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3804
阅读:992
发表:2023/3/9
115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奔腾的银河》第21-25章
1-5
…
16-20
21-25
26-30
…
81-8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二十一章 回归业务 迎接挑战
正当肖雨奇在宣教科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机会又来到了她的眼前。因为季月红来到信贷科,通过她的手一连放了几笔贷款,由于没有按照规章操作,加之贷后监管不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生了风险,急得信贷科科长高振华暴跳如雷,一连找了好几次行长,要求要换人。这正应验了陆楠原来的预想。
面对季月红自己拱手相让的机会,郑行长这次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肖雨奇调到业务岗位上去,于是他和几个党委成员事先进行了沟通,为了让季月红有点面子走出信贷科,经党委成员研究同意将季月红和肖雨奇对调,并让季月红任宣教科副科长职务,也算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但对季月红来说,虽然是任了职,等于提拔了,但谁都知道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给任职的,脸上还是觉得臊光光的。
肖雨奇随即被改任为信贷科副科长,终于圆了她一心想搞业务的梦想。坐在信贷科的办公室里,肖雨奇才觉得有了一种真正的归属感,她在大学学了六年的专业知识,今天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她很庆幸,这次又碰到了一位好科长高振华,他是一位老银行,很有城府。她来信贷科的第一天,高科长就详细地给她介绍了信贷科业务开展的具体情况,并叮嘱说 :“雨奇,眼下信贷营销工作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特别是在加入 WTO 后,金融业竞争加剧,对资金营销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信贷工作既是窗口,也是风口,我们千万马虎不得。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我们多探讨,群策群力,把工作做好。”
肖雨奇微笑着点头回答 :“我记住了,有您这位师傅在身边,我心里就踏实了。”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在基层肖雨奇就搞过信贷业务,对它的操作流程和基本要求,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只不过到了分行,面对的企业就更宽泛了,要求更高了,她一点都不敢怠慢,在熟悉环境的同时,先后学习了好多文件,也向身边的几个老信贷交流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几个又情不自禁谈到了季月红。
老信贷呼远山说 :“这季月红根本就不是搞信贷的料,自己不懂业务,还不谦虚,光想捞好处,这样的人搞信贷不出事是迟早的事,幸亏调走了……”呼远山余言未尽。
肖雨奇笑了笑,没有回答。她不想评论这个人,这个人已经和她搅和过一段时间了,她是什么人,她心里很清楚。
接着管商贷的王志贤,平时是一个很少说话的人,但这时他也开了口:“这信贷工作,也不是说谁想搞就能搞得了的,关键这要正。”他指着自己的胸口。
几个老信贷,你一句,我一句,尽管话说得直截了当,但都说出了问题的关键。肖雨奇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她理解老王说的这要“正”是什么意思。心眼正,人品好,是信贷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高振华老早就对肖雨奇的情况比较了解,就让她主管商贷这一块业务,所以她眼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这部分企业的档案资料,搞好企业调查研究。
接管资金营销工作,对一个学金融专业并取得双学位的女硕士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从工作性质上讲,风险度比原来增大了很多,这不仅关系到全行上百亿资产的安全运行,同时还要确保全行资产盈利目标的实现,担子确实比此前重了很多。再说做资产营销工作,势必要经常和企业打交道,情况错综复杂,况且在当前社会存在不正之风的情况下,每走一步都充满着种种风险,这叫她不能不担心今后的工作能否做好。在她来之前,她也听说了,以前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把持不住,倒在了岗位上,这对后来人,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后,肖雨奇翻阅了大量有关商贷方面的政策和文件,然后结合本行实际,摘录了好多企业的特性和特点,很快就制定了一套《企业信息监测管理办法》。她认为做好信息监测,是信贷营销的一个必备条件。
当肖雨奇把这个管理办法递到高科长手上的时候,高科长惊讶地说 :“人都说你是个工作狂,我还不信,今天我是领教了。这样复杂的一个办法,你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拿出来了,真够神速的。”
肖雨奇微微一笑说 :“我是个急性子,不做完手头的工作,就睡不着觉。”
高科长看后,给她提了两条建议,同时还给肖雨奇介绍了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银行监督所采取的一些手段,让肖雨奇把这个办法再做进一步完善。肖雨奇听了后很受启发,说了声 :“姜还是老的辣!我去完善。”
肖雨奇拿起资料转身想走,高科长又叫住她说 :“雨奇,你还年轻,能做工作是不错,但也不要让工作把自己给封闭起来,因为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不觉得,咱们行里这两天的气氛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头?”高科长说完, 他专注地观察着肖雨奇的脸色,想看看她对此会有什么反应?
肖雨奇迷瞪着眼睛不知道高科长说的是什么意思?她想自己一天只知道做工作,又不招惹谁,会有什么问题?她疑惑地问:“高科长,你指的是什么? 是不是又有人在做我和陆楠的文章了?”
高科长把眼镜往上推了推,摇了摇头说 :“不是,这个我倒没有听说,只是觉得现在单位上有那么几个人,一天不造谣生事就不舒服,成天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个没完。”
肖雨奇说 :“我现在的态度是除了工作,别的任何事我都不想参与,你说的这些想必和我不会有多大关系吧?”
高科长立即接过来说 :“那倒不一定,这个你可说错了。小肖,我给你打个比方,比如你开车在公路上行驶,你会坚持一个原则,严格地按照路线行驶,保证不去撞别人。可是,你想过没有,有时候,你不去撞人,人却会撞你,这 种事情你说有没有?”
“有!”肖雨奇肯定地回答。她又回过头问 :“高科长,那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给我明示一下。”
高科长转过头说 :“小肖,有些事也不能说得太明了,我只是给你提个醒。总之,你头脑放灵活一点,多听听,多看看,多和人交流,以免受人愚弄。”
肖雨奇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高科长的话叫她疑惑不解。按说高科长也是一个很稳重,很有修养的人,连他都能说出这种话来,她预感到可能有一场灾难就要来临。但她始终猜不透,这一场灾难会因何而出?又来此何处? 不管怎么说,她还是要感谢高科长对她的及时提醒。
在单位,几乎都有这样一种通病,就是不工作的人,反过来嫉妒工作的人。肖雨奇越是拼命工作,招来的是非就越多,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肖雨奇到信贷科一个月后,有一天,行里突然通知召开全行职工大会。郑行长凶狠狠地坐在大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冷眼看着从会议室门口走进来的每一个人。
看见郑行长的脸色不对,走进来的职工没有一个人敢说话。进来后还是按照老规矩,科长、主任坐前边,一般员工坐后面。
过了一阵,办公室新任主任杨希胜给行长汇报说 :“人到齐了。”
纪委书记杨正华坐在郑行长的身边,刚准备开口主持会议,没有想到,郑行长用手松了松系在脖子上的领带,从公文包拿出一封信,一只手高高举着信封说 :“今天我要骂娘了!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大家看,大家看看。”他把 信在空中来回摇晃了半天说 :“这是一封匿名信,其中有我郑某人的名字,说我有男女作风问题,你们大家信吗?我郑某人在职场上混了三十多年了,什么样的雕虫小技没有见过,这算什么?”
“啪”的一声,郑行长把信拍到桌子上。
正当肖雨奇在宣教科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机会又来到了她的眼前。因为季月红来到信贷科,通过她的手一连放了几笔贷款,由于没有按照规章操作,加之贷后监管不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生了风险,急得信贷科科长高振华暴跳如雷,一连找了好几次行长,要求要换人。这正应验了陆楠原来的预想。
面对季月红自己拱手相让的机会,郑行长这次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肖雨奇调到业务岗位上去,于是他和几个党委成员事先进行了沟通,为了让季月红有点面子走出信贷科,经党委成员研究同意将季月红和肖雨奇对调,并让季月红任宣教科副科长职务,也算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但对季月红来说,虽然是任了职,等于提拔了,但谁都知道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给任职的,脸上还是觉得臊光光的。
肖雨奇随即被改任为信贷科副科长,终于圆了她一心想搞业务的梦想。坐在信贷科的办公室里,肖雨奇才觉得有了一种真正的归属感,她在大学学了六年的专业知识,今天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她很庆幸,这次又碰到了一位好科长高振华,他是一位老银行,很有城府。她来信贷科的第一天,高科长就详细地给她介绍了信贷科业务开展的具体情况,并叮嘱说 :“雨奇,眼下信贷营销工作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特别是在加入 WTO 后,金融业竞争加剧,对资金营销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信贷工作既是窗口,也是风口,我们千万马虎不得。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我们多探讨,群策群力,把工作做好。”
肖雨奇微笑着点头回答 :“我记住了,有您这位师傅在身边,我心里就踏实了。”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在基层肖雨奇就搞过信贷业务,对它的操作流程和基本要求,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只不过到了分行,面对的企业就更宽泛了,要求更高了,她一点都不敢怠慢,在熟悉环境的同时,先后学习了好多文件,也向身边的几个老信贷交流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几个又情不自禁谈到了季月红。
老信贷呼远山说 :“这季月红根本就不是搞信贷的料,自己不懂业务,还不谦虚,光想捞好处,这样的人搞信贷不出事是迟早的事,幸亏调走了……”呼远山余言未尽。
肖雨奇笑了笑,没有回答。她不想评论这个人,这个人已经和她搅和过一段时间了,她是什么人,她心里很清楚。
接着管商贷的王志贤,平时是一个很少说话的人,但这时他也开了口:“这信贷工作,也不是说谁想搞就能搞得了的,关键这要正。”他指着自己的胸口。
几个老信贷,你一句,我一句,尽管话说得直截了当,但都说出了问题的关键。肖雨奇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她理解老王说的这要“正”是什么意思。心眼正,人品好,是信贷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高振华老早就对肖雨奇的情况比较了解,就让她主管商贷这一块业务,所以她眼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这部分企业的档案资料,搞好企业调查研究。
接管资金营销工作,对一个学金融专业并取得双学位的女硕士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从工作性质上讲,风险度比原来增大了很多,这不仅关系到全行上百亿资产的安全运行,同时还要确保全行资产盈利目标的实现,担子确实比此前重了很多。再说做资产营销工作,势必要经常和企业打交道,情况错综复杂,况且在当前社会存在不正之风的情况下,每走一步都充满着种种风险,这叫她不能不担心今后的工作能否做好。在她来之前,她也听说了,以前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把持不住,倒在了岗位上,这对后来人,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后,肖雨奇翻阅了大量有关商贷方面的政策和文件,然后结合本行实际,摘录了好多企业的特性和特点,很快就制定了一套《企业信息监测管理办法》。她认为做好信息监测,是信贷营销的一个必备条件。
当肖雨奇把这个管理办法递到高科长手上的时候,高科长惊讶地说 :“人都说你是个工作狂,我还不信,今天我是领教了。这样复杂的一个办法,你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拿出来了,真够神速的。”
肖雨奇微微一笑说 :“我是个急性子,不做完手头的工作,就睡不着觉。”
高科长看后,给她提了两条建议,同时还给肖雨奇介绍了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银行监督所采取的一些手段,让肖雨奇把这个办法再做进一步完善。肖雨奇听了后很受启发,说了声 :“姜还是老的辣!我去完善。”
肖雨奇拿起资料转身想走,高科长又叫住她说 :“雨奇,你还年轻,能做工作是不错,但也不要让工作把自己给封闭起来,因为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不觉得,咱们行里这两天的气氛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头?”高科长说完, 他专注地观察着肖雨奇的脸色,想看看她对此会有什么反应?
肖雨奇迷瞪着眼睛不知道高科长说的是什么意思?她想自己一天只知道做工作,又不招惹谁,会有什么问题?她疑惑地问:“高科长,你指的是什么? 是不是又有人在做我和陆楠的文章了?”
高科长把眼镜往上推了推,摇了摇头说 :“不是,这个我倒没有听说,只是觉得现在单位上有那么几个人,一天不造谣生事就不舒服,成天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个没完。”
肖雨奇说 :“我现在的态度是除了工作,别的任何事我都不想参与,你说的这些想必和我不会有多大关系吧?”
高科长立即接过来说 :“那倒不一定,这个你可说错了。小肖,我给你打个比方,比如你开车在公路上行驶,你会坚持一个原则,严格地按照路线行驶,保证不去撞别人。可是,你想过没有,有时候,你不去撞人,人却会撞你,这 种事情你说有没有?”
“有!”肖雨奇肯定地回答。她又回过头问 :“高科长,那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吗?能不能给我明示一下。”
高科长转过头说 :“小肖,有些事也不能说得太明了,我只是给你提个醒。总之,你头脑放灵活一点,多听听,多看看,多和人交流,以免受人愚弄。”
肖雨奇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高科长的话叫她疑惑不解。按说高科长也是一个很稳重,很有修养的人,连他都能说出这种话来,她预感到可能有一场灾难就要来临。但她始终猜不透,这一场灾难会因何而出?又来此何处? 不管怎么说,她还是要感谢高科长对她的及时提醒。
在单位,几乎都有这样一种通病,就是不工作的人,反过来嫉妒工作的人。肖雨奇越是拼命工作,招来的是非就越多,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肖雨奇到信贷科一个月后,有一天,行里突然通知召开全行职工大会。郑行长凶狠狠地坐在大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冷眼看着从会议室门口走进来的每一个人。
看见郑行长的脸色不对,走进来的职工没有一个人敢说话。进来后还是按照老规矩,科长、主任坐前边,一般员工坐后面。
过了一阵,办公室新任主任杨希胜给行长汇报说 :“人到齐了。”
纪委书记杨正华坐在郑行长的身边,刚准备开口主持会议,没有想到,郑行长用手松了松系在脖子上的领带,从公文包拿出一封信,一只手高高举着信封说 :“今天我要骂娘了!大家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大家看,大家看看。”他把 信在空中来回摇晃了半天说 :“这是一封匿名信,其中有我郑某人的名字,说我有男女作风问题,你们大家信吗?我郑某人在职场上混了三十多年了,什么样的雕虫小技没有见过,这算什么?”
“啪”的一声,郑行长把信拍到桌子上。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