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516
阅读:10146
发表:2018/3/14
主旋律,都市
小说
东北老哏子之看门大爷和他的新女老板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1 葬礼
10月份的钢都鞍山已经刮起了刺骨的北风,但是离供暖期还有10天,这是一年中室内最冷的日子。城市里随处看见的是烂尾的楼盘,有的楼盘防尘布已经被北风撕裂,一阵风刮起,骇人的黄沙漫天而起,人们纷纷捂住领子,闭上眼睛。
曾经这里是让人骄傲的中国钢都,但这几年钢材市场价格下跌,加上生产方式的落后,鞍山已经成了一座毫无生气的城市,大街上恒大集团旗下楼盘的广告已经被刮去了一半,开盘是在14年,也就是3年前,当时恒大的老总和范冰冰都出席了活动,那时钢材价格正是高位,人人都非常的富裕,现在想想,一切都像是昨天发生的,但一次却成了这个城市最后的疯狂,此后,经济形式急转直下。
铁东区殡仪馆二号厅的里面棺椁里躺着一位中年的男人,肥胖且笨拙,穿着传统的唐装下葬是鞍山地区的风俗,脚上是暗花的布鞋,两脚用绳子绑在一起,像是一种刑罚。棺椁旁边侍立的家属第一位是年轻貌美的整容脸少女,身材高挑且衣着华贵,才10月份就穿起来黑的丝绒貂皮大衣,虽然为了葬礼摘下了耳环,但是手上的大号戒指仍然富贵逼人,除了熟人几乎没人能够看出,她是死者的妻子,因为看上去两人差了至少20岁,但这就是有钱的好处,有钱让你富贵,有钱让你年轻,有钱让你充满魅力,有钱让你精力旺盛。这个女人,叫刘怡迪,朋友们一般都叫她迪迪,曾经是鞍山电视台选美的亚军,获得亚军之后,就成了躺着的男人史加强的第二任妻子。
史加强去世的时候,是51岁,他是因为过劳引发脑出血,发病而死,死之前抢救了3天。如果史先生能够活到80岁,我觉得他一定会抽空写一本关于自己前半生的书,因为他的前半生见证了整个鞍山,甚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形势变化。史加强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一弟弟一妹妹。一般来说,家里的老二都是最出息的,但是史加强在30岁之前没有一点出息的意思,家里的父亲是钢厂老工人,大哥在知识青年下乡后就留在了离鞍山不远的盘锦,“你爹我就是没赶上好时代,如果赶上了,肯定也是个大学生!”这是史加强生前最爱跟女儿史小文说的话,但事实上,他明显对自己的少年时代不太诚实,他读书的时代是文革的中后期,周围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好好读书了,史加强却还是期待像哥哥一样戴着大红花上大卡车去下乡,所以少年时代的他几乎没读过几天的书,他总那样教育史小文可能是希望史小文好好读书,告诉她家里有读书的良好基因。
80年代中期,史加强还是一名在街头混日子的“街流子”,但是国家第一次垂青于他,厂里根据国家政策出台了“接班”的方案,儿子和女儿可以接替父母的革命工作,其实现在想想,这个政策就是用来解决社会闲散人员的问题,史加强是次子,本来轮不到他的,但是大哥所在的盘锦挖出了油田,成立了辽河油田公司,大哥建设四化的任务更重,所以在家里母亲的劝说下,父亲把钢厂工人的工作交接给了史加强。十年之后,国家第二次垂青史加强,国营企业为了改变大锅饭的作风,开始了改制,钢厂部分分厂开始分包,史加强所在的就是分厂,这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么等着别人承包,别人承包了,自己或许就会“下岗”,要么就自己舍命承包了,自己当回老板,去厂里一问,果然没有人愿意承包,但也都怕丢了铁饭碗,厂里领导动员了好几次,承包价格也一降再降,甚至最后优惠到了前三年不要钱,史加强一拍脑门,“去他娘的,干!厂里的设备价值就是好几千万,承包费前三年不要钱,第四年才开始要,老子大不了干三年,不干了!”然后国家又第三次垂青了史加强,承包的第一年赔钱开不出工资,赔跑了一半的员工,第二年国家发展房地产业,史加强的厂子彻底活了,不仅活了还活蹦乱跳了。第三年就交上了全部承包费,第四年产值就过了千万。此后,别人都说史加强有头脑,有远见,其实史加强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是命!
果然,一生被垂青太多次,就会体力不支,命运不薄,钢厂红火了十多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大跌,史加强终于支撑不住压力,倒下了。躺在冰冷的殡仪馆二号厅棺椁里,这一生也许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早写本书。
2 女儿
史加强刚进入钢厂就和厂里的一个姑娘结了婚,当然这个人不是刘怡迪,这个时候,刘怡迪还没有出生,还在她父亲的体内。结婚第四年,生了史小文,小文生来就不是乖乖女,从小就上串下跳,东走西跑,小文的妈妈跟小文说“你啊,就是随你爹,你爹年轻就是“街流子”,你们爷俩一个德行!”这话说的没问题,甚至小文小时候混的街道也和史加强年轻时候混的一样,厂区到厂文化宫,就是小文的活动地带。
史加强承包工厂的第二年,小文的妈妈就成了全职的妈妈,照顾小文学习,但是小文不爱学,小文初中读了一半就被爸妈送到澳洲读书,那边有个史加强的朋友,帮着照顾小文的起居。父母以为让小文远离周围的狐朋狗友,到了陌生的环境小文就能好好学习了,可惜并没有,小文成了澳洲的“街流子”,没有学会ABC,先学了FUCK U 。
2010年,史加强认识了读职高的刘怡迪,然后刘怡迪就成了史小文的妈妈(认识时,刘怡迪还没到结婚年龄)。但其实,刘怡迪只比小文大五岁。小文的妈妈一时气不过,不到二年就宫颈癌去世了,小文从妈妈2012年去世后,直到2016年史加强的一个电话,四年内都没有回国。
2016年,史加强给史小文打了一通电话:“小文啊,怎么样啊,爸爸想你了,有空回来看看爸爸吧。”小文从15年就感觉到爸爸的变化,曾经每个月按时打过来的生活费,现在2,3个月才打过来,同时联系自己了解国内钢材价格情况,觉得爸爸可能日子不好过,这一通电话打过来,更让她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小文妈妈去世前的半年多也打过这样一个电话,但是小文没在意。小文马上订机票回国,看到史加强的时候发现他老了很多,4年了,史加强好像老了10多岁,小文不再回澳洲,专心在国内呆着,她怕像失去妈妈那样失去爸爸。
葬礼这天,小文穿着黑色的皮夹克、黑皮裤,一头黄色小短发。站在刘怡迪的旁边,从刘怡迪进门后,两个人就没有什么交流,小文一直觉得是刘怡迪这个骚狐狸勾引了爸爸,害死了妈妈,现在爸爸也死了,她觉得刘怡迪又罪上加罪了。
看着刘怡迪只顾收葬礼钱,小文更觉得爸爸爱上这样一个女人真是不值得。想到这,小文又难过的哭了起来。站在小文身后,抱着她的是她男友,顾雨轩,文文静静的小少男,一看就是那种深受女孩子喜爱的类型,看上去文雅高贵,笑起来还有点痞气,当然,小文也是女孩,也喜欢这个类型,但是对于顾雨轩能和她在一起,自然是觉得小文很有个性和魅力,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和生活方式,也还是觉得她有钱,而且愿意花钱,愿意给他花钱,但是小文没觉得,小文的意思是,我有,我就拿了。
“爸,你走好啊,爸……”小文又一次哭了起来,顾雨轩在后面紧紧保住小文
“小文啊,小文啊,不能让泪水滴在叔叔身上,别哭了!”这边一直有风俗说如果眼泪流在死者身上,死者就会有牵绊,走不了,总得回来看看哭的人。
“你别拉着我,你别拉我!!!”顾雨轩越拉,小文哭的越大声。
忽然,小文看了门口一眼,就瞬时,止住了哭声。
3 高师傅
比顾雨轩更能止住小文哭声的人,是高师傅,之前小文并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从进门的这一刻开始,小文将会记住这个人。
北方的葬礼,从前都是送花圈,后来大家觉得不合用也不环保就换成了花束,但是门口的高师傅,举着比自己身高还高的花圈进门了,上面还自己用毛笔写了挽联。大家都投上了异样的目光,更怪异的还有高师傅的衣着。
高师傅穿着干干净净的工作服,带着标准的工作帽(不是安全帽),老高没有觉得异样,放下花圈,面对史加强的遗体,立正站好,摘下帽子,90度深鞠躬,一、二、三。随后,从衣服左上口袋里拿出了一块叠的整整齐齐的方巾,擦了擦眼泪。众人都回归正常,高师傅从右手裤袋里拿住一个白色的信封,走到刘怡迪面前
“弟妹啊,节哀顺便,史厂长是个好人,死的时候啊,老天爷都没让他遭罪,命好啊,你们节哀吧”然后递上了信封。
刘怡迪接过信封,小文瞟了一眼,上面用钢笔写着漂亮的字儿,门卫:高光伟,500元敬上。刘怡迪把信封塞进包里,也浅浅的回了一个鞠躬“谢谢您能过来送老史最后一程,谢谢!”小文也随着刘怡迪点了下头。
这个高光伟就是史加强厂里的门卫,比史加强大七岁,史加强没承包工厂之前,高光伟是史加强师父辈分的人,平时见面都是称呼一声“高师傅”,而高光伟也确实厂里的师傅,只是他是做精密小件的,属于冷门。史加强承包工厂后,工厂主要生产建筑钢材,高师傅没有用武之地,第一年的工厂效益差,史加强裁了第一批员工里就有高师傅,原因有二,一是高师傅会的手艺这边用不上,二是主要原因,就是高师傅平时性格较怪,没有朋友。在东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处处讲朋友讲关系,如果这时候有几个说的上话的朋友,一句话的事儿,就能让高师傅不下岗,可惜没有,高师傅就只能下岗了。
下岗后的高师傅,做过清洁工,去过工地,最后都做不长久,到最后还是女婿托朋友找到了史加强的办公室主任,让高师傅回到了工厂当门卫,这一干就是五年了。
换个人来看,高师傅生活一直处于底层人物,但是高师傅依然改不了怪的毛病,不管看不看大门,都是6点准时起床,精精神神的起床,打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然后烧壶热水,洗脸,之后用热毛巾敷脸,再对着镜子刮胡子,之后立立整整的穿好衣服,认真系好每一个扣子,然后心满意足的吃早饭,这个习惯性动作保持了至少30年。
10月份的钢都鞍山已经刮起了刺骨的北风,但是离供暖期还有10天,这是一年中室内最冷的日子。城市里随处看见的是烂尾的楼盘,有的楼盘防尘布已经被北风撕裂,一阵风刮起,骇人的黄沙漫天而起,人们纷纷捂住领子,闭上眼睛。
曾经这里是让人骄傲的中国钢都,但这几年钢材市场价格下跌,加上生产方式的落后,鞍山已经成了一座毫无生气的城市,大街上恒大集团旗下楼盘的广告已经被刮去了一半,开盘是在14年,也就是3年前,当时恒大的老总和范冰冰都出席了活动,那时钢材价格正是高位,人人都非常的富裕,现在想想,一切都像是昨天发生的,但一次却成了这个城市最后的疯狂,此后,经济形式急转直下。
铁东区殡仪馆二号厅的里面棺椁里躺着一位中年的男人,肥胖且笨拙,穿着传统的唐装下葬是鞍山地区的风俗,脚上是暗花的布鞋,两脚用绳子绑在一起,像是一种刑罚。棺椁旁边侍立的家属第一位是年轻貌美的整容脸少女,身材高挑且衣着华贵,才10月份就穿起来黑的丝绒貂皮大衣,虽然为了葬礼摘下了耳环,但是手上的大号戒指仍然富贵逼人,除了熟人几乎没人能够看出,她是死者的妻子,因为看上去两人差了至少20岁,但这就是有钱的好处,有钱让你富贵,有钱让你年轻,有钱让你充满魅力,有钱让你精力旺盛。这个女人,叫刘怡迪,朋友们一般都叫她迪迪,曾经是鞍山电视台选美的亚军,获得亚军之后,就成了躺着的男人史加强的第二任妻子。
史加强去世的时候,是51岁,他是因为过劳引发脑出血,发病而死,死之前抢救了3天。如果史先生能够活到80岁,我觉得他一定会抽空写一本关于自己前半生的书,因为他的前半生见证了整个鞍山,甚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形势变化。史加强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一弟弟一妹妹。一般来说,家里的老二都是最出息的,但是史加强在30岁之前没有一点出息的意思,家里的父亲是钢厂老工人,大哥在知识青年下乡后就留在了离鞍山不远的盘锦,“你爹我就是没赶上好时代,如果赶上了,肯定也是个大学生!”这是史加强生前最爱跟女儿史小文说的话,但事实上,他明显对自己的少年时代不太诚实,他读书的时代是文革的中后期,周围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好好读书了,史加强却还是期待像哥哥一样戴着大红花上大卡车去下乡,所以少年时代的他几乎没读过几天的书,他总那样教育史小文可能是希望史小文好好读书,告诉她家里有读书的良好基因。
80年代中期,史加强还是一名在街头混日子的“街流子”,但是国家第一次垂青于他,厂里根据国家政策出台了“接班”的方案,儿子和女儿可以接替父母的革命工作,其实现在想想,这个政策就是用来解决社会闲散人员的问题,史加强是次子,本来轮不到他的,但是大哥所在的盘锦挖出了油田,成立了辽河油田公司,大哥建设四化的任务更重,所以在家里母亲的劝说下,父亲把钢厂工人的工作交接给了史加强。十年之后,国家第二次垂青史加强,国营企业为了改变大锅饭的作风,开始了改制,钢厂部分分厂开始分包,史加强所在的就是分厂,这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么等着别人承包,别人承包了,自己或许就会“下岗”,要么就自己舍命承包了,自己当回老板,去厂里一问,果然没有人愿意承包,但也都怕丢了铁饭碗,厂里领导动员了好几次,承包价格也一降再降,甚至最后优惠到了前三年不要钱,史加强一拍脑门,“去他娘的,干!厂里的设备价值就是好几千万,承包费前三年不要钱,第四年才开始要,老子大不了干三年,不干了!”然后国家又第三次垂青了史加强,承包的第一年赔钱开不出工资,赔跑了一半的员工,第二年国家发展房地产业,史加强的厂子彻底活了,不仅活了还活蹦乱跳了。第三年就交上了全部承包费,第四年产值就过了千万。此后,别人都说史加强有头脑,有远见,其实史加强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是命!
果然,一生被垂青太多次,就会体力不支,命运不薄,钢厂红火了十多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大跌,史加强终于支撑不住压力,倒下了。躺在冰冷的殡仪馆二号厅棺椁里,这一生也许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早写本书。
2 女儿
史加强刚进入钢厂就和厂里的一个姑娘结了婚,当然这个人不是刘怡迪,这个时候,刘怡迪还没有出生,还在她父亲的体内。结婚第四年,生了史小文,小文生来就不是乖乖女,从小就上串下跳,东走西跑,小文的妈妈跟小文说“你啊,就是随你爹,你爹年轻就是“街流子”,你们爷俩一个德行!”这话说的没问题,甚至小文小时候混的街道也和史加强年轻时候混的一样,厂区到厂文化宫,就是小文的活动地带。
史加强承包工厂的第二年,小文的妈妈就成了全职的妈妈,照顾小文学习,但是小文不爱学,小文初中读了一半就被爸妈送到澳洲读书,那边有个史加强的朋友,帮着照顾小文的起居。父母以为让小文远离周围的狐朋狗友,到了陌生的环境小文就能好好学习了,可惜并没有,小文成了澳洲的“街流子”,没有学会ABC,先学了FUCK U 。
2010年,史加强认识了读职高的刘怡迪,然后刘怡迪就成了史小文的妈妈(认识时,刘怡迪还没到结婚年龄)。但其实,刘怡迪只比小文大五岁。小文的妈妈一时气不过,不到二年就宫颈癌去世了,小文从妈妈2012年去世后,直到2016年史加强的一个电话,四年内都没有回国。
2016年,史加强给史小文打了一通电话:“小文啊,怎么样啊,爸爸想你了,有空回来看看爸爸吧。”小文从15年就感觉到爸爸的变化,曾经每个月按时打过来的生活费,现在2,3个月才打过来,同时联系自己了解国内钢材价格情况,觉得爸爸可能日子不好过,这一通电话打过来,更让她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小文妈妈去世前的半年多也打过这样一个电话,但是小文没在意。小文马上订机票回国,看到史加强的时候发现他老了很多,4年了,史加强好像老了10多岁,小文不再回澳洲,专心在国内呆着,她怕像失去妈妈那样失去爸爸。
葬礼这天,小文穿着黑色的皮夹克、黑皮裤,一头黄色小短发。站在刘怡迪的旁边,从刘怡迪进门后,两个人就没有什么交流,小文一直觉得是刘怡迪这个骚狐狸勾引了爸爸,害死了妈妈,现在爸爸也死了,她觉得刘怡迪又罪上加罪了。
看着刘怡迪只顾收葬礼钱,小文更觉得爸爸爱上这样一个女人真是不值得。想到这,小文又难过的哭了起来。站在小文身后,抱着她的是她男友,顾雨轩,文文静静的小少男,一看就是那种深受女孩子喜爱的类型,看上去文雅高贵,笑起来还有点痞气,当然,小文也是女孩,也喜欢这个类型,但是对于顾雨轩能和她在一起,自然是觉得小文很有个性和魅力,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和生活方式,也还是觉得她有钱,而且愿意花钱,愿意给他花钱,但是小文没觉得,小文的意思是,我有,我就拿了。
“爸,你走好啊,爸……”小文又一次哭了起来,顾雨轩在后面紧紧保住小文
“小文啊,小文啊,不能让泪水滴在叔叔身上,别哭了!”这边一直有风俗说如果眼泪流在死者身上,死者就会有牵绊,走不了,总得回来看看哭的人。
“你别拉着我,你别拉我!!!”顾雨轩越拉,小文哭的越大声。
忽然,小文看了门口一眼,就瞬时,止住了哭声。
3 高师傅
比顾雨轩更能止住小文哭声的人,是高师傅,之前小文并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从进门的这一刻开始,小文将会记住这个人。
北方的葬礼,从前都是送花圈,后来大家觉得不合用也不环保就换成了花束,但是门口的高师傅,举着比自己身高还高的花圈进门了,上面还自己用毛笔写了挽联。大家都投上了异样的目光,更怪异的还有高师傅的衣着。
高师傅穿着干干净净的工作服,带着标准的工作帽(不是安全帽),老高没有觉得异样,放下花圈,面对史加强的遗体,立正站好,摘下帽子,90度深鞠躬,一、二、三。随后,从衣服左上口袋里拿出了一块叠的整整齐齐的方巾,擦了擦眼泪。众人都回归正常,高师傅从右手裤袋里拿住一个白色的信封,走到刘怡迪面前
“弟妹啊,节哀顺便,史厂长是个好人,死的时候啊,老天爷都没让他遭罪,命好啊,你们节哀吧”然后递上了信封。
刘怡迪接过信封,小文瞟了一眼,上面用钢笔写着漂亮的字儿,门卫:高光伟,500元敬上。刘怡迪把信封塞进包里,也浅浅的回了一个鞠躬“谢谢您能过来送老史最后一程,谢谢!”小文也随着刘怡迪点了下头。
这个高光伟就是史加强厂里的门卫,比史加强大七岁,史加强没承包工厂之前,高光伟是史加强师父辈分的人,平时见面都是称呼一声“高师傅”,而高光伟也确实厂里的师傅,只是他是做精密小件的,属于冷门。史加强承包工厂后,工厂主要生产建筑钢材,高师傅没有用武之地,第一年的工厂效益差,史加强裁了第一批员工里就有高师傅,原因有二,一是高师傅会的手艺这边用不上,二是主要原因,就是高师傅平时性格较怪,没有朋友。在东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处处讲朋友讲关系,如果这时候有几个说的上话的朋友,一句话的事儿,就能让高师傅不下岗,可惜没有,高师傅就只能下岗了。
下岗后的高师傅,做过清洁工,去过工地,最后都做不长久,到最后还是女婿托朋友找到了史加强的办公室主任,让高师傅回到了工厂当门卫,这一干就是五年了。
换个人来看,高师傅生活一直处于底层人物,但是高师傅依然改不了怪的毛病,不管看不看大门,都是6点准时起床,精精神神的起床,打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然后烧壶热水,洗脸,之后用热毛巾敷脸,再对着镜子刮胡子,之后立立整整的穿好衣服,认真系好每一个扣子,然后心满意足的吃早饭,这个习惯性动作保持了至少30年。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