说:“放心吧!都好了,毛主席在北京点将,点到我们3个老表去江西,我真激动啊!”陈奇涵说。
“我还不是一样,听说回江西,心都快飞过去了,可这里才解放一年,一切都百废待新,工作才开始有个头绪,现在又要走了,难舍呀!”陈正人说。
“跟着毛主席革命,离开江西10多年了,现在革命终干胜利了,回去一定要把江西治理好,让老表们过上好日子。”陈奇涵说。
“我想把警卫连一起带过去,他们是朝鲜族人,装备好战斗力强,就是不知南方的气候、还有吃米饭能不能习惯?你看行不行?”陈正人问。
“什么行不行,我是司令,你是政委,现在就定了。按我说呀,不光警卫连,这里医务所的保健医生也一起带走。到了江西可是一穷二白,这几个医生都是日本的医学博士,在江西到那里去找哇?再说警卫连、保健医生又不是长期不回来,等到江西稳定以后,就让他们回来,借用一两年有什么不可以?”陈奇涵答。
“好,这事我来办,你那边抓紧点,等大部队一出发,我们就要一起走。还有啊!我想在天津集结时,就江西的解放,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班子、工作重心等问题向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汇报,听听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江西的指示,这样我心里才有底,好往那里使劲。”陈正人继续说。
“是要听听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江西的指示,这样我们工作才有方向。”陈奇涵说。
“还有,现在铁路全部军管会军管,沿途的运输安全一定要抓好,这事你和陈泊同志商量一下,这么多人还有家属,路途几千公里,要转车吃饭,还有各人的武器装备安全,可不能出差错哟!”陈正人说。
“你放心,一切我会安排好,不过后勤方面还得过问一下,每人一床2斤重的被子是不是轻了?一双鞋、一个茶缸、一条毛巾、一个布制挎包、还一块2尺见方的油布当雨衣,不下雨打背包,我看是不是少了?”陈奇涵问。
“这后勤方面,有统一规定,我再问问?”陈正人说。
“好,我走啦!我是路过这里,快回家了心里高兴,顺便进来来看看。”陈奇涵喝了口茶起身。
“怎么?今天不吃了饭再走?”
“不啦!我还有事。”陈奇涵边出门边说。
笫二节:九江北岸
当国民党军布防长江70万兵力,假借和平谈判,企图以长江汛期到来后江宽水急,拖延解放军渡江,只要拖上3个月,招训300万新军就有谈判的筹码。在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也正应作准备,加紧渡江训练,只待一声号令,突破天险解放全中国。一瞬间,长江两岸弓张弩拔,成为国共两党生死对决的大战场,也是国民政府妄想“南北割据”的分界线。
进入三月底,南方开始阴雨季节,一连几天的细雨雾蒙天气,把人都弄得精神不振。这天下午,好不容易出了一丝丝太阳,驻扎在江北华阳镇的二野4兵团司令部,一名中等个子,身材不胖不瘦,身背一支十响驳壳,看上去很精灵的干部来到司令部办公室。经过和卫兵简短的交涉,秘书又匆匆带到司令员兼政委陈庚的作战室,他就是五兵团第18军敌工部的营职干事潘涤。
潘涤,宜春金瑞镇人,童年时家庭贫困,父母拼凑两担稻谷供读私塾,1932年外出学徒。抗战爆发后,孤身到上海,后又奔赴延安,参加华南抗大学习。之后,参加八路军一直在隐蔽战线屡立战功。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又调二野五兵团18军敌工部工作,随队南下参加渡江战役。
作战室的警卫员见是办公室秘书,慌忙打开门。一进屋,看见陈庚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三人一边看地图,一边在研究渡江作战事宜。
“唷,几位首长都在呀!陈司令,18军敌工部的潘涤干事来了。”
“来啦!快请他进来,我们都在等他。”秘书向门口招了一下手,示意潘涤进来,自已走出办公室带上门。
“报告!敌工部干事潘涤,奉命前来报到。”说完,向三个首长敬礼。
“欢迎!欢迎你来呀!潘涤同志!”陈庚一边握手,一边说。
“来!坐!这么急,累了吧?”在一旁的刘志坚也说。这时,警卫员端来一杯茶水,然后带上门出去。
“是呀!刚到安庆怀宁的洪家铺,郭影秋主任就和我交代任务,说要我赶紧骑马过来,这是他亲笔给你的信。”潘涤端着茶杯,边说边掏出信交给陈庚。
“这个郭主任,还是这股雷立风行的劲,才上午打的电话,你下午就赶来了,够快喽!”陈庚边拆信边说。
“郭主任说我们四、五兵团就象两兄弟,打大战役总是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或是相互交替着进攻,互相支援和掩护。”潘涤微笑着说。
郭天民走过来道:“说得好啊!潘涤同志,渡江战役马上就要打响,国民党江防守军共有70万之多,在我四兵团这段,瑞昌至湖口有敌46军,湖口至彭泽有敌68军,另外,还有江西腹地4个军各1部及1个独立师,3个保安旅,分别配置在南昌、上饶、宜春等地。为了弄清敌人对岸的情况,我们必须做好内线策应,所以就要你过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是啊!虽然蒋介石把主力都放在了上海的周边,沿长江都是些杂牌主力军和地方武装,号称有70万,我看不一定有这么多。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决不能轻敌。潘涤同志!叫你来的任务,就是在我军发动渡江战役之前,到江对岸去搞侦察,通过电台发过来,以便好调整部署。另外,还要协助地下党的策反工作,代表我军对投诚或起义的敌军谈判,交代政策,使我军渡江时减少伤亡,具体由刘志坚主任向你布置。”陈庚快速看完信,走过来对着潘涤说。
刘志坚主任从口袋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我先介绍一下对岸的情况:“据内线报告,九江的地下党有民盟、农工两大民主党派,还有闽赣省委城工部,湘赣边工委三股力量。其中算民盟这股势力最大,属全国民盟的分支,与北京、香港都有联糸。在江西的民盟以南昌为中心遍布全省城乡各地,九江是其中的一个分部。其内的成员主要是教育界,在中学和各中专、大学内很活跃,还有的成员是中共党员,所以战斗力极强,做策反工作也很有成效。”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