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376
阅读:9905
发表:2012/4/4
20章 其他 小说
《飞山明烛》第2章
1
2
3
4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邱窠土民小——杨正学
兰溪小学——彭忠城、杨再明
力大小学——代正章(公办教师)
彭长贵负责片区工作,非常负责,主要是根据当时的代课及任课老师水平不高,需要集中培训,当时其它公立学校都没有开展拼音训练,但彭长贵要求一定要开展拼音训练。
拼音集训班在力大开班一个月,使参加培训的老师熟练掌握了声母、韵母、单韵母、复合韵母等基本知识。很多受此次培训的教师对彭老师举办此次培训非常感激,因为此举促进了后来的教学工作,起的作用很大。当然陈玄环也参加了培训班。
后来,陈玄环被推荐上了祥云中师,毕业后成了公办教师,彭长贵仍然是民办教师,但他无怨无悔。
陈玄环的两个儿子(也是彭长贵的学生)现在都已成为公办教师了, 其两个儿媳妇也是公办教师了,一家有了5个教师。妻子吴显菊也是彭老师的第一批学生,他还记得彭老师在其家教书时的爬到彭老师膝盖上的情景。
吴显菊家接大媳妇的时候,彭老师一家去祝贺。忆往事历历在目,陈玄环一家对彭老师感激不尽,多亏了彭老师当初的鼓励与教育,才有了今天。
作为片区全面工作负责人,彭长贵举办拼音培训尝到了甜头,便在此基础上又搞起了联校教研。
在第一次联校教研期间,公办教师代正章也参加了进来。
在教研过中,彭长贵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合理安排听课、评课顺序,所参加学校轮流上课评课多找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缺点。大家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和谐的教研之风,参与人员个个受益匪浅。
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的杨再明虚心向彭长贵学习,他在拼音班特别努力,其结果进步非常快,在教学过程中他讲了《草原小姐妹》一课,大家认为他把握中心,启发学生学习龙梅、玉荣热爱集体的精神讲得好,结合当地实际举了例子,所有听课的老师对杨再明的进步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几个生字的发音和课文的结构的把握上提了一些意见。杨再明听了非常感动,表示愿意虚心接受,越发认识到联校教研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彭泽生的公开课是上<<亡羊补牢>>一课,解题和寓意都讲得好,但联系实际举例不深入,大家启发他举了很多例子,使他茅塞顿开,使他在后来上课时注意结合实际,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彭地万的公开课,汇集了他多年任教一年级的经验,搞低年级组织教学别开生面,乐趣无穷;教拼音时对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他也想了到了许多妙法。
从彭地万的公开课上,大家受到了多方面启发,怎样使学生感到学得有趣,成为大家长期关注的问题。
数学方面,彭忠诚的公开课讲了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分析,特别是文字题题意分析的几个步骤,使所有数学教师佩服之至。他的公开课表现出的成就,使彭长贵深为叹服,他认真吸取了彭忠诚的先进教法,为日后教好初中数学积累了必要的实践感知,当然,对于彭忠诚老师的某些不足之处,大家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代正章是联校教研活动中唯一的公办老师,他原来是教中学的,现在调任小学任教,许多地方都感到不适应,他自觉参加联校教研,认真向大家学习,使他很快适应了小学教法。
1976年,彭长贵被调到力大小学戴帽初中班任数学教师,虽然是代正章、白天清先后任该校领导,但彭长贵仍是联校教研工作带头人。
在后期联校教研工作中,彭长贵原来教过的学生,现在的同行吴显清、吴显友都显得很有钻劲,吴显友的语法教学独具一格,好学易记,使大家在给学生教阅读和写作时有不少启发,吴显清的数学也教得很好,彭长贵也注意向昔日的学生学习,没有半点“师尊”的架子,为后生晚辈作出了榜样。
彭长贵本人上的公开课是多级复式班教学,大家觉得上得很好,人人称赞,因此推荐到公社给全公社的老师上了一堂多级复式班公开课,由于彭老师准备充分,水平较高,方法独特,深受听课老师的赞扬。
彭长贵的多级复式班教学方法有两大绝招,一是小先生法(即从高年级选出尖子生,教其方法让其上低年级课),二是交叉法(新旧课交叉)。
联校教研不但使参加的全体教师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与老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友谊。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六校都在一起联谊,大家进行各种球类比赛,还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飞山明烛第四章最美之心三、忘我的境界
1976年至1980年,彭长贵在力大小学戴帽初中班从事了四年初中教学,在这四年教学里,他已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的事业,他的教绩,他的人生,他的精神达到了他人生的顶点。
1976年6月,大元公社党委书记邓平荣点名要彭长贵到力大小学来教初中,彭长贵上任后则高度负责,修危房,制桌凳,请工匠,购材料等整整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一分工分没要,一分钱没取。本来彭长贵在这假期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虽然姚明武从队长位置上栽下来了,但他出烂主意还有一定的市场,千方百计想把彭长贵拉回生产队,生怕彭长贵提升或转为公办教师。彭长贵调去教初中后,其妻辛红花一个人在家干农活,好多事情都做不开堂,又要守牛,又要做农活,又要打牛草。在这几件事情当中,姚明武样样针对彭长贵家,其目的就是要与教书人过不去。就说打包谷叶吧,原来都是集体统一打来统一分配到各喂牛户。今年姚明武看到彭长贵到力大教初中去了,就鼓动大家改变了“政策”,自己喂牛的包谷叶自己打,没有包谷叶喂牛自己负全责。明眼人都知道,此举主要是针对彭长贵的。
彭长贵心想:你有弯弯木,我有翘扁担。他和妻子辛红花拼一个通宵,就备足了喂牛一年的包谷叶。天亮时,全队劳力来到包谷叶最多最好的地方,只能望“拼”兴叹了。姚明武的心口最痛:怎么也搞不赢他两口子啊!
1976年9月1日,力大小学帽子初中班开张了,彭长贵废寝忘食地投入了教学工作。
大元公社各小学的帽子初中每月一次统考,前5名抽到公社初中。彭长贵的尖子生,第一次统考被抽去5名,第二次统考被抽去了3名,这引起了彭长贵的高度警觉,因为小学毕业生,县、区两级已把尖子筛选去了,现在又被公社初中班筛选去了8名,剩下的都是基础特差的学生了,要想在他们中出较好的成果,非豁出命来不可。
打铁先要本身硬,1976年秋期寒假,不管过春节还是过十五,彭长贵万事皆休,一个劲头的钻教材。彭长贵不是做不到“不耻下问”,而是有问无门。
兰溪小学——彭忠城、杨再明
力大小学——代正章(公办教师)
彭长贵负责片区工作,非常负责,主要是根据当时的代课及任课老师水平不高,需要集中培训,当时其它公立学校都没有开展拼音训练,但彭长贵要求一定要开展拼音训练。
拼音集训班在力大开班一个月,使参加培训的老师熟练掌握了声母、韵母、单韵母、复合韵母等基本知识。很多受此次培训的教师对彭老师举办此次培训非常感激,因为此举促进了后来的教学工作,起的作用很大。当然陈玄环也参加了培训班。
后来,陈玄环被推荐上了祥云中师,毕业后成了公办教师,彭长贵仍然是民办教师,但他无怨无悔。
陈玄环的两个儿子(也是彭长贵的学生)现在都已成为公办教师了, 其两个儿媳妇也是公办教师了,一家有了5个教师。妻子吴显菊也是彭老师的第一批学生,他还记得彭老师在其家教书时的爬到彭老师膝盖上的情景。
吴显菊家接大媳妇的时候,彭老师一家去祝贺。忆往事历历在目,陈玄环一家对彭老师感激不尽,多亏了彭老师当初的鼓励与教育,才有了今天。
作为片区全面工作负责人,彭长贵举办拼音培训尝到了甜头,便在此基础上又搞起了联校教研。
在第一次联校教研期间,公办教师代正章也参加了进来。
在教研过中,彭长贵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合理安排听课、评课顺序,所参加学校轮流上课评课多找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缺点。大家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和谐的教研之风,参与人员个个受益匪浅。
连拼音字母都不认识的杨再明虚心向彭长贵学习,他在拼音班特别努力,其结果进步非常快,在教学过程中他讲了《草原小姐妹》一课,大家认为他把握中心,启发学生学习龙梅、玉荣热爱集体的精神讲得好,结合当地实际举了例子,所有听课的老师对杨再明的进步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几个生字的发音和课文的结构的把握上提了一些意见。杨再明听了非常感动,表示愿意虚心接受,越发认识到联校教研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彭泽生的公开课是上<<亡羊补牢>>一课,解题和寓意都讲得好,但联系实际举例不深入,大家启发他举了很多例子,使他茅塞顿开,使他在后来上课时注意结合实际,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彭地万的公开课,汇集了他多年任教一年级的经验,搞低年级组织教学别开生面,乐趣无穷;教拼音时对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他也想了到了许多妙法。
从彭地万的公开课上,大家受到了多方面启发,怎样使学生感到学得有趣,成为大家长期关注的问题。
数学方面,彭忠诚的公开课讲了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分析,特别是文字题题意分析的几个步骤,使所有数学教师佩服之至。他的公开课表现出的成就,使彭长贵深为叹服,他认真吸取了彭忠诚的先进教法,为日后教好初中数学积累了必要的实践感知,当然,对于彭忠诚老师的某些不足之处,大家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代正章是联校教研活动中唯一的公办老师,他原来是教中学的,现在调任小学任教,许多地方都感到不适应,他自觉参加联校教研,认真向大家学习,使他很快适应了小学教法。
1976年,彭长贵被调到力大小学戴帽初中班任数学教师,虽然是代正章、白天清先后任该校领导,但彭长贵仍是联校教研工作带头人。
在后期联校教研工作中,彭长贵原来教过的学生,现在的同行吴显清、吴显友都显得很有钻劲,吴显友的语法教学独具一格,好学易记,使大家在给学生教阅读和写作时有不少启发,吴显清的数学也教得很好,彭长贵也注意向昔日的学生学习,没有半点“师尊”的架子,为后生晚辈作出了榜样。
彭长贵本人上的公开课是多级复式班教学,大家觉得上得很好,人人称赞,因此推荐到公社给全公社的老师上了一堂多级复式班公开课,由于彭老师准备充分,水平较高,方法独特,深受听课老师的赞扬。
彭长贵的多级复式班教学方法有两大绝招,一是小先生法(即从高年级选出尖子生,教其方法让其上低年级课),二是交叉法(新旧课交叉)。
联校教研不但使参加的全体教师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与老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友谊。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六校都在一起联谊,大家进行各种球类比赛,还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飞山明烛第四章最美之心三、忘我的境界
1976年至1980年,彭长贵在力大小学戴帽初中班从事了四年初中教学,在这四年教学里,他已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的事业,他的教绩,他的人生,他的精神达到了他人生的顶点。
1976年6月,大元公社党委书记邓平荣点名要彭长贵到力大小学来教初中,彭长贵上任后则高度负责,修危房,制桌凳,请工匠,购材料等整整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一分工分没要,一分钱没取。本来彭长贵在这假期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虽然姚明武从队长位置上栽下来了,但他出烂主意还有一定的市场,千方百计想把彭长贵拉回生产队,生怕彭长贵提升或转为公办教师。彭长贵调去教初中后,其妻辛红花一个人在家干农活,好多事情都做不开堂,又要守牛,又要做农活,又要打牛草。在这几件事情当中,姚明武样样针对彭长贵家,其目的就是要与教书人过不去。就说打包谷叶吧,原来都是集体统一打来统一分配到各喂牛户。今年姚明武看到彭长贵到力大教初中去了,就鼓动大家改变了“政策”,自己喂牛的包谷叶自己打,没有包谷叶喂牛自己负全责。明眼人都知道,此举主要是针对彭长贵的。
彭长贵心想:你有弯弯木,我有翘扁担。他和妻子辛红花拼一个通宵,就备足了喂牛一年的包谷叶。天亮时,全队劳力来到包谷叶最多最好的地方,只能望“拼”兴叹了。姚明武的心口最痛:怎么也搞不赢他两口子啊!
1976年9月1日,力大小学帽子初中班开张了,彭长贵废寝忘食地投入了教学工作。
大元公社各小学的帽子初中每月一次统考,前5名抽到公社初中。彭长贵的尖子生,第一次统考被抽去5名,第二次统考被抽去了3名,这引起了彭长贵的高度警觉,因为小学毕业生,县、区两级已把尖子筛选去了,现在又被公社初中班筛选去了8名,剩下的都是基础特差的学生了,要想在他们中出较好的成果,非豁出命来不可。
打铁先要本身硬,1976年秋期寒假,不管过春节还是过十五,彭长贵万事皆休,一个劲头的钻教材。彭长贵不是做不到“不耻下问”,而是有问无门。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