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4870
成片时长:约116分钟
阅读:11228
发表:2015/4/24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柳芽”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7.石家灶房 日
柳芽正在煮面,她往锅里打鸡蛋。
石宽进来:没想到小媳妇还挺勤快。
柳芽给她一个笑脸,又继续做饭。
石宽:起那么早,也不让俺再和你亲热一会。来嘣一个。
柳芽正忙活着,端了碗往外走,石宽拦住柳芽端碗的手,把脸伸过去想亲柳芽的嘴,柳芽手一抖碗里的面汤洒在石宽的手上,石宽“哎哟”一声。
石嫂:大清早的,也不多睡会儿,在这……干啥?
石嫂说着进屋,见他们俩抱在一起,扭过脸去。石宽和柳芽立即分开,柳芽满面羞涩,急忙把手里的碗放下。
石宽:娘,你看柳芽欺负人,热汤洒在我的手上。
石嫂:娘啥也没看见!
石宽冲着柳芽做了一个鬼脸。
石嫂:要不你俩再睡会儿?
石宽:娘,你真是,起都起来了……
石嫂:那好,柳芽饭都做好了,就一起吃吧,待会儿再给你俩说个事。
石宽:啥事?娘。
石嫂:吃完饭再说。
石宽给柳芽做了个端碗吃饭的动作。柳芽点头。
石嫂点着石宽的脑门:别看你媳妇柳芽没嘴,不比你小子笨一点!
石宽:娘,媳妇刚进门你就偏心眼,我那点不如她?
石嫂:不是你那点不如她,是她哪点都不比你差!除了不会说话。
8.石嫂房内 日
石嫂从腰间摸出钥匙,打开炕头上的柜子,拿出了一沓钱递给石宽。
石嫂:快过年了,今天是镇上年前的最后一个集。你俩收拾收拾赶集去吧,看看柳芽想买点啥?只要她喜欢就行,另外再办点年货。
石宽:娘,我还有钱。这些你留着自己花吧,想吃啥用啥我再去买。
石嫂:这几年咱山里条件好了,好东西我没少吃。再说,我一个老婆子能花多少钱?钱放家里也不能生小钱,该花就花,花了再挣嘛。等一开春,我再编些筐卖,缺不了零花钱……
石宽:娘,以后家里挣钱的事归我,你就放心吧,现在农村的政策这么好,只要咱不懒,找点活就能挣钱。这些钱你还是留着自己花吧。
石嫂:你们结婚时柳芽家就没跟咱要什么。这都快过年了,给你媳妇买两件衣裳,柳芽不会说话,咱更不能亏待人家!
石宽:这我知道。娘你放心,我以后会好好待柳芽。娘,我这次结婚花掉了你半辈子的积蓄……
石嫂:这孩子,说这个干啥,你娶媳妇娘高兴?把娘卖了都行!
看着他们说话的柳芽拽了拽石宽的衣裳,指了指钱,摇头。
石宽拿着钱,递给了柳芽又拽了下她的外衣。
石宽:娘要给你买新衣服。
柳芽点头明白。她把钱放在桌上,拔开石门的手,扯了下自己的衣襟,然后伸出三个手指晃了晃,走了出去。
石嫂:石宽,你媳妇这是干啥?
石宽:不知道,可能是说,她有三身衣裳吧。
话音刚落,柳芽提着个红包袱进来。
柳芽打开包袱,里面是红纸和剪刀。石嫂和石宽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明白柳芽这是什么意思。柳芽拿着剪刀在红纸上咔嚓几下,就剪出一只鸡递给石宽,随后又剪出一头猪和一只羊,递给了石嫂。
石嫂迷惑:你这又是猪又是羊的,啥意思啊?
石宽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告诉柳芽:鸡,猪和羊咱们家原来也有,为娶你把鸡、猪都杀了,把羊也都卖掉换成钱了。
柳芽又剪了一个提着桶的姑娘,把猪和羊放在一起;又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钱。
石宽立刻明白:嗷,你是想去镇上买小猪和羊羔,回来自己养!
石嫂:多懂事的孩子,一进门就知道过日子!
石宽忽然明白:娘,她这是用剪纸跟咱说话呀!看看吧,娘,咱给你娶的儿媳妇怎么样?
石嫂:儿子!柳芽有灵气,比你强(石嫂顺手在石宽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你呀,学着点吧。
正在这时,忽听到门外有人喊。
村支书:石宽,石宽在家吗?
石宽站起来。从窗口望过去,见村支书走进院,手里拿着个“傩戏”表演的的面具。石宽迎到屋门口,打招呼。
石宽:支书。
石嫂:大兄弟,这才腊月十几,正月门都还没进,你翻出来这玩意儿不太早吗?
村支书将“傩戏”面具给石宽,柳芽接过去翻过来调过去地看着。
村支书:还是早做准备的好。自从咱“傩戏”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咱得更好地挖掘、保护,俗话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咱也让它带动一下村里的经济发展,你说是不是?
石宽:支书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我双手赞成!积极参与!
村支书: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珍贵的很……要传给年轻人不容易啊!
石宽:支书你看,俺又没说不学,我石宽向你们保证,一定把老辈人留下的傩戏学好,继承下去!
村支书:刚娶了媳妇就装大人。说正事,这个面具坏了,你给看看怎么修,尽快给它弄好。
石宽:这个没问题,裤裆里摸小鸡——手到擒来。
村支书:你贫嘴吧。
支书看到了桌子上的剪纸:石嫂,你还有这手艺?这猪、羊,还挺像样的啊。
石嫂:大兄弟,我的手有那么巧吗?
石宽:俺媳妇剪得玩儿哩。
村支书:心灵手巧,一准是个好媳妇,石宽有福啊。
石宽(说柳芽):支书表扬你呢。
石宽冲柳芽竖起了大拇指,柳芽像是听懂了她们的话,羞涩地一笑。
9.村貌 傍晚
村里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各家大门口的大红灯笼,闪烁着浓浓的年味,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们都在喜迎新春来临……
10.柳芽房内 傍晚
石宽忙着画脸谱,试面具。柳芽在一旁帮忙整理“傩戏”的服装,整理道具……
石宽已装扮整齐,拿起道具出了家门;柳芽紧跟在后。
11.村内 夜
街上已是呐喊声声,傩戏“捉黄鬼”已在村子的街上摆开了阵势。身着单衣的大魁、一鬼和跳鬼,摆弄着刚劲的舞姿,在众多手持柳棒的更夫们的簇拥下,边跑边呐喊者沿街驱邪赶鬼。
石宽奔波在人群的前头,奋力地呐喊……
柳芽和几个姑娘媳妇们,都兴奋地随着涌动的人流,边走边指指点点……
表演者个个大汗淋漓……
12.村内 日
天亮后,全身被涂成黄色的“黄鬼”被捉,小山村沸腾了,街道上人山人海。
“黄鬼”被押着游街示众,街上的队伍浩浩荡荡,前有鸣锣开道的衙役,后有手持旗牌、伞扇、金瓜、钱斧等全套依仗,以及戴有各色面具或画有各色脸谱的人群相随,再后边就是民间社火的队伍……
石宽尽兴地表演着……
柳芽在观众中,也兴奋地扭动着身姿……
表演的队伍走走停停,人群向村外涌去……
13.村外干枯的河床 日
高筑起的开斩台,“黄鬼”被押到台上。
礼炮震天。顿时整个台子弥漫在烟雾中,“黄鬼”被抽肠剥皮,傩戏进入高潮。
人们欢呼着,群情激奋……
14.柳芽屋内 夜
石宽在睡觉,打着鼾;柳芽在聚精会神地剪纸……
石宽翻了个身,迷迷糊糊的摸了下旁边的枕头,没有了柳芽,他慢慢的醒来。见柳芽坐在桌子旁正在剪着什么。
石宽:还不睡?
石宽披着被子坐起来,拿过柳芽的剪纸看,十分地惊奇。
原来柳芽的剪的都是白天他们表演的“傩戏”中的人物,虽然带有几分夸张,但惟妙惟肖……
石宽脱口而出:这么像!你剪的都快赶上店里卖的了……
15.石家院内 日
石宽戴着油污的手套在检查维修半新的三码车;柳芽端着一盆水帮着擦洗车身上浮尘和泥土,她的手被冻得红肿。石宽给机车加好机油,宁上盖,看到擦车的柳芽,过去夺下她手里的毛巾。
石宽边说边打着手势:这么冷的天,不用擦,用笤帚扫扫就行。
石宽摘下手套,抓起柳芽的手放到嘴边哈了几口热气。柳芽笑着缩回手,石宽把她推进屋里。
石宽连说带比划:老实待着,要不帮着娘干点屋里的活,院里太冷不许出去。
石嫂抱着要洗的衣服从屋里出来。柳芽看到,忙接了过去。
石嫂:给你媳妇说话就不能小声点,人家又没有招你惹你。
石宽:嗨,声大声小她也听不到。
说完这话,他心虚地瞟了柳芽一眼。柳芽正从缸里往盆里舀水。
石嫂:人家声音听不到,眼能看到,心能想到!人啊到什么时候都得将心比心。
石宽不再说什么,进灶房提出来二暖瓶将热水倒进柳芽脚下的洗衣盆里,又跟她比划了一番。
石宽:天太凉,洗衣裳一定要用热水。
他说完,开起三马车,随着“突、突”的响声,石宽出院门。
16.山景 日
弯弯曲曲的小路,在群山的环抱中,如玉带缠绕在山与山之间。
石宽开着三马车,行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在背阳的地方仍有积雪残留。
17.村道上 日
石嫂拍打邻居的院门。身后跟着柳芽,她背着半袋玉米。
石嫂:他二婶,在家吗?
二婶开门:石嫂,哟,还带着新媳妇,你这是……
石嫂:听说邻村的电磨坏啦,这不想借你家驴,碾点玉米面。
二婶:来,先进屋坐会。
石嫂:不啦,石宽说还是自己碾的好喝,就麻烦你来啦。
二婶:行啊,我给你牵驴去。看你这儿媳真俊!
18.村中老碾坊 日
一盘硕大的石磨在转动……拉动它的是一头驴。
柳芽围着磨转,不时搓面倒进石嫂摇动的筛子里。
有过路的村民不时和他们打招呼……
村民甲:石嫂,哎呦,带着儿媳妇磨面哪……
村民乙:石嫂,你可看好那驴,别让它踢着新媳妇。
石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呀小心别让门槛给绊倒,把门牙给磕掉……
19.石家院里 日
柳芽正在收拾破旧的猪圈。身边放着砖头、和好的泥,她在往缺口地方抹泥,砌砖。
石嫂再和泥,往柳芽身边的破盆子里铲泥。
二婶进院:大冷的天,你娘俩鼓捣啥呢?
石嫂:这孩子一早起来就叮叮当当,我当干啥呢?原来要自己修猪圈!
二婶:这都是男人的活…….
石嫂:是,我说了让石宽抽时间干,她不听。她二婶有事?
二婶:镇上集,看柳芽去不?
石嫂:去、去。柳芽在家闷的慌,你跟她说去,我打水让她洗手。
石嫂进灶房弄热水,二婶用手拍了一下柳芽的肩膀。
二婶:柳芽,今天镇上有集,你去不去?
二婶自语:嗨,忘了孩子是哑巴。
二婶边说边比划:看你能的,这都是男人活,咱女人只管生孩子,收拾好家就行了。
柳芽停下手里的活,瞪大眼睛看着二婶的比划,不知何意,半天才明白是邀她去赶集,她笑着摇了摇头。
二婶边说边用打手势:你咋就不去,为啥?
这时,石嫂端着热水走出灶房,放到柳芽跟前,示意她洗手、洗脸,跟二婶出去。
柳芽指了指半截子墙,摆摆手,又摇头。
柳芽正在煮面,她往锅里打鸡蛋。
石宽进来:没想到小媳妇还挺勤快。
柳芽给她一个笑脸,又继续做饭。
石宽:起那么早,也不让俺再和你亲热一会。来嘣一个。
柳芽正忙活着,端了碗往外走,石宽拦住柳芽端碗的手,把脸伸过去想亲柳芽的嘴,柳芽手一抖碗里的面汤洒在石宽的手上,石宽“哎哟”一声。
石嫂:大清早的,也不多睡会儿,在这……干啥?
石嫂说着进屋,见他们俩抱在一起,扭过脸去。石宽和柳芽立即分开,柳芽满面羞涩,急忙把手里的碗放下。
石宽:娘,你看柳芽欺负人,热汤洒在我的手上。
石嫂:娘啥也没看见!
石宽冲着柳芽做了一个鬼脸。
石嫂:要不你俩再睡会儿?
石宽:娘,你真是,起都起来了……
石嫂:那好,柳芽饭都做好了,就一起吃吧,待会儿再给你俩说个事。
石宽:啥事?娘。
石嫂:吃完饭再说。
石宽给柳芽做了个端碗吃饭的动作。柳芽点头。
石嫂点着石宽的脑门:别看你媳妇柳芽没嘴,不比你小子笨一点!
石宽:娘,媳妇刚进门你就偏心眼,我那点不如她?
石嫂:不是你那点不如她,是她哪点都不比你差!除了不会说话。
8.石嫂房内 日
石嫂从腰间摸出钥匙,打开炕头上的柜子,拿出了一沓钱递给石宽。
石嫂:快过年了,今天是镇上年前的最后一个集。你俩收拾收拾赶集去吧,看看柳芽想买点啥?只要她喜欢就行,另外再办点年货。
石宽:娘,我还有钱。这些你留着自己花吧,想吃啥用啥我再去买。
石嫂:这几年咱山里条件好了,好东西我没少吃。再说,我一个老婆子能花多少钱?钱放家里也不能生小钱,该花就花,花了再挣嘛。等一开春,我再编些筐卖,缺不了零花钱……
石宽:娘,以后家里挣钱的事归我,你就放心吧,现在农村的政策这么好,只要咱不懒,找点活就能挣钱。这些钱你还是留着自己花吧。
石嫂:你们结婚时柳芽家就没跟咱要什么。这都快过年了,给你媳妇买两件衣裳,柳芽不会说话,咱更不能亏待人家!
石宽:这我知道。娘你放心,我以后会好好待柳芽。娘,我这次结婚花掉了你半辈子的积蓄……
石嫂:这孩子,说这个干啥,你娶媳妇娘高兴?把娘卖了都行!
看着他们说话的柳芽拽了拽石宽的衣裳,指了指钱,摇头。
石宽拿着钱,递给了柳芽又拽了下她的外衣。
石宽:娘要给你买新衣服。
柳芽点头明白。她把钱放在桌上,拔开石门的手,扯了下自己的衣襟,然后伸出三个手指晃了晃,走了出去。
石嫂:石宽,你媳妇这是干啥?
石宽:不知道,可能是说,她有三身衣裳吧。
话音刚落,柳芽提着个红包袱进来。
柳芽打开包袱,里面是红纸和剪刀。石嫂和石宽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明白柳芽这是什么意思。柳芽拿着剪刀在红纸上咔嚓几下,就剪出一只鸡递给石宽,随后又剪出一头猪和一只羊,递给了石嫂。
石嫂迷惑:你这又是猪又是羊的,啥意思啊?
石宽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告诉柳芽:鸡,猪和羊咱们家原来也有,为娶你把鸡、猪都杀了,把羊也都卖掉换成钱了。
柳芽又剪了一个提着桶的姑娘,把猪和羊放在一起;又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钱。
石宽立刻明白:嗷,你是想去镇上买小猪和羊羔,回来自己养!
石嫂:多懂事的孩子,一进门就知道过日子!
石宽忽然明白:娘,她这是用剪纸跟咱说话呀!看看吧,娘,咱给你娶的儿媳妇怎么样?
石嫂:儿子!柳芽有灵气,比你强(石嫂顺手在石宽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你呀,学着点吧。
正在这时,忽听到门外有人喊。
村支书:石宽,石宽在家吗?
石宽站起来。从窗口望过去,见村支书走进院,手里拿着个“傩戏”表演的的面具。石宽迎到屋门口,打招呼。
石宽:支书。
石嫂:大兄弟,这才腊月十几,正月门都还没进,你翻出来这玩意儿不太早吗?
村支书将“傩戏”面具给石宽,柳芽接过去翻过来调过去地看着。
村支书:还是早做准备的好。自从咱“傩戏”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咱得更好地挖掘、保护,俗话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咱也让它带动一下村里的经济发展,你说是不是?
石宽:支书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我双手赞成!积极参与!
村支书: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珍贵的很……要传给年轻人不容易啊!
石宽:支书你看,俺又没说不学,我石宽向你们保证,一定把老辈人留下的傩戏学好,继承下去!
村支书:刚娶了媳妇就装大人。说正事,这个面具坏了,你给看看怎么修,尽快给它弄好。
石宽:这个没问题,裤裆里摸小鸡——手到擒来。
村支书:你贫嘴吧。
支书看到了桌子上的剪纸:石嫂,你还有这手艺?这猪、羊,还挺像样的啊。
石嫂:大兄弟,我的手有那么巧吗?
石宽:俺媳妇剪得玩儿哩。
村支书:心灵手巧,一准是个好媳妇,石宽有福啊。
石宽(说柳芽):支书表扬你呢。
石宽冲柳芽竖起了大拇指,柳芽像是听懂了她们的话,羞涩地一笑。
9.村貌 傍晚
村里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各家大门口的大红灯笼,闪烁着浓浓的年味,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们都在喜迎新春来临……
10.柳芽房内 傍晚
石宽忙着画脸谱,试面具。柳芽在一旁帮忙整理“傩戏”的服装,整理道具……
石宽已装扮整齐,拿起道具出了家门;柳芽紧跟在后。
11.村内 夜
街上已是呐喊声声,傩戏“捉黄鬼”已在村子的街上摆开了阵势。身着单衣的大魁、一鬼和跳鬼,摆弄着刚劲的舞姿,在众多手持柳棒的更夫们的簇拥下,边跑边呐喊者沿街驱邪赶鬼。
石宽奔波在人群的前头,奋力地呐喊……
柳芽和几个姑娘媳妇们,都兴奋地随着涌动的人流,边走边指指点点……
表演者个个大汗淋漓……
12.村内 日
天亮后,全身被涂成黄色的“黄鬼”被捉,小山村沸腾了,街道上人山人海。
“黄鬼”被押着游街示众,街上的队伍浩浩荡荡,前有鸣锣开道的衙役,后有手持旗牌、伞扇、金瓜、钱斧等全套依仗,以及戴有各色面具或画有各色脸谱的人群相随,再后边就是民间社火的队伍……
石宽尽兴地表演着……
柳芽在观众中,也兴奋地扭动着身姿……
表演的队伍走走停停,人群向村外涌去……
13.村外干枯的河床 日
高筑起的开斩台,“黄鬼”被押到台上。
礼炮震天。顿时整个台子弥漫在烟雾中,“黄鬼”被抽肠剥皮,傩戏进入高潮。
人们欢呼着,群情激奋……
14.柳芽屋内 夜
石宽在睡觉,打着鼾;柳芽在聚精会神地剪纸……
石宽翻了个身,迷迷糊糊的摸了下旁边的枕头,没有了柳芽,他慢慢的醒来。见柳芽坐在桌子旁正在剪着什么。
石宽:还不睡?
石宽披着被子坐起来,拿过柳芽的剪纸看,十分地惊奇。
原来柳芽的剪的都是白天他们表演的“傩戏”中的人物,虽然带有几分夸张,但惟妙惟肖……
石宽脱口而出:这么像!你剪的都快赶上店里卖的了……
15.石家院内 日
石宽戴着油污的手套在检查维修半新的三码车;柳芽端着一盆水帮着擦洗车身上浮尘和泥土,她的手被冻得红肿。石宽给机车加好机油,宁上盖,看到擦车的柳芽,过去夺下她手里的毛巾。
石宽边说边打着手势:这么冷的天,不用擦,用笤帚扫扫就行。
石宽摘下手套,抓起柳芽的手放到嘴边哈了几口热气。柳芽笑着缩回手,石宽把她推进屋里。
石宽连说带比划:老实待着,要不帮着娘干点屋里的活,院里太冷不许出去。
石嫂抱着要洗的衣服从屋里出来。柳芽看到,忙接了过去。
石嫂:给你媳妇说话就不能小声点,人家又没有招你惹你。
石宽:嗨,声大声小她也听不到。
说完这话,他心虚地瞟了柳芽一眼。柳芽正从缸里往盆里舀水。
石嫂:人家声音听不到,眼能看到,心能想到!人啊到什么时候都得将心比心。
石宽不再说什么,进灶房提出来二暖瓶将热水倒进柳芽脚下的洗衣盆里,又跟她比划了一番。
石宽:天太凉,洗衣裳一定要用热水。
他说完,开起三马车,随着“突、突”的响声,石宽出院门。
16.山景 日
弯弯曲曲的小路,在群山的环抱中,如玉带缠绕在山与山之间。
石宽开着三马车,行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在背阳的地方仍有积雪残留。
17.村道上 日
石嫂拍打邻居的院门。身后跟着柳芽,她背着半袋玉米。
石嫂:他二婶,在家吗?
二婶开门:石嫂,哟,还带着新媳妇,你这是……
石嫂:听说邻村的电磨坏啦,这不想借你家驴,碾点玉米面。
二婶:来,先进屋坐会。
石嫂:不啦,石宽说还是自己碾的好喝,就麻烦你来啦。
二婶:行啊,我给你牵驴去。看你这儿媳真俊!
18.村中老碾坊 日
一盘硕大的石磨在转动……拉动它的是一头驴。
柳芽围着磨转,不时搓面倒进石嫂摇动的筛子里。
有过路的村民不时和他们打招呼……
村民甲:石嫂,哎呦,带着儿媳妇磨面哪……
村民乙:石嫂,你可看好那驴,别让它踢着新媳妇。
石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呀小心别让门槛给绊倒,把门牙给磕掉……
19.石家院里 日
柳芽正在收拾破旧的猪圈。身边放着砖头、和好的泥,她在往缺口地方抹泥,砌砖。
石嫂再和泥,往柳芽身边的破盆子里铲泥。
二婶进院:大冷的天,你娘俩鼓捣啥呢?
石嫂:这孩子一早起来就叮叮当当,我当干啥呢?原来要自己修猪圈!
二婶:这都是男人的活…….
石嫂:是,我说了让石宽抽时间干,她不听。她二婶有事?
二婶:镇上集,看柳芽去不?
石嫂:去、去。柳芽在家闷的慌,你跟她说去,我打水让她洗手。
石嫂进灶房弄热水,二婶用手拍了一下柳芽的肩膀。
二婶:柳芽,今天镇上有集,你去不去?
二婶自语:嗨,忘了孩子是哑巴。
二婶边说边比划:看你能的,这都是男人活,咱女人只管生孩子,收拾好家就行了。
柳芽停下手里的活,瞪大眼睛看着二婶的比划,不知何意,半天才明白是邀她去赶集,她笑着摇了摇头。
二婶边说边用打手势:你咋就不去,为啥?
这时,石嫂端着热水走出灶房,放到柳芽跟前,示意她洗手、洗脸,跟二婶出去。
柳芽指了指半截子墙,摆摆手,又摇头。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