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376
阅读:9910
发表:2012/4/4
20章 其他 小说
《飞山明烛》第2章
1
2
3
4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葫芦坝属于酉州管辖。酉州有一个土家族首领杨泗,因善于治水,被州府任命为管水师爷。他碰到葫芦坝坝子逃难的人,问明了情况,就先向州官请了赈济粮款,给难民发放,并把他们带到葫芦坝湖边,对他们说:
我要擒妖龙,排掉湖水,还你们一个美丽的家园。
(担心地)好是好,但那妖龙妖法太厉害,你打不过它。
不要紧。我从大禹神宫借来了两块定海神珍铁,一根捆龙索,我在土王城又有好朋友张老司。张老司和夫人张余氏在张天师那里学来了降妖法术,有他们和两件宝贝帮助,我就能打败妖龙。
我们能帮什么忙吗?
到时候你们打锣打鼓放鞭炮,为我们助威。
(大家异口同声)好!
杨泗从土王城请来了张老司和他的余夫人助战,张老司又带了几十个徒弟。张老司穿着红色法衣,拿着牛角、司刀、金钩,徒弟们提着锣、背着鼓,浩浩荡荡,好不威严。两路人马汇合在一起,经商议,由杨泗与妖龙先开谈判。
谈判桌旁,双方坐定。待杨泗说完来意,要请妖龙恢复葫芦坝坝子原样,否则刀兵相加。妖龙听了,一脸不屑,一脸狞笑:“莫说你们号称两路人马,就是两万人马,两万路人马,又能奈我何?我只要尾巴一甩,叫你们全部葬身鱼腹!”
杨泗谈判未成,回到朋友中间,和大家商量一招致敌的办法。张老司说只能智取,由他施法术,让众徒与众乡民敲锣鼓助威,让杨泗执捆龙索,一待张老司得手,便将妖龙捆住。
众人按计行事。
张老司立即立坛、祭坛,拜了天地,又拜张天师,然后伸出一把金钩,将太阳一钩就钩到了西山下。于是,葫芦坝及其周围几百里地便是一片黑暗。妖龙看不见人们在干什么,只听见锣鼓喧天。待妖龙正睁大眼睛时,张老司早把太阳钩回,强烈的阳光照得妖龙眼睛钻心船疼痛,一时全身乏力。说时迟,那时快,杨泗的捆龙索及时捆住龙头龙爪,使妖龙动弹不得。
妖龙被擒,张老司向张天师请斩龙刀。张天师法旨云:“上天有好生之德,玉帝诏令将此妖囚于猫猫洞中,让它改恶从善。”
张老司一行辞别杨泗,回土王城去了。
杨泗将妖龙囚于猫猫洞中,两块定海神珍铁锁定猫猫洞门,洞门口贴了符咒,使得妖龙几十年无法出洞。
杨泗登仙后,当地百姓为永远纪念他,为他修了一座杨泗庙,庙宇挺立在猫猫洞(也就是迷水洞)顶上。
若干年后,有一个叫花头想进猫猫洞探宝捉蛇,误扯了符咒,妖龙趁机出洞为害。它虽不敢再次把葫芦坝坝子变成湖,但也到处偷鸡摸狗,今日偷吃一头猪,明日偷吃一只羊,更有甚者,兴之所至,尾扫田畴,一扫就糟蹋一大片庄稼。葫芦坝及周围村寨农民呼天唤地,苦不堪言。
张老司闻之,带着余夫人及众徒,拿起牛角、司刀、金钩二到葫芦坝,又用钩日法抓住了妖龙。因杨泗已不在人世,无人帮他下捆龙索,只得把妖龙变回青竹标原形,装在牛角里。
张老司带着人马回土王城,走到锅巴溪下游一深潭,这时,青竹标在牛角内触动了牛角盖子,发觉盖子不紧,便冲开盖子,准备飞腾。张老司发觉青竹标。青竹标一个慌神,摔进了深潭。
妖龙在潭中,犹如鱼儿得水,又变回了龙身。
此后,人们将此潭叫作“挞龙潭”或“龙潭”。
妖龙腾云驾雾,从龙洞口钻进了龙洞。龙洞上和猫猫洞相连,下和渔洞相通,妖龙便躲入洞穴暗处,使张老司一干人等根本找不到它。张老司想钩太阳进洞,又只钩到洞门口,再也钩不动了。洞那么深,他即使把太阳钩进洞,也还是找不到遁迹深渊的妖龙。
张老司不知三洞相通,用金钩钩下山上巨石,封了猫猫洞口,又用白岩山土石堵了龙洞口,以为妖龙被囚洞内,千载不得翻身,万年不得出洞,便高高兴兴地回到土王城,庆贺此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谁知不上一月,妖龙又从渔洞钻出,到处兴妖作怪,兴风作浪,不仅故伎重演,还每年要周围百姓献上一对童男童女供它食用,以便增加功力。观音菩萨在此洞内修炼时,掉了一颗宝珠,被妖龙遇见,吞之入腹,功力更是大增。
妖龙不仅害人,还把梦托给张老司:“你现在打不赢我了,你把张天师请来也是空的。”气得张老司第二天就点起人马,来到渔洞洞口,第三次与妖龙开战。
妖龙一爪抓住一个童男,一爪抓住一个童女,正要下口啃咬,早被张老司刷刷刷三司刀,一刀砍在龙嘴上,两刀砍在龙爪上,又把牛角变成摇篮,接住了一对童男童女。
妖龙气得不得了,摇身一变,变成一只绿草鞋,直向张老司眼睛打来,意在打瞎张老司的眼睛。张老司令众徒弟击乐助威,自己则变成红草鞋迎战。草鞋大战,红来绿往,直战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众徒弟同众乡民都看呆了,鼓不响、锣不鸣了。
草鞋相打,功力相对,红草鞋眼看气力不支,急忙变成一片竹叶,准备撤退。妖龙变回龙身,看见空中独有一片竹叶,认定是张老司的化身,就一口龙涎喷去,把张老司变的竹叶粘贴于渔洞洞门顶的石壁上。张老司现了原身,但身体被紧紧粘住,动弹不得,半月后身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张老司忠魂给余夫人托梦,叫她把两个儿子各砍成七坨,放在甑子黑蒸七天七夜,便可斩杀妖龙,为他报仇;并叫夫人秘密进行,不让外人得知,特别是不能让人揭开甑盖,免得出意外,到头来两子难成正果,妖龙也无法斩除。
余夫人哪忍心把两个儿子各砍成七坨!她又想为丈夫报仇,又想为百姓除害,对两个儿子又下不得手。她左思右想,边想边哭。两个儿子,一名大仁,一名大义。大仁、大义问了半天,余夫人也难于启齿。直到两儿长跪痛哭。余夫人才讲了他们之父忠魂托梦一节。
我要擒妖龙,排掉湖水,还你们一个美丽的家园。
(担心地)好是好,但那妖龙妖法太厉害,你打不过它。
不要紧。我从大禹神宫借来了两块定海神珍铁,一根捆龙索,我在土王城又有好朋友张老司。张老司和夫人张余氏在张天师那里学来了降妖法术,有他们和两件宝贝帮助,我就能打败妖龙。
我们能帮什么忙吗?
到时候你们打锣打鼓放鞭炮,为我们助威。
(大家异口同声)好!
杨泗从土王城请来了张老司和他的余夫人助战,张老司又带了几十个徒弟。张老司穿着红色法衣,拿着牛角、司刀、金钩,徒弟们提着锣、背着鼓,浩浩荡荡,好不威严。两路人马汇合在一起,经商议,由杨泗与妖龙先开谈判。
谈判桌旁,双方坐定。待杨泗说完来意,要请妖龙恢复葫芦坝坝子原样,否则刀兵相加。妖龙听了,一脸不屑,一脸狞笑:“莫说你们号称两路人马,就是两万人马,两万路人马,又能奈我何?我只要尾巴一甩,叫你们全部葬身鱼腹!”
杨泗谈判未成,回到朋友中间,和大家商量一招致敌的办法。张老司说只能智取,由他施法术,让众徒与众乡民敲锣鼓助威,让杨泗执捆龙索,一待张老司得手,便将妖龙捆住。
众人按计行事。
张老司立即立坛、祭坛,拜了天地,又拜张天师,然后伸出一把金钩,将太阳一钩就钩到了西山下。于是,葫芦坝及其周围几百里地便是一片黑暗。妖龙看不见人们在干什么,只听见锣鼓喧天。待妖龙正睁大眼睛时,张老司早把太阳钩回,强烈的阳光照得妖龙眼睛钻心船疼痛,一时全身乏力。说时迟,那时快,杨泗的捆龙索及时捆住龙头龙爪,使妖龙动弹不得。
妖龙被擒,张老司向张天师请斩龙刀。张天师法旨云:“上天有好生之德,玉帝诏令将此妖囚于猫猫洞中,让它改恶从善。”
张老司一行辞别杨泗,回土王城去了。
杨泗将妖龙囚于猫猫洞中,两块定海神珍铁锁定猫猫洞门,洞门口贴了符咒,使得妖龙几十年无法出洞。
杨泗登仙后,当地百姓为永远纪念他,为他修了一座杨泗庙,庙宇挺立在猫猫洞(也就是迷水洞)顶上。
若干年后,有一个叫花头想进猫猫洞探宝捉蛇,误扯了符咒,妖龙趁机出洞为害。它虽不敢再次把葫芦坝坝子变成湖,但也到处偷鸡摸狗,今日偷吃一头猪,明日偷吃一只羊,更有甚者,兴之所至,尾扫田畴,一扫就糟蹋一大片庄稼。葫芦坝及周围村寨农民呼天唤地,苦不堪言。
张老司闻之,带着余夫人及众徒,拿起牛角、司刀、金钩二到葫芦坝,又用钩日法抓住了妖龙。因杨泗已不在人世,无人帮他下捆龙索,只得把妖龙变回青竹标原形,装在牛角里。
张老司带着人马回土王城,走到锅巴溪下游一深潭,这时,青竹标在牛角内触动了牛角盖子,发觉盖子不紧,便冲开盖子,准备飞腾。张老司发觉青竹标。青竹标一个慌神,摔进了深潭。
妖龙在潭中,犹如鱼儿得水,又变回了龙身。
此后,人们将此潭叫作“挞龙潭”或“龙潭”。
妖龙腾云驾雾,从龙洞口钻进了龙洞。龙洞上和猫猫洞相连,下和渔洞相通,妖龙便躲入洞穴暗处,使张老司一干人等根本找不到它。张老司想钩太阳进洞,又只钩到洞门口,再也钩不动了。洞那么深,他即使把太阳钩进洞,也还是找不到遁迹深渊的妖龙。
张老司不知三洞相通,用金钩钩下山上巨石,封了猫猫洞口,又用白岩山土石堵了龙洞口,以为妖龙被囚洞内,千载不得翻身,万年不得出洞,便高高兴兴地回到土王城,庆贺此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谁知不上一月,妖龙又从渔洞钻出,到处兴妖作怪,兴风作浪,不仅故伎重演,还每年要周围百姓献上一对童男童女供它食用,以便增加功力。观音菩萨在此洞内修炼时,掉了一颗宝珠,被妖龙遇见,吞之入腹,功力更是大增。
妖龙不仅害人,还把梦托给张老司:“你现在打不赢我了,你把张天师请来也是空的。”气得张老司第二天就点起人马,来到渔洞洞口,第三次与妖龙开战。
妖龙一爪抓住一个童男,一爪抓住一个童女,正要下口啃咬,早被张老司刷刷刷三司刀,一刀砍在龙嘴上,两刀砍在龙爪上,又把牛角变成摇篮,接住了一对童男童女。
妖龙气得不得了,摇身一变,变成一只绿草鞋,直向张老司眼睛打来,意在打瞎张老司的眼睛。张老司令众徒弟击乐助威,自己则变成红草鞋迎战。草鞋大战,红来绿往,直战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众徒弟同众乡民都看呆了,鼓不响、锣不鸣了。
草鞋相打,功力相对,红草鞋眼看气力不支,急忙变成一片竹叶,准备撤退。妖龙变回龙身,看见空中独有一片竹叶,认定是张老司的化身,就一口龙涎喷去,把张老司变的竹叶粘贴于渔洞洞门顶的石壁上。张老司现了原身,但身体被紧紧粘住,动弹不得,半月后身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张老司忠魂给余夫人托梦,叫她把两个儿子各砍成七坨,放在甑子黑蒸七天七夜,便可斩杀妖龙,为他报仇;并叫夫人秘密进行,不让外人得知,特别是不能让人揭开甑盖,免得出意外,到头来两子难成正果,妖龙也无法斩除。
余夫人哪忍心把两个儿子各砍成七坨!她又想为丈夫报仇,又想为百姓除害,对两个儿子又下不得手。她左思右想,边想边哭。两个儿子,一名大仁,一名大义。大仁、大义问了半天,余夫人也难于启齿。直到两儿长跪痛哭。余夫人才讲了他们之父忠魂托梦一节。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