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453
阅读:7121
发表:2016/3/29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妈妈的摇篮》第1-4章
1-4
5-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吴言两手又到处摸衣服,很快摸出一包好烟来,一刹那撕破烟口子给一人递了一支过来,然后再往自己嘴里插上一支,右手赶忙从裤兜里摸出打火机来跟他们点起了火。
大家一进屋来,吴言极很客气地请大家安坐下来,然后又伸手去床上抓了一条烟过来,撕了包装纸,给一个丢了一包过来他边跟人聊天边往门外移步,仅需几秒钟便麻利地拎回脸盆和鸡回屋来拔毛了。
他吴言边拔毛边看吴非,说:这大哥,咱们好像是上邻下寨吧?
陈江马上插话:你们还是姨老表哩,又是一个家族。
吴非可笑了说:正是,我叫吴非。
接着又用手指着姗姗:她是你大嫂。
吴言连连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连连说:好!好!咱或许前世有缘,今儿能团聚一起同甘共苦,怎么不高兴呀!
所有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吴言极麻利地打整好鸡后,对大家说:我虽拿四千块存到银行里去了,但我上周就买了两百斤大米,昨天砍了二十斤肉,还留有六百元来过年买小用。按我的意思,柴米油盐已齐备了,过这年也顶多再花它三几百元最多不超过四百元吧。只要一进正月十五以后,我便可靠一、两百元就可以出车找钱了。现在你们能够来到我这里陪我,我很高兴,请你们都不要有什么想法,跟我安安心心地过春节到正月十一、二以后,若真想进厂,我们大家再去跑,若愿跟我干这一行,我再去帮忙联系买车,还可帮你们找房子。
吴非,姗姗听了只会傻笑,只有陈江说:真麻烦表弟了,太不好意思,咱们都是出远门的人。我由于家庭负担过重,加之挨大年夜了都还未寄上一分钱回家,直到昨天中午才汇回去了八百块。昨天的这一趟车连吃就花了近两百块,现在只剩下两百多块了。
吴言马上摆了手,说:不管剩多少,来到我这里我不要你们再花一分钱。
话恰说过,他吴言又站上来,对大家说:你们先坐抽抽烟等着,我去菜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买的。
陈江马上拉起了他:不去!不去!你这屋里什么白菜、豆腐的都有了,咱们出门来求财,不是一天两天,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
吴言被他陈江拉着不放,只好说:那让我在附近这几家随便拎它几瓶啤酒来。
陈江很不放心地跟了他去。这时,那跟吴、陈他们带路来的小伙子站上来准备走,吴言马上对他说:“小胜,今晚的年夜饭你必须在这儿吃,你若跑了你对不住我。要真走,先吃过了饭我再送你一程。”他吴言还走过来按住了小胜臂膀请他坐下来。
性急的人动作毕竟迅速,吴言只用不到四分钟,就拐了一个弯提了一捆啤酒回来。接着还请陈江帮忙他生火,他吴言洗菜切菜,最后以最快的速度炒出了七、八个菜摆出来。之后他才淘洗三碗米下锅放到火上去,他们这才边喝啤酒边吃菜边聊起天来。
5
按吴言的安排,吴非、陈江、姗姗三位就在吴言的出租屋过年了。他们想抽烟,吴言也供给,想出去看电影或去剧院看艺术团排演剧目,吴言也去买了四个人的票来。特别是从正月初三起,他们连续两、三天都坐车到市里去逛风景名胜区,而吴言也要买四个人的门票以满足大家逛公园潇洒欣赏它一下粤地的奇异风光。结果,才到初六,吴言就花去了四百多块,最后,连陈江都说了:表弟,你不能再带我们四处玩去了,钱难得挣啊。
可吴言却摆手,说:没问题的,是你们来陪我,我才想四处去观光赏景呢,若你们不来,我可就干脆在家睡懒觉了。请别担心,没钱我会去借。别人也知道我有钱还账的。
而陈江总是摇头,并说:我出门多我是知道的,我不想逛到哪玩去了,明天你带我去看看哪儿有招工不招工。
吴言惊讶了:你想找活儿干了?但至少也到初八。
因这春节花销吴言的太多,陈江仅到初七便觉得不好意思了。初八的日子恰到,陈江便请了吴言带他去寻职找招聘了。而不争气、不会可怜别人的吴非、姗姗也跟着人家去看看热闹。说起来也算陈江运气好,他们四人才走到一家小厂铁门边,就见到了该厂张贴一张招工广告,其中有一栏招工条件是:本厂现招几名会计,男、女均可,年龄二十五至四十岁之间,中专以上学历,学过会计专业,并曾在国企或事业单位从事过相关职业者优先。他们看过都暗自点头了。并抱着去试试看的想法走进了厂务招工办公室。
接待小姐请他们随便就坐,并问了是否来应聘。他们都回答说:“是。”厂方请他们都掏出证件来,对符合条件的就马上办手续,明儿早就开始上班。此时,吴非、姗姗都先交验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毕业证去,负责招工的副厂长和办公室主任首先过目了他们的证件,说:“你俩的证件请先收好了,我们近期暂时不招普工。”吴非、姗姗无法,只好将证件收了回来。接待小姐又扭脸过来对准吴言和陈江,说:“你们两位呢?”陈江马上掏出八六年的财校毕业证和八八年单位为他办理的会计证以及个人身份证出来。厂家两个当官的立即拍板了,说:“这就对喽,请你过来看看这些帐目,应该如何处理好?”
陈江将厂家的材料提过来,首先通读了一遍,且仅用了八分钟时间就很快拟出了条目来。此时当副厂长的站上来拍他臂膀,说:“小伙子,好样的,现在就可以办手续,明早正式上班,月薪暂时定八百五,视其工作表现,两月后每月`可加五十至一百元。”
陈江有疑问起来,问:先生,手续咋办?
那站起来的副厂长说:先签订合同,再就是第一个月生活费必须由自己支付,我厂食堂实行一日三餐,每天五元,整月一百五十元,若经济困难,可以先交七十五元。余下的七十五元再从工资中扣去。现在我敢保证,你以后一分钱也不用交了,凡聘上了会计、出纳,也属于本厂干部编制,不需要交押金。
陈江听了真是喜出望外,他扭转脸来看看吴言。吴言也这样对他说了:“你自己考虑吧。”陈江说:“我就来这个厂子了。”陈江恰这样说过就摸出了七十五元出来放到办公桌上。一直坐在一边默不作声的一位妙龄小姐站上来伸手抓了他的钱过去,并打开她的手提包抓了收据单出来开了张条子给他。办公室主任也打开面前的抽屉提了两份入厂合同请他陈江签字,也叫副厂长签字,他主任本人也签字才将一份合同书放回抽屉里,最后他这办公室主任又打开了另一抽屉取出入厂证出来填好陈江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工种类别等并盖好了公章后再外套一个软塑料膜才将厂证交给了他陈江佩戴于胸前。
厂方又再对准吴言说话:你呢?不找工么?
吴言摆了手上来,说:我有了,今天是陪他们来的。
当副厂长的马上说:好吧,没事了。请陈江会计今天回去准备好必要的行李物品来,明早就开始上班。另外,还请你记住,不能弄丢了厂证,进出门不方便。
陈江、吴言一行马上退出了厂来。次日大早陈江就真的背着行李正式入厂上班去了。
下面所剩下的就只有吴非、姗姗这两个狗日的未找上工作了。此情此景吴言也说了:“大哥、大嫂,吃住不必担心,我尽量陪你们去找工作,找得到工作了哪天算哪天,我出车晚几天没问题。”他吴言真说到做到。天天都陪他们家两口子逛市里又跑小镇,既找厂家又找商业部门,可人家老板、经理一见到了他们文凭就直摇头,连连摆手说:“做不来!做不来!是这种文凭的人我知道。”他吴言帮他们找轻松的工作又不容易,找重的脏的普工他两口子又不愿干。
他吴言无法,虽嘴里没有说出来但心里也如此说了,出门人对苦工都不愿干,甭说能发大财回去,恐怕连找路费回家也成问题。他吴言有好几回都劝他们就普工也得干了,不要再等找得到轻松的工种才干。他们几乎跑遍了相邻两个市,十多个镇。他吴言又再多花去了二百多元,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连钱都只好找乡人借了。可他吴非和姗姗也不知足,他们身上还剩三百来块又舍不得花,而且仍然认为轻松工作对他们来说尚存一线希望。连他们经常路过的一个酒店门口,那经理都已规劝他吴非和姗姗就不必多跑去寻高职业了,因为一来谁都没正规文凭,二来两个谁都没一技之长,这怎么还要坚持找得到轻松的工作才干哩?那经理都说过几次:“干脆男的跟我当门卫,供吃包住,月薪四百五十元,女的跟我当洗碗工,供吃包住月薪四百三十元,要不然呀,到年底也保证你们没车费回家。
可他吴非和姗姗总是甩手不愿干,口口声声都说:“这活时间又长又累收入又少。”连人家当老板的都笑了:“不苦不累咋有收成呢?”因不愿干苦工,他吴非两口子总是吃住也在吴言处,并还拖累吴言跟他们跑这跑那。还甭说吃了吴言去多少,他们又未掏出一分钱出来,且主要是耽误了吴言做生意。因为从秋季以来,吴言就靠那架旧货三轮车平均每天都挣四、五十元发财的。他知道,一过了春节,反正只要从正月初六起就可以出车了,偏因他们三人来,特别是为吴非和姗姗这两个狗日的“贵人眼高”找什么给他们做也不合心;也为不愿意做工就害了他吴言,让吴言不能及早去赚钱,他吴言就因此直接哑巴吃黄莲啊。有好几回,连吴言也会这样规劝了他们:“大哥,干脆你也干我这一行,即使现在入春了,可每天也不会少于三十元的毛收入,干这活哪还用得着天天跑这跑那去找工作?”可他两口子都既摇头又摆手说:“你这工作有点脏,还累人。”吴言都差不多呕气说:“现在都正月二十了,越拖下去越不好找啊。”他吴非、姗姗反而发脾气说:我们来吃你去多少,我们就不清楚呀?反正终有一天我们会找得到钱的,会给你回报的。
吴言听了,直跺脚,只好屡次向他们解释说:“我是说,我们作为农村人,什么活儿都应该做得了才行。我不是说你们来吃我的去多少。”吴言就这样跟他们两口子为职业问题争执了好几回去。有好几次吴言本来都不想跟他们跑了,但又忍不下心,最终只好耽误自己找钱的时间也得跑。这年正月才到二十二,它吴言就跟乡人借了两回钱来用,总共四百元了。连他去问借钱的时候,吴非和姗姗这两个狗男女也在场。
姗姗和吴非就这样耽误他吴言正月间的生意。不说他吴言少赚一千五百元,但至少也少赚一千元,且加上他吴言借钱来又多花去的这几笔。可以说,就因为陈江给他们看的那一封信,让陈江来粤后他吴言才损失这么多的。
好歹到了正月二十四,他们三人又路过经常要路过的那家酒店。那经理又照样对他们说:喂!你家两口子,请不要再找工作了,要是再这样找下去,不仅耽误了你们,还耽误了你们老乡哩,干脆来跟我干行了。
同时,那酒店经理又说:“当门卫的工薪可加到五百,洗碗的也可加到五百,看你们还干不干?”吴非、姗姗都用手摸了摸脑袋,又想了一阵,最后走过去,对那经理说:老板,能不能再多加一百?
那老板直摇头了:还敢加?说实在话,我不是可怜你们,我是可怜这位小青年,他去年刚来时是我哥请他写字了一个多月,我见过,他有才能。由于我哥事业不景气才让他去开了三轮车。本来我想请个秘书,但不想高薪聘请,因为我收入不高。如果我稍不注意,还要赔本负债呢。据你们老乡说,这位小兄弟去年还考取了大学只因交不起学费才下我们广东打工呀。所以我请你们两公婆最好不要耽误他。
吴非和姗姗两个又再沉默了好一阵,又再讲了好一趟悄悄话,最后才说:好吧,老板,那准我们来上班了哪天?
当经理的点了头:行啦,干脆今天就去把行李搬过来。
可怜的吴言也只有到了这一天,才送走了这两个狗男女,才没有负担缠其身。他吴言真的要谢天谢地了。他常常在脑子头默念道:在如此混浊的世界里竟能碰上如此好人------
6
打过正月二十四这一天后,吴言又另借了二百元来补做本钱,并于次日(二十五日)去银行取了两千元来做起了生意。从此,他天天都早出晚归。在农历二月、三月和四月二十五以前,他收入太可观了,每月出应开支的生活费之外,他近三个月就能赚到了近五千元。也是在农历三月间他就给阿妹汇去了五百元外,还给原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写信了。而家乡县一中从高一到高三一直跟班当他吴言班主任并最关心他吴言前途的校园青年小说家兼诗人的庄禹老师,终于在那年公历四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傍晚很突然地收到了一张从广东寄来的汇票二百元整和一封快件。汇款人和寄信人均是吴言。
此时,正进入三十岁,刚刚被评为中级职称的庄禹老师好心潮澎湃哟。他庄某恰从邮递员手里接来信件和汇票,便泪眼朦胧了,但他尽量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左手将汇票塞进了衣兜后,便赶忙撕开信封口。赶紧抖出信件出来。此时,流利的标准行楷字顿时展现在眼前了——
我最最尊敬的庄老师:
您好!
我首先对您说:我如何才表达得了我对您的感激呢!
我知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还是您曾跟我们讲过的知识。我至今才慢慢理解得了它蕴涵的深道理。庄老师哟,我的亲人!我是记得的,您曾说过,什么为永恒?只有爱,当然也有恨。
您曾跟我们说过,爱与恨,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哲学观。那么在今天,我可以这样骄傲地宣扬,您庄老师对我的爱难道仅仅只从物质上这一层面出发吗?我坚决否认,我觉得您是时时刻刻都在精神上给我心灵爱啊。而偏偏您得到的却不是好回报呀。老师,昨年夏天,我让您失望了。我实实在在对不起您,太对不起您啦。说起来,这又是我在心灵上不爱您了,我真痛苦。如今我不知道您老是否还原谅我------
庄老师呀,算命先生都说,我克父克母,注定一辈子都苦。或许这是真的?我八岁丧父,这半生来都是可怜的母亲把我们兄妹拉扯大的。偏偏母亲又不幸---,我们更不幸,一家母子仅三口,昨年恰恰春暖花开而老天却大降雪霜。我兄妹确实命苦,或许算命先生推算真灵呀。庄老师啊,我常记得“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句。我确实永远叙述不完我的意,永远表达不尽我的情。我记得,前年乃至上前年您就说过了,我比谁都前途无量。您常常在我面前说:你这辈子是一定能考得上一所重点大学去的。并且您还当着同学们的面对我说:只要你再发愤点,考北大没问题。而当时的我说了甭说考北大、清华,只要弄得个省大就万福了。此后,您对我多加辅导,时刻关怀。并有好几个星期您还叫我留在学校陪您了,干脆不让我回家去背米,去要那几块钱。您这哪仅仅只从物质上爱我呢?是从心灵,是您从心灵深处爱我哟。
但您花的精力太大了,牺牲也太大了。天哪,谁教我前半生这样不幸?谁教我在您尚对我怀着无限厚望时我却给您带来了最大的失望?您说,这不是我故意毁了自己前程不为学校争光,不为老师争气!而这是天意,这是老天爷特意安排对一个年轻人的考验。当时的我真的哭笑不得呀,至今我又该怎么感激您?怎么感激您对我心灵上的鞭策!
庄老师啊,因为我命苦,因为我偏偏遇上了那样不幸的日子,我没跟您打声招呼我就辍学了。可您恰一听到我家遭受那样不幸后,却还要屈身莅临寒舍陪我兄妹一道苦度悲伤日子去两天。您知道,我妹比我还要懂人间感情。阿妈一辞世,我就对她下“命令”:我作为一家之长,先由我辍学,而你必须继续上学并争取读到大学。可她也对我下“命令”:你作为一家之长,应由我辍学,而你则必须继续上学并要争取考上重点大学。这样,一个推一个,最后谁都没有去上学,直到我俩都把玉米种下地了,把田打了,也都快要把秧栽插了,你们当老师的也下来关心去好几回了,我们最后才不得已重新返校就读。可同学们都说,到此时此刻的我的心究竟已飞到了哪个九霄云外去呢?您老师那时是知道的,我无心读书是因为家庭经济实在太困难啦。您慢慢理解了我的心情,在第一志愿上也只跟我填上了省大新闻系,是因为您觉得我以后是当记者的料。
谁知哦,待各高校录取通知书快下发到手时,我却已借来了二百元钱做路费并已请人在省城跟我提前订购了一张下广东的火车票了。此时的学校领导和不少老师呀都说我不给学校一点面子。当时只有您能理解我,并当面跟学校领导说了,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也要交上几千元钱他有么?况且还要吃饭、住宿,以及交保险费、公物保证金、治安费、水电费等等。加之,他还有个正在我校上初中的妹。我相信他吴言明年会返回来参加高考的,一定去读成了大学回来的。他不去报到能怪他么?庄老师呀,您的这些话我何时才会忘掉?恐怕只有到步入黄泉的时候。
庄老师啊,您收到汇票不会感到奇怪吧,我这不是特意汇给你的,而还要再给您添麻烦。如今我清楚地记得,就在我即将离开您来粤之际,您曾对我说了,干脆由您来倡导,主持同学们到社会上去募捐,只需弄得两、三千元了,您又再补我一、两千,我就可以有学费读书了。而当时的我怎么说呢?好像曾这样说,家里还有个妹哩,况且为母亲办丧事,大猪卖了,母牛卖了,只留勉强能打田犁地的小黄牛。就连毛谷也只剩不到二百斤。那时您直接唉声叹气,最终不得不说了:“算啦,还是去接受考验。”您摸了摸脑袋后,还说靠别人救济也养不了你兄妹。去吧,再苦再累的活也要干。这样,你明年才有希望进大学的校门……我当时都泪眼朦胧了,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您才好。
信写到这里,我不说来您老师也该知道寄汇票去是用做什么了。以往您常常对我说,纵使家财万贯而没有文化知识又有何用呢?特别是没文学感情怎懂得人间恩爱呢?为此,对今年前途的打算,我是想请您帮忙。以我作为历届生请您帮我填报省师大中文系就行啦,我相信我一定考得取的。我不说来您不晓,我虽然天天早去又摸黑回来,可我有时也要坚持三更半夜才休息,以往您等辛勤传授给我的知识,至今仍铭刻在心上。且打算五月下旬(至多30号)就能回到家乡与您晤面,到那时又还要再给您添麻烦啦。庄老师,我选择师大中文专业,您不见怪吧。不是说我竟选择了以后跟您干同样的艰苦职业,而是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太需要“雨露甘霖”滋润了。您不是常说:一个年青人,除了想方设法去追名逐利,追求钱财变成富豪外,主要是必须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于是我才不得已在脑际间又闪现出您常跟我们吟诵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儒学大师孟子的名句。我觉得,像这样的名言佳句不报读师大中文专业怎么会领悟得到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精髓呢?作为二十世纪末不久就要跨进新世纪的年青人来说,怎么就轻易放弃不学中华几千年悠久文化呢?我实在佩服您那高深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造诣。我希望我永远能跟您在一起,继续聆听您谆谆教诲,并在您指导下,将来也跟您一样成长为一名作家。
行啦,庄老师,言有尽而意无穷。您收到此信件后请查看,信封里是否有我近期半身相片四张和毕业证复印件。若都有了,就烦请你去找我校今年是初三一(1)班名叫吴芳的我妹,让她在下个礼拜六回家去带我和她户口册来再请您帮忙报个名为好。至于县招生办还需要什么证明的话,则请您随便草几个字叫我妹带去找我乡派出所盖公章就行了。什么事都麻烦您我真不好意思啊。
庄老师,纸短情长,我不想再哆嗦了。现就叩请福安!
再拜!
您永远的学生:吴言敬笔
95年5月12日
庄禹老师边走边看,泪水早噙满了眼眶,以至于有几滴热泪掉到了粉白的信笺上来。而且也因为注意力太集中的缘故,他竟忘掉了教师宿舍楼前的屋檐水沟。最终因“车头”失控,右脚踏进了深一尺五寛八寸的三面沟里去。刹时,全身失重身子立即往前扑去,庄禹老师赶忙伸手撑地,整整七页的信件和信封就撒在了地上。
周末回家归校来的同学见了,有几个赶忙奔过来拽住了他,他庄禹拔腿出来,捞起裤管一看,右脚杆已有了红印子。两只手板也给擦破了皮。他佯笑起来,对大家说:没什么,没什么。
而弯腰到地上为他拾起信件和信封的一位女同学此时也看清了来信的叫吴言,并问道:庄老师,这位来信的就是去年没学费不去读大学的同学吧?
“嗯。”庄老师答道。
这时,同学们都一个看一个了。大家似乎已明白了什么。
7
正是这年六月十日,吴言终于回到家乡来了。此时正逢高考填报志愿后期。他吴言背一个大背包又提一个塑料袋水果来到县一中,并直往教师宿舍楼第一单元02号去敲了门。庄禹的夫人过来开门见是他吴言,太高兴极了,赶忙往屋里喊:“老庄,你出来看看,是谁来了。”庄禹赶忙跑出来大叫道:“哎呀,小伙子。”两个人抱在了一起。
吴将背包甩到了屋角去,也将水果丢在了饭桌上,便跑去客房猛灌了两杯开水,才出来一屁股砸到了沙发上来朝庄禹说话了,“庄老师,您刚才在屋里写什么?”
“在写篇微型小说。”庄禹答。
“刚开始动笔么?”吴言问。
“很快就完成了。”庄禹答。
“那好,我们先吃苹果再说。”吴言说过还伸手过去抓了两个来削皮。
庄禹接过吴言削好的苹果,嚼了两口,问:小吴,你说先吃了苹果再说,再说什么?
吴言也嚼了两口才回答庄老师:庄老,今晚上能否喝点啤酒?
庄禹睁大了眼睛问:你发财来了?
吴言眨巴眼睛平静地说:能找上了九千块到家。
庄手拍吴的臂膀说:锻炼合格了。不过,读大学四年至少要花两万呀。
吴言平静地说:没问题的,只要能进高校了再去搞兼职。
庄又赞喜着:好样的,但愿你美梦成真。你的报名问题,我按你信里跟你填报了。
吴言笑起来。
庄又说:小吴,你不去看看你妹?
吴答:等一下我去问她看她考什么学校。
庄说:干脆现在就去。我们好吃晚饭早些。
吴言眨了一下眼,马上跑出来上女生宿舍楼找了他妹吴芳。
第 四 章
1
这年七月下旬,吴言的妹吴芳终于在中考中分数超过了地区中师录取分数线去,很快获得县教育局通知她去面试了。吴言终于为阿妹鼓掌,并亲自送一程陪她直接到县教育局门口等候消息。那天下午,他才在门外等不到四点半钟吧,达到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上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出来了。
可此时的吴芳也找到了哥显得烦恼起来。当哥的忙问当妹的要开多少学费,吴芳说:“我的要开二千四百元,吃饭,住宿还不算。”当哥的吴言却毫不在乎地说:“没问题。先交了学费去,看不够买饭票,你再在每个礼拜天回趟家来背点米。”当妹的吴芳可发愁了说:“交了我的去,那你的呢?你难道不会得到录取吗?我看你是满有把握的。”当哥的仍摆手说:没问题的,我有九千多块呀。
“听说得大学录取省内的要交五、六千块呀,省外的还要万元以上。”阿妹说。
“我只报本省师大,不会超过五千。”哥说。
“就算只五千,两个的学费加下来就七千多了,还剩多少?”阿妹问。
“你别担心,只要你我能得到录取去,我进校了我会马上去找兼职做。”阿哥这样安慰阿妹说。
“找什么兼职?”阿妹问。
“帮老板抄抄材料呀,或者搞家教,甚至捡垃圾都行。咱回家吧,不要担心。”当哥的吴言推了阿妹吴芳快走。
这时,当妹的都掉了泪下来。
果然,日历本才翻到八月上旬,吴言所报考的省师大中文系,分数已下来了,六门课竟考了五百八十四分。自然,超过录取线多多了。日子仅翻到八月中旬,通知书就下发到他吴言手里。他看入学须知,中文专业学费每年四千二百元。他高兴极了,手拍胸脯对阿妹说:没问题,明天先花它三、四百元去买点酒肉来,顺便通知几处亲戚和哥们妹们后天来家聚一聚。
吴言说过就真驱车上城里去,说先去银行取点款来用用,等进了省城去再说。
2
前面提到吴言在公历八月十五这天中午就乘车进县城去取点款来用。而时间也仅移到下午四时许他就坐车返回到家来了。他妹吴芳这时也在家做好了饭菜等他。他恰到家,阿妹就给他打了洗脸水过来。他吴言闪电似的洗了一下脸倒水出去便坐到饭桌边来了。阿妹马上递了碗筷给他,然后兄妹俩就面对面吃起晚饭来了。他们边吃饭边说道:
“取款来了吗?”阿妹这样问。
“不取款来明后天怎么用?”哥答。
“先取来多少?”妹问。
“六百。”哥答。
两个风风火火地扒饭,没几分钟谁都放下饭碗了。他吴言抬桌子到一边,阿妹收拾碗筷回到厨房去,当哥的进他寝室去拎了一小本笔记出来记个人账。并拟出明天赶乡场购物清单。此时,当妹的洗好碗筷出来问吴言:哥,你在广东,有哪些人来找你玩过了?
阿哥抬眼皮上来说:有二男一女三人去跟我过了年来。
阿妹又问:是哪天到达的?
哥说:他们三十夜那天才到的,一个在初八找到了工,初九就上班去了。而那两口子拖到正月二十四才找上了工做去。
妹问:他们是…?
大家一进屋来,吴言极很客气地请大家安坐下来,然后又伸手去床上抓了一条烟过来,撕了包装纸,给一个丢了一包过来他边跟人聊天边往门外移步,仅需几秒钟便麻利地拎回脸盆和鸡回屋来拔毛了。
他吴言边拔毛边看吴非,说:这大哥,咱们好像是上邻下寨吧?
陈江马上插话:你们还是姨老表哩,又是一个家族。
吴非可笑了说:正是,我叫吴非。
接着又用手指着姗姗:她是你大嫂。
吴言连连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连连说:好!好!咱或许前世有缘,今儿能团聚一起同甘共苦,怎么不高兴呀!
所有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吴言极麻利地打整好鸡后,对大家说:我虽拿四千块存到银行里去了,但我上周就买了两百斤大米,昨天砍了二十斤肉,还留有六百元来过年买小用。按我的意思,柴米油盐已齐备了,过这年也顶多再花它三几百元最多不超过四百元吧。只要一进正月十五以后,我便可靠一、两百元就可以出车找钱了。现在你们能够来到我这里陪我,我很高兴,请你们都不要有什么想法,跟我安安心心地过春节到正月十一、二以后,若真想进厂,我们大家再去跑,若愿跟我干这一行,我再去帮忙联系买车,还可帮你们找房子。
吴非,姗姗听了只会傻笑,只有陈江说:真麻烦表弟了,太不好意思,咱们都是出远门的人。我由于家庭负担过重,加之挨大年夜了都还未寄上一分钱回家,直到昨天中午才汇回去了八百块。昨天的这一趟车连吃就花了近两百块,现在只剩下两百多块了。
吴言马上摆了手,说:不管剩多少,来到我这里我不要你们再花一分钱。
话恰说过,他吴言又站上来,对大家说:你们先坐抽抽烟等着,我去菜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买的。
陈江马上拉起了他:不去!不去!你这屋里什么白菜、豆腐的都有了,咱们出门来求财,不是一天两天,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
吴言被他陈江拉着不放,只好说:那让我在附近这几家随便拎它几瓶啤酒来。
陈江很不放心地跟了他去。这时,那跟吴、陈他们带路来的小伙子站上来准备走,吴言马上对他说:“小胜,今晚的年夜饭你必须在这儿吃,你若跑了你对不住我。要真走,先吃过了饭我再送你一程。”他吴言还走过来按住了小胜臂膀请他坐下来。
性急的人动作毕竟迅速,吴言只用不到四分钟,就拐了一个弯提了一捆啤酒回来。接着还请陈江帮忙他生火,他吴言洗菜切菜,最后以最快的速度炒出了七、八个菜摆出来。之后他才淘洗三碗米下锅放到火上去,他们这才边喝啤酒边吃菜边聊起天来。
5
按吴言的安排,吴非、陈江、姗姗三位就在吴言的出租屋过年了。他们想抽烟,吴言也供给,想出去看电影或去剧院看艺术团排演剧目,吴言也去买了四个人的票来。特别是从正月初三起,他们连续两、三天都坐车到市里去逛风景名胜区,而吴言也要买四个人的门票以满足大家逛公园潇洒欣赏它一下粤地的奇异风光。结果,才到初六,吴言就花去了四百多块,最后,连陈江都说了:表弟,你不能再带我们四处玩去了,钱难得挣啊。
可吴言却摆手,说:没问题的,是你们来陪我,我才想四处去观光赏景呢,若你们不来,我可就干脆在家睡懒觉了。请别担心,没钱我会去借。别人也知道我有钱还账的。
而陈江总是摇头,并说:我出门多我是知道的,我不想逛到哪玩去了,明天你带我去看看哪儿有招工不招工。
吴言惊讶了:你想找活儿干了?但至少也到初八。
因这春节花销吴言的太多,陈江仅到初七便觉得不好意思了。初八的日子恰到,陈江便请了吴言带他去寻职找招聘了。而不争气、不会可怜别人的吴非、姗姗也跟着人家去看看热闹。说起来也算陈江运气好,他们四人才走到一家小厂铁门边,就见到了该厂张贴一张招工广告,其中有一栏招工条件是:本厂现招几名会计,男、女均可,年龄二十五至四十岁之间,中专以上学历,学过会计专业,并曾在国企或事业单位从事过相关职业者优先。他们看过都暗自点头了。并抱着去试试看的想法走进了厂务招工办公室。
接待小姐请他们随便就坐,并问了是否来应聘。他们都回答说:“是。”厂方请他们都掏出证件来,对符合条件的就马上办手续,明儿早就开始上班。此时,吴非、姗姗都先交验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毕业证去,负责招工的副厂长和办公室主任首先过目了他们的证件,说:“你俩的证件请先收好了,我们近期暂时不招普工。”吴非、姗姗无法,只好将证件收了回来。接待小姐又扭脸过来对准吴言和陈江,说:“你们两位呢?”陈江马上掏出八六年的财校毕业证和八八年单位为他办理的会计证以及个人身份证出来。厂家两个当官的立即拍板了,说:“这就对喽,请你过来看看这些帐目,应该如何处理好?”
陈江将厂家的材料提过来,首先通读了一遍,且仅用了八分钟时间就很快拟出了条目来。此时当副厂长的站上来拍他臂膀,说:“小伙子,好样的,现在就可以办手续,明早正式上班,月薪暂时定八百五,视其工作表现,两月后每月`可加五十至一百元。”
陈江有疑问起来,问:先生,手续咋办?
那站起来的副厂长说:先签订合同,再就是第一个月生活费必须由自己支付,我厂食堂实行一日三餐,每天五元,整月一百五十元,若经济困难,可以先交七十五元。余下的七十五元再从工资中扣去。现在我敢保证,你以后一分钱也不用交了,凡聘上了会计、出纳,也属于本厂干部编制,不需要交押金。
陈江听了真是喜出望外,他扭转脸来看看吴言。吴言也这样对他说了:“你自己考虑吧。”陈江说:“我就来这个厂子了。”陈江恰这样说过就摸出了七十五元出来放到办公桌上。一直坐在一边默不作声的一位妙龄小姐站上来伸手抓了他的钱过去,并打开她的手提包抓了收据单出来开了张条子给他。办公室主任也打开面前的抽屉提了两份入厂合同请他陈江签字,也叫副厂长签字,他主任本人也签字才将一份合同书放回抽屉里,最后他这办公室主任又打开了另一抽屉取出入厂证出来填好陈江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工种类别等并盖好了公章后再外套一个软塑料膜才将厂证交给了他陈江佩戴于胸前。
厂方又再对准吴言说话:你呢?不找工么?
吴言摆了手上来,说:我有了,今天是陪他们来的。
当副厂长的马上说:好吧,没事了。请陈江会计今天回去准备好必要的行李物品来,明早就开始上班。另外,还请你记住,不能弄丢了厂证,进出门不方便。
陈江、吴言一行马上退出了厂来。次日大早陈江就真的背着行李正式入厂上班去了。
下面所剩下的就只有吴非、姗姗这两个狗日的未找上工作了。此情此景吴言也说了:“大哥、大嫂,吃住不必担心,我尽量陪你们去找工作,找得到工作了哪天算哪天,我出车晚几天没问题。”他吴言真说到做到。天天都陪他们家两口子逛市里又跑小镇,既找厂家又找商业部门,可人家老板、经理一见到了他们文凭就直摇头,连连摆手说:“做不来!做不来!是这种文凭的人我知道。”他吴言帮他们找轻松的工作又不容易,找重的脏的普工他两口子又不愿干。
他吴言无法,虽嘴里没有说出来但心里也如此说了,出门人对苦工都不愿干,甭说能发大财回去,恐怕连找路费回家也成问题。他吴言有好几回都劝他们就普工也得干了,不要再等找得到轻松的工种才干。他们几乎跑遍了相邻两个市,十多个镇。他吴言又再多花去了二百多元,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连钱都只好找乡人借了。可他吴非和姗姗也不知足,他们身上还剩三百来块又舍不得花,而且仍然认为轻松工作对他们来说尚存一线希望。连他们经常路过的一个酒店门口,那经理都已规劝他吴非和姗姗就不必多跑去寻高职业了,因为一来谁都没正规文凭,二来两个谁都没一技之长,这怎么还要坚持找得到轻松的工作才干哩?那经理都说过几次:“干脆男的跟我当门卫,供吃包住,月薪四百五十元,女的跟我当洗碗工,供吃包住月薪四百三十元,要不然呀,到年底也保证你们没车费回家。
可他吴非和姗姗总是甩手不愿干,口口声声都说:“这活时间又长又累收入又少。”连人家当老板的都笑了:“不苦不累咋有收成呢?”因不愿干苦工,他吴非两口子总是吃住也在吴言处,并还拖累吴言跟他们跑这跑那。还甭说吃了吴言去多少,他们又未掏出一分钱出来,且主要是耽误了吴言做生意。因为从秋季以来,吴言就靠那架旧货三轮车平均每天都挣四、五十元发财的。他知道,一过了春节,反正只要从正月初六起就可以出车了,偏因他们三人来,特别是为吴非和姗姗这两个狗日的“贵人眼高”找什么给他们做也不合心;也为不愿意做工就害了他吴言,让吴言不能及早去赚钱,他吴言就因此直接哑巴吃黄莲啊。有好几回,连吴言也会这样规劝了他们:“大哥,干脆你也干我这一行,即使现在入春了,可每天也不会少于三十元的毛收入,干这活哪还用得着天天跑这跑那去找工作?”可他两口子都既摇头又摆手说:“你这工作有点脏,还累人。”吴言都差不多呕气说:“现在都正月二十了,越拖下去越不好找啊。”他吴非、姗姗反而发脾气说:我们来吃你去多少,我们就不清楚呀?反正终有一天我们会找得到钱的,会给你回报的。
吴言听了,直跺脚,只好屡次向他们解释说:“我是说,我们作为农村人,什么活儿都应该做得了才行。我不是说你们来吃我的去多少。”吴言就这样跟他们两口子为职业问题争执了好几回去。有好几次吴言本来都不想跟他们跑了,但又忍不下心,最终只好耽误自己找钱的时间也得跑。这年正月才到二十二,它吴言就跟乡人借了两回钱来用,总共四百元了。连他去问借钱的时候,吴非和姗姗这两个狗男女也在场。
姗姗和吴非就这样耽误他吴言正月间的生意。不说他吴言少赚一千五百元,但至少也少赚一千元,且加上他吴言借钱来又多花去的这几笔。可以说,就因为陈江给他们看的那一封信,让陈江来粤后他吴言才损失这么多的。
好歹到了正月二十四,他们三人又路过经常要路过的那家酒店。那经理又照样对他们说:喂!你家两口子,请不要再找工作了,要是再这样找下去,不仅耽误了你们,还耽误了你们老乡哩,干脆来跟我干行了。
同时,那酒店经理又说:“当门卫的工薪可加到五百,洗碗的也可加到五百,看你们还干不干?”吴非、姗姗都用手摸了摸脑袋,又想了一阵,最后走过去,对那经理说:老板,能不能再多加一百?
那老板直摇头了:还敢加?说实在话,我不是可怜你们,我是可怜这位小青年,他去年刚来时是我哥请他写字了一个多月,我见过,他有才能。由于我哥事业不景气才让他去开了三轮车。本来我想请个秘书,但不想高薪聘请,因为我收入不高。如果我稍不注意,还要赔本负债呢。据你们老乡说,这位小兄弟去年还考取了大学只因交不起学费才下我们广东打工呀。所以我请你们两公婆最好不要耽误他。
吴非和姗姗两个又再沉默了好一阵,又再讲了好一趟悄悄话,最后才说:好吧,老板,那准我们来上班了哪天?
当经理的点了头:行啦,干脆今天就去把行李搬过来。
可怜的吴言也只有到了这一天,才送走了这两个狗男女,才没有负担缠其身。他吴言真的要谢天谢地了。他常常在脑子头默念道:在如此混浊的世界里竟能碰上如此好人------
6
打过正月二十四这一天后,吴言又另借了二百元来补做本钱,并于次日(二十五日)去银行取了两千元来做起了生意。从此,他天天都早出晚归。在农历二月、三月和四月二十五以前,他收入太可观了,每月出应开支的生活费之外,他近三个月就能赚到了近五千元。也是在农历三月间他就给阿妹汇去了五百元外,还给原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写信了。而家乡县一中从高一到高三一直跟班当他吴言班主任并最关心他吴言前途的校园青年小说家兼诗人的庄禹老师,终于在那年公历四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傍晚很突然地收到了一张从广东寄来的汇票二百元整和一封快件。汇款人和寄信人均是吴言。
此时,正进入三十岁,刚刚被评为中级职称的庄禹老师好心潮澎湃哟。他庄某恰从邮递员手里接来信件和汇票,便泪眼朦胧了,但他尽量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左手将汇票塞进了衣兜后,便赶忙撕开信封口。赶紧抖出信件出来。此时,流利的标准行楷字顿时展现在眼前了——
我最最尊敬的庄老师:
您好!
我首先对您说:我如何才表达得了我对您的感激呢!
我知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还是您曾跟我们讲过的知识。我至今才慢慢理解得了它蕴涵的深道理。庄老师哟,我的亲人!我是记得的,您曾说过,什么为永恒?只有爱,当然也有恨。
您曾跟我们说过,爱与恨,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哲学观。那么在今天,我可以这样骄傲地宣扬,您庄老师对我的爱难道仅仅只从物质上这一层面出发吗?我坚决否认,我觉得您是时时刻刻都在精神上给我心灵爱啊。而偏偏您得到的却不是好回报呀。老师,昨年夏天,我让您失望了。我实实在在对不起您,太对不起您啦。说起来,这又是我在心灵上不爱您了,我真痛苦。如今我不知道您老是否还原谅我------
庄老师呀,算命先生都说,我克父克母,注定一辈子都苦。或许这是真的?我八岁丧父,这半生来都是可怜的母亲把我们兄妹拉扯大的。偏偏母亲又不幸---,我们更不幸,一家母子仅三口,昨年恰恰春暖花开而老天却大降雪霜。我兄妹确实命苦,或许算命先生推算真灵呀。庄老师啊,我常记得“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句。我确实永远叙述不完我的意,永远表达不尽我的情。我记得,前年乃至上前年您就说过了,我比谁都前途无量。您常常在我面前说:你这辈子是一定能考得上一所重点大学去的。并且您还当着同学们的面对我说:只要你再发愤点,考北大没问题。而当时的我说了甭说考北大、清华,只要弄得个省大就万福了。此后,您对我多加辅导,时刻关怀。并有好几个星期您还叫我留在学校陪您了,干脆不让我回家去背米,去要那几块钱。您这哪仅仅只从物质上爱我呢?是从心灵,是您从心灵深处爱我哟。
但您花的精力太大了,牺牲也太大了。天哪,谁教我前半生这样不幸?谁教我在您尚对我怀着无限厚望时我却给您带来了最大的失望?您说,这不是我故意毁了自己前程不为学校争光,不为老师争气!而这是天意,这是老天爷特意安排对一个年轻人的考验。当时的我真的哭笑不得呀,至今我又该怎么感激您?怎么感激您对我心灵上的鞭策!
庄老师啊,因为我命苦,因为我偏偏遇上了那样不幸的日子,我没跟您打声招呼我就辍学了。可您恰一听到我家遭受那样不幸后,却还要屈身莅临寒舍陪我兄妹一道苦度悲伤日子去两天。您知道,我妹比我还要懂人间感情。阿妈一辞世,我就对她下“命令”:我作为一家之长,先由我辍学,而你必须继续上学并争取读到大学。可她也对我下“命令”:你作为一家之长,应由我辍学,而你则必须继续上学并要争取考上重点大学。这样,一个推一个,最后谁都没有去上学,直到我俩都把玉米种下地了,把田打了,也都快要把秧栽插了,你们当老师的也下来关心去好几回了,我们最后才不得已重新返校就读。可同学们都说,到此时此刻的我的心究竟已飞到了哪个九霄云外去呢?您老师那时是知道的,我无心读书是因为家庭经济实在太困难啦。您慢慢理解了我的心情,在第一志愿上也只跟我填上了省大新闻系,是因为您觉得我以后是当记者的料。
谁知哦,待各高校录取通知书快下发到手时,我却已借来了二百元钱做路费并已请人在省城跟我提前订购了一张下广东的火车票了。此时的学校领导和不少老师呀都说我不给学校一点面子。当时只有您能理解我,并当面跟学校领导说了,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也要交上几千元钱他有么?况且还要吃饭、住宿,以及交保险费、公物保证金、治安费、水电费等等。加之,他还有个正在我校上初中的妹。我相信他吴言明年会返回来参加高考的,一定去读成了大学回来的。他不去报到能怪他么?庄老师呀,您的这些话我何时才会忘掉?恐怕只有到步入黄泉的时候。
庄老师啊,您收到汇票不会感到奇怪吧,我这不是特意汇给你的,而还要再给您添麻烦。如今我清楚地记得,就在我即将离开您来粤之际,您曾对我说了,干脆由您来倡导,主持同学们到社会上去募捐,只需弄得两、三千元了,您又再补我一、两千,我就可以有学费读书了。而当时的我怎么说呢?好像曾这样说,家里还有个妹哩,况且为母亲办丧事,大猪卖了,母牛卖了,只留勉强能打田犁地的小黄牛。就连毛谷也只剩不到二百斤。那时您直接唉声叹气,最终不得不说了:“算啦,还是去接受考验。”您摸了摸脑袋后,还说靠别人救济也养不了你兄妹。去吧,再苦再累的活也要干。这样,你明年才有希望进大学的校门……我当时都泪眼朦胧了,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您才好。
信写到这里,我不说来您老师也该知道寄汇票去是用做什么了。以往您常常对我说,纵使家财万贯而没有文化知识又有何用呢?特别是没文学感情怎懂得人间恩爱呢?为此,对今年前途的打算,我是想请您帮忙。以我作为历届生请您帮我填报省师大中文系就行啦,我相信我一定考得取的。我不说来您不晓,我虽然天天早去又摸黑回来,可我有时也要坚持三更半夜才休息,以往您等辛勤传授给我的知识,至今仍铭刻在心上。且打算五月下旬(至多30号)就能回到家乡与您晤面,到那时又还要再给您添麻烦啦。庄老师,我选择师大中文专业,您不见怪吧。不是说我竟选择了以后跟您干同样的艰苦职业,而是我觉得,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太需要“雨露甘霖”滋润了。您不是常说:一个年青人,除了想方设法去追名逐利,追求钱财变成富豪外,主要是必须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于是我才不得已在脑际间又闪现出您常跟我们吟诵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儒学大师孟子的名句。我觉得,像这样的名言佳句不报读师大中文专业怎么会领悟得到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精髓呢?作为二十世纪末不久就要跨进新世纪的年青人来说,怎么就轻易放弃不学中华几千年悠久文化呢?我实在佩服您那高深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造诣。我希望我永远能跟您在一起,继续聆听您谆谆教诲,并在您指导下,将来也跟您一样成长为一名作家。
行啦,庄老师,言有尽而意无穷。您收到此信件后请查看,信封里是否有我近期半身相片四张和毕业证复印件。若都有了,就烦请你去找我校今年是初三一(1)班名叫吴芳的我妹,让她在下个礼拜六回家去带我和她户口册来再请您帮忙报个名为好。至于县招生办还需要什么证明的话,则请您随便草几个字叫我妹带去找我乡派出所盖公章就行了。什么事都麻烦您我真不好意思啊。
庄老师,纸短情长,我不想再哆嗦了。现就叩请福安!
再拜!
您永远的学生:吴言敬笔
95年5月12日
庄禹老师边走边看,泪水早噙满了眼眶,以至于有几滴热泪掉到了粉白的信笺上来。而且也因为注意力太集中的缘故,他竟忘掉了教师宿舍楼前的屋檐水沟。最终因“车头”失控,右脚踏进了深一尺五寛八寸的三面沟里去。刹时,全身失重身子立即往前扑去,庄禹老师赶忙伸手撑地,整整七页的信件和信封就撒在了地上。
周末回家归校来的同学见了,有几个赶忙奔过来拽住了他,他庄禹拔腿出来,捞起裤管一看,右脚杆已有了红印子。两只手板也给擦破了皮。他佯笑起来,对大家说:没什么,没什么。
而弯腰到地上为他拾起信件和信封的一位女同学此时也看清了来信的叫吴言,并问道:庄老师,这位来信的就是去年没学费不去读大学的同学吧?
“嗯。”庄老师答道。
这时,同学们都一个看一个了。大家似乎已明白了什么。
7
正是这年六月十日,吴言终于回到家乡来了。此时正逢高考填报志愿后期。他吴言背一个大背包又提一个塑料袋水果来到县一中,并直往教师宿舍楼第一单元02号去敲了门。庄禹的夫人过来开门见是他吴言,太高兴极了,赶忙往屋里喊:“老庄,你出来看看,是谁来了。”庄禹赶忙跑出来大叫道:“哎呀,小伙子。”两个人抱在了一起。
吴将背包甩到了屋角去,也将水果丢在了饭桌上,便跑去客房猛灌了两杯开水,才出来一屁股砸到了沙发上来朝庄禹说话了,“庄老师,您刚才在屋里写什么?”
“在写篇微型小说。”庄禹答。
“刚开始动笔么?”吴言问。
“很快就完成了。”庄禹答。
“那好,我们先吃苹果再说。”吴言说过还伸手过去抓了两个来削皮。
庄禹接过吴言削好的苹果,嚼了两口,问:小吴,你说先吃了苹果再说,再说什么?
吴言也嚼了两口才回答庄老师:庄老,今晚上能否喝点啤酒?
庄禹睁大了眼睛问:你发财来了?
吴言眨巴眼睛平静地说:能找上了九千块到家。
庄手拍吴的臂膀说:锻炼合格了。不过,读大学四年至少要花两万呀。
吴言平静地说:没问题的,只要能进高校了再去搞兼职。
庄又赞喜着:好样的,但愿你美梦成真。你的报名问题,我按你信里跟你填报了。
吴言笑起来。
庄又说:小吴,你不去看看你妹?
吴答:等一下我去问她看她考什么学校。
庄说:干脆现在就去。我们好吃晚饭早些。
吴言眨了一下眼,马上跑出来上女生宿舍楼找了他妹吴芳。
第 四 章
1
这年七月下旬,吴言的妹吴芳终于在中考中分数超过了地区中师录取分数线去,很快获得县教育局通知她去面试了。吴言终于为阿妹鼓掌,并亲自送一程陪她直接到县教育局门口等候消息。那天下午,他才在门外等不到四点半钟吧,达到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上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出来了。
可此时的吴芳也找到了哥显得烦恼起来。当哥的忙问当妹的要开多少学费,吴芳说:“我的要开二千四百元,吃饭,住宿还不算。”当哥的吴言却毫不在乎地说:“没问题。先交了学费去,看不够买饭票,你再在每个礼拜天回趟家来背点米。”当妹的吴芳可发愁了说:“交了我的去,那你的呢?你难道不会得到录取吗?我看你是满有把握的。”当哥的仍摆手说:没问题的,我有九千多块呀。
“听说得大学录取省内的要交五、六千块呀,省外的还要万元以上。”阿妹说。
“我只报本省师大,不会超过五千。”哥说。
“就算只五千,两个的学费加下来就七千多了,还剩多少?”阿妹问。
“你别担心,只要你我能得到录取去,我进校了我会马上去找兼职做。”阿哥这样安慰阿妹说。
“找什么兼职?”阿妹问。
“帮老板抄抄材料呀,或者搞家教,甚至捡垃圾都行。咱回家吧,不要担心。”当哥的吴言推了阿妹吴芳快走。
这时,当妹的都掉了泪下来。
果然,日历本才翻到八月上旬,吴言所报考的省师大中文系,分数已下来了,六门课竟考了五百八十四分。自然,超过录取线多多了。日子仅翻到八月中旬,通知书就下发到他吴言手里。他看入学须知,中文专业学费每年四千二百元。他高兴极了,手拍胸脯对阿妹说:没问题,明天先花它三、四百元去买点酒肉来,顺便通知几处亲戚和哥们妹们后天来家聚一聚。
吴言说过就真驱车上城里去,说先去银行取点款来用用,等进了省城去再说。
2
前面提到吴言在公历八月十五这天中午就乘车进县城去取点款来用。而时间也仅移到下午四时许他就坐车返回到家来了。他妹吴芳这时也在家做好了饭菜等他。他恰到家,阿妹就给他打了洗脸水过来。他吴言闪电似的洗了一下脸倒水出去便坐到饭桌边来了。阿妹马上递了碗筷给他,然后兄妹俩就面对面吃起晚饭来了。他们边吃饭边说道:
“取款来了吗?”阿妹这样问。
“不取款来明后天怎么用?”哥答。
“先取来多少?”妹问。
“六百。”哥答。
两个风风火火地扒饭,没几分钟谁都放下饭碗了。他吴言抬桌子到一边,阿妹收拾碗筷回到厨房去,当哥的进他寝室去拎了一小本笔记出来记个人账。并拟出明天赶乡场购物清单。此时,当妹的洗好碗筷出来问吴言:哥,你在广东,有哪些人来找你玩过了?
阿哥抬眼皮上来说:有二男一女三人去跟我过了年来。
阿妹又问:是哪天到达的?
哥说:他们三十夜那天才到的,一个在初八找到了工,初九就上班去了。而那两口子拖到正月二十四才找上了工做去。
妹问:他们是…?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