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5244
阅读:9045
发表:2014/4/29
40章 农村 小说
《爱的花环》第9-10章
1-2
…
7-8
9-10
11-13
…
35-4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沈清波说:“好吧。我就有点饿了。今天你还没吃第三次药呢,你先把雷米封吃下吧。”
李春生从提包里取出装水的瓶子摇了摇说:“大娘给瓶子里装的水喝完了,口干,咋咽得下药片和馍,这顿不吃了吧。”
沈清波说:“药,不按时按顿吃不中,你口干,没有水,用我的口水把药片冲下去吧。”
李春生想了想说:“这样不中。你的口水不能用。”
沈清波叹了口气说:“我现在才晓得书读多了会读成傻子。”
李春生说:“我听见沟底象有微微流水的声音,是不是沟底有涓涓细流,我俩去看看。”
沈清波说:“那有流水声,想得好美。那是我咽自己口水的声音。我看你没水咋咽药片。”
李春生说:“我真的听见沟底有微微流水的声音,你懒得去,我一人去看看到底有没有细流。”
李春生边说边走近路边不远处的沟底,他见沟底映出一片片月光来,高兴地叫沈清波:“清波,清波,沟底真有流水,虽说不大,咱俩喝几辈子也喝不完,快拿两个馍来,咱俩边吃边喝,吃好了借月光走一程路再说。”
他等了一会,不见沈清波的动静,赶快又回到沈清波身边,见沈清波依然坐在行李上不动不语,温和地俯身问道:“忽然不舒服了吗?”
沈清波假装生气地说:“沟底就是有水,月光暗淡,看不清是净的脏的,怎敢喝着吃药吃馍,你本有病没好,再喝上脏水,病又重了咋办?”
李春生说:“没那么严重,我谢谢你的爱,你的情了。起来,拿上馍,咱到沟底细流边填填肚子吧。”
他取出提包里装的馍和药来,拉了沈清波的手,沈清波才跟他去了。一边走一边有点撒娇似地说:“叫我咋说你呢。”
两人坐在细流边,李春生先把雷米封药片放进嘴里,捧水冲药片时,沈清波把他捧的水拨洒掉说:“不能用这水来冲药。脏。有腥气,你闻到没有?”她神速把李春生揽在怀里,自己俯身把嘴对上李春生的嘴送起口水来。象母亲对婴儿一般说:“听话,用我的口水把药片冲下去。馍,等碰上好水时再吃吧。我想饿着没大事,喝脏水得了病可是大事。”
两人回到放行李的那棵大树边,又背上行李提上提包上路了。两人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不觉间圆月已是西斜了,面前靠左崖一侧隐约出现了坡路,坡路很陡很长,两人相扶着用尽吃奶的力气终于走上了坡路的高处。但都累得一屁股坐在路边。
沈清波往李春生身边靠了靠,把他背上的行李卸下说:“把行李打开铺展,咱俩今晚就在这路边躺下过夜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李春生说:“我俩一走上坡顶时,我一眼看见前面几步远处的左崖下象有个窑洞,咱俩看看到底是不是,是的话今晚就在这窑洞里过夜吧。”
两人走去一看,果真是个窑洞,洞口小小的,里面黑黑的,什么也看不清。幸亏李春生的口袋里装有出走时姐姐塞给的一盒火柴,他擦着一根走进洞中,只见洞里有一些残存的麦秸草,其他什么也没有,于是走出洞口给沈清波说了。
沈清波笑道:“真是天助我们也。”两人掂起行李和提包走进洞里。沈清波一根接一根擦着火柴照亮,李春生把麦草摊平,行李打开,铺好做了睡铺。
两人并排躺下,沈清波说:“我觉得象躺在鹅绒上一样舒服。”向李春生身体靠近。
李春生感到沈清波向他靠过来,越靠越紧,便坐了起来。
沈清波说:“你坐起来做啥,坐着休息没躺下休息好呀。快躺下。”
李春生正又要躺下,听沈清波说了句:“挨紧我躺,咱俩和衣抱一会儿。”又不躺下了。
沈清波见李春生还是坐着,又说:“我冷得很,你抱着我叫你的身体温暖我一会儿。”
李春生见沈清波又这么说,回道:“你坐起来,趴在我蜷着的腿上睡会吧,我也略俯一点身,也会暖和你一些的。别忘了咱俩是兄妹。”
沈清波无奈。坐起身趴在李春生蜷了又蜷,蜷到恰到好处的腿弯里,渐渐地入睡了。
第十集
月亮快落了。
窑洞里暗暗淡淡。
李春生一动不动的坐着,他怕自己一动会弄醒了沈清波。
天终于亮了。一缕晨光由轻微到浓重照进洞里。李春生清楚地看见沈清波的睡姿了。虽是和衣歪在他的身边,那美的姿态即是超级画家也难画得出来。看看沈清波熟睡的面容,那安祥甜香之美赢得他低下头来想吻一下,但他马上又把头抬起,不吻了。他苦笑了一下。
李春生借射进窑洞里更亮的光又看看沈清波的睡容。和在睡梦中灿然地微笑,又低下头想吻她,但又马上抬起了头,不吻了。沈清波竟然笑出声音来,随着笑的声音她醒了,直起了腰肢。但一侧身又趴在李春生蜷着的腿弯里,第一句话是:“我做了一个美梦。和你光想培育作物高产良种的愿望的梦不一样。”
李春生说:“是美梦就好。”
沈清波仰起脸来,眼睛闪着亮晶晶的光看看李春生的面孔:“春生,咱俩就这里举行结婚典礼吧,就让这窑洞做我们的洞房,让陕北高原给我们证婚,让远近的野草野花树木鸟雀参加我们的婚礼。”
李春生苦笑了一下说:“你是不是现在还在梦中?”
沈清波说:“活在梦里倒很美呢。”
李春生说:“是美,可是我们逃不出现实啊!我们眼前的现实是你在跟我在流浪中去寻求,去受苦。我真对不起你。”
沈清波说:“别说对不起,我甘愿同你去流浪,帮你去寻求,去体验一下别有情趣的生活,去体验一下流浪中的爱情有什么不好。真是别有滋味。我想和你共同写一首题名叫“流浪者的爱情的诗。”
李春生象哄小孩似地说:“好好,以后我们安全下来好好写它几首出来。”
沈清波说:“或许我们受流浪之苦正是收获一笔财富。”
李春生说:“对,你说的和我想的扭在一块儿了。”他调转话题问:“你休息好没?休息好了,咱们还是赶前途吧。”
沈清波说:“好好。”但就是不从李春生的腿弯里起来。
李春生抚摩了几下沈清波有几分纷乱的头发,说:“你要是还累,就在我腿弯里再趴会儿吧。”
沈清波终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李春生的腿弯。
两人换去了已磨穿了鞋底的鞋,打好行李,把麦草又拢成原来的形状,一齐说了声:“谢谢了麦草的主人,谢谢了挖出窑洞的人,”便背上行李提上包又上路前行了。
这一天仍是在深沟中走,走到夕阳时候仍没见到一户人家,李春生随意抬了一下头,吓得一抖。原是在前边五六十米远较宽阔的地方有一个小土堆,突然有一只恶狼蹿了上去,他手疾眼亮,没等匆忙东张西望,寻找猎物以填饱饥饿肚子的恶狼发现他俩的瞬间,急拉沈清波卧倒,躲在身边的地堰下,用自己的身体护着。对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的沈清波轻声说:“狼。前边不远处土堆上跳上了一只恶狼。”
沈清波吓得浑身一颤,把提包一扔,紧紧抱住李春生。
李春生说:“别怕,有我哩。”嘴里这么说,他把沈清波拥在身下护住,仔细倾听着狼的动静,提防狼到这边来。好久好久什么动静也没有,在这当儿,沈清波几次从李春生的身下翻上来。要护住李春生。
她对李春生说:“让我被狼吃了好了,这样我就可以从爱的烦恼里解脱了。”
李春生轻声说:“小声点,胡说什么,叫狼听见了,正合它的意。”说罢,又把沈清波护在身下。
这时狼嚎叫一声,吓得他俩浑身战抖。两人抱得更紧了。可等了一会,没听见狼向这里走来踏地的声音,却听见狼又在远处嚎叫时,两人的心才回到了原位。为了更放心,李春生慢慢直起身来。把头露出地堰,朝前方土堆瞭望了一下,见狼真的远去了,才拉沈清波站了起来,背上行李提上包急匆匆快步向前奔去。
两人更加快了步伐,又走了一段路,看见右边半坡上有四五户人家,院子上空都飘着炊烟,坡上野草翠绿。两人走上坡去,正在犹豫不知求那家借宿为好,看见一位身材很是高大的老人走出一家院门做什么事似的,便走上前去齐声叫了声“爷爷。”
这位老人似乎是眼花缭乱得厉害,躬身朝前瞅了几眼,问:“你俩年轻人叫我做啥呀?”
沈清波又趋前一步说:“我俩是走远路的,到子午岭农场去,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想求爷爷行行好,答应我俩在你家住上一夜。中吗?”
这老人爽快答道:“我一听你说‘中’字就知道你俩不是本地人。是河南人吧,我也学河南人话,答应你,中、中。跟我进家吧”
老人把李春生沈清波领进家里,走进一条窑洞,指着长长的通炕说:“今夜咱们就一块儿睡在这炕上,快把带的东西都放下吧。”
李春生和沈清波刚把行李提包放下,听到洞外传进来很亲切充满着纯爱的但很迟纯的话:“老头子,你同哪来的娃说话呀,叫我看看。”
随着话音走进来一位有点儿弯腰驼背的老妇人。眼睛不花,耳也不聋,看见李春生和沈清波,和蔼可亲的说:“哟,是一双这么好看的男娃女娃呀!我在那条窑里做饭,一听,就是孙子孙女的说话声,饿了吧,娃子,我还得到那条窑里看锅去。你俩先洗洗手洗洗脸,饭熟了我给孙子孙女端来吃。”说完又走了。
李春生和沈清波在宽敞的大炕上香甜的睡了一大觉,醒来时看见早晨的太阳已照在窑洞的窗户纸上了,赶紧起身。见奶奶炕上已没有影子,爷爷坐在炕桌边吸旱烟,就要向爷爷辞行。
爷爷咳了两声后,大声喊:“哎,饭做熟了没,两个娃娃起来了。”
老妇人在另条窑里应声说:“好了好了。”
话音刚落不久,这位奶奶便端了两碗小米干饭走了进来,仍放在炕中间的炕桌上,一边说:“孙子孙女吃吧。”
老爷爷见李春生和沈清波又不好意思吃,小声说:“你俩不吃她会生气犯病的,吃吧。”这位老奶奶见李春生和沈清波吃罢饭要向她辞行,死活拉住不让走。
爷爷哄她说:“孙子孙女在外头有工作,不回去误了工作,政府要生气的,等些时孙子孙女还会回来看你的。”
奶奶听了这话才松开手让李春生和沈清波走。
李春生边收拾行李边对沈清波小声说:“两位老人对我们这么好,真象对亲孙子孙女一样,我们该怎样感谢两位老人呢?”
沈清波说:“我看两位老人连一个喝水的杯子都没有,把咱那搪瓷茶缸留给老人家用吧。不过,我想明送给老人,看他们那脾气不会接受。咱不言语地丢在炕桌上去。”
李春生点了点头,说:“我看俩老人在这偏僻的地方,寂寞得很,连一个收音机都没有,你也再给她唱首歌再走吧。”
沈清波也点了点头。李春生对两位老人说:“爷爷奶奶待我们这么亲,我们想给爷爷奶奶唱首歌听再走。”
两位老人听了,高兴得好似又年轻了十几岁的样子。
于是李春生取上二胡,定好了弦,沈清波唱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辞别两位老人,李春生和沈清波出门没走多远,听见他俩称呼的爷爷在身后喊:“娃子,你们的茶缸子忘拿了。快回来把缸子拿上。”
李春生和沈清波一齐回头说:“留给爷爷、奶奶用吧。”
只管走去。一边走一边谈起几天来的感受。
沈清波说:“如果我们能当个自由民就好了,过了这么些天的流浪日子,还很有诗情画意的。”
李春生说:“现在哪有自由民啊。”
沈清波说:“我们现在不就是自由民。”
李春生说:“那我们也不能永远去流浪啊。我们还想做一番事业啊。”
沈清波说:“那你就不要悲观了,咱就用一句俗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看着吧,支配精神和前程吧,也许我俩幸运,会走到一处宽松的地方或没人过问咱们来历的去处。”
李春生说:“但愿如此了。只是让你跟我受苦受难了。”
沈清波说:“又这么说话了,我不爱听。我再不要你说这样的话。”
李春生不再说话了,沈清波知道他心里又悲苦了,想安慰他,说道:“我给你轻声唱支小曲吧。”
李春生说:“别唱。省点力气走路吧。”
沈清波说:“今早吃得好,有精神也有力气,我想唱的。”
她不管李春生再说什么,就轻声唱起一个小曲“久别的人谁不盼重逢……”唱着走着,走着唱着,不知不觉太阳已升到上午半晌了。
又见北坡上有户人家的院落,门前一棵树下坐着一个人。
沈清波问李春生说:“你渴不渴,我有些渴了,到这户人家讨口水喝吧。你也把药片吃下,那条小水沟也不知啥时被咱也走没了。”
李春生说了句俏皮话:“哪说没有就没的,不是在你舌头上流着么。”
沈清波会意笑道:“那是你还想喝我舌头上的流水啊!那好吧,张开你的嘴。”
两人说着玩着,走上通往这户人家的窄窄的坡路,走到树下坐着的人跟前,见是一位五十岁左右,面容苍白的老人,还没想好向这位大伯怎样说话,这位大伯先问:“是渴了饿了吧?”
沈清波说:“大伯,我们想讨口水喝。”
大伯说:“那你俩进家里自己倒着喝吧,中间窑里的炕桌上的壶里有凉开水。”
这大伯见李春生、沈清波站着不动,又说:“去吧,我放心你俩,一看你俩兄妹就是好青年,不是我不愿意领你俩进家,是我懒得起来。我身体不舒服。进去吧。”
两人谢了这位大伯,走进大伯家里,到中间窑洞里一看,果真在炕上的炕桌上有把陶瓷水壶,里面装有凉开水,各自喝了几口之后,还没完全解渴就不喝了,得给这大伯留上些。两人又走出院来,站在这位大伯面前。
李春生问:“大伯,你害了啥病?”
大伯说:“肺结核。”
沈清波问:“吃药了吗?”
大伯说:“我们住的离县城远,路又不好走,怎么去弄药呀。再说,也没钱。熬到那天是那天吧。”
李春生轻声叹了口气,又问:“大伯,你识字吗?”
大伯说:“识几个。”
李春生约沈清波扭过脸去,小声商量了几句什么。
沈清波就从提包里拿出一瓶雷米封药片给这位大伯,说:“大伯,你看看这药瓶上的说明,看这药能治你的病不能。”
这位大伯接过药瓶,把药瓶上的说明细细看了两遍,说:“看说明正治我这病,也有人给我说过这种药。”
李春生说:“这药我带了好多瓶,送给你几瓶吧。治治你的病,要是有效的话,你生法再买些吃。要是你没钱买不起,我给留个去信的地址和人名,你给她去个信她会给你寄来的。你不寄钱就中。”
李春生把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掏出口袋撕了一页,问沈清波要上随身带的一支钢笔,把去信的地址和人名写了交给这位大伯。怕他不相信特地把收信人说明了一下。他说:“这收信人姜玉琴是我的一位同学,是个很个善良的姑娘,很爱做帮助人的事情,大伯放心就是了。”
好象这位大伯还有点疑惑,问:“你们是做生意的?”
沈清波说:“不,大伯,你看他的脸色。”
沈清波指着李春生:“象不象和你害着同样病的,只是没你那么重。”
这位大伯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李春生的面容,说:“象是同病的人,看脸色,和我病不重时一个样,可不是也害着肺结核?”
沈清波说:“大伯,你说对了,他害的也是你这样病。因为我俩必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为了不耽误治病,就买了三十瓶带上在路上吃,现在我们先送给你几瓶。”
说着,从提包里就又摸出了八瓶送给这位大伯。这位大伯接了,深思了一刹那,又不要了退给了沈清波。
他说:“这药我是不能要。”
李春生说:“这又为什么了?”
这位大伯说:“我已经老了治不治也不大要紧了,你还年轻,不能缺药吃把病耽误了。
沈清波说:”我们剩的药还多着呢,还够吃很长时间的,你不信我打开提包叫你看。”
她真的打开提包把药瓶捧出一大捧,说:“我丈夫心好命大死不了,有我呢。”
这位大伯还要表示他不能接受这馈赠,沈清波向李春生发出了一个走的信号,对这位大伯行了个礼说:“谢谢大伯给我俩水喝,再见。”
转身拉李春生一齐走去。想用现在就离开的方法硬性让这位大伯把药留下治病。
李春生从提包里取出装水的瓶子摇了摇说:“大娘给瓶子里装的水喝完了,口干,咋咽得下药片和馍,这顿不吃了吧。”
沈清波说:“药,不按时按顿吃不中,你口干,没有水,用我的口水把药片冲下去吧。”
李春生想了想说:“这样不中。你的口水不能用。”
沈清波叹了口气说:“我现在才晓得书读多了会读成傻子。”
李春生说:“我听见沟底象有微微流水的声音,是不是沟底有涓涓细流,我俩去看看。”
沈清波说:“那有流水声,想得好美。那是我咽自己口水的声音。我看你没水咋咽药片。”
李春生说:“我真的听见沟底有微微流水的声音,你懒得去,我一人去看看到底有没有细流。”
李春生边说边走近路边不远处的沟底,他见沟底映出一片片月光来,高兴地叫沈清波:“清波,清波,沟底真有流水,虽说不大,咱俩喝几辈子也喝不完,快拿两个馍来,咱俩边吃边喝,吃好了借月光走一程路再说。”
他等了一会,不见沈清波的动静,赶快又回到沈清波身边,见沈清波依然坐在行李上不动不语,温和地俯身问道:“忽然不舒服了吗?”
沈清波假装生气地说:“沟底就是有水,月光暗淡,看不清是净的脏的,怎敢喝着吃药吃馍,你本有病没好,再喝上脏水,病又重了咋办?”
李春生说:“没那么严重,我谢谢你的爱,你的情了。起来,拿上馍,咱到沟底细流边填填肚子吧。”
他取出提包里装的馍和药来,拉了沈清波的手,沈清波才跟他去了。一边走一边有点撒娇似地说:“叫我咋说你呢。”
两人坐在细流边,李春生先把雷米封药片放进嘴里,捧水冲药片时,沈清波把他捧的水拨洒掉说:“不能用这水来冲药。脏。有腥气,你闻到没有?”她神速把李春生揽在怀里,自己俯身把嘴对上李春生的嘴送起口水来。象母亲对婴儿一般说:“听话,用我的口水把药片冲下去。馍,等碰上好水时再吃吧。我想饿着没大事,喝脏水得了病可是大事。”
两人回到放行李的那棵大树边,又背上行李提上提包上路了。两人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不觉间圆月已是西斜了,面前靠左崖一侧隐约出现了坡路,坡路很陡很长,两人相扶着用尽吃奶的力气终于走上了坡路的高处。但都累得一屁股坐在路边。
沈清波往李春生身边靠了靠,把他背上的行李卸下说:“把行李打开铺展,咱俩今晚就在这路边躺下过夜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李春生说:“我俩一走上坡顶时,我一眼看见前面几步远处的左崖下象有个窑洞,咱俩看看到底是不是,是的话今晚就在这窑洞里过夜吧。”
两人走去一看,果真是个窑洞,洞口小小的,里面黑黑的,什么也看不清。幸亏李春生的口袋里装有出走时姐姐塞给的一盒火柴,他擦着一根走进洞中,只见洞里有一些残存的麦秸草,其他什么也没有,于是走出洞口给沈清波说了。
沈清波笑道:“真是天助我们也。”两人掂起行李和提包走进洞里。沈清波一根接一根擦着火柴照亮,李春生把麦草摊平,行李打开,铺好做了睡铺。
两人并排躺下,沈清波说:“我觉得象躺在鹅绒上一样舒服。”向李春生身体靠近。
李春生感到沈清波向他靠过来,越靠越紧,便坐了起来。
沈清波说:“你坐起来做啥,坐着休息没躺下休息好呀。快躺下。”
李春生正又要躺下,听沈清波说了句:“挨紧我躺,咱俩和衣抱一会儿。”又不躺下了。
沈清波见李春生还是坐着,又说:“我冷得很,你抱着我叫你的身体温暖我一会儿。”
李春生见沈清波又这么说,回道:“你坐起来,趴在我蜷着的腿上睡会吧,我也略俯一点身,也会暖和你一些的。别忘了咱俩是兄妹。”
沈清波无奈。坐起身趴在李春生蜷了又蜷,蜷到恰到好处的腿弯里,渐渐地入睡了。
第十集
月亮快落了。
窑洞里暗暗淡淡。
李春生一动不动的坐着,他怕自己一动会弄醒了沈清波。
天终于亮了。一缕晨光由轻微到浓重照进洞里。李春生清楚地看见沈清波的睡姿了。虽是和衣歪在他的身边,那美的姿态即是超级画家也难画得出来。看看沈清波熟睡的面容,那安祥甜香之美赢得他低下头来想吻一下,但他马上又把头抬起,不吻了。他苦笑了一下。
李春生借射进窑洞里更亮的光又看看沈清波的睡容。和在睡梦中灿然地微笑,又低下头想吻她,但又马上抬起了头,不吻了。沈清波竟然笑出声音来,随着笑的声音她醒了,直起了腰肢。但一侧身又趴在李春生蜷着的腿弯里,第一句话是:“我做了一个美梦。和你光想培育作物高产良种的愿望的梦不一样。”
李春生说:“是美梦就好。”
沈清波仰起脸来,眼睛闪着亮晶晶的光看看李春生的面孔:“春生,咱俩就这里举行结婚典礼吧,就让这窑洞做我们的洞房,让陕北高原给我们证婚,让远近的野草野花树木鸟雀参加我们的婚礼。”
李春生苦笑了一下说:“你是不是现在还在梦中?”
沈清波说:“活在梦里倒很美呢。”
李春生说:“是美,可是我们逃不出现实啊!我们眼前的现实是你在跟我在流浪中去寻求,去受苦。我真对不起你。”
沈清波说:“别说对不起,我甘愿同你去流浪,帮你去寻求,去体验一下别有情趣的生活,去体验一下流浪中的爱情有什么不好。真是别有滋味。我想和你共同写一首题名叫“流浪者的爱情的诗。”
李春生象哄小孩似地说:“好好,以后我们安全下来好好写它几首出来。”
沈清波说:“或许我们受流浪之苦正是收获一笔财富。”
李春生说:“对,你说的和我想的扭在一块儿了。”他调转话题问:“你休息好没?休息好了,咱们还是赶前途吧。”
沈清波说:“好好。”但就是不从李春生的腿弯里起来。
李春生抚摩了几下沈清波有几分纷乱的头发,说:“你要是还累,就在我腿弯里再趴会儿吧。”
沈清波终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李春生的腿弯。
两人换去了已磨穿了鞋底的鞋,打好行李,把麦草又拢成原来的形状,一齐说了声:“谢谢了麦草的主人,谢谢了挖出窑洞的人,”便背上行李提上包又上路前行了。
这一天仍是在深沟中走,走到夕阳时候仍没见到一户人家,李春生随意抬了一下头,吓得一抖。原是在前边五六十米远较宽阔的地方有一个小土堆,突然有一只恶狼蹿了上去,他手疾眼亮,没等匆忙东张西望,寻找猎物以填饱饥饿肚子的恶狼发现他俩的瞬间,急拉沈清波卧倒,躲在身边的地堰下,用自己的身体护着。对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的沈清波轻声说:“狼。前边不远处土堆上跳上了一只恶狼。”
沈清波吓得浑身一颤,把提包一扔,紧紧抱住李春生。
李春生说:“别怕,有我哩。”嘴里这么说,他把沈清波拥在身下护住,仔细倾听着狼的动静,提防狼到这边来。好久好久什么动静也没有,在这当儿,沈清波几次从李春生的身下翻上来。要护住李春生。
她对李春生说:“让我被狼吃了好了,这样我就可以从爱的烦恼里解脱了。”
李春生轻声说:“小声点,胡说什么,叫狼听见了,正合它的意。”说罢,又把沈清波护在身下。
这时狼嚎叫一声,吓得他俩浑身战抖。两人抱得更紧了。可等了一会,没听见狼向这里走来踏地的声音,却听见狼又在远处嚎叫时,两人的心才回到了原位。为了更放心,李春生慢慢直起身来。把头露出地堰,朝前方土堆瞭望了一下,见狼真的远去了,才拉沈清波站了起来,背上行李提上包急匆匆快步向前奔去。
两人更加快了步伐,又走了一段路,看见右边半坡上有四五户人家,院子上空都飘着炊烟,坡上野草翠绿。两人走上坡去,正在犹豫不知求那家借宿为好,看见一位身材很是高大的老人走出一家院门做什么事似的,便走上前去齐声叫了声“爷爷。”
这位老人似乎是眼花缭乱得厉害,躬身朝前瞅了几眼,问:“你俩年轻人叫我做啥呀?”
沈清波又趋前一步说:“我俩是走远路的,到子午岭农场去,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想求爷爷行行好,答应我俩在你家住上一夜。中吗?”
这老人爽快答道:“我一听你说‘中’字就知道你俩不是本地人。是河南人吧,我也学河南人话,答应你,中、中。跟我进家吧”
老人把李春生沈清波领进家里,走进一条窑洞,指着长长的通炕说:“今夜咱们就一块儿睡在这炕上,快把带的东西都放下吧。”
李春生和沈清波刚把行李提包放下,听到洞外传进来很亲切充满着纯爱的但很迟纯的话:“老头子,你同哪来的娃说话呀,叫我看看。”
随着话音走进来一位有点儿弯腰驼背的老妇人。眼睛不花,耳也不聋,看见李春生和沈清波,和蔼可亲的说:“哟,是一双这么好看的男娃女娃呀!我在那条窑里做饭,一听,就是孙子孙女的说话声,饿了吧,娃子,我还得到那条窑里看锅去。你俩先洗洗手洗洗脸,饭熟了我给孙子孙女端来吃。”说完又走了。
李春生和沈清波在宽敞的大炕上香甜的睡了一大觉,醒来时看见早晨的太阳已照在窑洞的窗户纸上了,赶紧起身。见奶奶炕上已没有影子,爷爷坐在炕桌边吸旱烟,就要向爷爷辞行。
爷爷咳了两声后,大声喊:“哎,饭做熟了没,两个娃娃起来了。”
老妇人在另条窑里应声说:“好了好了。”
话音刚落不久,这位奶奶便端了两碗小米干饭走了进来,仍放在炕中间的炕桌上,一边说:“孙子孙女吃吧。”
老爷爷见李春生和沈清波又不好意思吃,小声说:“你俩不吃她会生气犯病的,吃吧。”这位老奶奶见李春生和沈清波吃罢饭要向她辞行,死活拉住不让走。
爷爷哄她说:“孙子孙女在外头有工作,不回去误了工作,政府要生气的,等些时孙子孙女还会回来看你的。”
奶奶听了这话才松开手让李春生和沈清波走。
李春生边收拾行李边对沈清波小声说:“两位老人对我们这么好,真象对亲孙子孙女一样,我们该怎样感谢两位老人呢?”
沈清波说:“我看两位老人连一个喝水的杯子都没有,把咱那搪瓷茶缸留给老人家用吧。不过,我想明送给老人,看他们那脾气不会接受。咱不言语地丢在炕桌上去。”
李春生点了点头,说:“我看俩老人在这偏僻的地方,寂寞得很,连一个收音机都没有,你也再给她唱首歌再走吧。”
沈清波也点了点头。李春生对两位老人说:“爷爷奶奶待我们这么亲,我们想给爷爷奶奶唱首歌听再走。”
两位老人听了,高兴得好似又年轻了十几岁的样子。
于是李春生取上二胡,定好了弦,沈清波唱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辞别两位老人,李春生和沈清波出门没走多远,听见他俩称呼的爷爷在身后喊:“娃子,你们的茶缸子忘拿了。快回来把缸子拿上。”
李春生和沈清波一齐回头说:“留给爷爷、奶奶用吧。”
只管走去。一边走一边谈起几天来的感受。
沈清波说:“如果我们能当个自由民就好了,过了这么些天的流浪日子,还很有诗情画意的。”
李春生说:“现在哪有自由民啊。”
沈清波说:“我们现在不就是自由民。”
李春生说:“那我们也不能永远去流浪啊。我们还想做一番事业啊。”
沈清波说:“那你就不要悲观了,咱就用一句俗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看着吧,支配精神和前程吧,也许我俩幸运,会走到一处宽松的地方或没人过问咱们来历的去处。”
李春生说:“但愿如此了。只是让你跟我受苦受难了。”
沈清波说:“又这么说话了,我不爱听。我再不要你说这样的话。”
李春生不再说话了,沈清波知道他心里又悲苦了,想安慰他,说道:“我给你轻声唱支小曲吧。”
李春生说:“别唱。省点力气走路吧。”
沈清波说:“今早吃得好,有精神也有力气,我想唱的。”
她不管李春生再说什么,就轻声唱起一个小曲“久别的人谁不盼重逢……”唱着走着,走着唱着,不知不觉太阳已升到上午半晌了。
又见北坡上有户人家的院落,门前一棵树下坐着一个人。
沈清波问李春生说:“你渴不渴,我有些渴了,到这户人家讨口水喝吧。你也把药片吃下,那条小水沟也不知啥时被咱也走没了。”
李春生说了句俏皮话:“哪说没有就没的,不是在你舌头上流着么。”
沈清波会意笑道:“那是你还想喝我舌头上的流水啊!那好吧,张开你的嘴。”
两人说着玩着,走上通往这户人家的窄窄的坡路,走到树下坐着的人跟前,见是一位五十岁左右,面容苍白的老人,还没想好向这位大伯怎样说话,这位大伯先问:“是渴了饿了吧?”
沈清波说:“大伯,我们想讨口水喝。”
大伯说:“那你俩进家里自己倒着喝吧,中间窑里的炕桌上的壶里有凉开水。”
这大伯见李春生、沈清波站着不动,又说:“去吧,我放心你俩,一看你俩兄妹就是好青年,不是我不愿意领你俩进家,是我懒得起来。我身体不舒服。进去吧。”
两人谢了这位大伯,走进大伯家里,到中间窑洞里一看,果真在炕上的炕桌上有把陶瓷水壶,里面装有凉开水,各自喝了几口之后,还没完全解渴就不喝了,得给这大伯留上些。两人又走出院来,站在这位大伯面前。
李春生问:“大伯,你害了啥病?”
大伯说:“肺结核。”
沈清波问:“吃药了吗?”
大伯说:“我们住的离县城远,路又不好走,怎么去弄药呀。再说,也没钱。熬到那天是那天吧。”
李春生轻声叹了口气,又问:“大伯,你识字吗?”
大伯说:“识几个。”
李春生约沈清波扭过脸去,小声商量了几句什么。
沈清波就从提包里拿出一瓶雷米封药片给这位大伯,说:“大伯,你看看这药瓶上的说明,看这药能治你的病不能。”
这位大伯接过药瓶,把药瓶上的说明细细看了两遍,说:“看说明正治我这病,也有人给我说过这种药。”
李春生说:“这药我带了好多瓶,送给你几瓶吧。治治你的病,要是有效的话,你生法再买些吃。要是你没钱买不起,我给留个去信的地址和人名,你给她去个信她会给你寄来的。你不寄钱就中。”
李春生把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掏出口袋撕了一页,问沈清波要上随身带的一支钢笔,把去信的地址和人名写了交给这位大伯。怕他不相信特地把收信人说明了一下。他说:“这收信人姜玉琴是我的一位同学,是个很个善良的姑娘,很爱做帮助人的事情,大伯放心就是了。”
好象这位大伯还有点疑惑,问:“你们是做生意的?”
沈清波说:“不,大伯,你看他的脸色。”
沈清波指着李春生:“象不象和你害着同样病的,只是没你那么重。”
这位大伯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李春生的面容,说:“象是同病的人,看脸色,和我病不重时一个样,可不是也害着肺结核?”
沈清波说:“大伯,你说对了,他害的也是你这样病。因为我俩必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为了不耽误治病,就买了三十瓶带上在路上吃,现在我们先送给你几瓶。”
说着,从提包里就又摸出了八瓶送给这位大伯。这位大伯接了,深思了一刹那,又不要了退给了沈清波。
他说:“这药我是不能要。”
李春生说:“这又为什么了?”
这位大伯说:“我已经老了治不治也不大要紧了,你还年轻,不能缺药吃把病耽误了。
沈清波说:”我们剩的药还多着呢,还够吃很长时间的,你不信我打开提包叫你看。”
她真的打开提包把药瓶捧出一大捧,说:“我丈夫心好命大死不了,有我呢。”
这位大伯还要表示他不能接受这馈赠,沈清波向李春生发出了一个走的信号,对这位大伯行了个礼说:“谢谢大伯给我俩水喝,再见。”
转身拉李春生一齐走去。想用现在就离开的方法硬性让这位大伯把药留下治病。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