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278
阅读:146
发表:2025/3/27
43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第16章:上党五城(上)
汾之河 [山西静乐]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红色经典

  上党五城
  一
  上党战役是日寇投降之后国共两党进行内战的第一次预演,实际上也就是四年内战的开始。
  1945年9 月20日,国共重庆谈判正在进行之际,蒋介石一面与毛泽东握手言和,一面向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发出了绝密电令,要求他们迅速抢占由中共浴血苦战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那一部分国土及其战略要地。密令称:“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我国军应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待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蒋介石一声令下,国民党百万大军由海陆空三条交通线,杀气腾腾地涌向华北、华中及华南广大地区。
  各路大军序列及部署计划是:
  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率6 个军,在夺取归绥(今呼和浩特)、集宁等城市后,遂沿平绥铁路东进,兵锋直指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出动8个军,出潼关,沿陇海铁路东进,一部北渡黄河,沿同蒲路北进,拟通过石太线,东出娘子关,进占石家庄。
  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指挥3个军,沿平汉铁路北上,与胡宗南部共同占领平津等地区。
  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调3个军进占商丘、徐州,继续北上,打通津浦铁路。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两个军,占领浦口、蚌埠,与徐州国军打通联系。
  此外,第五战区刘峙、第七战区余汉谋、第九战区薛岳等奉命攻击位于中原及湘粤边境新四军第5 师和由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
  美国空军予以协助:新六军由湖南芷江运至南京;第94军由广西柳州经上海运往天津;第92军由汉口运至北平。
  当时国共形势对比是: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人口约1亿,军队120万,民兵200万;国民党控制的地区人口近4亿,军队430万。共产党势力约占国民党的四分之一。且大城市都在蒋军掌握控制之下。
  上党战役就在此种形势下发起。
  
  统治山西三十多年的阎锡山对夺取上党地区这块要地,蓄谋已久。
  前面已经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国民党阎军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第十九军、第六十八军从临汾由西向东直驱上党顺利占领了上党首府长治,接着将长治周围各县收归自己名下。
  也就在同时,中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军区,集中太行、太岳、冀南3个主力纵队及地方部队三万余人,从东、北、南几个方向急趋上党,同时动员当地五万民兵发起坚决自卫。
  这是抗战胜利后的国共首战,揭开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上党首府长治周围五县,呈五边形五个顶点分布,顺时针数,正北襄垣,东北潞城、东南壶关、西南长子、西北屯留,长治位于正五边形的正中心。
  刘伯承、邓小平的战略部署计划是围城打援。先将周边五城围困,如史泽波兵出长治相救,则打援军;如史部不出固守长治,那就先下五城。
  围城打援,原是刘邓拿手好戏,上党战役,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对准的目标是的襄垣,它位于长治正北,距长治较其它四县稍远一些,也只有九十华里。
  襄垣是长治北边重镇,拿下襄垣,成为上党战役之前奏。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盘踞在襄垣城的日伪军,拒绝接受中共八路军限令缴械的通牒,据守孤城进行抵抗。中共襄垣县独立营和区游击队等地方武装将其围困。日寇和汉奸、伪军于八月二十一日夜弃城逃走。八月二十二日襄垣城即被中共地方武装收复。
  襄垣在共产党地方武装手里,乃史泽波心头大患,岂能甘心,乃派部队夺取襄垣。
  八月二十五日,国民党阎锡山长官部少将参事翟品三率汾东一支队(队长孙士林)和收编的日伪襄垣警备队(队长李黑马)、屯留伪警备队(队长常建有)、阎军六纵队干训队(营长武云标)等千余人,由屯留出发,进攻襄垣。收编的日伪长治警备队入夏店镇以为策应。
  中共在襄垣城里只有少数地方武装,不敢恋战,退出襄垣。
  翟品山占领了襄垣。
  这样,未费吹灰之力,史泽波便占领了晋东南首府长治及周围五县,分兵把守。
  晋东南乃中共多年经营的解放区,是中共晋冀鲁豫军区的根据地,日本人退走,他们认为理应由他们接收。现在阎军史泽波部进占长治,刚从日伪手中夺来的襄垣也被阎军史部夺走,晋东南这块战略要地眼看要被人抢去,岂能坐视不管。
  史泽波进占长治之时,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正在延安开会,闻听襄垣被人抢去,不由大怒,即向军区参谋长李达发电,要他即刻夺回襄垣。
  彼时李达正在沁水一带与拒绝投降的日伪作战,接刘邓电令,即于二十六日将指挥部东移至襄垣城外之北郝村和南娥村,速调秦基伟所部太行军区部队三八五旅和赵寿山十七师独立教导队以及襄垣地方武装,于八月二十七日夜将襄垣团团包围。
  李达、秦基伟等亲到襄垣城外察看。
  秦基伟看后说道:“襄垣城垣坚厚,且我军第一次攻坚作战,经验甚少,得想个办法,不能硬攻。”
  李达说道:“上级要我们尽快攻下襄垣,硬攻怕是不行。我看最好是挖地道炸开城墙,然后突击队跟进,这样,方可快速破城,亦可减少伤亡。”
  秦基伟同意说行。
  遂派太行军区十三团挖一百多米的地道直通城墙根下,至九月一日,地道挖成,装了满满一棺材炸药,从地道里运达城下。
  九月一日下午八时,秦基伟发起总攻。
  地道里点燃炸药,轰隆一声闷响,城墙炸倒,开了巨大裂口,埋伏在城外的第十四团突击队从城下跃起,从裂口处突进,很快进入城区。太行军区三八五旅各部及赵寿山十七师从外围火速向城区压过来,参与作战,从下午八时开始,到午夜十二时战斗全部结束,用了四个钟头,守军除少数逃散外,大部就歼。
  阎军长官部少将参事、“襄垣解救军”总指挥翟品山、汾东一支队队长孙士林、阎军襄垣县县长闻家言、日伪襄垣县县长张公度、警备队队长李黑马等均被俘虏。
  从二十五日阎军进占襄垣到九月二日,只有七天时间,襄垣再次回到共产党军手中。
  《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五日发表了《太行我军解放襄垣》、《新华日报》九月十六日发表了《解放后的襄垣城》的报导。
  襄垣战斗不仅消灭了国军的一部分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为共军创造了打攻坚战的经验,也为国共两党第一战的共军增加了极大的信心。
  
  襄垣既克,共产党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从延安乘那架美国飞机回到晋东南,立即着手进行上党战役的部署。
  其时,毛泽东、周恩来也已赴渝进行国共谈判。
  邓小平道:“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从重庆发来电报,要我们坚决打好上党这一仗,并将部署情况上报中央军委。他们说,打好上党这一仗,意义重大。这一仗怎么打?”
  刘伯承说:“基本思路是‘围城打援’,先攻击长治周围防御较弱之县城,诱史泽波兵出长治城,然后于野战中歼灭之。”
  邓小平道:“长治城防御坚固,晋绥军又不善野战,史泽波怕是不会轻易出城。”
  刘伯承道:“那就先拿下长治周围五县,孤立长治。”
  遂令参谋长李达下达命令:“为防国民党军利用白晋路与沁县以北的日军相策应,我们决定按先北后南、由西到东的方向来打。攻城顺序是先屯留,再长子,然后潞城,最后壶关。占领上述四城后,各路大军会攻长治。将我们作战意图尽快通知到各参战部队。”
  九月七日,刘伯承与邓小平下达了《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一号命令》。
  上党战役拉开序幕。
  二
  根据刘邓命令,一九四五年九月七日,陈锡联、彭涛所部太行纵队三个团一万余人悄然进入屯留地区。
  下午四时,陈锡联与政委彭涛、参谋长曾绍山登上屯留北面高山。
  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屯留城外,大片大片庄稼已经快要成熟,沉甸甸的谷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金黄色的光。屯留城外,由西向东有一条小河流入漳河,从望远镜里观察,一切都很平静,看不出大战在即的迹象。
  屯留县位于白晋路中段西,在长治西北四十多公里处。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寇投降当日,国民党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三个师一万七千余人,由浮山县的东张出发,分两路东进上党地区。
  二十三日军入长治。当日下午,史泽波命六纵队司令徐其昌率部和汾东一支队由长子出发,经鲍店镇进占屯留城。史泽波任命徐其昌为屯留防守司令,贾汉玉为副司令,驻守屯留。
  屯留城北临绛河,南依岗川山,地势南高北低,城南岗川山是屯留城的制高点,岗上有日本人修的据点和三个坚固碉堡,岗上驻敌一千余人,俯瞰并控制整个县城。
  屯留城的城墙不算太高,但很坚固,城内外均有日本人修的据点和碉堡,城墙周围又有若干暗堡,城中县署修有大碉堡,堡下筑有地下室,徐其昌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徐其昌的第六纵队一千人和收编伪军营长周义成带领的一个营三百人共一千三百人守城。城内火力配备较强,城四周暗堡二十多个,山炮两门,轻重机枪一百余挺。
  共产党部队是第一次集中三个区的主力作战,这些部队在抗战时期大部分分散在各地区作游击战,现在初次集中,编制很不充实,多数团在千人以下,装备极差。三个区合起来共有山炮六门,大部分团没有重火器,只有少数几个团有迫击炮二至四门,新参军的士兵大多使用长矛和大刀,部队弹药奇缺,很多士兵仅有一至二发子弹。
  政委彭涛对陈锡联道:“屯留城虽小,然城池坚固,加之,我军武器装备太差,攻城经验又不足,要拿下屯留城,也颇费思量。”
  参谋长曾绍山道:“据我们侦知,日本人在城内除大碉堡外修有多处暗堡,必定会增加攻城困难。所以,在发起进攻之前,摸清城内火力配置很是重要,特别是那些暗堡。”
  陈锡联道:“派人进城,搞清他们的火力配系再说。”
  
  七日晚上,陈锡联在他的临时指挥部召见侦察连长张建永。陈锡联说:“建永同志,我们准备在九月十日凌晨向屯留之敌发起攻击,我们的装备不好,弹药也有限,我们想知道城内的敌人的火力配置情况,特别是敌暗堡位置的分布情况和岗川山碉堡的结构图。我们决定派你进城去了解。最迟应在九月十日上午将所了解情况报指挥部。具体行动计划,由曾参谋长安排。望你能顺利完成任务。”
  张建永道:“保证完成任务。”
  曾绍山参谋长招呼他说:“建永同志,请到这边来。”
  张建永随曾绍山参谋长走到另一个屋里。屋子的长板凳上坐着一个留短发的女人,曾参谋长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侦察排长张建永,这位是北区民兵游击队队长王雅兰同志。”
  王雅兰站起来,跟张建永握手:“早听说张连长的名字,今日算是见面。”
  曾绍山笑着说:“闻名不如见面,感觉如何?”
  “是个年轻老头!”王雅兰不拘小节,张建永却有点腼腆,他长着络腮胡子,又风吹日晒,猛看上去,确实有点老相,他其实还不到三十岁,便不好意思地笑笑。
  曾绍山参谋长说:“明天上午,你们俩装扮成夫妻进城,由民兵游击队负责掩护你们。进城后,到东关大街找仁寿堂药铺冯掌柜,接头暗号王雅兰同志知道。你们进城的任务是,弄清楚城内火力配备情况。日本人占领屯留,修了很多工事,除了城外围的碉堡之外,城内还有多处暗堡,你们要尽可能地弄清这些暗堡的位置。仁寿堂的冯掌柜和卖药的伙计都是咱们的人。城里还有咱们的人,你们要紧紧的依靠他们。好了,你们去准备吧。王雅兰同志,张建永我就交给你了!”
  王雅兰说:“放心吧,首长同志,我会好好保护他。”
  但是,张建永却有点不高兴,心想:“怎么能说把我交给她,让我保护她差不多。”
  
  九月八日上午,东门外不远的路上,有一个完全本地农民打扮的男子,推着一辆手推车朝城门这也走来,车上坐着一个大肚子女人,女人头上用头巾围裹,身上用花被盖着,一副生重病的模样,这就是张建永和王雅兰。在他们的前面,还有十多个要进城的村民。有两个年纪大点的男人,有两个妇女,一个小孩子,还有五六个年轻人,他们都是掩护张建永和王雅兰进城的民兵。城门已经打开了,有人进出,但盘查很紧。有一队国民党士兵守在城门前。
  那十来个民兵走到城门口,守城士兵立即将他所拦住。
  “停下,停下!干什么的?”当兵的头过来询问,其余人则歪七倒八地到处站着。
  “你,过来!”当兵的头指着中间一个年青人道:“你是什么人?干什么去?”
  年青人走过来,但态度明显是有点不恭敬说:“什么什么人,我要进城。”
  “哟,这小子挺硬气的。就你,今天不能进城!”
  “凭什么,这城老子每天都要进三四趟,怎么就不让进?”年青人一开口就出言不逊。
  当兵的头火了:“哟,你敢在老子们面前称老子?凭什么,我看你八成像个共匪。来人,给我抓起来!”
  那些当兵的立即向这么围过来,那五六个年轻人也冲上来,要和当兵打架:“你们凭什么抓人?你们又不是日本人,怎么这么不讲理。”说着几个人就上前推推搡搡。当兵的头大叫:“给我抓起来,老子就是日本人,统统抓起来!”结果民兵们跟守城门的士兵扭在一起。
  就在这时,张建永推着王雅兰来到城门口,有一个士兵跑过来要阻拦他。张建永指了指车上,车上王雅兰捂着肚子哼个不停。那士兵还要上前,正在打闹的一个年轻人忽然绊了一跤,重重地摔倒在那个士兵身上,又跌在地上,很疼痛的样子,他爬起来大喊:“你们打人,你们打人!”说着抱着那个士兵的腿,那士兵使用枪托打他,年轻人疼得大喊:“你们凭什么打人?凭什么打人?”
  张建永趁势将车子推进城门里。
  当兵的头朝天开了枪:“抓起来!我看你们都是共匪的探子。”
  两个年老的便上前,将两个年轻人狠狠的每人一脚,然后笑容可掬地对当兵说:“老总,息怒息怒,年轻人火气大,不要计较,不要计较。”说着将两块银元递了过去。当兵的头不情愿地接了。
  两位年老的说:“我们不进城了,我们不进城了”说着,将那几个年轻人推开,一边往回走,一边骂:“浑小子,就会给大人们惹事,人家有枪,惹得起吗?”
  那几个年轻人还要犟:“哼,日本人在的时候,老子们也进过城,现在日本人投降了,反而不让老子进了。”
  两个妇女过来劝道:“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便过来架着他们硬拉回原路去了。
  当兵的头和守门的士兵们则得意地晃着脑袋说:“真是几个不识抬举的混货,再闹,就抓起来。”他们谁也没有在意那对已经进了城的年轻夫妇。
  
  张建永和王雅兰进了城,在东关仁寿堂药铺门前停下,行人很少,街上有一队巡逻的士兵走过。
  药铺门开了,张建永扶着王雅兰进了药铺,抓药的伙计打招呼道:“里边请!”
  张建永问:“请问,王不留行,这味药有吗?”
  伙计怔了一下,忙说:“我们只按方子抓药,不卖单味药。”
  张建永说:“我们得了个下奶的小偏方,现在是只缺一味王不留行。”
  伙计说:“你们请等一下,我去问问掌柜的。”
  不一会,铺子里出来一个五十岁上下年纪的人,对张建永排长说:“快把车子推到后院来。”
  张连长将车子推到后院,王雅兰将怀里的草包掏出来,又把头上的头巾摘下来,笑着说:“真累人。”
  药铺掌柜迎他们进屋,张连长说:“您是老冯吧!”
  掌柜点头:“屋里说话。”
  两人进屋,老冯问:“咱们的部队是不是要打进城了。”
  张连长说:“我们的部队准备在九月十日凌晨攻打屯留,我们进城的任务是尽快探清城里的火力配置。”
  老冯说:“这方面的情报,我们早在注意搜集。日本人在的时候,修了很多的工事,国民党徐其昌来了,又重新加固,兵力作了全面布防。城里兵力有一千多人,大部分有日本人留下的武器弹药,加上他们原先的装备,武器配备精良。据内线得到的消息,徐其昌刚开了城防会议,可能他们是听到咱们的部队过来了。原驻防伪军一个营也经收编归在徐其昌手下。这个营跟着日本人在屯留作恶多年,人们恨之入骨。正规军看他不起,可徐其昌还得依靠他守城。因为这个营对城内火力配置了如指掌。营部就有一份日本留下的火力配系图,徐其昌的城防离不开这张图。我们所知道的情况就这些。”
  张建永道:“最好是搞到这份城防图,我看我们就从伪军这一个营下手,你们有没有人跟这个营的人搭上联系?”
  老冯摇摇头。卖药的伙计小郭在门口守望,他说:“伪军营长叫周义成,他每天上午都要亲去城墙上查看,他有个副官叫马银龙,不离左右,这个马银龙在东关街买了一个院子,两年前娶了一个太太住在里边,马副官经常到对面的酒馆喝酒,常常喝得醉酗酗的,喝了酒经常不给钱,还打人,日本人败走后,规矩了一些,但酒还经常来喝。”
  张建永腾地站起来,说:“好,就这个马副官了。老冯,您是开药铺的。有没有办法。弄一种酒让人喝了很快就能醉倒,而又不至于伤及性命!”
  老冯想一想说:“泡过细辛或马钱子的酒,能让人快醉,只是听说,医书上也这样说,没有试验过,这两种都是毒药,弄不好会毒死人,要不行,最好上点瞌睡的药。”
  “老冯,能不能搞到一套国民党军官的服装?”
  老冯说:“可以,敌司令部军需处有我们的人,让小郭去吧!”
  “好!”张建永说:“就这么定了,今晚上行动。”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一介草民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6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小小(农村)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卫城战士(军事)
虎獠(主旋律, 军事)
浦江黎明芙蓉花(主旋律, 历史)
大河西流第1-27回(主旋律, 历史)
抗日之丛林黑豹(, 军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