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1493
阅读:7504
发表:2018/5/5
40章 主旋律,青春,农村 小说
《羌海森打工记》第14-15章
9-13
14-15
16-20
34-3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羌海森来到收银台,从裤袋掏出钱,毛毛角角的一扎,在手心慢慢数出228元,付完款,细心地数数剩余的,还剩五十三元三角八分。这预示着这一个月他只能靠这些钱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他默默给自己安排着:早餐一个包子两角五分,中午一份简易快餐一元,晚上两个馒头四角。一天花一元六角五分,一个月下来共需四十九元五角,刚好够生活。羌海森对自己的安排非常满意,礼貌地接过包装盒,出了店门。
回到宿舍,宿舍只剩他一人,其余的或是上夜班,或是外出闲逛。羌海森立即给父母写信,告知钱款已寄出,耐心等待即可。脑际一直浮现着徐媛媛的身影,应该给她报平安,告诉她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为她买了份纪念品。可是,这信该怎么动笔?自己一时冲动买下,她能否看得上眼?羌海森忽然冷静下来,一时布满失望的情绪……
“媛媛:
很久没见面了,对你的思念与日俱增,以至于不知该何以言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分别将近两年,虽然你时时来信安慰我,抚平我心灵的伤痛,这鸿雁传书的信使毕竟比不上你亲临现场,我在失魂落魄的日子里,只有每日麻木的工作,让我忘记所有的伤痛和与你在一起的悲欢离合。现在的思念令我想你爱你,彻夜辗转反侧,你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浮现。我问我自己,难道这就是病入膏肓?难道这就是爱的疯狂?
媛媛,我还想告诉你一件事,——我找到工作了。尽管工作低微,可是我领到了第一份工资——953.78元,寄回家500元,剩余的给你买了个绿色水晶银项链——有个带坠的吊在上面,店员说你高挑戴在你胸前将非常漂亮。她有很强的判断力,说的是对的!
媛媛,现实的情况不知该不该跟你讲。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说得好听点是学非所用;说得不好听就是功能性文盲。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很多人专业不对口,但都要混碗饭吃。我们并不是不识字,不是文盲。但是我们认识的那几个字,不懂它的含义,那就是功能上的问题,这就叫功能性文盲。譬如,学会计专业的就搞不懂软件编程;学计算机的就搞不懂会计的记账方法;研究历史的就胜任不了宇宙飞船的研究;研究物理的就搞不懂为什么人在贫穷的时候要养猪,而在富有的时候要养狗。这些人才如果没有找到对口的专业,都属于功能性文盲,我是这功能性文盲中的一员。命运如此安排,我们只好听天由命。功能性文盲,这个词的发明涉及到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学问可大了!——归结起来,所有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定律:吃饭才是硬道理!……”
羌海森写着写着,陡然发现写信内容都变成了自己的满腹牢骚。一时之间,徐天福阴阳怪调的面孔张牙舞爪地盘绕在他的眼前:“你这个没落的书生,没出息的家伙,还在勾引我女儿,还在做着你的鸳鸯美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趁早死了这条心,断了这个念头!……”灯光下飞舞的蚊虫,如同徐天福飞溅的唾沫,弥散在空气中。羌海森渐渐神情恍惚,令他再也无法安心写下去。
羌海森狠狠地将写好的信纸揉作一团,在手心翻来覆去的揉撵,心中充满的哀怨如同要爆炸的气球,只等着最后发泄的爆炸时间。羌海森心烦着,踱起步,最后狠下心来,咬咬牙将那团心乱如麻的情感扔进了宿舍外的垃圾桶。忧闷地返回宿舍,痛心地倒在铁架床上。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多,回来的舍友早已入睡。羌海森眼皮通红,叹息一声,将头一蒙,瞌睡虫立即钻入脑袋,沉沉地睡去。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快到年末,忙碌的日子让他忘记了时间。羌海森忽然记起工作太忙,应该抽空看看谭章辉和他的表妹张秀敏,分别以来,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终于有一天,羌海森收到了一封同城来信,羌海森本能的反应,除了谭章辉和他的表妹,同城没有认识的人。他慌忙火急地撕开信封,几行清秀的小字从便条式的信纸里蹦跳出来:
“羌大哥,见信好!
同在异乡为异客,打工的生活累了,困了,厌倦了。在这个不属于我们的城市里,我们都是过客,没有值得留恋的,而缘分让我认识了羌大哥,我打算下个月辞工回家,跟羌大哥道别,珍重!
羌大哥太忙,不久打扰了,相见不如怀念,就此作别。也许这样别离更好。彼此留一份美好的回忆。
张秀敏
2001.1.15”
好不容易在周末放了半天假,羌海森利用这难得的休闲时间去超市买了几十元的水果,匆匆忙忙赶到张秀敏所在的工业区。
羌海森到达她的宿舍门卫处打听,翻开入住员工记录本。得知张秀敏已于月前提前离开了公司,据说她表哥跟随别人去东莞打工,半夜警察到宿舍查暂住证,谭章辉跳窗出逃摔断了腿被抓住,老家没人也没钱去保释。张秀敏得到消息,才急匆匆地离厂去了东莞。她临走时带着全部的工资款,坚决表示交钱保释表哥后就回老家,再不出来打工,——查暂住证的人是无底洞的恶魔,吃人不吐骨头。工厂是毫无人性的榨人机,榨干了她们的青春。
羌海森感慨与他们二人的人生相遇,没有时间兑现去看望她的承诺,唏嘘不已:萍水相逢,如同沧海一粟。在擦肩而过的际遇里匆匆一瞥,瞬间就淹没在茫茫人海。人生渺小,短暂的偶遇都是人生里的匆匆过客。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她们的遭遇和千千万万到广东沿海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样,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里挣扎蠕动。羌海森面对同样的处境,什么也做不了,俯首默默祈祷老天能够恩赐她们平安渡过这人为的劫难。
羌海森回到工厂,熊壁汉在自练电钻。他无聊的时候总要找点消遣的活动,就如同人犯贱,宁愿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看热闹,也不帮衬自己的工人干活。给自己工人干活是丢面子,给别组的帮忙就挣了乐于助人的好名声。如同国人宁愿去国外花大价钱购买由中国制造的奢侈品,也不肯在国内购买同样的货物。在国外兜一圈似乎留洋了就显得尊贵无比,在班组间的这种共事也沾染了这崇洋媚外的习气。
由于有机器配件需要维修,请电工过来焊接,正好占用了熊壁汉所管辖的领地,等那电工稍歇的功夫,熊壁汉拿了电钻学着他们的模样摆弄:“这种焊接技术还不容易吗?你这个老兄靠这个混口饭吃。三岁小孩都会的东西,那用得着你们大驾光临。看我的。——自学成才!”熊壁汉开始表演他的这门自学成才的绝活。电工正要躲懒,对他自告奋勇的壮举很是赞赏,胡吹海捧。焊接多出来的部分需要切割掉,熊壁汉又开始大显身手地操作,不时自我炫耀他的技术。火星不时溅射到隔壁班组杂物堆的包装纸屑上,中间隔着铁丝网,起初没留意,都在为熊壁汉的“乐于助人”感动,忽然火星燃烧起来,室内高温,大功率的电风扇将空气推动得更猛,火星借着风势在隔壁班组蔓延。
“快扑灭火苗!——”羌海森发现火苗露头,立即高呼。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脚踩衣扇,火势更猛,隔壁班组的包装物燃烧起来,烟尘滚滚。大家慌了神,开始高喊:“着火啦!快救火!——”包装堆物的右侧面是线路密集区,火势蔓延过去,羌海森急促地呼喊着快关电闸,飞驰而去,绕过铁丝网,冲向百米远的电闸区域,果断地切断电闸。整个车间的机器顿时停线,电风扇停转。各个班组听到灭火的呼喊,提着灭火器过来参与扑救。羌海森邀了两个帮手,将机库里冲洗机器的高压水管拉扯过来,对着烈焰喷扫。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扑救下,火势被扑灭了,个个感叹万幸发现得及时,没有将工厂烧掉。但是,关掉电闸给工厂造成的损失不可小觑。
熊壁汉被厂长约谈后,铁青着脸回到班组没地方撒气,将羌海森叫到跟前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批评:“羌海森,谁让你自作主张关掉电闸?——我叫你关电闸了吗?”
“火苗要上燎到电配间了,引发电火将一发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设想。”羌海森理直气壮地辩解。
“大火烧起来了没有?你这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我要扣你半个月工资!”做报表少算工资的权利掌握在熊壁汉手上,他没好气地威胁着说:“要烧也不是我们班组的事,烧点仓储物算什么事?而你这样停电,整个车间的产品还没有出炉凉在生产线上,一半要返工,一半要报废,损失至少三十多万,谁来担当?——你来赔?这些钢板比你的命还值钱,就凭你每月八九百元的工资,你一辈子也赔不起。”
“你要钱不要命,车间这么多人谁愿意跟着你陪葬!”羌海森力鼎争辩。
大家嘻嘻哗啦议论开了,有人故意扯高嗓子:“烧起来了才好,烧起来了看你怎么擦屁股。”
“烧起来了也是国家的。”
“起火了我们跟着跑就是了,总不能让烟给熏死了。”
所有人的绩效和年终奖全被扣掉,失落最大的当属熊壁汉,他的奖金是普通员工的三倍。工资被扣掉半个月,心里恨得牙痒痒。同时被厂里记大过一次,班长免职。
“进厂就要爱厂,工人就是厂里的家奴,对厂要忠心不二!就是熏死了也要死在厂里,做个烈士!”熊壁汉气愤地发泄,怒怼那些跟他强辩的工人。此事上报到集团公司,副总马明阳批语:熊壁汉忠于职守,身先士卒,以工厂利益为重,在众人逃跑之际,带头灭火有功,这样的优秀员工应予以嘉奖。
剧情因此来了大反转,熊壁汉因祸得福,仍担任班长,取消所有处罚,并奖励一千元,拟待提拔。惊得众人瞠目结舌。
羌海森作为关掉电闸造成停产停电的罪魁祸首被扣罚半个月的工资,羌海森有理说不清,茫茫然地在别人热情洋溢“欢庆元旦 欢庆春节”的气氛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两年半之后,企业有两次“公平竞争”的萝卜式选拔,羌海森在车间报名参加,结果连名字都没有上报到厂部。熊壁汉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员工,由班长晋升为大组长。次年三月再次顺利地提拔为二分厂的车间主管,月薪4000元,另外享有有公司丰厚的福利和补助。在得知要升为大组长前一个月,熊壁汉特意花五十元在街头办了个萝卜印章的大专文凭,为身份增添含金量。初中毕业的副组长王三明跟着沾光,百年媳妇总算熬出了头,熊壁汉打个报告上去,很快就批复下来,王三明荣升班长,喜得他眉开眼笑。
高就后的王三明和熊壁汉一个德性,上班就是混日子,既轻松又不担责任,苦的是底下具体干活的操作工人。用员工的一句话讲:“辛苦是员工的,表扬是班长的,成绩是主管的,奖金是经理的。”熊壁汉办了假证件步步迁升,王三明上行下效,也花50元办了个大专文凭,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阿庾奉承,打通上下级关系那一套羌海森学不来,干了两年仍在普工的岗位上打转,由搬运件车间调到炼炉房,负责高温固化这一环节。将铁块或是铝块融化成铁水或铝水,再流灌入各种模型槽,形成各式钢板或铝板。再经过冲压、锻造、切割裁剪、修边打磨、镀锌、着色,高温固化,而后经过质检形成最终产品。冶炼车间炉温达1300度,即使站在两米远的连炉旁,脸上也会明显感到超高炉温辐射的热量灼烫脸面。带着防护头盔,活像消防救援兵。不久转调到打磨房,再换到热处理间,后来交流到电镀室,调换好几个工位,几乎熟悉了全厂的工艺和流程,仍只是个普通的低级一线工人。——尽管换了班组,却仍在一个大车间。熊壁汉当上车间主任,这里的每个车间仍由他管辖,羌海森仍在他的手下当差。如同熊壁汉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孙悟空的本领再强,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羌海森懒得理会,更不善于谄媚讨好。——搞好关系,利用人脉资源确实极其重要。干得好不如混得好,羌海森深有感悟!
熊壁汉成功“竞聘”为车间主任,同班组的人没有谁觉得意外,他口口声声吹嘘的上面的副总跟他的亲戚关系非同寻常,在复位班长之时已有端倪,这次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见证。——国企里的各种复杂关系千丝万缕,连累到基层一线工人,也要有团团伙伙的抱团取暖精神,牵扯一点关系才有晋升机会。——不久小道传闻传出来,熊壁汉竞聘大组长送了五千元的大礼上去,竞聘车间主管他向上砸了一万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倘若换成别人,想给公司高层塞钱还找不到门路,也没人敢接。——因此不会有人觉得蹊跷,如果他不晋升车间主任那才叫奇怪。
这期间有则搞笑的新闻,熊壁汉升为大组长时,向厂部老大行贿5000元,被员工李三无意中撞见,私底下走漏了消息,传得车间里风言风语。熊壁汉原本得意春风,巴不得别人奉承几句,厂长可是坐不住了。新厂长姓胡名危,是个戴副眼镜的青年高才生,由总部指派来此担任厂长已有年余,仕途正蒸蒸日上,他不希望这些小道消息影响自己的前程,因此将熊壁汉叫到厂长办公室,狠狠训斥一通,让他注意领导形象。熊壁汉挨了厂长训斥,总算长了点记性,约约收敛了喧嚣尘上的气焰。同时,找了个“懈怠懒散”的理由将李三开除。李三不服气,继续向总公司举报,总公司的答复是“李三已非本公司员工,不守劳动纪律被开除,心怀怨恨而中伤公司骨干,不予受理。”因此,熊壁汉再向总公司高层行贿一万元的时候,大家谁也没透漏具体泄露玄机的员工姓名,据传只是用钱行贿还行不通,他连老婆都用上了。但仅仅只是传闻,没有人再有闲工夫去较真。——熊壁汉知道马副总有桃色新闻的爱好,特意将他请到自己家里畅叙乡情。马副总原没有意向下访,熊壁汉托请老乡董大竿出面。马副总忽然听他外甥董大竿说起熊壁汉的老婆叶月娥姿色略有几分,而且娆眉弄眼,这才动心应允。叶月娥是个很普通的女子,与厐莎莎的美貌和气势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相比,但是对于马明阳这类见了母猪都觉得美艳不肯放过的角色,自然不会错过任何到手的美餐。
叶月娥原在其他部门跟单跑腿,和一线具体干活工人一样,工资属于最低级。熊壁汉当上大组长后,将老婆直接安插进品检部,当了QC质检员骨干,工资上调一个大档。等到熊壁汉提升为车间主管,已属于厂里的高级领导。总公司离的远,分厂由厂长负责,熊壁汉成了厂长的左膀右臂。
熊壁汉荣升车间主任,除了马副总的关照,还少不得危厂长鼎力推荐的过场。熊壁汉举行了一场荣升之喜的庆功宴,将有职级的三分厂干部全邀请到席,叶月娥站在酒店门口一一恭迎。等到年轻的厂长到来,连忙双手恭敬地将他腕扶入座,对刻意打扮过的厂长的烫染发型赞不绝口,她站在胡厂长座椅后面边摸边称赞,由头摸到胸,由胸摸到腰,心无旁骛。年轻的厂长一把抓住她肉嫩的大腿,笑呵呵地捏起来。服务员往餐桌上菜,熊壁汉自倒一杯开始向厂长敬酒:“胡厂长,以后跟着胡厂长,还请多多关照!”
胡厂长捏着叶月娥的大腿:“好说!车间主管的工作我会安排刘助理协助你,你放心好了。我不饮酒,你自己随意吧。”熊壁汉表着忠心,端杯一饮而尽。
叶月娥柳眉细腰翘着屁股撒娇地说:“胡厂长是三分厂最大的官,胡厂长需多加照应才是,我们都跟着您吃饭呢。”逗得全桌大笑起来。
品检部两班轮换,十二个小时工作时间。熊壁汉利用夜班没有领导的空档,着实体谅老婆。他老婆上夜班,来到工厂打个考勤卡,到品检部点个卯,然后不知去向。熊壁汉曾因为夜晚老婆的“不知去向”跟她争吵过,这个平常怕老婆的人在怒火攻心的时刻竟然还扇了她一耳光。叶月娥不仅没有哭,反而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你还不是靠我才爬上去的?你现在上去了敢打我,我会叫你照样跌下来。”熊壁汉听说会让他跌下来,赶紧跪地抱住她的大腿自扇耳光祈求饶恕。
叶月娥在品检部具体负责的区域由熊壁汉手下代替操劳。好在产品都是从老公熊壁汉的部门产出,老练的员工都懂得QC质检,因此大组长、班长们争相奉承,替老板娘——车间主管熊壁汉的老婆——质检,盖个“QC32”的戳记。等到早上下班,叶月娥再跑到工厂里打个卡,在品检部露个脸,有时候懒得来厂里打卡直接到厂长办公室签个漏打记录的便条,就完成了她这个班次的任务。十天夜班就有八天由熊壁汉手底下的人在帮忙帮忙,员工成了他曾经宣扬的随意调派的家仆。叶月娥上夜班活没干,工资没少领,吃着半个空饷。——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熊壁汉儿子庆生,老婆过生日,逢年过节,班组长竞相喜盈门。班组长为了提高喜悦气氛,不时动员车间员工下班后去主管家里走动走动,送送红包,拉拉人情关系,增进增进感情,真是门庭广进,趋之若鹜。
熊壁汉提升为主管,在他的推荐下,蒋通明很快转正升为电镀间的班长,成为羌海森名副其实的顶头上司。不过,两人彼此熟悉对方性格,羌海森和他只有工作上的交往,并无私人交情。
熊壁汉毕竟心虚,升职后有了忌讳,基本不到羌海森的班组巡视。——羌海森的倔强性子,不会因为他连升了两级去奉承巴结,向他点头哈腰,自然从未正眼瞧他,两人见面都是难堪的尴尬。车间的工友知晓他们这员工与领导隔着几个等级的特殊“红脸关系”。 ——跟熊壁汉打交道,羌海森视为是耻辱。熊壁汉自知没趣味,即使偶然撞见,两人不是低头就是侧目,谁也不理睬谁。
不久,熊壁汉调到四分厂当厂长助理,坐公交车有四个小时的路程。叶月娥每晚上夜班照样只点个卯,然后不知所踪。“晚上老婆去了哪?”成了好事员工私底下议论的“公开秘密”,只要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绯闻总是不断。
15、争取权益
这日子持续了将近两年,稍微出现了些许细微的变化。全国刮起了一阵反腐旋风,集团公司的马明阳副总撞上了枪口,他牵涉贪腐问题被人举报,坊间流传的消息忽然被证实:房产九套,情妇十五名。处理的结果隔鞋搔痒,出乎众人意料之外,马副总仅仅被降职降级,调到二分厂当了厂长,这不痛不痒的贪腐处罚竟然让大家不以为意。哪像是惩处,倒像是因贪腐而得了实惠。在总部是个副总,到了分厂,大小是个一把手,再过两年就光荣退休,这确实是捡了大便宜的处罚。
庞莎莎仍然是办公室主任兼秘书。麻雀飞上高枝变凤凰,周旋在每个领导之间仍是游刃有余,练就了不倒翁的本领。
每名员工唏嘘之余,仅能无奈的赞叹:能人就是能人,即使倒台也垮不下来。温水煮青蛙式的反腐一阵风,让青蛙更舒服了。
与此同时,深圳开始上涨底薪和最低工资标准,P集团不仅没有执行市政府的政策,而且开始拖延工人工资,已有两个月没有发放。工厂的产量效益并没有明显下降迹象,而报上去的财务报表三分厂则是‘连年亏损’,这个奇怪的悖论背后终于找到了答案。P集团正在商讨重组事宜,准备将三分厂转让给另一家私企,这个工资债务自然一并移交,才拖着不发工资。最为可恨的是,P集团准备将三分厂低价贱卖,收购方是集团董事长曾经的战友——一家私企冶炼厂的老板。这个方案已然在政府红头文件里获得了通过,有多少内幕交易没有人能说的清。
厂长和高管们的豪车都在配换,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有离职的员工要不到工资,爬上楼顶以跳楼相威胁,厂方的漠然引起了极大的喷恨。导火索终于被点燃。
羌海森下班怅然回到宿舍,刚躺下,听到敲门声,雷希友来找他。
“两个月没发工资了,我们准备搞个大的行动。”
“什么行动?”
“我们已经联络好了其余几个分厂的组织者,我们准备搞一次大罢工、大游行。你想不想参加?”
“就为了发工资的事?是不是鲁莽草率了些?我们联名跟总经理再沟通一下,让集团领导知道大伙的焦急情况。”
“你还想见总经理?别开玩笑了。集团公司领导,你没门见到,你还一根筋。本厂有个技术员去试过,还没开口就被他的助手顶回来了。提工资涨薪都被炒鱿鱼,只会扔给你一句‘不想干就滚蛋!’。经理信箱做表面文章,塞满了,谁看了谁理了?”
“国企的官僚作风就是这样,你连见面的资格都没有。厂长每月在厂里呆了几天?”
“你们找过工会没有?”
“工会都是工厂的附属品,他们都是些缩头乌龟,要争取工人们自身的权益,只能靠我们自己。要闹动静就闹大一点,工人们早有怨言。你还不知道,我们三分厂马上就要贱卖给一家私企了。”
“哦?你听谁说的?”
“我们和上面靠得近,消息当然比你灵通。”
“管它易不易主,能有工资拿就行。在哪里不是干活。听说私企的激励政策更人性化。”
“价值3亿的三分厂以1千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董事长的老战友——一位现役将军,一家冶金私企的幕后老板。”
“哦?……”羌海森大惊,盯着他问:“真的吗?……真的有这回事?”
“这是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太腐败了,一定内幕重重。”
羌海森盯着雷希友问:“因此,……罢工的目的是为了讨要工资。牵扯腐败,反腐败我们无能为力。没有人会理会我们外来工。”
“我们罢工的目的,一是希望集团公司能执行市政府的文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二则为了农民工弟兄们,讨要工资及时发放,争取我们应得的权益,希望集团关爱我们农民工。三是以罢工为契机,抵制国有资产低价变卖,希望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查处腐败。”
“我完全赞同你的想法。但是会有效果吗?”羌海森问。
“今天晚上有个秘密集会,吃过晚饭后七点钟在11栋宿舍505大房间集合。如果你愿意参加我们的行动就准时到达。”
“好!一定到!”
雷希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坚定地朝他点头,离开了房间。
羌海森按规定时间到达,大宿舍里满满地挤了三十多人正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问题,现场争论激烈。十几名在生产一线的大学生都到场。
品质捡验组的雷希友,技术组的曹纯和陆成彬,是此次集会三分厂方面的主要组织者,坐在中心四面被人围着。羌海森挤进人群,雷希友朝他招手,给他介绍东面坐的几个人——其他分厂派来联络的工人。随后大家开始自我介绍,自由发言。
羌海森环顾大家,没有看见工会的人,悄悄拉着曹纯的衣角低声问:“怎么没有工会的人?他们不出面,谁代表我们工人?”
“工会的人是老板的看门狗,那些个胆小鬼——他们不敢出面,我们自己干!”曹纯瞥了他一眼,理直气壮回答。
二分厂的代表蓝毯和肖神尧,笔挺地坐着,难为情地笑笑:“我们学历不高,讲话没什么水平,不能跟你们相比,我们不多作发言,有什么计划都听你们的。”
四分厂的代表陈武和贺汕元跟着点头:“我们过来联络,不喧宾夺主。具体安排请三分厂的代表发言。”
曹纯不推让,站起来讲话,激昂陈辞:“我们召集这次集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被剥削的现实。广东的工厂为什么叫血汗工厂呢?”
一分厂代表宋青接话说:“现在就是把工人当奴隶驱使,拴在生产线上,而拿到手的报酬和消费水平相比,完全像吃人不吐骨头。我们被剥削的体无完肤,我们像猪仔一样的干活,生产线上流的是我们的汗水和血泪,而我们所获得的工资报酬有多少?每月休息一天或者两天,六百的底薪加上加班费,所有的综合工资不超过1200元。这点钱能干什么?刚刚够我们吃饭,刚刚够养活我们,然后继续去流水线上卖命。但是,国企的老总们的工资有多少?说出来你们不相信……每月休息八天,部长基本底薪4000元,各种福利和将近加起来,每月近万元。而经理级别的则年薪百余万,还有分红。……不管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均是旱涝保收。”
五分厂代表罗果山气愤填膺:“他们这是对国有资产的披着合法外衣的严重侵蚀。我们要反抗,我们要争取我们的权益。我们要求提高我们的工资待遇。——这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
六分厂代表成含商愤慨地插话说:“这些总经理一年拿个几百万几千万很正常,亏损了就用国家的名义,盈利了就塞进自己兜里。他们脚踏两只船,随时换鞋。视民生如草芥!”
“国企领导薪酬应该公开,这样灰色收入隐形收入就藏不住了。”
“谁会去查,谁又有能耐去查?查案的人本身就有问题,还不是跑风漏气。如今都在忙着往自己兜里捞钱,拿国家的资产偷换成自己的财富。改革开放赚到第一桶金的还有几个留在深圳?他们的第一桶金都是不明不白的,所以捞到金早早地跑到境外,大批国有资产流失境外。剩余留在国内的,则遥控他们在国内的代理人。”顿时气氛变得更活跃起来,都在争抢着发言,发牢骚演变为强烈的抗议集会。
“我们这片地上的十几栋建筑,价值约两亿。你们知道他的主人是谁吗?XX物业公司的老总,大型国有企业,在南头和西丽,以及市区都有物业。包括我们工厂在郊外的一栋宿舍楼,他的女婿转手承包了这十几栋建筑,然后转租出去。后来干脆转制成了他女婿的个人财产,谁也不敢放一个屁。空手套白狼,国有资产就是这样慢慢被侵蚀掉。有谁去告倒过?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跟着喝杯汤,一团和气。他那女婿是个建筑工地打工的,他的命运好,祖宗给他烧了高香,攀上了国企老总的千金,才有了这富贵命。真是同人不同命。他们坐着吃喝,坐享其成。”
“我们农民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处处受欺压。每年连工资都拖欠,到了该显示我们工人力量的时候。”
“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而改革之后,人民变成了经理厂长们的家仆,成了企业的奴隶。厂长经理高高在上贪腐盛行。”
“现在就是一个贪污腐化盛行缺德的社会,社会少了脊梁骨,没有底层人民的当家人,因此农民种地倒赔钱,宁愿土地荒废;一线工人干的活最脏最苦最累,工资待遇却最低微。稍微有个职级的干部工资都是连蹦带跳。”
“国企应该是效益最好的企业才对,要钱给钱,要人脉有人脉。实际情况却是国企内部连针都插不进,能彻底反贪吗?还有政策的扶持,却总是接二连三地垮掉,你说这是为何?还不是掌舵人都只顾自己往兜里塞钱,黑猫白猫,能往兜里塞钱的就是好猫。谁管企业是兴盛还是垮塌。这些当官的一个心态,全不顾百姓死活,只要自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天塌下来了也轮不到他这个矮子去顶。”
“作为弱势群体,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不要奢望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是你的上帝,救苦救难他们办不到。吃喝嫖赌贪污腐化是拿手好些。一个初中毕业的临时女工,只因为长的漂亮,与董事长偶遇两年不到就呼拉拉地升到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这家国有公司。一个物业公司老板的女婿,只因攀上了亲戚,靠着“女婿”的名号换来上位,将十几栋国有物业宿舍楼已管理的名号揽入怀,再堂而皇之的变更为自己的资产,近两亿元的国有资产就这样流失。即使举报也没人管,因为大家都在忙着瓜分国有资产,谁不想分一杯羹?可怜我们这些在流水线的苦工以及还没有工作而羡慕我们流水线工作的外来‘三无’人员,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我们像狗一样地被使唤,像牛一样地劳累,累死没人管。老大越讲越激动,群情亢奋,一致赞成罢工。
“请大家举手表决!”雷希友宣布完,刷地一下,几乎同时举起手来:“好,全体赞成!那么我们安排明天的计划。”大家相互讨论,确定时间。
“罢工时间定在周一上午8:30,各分厂停机停电停水,全部集合后统一时间开始游行,到滨海大道汇合,然后向市政府进发。”
“对对对!只有惊动市政府才会引起重视,他们平常在高楼大厦里习惯了当老爷,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抗议到他家门前或许会有些效果。”
“各位回去后,希望积极地秘密发动身边的人,争取将这次p集团大罢工搞成功。”全体一致举手赞同。
羌海森回到宿舍,积极响应号召,召集志同道合的员工,转达这次秘密集会的内容——厂里工人在酝酿罢工,利用两天时间发动全厂罢工。
“好哇!”宿舍里济济一堂,一齐兴奋地鼓掌:“我们想罢工很久了,终于有人出来撑大梁!”
“我不是大梁,我只是转达。”羌海森安抚众人,商议着说:“此次组织者都有爱国心,心怀嫉恶如仇的正义,我深表钦佩。可是空有满腔热血在全民全企腐败的今天,‘革命’不一定能成功。大家出来打工是为了改善自家的生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离家千里,各有各的困难。我们的这次活动,不勉强大家,愿意的就参加并发动身边信得过的工人,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全凭自愿。这个消息希望大家暂时守口如瓶,不要外泄。”
“我们参加!”
“我们参加!”群情激奋。
“我们的游行标语:‘要求增加待遇!’、‘打倒血汗工厂!’、“人人平等 体面工作!”羌海森望着大家继续补充。
“好!好!好!”大家高兴地鼓掌。
周一清晨,三分厂的一线员工在曹纯、雷希友、陆成彬、项山任、羌海森等等八名主要骨干的带领下,准时集合,拉着条幅走到滨海大道的集合点,与从四面八方汇集的各分厂员工会合。P集团六个分厂的一线员工10000余人,早上十点在滨海大道汇合,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罢工。群情激昂,堵塞道路。警局接到线报,出动千余警察高度戒备。
“有人讨不到工资跳楼没人管,我们抗议!——集团准备改制转让给私人,我们抵制!——”随着领头人在小喇叭里的话音落地,全体高呼口号:“打到血汗工厂!——要求增加待遇!——人人平等,体面工作!”山呼海涌如狂潮拍岩岸,惊天彻地。
市政府、市总工会接到游行队伍壮大,堵住了滨海大道的紧急情报,迅速派出谈判专家,在警车护送下,一起到劳动局协调商榷。
游行队伍推选出以雷希友、曹纯、宋青为主要代表的八名成员,与市政府派来的代表到七楼会议室谈判。
游行队伍到达劳动大厦后,沿街坐落在劳动局四周的大街小巷,羌海森等二十多人维护队伍秩序,留出正常办公通道,在劳动局门口等候佳音。
一楼大厅排满了人,办事窗口只有两个,每个窗口一名女职员。每天上班六小时。上午三小时开放一个窗口,下午三小时开放另一个窗口,轮流替换。排队人多,始终只有一名员工在窗口接待办事。
女工作员抱怨着:“领导几十名,办事的就两人。罢工的、辞职的、要不到工资的,这种事天天有,领导都清闲着,破事乱事全推给我们俩,你说这怎么忙得过来。你们这么多要反映的问题,就是国家主席来了也没办法解决。”
“那怎么办?”羌海森探头说,“我们的国家主席不管事了吗?”
女工作员发着满腹牢骚:“罢工,罢工!能解决问题吗?就算你们厂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其余大大小小的企业,每天都有农民工来投诉,申请仲裁,仲裁很难走得通,还要上法庭裁判,但是谁又有那种耐性!——工厂领导根本不怕这些,目前的法规条例能奈其何?这是体制的问题。”
羌海森伸长脖子凑近窗口质问:“不是有《劳动法》吗,为什么管不了企业?”
“《劳动法》是个摆设,劳动局的人根本不管事,治理不了企业的内部矛盾。企业塞点钱,什么投诉都无效。”
“要是能让劳动法具体落实到员工,让员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和平等人格该有多好。”羌海森无比感慨地说。
回到宿舍,宿舍只剩他一人,其余的或是上夜班,或是外出闲逛。羌海森立即给父母写信,告知钱款已寄出,耐心等待即可。脑际一直浮现着徐媛媛的身影,应该给她报平安,告诉她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为她买了份纪念品。可是,这信该怎么动笔?自己一时冲动买下,她能否看得上眼?羌海森忽然冷静下来,一时布满失望的情绪……
“媛媛:
很久没见面了,对你的思念与日俱增,以至于不知该何以言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分别将近两年,虽然你时时来信安慰我,抚平我心灵的伤痛,这鸿雁传书的信使毕竟比不上你亲临现场,我在失魂落魄的日子里,只有每日麻木的工作,让我忘记所有的伤痛和与你在一起的悲欢离合。现在的思念令我想你爱你,彻夜辗转反侧,你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浮现。我问我自己,难道这就是病入膏肓?难道这就是爱的疯狂?
媛媛,我还想告诉你一件事,——我找到工作了。尽管工作低微,可是我领到了第一份工资——953.78元,寄回家500元,剩余的给你买了个绿色水晶银项链——有个带坠的吊在上面,店员说你高挑戴在你胸前将非常漂亮。她有很强的判断力,说的是对的!
媛媛,现实的情况不知该不该跟你讲。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说得好听点是学非所用;说得不好听就是功能性文盲。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很多人专业不对口,但都要混碗饭吃。我们并不是不识字,不是文盲。但是我们认识的那几个字,不懂它的含义,那就是功能上的问题,这就叫功能性文盲。譬如,学会计专业的就搞不懂软件编程;学计算机的就搞不懂会计的记账方法;研究历史的就胜任不了宇宙飞船的研究;研究物理的就搞不懂为什么人在贫穷的时候要养猪,而在富有的时候要养狗。这些人才如果没有找到对口的专业,都属于功能性文盲,我是这功能性文盲中的一员。命运如此安排,我们只好听天由命。功能性文盲,这个词的发明涉及到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学问可大了!——归结起来,所有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定律:吃饭才是硬道理!……”
羌海森写着写着,陡然发现写信内容都变成了自己的满腹牢骚。一时之间,徐天福阴阳怪调的面孔张牙舞爪地盘绕在他的眼前:“你这个没落的书生,没出息的家伙,还在勾引我女儿,还在做着你的鸳鸯美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趁早死了这条心,断了这个念头!……”灯光下飞舞的蚊虫,如同徐天福飞溅的唾沫,弥散在空气中。羌海森渐渐神情恍惚,令他再也无法安心写下去。
羌海森狠狠地将写好的信纸揉作一团,在手心翻来覆去的揉撵,心中充满的哀怨如同要爆炸的气球,只等着最后发泄的爆炸时间。羌海森心烦着,踱起步,最后狠下心来,咬咬牙将那团心乱如麻的情感扔进了宿舍外的垃圾桶。忧闷地返回宿舍,痛心地倒在铁架床上。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多,回来的舍友早已入睡。羌海森眼皮通红,叹息一声,将头一蒙,瞌睡虫立即钻入脑袋,沉沉地睡去。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快到年末,忙碌的日子让他忘记了时间。羌海森忽然记起工作太忙,应该抽空看看谭章辉和他的表妹张秀敏,分别以来,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终于有一天,羌海森收到了一封同城来信,羌海森本能的反应,除了谭章辉和他的表妹,同城没有认识的人。他慌忙火急地撕开信封,几行清秀的小字从便条式的信纸里蹦跳出来:
“羌大哥,见信好!
同在异乡为异客,打工的生活累了,困了,厌倦了。在这个不属于我们的城市里,我们都是过客,没有值得留恋的,而缘分让我认识了羌大哥,我打算下个月辞工回家,跟羌大哥道别,珍重!
羌大哥太忙,不久打扰了,相见不如怀念,就此作别。也许这样别离更好。彼此留一份美好的回忆。
张秀敏
2001.1.15”
好不容易在周末放了半天假,羌海森利用这难得的休闲时间去超市买了几十元的水果,匆匆忙忙赶到张秀敏所在的工业区。
羌海森到达她的宿舍门卫处打听,翻开入住员工记录本。得知张秀敏已于月前提前离开了公司,据说她表哥跟随别人去东莞打工,半夜警察到宿舍查暂住证,谭章辉跳窗出逃摔断了腿被抓住,老家没人也没钱去保释。张秀敏得到消息,才急匆匆地离厂去了东莞。她临走时带着全部的工资款,坚决表示交钱保释表哥后就回老家,再不出来打工,——查暂住证的人是无底洞的恶魔,吃人不吐骨头。工厂是毫无人性的榨人机,榨干了她们的青春。
羌海森感慨与他们二人的人生相遇,没有时间兑现去看望她的承诺,唏嘘不已:萍水相逢,如同沧海一粟。在擦肩而过的际遇里匆匆一瞥,瞬间就淹没在茫茫人海。人生渺小,短暂的偶遇都是人生里的匆匆过客。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她们的遭遇和千千万万到广东沿海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样,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里挣扎蠕动。羌海森面对同样的处境,什么也做不了,俯首默默祈祷老天能够恩赐她们平安渡过这人为的劫难。
羌海森回到工厂,熊壁汉在自练电钻。他无聊的时候总要找点消遣的活动,就如同人犯贱,宁愿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看热闹,也不帮衬自己的工人干活。给自己工人干活是丢面子,给别组的帮忙就挣了乐于助人的好名声。如同国人宁愿去国外花大价钱购买由中国制造的奢侈品,也不肯在国内购买同样的货物。在国外兜一圈似乎留洋了就显得尊贵无比,在班组间的这种共事也沾染了这崇洋媚外的习气。
由于有机器配件需要维修,请电工过来焊接,正好占用了熊壁汉所管辖的领地,等那电工稍歇的功夫,熊壁汉拿了电钻学着他们的模样摆弄:“这种焊接技术还不容易吗?你这个老兄靠这个混口饭吃。三岁小孩都会的东西,那用得着你们大驾光临。看我的。——自学成才!”熊壁汉开始表演他的这门自学成才的绝活。电工正要躲懒,对他自告奋勇的壮举很是赞赏,胡吹海捧。焊接多出来的部分需要切割掉,熊壁汉又开始大显身手地操作,不时自我炫耀他的技术。火星不时溅射到隔壁班组杂物堆的包装纸屑上,中间隔着铁丝网,起初没留意,都在为熊壁汉的“乐于助人”感动,忽然火星燃烧起来,室内高温,大功率的电风扇将空气推动得更猛,火星借着风势在隔壁班组蔓延。
“快扑灭火苗!——”羌海森发现火苗露头,立即高呼。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脚踩衣扇,火势更猛,隔壁班组的包装物燃烧起来,烟尘滚滚。大家慌了神,开始高喊:“着火啦!快救火!——”包装堆物的右侧面是线路密集区,火势蔓延过去,羌海森急促地呼喊着快关电闸,飞驰而去,绕过铁丝网,冲向百米远的电闸区域,果断地切断电闸。整个车间的机器顿时停线,电风扇停转。各个班组听到灭火的呼喊,提着灭火器过来参与扑救。羌海森邀了两个帮手,将机库里冲洗机器的高压水管拉扯过来,对着烈焰喷扫。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扑救下,火势被扑灭了,个个感叹万幸发现得及时,没有将工厂烧掉。但是,关掉电闸给工厂造成的损失不可小觑。
熊壁汉被厂长约谈后,铁青着脸回到班组没地方撒气,将羌海森叫到跟前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批评:“羌海森,谁让你自作主张关掉电闸?——我叫你关电闸了吗?”
“火苗要上燎到电配间了,引发电火将一发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设想。”羌海森理直气壮地辩解。
“大火烧起来了没有?你这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我要扣你半个月工资!”做报表少算工资的权利掌握在熊壁汉手上,他没好气地威胁着说:“要烧也不是我们班组的事,烧点仓储物算什么事?而你这样停电,整个车间的产品还没有出炉凉在生产线上,一半要返工,一半要报废,损失至少三十多万,谁来担当?——你来赔?这些钢板比你的命还值钱,就凭你每月八九百元的工资,你一辈子也赔不起。”
“你要钱不要命,车间这么多人谁愿意跟着你陪葬!”羌海森力鼎争辩。
大家嘻嘻哗啦议论开了,有人故意扯高嗓子:“烧起来了才好,烧起来了看你怎么擦屁股。”
“烧起来了也是国家的。”
“起火了我们跟着跑就是了,总不能让烟给熏死了。”
所有人的绩效和年终奖全被扣掉,失落最大的当属熊壁汉,他的奖金是普通员工的三倍。工资被扣掉半个月,心里恨得牙痒痒。同时被厂里记大过一次,班长免职。
“进厂就要爱厂,工人就是厂里的家奴,对厂要忠心不二!就是熏死了也要死在厂里,做个烈士!”熊壁汉气愤地发泄,怒怼那些跟他强辩的工人。此事上报到集团公司,副总马明阳批语:熊壁汉忠于职守,身先士卒,以工厂利益为重,在众人逃跑之际,带头灭火有功,这样的优秀员工应予以嘉奖。
剧情因此来了大反转,熊壁汉因祸得福,仍担任班长,取消所有处罚,并奖励一千元,拟待提拔。惊得众人瞠目结舌。
羌海森作为关掉电闸造成停产停电的罪魁祸首被扣罚半个月的工资,羌海森有理说不清,茫茫然地在别人热情洋溢“欢庆元旦 欢庆春节”的气氛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两年半之后,企业有两次“公平竞争”的萝卜式选拔,羌海森在车间报名参加,结果连名字都没有上报到厂部。熊壁汉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员工,由班长晋升为大组长。次年三月再次顺利地提拔为二分厂的车间主管,月薪4000元,另外享有有公司丰厚的福利和补助。在得知要升为大组长前一个月,熊壁汉特意花五十元在街头办了个萝卜印章的大专文凭,为身份增添含金量。初中毕业的副组长王三明跟着沾光,百年媳妇总算熬出了头,熊壁汉打个报告上去,很快就批复下来,王三明荣升班长,喜得他眉开眼笑。
高就后的王三明和熊壁汉一个德性,上班就是混日子,既轻松又不担责任,苦的是底下具体干活的操作工人。用员工的一句话讲:“辛苦是员工的,表扬是班长的,成绩是主管的,奖金是经理的。”熊壁汉办了假证件步步迁升,王三明上行下效,也花50元办了个大专文凭,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阿庾奉承,打通上下级关系那一套羌海森学不来,干了两年仍在普工的岗位上打转,由搬运件车间调到炼炉房,负责高温固化这一环节。将铁块或是铝块融化成铁水或铝水,再流灌入各种模型槽,形成各式钢板或铝板。再经过冲压、锻造、切割裁剪、修边打磨、镀锌、着色,高温固化,而后经过质检形成最终产品。冶炼车间炉温达1300度,即使站在两米远的连炉旁,脸上也会明显感到超高炉温辐射的热量灼烫脸面。带着防护头盔,活像消防救援兵。不久转调到打磨房,再换到热处理间,后来交流到电镀室,调换好几个工位,几乎熟悉了全厂的工艺和流程,仍只是个普通的低级一线工人。——尽管换了班组,却仍在一个大车间。熊壁汉当上车间主任,这里的每个车间仍由他管辖,羌海森仍在他的手下当差。如同熊壁汉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孙悟空的本领再强,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羌海森懒得理会,更不善于谄媚讨好。——搞好关系,利用人脉资源确实极其重要。干得好不如混得好,羌海森深有感悟!
熊壁汉成功“竞聘”为车间主任,同班组的人没有谁觉得意外,他口口声声吹嘘的上面的副总跟他的亲戚关系非同寻常,在复位班长之时已有端倪,这次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见证。——国企里的各种复杂关系千丝万缕,连累到基层一线工人,也要有团团伙伙的抱团取暖精神,牵扯一点关系才有晋升机会。——不久小道传闻传出来,熊壁汉竞聘大组长送了五千元的大礼上去,竞聘车间主管他向上砸了一万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倘若换成别人,想给公司高层塞钱还找不到门路,也没人敢接。——因此不会有人觉得蹊跷,如果他不晋升车间主任那才叫奇怪。
这期间有则搞笑的新闻,熊壁汉升为大组长时,向厂部老大行贿5000元,被员工李三无意中撞见,私底下走漏了消息,传得车间里风言风语。熊壁汉原本得意春风,巴不得别人奉承几句,厂长可是坐不住了。新厂长姓胡名危,是个戴副眼镜的青年高才生,由总部指派来此担任厂长已有年余,仕途正蒸蒸日上,他不希望这些小道消息影响自己的前程,因此将熊壁汉叫到厂长办公室,狠狠训斥一通,让他注意领导形象。熊壁汉挨了厂长训斥,总算长了点记性,约约收敛了喧嚣尘上的气焰。同时,找了个“懈怠懒散”的理由将李三开除。李三不服气,继续向总公司举报,总公司的答复是“李三已非本公司员工,不守劳动纪律被开除,心怀怨恨而中伤公司骨干,不予受理。”因此,熊壁汉再向总公司高层行贿一万元的时候,大家谁也没透漏具体泄露玄机的员工姓名,据传只是用钱行贿还行不通,他连老婆都用上了。但仅仅只是传闻,没有人再有闲工夫去较真。——熊壁汉知道马副总有桃色新闻的爱好,特意将他请到自己家里畅叙乡情。马副总原没有意向下访,熊壁汉托请老乡董大竿出面。马副总忽然听他外甥董大竿说起熊壁汉的老婆叶月娥姿色略有几分,而且娆眉弄眼,这才动心应允。叶月娥是个很普通的女子,与厐莎莎的美貌和气势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相比,但是对于马明阳这类见了母猪都觉得美艳不肯放过的角色,自然不会错过任何到手的美餐。
叶月娥原在其他部门跟单跑腿,和一线具体干活工人一样,工资属于最低级。熊壁汉当上大组长后,将老婆直接安插进品检部,当了QC质检员骨干,工资上调一个大档。等到熊壁汉提升为车间主管,已属于厂里的高级领导。总公司离的远,分厂由厂长负责,熊壁汉成了厂长的左膀右臂。
熊壁汉荣升车间主任,除了马副总的关照,还少不得危厂长鼎力推荐的过场。熊壁汉举行了一场荣升之喜的庆功宴,将有职级的三分厂干部全邀请到席,叶月娥站在酒店门口一一恭迎。等到年轻的厂长到来,连忙双手恭敬地将他腕扶入座,对刻意打扮过的厂长的烫染发型赞不绝口,她站在胡厂长座椅后面边摸边称赞,由头摸到胸,由胸摸到腰,心无旁骛。年轻的厂长一把抓住她肉嫩的大腿,笑呵呵地捏起来。服务员往餐桌上菜,熊壁汉自倒一杯开始向厂长敬酒:“胡厂长,以后跟着胡厂长,还请多多关照!”
胡厂长捏着叶月娥的大腿:“好说!车间主管的工作我会安排刘助理协助你,你放心好了。我不饮酒,你自己随意吧。”熊壁汉表着忠心,端杯一饮而尽。
叶月娥柳眉细腰翘着屁股撒娇地说:“胡厂长是三分厂最大的官,胡厂长需多加照应才是,我们都跟着您吃饭呢。”逗得全桌大笑起来。
品检部两班轮换,十二个小时工作时间。熊壁汉利用夜班没有领导的空档,着实体谅老婆。他老婆上夜班,来到工厂打个考勤卡,到品检部点个卯,然后不知去向。熊壁汉曾因为夜晚老婆的“不知去向”跟她争吵过,这个平常怕老婆的人在怒火攻心的时刻竟然还扇了她一耳光。叶月娥不仅没有哭,反而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你还不是靠我才爬上去的?你现在上去了敢打我,我会叫你照样跌下来。”熊壁汉听说会让他跌下来,赶紧跪地抱住她的大腿自扇耳光祈求饶恕。
叶月娥在品检部具体负责的区域由熊壁汉手下代替操劳。好在产品都是从老公熊壁汉的部门产出,老练的员工都懂得QC质检,因此大组长、班长们争相奉承,替老板娘——车间主管熊壁汉的老婆——质检,盖个“QC32”的戳记。等到早上下班,叶月娥再跑到工厂里打个卡,在品检部露个脸,有时候懒得来厂里打卡直接到厂长办公室签个漏打记录的便条,就完成了她这个班次的任务。十天夜班就有八天由熊壁汉手底下的人在帮忙帮忙,员工成了他曾经宣扬的随意调派的家仆。叶月娥上夜班活没干,工资没少领,吃着半个空饷。——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熊壁汉儿子庆生,老婆过生日,逢年过节,班组长竞相喜盈门。班组长为了提高喜悦气氛,不时动员车间员工下班后去主管家里走动走动,送送红包,拉拉人情关系,增进增进感情,真是门庭广进,趋之若鹜。
熊壁汉提升为主管,在他的推荐下,蒋通明很快转正升为电镀间的班长,成为羌海森名副其实的顶头上司。不过,两人彼此熟悉对方性格,羌海森和他只有工作上的交往,并无私人交情。
熊壁汉毕竟心虚,升职后有了忌讳,基本不到羌海森的班组巡视。——羌海森的倔强性子,不会因为他连升了两级去奉承巴结,向他点头哈腰,自然从未正眼瞧他,两人见面都是难堪的尴尬。车间的工友知晓他们这员工与领导隔着几个等级的特殊“红脸关系”。 ——跟熊壁汉打交道,羌海森视为是耻辱。熊壁汉自知没趣味,即使偶然撞见,两人不是低头就是侧目,谁也不理睬谁。
不久,熊壁汉调到四分厂当厂长助理,坐公交车有四个小时的路程。叶月娥每晚上夜班照样只点个卯,然后不知所踪。“晚上老婆去了哪?”成了好事员工私底下议论的“公开秘密”,只要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绯闻总是不断。
15、争取权益
这日子持续了将近两年,稍微出现了些许细微的变化。全国刮起了一阵反腐旋风,集团公司的马明阳副总撞上了枪口,他牵涉贪腐问题被人举报,坊间流传的消息忽然被证实:房产九套,情妇十五名。处理的结果隔鞋搔痒,出乎众人意料之外,马副总仅仅被降职降级,调到二分厂当了厂长,这不痛不痒的贪腐处罚竟然让大家不以为意。哪像是惩处,倒像是因贪腐而得了实惠。在总部是个副总,到了分厂,大小是个一把手,再过两年就光荣退休,这确实是捡了大便宜的处罚。
庞莎莎仍然是办公室主任兼秘书。麻雀飞上高枝变凤凰,周旋在每个领导之间仍是游刃有余,练就了不倒翁的本领。
每名员工唏嘘之余,仅能无奈的赞叹:能人就是能人,即使倒台也垮不下来。温水煮青蛙式的反腐一阵风,让青蛙更舒服了。
与此同时,深圳开始上涨底薪和最低工资标准,P集团不仅没有执行市政府的政策,而且开始拖延工人工资,已有两个月没有发放。工厂的产量效益并没有明显下降迹象,而报上去的财务报表三分厂则是‘连年亏损’,这个奇怪的悖论背后终于找到了答案。P集团正在商讨重组事宜,准备将三分厂转让给另一家私企,这个工资债务自然一并移交,才拖着不发工资。最为可恨的是,P集团准备将三分厂低价贱卖,收购方是集团董事长曾经的战友——一家私企冶炼厂的老板。这个方案已然在政府红头文件里获得了通过,有多少内幕交易没有人能说的清。
厂长和高管们的豪车都在配换,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有离职的员工要不到工资,爬上楼顶以跳楼相威胁,厂方的漠然引起了极大的喷恨。导火索终于被点燃。
羌海森下班怅然回到宿舍,刚躺下,听到敲门声,雷希友来找他。
“两个月没发工资了,我们准备搞个大的行动。”
“什么行动?”
“我们已经联络好了其余几个分厂的组织者,我们准备搞一次大罢工、大游行。你想不想参加?”
“就为了发工资的事?是不是鲁莽草率了些?我们联名跟总经理再沟通一下,让集团领导知道大伙的焦急情况。”
“你还想见总经理?别开玩笑了。集团公司领导,你没门见到,你还一根筋。本厂有个技术员去试过,还没开口就被他的助手顶回来了。提工资涨薪都被炒鱿鱼,只会扔给你一句‘不想干就滚蛋!’。经理信箱做表面文章,塞满了,谁看了谁理了?”
“国企的官僚作风就是这样,你连见面的资格都没有。厂长每月在厂里呆了几天?”
“你们找过工会没有?”
“工会都是工厂的附属品,他们都是些缩头乌龟,要争取工人们自身的权益,只能靠我们自己。要闹动静就闹大一点,工人们早有怨言。你还不知道,我们三分厂马上就要贱卖给一家私企了。”
“哦?你听谁说的?”
“我们和上面靠得近,消息当然比你灵通。”
“管它易不易主,能有工资拿就行。在哪里不是干活。听说私企的激励政策更人性化。”
“价值3亿的三分厂以1千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董事长的老战友——一位现役将军,一家冶金私企的幕后老板。”
“哦?……”羌海森大惊,盯着他问:“真的吗?……真的有这回事?”
“这是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太腐败了,一定内幕重重。”
羌海森盯着雷希友问:“因此,……罢工的目的是为了讨要工资。牵扯腐败,反腐败我们无能为力。没有人会理会我们外来工。”
“我们罢工的目的,一是希望集团公司能执行市政府的文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二则为了农民工弟兄们,讨要工资及时发放,争取我们应得的权益,希望集团关爱我们农民工。三是以罢工为契机,抵制国有资产低价变卖,希望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查处腐败。”
“我完全赞同你的想法。但是会有效果吗?”羌海森问。
“今天晚上有个秘密集会,吃过晚饭后七点钟在11栋宿舍505大房间集合。如果你愿意参加我们的行动就准时到达。”
“好!一定到!”
雷希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坚定地朝他点头,离开了房间。
羌海森按规定时间到达,大宿舍里满满地挤了三十多人正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问题,现场争论激烈。十几名在生产一线的大学生都到场。
品质捡验组的雷希友,技术组的曹纯和陆成彬,是此次集会三分厂方面的主要组织者,坐在中心四面被人围着。羌海森挤进人群,雷希友朝他招手,给他介绍东面坐的几个人——其他分厂派来联络的工人。随后大家开始自我介绍,自由发言。
羌海森环顾大家,没有看见工会的人,悄悄拉着曹纯的衣角低声问:“怎么没有工会的人?他们不出面,谁代表我们工人?”
“工会的人是老板的看门狗,那些个胆小鬼——他们不敢出面,我们自己干!”曹纯瞥了他一眼,理直气壮回答。
二分厂的代表蓝毯和肖神尧,笔挺地坐着,难为情地笑笑:“我们学历不高,讲话没什么水平,不能跟你们相比,我们不多作发言,有什么计划都听你们的。”
四分厂的代表陈武和贺汕元跟着点头:“我们过来联络,不喧宾夺主。具体安排请三分厂的代表发言。”
曹纯不推让,站起来讲话,激昂陈辞:“我们召集这次集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被剥削的现实。广东的工厂为什么叫血汗工厂呢?”
一分厂代表宋青接话说:“现在就是把工人当奴隶驱使,拴在生产线上,而拿到手的报酬和消费水平相比,完全像吃人不吐骨头。我们被剥削的体无完肤,我们像猪仔一样的干活,生产线上流的是我们的汗水和血泪,而我们所获得的工资报酬有多少?每月休息一天或者两天,六百的底薪加上加班费,所有的综合工资不超过1200元。这点钱能干什么?刚刚够我们吃饭,刚刚够养活我们,然后继续去流水线上卖命。但是,国企的老总们的工资有多少?说出来你们不相信……每月休息八天,部长基本底薪4000元,各种福利和将近加起来,每月近万元。而经理级别的则年薪百余万,还有分红。……不管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均是旱涝保收。”
五分厂代表罗果山气愤填膺:“他们这是对国有资产的披着合法外衣的严重侵蚀。我们要反抗,我们要争取我们的权益。我们要求提高我们的工资待遇。——这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
六分厂代表成含商愤慨地插话说:“这些总经理一年拿个几百万几千万很正常,亏损了就用国家的名义,盈利了就塞进自己兜里。他们脚踏两只船,随时换鞋。视民生如草芥!”
“国企领导薪酬应该公开,这样灰色收入隐形收入就藏不住了。”
“谁会去查,谁又有能耐去查?查案的人本身就有问题,还不是跑风漏气。如今都在忙着往自己兜里捞钱,拿国家的资产偷换成自己的财富。改革开放赚到第一桶金的还有几个留在深圳?他们的第一桶金都是不明不白的,所以捞到金早早地跑到境外,大批国有资产流失境外。剩余留在国内的,则遥控他们在国内的代理人。”顿时气氛变得更活跃起来,都在争抢着发言,发牢骚演变为强烈的抗议集会。
“我们这片地上的十几栋建筑,价值约两亿。你们知道他的主人是谁吗?XX物业公司的老总,大型国有企业,在南头和西丽,以及市区都有物业。包括我们工厂在郊外的一栋宿舍楼,他的女婿转手承包了这十几栋建筑,然后转租出去。后来干脆转制成了他女婿的个人财产,谁也不敢放一个屁。空手套白狼,国有资产就是这样慢慢被侵蚀掉。有谁去告倒过?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跟着喝杯汤,一团和气。他那女婿是个建筑工地打工的,他的命运好,祖宗给他烧了高香,攀上了国企老总的千金,才有了这富贵命。真是同人不同命。他们坐着吃喝,坐享其成。”
“我们农民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处处受欺压。每年连工资都拖欠,到了该显示我们工人力量的时候。”
“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而改革之后,人民变成了经理厂长们的家仆,成了企业的奴隶。厂长经理高高在上贪腐盛行。”
“现在就是一个贪污腐化盛行缺德的社会,社会少了脊梁骨,没有底层人民的当家人,因此农民种地倒赔钱,宁愿土地荒废;一线工人干的活最脏最苦最累,工资待遇却最低微。稍微有个职级的干部工资都是连蹦带跳。”
“国企应该是效益最好的企业才对,要钱给钱,要人脉有人脉。实际情况却是国企内部连针都插不进,能彻底反贪吗?还有政策的扶持,却总是接二连三地垮掉,你说这是为何?还不是掌舵人都只顾自己往兜里塞钱,黑猫白猫,能往兜里塞钱的就是好猫。谁管企业是兴盛还是垮塌。这些当官的一个心态,全不顾百姓死活,只要自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天塌下来了也轮不到他这个矮子去顶。”
“作为弱势群体,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不要奢望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是你的上帝,救苦救难他们办不到。吃喝嫖赌贪污腐化是拿手好些。一个初中毕业的临时女工,只因为长的漂亮,与董事长偶遇两年不到就呼拉拉地升到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这家国有公司。一个物业公司老板的女婿,只因攀上了亲戚,靠着“女婿”的名号换来上位,将十几栋国有物业宿舍楼已管理的名号揽入怀,再堂而皇之的变更为自己的资产,近两亿元的国有资产就这样流失。即使举报也没人管,因为大家都在忙着瓜分国有资产,谁不想分一杯羹?可怜我们这些在流水线的苦工以及还没有工作而羡慕我们流水线工作的外来‘三无’人员,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我们像狗一样地被使唤,像牛一样地劳累,累死没人管。老大越讲越激动,群情亢奋,一致赞成罢工。
“请大家举手表决!”雷希友宣布完,刷地一下,几乎同时举起手来:“好,全体赞成!那么我们安排明天的计划。”大家相互讨论,确定时间。
“罢工时间定在周一上午8:30,各分厂停机停电停水,全部集合后统一时间开始游行,到滨海大道汇合,然后向市政府进发。”
“对对对!只有惊动市政府才会引起重视,他们平常在高楼大厦里习惯了当老爷,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抗议到他家门前或许会有些效果。”
“各位回去后,希望积极地秘密发动身边的人,争取将这次p集团大罢工搞成功。”全体一致举手赞同。
羌海森回到宿舍,积极响应号召,召集志同道合的员工,转达这次秘密集会的内容——厂里工人在酝酿罢工,利用两天时间发动全厂罢工。
“好哇!”宿舍里济济一堂,一齐兴奋地鼓掌:“我们想罢工很久了,终于有人出来撑大梁!”
“我不是大梁,我只是转达。”羌海森安抚众人,商议着说:“此次组织者都有爱国心,心怀嫉恶如仇的正义,我深表钦佩。可是空有满腔热血在全民全企腐败的今天,‘革命’不一定能成功。大家出来打工是为了改善自家的生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离家千里,各有各的困难。我们的这次活动,不勉强大家,愿意的就参加并发动身边信得过的工人,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全凭自愿。这个消息希望大家暂时守口如瓶,不要外泄。”
“我们参加!”
“我们参加!”群情激奋。
“我们的游行标语:‘要求增加待遇!’、‘打倒血汗工厂!’、“人人平等 体面工作!”羌海森望着大家继续补充。
“好!好!好!”大家高兴地鼓掌。
周一清晨,三分厂的一线员工在曹纯、雷希友、陆成彬、项山任、羌海森等等八名主要骨干的带领下,准时集合,拉着条幅走到滨海大道的集合点,与从四面八方汇集的各分厂员工会合。P集团六个分厂的一线员工10000余人,早上十点在滨海大道汇合,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罢工。群情激昂,堵塞道路。警局接到线报,出动千余警察高度戒备。
“有人讨不到工资跳楼没人管,我们抗议!——集团准备改制转让给私人,我们抵制!——”随着领头人在小喇叭里的话音落地,全体高呼口号:“打到血汗工厂!——要求增加待遇!——人人平等,体面工作!”山呼海涌如狂潮拍岩岸,惊天彻地。
市政府、市总工会接到游行队伍壮大,堵住了滨海大道的紧急情报,迅速派出谈判专家,在警车护送下,一起到劳动局协调商榷。
游行队伍推选出以雷希友、曹纯、宋青为主要代表的八名成员,与市政府派来的代表到七楼会议室谈判。
游行队伍到达劳动大厦后,沿街坐落在劳动局四周的大街小巷,羌海森等二十多人维护队伍秩序,留出正常办公通道,在劳动局门口等候佳音。
一楼大厅排满了人,办事窗口只有两个,每个窗口一名女职员。每天上班六小时。上午三小时开放一个窗口,下午三小时开放另一个窗口,轮流替换。排队人多,始终只有一名员工在窗口接待办事。
女工作员抱怨着:“领导几十名,办事的就两人。罢工的、辞职的、要不到工资的,这种事天天有,领导都清闲着,破事乱事全推给我们俩,你说这怎么忙得过来。你们这么多要反映的问题,就是国家主席来了也没办法解决。”
“那怎么办?”羌海森探头说,“我们的国家主席不管事了吗?”
女工作员发着满腹牢骚:“罢工,罢工!能解决问题吗?就算你们厂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其余大大小小的企业,每天都有农民工来投诉,申请仲裁,仲裁很难走得通,还要上法庭裁判,但是谁又有那种耐性!——工厂领导根本不怕这些,目前的法规条例能奈其何?这是体制的问题。”
羌海森伸长脖子凑近窗口质问:“不是有《劳动法》吗,为什么管不了企业?”
“《劳动法》是个摆设,劳动局的人根本不管事,治理不了企业的内部矛盾。企业塞点钱,什么投诉都无效。”
“要是能让劳动法具体落实到员工,让员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和平等人格该有多好。”羌海森无比感慨地说。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