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5725
阅读:31822
发表:2012/2/4
主旋律
小说
子承父业0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郭忠厚是知恩图报的人。他去天津看望杜大爷,给杜大爷买了四瓶老白干酒和四瓶香油,借大爷的那五块钱加倍还了十块。这次他又从天津买回两麻袋人造革下脚料。
从此,婆婆不仅看着两个孩子,还把做饭、喂猪喂鸡等家务活全部包揽起来。石秀和郭忠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做包卖包上。昼夜不停,夜以继日,一鼓作气忙活了半年多。石秀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半天,困了趴在缝纫机上打个盹儿,醒了接着干。实在困得睁不开眼了,就在那条破炕上睡一会儿。她半年没脱过衣裳,一直干到大年三十。郭忠厚不是去天津进料,就是骑车子出去卖包儿,一天也舍不得耽误。
这半年,郭忠厚两口子挣了五千多块钱,成了全村让人眼馋的富裕户。要过年了,郭忠厚扯了几块布料,给全家人都做了新衣裳。大年三十晚上,全家洗了澡,换上新衣裳。郭忠厚脱下穿了一冬天的棉衣,袄里全沤烂了。石秀身上也长满了虱子。两人一狠心,把这脱下来的这些旧棉衣全烧了。
一家人换上了新衣裳,本想欢天喜地地过个年,不料大年初一天还没亮,石秀突然感到心口疼痛难忍,憋得喘不上气来。郭忠厚赶紧去请赤脚医生,年轻的赤脚医生说可能是冠心病,让他赶紧送县医院,还没起到县城,石秀就蹬腿咽气了。这就是郭忠厚创业付出的代价!……
3
石秀做包累死了,给了郭忠厚致命的一击。大儿子兴盛才两岁多,大声哭喊着找娘;二儿子兴旺不到一周,饿得哇哇光哭,哭得他心如刀绞,肝肠寸断。他后悔不该拉着石秀做生意,不该没日没夜地让她做包儿。他觉着对不起石秀,对不起两个儿子,不知道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粗壮的身体一下子瘦了一圈儿。他在家帮母亲伺弄两个孩子,再也不想做生意了。
郭忠厚的遭遇,引起了本村姑娘姜玉芳的注意和同情。她早就佩服郭忠厚,觉得他有胆有识有本事,会挣钱,能致富。石秀突然死了,她想帮他撑起这个家,帮他把做包的生意重新做起来。于是,鼓起勇气对父母说:“我想嫁给郭忠厚。”
娘像吓着似的一惊,“你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能给他当填房?他还有两个拖油瓶呢。”
姜玉芳蛮不在乎地说:“填房怎么啦?有孩子怎么啦?他有本事,能挣钱,我愿意嫁给他!”
娘生气地数落她:“论模样,你在全村闺女群儿里百里挑一;论文化,你是初中毕业;论干活,地里农活你样样拿得起,还会蹬缝纫机扎衣裳。这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啊,为什么偏要嫁给他!”
“我就喜欢他!”
“他三十挂零了,你才二十一。图他什么呀?简直是鬼迷心窍!”
“我就图他人好、心眼好、有本事。”
娘劝不了,就让爹教训她。爹是暴躁脾气,见闺女这么任性,一下子就火了,气得砸盆子摔碗,暴跳如雷地吼:“你不嫌丢人,我还要脸呢!”
“他不偷不抢,靠本事致富,丢什么人!”姜玉芳理直气壮地说,“全村数他家富,谁不羡慕!”
一句话,把爹噎得不言语了。抛开年龄悬殊和有两个孩子外,确实挑出郭忠厚一点儿毛病。只好挖苦她,“你想嫁人家,人家还不一定娶你呢。”
姜玉芳觉着爹的口气软了,就抓住这句话反问:“他要娶我,你们就同意了吧?”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父母拗不过。娘提醒她:“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可要想好了,后娘可不是好当的。”
“娘,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姜玉芳扔下这么一句,就去找郭忠厚了。一见面就单刀直入地说:“我想帮你把卖包的生意重新做起来。”
郭忠厚还陷在死妻的悲痛里。姜玉芳叹了一口气说:“石秀这一走,我没这个心情了。”
“忠厚哥,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能老泡在悲伤里。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姜玉芳大方地说,“嫂子是为你们这个家累死的。你现在把这生意扔下,太对不起嫂子了!”
“没你嫂子了,谁帮我做包呀!”
“我呀!”姜玉芳信心百倍地说,“我也会用缝纫机做活,做包儿没问题。我过来帮你吧。”
郭忠厚好感动。他瞅着眼前这个漂亮大方的姑娘,心里热乎乎的。高兴地说:“你要帮我,我不会亏待你。”
“忠厚哥,我不是图钱,就是愿意帮你。”姜玉芳一脸的真诚。
郭忠厚被感动了。从此,姜玉芳就来郭忠厚家上班了。她坐在石秀原来做包儿的那台缝纫机上,郭家又响起了嗒嗒嗒的缝纫机响声。郭忠厚又打起精神,赶集串巷地卖起包来。他感谢姜玉芳,赶集回来,不是给她扯块布料,就是给她买些袜子、手绢什么的。她对郭忠厚也是百般的温柔。郭忠厚给她的零花钱也舍不得花,全用在两个孩子身上了。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一天晚上,郭忠厚从华北油田卖包回来,顺便给她买了一条鲜红的长围巾。他要亲手给她围在脖子上,姜玉芳幸福地站在他面前,趁他不注意,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羞得他满脸通红,心跳不止。她认真地说:“忠厚哥,我喜欢你,咱俩结婚吧。”
这句话从一个漂亮姑娘嘴里说出来,感动得郭忠厚半天不知说什么,摸着被亲过的脸,心里甜得像灌了蜜。他看着她那红朴朴的脸,忽然觉得自已比她大十岁,还有个两个不懂事的儿子,不能拖累她。于是,摇了摇头说:“玉芳,你是个好姑娘,但咱俩不合适。”
从此,婆婆不仅看着两个孩子,还把做饭、喂猪喂鸡等家务活全部包揽起来。石秀和郭忠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做包卖包上。昼夜不停,夜以继日,一鼓作气忙活了半年多。石秀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半天,困了趴在缝纫机上打个盹儿,醒了接着干。实在困得睁不开眼了,就在那条破炕上睡一会儿。她半年没脱过衣裳,一直干到大年三十。郭忠厚不是去天津进料,就是骑车子出去卖包儿,一天也舍不得耽误。
这半年,郭忠厚两口子挣了五千多块钱,成了全村让人眼馋的富裕户。要过年了,郭忠厚扯了几块布料,给全家人都做了新衣裳。大年三十晚上,全家洗了澡,换上新衣裳。郭忠厚脱下穿了一冬天的棉衣,袄里全沤烂了。石秀身上也长满了虱子。两人一狠心,把这脱下来的这些旧棉衣全烧了。
一家人换上了新衣裳,本想欢天喜地地过个年,不料大年初一天还没亮,石秀突然感到心口疼痛难忍,憋得喘不上气来。郭忠厚赶紧去请赤脚医生,年轻的赤脚医生说可能是冠心病,让他赶紧送县医院,还没起到县城,石秀就蹬腿咽气了。这就是郭忠厚创业付出的代价!……
3
石秀做包累死了,给了郭忠厚致命的一击。大儿子兴盛才两岁多,大声哭喊着找娘;二儿子兴旺不到一周,饿得哇哇光哭,哭得他心如刀绞,肝肠寸断。他后悔不该拉着石秀做生意,不该没日没夜地让她做包儿。他觉着对不起石秀,对不起两个儿子,不知道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粗壮的身体一下子瘦了一圈儿。他在家帮母亲伺弄两个孩子,再也不想做生意了。
郭忠厚的遭遇,引起了本村姑娘姜玉芳的注意和同情。她早就佩服郭忠厚,觉得他有胆有识有本事,会挣钱,能致富。石秀突然死了,她想帮他撑起这个家,帮他把做包的生意重新做起来。于是,鼓起勇气对父母说:“我想嫁给郭忠厚。”
娘像吓着似的一惊,“你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能给他当填房?他还有两个拖油瓶呢。”
姜玉芳蛮不在乎地说:“填房怎么啦?有孩子怎么啦?他有本事,能挣钱,我愿意嫁给他!”
娘生气地数落她:“论模样,你在全村闺女群儿里百里挑一;论文化,你是初中毕业;论干活,地里农活你样样拿得起,还会蹬缝纫机扎衣裳。这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啊,为什么偏要嫁给他!”
“我就喜欢他!”
“他三十挂零了,你才二十一。图他什么呀?简直是鬼迷心窍!”
“我就图他人好、心眼好、有本事。”
娘劝不了,就让爹教训她。爹是暴躁脾气,见闺女这么任性,一下子就火了,气得砸盆子摔碗,暴跳如雷地吼:“你不嫌丢人,我还要脸呢!”
“他不偷不抢,靠本事致富,丢什么人!”姜玉芳理直气壮地说,“全村数他家富,谁不羡慕!”
一句话,把爹噎得不言语了。抛开年龄悬殊和有两个孩子外,确实挑出郭忠厚一点儿毛病。只好挖苦她,“你想嫁人家,人家还不一定娶你呢。”
姜玉芳觉着爹的口气软了,就抓住这句话反问:“他要娶我,你们就同意了吧?”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父母拗不过。娘提醒她:“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可要想好了,后娘可不是好当的。”
“娘,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姜玉芳扔下这么一句,就去找郭忠厚了。一见面就单刀直入地说:“我想帮你把卖包的生意重新做起来。”
郭忠厚还陷在死妻的悲痛里。姜玉芳叹了一口气说:“石秀这一走,我没这个心情了。”
“忠厚哥,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能老泡在悲伤里。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姜玉芳大方地说,“嫂子是为你们这个家累死的。你现在把这生意扔下,太对不起嫂子了!”
“没你嫂子了,谁帮我做包呀!”
“我呀!”姜玉芳信心百倍地说,“我也会用缝纫机做活,做包儿没问题。我过来帮你吧。”
郭忠厚好感动。他瞅着眼前这个漂亮大方的姑娘,心里热乎乎的。高兴地说:“你要帮我,我不会亏待你。”
“忠厚哥,我不是图钱,就是愿意帮你。”姜玉芳一脸的真诚。
郭忠厚被感动了。从此,姜玉芳就来郭忠厚家上班了。她坐在石秀原来做包儿的那台缝纫机上,郭家又响起了嗒嗒嗒的缝纫机响声。郭忠厚又打起精神,赶集串巷地卖起包来。他感谢姜玉芳,赶集回来,不是给她扯块布料,就是给她买些袜子、手绢什么的。她对郭忠厚也是百般的温柔。郭忠厚给她的零花钱也舍不得花,全用在两个孩子身上了。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一天晚上,郭忠厚从华北油田卖包回来,顺便给她买了一条鲜红的长围巾。他要亲手给她围在脖子上,姜玉芳幸福地站在他面前,趁他不注意,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羞得他满脸通红,心跳不止。她认真地说:“忠厚哥,我喜欢你,咱俩结婚吧。”
这句话从一个漂亮姑娘嘴里说出来,感动得郭忠厚半天不知说什么,摸着被亲过的脸,心里甜得像灌了蜜。他看着她那红朴朴的脸,忽然觉得自已比她大十岁,还有个两个不懂事的儿子,不能拖累她。于是,摇了摇头说:“玉芳,你是个好姑娘,但咱俩不合适。”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