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1997
阅读:8370
发表:2016/3/29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妈妈的摇篮》第5-6章
1-4
5-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姗姗却说:就为没本钱呀,我的弟妹们。
此时有两个小伙马上说:你们只要领得了第一个月工资不就有了本钱么?
他吴非可苦恼了,说:只四百五呀,还要吃饭,钱在哪?还不够用哩。
有个小伙又问:老板家可有地给你们栽菜不?
他吴非可回答了:有是有半亩左右,可工资少谁还有闲心种菜!
问他两口子的那小伙可睁大了眼睛说:有半亩还不好找钱呀?在广东这里蔬菜又贵,气候炎热,两个月就可以卖一回。是我找得你们那地方养鸡,四百块一月我都干。
他吴非和姗姗可闭嘴不敢说话了。
因为这些年青人跟他家两口子说话不投机,也就只摆谈了一下便各走各的去了。
这个正月初三的晚上,他两口子便一起商量了说:我们究竟去做什么好点哩?是不是也学小元干脆去买一辆人力旧三轮车来收购垃圾好哩?吴非脓包先这样发话了。
姗姗一时显出很为难地说:收垃圾到处是灰尘,脏兮兮的呀,况且小元他有本钱哩。
他吴非却好像找到了什么发财的捷径似的,突然站起来手拍起大腿说:“行啦,我们少用些节约点,在这正月间老板一发给我们五百块钱就可以做小生意了。”他说着还问起姗姗:我们到底还剩多少钱?
“只剩二百五啦。”姗姗似若无其事地说。
他吴非可满有把握地说:没问题,在这正月间争取只花一百五就行了,我们呀必须学会节约一点,定这月节约一百。
可姗姗这懒鬼却不说话。
但他吴非还继续说下去:我也听说一辆七成新的旧货三轮车只需二百五,最高三百元就可买到手了。老板一发给五百,我们再节约一百元还可有本钱去收购货物了。
就如此,在这个新年的正月间,他们两口子狠命地节约用钱,但他们毕竟嘴馋惯了,甭说能节约得到一百块,就离领工资都还差四天他们就一分钱也没有了。等到老板送工资来的那天下午,他们连下锅的米也刚好吃完了,至于油、盐、酱菜等等就更不用提了。这天下午六点来钟,老板送五百块来给他们了,他们如鱼得水,喜出望外,还未等老板离开鸡棚,就由姗姗先跑去菜场买米买油,并打算砍两斤肉来改善生活了。当晚他们也在床上商量了说:“干脆明天我就上市里去先买了一架三轮车来,不然这几百块钱会很快用完的。”他吴非是这样对姗姗说。
“随你咋做,只要能找得了钱就行。”她说。
次日大早,吴非就真只你吃了点早餐,时间还未到七点就揣好三百块钱,把如何喂鸡的任务布置给了姗姗后便立即乘车上市里去了。直到傍晚因他吴非刚买到车还不会驾驶,便由一位家乡人帮忙他驾车并载他返回来,车子价钱刚好二百五,在市里他们只随便去吃了一顿小餐,买了一包烟刚好去二十,这一天的总支出正好的二百七十元。他衣兜里还剩,而她姗姗的身上也还有一百元,则本钱就是一百八十元。
但是因他吴非这一天跑了出去到了天快黑才返回鸡棚,老板在下午四点钟来鸡棚看过他的鸡,说姗姗不会喂鸡,放饲料不按比例,而且还不去挑水来喂鸡,就如此她遭老板训斥了一顿去。并还警告她姗姗说,若以后发现他们还这样做的话。他老板家可就要把他们两口子赶出去了。关于遭白眼的事,只等吴非和他请的帮驾车的老乡一回来,姗姗便这样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吴非此时也说:“也怪你平时不留意看,早上还没去我就跟你说了,你偏不注意。”他吴非仅这么一说,也扭脸过来对家乡人说:兄弟呀,你看看我处境好危机啊。你是不是帮帮哥的忙,问问看哪儿有租房的没有?
家乡人可说了:大哥呀,这地方房租可贵啦,小小的一间仅十来个平米的住房,租金也是每月一百五以上。
他吴非听了直接摇头了又摇头。
7
第二天大早,他吴非先起来就喂了鸡,扫了鸡屎,又赶紧去挑了三担水来喂鸡,然后方去请那老乡来教他学习驾驶三轮车。学了一天到黑,才勉强会开。次日他自己又再学习驾驶一天,第四天他才勉强可以去收购纸皮了。因不熟悉路线,每天仅能赚它头拾元。慢慢地有三、五天过去,他每天方可以赚到十四、五元了。
一直有两个星期后,他确实能赚得了二百多块毛收入。但是老板却开除了他们,因为老板说他吴非只顾去开了三轮车,对他家的鸡管理不好。而且老板只随便丢个二百块钱给他们做基本生活费就不准他们两口子住在鸡棚里了。
于是他两口子又只好去赖着老乡帮着寻一间出租屋。也多亏那附近管理区有旧屋出租,月租是一百五,当然他吴非也跑了半个月的买卖得二百多元纯利,再加上鸡老板丢给的二百元,所以去租房子住对于这笔租金是没问题的,当然生活费也要耗去至少一百多元。
由于他吴非是既懒又怕脏,有些东西一卖起来是成钱的但因很脏的废纸废塑料、烂玻璃等等他们两口子又不拣上来,偏偏只会用钱去收购干净纸皮和稍微干净些的水泥袋,这样干了一个多月下来除掉房租费水电费及其生活费等,他们这两个狗日的也没有多少收入了。即使是在旺季的清明节那一月,他们毛收入也超不过七百元。
偏偏这两个蠢包花销太大,得七百元也要花去五百左右(当然连房租和水电费),实际上哪个月的本钱也只是一百五到二百元之间。以至做买卖到农历五、六月间是淡季了,他吴非两口子驾车到一个大商场去收购纸皮。那里的老板都说了:你们干这行的不会赔本吧?搞得好一年都能发财。
他吴非可摇头了说:不要讲发财了老板,连吃饭都差不多保不住。
此时有两个小伙马上说:你们只要领得了第一个月工资不就有了本钱么?
他吴非可苦恼了,说:只四百五呀,还要吃饭,钱在哪?还不够用哩。
有个小伙又问:老板家可有地给你们栽菜不?
他吴非可回答了:有是有半亩左右,可工资少谁还有闲心种菜!
问他两口子的那小伙可睁大了眼睛说:有半亩还不好找钱呀?在广东这里蔬菜又贵,气候炎热,两个月就可以卖一回。是我找得你们那地方养鸡,四百块一月我都干。
他吴非和姗姗可闭嘴不敢说话了。
因为这些年青人跟他家两口子说话不投机,也就只摆谈了一下便各走各的去了。
这个正月初三的晚上,他两口子便一起商量了说:我们究竟去做什么好点哩?是不是也学小元干脆去买一辆人力旧三轮车来收购垃圾好哩?吴非脓包先这样发话了。
姗姗一时显出很为难地说:收垃圾到处是灰尘,脏兮兮的呀,况且小元他有本钱哩。
他吴非却好像找到了什么发财的捷径似的,突然站起来手拍起大腿说:“行啦,我们少用些节约点,在这正月间老板一发给我们五百块钱就可以做小生意了。”他说着还问起姗姗:我们到底还剩多少钱?
“只剩二百五啦。”姗姗似若无其事地说。
他吴非可满有把握地说:没问题,在这正月间争取只花一百五就行了,我们呀必须学会节约一点,定这月节约一百。
可姗姗这懒鬼却不说话。
但他吴非还继续说下去:我也听说一辆七成新的旧货三轮车只需二百五,最高三百元就可买到手了。老板一发给五百,我们再节约一百元还可有本钱去收购货物了。
就如此,在这个新年的正月间,他们两口子狠命地节约用钱,但他们毕竟嘴馋惯了,甭说能节约得到一百块,就离领工资都还差四天他们就一分钱也没有了。等到老板送工资来的那天下午,他们连下锅的米也刚好吃完了,至于油、盐、酱菜等等就更不用提了。这天下午六点来钟,老板送五百块来给他们了,他们如鱼得水,喜出望外,还未等老板离开鸡棚,就由姗姗先跑去菜场买米买油,并打算砍两斤肉来改善生活了。当晚他们也在床上商量了说:“干脆明天我就上市里去先买了一架三轮车来,不然这几百块钱会很快用完的。”他吴非是这样对姗姗说。
“随你咋做,只要能找得了钱就行。”她说。
次日大早,吴非就真只你吃了点早餐,时间还未到七点就揣好三百块钱,把如何喂鸡的任务布置给了姗姗后便立即乘车上市里去了。直到傍晚因他吴非刚买到车还不会驾驶,便由一位家乡人帮忙他驾车并载他返回来,车子价钱刚好二百五,在市里他们只随便去吃了一顿小餐,买了一包烟刚好去二十,这一天的总支出正好的二百七十元。他衣兜里还剩,而她姗姗的身上也还有一百元,则本钱就是一百八十元。
但是因他吴非这一天跑了出去到了天快黑才返回鸡棚,老板在下午四点钟来鸡棚看过他的鸡,说姗姗不会喂鸡,放饲料不按比例,而且还不去挑水来喂鸡,就如此她遭老板训斥了一顿去。并还警告她姗姗说,若以后发现他们还这样做的话。他老板家可就要把他们两口子赶出去了。关于遭白眼的事,只等吴非和他请的帮驾车的老乡一回来,姗姗便这样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吴非此时也说:“也怪你平时不留意看,早上还没去我就跟你说了,你偏不注意。”他吴非仅这么一说,也扭脸过来对家乡人说:兄弟呀,你看看我处境好危机啊。你是不是帮帮哥的忙,问问看哪儿有租房的没有?
家乡人可说了:大哥呀,这地方房租可贵啦,小小的一间仅十来个平米的住房,租金也是每月一百五以上。
他吴非听了直接摇头了又摇头。
7
第二天大早,他吴非先起来就喂了鸡,扫了鸡屎,又赶紧去挑了三担水来喂鸡,然后方去请那老乡来教他学习驾驶三轮车。学了一天到黑,才勉强会开。次日他自己又再学习驾驶一天,第四天他才勉强可以去收购纸皮了。因不熟悉路线,每天仅能赚它头拾元。慢慢地有三、五天过去,他每天方可以赚到十四、五元了。
一直有两个星期后,他确实能赚得了二百多块毛收入。但是老板却开除了他们,因为老板说他吴非只顾去开了三轮车,对他家的鸡管理不好。而且老板只随便丢个二百块钱给他们做基本生活费就不准他们两口子住在鸡棚里了。
于是他两口子又只好去赖着老乡帮着寻一间出租屋。也多亏那附近管理区有旧屋出租,月租是一百五,当然他吴非也跑了半个月的买卖得二百多元纯利,再加上鸡老板丢给的二百元,所以去租房子住对于这笔租金是没问题的,当然生活费也要耗去至少一百多元。
由于他吴非是既懒又怕脏,有些东西一卖起来是成钱的但因很脏的废纸废塑料、烂玻璃等等他们两口子又不拣上来,偏偏只会用钱去收购干净纸皮和稍微干净些的水泥袋,这样干了一个多月下来除掉房租费水电费及其生活费等,他们这两个狗日的也没有多少收入了。即使是在旺季的清明节那一月,他们毛收入也超不过七百元。
偏偏这两个蠢包花销太大,得七百元也要花去五百左右(当然连房租和水电费),实际上哪个月的本钱也只是一百五到二百元之间。以至做买卖到农历五、六月间是淡季了,他吴非两口子驾车到一个大商场去收购纸皮。那里的老板都说了:你们干这行的不会赔本吧?搞得好一年都能发财。
他吴非可摇头了说:不要讲发财了老板,连吃饭都差不多保不住。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