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8256
成片时长:每集约49分钟
阅读:6169
发表:2020/5/23
50集 主旋律,家庭,商战 电视剧剧本
《大运亨通》第15-18集
1-5
…
11-14
15-18
19-22
…
47-5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郝运来:可以。我想让兴盛算一个,让他在最基层实践一下。他跟我跑了几年业务,在进货、推销方面学了一些经验,但没干过具体销售。让他去那里站站柜台,亲自跟顾客打打交道,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郑天宇:可以。那就让兴盛在那里吧。(忽地想起)董事长,昨天林秋玲找我,她想去正阳商场当售货员,也让她去吧。
郝运来:好。
郑天宇:这才两个人了,需要我们派6个,那4个是从咱们公司选,还是在北京招聘?
郝运来:在北京招聘吧。起码不需要我们解决住房问题。
郑天宇:那我们就着手招聘了。
37,正阳商场/王总办公室 内外 日
王总正在看一份北京西城区政府的一份文件。
肖昱推门进来:王总,你找我?
王总:我把大运制衣公司在我们商场承包柜台的事向区商业局汇报之后,区局领导把我们这个做法汇报给区政府主管副市长,余副区长说我们这项改革很好,值得推广,就发了文件。(说着,把文件递给肖昱),今天的《北京商业报》也刊登了我们跟大运制衣公司合作的经验,说我们这一举措有力支持了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看来,我们这步棋走对了。
肖昱:这个经验确实值得推广。我给他们订的销售任务每月是五十万元,第一个月他们的销售额就超过八十万了!后来,批发商竟围着他的柜台抢购起来。为了销售节省时间,他们把裤子改为十件一捆,经常是一捆一捆地卖。后来,全国各地一些大商场也来他这里进货了,他的月销售额迅速达到了一百万!
王总惊讶地:这个郝董事长真了不起啊!这种盛况在北京少见!
肖昱:区政府发了这文件,《北京商业报》又这么一宣传。我看这种经营模式很快就会在北京推开了。
王总:我们跟他们的分成比例改了吗?
肖总:我看他们的销售业绩这样好,第二个月分成比例就改成5:5了。
38,大运制衣公司/驻京办事处 内 夜
郝运来在开全体会,他拿着那张刊登正阳商场改革经验的《京城商报》向大家展示:西城区政府肯定了我们在正阳商场承包柜台的经验,《京城商报》也做了大幅报道,我们的经验就在北京传开了。我们要借这东风,抓住这大好事时机,扩大我们的战果。从今天起,我们办事处的人员全出去,跟北京各大商场联系,争取多打开一些大商场。
郑天宇:原来我们靠自己的嘴皮子说,自己夸自己的服装多么多么好,这种老王卖瓜的方法虽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终不如报上登的文章有说服力。我们就拿着这张《京城商报》直接找他们的领导,我相信跟我们合作的会越来越多。
李劲松:现在西城区各商业单位正在传达、贯彻区政府的文件,组织学习我们的经验。在这个当口我们去找他们谈合作,肯定会事半功倍。我们分一下工,全面出击,一定会大获全胜。
郝运来:那你们就商量怎么开展这工作吧。公司还有不少事在等着我,我现在就回去了。(说着,起身就走)
郑天宇:董事长,你现在就走啊!能不能跟我们再具体研究一下。
郝运来:下面的戏就该你唱了。但我嘱咐你们一条。不要因为我们打开了一些局面,区政府肯定了我们的经验,就自满自傲,更不能翘尾巴。跟大商场合作是我们的需求,我们一定要像以前那样放低姿态,以虚心的态度去真诚地恳求人家。西城区政府的文件、《京城商报》刊登的文章,可以提,但不能因此而盛气凌人。记住了吗?
众:记住了。
39,运达服装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内 内
这里在开会。
郝运达拿着刊登正阳商场跟农民商家合作经验的文章向大家展示:我哥最大的优点就是敢闯,敢于创新。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大运制衣公司的管理还是跟着我们学的,他们的服装能打进北京正阳商场,我们为什么不能? 关键是我们(主要是我)思想不如我哥解放,闯劲儿不如哥大。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特别强调: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我们应该向大运公司学习。
众员工佩服地:大运公司确实不简单!
40,方氏服装厂/董事长办公室 内 日
方思远在看《京城商报》刊登的正阳商场和大运制衣公司合作的经验,越看越气愤。他把那张报纸往桌子上一拍,骂道:我一再叮嘱郑天宇要阻止他们谈成,他竟然无所作为,不仅让他们合作成功了,而且成了北京市的改革典型,不仅西城区政府发了文件,而且登了《京城商报》,这一下子名声大振了!(转身对胡大印)胡厂长,你马上叫郑天宇给我打电话!
胡大印:我去呼他的BB机。(说着,起身走了)
41,驻京办事处 内 日
郑天宇正在给人们开会。他的BB机响了。他看了一下,有些慌乱(他问李劲松)李处长,刚才我讲到什么地方了?
李劲松:谁呼你的BB机了?我怎么看你心里有些慌乱呀!
郑天宇慌说:我家里来的,说我妈突然犯心脏病了。我出去给妈买些药。会议下午再接着开。(说着,就赶紧出去了)
42,大街上 外 日
郑天宇找到一个插卡电话,看看没人注意他,就把电话卡插进去拨打:方董事长,都怪我无能……
方思远责怪地:你怎么没有搅黄他们跟正阳商场合作呀,还让他们成了改革的典型了,这简直是助纣为虐,你太让我失望了。
郑天宇:董事长,这事都是郝运来一手策划谈判的,我想插手根本没有机会,实在对不起了!
方思远:说句对不起就没事了?你要想法破坏他们合作,让他们臭名远扬!
郑天宇有气无力地:董事长,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怎样才能把他们搞臭……
方思远:你动动脑子啊!
郑天宇:现在我的脑子特别乱,要么你指点我一下。
方思远:你不会给他们产品制造点问题,让人向报社投诉他们吗?
郑天宇:这要我想想怎么做。
43,县城郝运来家 内 日
郝运来风尘仆仆回到家里,一进门就亲切地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郝母从卧室里出来,高兴地:运来,你可回来了,这些日子你光在外面跑腾了,娘想你了。(说着,落了几滴眼泪)
郝运来: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说着,拿出一衣新衣服))娘,这是我给你买的,试试合适不?
郝母:不用试,你买的衣裳都合适。来,我看看你瘦了没有?(说着打量郝运来)瘦了,眼圈也黑了。是不是吃不好,睡不好啊!
郝运来伸展伸展胳膊:娘,你看我不是很结实吗?
姜玉芳从外面回来了,高兴地:这几天我的眼老是跳,估计你就快回来了。
郝运来:北京的局面打开了,我就赶紧回来了。
姜玉芳:在北京跟大商场合作的事顺利不?
郝运来:顺利,想不到的顺利。我们的做法已经得到西城区政府的肯定,不仅发文件推广,还在《京城商报》进行了宣传。
姜玉芳夸奖地:你真行!还去吗?
郝运来:最近不去了。局面已经打开,做法得到肯定,继续开拓市场的事我靠给驻京办事处了。下面的工作让他们接着做。
姜玉芳:最近,你一直在外边跑腾,够累的了,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郝运来:休息?公司就像一部机器,只要开动起来,就永远不能停歇。市场扩展了,销量会越来越大,往前一方面要扩产,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产品质量。要想在北京站稳脚跟,巩固和发展市场,最根本的还要靠产品质量。我们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要继续前进。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程序上再下功夫。必要时,还要出国学习。
姜玉芳恳求地:先在家里老老实实歇几天吧。
郝运来:我好些日子没见过运达了。你给他打个电话,晚上咱两家在一起吃顿饭,你找个好一点的饭店。
姜玉芳:叫上孩子们吗?
郝运来:兴旺和兴业都在上高中,学校要求很严,不是星期天不让出来,兴民上初中也住校,再说兴盛也不在,孩子们来不了,算了吧。就咱两家的大人吧。
姜玉芳:我马上给运达打电话。
44,饭店一雅间 内 夜
郝母、郝运来、姜玉芳、郝运达和彭丽华五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显得特别宽松。
郝运达先给娘和嫂子、妻子倒了红酒,然后给大哥和自己斟满白酒。
郝运来端起酒杯:娘,由于我前一段跑东北,后来又跑北京,所以咱们一家很长一段时间没在一起吃过饭了。娘,我也没有照顾你,运达在家辛苦了!娘,我先敬你一杯!
郝母:运来,我知道你挺忙,玉芳在家伺侯得我周到着呢。
姜玉芳:娘,这是我应该的。他不在家,我要替他尽孝。其实丽华对咱娘也照顾不少。
彭丽华:这都是应该的。
郝运来:谢谢玉芳和丽华。来,我敬你俩一杯。
彭丽华:哥,我不会喝白酒。
姜玉芳对丽华:咱俩喝红酒。
郝运来跟她俩碰了一下杯,一饮而尽。
郝运达:哥,这些日子你真不容易,特别是去东北开辟市场,火车上遇到小偷,为抄近道掉进牡丹江的冰窟窿里,晚上在大车店还被贼人刺伤了胳膊。
郝母担心地:这是真的吗?
姜玉芳:是真的。娘,我怕你惦记他,没敢告诉你。
郝母:运来,咱再也不去东北了。不能为赚几个钱把命搭上。
郝运来:事情已经过去了。娘,不提它了。来,咱们全家共同喝一杯。
众人碰杯,喝酒。
郝运达:我见《京城商报》登的正阳商场跟你们公司合作的报道了,不简单。哥,我最佩服你的敢闯和智慧,我要向你学习。
郝运来:你爱学习,有道道儿,做事比我稳,这是值得我学习的。你最近有什么发展?
郝运达:哥,最近我的精力在开发南方市场上,主要是珠三角。
郝运来:珠三角改革开放得早,那里的经济比咱们北方发达,管理也先进。那里有什么先进的管理经验?
郝运达:珠三角是我国最开放的地方,那里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比较多。他们的管理经验大多是从日本学来的。
郝运来:你不是一直在学日本的管理经验吗?松下的书我也看了,确实值得学习。
姜玉芳见兄弟俩又聊起了工作,打断说:咱们好久没在一起了,说说家常话,工作的事,你俩去公司说。
郝运来:对对对,今天咱哥儿俩不谈工作。来,咱们喝酒!(说着,大家又端起酒杯。)
彭丽华:我听周帆说,兴盛在北京干得不错。
姜玉芳:其实我主张孩子上学,可你哥却想让他尽早接触社会,所以,初中一毕业就带着他跑业务去了,那年才十五啊!
彭丽华:现在也快二十了吧?
姜玉芳:到年二十整。
彭丽华:该说媳妇了吧?
姜玉芳:他爸说,他跟公司的一个姑娘在谈恋爱呢。
郝母听了,高兴地:兴盛搞对象了?
郝运来点点头:娘,是有那个意思,不过刚开始。我把他俩都安排到北京办事处了。
郝母:我就盼着抱重孙子呢。
姜玉芳:我反对让孩子工作那么早,一定让兴旺、兴民上大学,如今社会发展很快,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彭丽华:嫂子,这话说得对。我们让孩子们都上大学,能考研、考上博士更好。
郝运来:现在我们有条件供他们上大学了,关键看他们的本事了。
郝运达: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来,为了我们的后代成才,干杯!
众人举杯碰在一起。
45,大运制衣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内 日
郝运来来上班,石磊迎过来:董事长,你一个月不在公司,你的办公室桌子上的尘土都有铜钱厚了,我刚让人们打扫完。
郝运来:来给我汇报一下公司的情况。
石磊:好。哥,我先告诉你个事。
郝运来:什么事?
石磊:原来县服装厂的厂长周金泰,方思远让他退休了……
郝运来打断说:他还不到60吧?
石磊:周岁56。
郝运来:按国家的规定,国家干部60岁才退休吧,怎么方思远叫他提前退休了?
郑天宇:可以。那就让兴盛在那里吧。(忽地想起)董事长,昨天林秋玲找我,她想去正阳商场当售货员,也让她去吧。
郝运来:好。
郑天宇:这才两个人了,需要我们派6个,那4个是从咱们公司选,还是在北京招聘?
郝运来:在北京招聘吧。起码不需要我们解决住房问题。
郑天宇:那我们就着手招聘了。
37,正阳商场/王总办公室 内外 日
王总正在看一份北京西城区政府的一份文件。
肖昱推门进来:王总,你找我?
王总:我把大运制衣公司在我们商场承包柜台的事向区商业局汇报之后,区局领导把我们这个做法汇报给区政府主管副市长,余副区长说我们这项改革很好,值得推广,就发了文件。(说着,把文件递给肖昱),今天的《北京商业报》也刊登了我们跟大运制衣公司合作的经验,说我们这一举措有力支持了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看来,我们这步棋走对了。
肖昱:这个经验确实值得推广。我给他们订的销售任务每月是五十万元,第一个月他们的销售额就超过八十万了!后来,批发商竟围着他的柜台抢购起来。为了销售节省时间,他们把裤子改为十件一捆,经常是一捆一捆地卖。后来,全国各地一些大商场也来他这里进货了,他的月销售额迅速达到了一百万!
王总惊讶地:这个郝董事长真了不起啊!这种盛况在北京少见!
肖昱:区政府发了这文件,《北京商业报》又这么一宣传。我看这种经营模式很快就会在北京推开了。
王总:我们跟他们的分成比例改了吗?
肖总:我看他们的销售业绩这样好,第二个月分成比例就改成5:5了。
38,大运制衣公司/驻京办事处 内 夜
郝运来在开全体会,他拿着那张刊登正阳商场改革经验的《京城商报》向大家展示:西城区政府肯定了我们在正阳商场承包柜台的经验,《京城商报》也做了大幅报道,我们的经验就在北京传开了。我们要借这东风,抓住这大好事时机,扩大我们的战果。从今天起,我们办事处的人员全出去,跟北京各大商场联系,争取多打开一些大商场。
郑天宇:原来我们靠自己的嘴皮子说,自己夸自己的服装多么多么好,这种老王卖瓜的方法虽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终不如报上登的文章有说服力。我们就拿着这张《京城商报》直接找他们的领导,我相信跟我们合作的会越来越多。
李劲松:现在西城区各商业单位正在传达、贯彻区政府的文件,组织学习我们的经验。在这个当口我们去找他们谈合作,肯定会事半功倍。我们分一下工,全面出击,一定会大获全胜。
郝运来:那你们就商量怎么开展这工作吧。公司还有不少事在等着我,我现在就回去了。(说着,起身就走)
郑天宇:董事长,你现在就走啊!能不能跟我们再具体研究一下。
郝运来:下面的戏就该你唱了。但我嘱咐你们一条。不要因为我们打开了一些局面,区政府肯定了我们的经验,就自满自傲,更不能翘尾巴。跟大商场合作是我们的需求,我们一定要像以前那样放低姿态,以虚心的态度去真诚地恳求人家。西城区政府的文件、《京城商报》刊登的文章,可以提,但不能因此而盛气凌人。记住了吗?
众:记住了。
39,运达服装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内 内
这里在开会。
郝运达拿着刊登正阳商场跟农民商家合作经验的文章向大家展示:我哥最大的优点就是敢闯,敢于创新。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大运制衣公司的管理还是跟着我们学的,他们的服装能打进北京正阳商场,我们为什么不能? 关键是我们(主要是我)思想不如我哥解放,闯劲儿不如哥大。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特别强调: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我们应该向大运公司学习。
众员工佩服地:大运公司确实不简单!
40,方氏服装厂/董事长办公室 内 日
方思远在看《京城商报》刊登的正阳商场和大运制衣公司合作的经验,越看越气愤。他把那张报纸往桌子上一拍,骂道:我一再叮嘱郑天宇要阻止他们谈成,他竟然无所作为,不仅让他们合作成功了,而且成了北京市的改革典型,不仅西城区政府发了文件,而且登了《京城商报》,这一下子名声大振了!(转身对胡大印)胡厂长,你马上叫郑天宇给我打电话!
胡大印:我去呼他的BB机。(说着,起身走了)
41,驻京办事处 内 日
郑天宇正在给人们开会。他的BB机响了。他看了一下,有些慌乱(他问李劲松)李处长,刚才我讲到什么地方了?
李劲松:谁呼你的BB机了?我怎么看你心里有些慌乱呀!
郑天宇慌说:我家里来的,说我妈突然犯心脏病了。我出去给妈买些药。会议下午再接着开。(说着,就赶紧出去了)
42,大街上 外 日
郑天宇找到一个插卡电话,看看没人注意他,就把电话卡插进去拨打:方董事长,都怪我无能……
方思远责怪地:你怎么没有搅黄他们跟正阳商场合作呀,还让他们成了改革的典型了,这简直是助纣为虐,你太让我失望了。
郑天宇:董事长,这事都是郝运来一手策划谈判的,我想插手根本没有机会,实在对不起了!
方思远:说句对不起就没事了?你要想法破坏他们合作,让他们臭名远扬!
郑天宇有气无力地:董事长,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怎样才能把他们搞臭……
方思远:你动动脑子啊!
郑天宇:现在我的脑子特别乱,要么你指点我一下。
方思远:你不会给他们产品制造点问题,让人向报社投诉他们吗?
郑天宇:这要我想想怎么做。
43,县城郝运来家 内 日
郝运来风尘仆仆回到家里,一进门就亲切地喊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郝母从卧室里出来,高兴地:运来,你可回来了,这些日子你光在外面跑腾了,娘想你了。(说着,落了几滴眼泪)
郝运来: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说着,拿出一衣新衣服))娘,这是我给你买的,试试合适不?
郝母:不用试,你买的衣裳都合适。来,我看看你瘦了没有?(说着打量郝运来)瘦了,眼圈也黑了。是不是吃不好,睡不好啊!
郝运来伸展伸展胳膊:娘,你看我不是很结实吗?
姜玉芳从外面回来了,高兴地:这几天我的眼老是跳,估计你就快回来了。
郝运来:北京的局面打开了,我就赶紧回来了。
姜玉芳:在北京跟大商场合作的事顺利不?
郝运来:顺利,想不到的顺利。我们的做法已经得到西城区政府的肯定,不仅发文件推广,还在《京城商报》进行了宣传。
姜玉芳夸奖地:你真行!还去吗?
郝运来:最近不去了。局面已经打开,做法得到肯定,继续开拓市场的事我靠给驻京办事处了。下面的工作让他们接着做。
姜玉芳:最近,你一直在外边跑腾,够累的了,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郝运来:休息?公司就像一部机器,只要开动起来,就永远不能停歇。市场扩展了,销量会越来越大,往前一方面要扩产,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产品质量。要想在北京站稳脚跟,巩固和发展市场,最根本的还要靠产品质量。我们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要继续前进。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程序上再下功夫。必要时,还要出国学习。
姜玉芳恳求地:先在家里老老实实歇几天吧。
郝运来:我好些日子没见过运达了。你给他打个电话,晚上咱两家在一起吃顿饭,你找个好一点的饭店。
姜玉芳:叫上孩子们吗?
郝运来:兴旺和兴业都在上高中,学校要求很严,不是星期天不让出来,兴民上初中也住校,再说兴盛也不在,孩子们来不了,算了吧。就咱两家的大人吧。
姜玉芳:我马上给运达打电话。
44,饭店一雅间 内 夜
郝母、郝运来、姜玉芳、郝运达和彭丽华五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显得特别宽松。
郝运达先给娘和嫂子、妻子倒了红酒,然后给大哥和自己斟满白酒。
郝运来端起酒杯:娘,由于我前一段跑东北,后来又跑北京,所以咱们一家很长一段时间没在一起吃过饭了。娘,我也没有照顾你,运达在家辛苦了!娘,我先敬你一杯!
郝母:运来,我知道你挺忙,玉芳在家伺侯得我周到着呢。
姜玉芳:娘,这是我应该的。他不在家,我要替他尽孝。其实丽华对咱娘也照顾不少。
彭丽华:这都是应该的。
郝运来:谢谢玉芳和丽华。来,我敬你俩一杯。
彭丽华:哥,我不会喝白酒。
姜玉芳对丽华:咱俩喝红酒。
郝运来跟她俩碰了一下杯,一饮而尽。
郝运达:哥,这些日子你真不容易,特别是去东北开辟市场,火车上遇到小偷,为抄近道掉进牡丹江的冰窟窿里,晚上在大车店还被贼人刺伤了胳膊。
郝母担心地:这是真的吗?
姜玉芳:是真的。娘,我怕你惦记他,没敢告诉你。
郝母:运来,咱再也不去东北了。不能为赚几个钱把命搭上。
郝运来:事情已经过去了。娘,不提它了。来,咱们全家共同喝一杯。
众人碰杯,喝酒。
郝运达:我见《京城商报》登的正阳商场跟你们公司合作的报道了,不简单。哥,我最佩服你的敢闯和智慧,我要向你学习。
郝运来:你爱学习,有道道儿,做事比我稳,这是值得我学习的。你最近有什么发展?
郝运达:哥,最近我的精力在开发南方市场上,主要是珠三角。
郝运来:珠三角改革开放得早,那里的经济比咱们北方发达,管理也先进。那里有什么先进的管理经验?
郝运达:珠三角是我国最开放的地方,那里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比较多。他们的管理经验大多是从日本学来的。
郝运来:你不是一直在学日本的管理经验吗?松下的书我也看了,确实值得学习。
姜玉芳见兄弟俩又聊起了工作,打断说:咱们好久没在一起了,说说家常话,工作的事,你俩去公司说。
郝运来:对对对,今天咱哥儿俩不谈工作。来,咱们喝酒!(说着,大家又端起酒杯。)
彭丽华:我听周帆说,兴盛在北京干得不错。
姜玉芳:其实我主张孩子上学,可你哥却想让他尽早接触社会,所以,初中一毕业就带着他跑业务去了,那年才十五啊!
彭丽华:现在也快二十了吧?
姜玉芳:到年二十整。
彭丽华:该说媳妇了吧?
姜玉芳:他爸说,他跟公司的一个姑娘在谈恋爱呢。
郝母听了,高兴地:兴盛搞对象了?
郝运来点点头:娘,是有那个意思,不过刚开始。我把他俩都安排到北京办事处了。
郝母:我就盼着抱重孙子呢。
姜玉芳:我反对让孩子工作那么早,一定让兴旺、兴民上大学,如今社会发展很快,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彭丽华:嫂子,这话说得对。我们让孩子们都上大学,能考研、考上博士更好。
郝运来:现在我们有条件供他们上大学了,关键看他们的本事了。
郝运达: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来,为了我们的后代成才,干杯!
众人举杯碰在一起。
45,大运制衣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内 日
郝运来来上班,石磊迎过来:董事长,你一个月不在公司,你的办公室桌子上的尘土都有铜钱厚了,我刚让人们打扫完。
郝运来:来给我汇报一下公司的情况。
石磊:好。哥,我先告诉你个事。
郝运来:什么事?
石磊:原来县服装厂的厂长周金泰,方思远让他退休了……
郝运来打断说:他还不到60吧?
石磊:周岁56。
郝运来:按国家的规定,国家干部60岁才退休吧,怎么方思远叫他提前退休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