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490
阅读:7327
发表:2016/5/3
100章 都市 小说
《教育世家传奇》第89-90章
1-2
…
89-90
97-98
99-10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马行空哈哈大笑:“李校长,我们合作不成,仁义在,您干嘛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呢?什么选你们小学校‘下手’?这‘下手’一词恐怕太伤感情了吧?咱们把话说开了,我没告你们毁约,让你们赔偿损失,是因为我们这个大公司,不忍心难为你们小学校。尤其是不愿意让您为难。其实是因为你们款没到,才没有开工的。上面拨款没有批下来,是你们的问题,我只不过是帮忙而已。我想您一个小学校长,上面根本不可能有认识人,所以我就主动为你们托人。结果您没有办成还不说,把我几个多年的好朋友都给毁了。有的被双规审查、有的受到了处分,有的进了监狱。我在上面的线都被您给掐断了,难道您还要向我兴师问罪?”
马行空这绵里藏针的一段话,说得李露珠怒火万丈,本来他们想通过建朝晖小学的大楼,大捞一把,把国家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又花言巧语地把责任推到李露珠身上,真是要把李露珠气炸肺。李露珠本来想弄明白他们为什么选中朝晖小学下手,不仅没问出来,反而惹了一肚子气。她气得什么也没说,就挂断了电话。
这些年来,马行空就凭借他用钱买通一些贪得无厌的高官,搞到一些别人搞不来的批文,做成了几笔大买卖,挣了大钱,建了两个小区。现在房费飞速上涨,财源滚滚而来,成为J省出名的房地产开发商。他的智囊团在报纸上看到朝晖小学的有关报道,突发奇想,于是就想出建样板学校的主意。他们有一个从教育口跳槽的笔杆子,对学校工作了如指掌,所以就起草一份创建样板学校的规划书。这个冠冕堂皇、魅力四射的规划书迷倒了很多人,李露珠就是在这迷药中受骗上当的。
黑心商人的美梦没有成真,反而损失惨重,赔了夫人又折兵。满肚子怨气无处发泄,只能拿没有复杂社会经验的李露珠开涮。
由于原朝晖小学学生家长联名告状,朝晖小学被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大大超过50万 )一个非常敬业的小学校校长李露珠因渎职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监外执行)。一个艰苦奋斗十多年,成绩显著的女强人李露珠,就这样成为一个罪人,失去了工作。
可怜的小妹露珠,不愿意成为哥哥姐姐们的累赘,自己从不接受家人的帮助,自己到处给人当钟点工,挣点钱维持自己的最低生活水平。
在这物欲横流浑浊的空气中,滋生了形态各异的杂草、毒菌。学校没能幸免。都是钱来主宰一切:择校选班钱说了算;排座位,家长偷偷给班主任送点礼,你的孩子就会从后面挪到前面,哪怕你个子高高,挡了一片。老师会解释:“他眼睛不好,大家要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照顾一下吧!”
冬天大雪纷飞,学生要出去扫雪,有钱人孩子娇惯,于是偷偷塞给老师点钱说:“我家孩子身体不好,有慢性病,下雪天老师照顾照顾,别让他出去扫雪了。”于是老师自然要照顾了。也有不认钱的老师,拒收‘贿赂’坚决抵制,无奈的家长竟然提出:“我们雇人来扫雪可以吧?”
每到教师节,是家长们比富的最好时机,他们给老师的礼物真是独出心裁、花样翻新,档次逐年升高。最初的教师节,学生自作贺卡,写上令人感动的心里话,送给老师以表心意;后来学生亲手做个小椅垫,送给老师表示对老师的感谢;再后来买个小工艺品……再再后来送高级酒、高级烟;现在送银行卡、送钱,最多有给5000元的。
开始老师不敢要,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他们的理由是:“不要白不要,白给谁不要。你不要谁知道,谁也不能说你好,只能管你叫做‘大傻冒’。”于是乎‘傻帽’越来越少了。
可怕的演变使老教师们胆战心惊,这还了得!这样下去,教育出来的孩子们就不知变得啥样了?再也看不到以前那些可贵的精神了。在这些孩子的眼睛里,“金钱万能”,“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爹妈给钱花,无理也能走遍天下”。
最可怕的是有好多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在学校混日子,考学校花高价买作弊器,甚至顾枪手冒名顶替。高考分数不进线的就花高价进民办学校。最令人气愤的是这些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学生,在毕业前竟然高价雇人写论文。李家的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事,而且知道李家才子才女多,找上门来的人肯出5000元买一篇论文。可是他们都坚决抵制。
大风的儿子因为学习不好初中毕业之后考上一个中等专业学校,每年6800元学费。可是几乎没上几次课,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上课。每次考试老师通知学生提前一天到校,临考前学校先发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照抄。这件事被李朝阳知道后,立即写了一封信送交到教委,结果教委下来工作组到这个学校调查,情况属实,这个学校被查封。
后来也不知谁透露了消息,知道检举人是李朝阳。于是李朝阳,一周之内接到五封恐吓信。而且每天要来无数次骚扰电话。
李家的第四代、第五代教师,有的已经忘掉了祖训,在金钱肆虐的今天,沾染一身铜臭,再也不讲精神了。
95岁的李喜安,患严重疾病进入生命的倒计时。老爷子清清白白一辈子,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全家人都回来了,已经数不过来有多少教师了。大家紧紧地围在哥哥、爸爸、爷爷、太爷的跟前,静听他老人家的临终嘱咐。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十分清醒地。他看到晚辈们都围在他的病床前,感到很欣慰,露出淡淡地笑容。他看到满堂儿孙,极其吃力地说:龙城第一座中学是我爸爸妈妈和老姑创建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李家对得起祖宗,对得起龙城的老百姓。我们问心无愧。不论时局怎样变化,不论社会怎样不安,我们李家人认准“教育救国”“科技救国”这条基本理论,祖祖辈辈都把教育工作当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而从来没把它看成是谋生的职业。我们尽力了。”
朝阳看到爸爸说话太吃力了,就劝他说:“爸爸,我们都懂,您太累了,歇歇吧!”
“不!让我把话说完,你们一定要记住,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掌握在下一代的手里,下一代的命运又掌握在千千万万教师的手里……”老人的语速越来越慢,越来越慢,直到听不见了,他才慢慢闭上眼睛。
马行空这绵里藏针的一段话,说得李露珠怒火万丈,本来他们想通过建朝晖小学的大楼,大捞一把,把国家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又花言巧语地把责任推到李露珠身上,真是要把李露珠气炸肺。李露珠本来想弄明白他们为什么选中朝晖小学下手,不仅没问出来,反而惹了一肚子气。她气得什么也没说,就挂断了电话。
这些年来,马行空就凭借他用钱买通一些贪得无厌的高官,搞到一些别人搞不来的批文,做成了几笔大买卖,挣了大钱,建了两个小区。现在房费飞速上涨,财源滚滚而来,成为J省出名的房地产开发商。他的智囊团在报纸上看到朝晖小学的有关报道,突发奇想,于是就想出建样板学校的主意。他们有一个从教育口跳槽的笔杆子,对学校工作了如指掌,所以就起草一份创建样板学校的规划书。这个冠冕堂皇、魅力四射的规划书迷倒了很多人,李露珠就是在这迷药中受骗上当的。
黑心商人的美梦没有成真,反而损失惨重,赔了夫人又折兵。满肚子怨气无处发泄,只能拿没有复杂社会经验的李露珠开涮。
由于原朝晖小学学生家长联名告状,朝晖小学被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大大超过50万 )一个非常敬业的小学校校长李露珠因渎职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监外执行)。一个艰苦奋斗十多年,成绩显著的女强人李露珠,就这样成为一个罪人,失去了工作。
可怜的小妹露珠,不愿意成为哥哥姐姐们的累赘,自己从不接受家人的帮助,自己到处给人当钟点工,挣点钱维持自己的最低生活水平。
在这物欲横流浑浊的空气中,滋生了形态各异的杂草、毒菌。学校没能幸免。都是钱来主宰一切:择校选班钱说了算;排座位,家长偷偷给班主任送点礼,你的孩子就会从后面挪到前面,哪怕你个子高高,挡了一片。老师会解释:“他眼睛不好,大家要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照顾一下吧!”
冬天大雪纷飞,学生要出去扫雪,有钱人孩子娇惯,于是偷偷塞给老师点钱说:“我家孩子身体不好,有慢性病,下雪天老师照顾照顾,别让他出去扫雪了。”于是老师自然要照顾了。也有不认钱的老师,拒收‘贿赂’坚决抵制,无奈的家长竟然提出:“我们雇人来扫雪可以吧?”
每到教师节,是家长们比富的最好时机,他们给老师的礼物真是独出心裁、花样翻新,档次逐年升高。最初的教师节,学生自作贺卡,写上令人感动的心里话,送给老师以表心意;后来学生亲手做个小椅垫,送给老师表示对老师的感谢;再后来买个小工艺品……再再后来送高级酒、高级烟;现在送银行卡、送钱,最多有给5000元的。
开始老师不敢要,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他们的理由是:“不要白不要,白给谁不要。你不要谁知道,谁也不能说你好,只能管你叫做‘大傻冒’。”于是乎‘傻帽’越来越少了。
可怕的演变使老教师们胆战心惊,这还了得!这样下去,教育出来的孩子们就不知变得啥样了?再也看不到以前那些可贵的精神了。在这些孩子的眼睛里,“金钱万能”,“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爹妈给钱花,无理也能走遍天下”。
最可怕的是有好多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在学校混日子,考学校花高价买作弊器,甚至顾枪手冒名顶替。高考分数不进线的就花高价进民办学校。最令人气愤的是这些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学生,在毕业前竟然高价雇人写论文。李家的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事,而且知道李家才子才女多,找上门来的人肯出5000元买一篇论文。可是他们都坚决抵制。
大风的儿子因为学习不好初中毕业之后考上一个中等专业学校,每年6800元学费。可是几乎没上几次课,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上课。每次考试老师通知学生提前一天到校,临考前学校先发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照抄。这件事被李朝阳知道后,立即写了一封信送交到教委,结果教委下来工作组到这个学校调查,情况属实,这个学校被查封。
后来也不知谁透露了消息,知道检举人是李朝阳。于是李朝阳,一周之内接到五封恐吓信。而且每天要来无数次骚扰电话。
李家的第四代、第五代教师,有的已经忘掉了祖训,在金钱肆虐的今天,沾染一身铜臭,再也不讲精神了。
95岁的李喜安,患严重疾病进入生命的倒计时。老爷子清清白白一辈子,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全家人都回来了,已经数不过来有多少教师了。大家紧紧地围在哥哥、爸爸、爷爷、太爷的跟前,静听他老人家的临终嘱咐。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十分清醒地。他看到晚辈们都围在他的病床前,感到很欣慰,露出淡淡地笑容。他看到满堂儿孙,极其吃力地说:龙城第一座中学是我爸爸妈妈和老姑创建的。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李家对得起祖宗,对得起龙城的老百姓。我们问心无愧。不论时局怎样变化,不论社会怎样不安,我们李家人认准“教育救国”“科技救国”这条基本理论,祖祖辈辈都把教育工作当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而从来没把它看成是谋生的职业。我们尽力了。”
朝阳看到爸爸说话太吃力了,就劝他说:“爸爸,我们都懂,您太累了,歇歇吧!”
“不!让我把话说完,你们一定要记住,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掌握在下一代的手里,下一代的命运又掌握在千千万万教师的手里……”老人的语速越来越慢,越来越慢,直到听不见了,他才慢慢闭上眼睛。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