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9734
成片时长:约159分钟
阅读:8023
发表:2019/7/2
主旋律
电影剧本
爱有源头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程上云面对其背影小声骂道:“鬼丫头!记住,我是你父亲,永远是你的亲人,而不是你的仇人!”
程水仙抿着嘴苦笑笑走了……
70、白天上午 “三埠管”生产队村前
初秋时节,艳阳高照,数十名男女社员,身着夏装,在晚稻田里耘草,绿油油的禾苗地毯似地铺张开来,一眼望不到边。盛立本迎着太阳,挑着行李,在程水仙陪同下前来“三埠管”报到。
盛立本站在田埂上,面对社员群众问:“请问哪位是秦队长?”
队长秦世环拿着耘耙,应声从田间走来:“我就是,有事吗?”
盛立本:“秦队长,我是九港中心小学的盛立本,下放到你们队来劳动改造,今天奉命前来报到。”
秦队长笑嘻嘻地:“前天就听说你要来,盛老师,欢迎你!”说完,主动跟盛立本握手。
社员们很好奇,一起注视着来人。
青年社员甲忽然问:“盛老师,这位女老师是跟你一起来报到的吗?”
盛立本:“不,她是我校的程老师,今天是抽空送我来的。”
青年社员甲笑了:“我明白了,她是你的未婚妻吧?”
几个年轻人笑起来……
程水仙大大方方地承认:“你说得没错,今后请大家多多关照!”说着举手向众人敬礼……
年轻社员们欢呼起来:“呵……呵……”
青年社员甲大笑:“盛老师,你好福气噢!”
青年社员乙打趣:“你羡慕哪?”
田间社员哄堂大笑……
71、阳光下 “三埠管”村周围
秦队长领着盛立本去村前村后、河堤渠道、田边地头浏览。他边走边指点、介绍,盛立本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两人转了一圈后,便在河堤上席地而坐。秦队长跟他商量:“盛老师,我们村离学校较远,文盲不少,现在你来了,我想借你的优势,办个扫盲学习班,你看怎样?”
盛立本一愣……直言回答:“秦队长,教书育人,传播文化,是我的本职工作,但现在他们将我‘清’了出来,不让我教书了;若公社领导知道我在这里重操旧业,是否会干预?”
秦队长扑嗤一笑:“没事,我会跟他们讲清楚的,也会抵制他们的一切干扰!你放心,有我与全队社员保护你,他们不敢为难你!”
盛立本领情地点点头:“那行!不过,现在买不到扫盲课本怎么办?”
秦队长:“盛老师,买不到课本你就自己编印嘛!”
盛立本疑问:“自己编印?”
秦队长:“没事,你大胆干,我负全责!”
盛立本:“好,谢谢秦队长信任与支持!”
秦队长:“从今天下午起,你就开始编印,暂时不用下田干活了。”
盛立本:“我可以白天去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编印扫盲课本,保证做到两不误。”
秦队长想了想:“这几天你先抓紧编印课本,好让社员们早日开始学习。日后有空下田做点手边活 ,便于与大家谈心交流,亲密相处。”
盛立本点点头……
72、灯光下 “三埠管”队屋内
一条横幅上写着醒目的大字:
“三埠管”生产队扫盲学习班开学典礼!”
简陋的队屋内,男女老少济济一堂,秦世环队长正在讲话:“乡亲们:经队委会研究决定,举办扫盲学习班。本队50岁以下的青壮年全部参加学习。学习班每天晚上学习两课时,阴雨天不下田干活时则全天学习。今晚,扫盲学习班正式开学了,这是全队人的一件大喜事!现在,我郑重宣布:聘请盛立本为授课老师。让我们热烈欢迎盛老师讲话!”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盛立本:“乡亲们:我是奉命来劳动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却得到秦队长和乡亲们的如此信任,实在是感激不尽;我决心尽最大努力,认真传授文化知识,竭诚为大家服务!”
他深深向大家鞠了一躬,全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秦队长:“乡亲们:根据我队实际情况,队委会研究,并与盛老师商量,男女学员一共是96名。根据各位乡亲的现有文化程度,分为两个班:不识字的56人为起步班,初识字的40人为快步班;为了加强管理,队委会决定任命:秦士豪同志为起步班班长,牧桂兰同志为快步班班长。现在请两位班长发言!”
秦士豪首先走上来发言:“大家好!盛老师好!我是个文盲,但我愿意在盛老师教育下,带领大家学文化,脱盲上进,做有文化的新农民!”
大家热烈鼓掌……
牧桂兰发言:“盛老师好!大家好!我虽说识得几个字,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从今天起,我要带领全班学员,发奋学习,争取更大进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家热烈鼓掌……
这时,一位满脸胡须的老汉站起来发言:“秦队长,我们五十岁以上的人,也想识两个字行吗?”
有人附和:“就是,不能把我们排除在外呀!”
秦队长:“这?这需要跟盛老师商量——盛老师,你看呢?”
盛立本略一思考:“秦队长,这样行不行?50岁以上的社员,凡是愿学的,可以另编一个散步班,来者不拘,去者自由,像自由散步那样,识字多少,不作具体要求。”
秦队长:“好,起步班、快步班,再加一个散步班。”
会场欢声雷动……
秦队长:“现在请盛老师向大家发放《扫盲试用课本》!”
音乐声中,盛立本课本一一发给学员……
大家情绪高涨,谈笑风生……
73、白天 三埠管生产队晒谷场
秦世环队长带着几名男女社远正在翻晒稻谷,梅炳火带着两个专政大队的队员急匆匆走来。
秦世环:“梅常委,有事吗?”
梅炳火责问:“秦队长,盛立本是监管对象,是来劳动改造的,你们怎么把他当文化教员用?”
秦世环回答:“梅常委,亏你还算个有文化的人,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吧?我们让盛立本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办扫盲学习班,他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错在哪里?”
梅炳火:“不行,办扫盲学习班要由公社革委会统一安排,你们不能想办就办!”
秦世环冷笑:“梅常委,说句不好听的话,指望你们统一安排,恐怕10年也办不起来;我们社员早就想学文化,就是没人教,现在‘感谢’公社领导,给我们派来了好教师,我们岂能错过这大好的机会?”
梅炳火:“秦队长,扫盲课本必须经过严格审查才能使用,不是随便可以编印的。”
秦队长拿出两本课本递给他:“我看这教材没问题,不信你带回去审查审查。”
梅炳火:“教材要送到县革委会去审查的,因此,你们这个扫盲学习班要暂时停课,何时复课要听公社革委会通知。”
秦队长:“停课不停课,你我说了都不算数,要问学员们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
秦世环一说完,一群年轻社员就闻讯拥了过来,其中一个小伙子带头高呼口号;“我们要学习!我们要文化!”、“文化大革命,不准大革文化命!”
梅炳火见势不妙,只得摆摆手,带了《扫盲试用课本》上下册,跌跌撞撞地跑回去交差。
74、白天 程上云办公室
电话铃响了,程上云忙接电话:“喂,哪里?”
电话里声音:“县革委会政工组。”
程上云:“噢,领导有什么指示?”
电话里声音:“程主任,你们公社送来的《扫盲试用课本》,通俗易懂、非常适用,县领导看了非常满意,特别予以通令嘉奖,同时大量翻印后发给全县各地参考、学习。”
程上云大吃一惊,连声说:“好,好,好!”
程上云放下电话,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踱步……
程上云的画外音:盛立本还真是个人才,难怪水仙对他如此着迷……
九、新婚喜报
75、白天下午 三埠管稻谷场
稻谷场上搭起了简易舞台,九港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正准备演出。
铿锵的锣鼓敲起来,男女老少纷纷赶来看文艺节目。
演出前,程水仙走上舞台讲话:“乡亲们、社员同志们:我们九港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全公社巡回演出,今天首次来到你们三埠管生产队,演出现在开始……”
一队男女青年在引吭高歌:《大海航行靠舵手》……
稻谷场上欢声雷动……
76、白天 队屋内盛立本宿舍
程水仙看看盛立本简朴的床铺发问:“晚上独自住在这里寂寞吗?”
盛立本:“还好,因为有你在我心中陪伴呢!”
程水仙满意地笑了:“立本,你我原来约定25岁内不结婚,现在我们都快到26岁了,是否抽空去办结婚登记手续?”
盛立本坦诚地:“水仙,清队没结束,我还在这里劳动改造,怎能办婚事?”
水仙:“我不在乎,你就是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我也心甘情愿跟你结婚!”
盛立本:“你不在乎我在乎;你现在是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副队长,我不能拖累你,让人家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的。你我还是缓期办婚事为好。”
水仙似乎生气了:“什么拖累不拖累?你又不是定性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我不怕你拖累,你也不会拖累我。你别自轻自贱、自惭形秽噢!”
盛立本被她训得面红耳赤,沉默不语……
77、白天 三埠管稻谷场
秦队长正在组织社员们分粮食,稻谷场上人声鼎沸,盛立本在帮忙记帐,突然发现姑妈盛学英来了,忙奔过来:“姑妈,您怎么来啦?”
盛学英苦笑笑:“你在这里,我当然要来。”
秦队长见此情景,忙说:“盛老师,快带你姑妈去休息,中午你俩一起去我家吃饭噢!”
盛立本:“谢谢!”说着,带盛学英去宿舍。
78、白天 队屋内盛立本宿舍
盛立本为姑妈倒了杯开水后问:“姑妈来有事吧?”
盛学英:“当然有事,你的终身大事嘛!”
盛立本:“姑妈,不急!”
盛学英:“你26岁了还没结婚,我能不急?若再拖下去,误了大事,我日后怎么向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和兄嫂交代!”
盛立本:“姑妈,现在提倡晚婚呀!”
盛学英动气了:“晚婚也要先选好对象吧!我看那个程水仙,是镜中花、水中月,你看得到,得不到。再磨蹭下去,这辈子就要栽在她手里!”
盛立本解释:“水仙对我忠贞不渝,并非不愿跟我结婚,但我目前下放在这里劳动,结婚只得缓期。”
盛学英:“我想另外给你介绍一个姑娘。”说着拿出一张姑娘的照片来:“她叫金瑞雪,现年21岁,是泉垄大队的赤脚医生,贫农成份……”
盛立本不看照片:“姑妈,我与水仙已谈了好几年了,又没说分手,我总不能脚踩两只船吧?”
盛学英:“程水仙的父亲不是反对他女儿跟你恋爱吗?咱们就争口气,另找个对象给他看看!”
盛立本:“水仙跟她父亲争斗胜利啦,她父亲已经松口了。”
盛学英:“我要的是蓝丝线、红丝线——现(线)兑现(线),不能一拖再拖!”
立本:“行,行!我会抓紧办好这件事的。”
79、雨天 “三埠管”队屋内
盛立本正在上课:“今天这一课是学习毛主席诗词《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说完便板书: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板书之后,他饱含深情地朗诵了一遍……
学员们异口同声地朗诵此诗……
一会儿下课了,学员们自由活动,有人唱起了《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这时,快步班班长牧桂兰递给盛立本一封信:“盛老师,刚才公社文艺宣传队送来的。”
盛立本打开信一看,大惊失色:“啊……”
程水仙的画外音:“立本:三天前,我身体不适,来县医院检查,却不得不遵医嘱住下了,也许过几天才能回去……”
80、白天 县医院内科病房
盛立本急匆跨进县医院内科病房,见到了消瘦、疲惫的程水仙,赶紧抓住她的手问:“怎么回事?一贯健健康康地怎么突然病倒了?”
面对恋人,当着妈妈的面,程水仙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泪流满面……
盛立本连忙为她擦拭眼泪,柔声说:“告诉我,是哪里不舒服?”
程妈妈代她回答:“她四肢麻木,疼痛无力,医生说是神经系统的怪病。”
盛立本:“噢,我去问问医生。”
81、白天 县医院医生办公室
张医师告诉盛立本:“程水仙得的是未梢神经炎。若不及时治疗,病程严重的可致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衰竭死亡……”
盛立本问:“未梢神经炎?程水仙的病情怎样?”
张医师:“好在程水仙是发病初期,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正常,医院正中西结合,全力医治。但精神治疗尤为重要,患者和患者家属必须积极配合,首要一条是让病人精神愉悦……”
盛立本:“谢谢张医师!”
盛立本在走廊踱步思考……
盛立本的画外音:“如何使她‘精神愉悦’呢?最好的措施就是尽快跟她结婚!我应义无反顾地拯救她,全身心地爱她……”
82、 白天 县医院内科病房
盛立本快步回到病房,亲切地将水仙从病床上扶起来,紧紧握住她的手,庄重地说:“水仙,医生刚才告诉我,你是发病初期,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只要坚持治疗,精神愉悦,定会很快康复的。因此,眼下你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去登记结婚!”
程妈妈一听此言就连声说“好”,脸上的愁云顿时消逝……
程水仙却摇摇头低声:“不!立本,我得了这种病,不能拖累你……”说着,又流起泪来……
程水仙抿着嘴苦笑笑走了……
70、白天上午 “三埠管”生产队村前
初秋时节,艳阳高照,数十名男女社员,身着夏装,在晚稻田里耘草,绿油油的禾苗地毯似地铺张开来,一眼望不到边。盛立本迎着太阳,挑着行李,在程水仙陪同下前来“三埠管”报到。
盛立本站在田埂上,面对社员群众问:“请问哪位是秦队长?”
队长秦世环拿着耘耙,应声从田间走来:“我就是,有事吗?”
盛立本:“秦队长,我是九港中心小学的盛立本,下放到你们队来劳动改造,今天奉命前来报到。”
秦队长笑嘻嘻地:“前天就听说你要来,盛老师,欢迎你!”说完,主动跟盛立本握手。
社员们很好奇,一起注视着来人。
青年社员甲忽然问:“盛老师,这位女老师是跟你一起来报到的吗?”
盛立本:“不,她是我校的程老师,今天是抽空送我来的。”
青年社员甲笑了:“我明白了,她是你的未婚妻吧?”
几个年轻人笑起来……
程水仙大大方方地承认:“你说得没错,今后请大家多多关照!”说着举手向众人敬礼……
年轻社员们欢呼起来:“呵……呵……”
青年社员甲大笑:“盛老师,你好福气噢!”
青年社员乙打趣:“你羡慕哪?”
田间社员哄堂大笑……
71、阳光下 “三埠管”村周围
秦队长领着盛立本去村前村后、河堤渠道、田边地头浏览。他边走边指点、介绍,盛立本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
两人转了一圈后,便在河堤上席地而坐。秦队长跟他商量:“盛老师,我们村离学校较远,文盲不少,现在你来了,我想借你的优势,办个扫盲学习班,你看怎样?”
盛立本一愣……直言回答:“秦队长,教书育人,传播文化,是我的本职工作,但现在他们将我‘清’了出来,不让我教书了;若公社领导知道我在这里重操旧业,是否会干预?”
秦队长扑嗤一笑:“没事,我会跟他们讲清楚的,也会抵制他们的一切干扰!你放心,有我与全队社员保护你,他们不敢为难你!”
盛立本领情地点点头:“那行!不过,现在买不到扫盲课本怎么办?”
秦队长:“盛老师,买不到课本你就自己编印嘛!”
盛立本疑问:“自己编印?”
秦队长:“没事,你大胆干,我负全责!”
盛立本:“好,谢谢秦队长信任与支持!”
秦队长:“从今天下午起,你就开始编印,暂时不用下田干活了。”
盛立本:“我可以白天去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编印扫盲课本,保证做到两不误。”
秦队长想了想:“这几天你先抓紧编印课本,好让社员们早日开始学习。日后有空下田做点手边活 ,便于与大家谈心交流,亲密相处。”
盛立本点点头……
72、灯光下 “三埠管”队屋内
一条横幅上写着醒目的大字:
“三埠管”生产队扫盲学习班开学典礼!”
简陋的队屋内,男女老少济济一堂,秦世环队长正在讲话:“乡亲们:经队委会研究决定,举办扫盲学习班。本队50岁以下的青壮年全部参加学习。学习班每天晚上学习两课时,阴雨天不下田干活时则全天学习。今晚,扫盲学习班正式开学了,这是全队人的一件大喜事!现在,我郑重宣布:聘请盛立本为授课老师。让我们热烈欢迎盛老师讲话!”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盛立本:“乡亲们:我是奉命来劳动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却得到秦队长和乡亲们的如此信任,实在是感激不尽;我决心尽最大努力,认真传授文化知识,竭诚为大家服务!”
他深深向大家鞠了一躬,全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秦队长:“乡亲们:根据我队实际情况,队委会研究,并与盛老师商量,男女学员一共是96名。根据各位乡亲的现有文化程度,分为两个班:不识字的56人为起步班,初识字的40人为快步班;为了加强管理,队委会决定任命:秦士豪同志为起步班班长,牧桂兰同志为快步班班长。现在请两位班长发言!”
秦士豪首先走上来发言:“大家好!盛老师好!我是个文盲,但我愿意在盛老师教育下,带领大家学文化,脱盲上进,做有文化的新农民!”
大家热烈鼓掌……
牧桂兰发言:“盛老师好!大家好!我虽说识得几个字,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从今天起,我要带领全班学员,发奋学习,争取更大进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家热烈鼓掌……
这时,一位满脸胡须的老汉站起来发言:“秦队长,我们五十岁以上的人,也想识两个字行吗?”
有人附和:“就是,不能把我们排除在外呀!”
秦队长:“这?这需要跟盛老师商量——盛老师,你看呢?”
盛立本略一思考:“秦队长,这样行不行?50岁以上的社员,凡是愿学的,可以另编一个散步班,来者不拘,去者自由,像自由散步那样,识字多少,不作具体要求。”
秦队长:“好,起步班、快步班,再加一个散步班。”
会场欢声雷动……
秦队长:“现在请盛老师向大家发放《扫盲试用课本》!”
音乐声中,盛立本课本一一发给学员……
大家情绪高涨,谈笑风生……
73、白天 三埠管生产队晒谷场
秦世环队长带着几名男女社远正在翻晒稻谷,梅炳火带着两个专政大队的队员急匆匆走来。
秦世环:“梅常委,有事吗?”
梅炳火责问:“秦队长,盛立本是监管对象,是来劳动改造的,你们怎么把他当文化教员用?”
秦世环回答:“梅常委,亏你还算个有文化的人,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吧?我们让盛立本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办扫盲学习班,他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错在哪里?”
梅炳火:“不行,办扫盲学习班要由公社革委会统一安排,你们不能想办就办!”
秦世环冷笑:“梅常委,说句不好听的话,指望你们统一安排,恐怕10年也办不起来;我们社员早就想学文化,就是没人教,现在‘感谢’公社领导,给我们派来了好教师,我们岂能错过这大好的机会?”
梅炳火:“秦队长,扫盲课本必须经过严格审查才能使用,不是随便可以编印的。”
秦队长拿出两本课本递给他:“我看这教材没问题,不信你带回去审查审查。”
梅炳火:“教材要送到县革委会去审查的,因此,你们这个扫盲学习班要暂时停课,何时复课要听公社革委会通知。”
秦队长:“停课不停课,你我说了都不算数,要问学员们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
秦世环一说完,一群年轻社员就闻讯拥了过来,其中一个小伙子带头高呼口号;“我们要学习!我们要文化!”、“文化大革命,不准大革文化命!”
梅炳火见势不妙,只得摆摆手,带了《扫盲试用课本》上下册,跌跌撞撞地跑回去交差。
74、白天 程上云办公室
电话铃响了,程上云忙接电话:“喂,哪里?”
电话里声音:“县革委会政工组。”
程上云:“噢,领导有什么指示?”
电话里声音:“程主任,你们公社送来的《扫盲试用课本》,通俗易懂、非常适用,县领导看了非常满意,特别予以通令嘉奖,同时大量翻印后发给全县各地参考、学习。”
程上云大吃一惊,连声说:“好,好,好!”
程上云放下电话,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踱步……
程上云的画外音:盛立本还真是个人才,难怪水仙对他如此着迷……
九、新婚喜报
75、白天下午 三埠管稻谷场
稻谷场上搭起了简易舞台,九港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正准备演出。
铿锵的锣鼓敲起来,男女老少纷纷赶来看文艺节目。
演出前,程水仙走上舞台讲话:“乡亲们、社员同志们:我们九港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全公社巡回演出,今天首次来到你们三埠管生产队,演出现在开始……”
一队男女青年在引吭高歌:《大海航行靠舵手》……
稻谷场上欢声雷动……
76、白天 队屋内盛立本宿舍
程水仙看看盛立本简朴的床铺发问:“晚上独自住在这里寂寞吗?”
盛立本:“还好,因为有你在我心中陪伴呢!”
程水仙满意地笑了:“立本,你我原来约定25岁内不结婚,现在我们都快到26岁了,是否抽空去办结婚登记手续?”
盛立本坦诚地:“水仙,清队没结束,我还在这里劳动改造,怎能办婚事?”
水仙:“我不在乎,你就是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我也心甘情愿跟你结婚!”
盛立本:“你不在乎我在乎;你现在是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副队长,我不能拖累你,让人家在背后对你指指点点的。你我还是缓期办婚事为好。”
水仙似乎生气了:“什么拖累不拖累?你又不是定性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我不怕你拖累,你也不会拖累我。你别自轻自贱、自惭形秽噢!”
盛立本被她训得面红耳赤,沉默不语……
77、白天 三埠管稻谷场
秦队长正在组织社员们分粮食,稻谷场上人声鼎沸,盛立本在帮忙记帐,突然发现姑妈盛学英来了,忙奔过来:“姑妈,您怎么来啦?”
盛学英苦笑笑:“你在这里,我当然要来。”
秦队长见此情景,忙说:“盛老师,快带你姑妈去休息,中午你俩一起去我家吃饭噢!”
盛立本:“谢谢!”说着,带盛学英去宿舍。
78、白天 队屋内盛立本宿舍
盛立本为姑妈倒了杯开水后问:“姑妈来有事吧?”
盛学英:“当然有事,你的终身大事嘛!”
盛立本:“姑妈,不急!”
盛学英:“你26岁了还没结婚,我能不急?若再拖下去,误了大事,我日后怎么向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和兄嫂交代!”
盛立本:“姑妈,现在提倡晚婚呀!”
盛学英动气了:“晚婚也要先选好对象吧!我看那个程水仙,是镜中花、水中月,你看得到,得不到。再磨蹭下去,这辈子就要栽在她手里!”
盛立本解释:“水仙对我忠贞不渝,并非不愿跟我结婚,但我目前下放在这里劳动,结婚只得缓期。”
盛学英:“我想另外给你介绍一个姑娘。”说着拿出一张姑娘的照片来:“她叫金瑞雪,现年21岁,是泉垄大队的赤脚医生,贫农成份……”
盛立本不看照片:“姑妈,我与水仙已谈了好几年了,又没说分手,我总不能脚踩两只船吧?”
盛学英:“程水仙的父亲不是反对他女儿跟你恋爱吗?咱们就争口气,另找个对象给他看看!”
盛立本:“水仙跟她父亲争斗胜利啦,她父亲已经松口了。”
盛学英:“我要的是蓝丝线、红丝线——现(线)兑现(线),不能一拖再拖!”
立本:“行,行!我会抓紧办好这件事的。”
79、雨天 “三埠管”队屋内
盛立本正在上课:“今天这一课是学习毛主席诗词《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说完便板书: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板书之后,他饱含深情地朗诵了一遍……
学员们异口同声地朗诵此诗……
一会儿下课了,学员们自由活动,有人唱起了《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这时,快步班班长牧桂兰递给盛立本一封信:“盛老师,刚才公社文艺宣传队送来的。”
盛立本打开信一看,大惊失色:“啊……”
程水仙的画外音:“立本:三天前,我身体不适,来县医院检查,却不得不遵医嘱住下了,也许过几天才能回去……”
80、白天 县医院内科病房
盛立本急匆跨进县医院内科病房,见到了消瘦、疲惫的程水仙,赶紧抓住她的手问:“怎么回事?一贯健健康康地怎么突然病倒了?”
面对恋人,当着妈妈的面,程水仙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泪流满面……
盛立本连忙为她擦拭眼泪,柔声说:“告诉我,是哪里不舒服?”
程妈妈代她回答:“她四肢麻木,疼痛无力,医生说是神经系统的怪病。”
盛立本:“噢,我去问问医生。”
81、白天 县医院医生办公室
张医师告诉盛立本:“程水仙得的是未梢神经炎。若不及时治疗,病程严重的可致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衰竭死亡……”
盛立本问:“未梢神经炎?程水仙的病情怎样?”
张医师:“好在程水仙是发病初期,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正常,医院正中西结合,全力医治。但精神治疗尤为重要,患者和患者家属必须积极配合,首要一条是让病人精神愉悦……”
盛立本:“谢谢张医师!”
盛立本在走廊踱步思考……
盛立本的画外音:“如何使她‘精神愉悦’呢?最好的措施就是尽快跟她结婚!我应义无反顾地拯救她,全身心地爱她……”
82、 白天 县医院内科病房
盛立本快步回到病房,亲切地将水仙从病床上扶起来,紧紧握住她的手,庄重地说:“水仙,医生刚才告诉我,你是发病初期,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只要坚持治疗,精神愉悦,定会很快康复的。因此,眼下你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去登记结婚!”
程妈妈一听此言就连声说“好”,脸上的愁云顿时消逝……
程水仙却摇摇头低声:“不!立本,我得了这种病,不能拖累你……”说着,又流起泪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