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8956
成片时长:约195分钟
阅读:10672
发表:2015/4/16
主旋律
电影剧本
春蕾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宋耀辉,几乎全白的头发理的一丝不乱,腰板还挺得笔直,看上去是个读过书的财主,温文尔雅。他们走到石桌前,石桌上已摆放着水果、茶点,两亲家落坐。
宋耀辉:(叹了口气)唉,这花园、这宅子,我很喜欢,我就是生在这里的,在这里长大的,只可惜呀,下个月,它就不姓宋了。
马宏远:(不解地问)您把它卖了?这么好的花园、宅子干吗要卖啊?
宋耀辉:实在是不想卖呀,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
宋耀辉:(指着不远处的石榴树说)你看那石榴花开的多好呀,那是我亲手栽的。
宋耀辉:(喝了口茶接着说)仁华半年前就告病在家,后来就再也没有去县里当差,上面派了一个姓陈的处长接管了仁华手上的事,我们住的宅子,你看东边的两层新楼是县里出资造的公寓,西面和南北两面的宅子,还有这花园,都是我祖上留下的。”
马宏远点了点头。
宋耀辉:(继续说)按理说,这委任一到,公寓就得让出来给陈处长,毕竟仁华与陈处长都是同僚,所以陈处长一直没提。人走茶凉呀,这仁华刚走,陈处长的副官就过来了,催了。其实,我是舍不得这宅子和花园,要不,我们早走了,我们家祖上是广西的,在柳州,我们还有些家业,我有两个哥哥都在广西。人也老了,我早想回去了,说实话,我的宅子和花园一般人还真的拿不起,昨天,陈处长和陈太太来看过了,陈太太一个劲地夸我的宅子好、花园好,我就随便说了句,‘只要陈太太喜欢,你可以整个接下来。’没想到陈处长当即拍板,要了!唉,亲家,你知道吗,无论陈处长给我再多钱,我都会心疼的”
马宏远:(根本没有往下听,他关心的不是宅子,也不是花园。)那您下个月就要去广西了? 去柳州,有火车吗?得几天能到呀?
宋耀辉:(看透了马宏远的心思)亲家,是不是觉得想见一下青云很难了?今天请你来,就是想与你谈谈青云的事。
宋耀辉:(放下手中的杯子,接着说)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我们宋家对不住青云,她嫁给仁华刚一年,仁华丢下个不满月的孩子就走了,青云今年还不到十八岁,她还小,以后的路还很长,青云是个好孩子,知书达理,人也贤惠,说实在的,留在宋家,我会像闺女一样待她。”
马宏远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拿着杯盖,僵持着,像个雕塑,听宋耀辉说到这儿,抬眼望了一下亲家,又急忙把眼光移向手中的茶杯。
宋耀辉:(接着继续说)我反复考虑过,这么小的年纪与其让她留在宋在守寡,不如你给她领回去,再给她说个婆家。
马宏远:(着急而又懦弱):宋老爷,这个,这个不行的吧,青云嫁给了宋家,她生是宋家的人,死是宋家的鬼,这么回去了,人家要怎么说啊。
宋耀辉:(轻轻地摇了摇头,笑着说)亲家,哪有人会让自己家的媳妇嫁人的,我宋家也不缺她吃少她穿的,我是个开明的老头,我是为青云好呀,唉!我是觉得青云太可惜,才会这样想的。我知道,没有人会理解我这样做,但亲家,你好好想想,我这是不是替青云着想。”
马宏远:可是,可是,宋老爷,青云已经有了婷婷,她不能……
宋耀辉把银票放在石桌上,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
画外音:宋耀辉点到了马宏远的软肋。由于活计不多,闲余的时间里马宏远染上了赌博的毛病,本来手头紧的时候,亲戚那儿可以借点,应付一阵,现在,已没人再愿意帮他了,仁华在世的时候,这位老丈人曾厚着脸来讨过些钱。宋耀辉知道他的短处。
宋家正厅
宋家正厅气氛有些肃穆,堂桌两侧坐得是马青云的公公和婆婆,马青云的父母坐在靠着屋东墙的木椅上。
宋耀辉:(起身将一张用小楷毛笔书写的一张纸递给了马宏远)亲家, 这是我拟的休书,你看一下”
马青云走到宋耀辉面前,看了一眼婆婆,然后,目视着宋耀辉。
马青云:(跪下,哭泣着说)爸爸, 妈妈,我叫你们爸爸妈妈,是希望您把我当成是你们的女儿 ,我现在既然嫁到了宋家,今生今世,我都是宋家的人,我会代仁华好好孝敬你们二老的,我会的,我会把婷婷养大,让她孝敬爷爷奶奶……
宋太太起身扶起青云。
宋太太:傻孩子,别哭了。你还小,你不懂,我们这是在为你的将来着想呀。
宋耀辉:(对家人说)去,把银票和首饰拿来。
家人将准备好的一沓银票和一只首饰盒取了过来,放在马宏远夫妇座前的茶几上。
马宏远伸手去摸首饰盒,脸色铁青的刘惠玲抬手推开了他的手,站起来冲着宋耀辉。
刘惠玲:(高声地说)青云,我们走,孩子扔给他,这钱,我们分文不要!
说着,拖着青云就往外走。
马青云:不,妈,我不能没有婷婷!不能!”
被拖到门口的青云死死抱着门框,哭喊着:“我要婷婷!我要婷婷!”
刘惠玲:(抱着青云的双肩,怒目圆睁,一字一句)你真蠢,看不出来吗,人家在赶你出门。(她冲着宋耀辉)没有宋家,我们照样活!
马青云:(满脸是泪地说)婷婷是我身上的肉,我不能没有她。
看着泪流满面的青云,刘惠玲眼前突然浮现出青云被弃的那一幕
切回(B)
“哇、哇、哇、哇……”婴儿凄惨悲凉的哭声在夜空中回荡。宁静的河边,一块大青石上,一个被兰花布裹着的婴儿躺在上面,伴着哭声,兰花布上的小白花像是被风吹的小花一样,轻轻摇动。初春的夜晚,河面上的清风带着寒气。刚刚冒出地面的小草瑟瑟发抖。
刘惠玲凄然泪下,双手从青云的肩上滑落,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天晴得很好。6月的山城到处郁郁葱葱。一辆马车在缓缓前行。
。
马家大院门前
马宏远、刘惠玲、青云和小婷婷从马车上下来。
爷爷马庆功,还有两个妹妹出门相迎。
画外音:青云之后,1930年马家有了个男孩,取名马志鹏;1932年又有了一个男孩,取名马志程。马家上下高兴的不得了,可是,生活水平却是直线下降,那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刘惠玲还在继续生,1935年生了个女孩,取名马青兰,1937年又生了个女孩,取名,马青青。不幸的是,1938年乡里闹瘟疫,8岁的马志鹏和6岁的马志程相继夭折了,只剩下两个妹妹。
马青青从车上接下刚刚满月的小婷婷,马青云扶着妈妈刘惠玲下车。马宏远抱着首饰盒跟在后面,年过70岁的马庆功拄着手杖,站在门口。
进门后,刘惠玲就被扶上了床,马宏远将首饰盒交给了刘惠玲。坐在床上的刘惠玲泪眼迷离地看着抱着婷婷的马青云。
刘惠玲:(有气无力地拍了一下首饰盒,对马宏远说)她爹,这是青云和婷婷的,你可不能打它的主意,这个,你一个子也不能碰。
说话间,她从衣兜里取出一串钥匙,选出其中一把,指了指靠近床脚的厨子,又把首饰盒交给了马宏远。马宏远用钥匙打开了厨门,将首饰盒放了进去后,锁上,又将钥匙还给了刘惠玲。
画外音:心地不坏的男人,一旦有了恶习,就会觉得对不起家人。自己无形中就调低了在家中的地位,甚至连说话的力度和音量也会往下调。刘惠玲是大家闺秀,本来她对丈夫百依百顺,贤惠善良,性情温和。马宏远原先也是说一不二、八面威风的大丈夫。自从他染上赌钱的恶习后,俩人都变了。刘惠玲性情变的不再温和了,特别是对马宏远,马宏远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妻管严”。
马家大院
马庆功,拄着拐杖,在院子溜达,两个妹妹在玩耍,马青云在带婷婷玩,马宏远在磨刨刀。
画外音: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殷勤的媒婆们又一次地盯上了马家。这次来说媒的大多数情况都不是很好,有老光棍,有肢体残疾的,还有拖儿带女的,因为第一次婚姻给马青云带来的伤痛还没有抚平,所以她讨厌所有的媒婆,她认为没有媒婆,她就不会嫁给宋家,就不会被宋家抛弃,就不会……在马宏远看来,女儿虽然已经不再是黄花闺女,但依然很漂亮,他认为,嫁给有钱有势的人家做小,总比嫁给穷鬼过苦日子强。他不管女儿怎样想,一心想要再给青云找户有钱人家。
马宏远的机会终于来了。
马家大院
院子里放了六个小凳子和四把小椅子,马宏远推来三轮小推车,青青把小凳子、小椅子往车上装。
集市上
马宏远和青青在摆在摊兜售小凳子、小椅子。
一个身着军服的小兵走到马宏远摊前。
小 兵:你姓马吗?
马宏远:(茫然地看着小兵)是呀,小爷,您?
小 兵:(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茶楼)我们吴副官请你过去说话。
马宏远与小女儿交代了两句,就跟小兵去了茶楼。
茶楼
一个四川口音三十多岁的素装打扮的男子起身相迎。
吴副官:是马师傅吧?请坐请坐。
侍者上茶。
吴副官:鄙人姓吴,在军队供职,今天请你上来坐,只为一事。
吴副官:(眯着小眼说)直说了吧,我看上了你家的才女了。
马宏远:这?
吴副官:这您放心,明天,我就请媒人上门提亲,我吴某一定会明媒正娶的哦。
吴副官没等马宏远说话,就开始自我介绍。
吴副官:我是四川人,全家老小都在成都,我随军转战,现到了你们九安,我在安庆的长江边上有一套别墅,你家才女嫁给我,虽说是做小的,但我不会让她受一点委曲。我太太从不离家,一直在四川照顾公婆抚养孩子,我很喜欢有才气的女人。你女儿,叫马青云是吧?”
吴副官:(他抬头看了一眼马宏远,接着说)青云可以常年住在安庆,也可以随军,只要她愿意,怎么样都行。”
马宏远呆呆的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吴副官说个不停。
画外音:按现在的说法,吴副官这是在包二奶,但在解放前,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有钱有势的男人,娶几个姨太不仅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相反,还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
吴副官做完了自我介绍,取出一张银票递给马宏远。
吴副官:这是我孝敬您老的,明天媒人过去,你选个好日子,我再安排人给你送财礼,告辞了。
没等马宏远回过味来,吴副官已经走下了楼梯。
画外音:就这样,马青云又嫁给了第二个男人,这是连面也没见过的男人,媒婆说,姑爷虽然不嫌青云是个寡妇,但却不允许她带婷婷过去。马青云死活不愿丢下孩子,可最终还是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作为青云的母亲,刘惠玲对女儿的再嫁有过许多顾虑,她不希望吴副官有钱有势,只希望他是个好人,能平平安安地陪伴女儿一生就行了。
马家青云屋
临别的那一刻,马青云把刚一岁的婷婷紧紧地抱在怀中,将乳头塞进婷婷的嘴里,婷婷幸福地吸吮着,青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颊滚落到乳房上,溅在小婷婷的嘴上、脸上,小婷婷依然幸福地吸吮着。
刘惠玲含泪掰开了女儿的手,轻轻地从青云怀中“夺”下小婷婷。婷婷在小床上“哇哇”地哭泣,刘惠玲、青云相拥无语,泪如泉涌。
宋耀辉:(叹了口气)唉,这花园、这宅子,我很喜欢,我就是生在这里的,在这里长大的,只可惜呀,下个月,它就不姓宋了。
马宏远:(不解地问)您把它卖了?这么好的花园、宅子干吗要卖啊?
宋耀辉:实在是不想卖呀,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
宋耀辉:(指着不远处的石榴树说)你看那石榴花开的多好呀,那是我亲手栽的。
宋耀辉:(喝了口茶接着说)仁华半年前就告病在家,后来就再也没有去县里当差,上面派了一个姓陈的处长接管了仁华手上的事,我们住的宅子,你看东边的两层新楼是县里出资造的公寓,西面和南北两面的宅子,还有这花园,都是我祖上留下的。”
马宏远点了点头。
宋耀辉:(继续说)按理说,这委任一到,公寓就得让出来给陈处长,毕竟仁华与陈处长都是同僚,所以陈处长一直没提。人走茶凉呀,这仁华刚走,陈处长的副官就过来了,催了。其实,我是舍不得这宅子和花园,要不,我们早走了,我们家祖上是广西的,在柳州,我们还有些家业,我有两个哥哥都在广西。人也老了,我早想回去了,说实话,我的宅子和花园一般人还真的拿不起,昨天,陈处长和陈太太来看过了,陈太太一个劲地夸我的宅子好、花园好,我就随便说了句,‘只要陈太太喜欢,你可以整个接下来。’没想到陈处长当即拍板,要了!唉,亲家,你知道吗,无论陈处长给我再多钱,我都会心疼的”
马宏远:(根本没有往下听,他关心的不是宅子,也不是花园。)那您下个月就要去广西了? 去柳州,有火车吗?得几天能到呀?
宋耀辉:(看透了马宏远的心思)亲家,是不是觉得想见一下青云很难了?今天请你来,就是想与你谈谈青云的事。
宋耀辉:(放下手中的杯子,接着说)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我们宋家对不住青云,她嫁给仁华刚一年,仁华丢下个不满月的孩子就走了,青云今年还不到十八岁,她还小,以后的路还很长,青云是个好孩子,知书达理,人也贤惠,说实在的,留在宋家,我会像闺女一样待她。”
马宏远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拿着杯盖,僵持着,像个雕塑,听宋耀辉说到这儿,抬眼望了一下亲家,又急忙把眼光移向手中的茶杯。
宋耀辉:(接着继续说)我反复考虑过,这么小的年纪与其让她留在宋在守寡,不如你给她领回去,再给她说个婆家。
马宏远:(着急而又懦弱):宋老爷,这个,这个不行的吧,青云嫁给了宋家,她生是宋家的人,死是宋家的鬼,这么回去了,人家要怎么说啊。
宋耀辉:(轻轻地摇了摇头,笑着说)亲家,哪有人会让自己家的媳妇嫁人的,我宋家也不缺她吃少她穿的,我是个开明的老头,我是为青云好呀,唉!我是觉得青云太可惜,才会这样想的。我知道,没有人会理解我这样做,但亲家,你好好想想,我这是不是替青云着想。”
马宏远:可是,可是,宋老爷,青云已经有了婷婷,她不能……
宋耀辉把银票放在石桌上,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
画外音:宋耀辉点到了马宏远的软肋。由于活计不多,闲余的时间里马宏远染上了赌博的毛病,本来手头紧的时候,亲戚那儿可以借点,应付一阵,现在,已没人再愿意帮他了,仁华在世的时候,这位老丈人曾厚着脸来讨过些钱。宋耀辉知道他的短处。
宋家正厅
宋家正厅气氛有些肃穆,堂桌两侧坐得是马青云的公公和婆婆,马青云的父母坐在靠着屋东墙的木椅上。
宋耀辉:(起身将一张用小楷毛笔书写的一张纸递给了马宏远)亲家, 这是我拟的休书,你看一下”
马青云走到宋耀辉面前,看了一眼婆婆,然后,目视着宋耀辉。
马青云:(跪下,哭泣着说)爸爸, 妈妈,我叫你们爸爸妈妈,是希望您把我当成是你们的女儿 ,我现在既然嫁到了宋家,今生今世,我都是宋家的人,我会代仁华好好孝敬你们二老的,我会的,我会把婷婷养大,让她孝敬爷爷奶奶……
宋太太起身扶起青云。
宋太太:傻孩子,别哭了。你还小,你不懂,我们这是在为你的将来着想呀。
宋耀辉:(对家人说)去,把银票和首饰拿来。
家人将准备好的一沓银票和一只首饰盒取了过来,放在马宏远夫妇座前的茶几上。
马宏远伸手去摸首饰盒,脸色铁青的刘惠玲抬手推开了他的手,站起来冲着宋耀辉。
刘惠玲:(高声地说)青云,我们走,孩子扔给他,这钱,我们分文不要!
说着,拖着青云就往外走。
马青云:不,妈,我不能没有婷婷!不能!”
被拖到门口的青云死死抱着门框,哭喊着:“我要婷婷!我要婷婷!”
刘惠玲:(抱着青云的双肩,怒目圆睁,一字一句)你真蠢,看不出来吗,人家在赶你出门。(她冲着宋耀辉)没有宋家,我们照样活!
马青云:(满脸是泪地说)婷婷是我身上的肉,我不能没有她。
看着泪流满面的青云,刘惠玲眼前突然浮现出青云被弃的那一幕
切回(B)
“哇、哇、哇、哇……”婴儿凄惨悲凉的哭声在夜空中回荡。宁静的河边,一块大青石上,一个被兰花布裹着的婴儿躺在上面,伴着哭声,兰花布上的小白花像是被风吹的小花一样,轻轻摇动。初春的夜晚,河面上的清风带着寒气。刚刚冒出地面的小草瑟瑟发抖。
刘惠玲凄然泪下,双手从青云的肩上滑落,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天晴得很好。6月的山城到处郁郁葱葱。一辆马车在缓缓前行。
。
马家大院门前
马宏远、刘惠玲、青云和小婷婷从马车上下来。
爷爷马庆功,还有两个妹妹出门相迎。
画外音:青云之后,1930年马家有了个男孩,取名马志鹏;1932年又有了一个男孩,取名马志程。马家上下高兴的不得了,可是,生活水平却是直线下降,那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刘惠玲还在继续生,1935年生了个女孩,取名马青兰,1937年又生了个女孩,取名,马青青。不幸的是,1938年乡里闹瘟疫,8岁的马志鹏和6岁的马志程相继夭折了,只剩下两个妹妹。
马青青从车上接下刚刚满月的小婷婷,马青云扶着妈妈刘惠玲下车。马宏远抱着首饰盒跟在后面,年过70岁的马庆功拄着手杖,站在门口。
进门后,刘惠玲就被扶上了床,马宏远将首饰盒交给了刘惠玲。坐在床上的刘惠玲泪眼迷离地看着抱着婷婷的马青云。
刘惠玲:(有气无力地拍了一下首饰盒,对马宏远说)她爹,这是青云和婷婷的,你可不能打它的主意,这个,你一个子也不能碰。
说话间,她从衣兜里取出一串钥匙,选出其中一把,指了指靠近床脚的厨子,又把首饰盒交给了马宏远。马宏远用钥匙打开了厨门,将首饰盒放了进去后,锁上,又将钥匙还给了刘惠玲。
画外音:心地不坏的男人,一旦有了恶习,就会觉得对不起家人。自己无形中就调低了在家中的地位,甚至连说话的力度和音量也会往下调。刘惠玲是大家闺秀,本来她对丈夫百依百顺,贤惠善良,性情温和。马宏远原先也是说一不二、八面威风的大丈夫。自从他染上赌钱的恶习后,俩人都变了。刘惠玲性情变的不再温和了,特别是对马宏远,马宏远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妻管严”。
马家大院
马庆功,拄着拐杖,在院子溜达,两个妹妹在玩耍,马青云在带婷婷玩,马宏远在磨刨刀。
画外音: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殷勤的媒婆们又一次地盯上了马家。这次来说媒的大多数情况都不是很好,有老光棍,有肢体残疾的,还有拖儿带女的,因为第一次婚姻给马青云带来的伤痛还没有抚平,所以她讨厌所有的媒婆,她认为没有媒婆,她就不会嫁给宋家,就不会被宋家抛弃,就不会……在马宏远看来,女儿虽然已经不再是黄花闺女,但依然很漂亮,他认为,嫁给有钱有势的人家做小,总比嫁给穷鬼过苦日子强。他不管女儿怎样想,一心想要再给青云找户有钱人家。
马宏远的机会终于来了。
马家大院
院子里放了六个小凳子和四把小椅子,马宏远推来三轮小推车,青青把小凳子、小椅子往车上装。
集市上
马宏远和青青在摆在摊兜售小凳子、小椅子。
一个身着军服的小兵走到马宏远摊前。
小 兵:你姓马吗?
马宏远:(茫然地看着小兵)是呀,小爷,您?
小 兵:(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茶楼)我们吴副官请你过去说话。
马宏远与小女儿交代了两句,就跟小兵去了茶楼。
茶楼
一个四川口音三十多岁的素装打扮的男子起身相迎。
吴副官:是马师傅吧?请坐请坐。
侍者上茶。
吴副官:鄙人姓吴,在军队供职,今天请你上来坐,只为一事。
吴副官:(眯着小眼说)直说了吧,我看上了你家的才女了。
马宏远:这?
吴副官:这您放心,明天,我就请媒人上门提亲,我吴某一定会明媒正娶的哦。
吴副官没等马宏远说话,就开始自我介绍。
吴副官:我是四川人,全家老小都在成都,我随军转战,现到了你们九安,我在安庆的长江边上有一套别墅,你家才女嫁给我,虽说是做小的,但我不会让她受一点委曲。我太太从不离家,一直在四川照顾公婆抚养孩子,我很喜欢有才气的女人。你女儿,叫马青云是吧?”
吴副官:(他抬头看了一眼马宏远,接着说)青云可以常年住在安庆,也可以随军,只要她愿意,怎么样都行。”
马宏远呆呆的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吴副官说个不停。
画外音:按现在的说法,吴副官这是在包二奶,但在解放前,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有钱有势的男人,娶几个姨太不仅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相反,还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
吴副官做完了自我介绍,取出一张银票递给马宏远。
吴副官:这是我孝敬您老的,明天媒人过去,你选个好日子,我再安排人给你送财礼,告辞了。
没等马宏远回过味来,吴副官已经走下了楼梯。
画外音:就这样,马青云又嫁给了第二个男人,这是连面也没见过的男人,媒婆说,姑爷虽然不嫌青云是个寡妇,但却不允许她带婷婷过去。马青云死活不愿丢下孩子,可最终还是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作为青云的母亲,刘惠玲对女儿的再嫁有过许多顾虑,她不希望吴副官有钱有势,只希望他是个好人,能平平安安地陪伴女儿一生就行了。
马家青云屋
临别的那一刻,马青云把刚一岁的婷婷紧紧地抱在怀中,将乳头塞进婷婷的嘴里,婷婷幸福地吸吮着,青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颊滚落到乳房上,溅在小婷婷的嘴上、脸上,小婷婷依然幸福地吸吮着。
刘惠玲含泪掰开了女儿的手,轻轻地从青云怀中“夺”下小婷婷。婷婷在小床上“哇哇”地哭泣,刘惠玲、青云相拥无语,泪如泉涌。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