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阎王改写生死簿(第六卷)21-24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田玉明回到表嫂子家,轻声地锁上大门,去后院抱来一抱麦秸,铺在屋檐下,倒头就睡。刘翠花在屋里等田玉明,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心中焦躁,表小叔咋还不来?出来看看,见田玉明在屋檐下睡了,用手推了推说:“咋在这里睡?快进屋,我都把被子铺好了,你在外屋,我在里屋,是君子人在哪里睡都是君子人,是小人你就是去院外睡也是小人。”田玉明说:“嫂子,你去睡吧!半夜时冷了,不叫我我也进屋。”刘翠花没法,只得扭头进屋。田玉明嘟囔着说:“都快三十了,还说我是小人,也不知嫂子是咋算的账?”
田玉明躺在屋檐下的麦秸上,把麦秸又往身上盖了两把,就这样睡了。其实哪能睡得真切,两眼瞪得溜圆。表嫂说昨夜有人进院来,不知真假?即便是真,昨夜来了,今夜还能来?如果是没有这回事,表嫂闹得啥心思?表哥已是四十天没回了,不知这趟买卖咋样?表哥自从有了钱,和过去有点不同,但愿表哥以后好好做人,这些年来表哥做了不少非礼之事,外人都在我跟前说三道四。不知是叫我捎信还是说说拉到,闹得我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表哥不在家,老这样给表哥干零活也不是长法,表嫂的心我已略知一二,爸爸怕我做傻事,其实他老人家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是多余的,但也给我敲了几下警钟,不管咋着,我只有装聋卖傻这一条路,否则就会……往下不敢想了。真要出现那种情况,我的脸怎能面对表哥,怎能面对田家窝铺的人?哎!不想了,想也没用,走一步说一步吧!
夏天夜短,不知不觉的已是夜半。正在这田玉明双眼朦胧之时,院外有响动,田玉明双眼圆睁,忽然,院墙的西南角,有一黑影跳下,田玉明借着月光看得真切,惊出一身冷汗,那黑影跳下后,向后拐弯,田玉明站起身来,立时追了过去。紧跑几步,上前抓住跳墙的人,压低声音说:“张小刚,你来这里想干啥?”跳墙的人惊恐地说:“玉明叔,您咋在这里?我还以为是罗炳章呢。”田玉明说:“昨天晚上来的也是你吗?”张小刚说:“是。”田玉明说:“小刚,你两次跳墙进院,到底想干啥?”小刚说:“我想放一把火,把罗炳章的这个院子化为一堆灰烬。”田玉明说:“那你昨晚为啥没点火?这后院全是麦秸?”小刚说:“昨晚正要点火,二妮啼哭,心中不忍,就放弃了。回去以后,不曾入睡,辗转反思,想报仇就会有得有失,所以今晚又来。”田玉明说:“你来时你妈妈知道吗?”小刚说:“我和妈妈没睡一个屋,妈妈不知道。”田玉明说:“你不觉得你的心太狠了吗?今晚你如果点了火,会把叔叔都烧死在这里。”小刚说:“叔叔,我根本不知您在这里,再说,我只想报仇,不想别的事,只要把仇报了,我就是今天死在这里也无怨无悔。”田玉明说:“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你死了倒是没事了,你妈咋办?快走,叔送你回家。”随拉着小刚,来到院子西北角的小门旁,这小门是去年修院墙时,为了去院外的打麦场方便,罗炳晖叫留的,没成想今天却有了用场。小门的钥匙刘翠花一把,田玉明一把。田玉明迅速地打开小门,把小刚送到他家院外,远远地看李嫂出来接小刚进屋,才转身回来。轻轻地把小门关上,回到屋檐下先前睡觉的地方,哪知刘翠花却站在那里。田玉明说:“嫂子不在屋里睡觉,起床做啥?有我在,啥都是安全的。”刘翠花说:“这半天你去哪了?”田玉明说:“我去厕所了。”刘翠花说:“别骗我了,我已经去厕所找你了。你根本就没去厕所。”田玉明说:“我从厕所回来,听院外有响动,就开开小门去院外打麦场看,原来是一头猪拱麦秸。”刘翠花说:“天快亮了,我怕你冷,做了一碗面,快进屋吃吧!”田玉明说:“这才夜半刚过,也不是吃饭的时候,嫂子回屋睡吧!过一会天亮,我就回家了。”说完,又躺在麦秸上。刘翠花见这个傻小叔不进屋,回屋拿来一条被子,给田玉明盖在身上才回屋。过了一会,田玉明见东方发白,溜出了院外,直奔李寡妇家而去。
李寡妇睡到半夜时分,朦胧中听院外有响动,开开屋门一看,是儿子进院来。妈妈不知儿子去了哪里?问儿子说:“小刚,这黑夜之中,你去了哪里?”小刚没言语,去那屋睡了。李寡妇没深问,也睡了。
天刚蒙蒙亮,院外有人敲门,李寡妇开门一看,是田玉明。田玉明进屋说:“嫂子,小刚没在屋?”李寡妇说:“小刚在那屋。”随大声地说:“小刚,你玉明叔来了,快过来。”张小刚过来,站在一边,没有吱声。田玉明说:“小刚,你今天做的不对呀!”小刚说:“大叔,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已经四年了,那罗炳晖欺负妈妈的场面,每时每刻都在我的脑海里重现,那天要不是您,我妈就……。”说着说着哭起来。李寡妇说:“你们爷俩这是在说啥?我咋听不明白。”小刚说:“妈妈,我先前外出,是去罗炳章家放火,玉明叔把我抓住送我回来的。”妈妈说:“儿子,你咋这糊涂,四年前的事,妈妈早就忘了,况且你大叔种地的这两年,地两头都回复了原样,你还记恨啥?”小刚说:“老天爷太不公平了,老实人受气,恶人却越过越好。当时罗炳章欺负妈妈时,我就站在妈妈身边,那时十二岁,无力保护妈妈,四年了,每时每刻都想报仇的事,今年十六了,我要给他放一把火,把他的家烧成一片焦土,叫他这几年白干,没成想玉明叔在那里给他护院,好像玉明叔知道我要去似得。”妈妈说:“咋?你进了人家的院子?”小刚说:“我双脚落地之时,发现屋檐下有人,我以为是罗炳章,没想到是玉明叔。”田玉明说:“孩子,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了吧!你今天若是真把罗炳章的家烧了,是解了心头之恨,可你想过没有,那刘翠花娘俩与你有何冤仇?作恶的人是罗炳章,恶人作恶你也学,那你和恶人有啥区别。再说,你要真的把这个家烧了,那娘俩也被火烧死,你就犯法了。你姐姐已经嫁人,你妈可就依靠你了,你出了事,你妈还能活吗?你的命比她们娘俩的命值钱呀!我把你送回来,这事就算压下,不能叫任何人知道。”这时李寡妇才知道是咋回事。拉了一把儿子说:“快给玉明叔磕个头,人家这是救你一命呀!”小刚刚要跪下去,田玉明急忙拉起。说:“李嫂,人家刘翠花昨晚就知道有人去,所以今天才叫我去护院,起初我还不相信会有人来,可就在小刚的双脚落地之时,我才知道跳墙的是这孩子。罗炳章虽然是我的表哥,但向人向不了理,四年前表哥做事过了头,这两年他姑姑叫他在外边闯荡,就是让他在人际交往中把性格改变,这也是他姑的一片苦心。表嫂刘翠花是个好人,不能把她和罗炳章一样看待。这些年不管罗炳章在外边咋闹,人家刘翠花从来不参与,并且因为罗炳章不地道,两次三番的想和他离婚。小刚,要听叔叔的,你才十六岁,有些事你不懂,过两年就啥都知道了。”小刚还是沉默。李寡妇说:“小刚,你可千万要记住你叔的话。”田玉明说:“天已大亮,我回家了。爸爸对我去表嫂子家护院是不放心的,回去晚了爸爸惦记。嫂子,我说的话你懂吗?”李寡妇说:“你说的话我懂了。”田玉明说:“那我回去了。”
田玉明走后,李寡妇对儿子说:“你玉明叔救了咱家两把呀!四年前救了妈妈不说,这回又救了你。你不该去罗家放火,妈都不记恨,你记恨啥?这回要是罗炳章知道了,他会不依不饶。咱们至死都不会忘记你玉明叔。再说,你去放火就不思量,那刘翠花和罗炳章并不是一路人。”小刚说:“妈妈,我从墙上往下一跳,就知道错了,玉明叔是在屋檐下铺着麦秸睡的,我的脚沾地还没走几步,玉明叔就把我抓住,拉着我去小门处,打开小门把我送回来。妈妈,玉明叔的精明,都没法想。”妈妈说:“虽然如此,也不能和玉明叔太向近,以免外人生疑,以后就当没这回事。哎!咱娘俩欠你玉明叔的情太多了。”
刘翠花多半宿没睡,惦记着表小叔在屋檐下冷,惦记着昨夜真有人来,今夜……?昨夜要不是后墙有个梯子立着,进来的人都走不了。我是个女人,要是男人就抓住那人了,哎!今夜……今夜的事,只有压在心底。一边想着,稀里糊涂的睡熟了。朦胧之中,表小叔进屋来,身上还带有散碎的麦秸。看了看睡熟了的二妮子,笑着说:“嫂子,这后半夜外边真冷,快给我暖一下手。”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到了嫂子的被窝里。刘翠花打了一个冷战,说:“傻头傻脑的人,还知道冷?”顺势抓住了表小叔的手。接着说:“这回不傻了?”
第二十三章岳父岳母心有怨 罗姓儿男买商船
别人有难拉把手,
强似平地曾金斗。
乞丐面前一碗饭,
雪中送炭是好友。
且说刘翠花正睡在朦胧之中,田玉明从外边走进屋来说:“外边潮气太大,还是屋里舒适。”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到了表嫂子的被窝里。表嫂子顺势抓住了表小叔的手说:“田玉明,这回不傻了?”田玉明想说啥,但张了张嘴没说。这时,二妮子大声地说:“妈妈,您把我的手抓疼了。”刘翠花睁眼一看,自己抓的是孩子的手。心中暗想:难道这是做梦?咋和真的似的?人们常说,心有所思,必有所梦。可我平常也没有这么想,并且这个表小叔也不值得这么想。只是自己的男人不在家,偶尔和这个表小叔逗着玩玩而已。再说,罗炳章也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只不过是在家的机会少了一些,这样可不行,以后要检点一些才对。这时抬头看看窗子,太阳都出来了。开开房门到屋檐下一看,表小叔早走了。刘翠花把麦秸收拾干净了,到院外转了转,回屋做娘俩的饭。
再说长沙的陈玉成,把所有受灾的人都叫来自己家里吃饭。岳父李怀忠在家里想姑娘,高高兴兴地来看姑娘,见姑娘、姑爷这样不过日子,憋了一肚子气回家了。老伴见老头子,晚饭不吃,问话不说,这一夜的觉也没睡好。第二天一早,老伴气愤地说:“你这老头子,想丫头想得疯疯癫癫的,恨不得立时就到姑娘家,可在姑娘家回来,就像霜打的茄子,是不是姑爷慢待了你?是不是姑娘没留你住一天来气了?快说!你要再不说,我就去姑娘家问问,反正十几里的路,找不着姑娘家,鼻子下有嘴。”李怀忠说:“你去看看也对,咱们那两个孩子根本就不知啥叫过日子,昨天我去时,有三十多人在姑娘家吃饭,孩子她妈!你说那多人吃饭,一天要花多少钱?”老伴说:“吃饭的人多还不好吗!哪个饭店不都盼着吃饭的人多一点?多一点多挣钱呀!快和我说,姑娘家一顿饭卖多少钱?”李怀忠说:“这是哪和哪呀?全是白吃。这些吃饭的人都是前几天江水暴涨时房屋进水人家的人。这两个孩子是拿自己的钱帮别人。”老伴一听急了,说:“这门婚事一开始我就不同意,那个白老师说,家里穷是千真万确的,但不是懒穷的,是经常帮别人于水火之中,帮穷的。当时我就有气,天底下没有这个说,要是懒穷的,还落得清闲,如果是帮别人帮穷的,那纯粹是一个傻子。人的一生,精着过尚且过不好,要是傻着过能过好吗?”李怀忠说:“老伴,你可想好了,这回的事,全是咱们姑娘的主张。”老伴说:“姑爷一个人傻就够呛了,丫头去了也傻,这以后的日子咋过?明天咱俩去,到姑娘家把那些吃饭的人赶走了。”李怀忠说:“你去了,真要把吃饭的人赶走了,那你更傻。昨晚这一宿我几乎没睡,想了很多,终于想明白了,一辈子人不管两辈子人的事,随他们去吧!”老伴这时不言语了。
人们常说,有负心的儿女,没有负心的爹娘。十几天过去了,老两口天天不愉快,却天天盼着姑娘回来。李怀忠更是盼着那个又气又爱的姑爷来说一会话。这两天老伴见老头子又和前两天一样,就好像精神出了问题,屋里屋外的没有消停劲。试探着问老头子说:“唉!你要是想丫头就明说,明天咱俩去看看,丫头去了已经一个月了,我也想去看看亲家婆长得啥样。”老头子说:“还等明天干啥?咱们今天就去。”老伴说:“这都快中午了,到人家家里就为了吃顿饭?”老头子说:“咋?他们家吃饭的人那么多,还差咱俩?快换衣服,这就走!”老伴说:“你这个老鬼,我不说,你也不说,我这一说,你还一时不等了。”
两个人换了衣服,刚要走,院外传来了丫头的说话声:“妈,爸爸,知道姑娘回来,也不出来接!”还没等老两口动身,姑娘、姑爷已进了屋。见两个老人穿戴整齐,蝶莲说:“您们这是想去哪?”妈妈说:“想去看看你们家还有多少人吃饭。”蝶莲说:“没有了,江水回落了,进水的人家早就不在咱家吃了。那两家坍塌房子的也盖完房子,昨天回去了。”妈妈说:“那些人在你家吃饭给你们多少钱?”蝶莲说:“妈妈,看您说的!我们也不是开饭店的,只是帮人家一点难处,要啥钱。昨天那几家倒是想给钱,我们没要。”妈妈说:“傻丫头,人家给为啥不要?”蝶莲说:“要了钱,人情就没了。”妈妈说:“人家开商店的,哪一家也没有为了人情而不要钱,你过后去别处买东西,能拿着人情去买吗?怪不得你爸回来,一直噘嘴,原来你们是胡闹。”李怀忠说:“姑娘、姑爷刚进屋,能不能说点别的?”回过头来和姑爷说:“玉成,这回买船的钱不够了吧?缺多少?爸给拿点。”陈玉成说:“船暂时不买了,干爸的身体这些天一直不好,买了大船我自己不行,一个人干活用小船方便。”岳父说:“你干爸咋了?”陈玉成说:“可能是塌房子的那天,被雨淋得时间长了,手脚没劲,关节也不好。已经吃不少药了。郎中说,最低也需要半年,才能恢复以前那样。”岳母插嘴说:“看看,看看,本来就是穷日子,又多了一个白吃饭的。”蝶莲说:“妈妈,别说了,咱娘俩去做饭吧!”说完,拉着妈妈走了。岳父说:“白老师的买卖现在很好吧?”玉成说:“白大叔回上海了,回门的第二天就走了。”岳父说:“那他啥时回来?”玉成说:“大叔走时说,也许几个月回来,或是明年再回。爸爸,这些天我们确实花了不少钱,但我知道人情比钱重要。”岳父说:“在你们那里回来时,我是有很大的气,这些天爸已想好了,不再生气,你们有你们的生活方式,你们要觉得你们想的对,做得对,就按着你们的想法去做。爸不干涉。”玉成说:“爸爸,按理说,救济有难处的人,应该是富人的事,富人拿出点钱来不算啥,我们是穷人,有时遇到有难处的人,拿钱多了拿不起,拿少了又不管用,不是眼前的事,也不刻意的去做,真要遇到了,只能尽点微薄之力。”岳父说:“有点微薄之力,就比没有强,蝶莲就喜欢这样的人。”玉成说:“妈妈好像还在生气,”岳父说:“你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就是疼你们,怕你们过不好日子。”玉成说:“现在汛期已过,我要多捕鱼,把花了的钱挣回来。”岳父说:“过日子不用刻意的给自己制定目标,赶到啥时算啥时。”这时娘俩端上饭来。
吃完午饭,两个年轻人又陪着两个老人说话到下半晌。陈玉成说:“爸爸、妈妈、让蝶莲在家陪您们几天,过一段时间我来接,家里还有不少事,我就回了。”蝶莲说:“我也走,家里两个老人,玉成又要出江,我不回不行。”妈妈说:“傻丫头,你不去时,人家不是一样过吗?”几口人一边往外走着,女儿说:“妈妈,您今天咋了?说话咋全是横着说?”妈妈说:“不知是妈妈横着说,还是你们办事横着办?”玉成、蝶莲笑了笑,没再说啥。和爸爸、妈妈、挥手告别。
且说山城的田家窝铺,春节过后,田玉明在田玉喜的粮店干了几天活,有一天中午回来,爸爸说:“你表嫂子先前来说,叫你去她家一趟,你炳章哥有事和你商量。”田玉明说:“嫂子没说有啥事?”爸爸说:“你嫂子没说有啥事。不知你哥今年搞啥鬼,每年元宵节过后就去城里上货了,今年这都二月了,还没走,可能是不想干了。快吃饭,吃完饭去看看。”
田玉明走在半路又遇嫂子,刘翠花说:“你哥怕你不来,又叫我来喊你。”田玉明说:“哥叫我啥事?”嫂子说:“不知道,你到了就知道,他的事我不插言。”
田玉明躺在屋檐下的麦秸上,把麦秸又往身上盖了两把,就这样睡了。其实哪能睡得真切,两眼瞪得溜圆。表嫂说昨夜有人进院来,不知真假?即便是真,昨夜来了,今夜还能来?如果是没有这回事,表嫂闹得啥心思?表哥已是四十天没回了,不知这趟买卖咋样?表哥自从有了钱,和过去有点不同,但愿表哥以后好好做人,这些年来表哥做了不少非礼之事,外人都在我跟前说三道四。不知是叫我捎信还是说说拉到,闹得我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表哥不在家,老这样给表哥干零活也不是长法,表嫂的心我已略知一二,爸爸怕我做傻事,其实他老人家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是多余的,但也给我敲了几下警钟,不管咋着,我只有装聋卖傻这一条路,否则就会……往下不敢想了。真要出现那种情况,我的脸怎能面对表哥,怎能面对田家窝铺的人?哎!不想了,想也没用,走一步说一步吧!
夏天夜短,不知不觉的已是夜半。正在这田玉明双眼朦胧之时,院外有响动,田玉明双眼圆睁,忽然,院墙的西南角,有一黑影跳下,田玉明借着月光看得真切,惊出一身冷汗,那黑影跳下后,向后拐弯,田玉明站起身来,立时追了过去。紧跑几步,上前抓住跳墙的人,压低声音说:“张小刚,你来这里想干啥?”跳墙的人惊恐地说:“玉明叔,您咋在这里?我还以为是罗炳章呢。”田玉明说:“昨天晚上来的也是你吗?”张小刚说:“是。”田玉明说:“小刚,你两次跳墙进院,到底想干啥?”小刚说:“我想放一把火,把罗炳章的这个院子化为一堆灰烬。”田玉明说:“那你昨晚为啥没点火?这后院全是麦秸?”小刚说:“昨晚正要点火,二妮啼哭,心中不忍,就放弃了。回去以后,不曾入睡,辗转反思,想报仇就会有得有失,所以今晚又来。”田玉明说:“你来时你妈妈知道吗?”小刚说:“我和妈妈没睡一个屋,妈妈不知道。”田玉明说:“你不觉得你的心太狠了吗?今晚你如果点了火,会把叔叔都烧死在这里。”小刚说:“叔叔,我根本不知您在这里,再说,我只想报仇,不想别的事,只要把仇报了,我就是今天死在这里也无怨无悔。”田玉明说:“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你死了倒是没事了,你妈咋办?快走,叔送你回家。”随拉着小刚,来到院子西北角的小门旁,这小门是去年修院墙时,为了去院外的打麦场方便,罗炳晖叫留的,没成想今天却有了用场。小门的钥匙刘翠花一把,田玉明一把。田玉明迅速地打开小门,把小刚送到他家院外,远远地看李嫂出来接小刚进屋,才转身回来。轻轻地把小门关上,回到屋檐下先前睡觉的地方,哪知刘翠花却站在那里。田玉明说:“嫂子不在屋里睡觉,起床做啥?有我在,啥都是安全的。”刘翠花说:“这半天你去哪了?”田玉明说:“我去厕所了。”刘翠花说:“别骗我了,我已经去厕所找你了。你根本就没去厕所。”田玉明说:“我从厕所回来,听院外有响动,就开开小门去院外打麦场看,原来是一头猪拱麦秸。”刘翠花说:“天快亮了,我怕你冷,做了一碗面,快进屋吃吧!”田玉明说:“这才夜半刚过,也不是吃饭的时候,嫂子回屋睡吧!过一会天亮,我就回家了。”说完,又躺在麦秸上。刘翠花见这个傻小叔不进屋,回屋拿来一条被子,给田玉明盖在身上才回屋。过了一会,田玉明见东方发白,溜出了院外,直奔李寡妇家而去。
李寡妇睡到半夜时分,朦胧中听院外有响动,开开屋门一看,是儿子进院来。妈妈不知儿子去了哪里?问儿子说:“小刚,这黑夜之中,你去了哪里?”小刚没言语,去那屋睡了。李寡妇没深问,也睡了。
天刚蒙蒙亮,院外有人敲门,李寡妇开门一看,是田玉明。田玉明进屋说:“嫂子,小刚没在屋?”李寡妇说:“小刚在那屋。”随大声地说:“小刚,你玉明叔来了,快过来。”张小刚过来,站在一边,没有吱声。田玉明说:“小刚,你今天做的不对呀!”小刚说:“大叔,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已经四年了,那罗炳晖欺负妈妈的场面,每时每刻都在我的脑海里重现,那天要不是您,我妈就……。”说着说着哭起来。李寡妇说:“你们爷俩这是在说啥?我咋听不明白。”小刚说:“妈妈,我先前外出,是去罗炳章家放火,玉明叔把我抓住送我回来的。”妈妈说:“儿子,你咋这糊涂,四年前的事,妈妈早就忘了,况且你大叔种地的这两年,地两头都回复了原样,你还记恨啥?”小刚说:“老天爷太不公平了,老实人受气,恶人却越过越好。当时罗炳章欺负妈妈时,我就站在妈妈身边,那时十二岁,无力保护妈妈,四年了,每时每刻都想报仇的事,今年十六了,我要给他放一把火,把他的家烧成一片焦土,叫他这几年白干,没成想玉明叔在那里给他护院,好像玉明叔知道我要去似得。”妈妈说:“咋?你进了人家的院子?”小刚说:“我双脚落地之时,发现屋檐下有人,我以为是罗炳章,没想到是玉明叔。”田玉明说:“孩子,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了吧!你今天若是真把罗炳章的家烧了,是解了心头之恨,可你想过没有,那刘翠花娘俩与你有何冤仇?作恶的人是罗炳章,恶人作恶你也学,那你和恶人有啥区别。再说,你要真的把这个家烧了,那娘俩也被火烧死,你就犯法了。你姐姐已经嫁人,你妈可就依靠你了,你出了事,你妈还能活吗?你的命比她们娘俩的命值钱呀!我把你送回来,这事就算压下,不能叫任何人知道。”这时李寡妇才知道是咋回事。拉了一把儿子说:“快给玉明叔磕个头,人家这是救你一命呀!”小刚刚要跪下去,田玉明急忙拉起。说:“李嫂,人家刘翠花昨晚就知道有人去,所以今天才叫我去护院,起初我还不相信会有人来,可就在小刚的双脚落地之时,我才知道跳墙的是这孩子。罗炳章虽然是我的表哥,但向人向不了理,四年前表哥做事过了头,这两年他姑姑叫他在外边闯荡,就是让他在人际交往中把性格改变,这也是他姑的一片苦心。表嫂刘翠花是个好人,不能把她和罗炳章一样看待。这些年不管罗炳章在外边咋闹,人家刘翠花从来不参与,并且因为罗炳章不地道,两次三番的想和他离婚。小刚,要听叔叔的,你才十六岁,有些事你不懂,过两年就啥都知道了。”小刚还是沉默。李寡妇说:“小刚,你可千万要记住你叔的话。”田玉明说:“天已大亮,我回家了。爸爸对我去表嫂子家护院是不放心的,回去晚了爸爸惦记。嫂子,我说的话你懂吗?”李寡妇说:“你说的话我懂了。”田玉明说:“那我回去了。”
田玉明走后,李寡妇对儿子说:“你玉明叔救了咱家两把呀!四年前救了妈妈不说,这回又救了你。你不该去罗家放火,妈都不记恨,你记恨啥?这回要是罗炳章知道了,他会不依不饶。咱们至死都不会忘记你玉明叔。再说,你去放火就不思量,那刘翠花和罗炳章并不是一路人。”小刚说:“妈妈,我从墙上往下一跳,就知道错了,玉明叔是在屋檐下铺着麦秸睡的,我的脚沾地还没走几步,玉明叔就把我抓住,拉着我去小门处,打开小门把我送回来。妈妈,玉明叔的精明,都没法想。”妈妈说:“虽然如此,也不能和玉明叔太向近,以免外人生疑,以后就当没这回事。哎!咱娘俩欠你玉明叔的情太多了。”
刘翠花多半宿没睡,惦记着表小叔在屋檐下冷,惦记着昨夜真有人来,今夜……?昨夜要不是后墙有个梯子立着,进来的人都走不了。我是个女人,要是男人就抓住那人了,哎!今夜……今夜的事,只有压在心底。一边想着,稀里糊涂的睡熟了。朦胧之中,表小叔进屋来,身上还带有散碎的麦秸。看了看睡熟了的二妮子,笑着说:“嫂子,这后半夜外边真冷,快给我暖一下手。”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到了嫂子的被窝里。刘翠花打了一个冷战,说:“傻头傻脑的人,还知道冷?”顺势抓住了表小叔的手。接着说:“这回不傻了?”
第二十三章岳父岳母心有怨 罗姓儿男买商船
别人有难拉把手,
强似平地曾金斗。
乞丐面前一碗饭,
雪中送炭是好友。
且说刘翠花正睡在朦胧之中,田玉明从外边走进屋来说:“外边潮气太大,还是屋里舒适。”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到了表嫂子的被窝里。表嫂子顺势抓住了表小叔的手说:“田玉明,这回不傻了?”田玉明想说啥,但张了张嘴没说。这时,二妮子大声地说:“妈妈,您把我的手抓疼了。”刘翠花睁眼一看,自己抓的是孩子的手。心中暗想:难道这是做梦?咋和真的似的?人们常说,心有所思,必有所梦。可我平常也没有这么想,并且这个表小叔也不值得这么想。只是自己的男人不在家,偶尔和这个表小叔逗着玩玩而已。再说,罗炳章也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只不过是在家的机会少了一些,这样可不行,以后要检点一些才对。这时抬头看看窗子,太阳都出来了。开开房门到屋檐下一看,表小叔早走了。刘翠花把麦秸收拾干净了,到院外转了转,回屋做娘俩的饭。
再说长沙的陈玉成,把所有受灾的人都叫来自己家里吃饭。岳父李怀忠在家里想姑娘,高高兴兴地来看姑娘,见姑娘、姑爷这样不过日子,憋了一肚子气回家了。老伴见老头子,晚饭不吃,问话不说,这一夜的觉也没睡好。第二天一早,老伴气愤地说:“你这老头子,想丫头想得疯疯癫癫的,恨不得立时就到姑娘家,可在姑娘家回来,就像霜打的茄子,是不是姑爷慢待了你?是不是姑娘没留你住一天来气了?快说!你要再不说,我就去姑娘家问问,反正十几里的路,找不着姑娘家,鼻子下有嘴。”李怀忠说:“你去看看也对,咱们那两个孩子根本就不知啥叫过日子,昨天我去时,有三十多人在姑娘家吃饭,孩子她妈!你说那多人吃饭,一天要花多少钱?”老伴说:“吃饭的人多还不好吗!哪个饭店不都盼着吃饭的人多一点?多一点多挣钱呀!快和我说,姑娘家一顿饭卖多少钱?”李怀忠说:“这是哪和哪呀?全是白吃。这些吃饭的人都是前几天江水暴涨时房屋进水人家的人。这两个孩子是拿自己的钱帮别人。”老伴一听急了,说:“这门婚事一开始我就不同意,那个白老师说,家里穷是千真万确的,但不是懒穷的,是经常帮别人于水火之中,帮穷的。当时我就有气,天底下没有这个说,要是懒穷的,还落得清闲,如果是帮别人帮穷的,那纯粹是一个傻子。人的一生,精着过尚且过不好,要是傻着过能过好吗?”李怀忠说:“老伴,你可想好了,这回的事,全是咱们姑娘的主张。”老伴说:“姑爷一个人傻就够呛了,丫头去了也傻,这以后的日子咋过?明天咱俩去,到姑娘家把那些吃饭的人赶走了。”李怀忠说:“你去了,真要把吃饭的人赶走了,那你更傻。昨晚这一宿我几乎没睡,想了很多,终于想明白了,一辈子人不管两辈子人的事,随他们去吧!”老伴这时不言语了。
人们常说,有负心的儿女,没有负心的爹娘。十几天过去了,老两口天天不愉快,却天天盼着姑娘回来。李怀忠更是盼着那个又气又爱的姑爷来说一会话。这两天老伴见老头子又和前两天一样,就好像精神出了问题,屋里屋外的没有消停劲。试探着问老头子说:“唉!你要是想丫头就明说,明天咱俩去看看,丫头去了已经一个月了,我也想去看看亲家婆长得啥样。”老头子说:“还等明天干啥?咱们今天就去。”老伴说:“这都快中午了,到人家家里就为了吃顿饭?”老头子说:“咋?他们家吃饭的人那么多,还差咱俩?快换衣服,这就走!”老伴说:“你这个老鬼,我不说,你也不说,我这一说,你还一时不等了。”
两个人换了衣服,刚要走,院外传来了丫头的说话声:“妈,爸爸,知道姑娘回来,也不出来接!”还没等老两口动身,姑娘、姑爷已进了屋。见两个老人穿戴整齐,蝶莲说:“您们这是想去哪?”妈妈说:“想去看看你们家还有多少人吃饭。”蝶莲说:“没有了,江水回落了,进水的人家早就不在咱家吃了。那两家坍塌房子的也盖完房子,昨天回去了。”妈妈说:“那些人在你家吃饭给你们多少钱?”蝶莲说:“妈妈,看您说的!我们也不是开饭店的,只是帮人家一点难处,要啥钱。昨天那几家倒是想给钱,我们没要。”妈妈说:“傻丫头,人家给为啥不要?”蝶莲说:“要了钱,人情就没了。”妈妈说:“人家开商店的,哪一家也没有为了人情而不要钱,你过后去别处买东西,能拿着人情去买吗?怪不得你爸回来,一直噘嘴,原来你们是胡闹。”李怀忠说:“姑娘、姑爷刚进屋,能不能说点别的?”回过头来和姑爷说:“玉成,这回买船的钱不够了吧?缺多少?爸给拿点。”陈玉成说:“船暂时不买了,干爸的身体这些天一直不好,买了大船我自己不行,一个人干活用小船方便。”岳父说:“你干爸咋了?”陈玉成说:“可能是塌房子的那天,被雨淋得时间长了,手脚没劲,关节也不好。已经吃不少药了。郎中说,最低也需要半年,才能恢复以前那样。”岳母插嘴说:“看看,看看,本来就是穷日子,又多了一个白吃饭的。”蝶莲说:“妈妈,别说了,咱娘俩去做饭吧!”说完,拉着妈妈走了。岳父说:“白老师的买卖现在很好吧?”玉成说:“白大叔回上海了,回门的第二天就走了。”岳父说:“那他啥时回来?”玉成说:“大叔走时说,也许几个月回来,或是明年再回。爸爸,这些天我们确实花了不少钱,但我知道人情比钱重要。”岳父说:“在你们那里回来时,我是有很大的气,这些天爸已想好了,不再生气,你们有你们的生活方式,你们要觉得你们想的对,做得对,就按着你们的想法去做。爸不干涉。”玉成说:“爸爸,按理说,救济有难处的人,应该是富人的事,富人拿出点钱来不算啥,我们是穷人,有时遇到有难处的人,拿钱多了拿不起,拿少了又不管用,不是眼前的事,也不刻意的去做,真要遇到了,只能尽点微薄之力。”岳父说:“有点微薄之力,就比没有强,蝶莲就喜欢这样的人。”玉成说:“妈妈好像还在生气,”岳父说:“你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就是疼你们,怕你们过不好日子。”玉成说:“现在汛期已过,我要多捕鱼,把花了的钱挣回来。”岳父说:“过日子不用刻意的给自己制定目标,赶到啥时算啥时。”这时娘俩端上饭来。
吃完午饭,两个年轻人又陪着两个老人说话到下半晌。陈玉成说:“爸爸、妈妈、让蝶莲在家陪您们几天,过一段时间我来接,家里还有不少事,我就回了。”蝶莲说:“我也走,家里两个老人,玉成又要出江,我不回不行。”妈妈说:“傻丫头,你不去时,人家不是一样过吗?”几口人一边往外走着,女儿说:“妈妈,您今天咋了?说话咋全是横着说?”妈妈说:“不知是妈妈横着说,还是你们办事横着办?”玉成、蝶莲笑了笑,没再说啥。和爸爸、妈妈、挥手告别。
且说山城的田家窝铺,春节过后,田玉明在田玉喜的粮店干了几天活,有一天中午回来,爸爸说:“你表嫂子先前来说,叫你去她家一趟,你炳章哥有事和你商量。”田玉明说:“嫂子没说有啥事?”爸爸说:“你嫂子没说有啥事。不知你哥今年搞啥鬼,每年元宵节过后就去城里上货了,今年这都二月了,还没走,可能是不想干了。快吃饭,吃完饭去看看。”
田玉明走在半路又遇嫂子,刘翠花说:“你哥怕你不来,又叫我来喊你。”田玉明说:“哥叫我啥事?”嫂子说:“不知道,你到了就知道,他的事我不插言。”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第六卷还是没得到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