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478
成片时长:每集约31分钟
阅读:1514
发表:2025/4/8
54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弦歌向西南》第1-5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5.北平,陈宅,内,日
陈伯强端着饭碗,哭着劝老人吃一点,但老人坚定摇摇头。
陈老爷子虚弱地拉着伯强:老二呐,你和南开的杨芬处得怎样了?
陈伯强:爹,我们处得挺好的。
陈老爷子:你年纪不小了,时局动荡,别耽误了婚事……
陈伯强:爹,我会抓紧的,到时请您老参加婚礼。
老人遗憾地轻摇头,又闭上眼睛。
16.1937年9月中旬,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外,日
大街上,日军骑兵骄狂地奔驰而过。
胡同口,陈之阳等几位同学分散开,警惕地望风,装作在看书或聊天。陈之阳已经去掉包伤口的纱布,身体有了明显恢复。
不时有黄包车进入胡同。从车子下来的人都有十足的学者风度。他们三三两两进入梁思成家的院门。
17.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外,日
陈伯年、潘明袒分别走下各自的黄包车,互使眼色,走在一起,敲开梁宅。林徽因下意识瞥一眼他们身后,引导他们进院。
林徽因:人来的差不多了。
陈伯年:感谢林先生!
林徽因:你们最后再享受一次“太太客厅”,我和思成马上要随中国营造社南下了。
18.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外,日
屋里光线昏暗,气氛凝重。先到的沈二堂等众教授悄悄低声议论着,预感到有重要情况发生。
陈、潘二教授进入客厅,默默向大家作揖行礼。
梁思成将他俩引入主宾位置。
林徽因倒茶。
19.东城北总布胡同,外,日
鬼子巡逻车辆从街上驰过。
陈之阳等几位同学仍在紧张地望风。
20.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潘明袒手握烟斗深吐一口烟,商量性地与陈伯年交换一下眼神,然后用烟斗敲敲桌子。
潘明袒:现在开会!
众教授马上安静下来。
潘明袒:各位同仁,我们清华、北大部分资深教授共四十多人,联合开一个紧急会议。教育部发来密令,决定平津地区的大学迅速南下,继续办学!
众教授们一楞,不由都转向发言人。
潘明袒:诸位都是日本占领当局办学要重用的人,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此番南下,要颠沛流离,生死难料,是留是走,请慎重考虑。想留北平的,现在就请离开。
众教授沉默,沉默,又是沉默,无人离开。
沈二堂:看来,陈先生向政府的呼吁真起了作用。
陈伯年:不是我个人的力量,是沦陷区学界同仁们的共同意愿。
沈二堂:让大家赤手空拳南下办学,既空想又冒险!
叶庚尧:沈先生既然反对南下,请退出,不必泄大家的气,没问题!
沈二堂:我当然反对南下办学,可是,本人坚决拥护政府,哼,不愿南下也要服从命令,咱们呀,还真说不准谁先到南方呢!
叶庚尧:先生既有此言,何不早说!
陈伯年和众人闻此言,都舒了一口气。
教授甲:政府的意图很明确,国难之际,教育不能中断,我们一定要南下,为保卫中国文化和教育出力!
教授乙:学校到哪里我们就跟向哪里!
教授丙:我们绝不帮日本人办学!
21.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人们再次安静下来,象战士一样,盯着陈、潘二人,庄严地等待命令。
潘明袒:请陈伯年教授传达政府密令。
陈伯年:教育部一六六九六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为基干,内迁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学校为集体负责制,原各大学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任常委,杨振声为秘书长。计划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开课。三校师生接到命令,迅速秘密向长沙集中。
潘明袒:诸位听清楚了吗?
众人:听清楚了。
潘明袒:报到时间和地点要秘密通知到广大师生,要分开南下,避免敌人注意……
突然外面传来喊叫声和枪声。陈伯年和众人一下子紧张起来。
梁思成、林徽因靠着窗户,紧盯院子门口的陈之阳。
陈之阳在门内紧盯外面动静。
22.北总布胡同的街上,外,上午
两个中国男人从三号院梁家门前跑过。
后面几个鬼子兵追赶过来。
又是一阵枪响,两中国男人先后中枪倒地,鲜血流出。
鬼子过来踢了踢,看他们已死,提枪走了。
23.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上午
陈之阳跑进屋:鬼子杀了两个中国人,离开了!
潘明袒:诸位,同胞在流血,我们读书人不能再沉默了!
陈伯年:历史上,多次南渡都未能北返,是史实,但咱们非要破破这个通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叶庚尧:对,拼他个鱼死网破!
陈伯年:教不成,毋宁死!
众教授:教不成,毋宁死!
24.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散会时,陈伯年和潘明袒在门口,与各位教授象出征将士一样悲壮告别,大家相互只说三个字:长沙见!
陈伯年与沈二堂握手。
陈伯年:沈先生南下有什么困难吗?
沈二堂:不过还真有一点儿遗憾。
陈伯年:什么遗憾?
沈二堂:这些年作学问比不过先生,夏岚的事也一直让我难对先生释怀,总想甩开您的影子,没承想,嘿,又要和您一起去长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陈伯年:怎么?为夏岚的事,你还忌恨我?
沈二堂:敢说您不喜欢她?
沈二堂扬长而去,陈伯年一脸无奈。
25.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陈伯年正送走大家。陈之阳帮助梁思成、林徽因收拾屋子。潘明袒递给叶先生一封信。
潘明袒:梅先生来信了,让咱们把“雷姑娘”送回家。
叶庚尧:你知道,这个“雷姑娘”,暗指的是咱藏在清华试验室的那五十毫克镭。
潘明袒:日军严令禁运各种高能物理材料,再说,清华园被他们控制得很严。
叶庚尧:潘先生,此事交给我吧,一定要把它取出来,带到长沙,没问题。
陈伯年:进清华园危险很大,先生要谨慎行事。
他俩的对话被旁边帮助收拾屋子的陈之阳听见。
陈之阳:叶教授,让我陪您一起去吧!
叶庚尧:太危险,你不能去!
陈伯年:哪也少不了你小子,不许多事!
26.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陈伯年瞪了儿子一眼,扭头向门外走去,走了几步慢慢停下。
陈伯年:之阳。
陈之阳赶紧跑过来:爸爸。
陈伯年:你的伤怎样了?
陈之阳急忙轮轮胳膊:没事了。
陈伯年拉着儿子来到叶庚尧面前。
陈伯年:让之阳陪你去吧!
叶庚尧:不行,不行,陈先生,您知道,清华园被鬼子严密控制,之阳去太危险!
陈伯年:这小子从小就爬墙上树,下河游泳,还会些武术,兴许能帮上忙。
叶庚尧对陈之阳露出欣赏的目光。
陈伯年:不要莽撞,听叶教授的。事办完,回家好好温书!
梁思成:我开车送你们。
27.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外,日
陈伯年、潘明袒从梁思成家走出。
潘明袒:先生何时动身?
陈伯年:唉,现在说不好,可能要耽搁些日子。
潘明袒:什么?还要耽搁?先生莫不是动摇了?
陈伯年:南下办学,我是积极赞成者,岂能动摇!
潘明袒:先生尽快南下,会带动更多学人响应,您若滞留北平,如何说服学界同仁?
陈伯年:唉,我有难言之隐哪!
潘明袒:是何事,快说出来嘛!
陈伯年:家父连续几天不吃不喝,我放心不下……
陈伯强端着饭碗,哭着劝老人吃一点,但老人坚定摇摇头。
陈老爷子虚弱地拉着伯强:老二呐,你和南开的杨芬处得怎样了?
陈伯强:爹,我们处得挺好的。
陈老爷子:你年纪不小了,时局动荡,别耽误了婚事……
陈伯强:爹,我会抓紧的,到时请您老参加婚礼。
老人遗憾地轻摇头,又闭上眼睛。
16.1937年9月中旬,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外,日
大街上,日军骑兵骄狂地奔驰而过。
胡同口,陈之阳等几位同学分散开,警惕地望风,装作在看书或聊天。陈之阳已经去掉包伤口的纱布,身体有了明显恢复。
不时有黄包车进入胡同。从车子下来的人都有十足的学者风度。他们三三两两进入梁思成家的院门。
17.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外,日
陈伯年、潘明袒分别走下各自的黄包车,互使眼色,走在一起,敲开梁宅。林徽因下意识瞥一眼他们身后,引导他们进院。
林徽因:人来的差不多了。
陈伯年:感谢林先生!
林徽因:你们最后再享受一次“太太客厅”,我和思成马上要随中国营造社南下了。
18.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外,日
屋里光线昏暗,气氛凝重。先到的沈二堂等众教授悄悄低声议论着,预感到有重要情况发生。
陈、潘二教授进入客厅,默默向大家作揖行礼。
梁思成将他俩引入主宾位置。
林徽因倒茶。
19.东城北总布胡同,外,日
鬼子巡逻车辆从街上驰过。
陈之阳等几位同学仍在紧张地望风。
20.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潘明袒手握烟斗深吐一口烟,商量性地与陈伯年交换一下眼神,然后用烟斗敲敲桌子。
潘明袒:现在开会!
众教授马上安静下来。
潘明袒:各位同仁,我们清华、北大部分资深教授共四十多人,联合开一个紧急会议。教育部发来密令,决定平津地区的大学迅速南下,继续办学!
众教授们一楞,不由都转向发言人。
潘明袒:诸位都是日本占领当局办学要重用的人,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此番南下,要颠沛流离,生死难料,是留是走,请慎重考虑。想留北平的,现在就请离开。
众教授沉默,沉默,又是沉默,无人离开。
沈二堂:看来,陈先生向政府的呼吁真起了作用。
陈伯年:不是我个人的力量,是沦陷区学界同仁们的共同意愿。
沈二堂:让大家赤手空拳南下办学,既空想又冒险!
叶庚尧:沈先生既然反对南下,请退出,不必泄大家的气,没问题!
沈二堂:我当然反对南下办学,可是,本人坚决拥护政府,哼,不愿南下也要服从命令,咱们呀,还真说不准谁先到南方呢!
叶庚尧:先生既有此言,何不早说!
陈伯年和众人闻此言,都舒了一口气。
教授甲:政府的意图很明确,国难之际,教育不能中断,我们一定要南下,为保卫中国文化和教育出力!
教授乙:学校到哪里我们就跟向哪里!
教授丙:我们绝不帮日本人办学!
21.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人们再次安静下来,象战士一样,盯着陈、潘二人,庄严地等待命令。
潘明袒:请陈伯年教授传达政府密令。
陈伯年:教育部一六六九六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为基干,内迁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学校为集体负责制,原各大学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任常委,杨振声为秘书长。计划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一日开课。三校师生接到命令,迅速秘密向长沙集中。
潘明袒:诸位听清楚了吗?
众人:听清楚了。
潘明袒:报到时间和地点要秘密通知到广大师生,要分开南下,避免敌人注意……
突然外面传来喊叫声和枪声。陈伯年和众人一下子紧张起来。
梁思成、林徽因靠着窗户,紧盯院子门口的陈之阳。
陈之阳在门内紧盯外面动静。
22.北总布胡同的街上,外,上午
两个中国男人从三号院梁家门前跑过。
后面几个鬼子兵追赶过来。
又是一阵枪响,两中国男人先后中枪倒地,鲜血流出。
鬼子过来踢了踢,看他们已死,提枪走了。
23.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上午
陈之阳跑进屋:鬼子杀了两个中国人,离开了!
潘明袒:诸位,同胞在流血,我们读书人不能再沉默了!
陈伯年:历史上,多次南渡都未能北返,是史实,但咱们非要破破这个通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叶庚尧:对,拼他个鱼死网破!
陈伯年:教不成,毋宁死!
众教授:教不成,毋宁死!
24.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散会时,陈伯年和潘明袒在门口,与各位教授象出征将士一样悲壮告别,大家相互只说三个字:长沙见!
陈伯年与沈二堂握手。
陈伯年:沈先生南下有什么困难吗?
沈二堂:不过还真有一点儿遗憾。
陈伯年:什么遗憾?
沈二堂:这些年作学问比不过先生,夏岚的事也一直让我难对先生释怀,总想甩开您的影子,没承想,嘿,又要和您一起去长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陈伯年:怎么?为夏岚的事,你还忌恨我?
沈二堂:敢说您不喜欢她?
沈二堂扬长而去,陈伯年一脸无奈。
25.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陈伯年正送走大家。陈之阳帮助梁思成、林徽因收拾屋子。潘明袒递给叶先生一封信。
潘明袒:梅先生来信了,让咱们把“雷姑娘”送回家。
叶庚尧:你知道,这个“雷姑娘”,暗指的是咱藏在清华试验室的那五十毫克镭。
潘明袒:日军严令禁运各种高能物理材料,再说,清华园被他们控制得很严。
叶庚尧:潘先生,此事交给我吧,一定要把它取出来,带到长沙,没问题。
陈伯年:进清华园危险很大,先生要谨慎行事。
他俩的对话被旁边帮助收拾屋子的陈之阳听见。
陈之阳:叶教授,让我陪您一起去吧!
叶庚尧:太危险,你不能去!
陈伯年:哪也少不了你小子,不许多事!
26.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内,日
陈伯年瞪了儿子一眼,扭头向门外走去,走了几步慢慢停下。
陈伯年:之阳。
陈之阳赶紧跑过来:爸爸。
陈伯年:你的伤怎样了?
陈之阳急忙轮轮胳膊:没事了。
陈伯年拉着儿子来到叶庚尧面前。
陈伯年:让之阳陪你去吧!
叶庚尧:不行,不行,陈先生,您知道,清华园被鬼子严密控制,之阳去太危险!
陈伯年:这小子从小就爬墙上树,下河游泳,还会些武术,兴许能帮上忙。
叶庚尧对陈之阳露出欣赏的目光。
陈伯年:不要莽撞,听叶教授的。事办完,回家好好温书!
梁思成:我开车送你们。
27.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外,日
陈伯年、潘明袒从梁思成家走出。
潘明袒:先生何时动身?
陈伯年:唉,现在说不好,可能要耽搁些日子。
潘明袒:什么?还要耽搁?先生莫不是动摇了?
陈伯年:南下办学,我是积极赞成者,岂能动摇!
潘明袒:先生尽快南下,会带动更多学人响应,您若滞留北平,如何说服学界同仁?
陈伯年:唉,我有难言之隐哪!
潘明袒:是何事,快说出来嘛!
陈伯年:家父连续几天不吃不喝,我放心不下……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