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5725
阅读:31821
发表:2012/2/4
主旋律
小说
子承父业0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我把一切都给你了,你必须娶我!”韩月美的口气充满了霸气。
兴家根本不吃这一套,“我并没有许诺你什么。你离我远点儿!”
韩月美担心地问:“是不是又有新相好的了?”
“你管不着!”
“你这个没良心的!我这么爱你,你却对我三心二意。你要讨厌我,就永远别搭理我!”韩月美扔下这么一句,就赌气回家了。
姜玉芳不喜欢这个轻飘飘的女孩子,见她成天没个正型,就对兴家说:“找对象不能光看模样,要看人品。你简直就叫我操不完的心!”
6
郭忠厚病了,四个子女最着急的当然是郭兴盛。他是长子,又是公司的第一副总。老爹病了,他要理所当然地挑起公司和家庭的重担。爹的病安顿好了,公司的担子却突然压在了他的肩上。秋灵说,再过一周就该给职工们发工资了,账上的流动资金寥寥无几。他们公司有两千多名职工,三万多元能解决什么问题!筹钱迫在眉睫,简直是火烧眉毛了。然而,现在国家紧缩银根,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筹集资金。现在职工们就在私下议论,“公司揭不开锅了,快破产倒闭了”。如果不能按时发工资,浮动的人心就更难稳定,恐怕又会有一批工人要走。他们公司90%以上的职工是农民工。他们抛家舍业、离乡背井地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挣钱吗?有的父母等着寄钱看病买药,有的老婆等着寄钱养家,有的弟妹上学等着他们寄钱交学费。老爹是个厚道人,他一再叮嘱说:“农民工不容易,我们绝对不能亏待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拖欠他们的工资,更不能以任何借口剋扣他们的工资。工资有保证,企业才能稳定。否则,就会有人跳槽。”近几年招工越来越困难了。本地的农民工都奔长三角和珠三角去了,那里经济发达,工资高,吸引力大。他们的工人多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如今随着西部开发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实,那里的经济发展很快,不少农民在本地就业了,不再出来打工了。再说,随着农村政策的不断落实,在家种地收入也不少。现在种地不纳税,买农用机具、家用电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什么的,国家都给13%的补贴。65岁以上的老人还按月发养老金。所以,工资低了没有一点吸引力,根本招不到工人。这些农民工对钱看得比较重,只要别处的工资高出一百元,他们就会拔腿走人。制衣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又都是技术工。把一个生疏的新手培养成熟练工,最快也要经过四个月的培训。就是在培训期间,每个工人的工资也不能少于一千二百元。熟练工一般都在两千元左右,技术工有的都超过了三千元了。当前,稳定职工的情绪是头等大事。金融危机以来,人心就开始浮动。他们一怕裁人,二怕降薪。为了稳定职工情绪,老爹曾专门召开过全体职工大会,向大家庄严宣布:“我们公司保证不裁人,保证不降薪,保证准时发工资,一天也不拖欠!”这“三保证”是老爹对职工们的承诺。如今没钱发工资,郭兴盛能不着急吗?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医院看了一下爹的病情。早饭后去回公司安排了一下急办的事情,就去银行跑贷款了。
原来公司贷款都是老爹去跑,兴盛跟银行的领导并不太熟,有些怵头。然而,现在磨扇压着手,老爹在住院,这事只有他出面了。他把公司经常打交道的三家银行掂量了半天,觉着爹跟农行打交道最早,就先去了农行。农行的行长姓毛,四十大几岁,是个大胖子。爹跟他的关系最铁,只要出差,总要给他买些昂贵的礼物。这次当然也不能例外。可是给他送什么呢?昨晚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送什么好,就跟秋灵商量。秋灵说:“送礼要投其所好。”兴盛说:“爹说他喜欢收藏字画。”秋灵说:“这东西咱家没有,你还是去爹的办公室找找吧。”他在爹的办公室里翻腾了半天,终于找出一幅字画,是四条屏,上面的署名是清代杨岘。他虽不懂,但觉得这是古董,就用报纸裹起来,放在了车上。
对于爹的朋友,不论年龄大小,郭兴盛一律以叔或伯相称。他知道毛行长才四十多岁,一见面就亲切地叫“叔”。
毛行长热情地接待了他,递给他一支烟。兴盛说:“我不会吸。”然后又沏茶。兴盛说:“毛叔,我不渴,别客气了。”
毛行长问:“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兴盛说:“我爹出差买了一幅字画,说是精品,我就给你送过来了。”
毛行长酷爱收藏字画,听说是精品,立马眉开眼了。他说:“快打开,我欣赏欣赏。”
“这画的署名是清代杨岘,我也不懂。”兴盛说着,就把那四条屏在桌子上展开。
毛行长眼前一亮,兴致勃勃地说:“对于杨岘,我倒有些耳闻。此人是浙江归安人,即如今的湖州。在咸丰年间曾任过江苏松江知府,因得罪了上僚,被劾罢官。此后即寓居苏州,读书著述,以卖字为生。他的书法属于北碑派,个人的风格十分明显。在字形结构上,他一反前人学汉碑均取其方整严密的习惯,对字形采取了上部紧密、下部疏朗的处理,尤其是撇、捺及长竖等笔画,左、右伸展,波挑飞扬,形成一种犀利峭拔、活泼飘动、神采焕发的形象。因此,被人称作是用草法写隶书。这在当时的碑学书法家中是少见的。他的隶书在咸丰、同治时期最为突出,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毛行长这么一说,兴盛又有些舍不得了。爹买这字画可能花了不少钱,是想给谁的,他也不知道。然而,东西已经拿来了,况且对毛行长有所求,也就豁出去了。他说:“毛行长,喜欢这幅字吗?”
“当然喜欢了。”
“那就送你了。”
“送给我?”毛行长觉着这字画不寻常,就觉得兴盛有事求他。于是说:“兴盛,今天你来找我,恐怕不单是送字画的吧?”
兴盛是直肠子,说话本来就不会拐弯,听他这么问,就把为发工资贷款的事说了。
毛行长听了,吸溜了一口凉气。幸亏自己多了个心眼,没敢冒昧地收下他这字画。否则,自己就被动了。
兴盛见行长不言语了,感到事情不妙。他想字画既然已经拿来了,事情成与不成也不能拿回去了。违心地说:“毛行长,这字画是我爹送你的,跟贷款无关。”
毛行长说:“谢谢你爸的好意。但我有个原则,无功不受禄。眼下贷款确实卡得很紧,就是贷十万元,也要上报审批。我怕耽误了你们发工资,还是把这字画拿回去吧。”
贷款无望,字画也不能拿走了。只好仗义地说:“毛行长,款贷不贷没关系。这字画我爹送你了。”说着,就往外走。
“你这不是叫我犯错误嘛!”毛行长说了这么一句,把那四条屏卷了卷,塞到他手里。
郭兴盛的脑袋像挨了一棒,嗡嗡作响。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把车开出农行的,停在路边,趴在方向盘上,脑子像停滞了似的,也不知在想什么。
兴家根本不吃这一套,“我并没有许诺你什么。你离我远点儿!”
韩月美担心地问:“是不是又有新相好的了?”
“你管不着!”
“你这个没良心的!我这么爱你,你却对我三心二意。你要讨厌我,就永远别搭理我!”韩月美扔下这么一句,就赌气回家了。
姜玉芳不喜欢这个轻飘飘的女孩子,见她成天没个正型,就对兴家说:“找对象不能光看模样,要看人品。你简直就叫我操不完的心!”
6
郭忠厚病了,四个子女最着急的当然是郭兴盛。他是长子,又是公司的第一副总。老爹病了,他要理所当然地挑起公司和家庭的重担。爹的病安顿好了,公司的担子却突然压在了他的肩上。秋灵说,再过一周就该给职工们发工资了,账上的流动资金寥寥无几。他们公司有两千多名职工,三万多元能解决什么问题!筹钱迫在眉睫,简直是火烧眉毛了。然而,现在国家紧缩银根,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筹集资金。现在职工们就在私下议论,“公司揭不开锅了,快破产倒闭了”。如果不能按时发工资,浮动的人心就更难稳定,恐怕又会有一批工人要走。他们公司90%以上的职工是农民工。他们抛家舍业、离乡背井地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挣钱吗?有的父母等着寄钱看病买药,有的老婆等着寄钱养家,有的弟妹上学等着他们寄钱交学费。老爹是个厚道人,他一再叮嘱说:“农民工不容易,我们绝对不能亏待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拖欠他们的工资,更不能以任何借口剋扣他们的工资。工资有保证,企业才能稳定。否则,就会有人跳槽。”近几年招工越来越困难了。本地的农民工都奔长三角和珠三角去了,那里经济发达,工资高,吸引力大。他们的工人多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如今随着西部开发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实,那里的经济发展很快,不少农民在本地就业了,不再出来打工了。再说,随着农村政策的不断落实,在家种地收入也不少。现在种地不纳税,买农用机具、家用电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什么的,国家都给13%的补贴。65岁以上的老人还按月发养老金。所以,工资低了没有一点吸引力,根本招不到工人。这些农民工对钱看得比较重,只要别处的工资高出一百元,他们就会拔腿走人。制衣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又都是技术工。把一个生疏的新手培养成熟练工,最快也要经过四个月的培训。就是在培训期间,每个工人的工资也不能少于一千二百元。熟练工一般都在两千元左右,技术工有的都超过了三千元了。当前,稳定职工的情绪是头等大事。金融危机以来,人心就开始浮动。他们一怕裁人,二怕降薪。为了稳定职工情绪,老爹曾专门召开过全体职工大会,向大家庄严宣布:“我们公司保证不裁人,保证不降薪,保证准时发工资,一天也不拖欠!”这“三保证”是老爹对职工们的承诺。如今没钱发工资,郭兴盛能不着急吗?
第二天一早,他就去医院看了一下爹的病情。早饭后去回公司安排了一下急办的事情,就去银行跑贷款了。
原来公司贷款都是老爹去跑,兴盛跟银行的领导并不太熟,有些怵头。然而,现在磨扇压着手,老爹在住院,这事只有他出面了。他把公司经常打交道的三家银行掂量了半天,觉着爹跟农行打交道最早,就先去了农行。农行的行长姓毛,四十大几岁,是个大胖子。爹跟他的关系最铁,只要出差,总要给他买些昂贵的礼物。这次当然也不能例外。可是给他送什么呢?昨晚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送什么好,就跟秋灵商量。秋灵说:“送礼要投其所好。”兴盛说:“爹说他喜欢收藏字画。”秋灵说:“这东西咱家没有,你还是去爹的办公室找找吧。”他在爹的办公室里翻腾了半天,终于找出一幅字画,是四条屏,上面的署名是清代杨岘。他虽不懂,但觉得这是古董,就用报纸裹起来,放在了车上。
对于爹的朋友,不论年龄大小,郭兴盛一律以叔或伯相称。他知道毛行长才四十多岁,一见面就亲切地叫“叔”。
毛行长热情地接待了他,递给他一支烟。兴盛说:“我不会吸。”然后又沏茶。兴盛说:“毛叔,我不渴,别客气了。”
毛行长问:“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兴盛说:“我爹出差买了一幅字画,说是精品,我就给你送过来了。”
毛行长酷爱收藏字画,听说是精品,立马眉开眼了。他说:“快打开,我欣赏欣赏。”
“这画的署名是清代杨岘,我也不懂。”兴盛说着,就把那四条屏在桌子上展开。
毛行长眼前一亮,兴致勃勃地说:“对于杨岘,我倒有些耳闻。此人是浙江归安人,即如今的湖州。在咸丰年间曾任过江苏松江知府,因得罪了上僚,被劾罢官。此后即寓居苏州,读书著述,以卖字为生。他的书法属于北碑派,个人的风格十分明显。在字形结构上,他一反前人学汉碑均取其方整严密的习惯,对字形采取了上部紧密、下部疏朗的处理,尤其是撇、捺及长竖等笔画,左、右伸展,波挑飞扬,形成一种犀利峭拔、活泼飘动、神采焕发的形象。因此,被人称作是用草法写隶书。这在当时的碑学书法家中是少见的。他的隶书在咸丰、同治时期最为突出,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毛行长这么一说,兴盛又有些舍不得了。爹买这字画可能花了不少钱,是想给谁的,他也不知道。然而,东西已经拿来了,况且对毛行长有所求,也就豁出去了。他说:“毛行长,喜欢这幅字吗?”
“当然喜欢了。”
“那就送你了。”
“送给我?”毛行长觉着这字画不寻常,就觉得兴盛有事求他。于是说:“兴盛,今天你来找我,恐怕不单是送字画的吧?”
兴盛是直肠子,说话本来就不会拐弯,听他这么问,就把为发工资贷款的事说了。
毛行长听了,吸溜了一口凉气。幸亏自己多了个心眼,没敢冒昧地收下他这字画。否则,自己就被动了。
兴盛见行长不言语了,感到事情不妙。他想字画既然已经拿来了,事情成与不成也不能拿回去了。违心地说:“毛行长,这字画是我爹送你的,跟贷款无关。”
毛行长说:“谢谢你爸的好意。但我有个原则,无功不受禄。眼下贷款确实卡得很紧,就是贷十万元,也要上报审批。我怕耽误了你们发工资,还是把这字画拿回去吧。”
贷款无望,字画也不能拿走了。只好仗义地说:“毛行长,款贷不贷没关系。这字画我爹送你了。”说着,就往外走。
“你这不是叫我犯错误嘛!”毛行长说了这么一句,把那四条屏卷了卷,塞到他手里。
郭兴盛的脑袋像挨了一棒,嗡嗡作响。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把车开出农行的,停在路边,趴在方向盘上,脑子像停滞了似的,也不知在想什么。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