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107
阅读:18
发表:2025/7/14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5章:华中七战(下)
1
2
3
4
5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李默庵高兴之余不免有些心虚,粟裕真的败了吗?按前方探报,共军并非溃逃,而是有序撤退,是啊,粟裕究竟到了什么地方呢?
令李默庵想不到的是,此时,粟裕主力正驻扎海安城的附近休整,最近处离海安仅有10余公里,出操上课,开会唱歌,国民党军竟毫无察觉。
派出侦察人马,四路打探,问老百姓:“有没有共军的大部队?”
村子里明明驻扎着共军大队人马,老百姓却说:“没有见大队人马,只有几个民兵在村里操练。”
陈诚对李默庵道:“下一步即可以一路向北扫荡过去了。”
李默庵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稳妥为妙。他对陈诚道:“还是按照原计划行动,先肃清后北进为妥。海安已为我所占领,苏中将成为我后方,我们应首先令所随各部队分兵驻防,划区清剿,以巩固其占领区,并尽快把南通、如皋和海安连成一片,然后向北进剿。”
陈诚表示同意。
李默庵尽管心中担忧,但拿下海安,不仅仅雪了前两战失利之恨,更重要的对上司有了交代,如释重负。于是下令放假三天,祝捷庆功。
******
共军退出海安,官兵士气受到影响。
作战部主任钟期光、参谋长刘先胜都向粟裕报告说:“我们退出海安,有不少战士心中有气,口出怨言,说我们一路后退,退到什么时候?”
粟裕笑道:“恐怕是我们的干部心中有气,思想工作做不到家。”
谭震林道:“我们弃守海安,官兵们很不理解,也极需要再打一个胜仗。”
粟裕道:“是的,这一仗肯定要打。李默庵谨慎,不敢一下贸然北进,我们正可利用这个时间好好休整一下。李默庵为巩固占领区,下一步必将是从海安分兵东进,先占领李堡、角斜,完成东西封锁线,然后北攻东台。如是,则必然有隙可乘。告诉陶勇王必成他们,随时待机,准备出击。”
参谋长刘先胜道:“是!”
粟裕又对刘先胜道:“每个回来的情报都要及时报我知道,特别要留心那些细小的环节。”
参谋长道:“是!”
粟裕道:“走,去四中队看看。”
“四中队”是情报处长朱诚基在1945年10月组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时候,负责组建、培训的一支技术侦察队伍,是当时条件下的“高科技”部门,专门负责侦察、破译敌方的电文密码等工作。
朱诚基见粟裕到来,就和他一起去看望值班室的工作人员。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天气闷热。
值班室里,听见电报机器嘀嘀嘀一片声响,那些技术侦察人员正光着脊背,只穿短裤,挥汗如雨,埋头工作。有的戴着耳机专注监听,有的正忙着记录什么,见首长进来,不知该如何举措,满脸通红。
粟裕摆手,让他们坐下。说:“天实在太热了,昼夜值班,确是辛苦。”
大家道:“比了前线作战的战士,这点辛苦算什么。”
粟裕说:“不,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我们能打胜仗,离不了你们。你们及时提供情报,为我们正确判断敌情,下决心指挥作战,歼灭敌人,功不可没。我代表野指和各位领导同志感谢你们,希望大家这几天能更好地坚守岗位,监听敌人最新动向,并及时报告,让我们更多地消灭敌人。”
情报处长朱诚基道:“最近敌人电台活动频繁,可能又有新的行动。”
粟裕道:“敌人可能是进行军队部署调动,你们一定尽快破译电报内容,掌握敌人的新的动向。”
朱诚基道:“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粟裕对刘先胜道:“告诉后勤处,给四中队每人多发一件汗衫。”
******
国军于海安休整三天并祝捷庆功。陈诚对拿下苏北信心十足,对李默庵道:“按照原计划,先行肃清而后北进,在肃清和北进中寻敌主力决战,苏中可一鼓而下。”
李默庵不敢冒进,对陈诚道:“共匪粟裕部并未向北运动,他们还在苏中一带。我想乘胜向东取李堡、角斜至海口,先封锁东西一线,以巩固我苏中占领区,然后向北齐头并进,东取东台,西攻兴化,则共匪只有向北窜逃一条路,我大军可合而围歼之。”
陈诚点头曰:“可!”
于是,8 月6 日,李默庵发出命令:“以新编第7旅留守海安;整编第65师和整编第49师迅即由海安东进,务须占领李堡、角斜到海岸一线。”
部队接令,当日即由海安向东急进。
65师打头阵,49师殿后,两路大军一路横扫过去,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8月7日,他们很顺利便占领了西场、丁家所,8月8日又占领了李堡和角斜直至东海岸。
******
李默庵见进展顺利,甚是欣慰,东西线封锁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向北进剿,便很快调整部署准备北伐。
8月9日,李默庵下令,调广东军整编第65师西返,经海安到姜堰、泰州、黄桥接替整编第25师的防务。令25师于泰州、黄桥一线待命,准备北伐。
李默庵要65师奉命西返泰州,刚刚占领的李堡、角斜防务交给殿后的49师。
65师的主力乃是金亚安率领的105旅。金亚安率105旅在李堡、角斜驻防。
共军侦察人员很快侦知了国军的动向,并尽快报指挥部。
粟裕闻报大喜,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心捕捉战机,于运动中给敌以打击。
粟裕道:“现国民党军于东西一线排开,呈一字长蛇阵势,兵力必定分散,歼敌时机已经到来。我要求各部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随时准备于适当时机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作战部主任钟期光道:“我们战士英勇杀敌之精神诚可嘉许,然装备远不如敌军,一旦打起来,必须速战速决。”
粟裕道:“是的,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运动中予敌以重创。为此,我已决定向华东司令部和中央请示,请求他们准许调淮南之第5旅东入苏中协同作战。”
粟裕发电给中共中央和华中分局,报告:“歼敌良机已到”,同时请求准“淮南的第五旅东调苏中参战,以便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表示“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指示:“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粟裕同时命令侦察部队严密监视敌人的每一动向,以捕捉歼敌时机。
一切就绪,中共华中部队如一只伏于丛林中的饿虎,睁大眼睛静静地盯着猎物,等待时机的到来。
******
8月9日,李默庵接到上峰指令,要将驻守海安城的川军新7旅划归原属东北军的49师指挥。于是,李默庵令新7 旅从海安出发向东归制与驻李堡的65师第105 旅换防,以调65师西返泰州。
电报电话往来信息,均被共军侦察部队接收到了。
朱诚基破译了国军的换防指令,急向粟裕报告:“敌65师占我李堡、角斜后,接到西返泰兴命令,其105旅仍滞留李堡、角斜一线等待其后的49师接防。我们从电报中得知,驻海安之新7旅已划归49师指挥,于8月9日,从海安东进,准备与驻李堡、角斜的105旅换防,调回105旅到海安。”
粟裕大叫道:“甚好,我等的就是这一天,好了,他们如此频繁调动,是我千载难逢之歼敌良机。”即对参谋长刘先胜道:“命令第一师、第六师、第7纵队和淮南5旅及华中军区特务区急速南下包围敌105旅、新7旅。务求隐蔽行动,于10日晚8点钟之前完成包围。包围完成后即发起攻击,务歼其于李堡、角斜一带。”
中共华中各部队从8月9日晚一齐行动,悄悄然向李堡、角斜一线包抄过来,至8月10晚,共军陶勇的第一师完成了对李堡和角斜之敌的包围。随后,王必成第六师、管文蔚第7纵队进入洋蛮河地区,于大路两边设伏待敌,其余各配合作战部队也于10晚到达指定地点。
******
川军黄伯光新七旅原于海安驻防,接上峰指令将他们划归49师,归制东出到李堡接防。8月10日,黄伯光对副旅长田从云道:“命令已下,刻不容缓,你可先带21团去李堡接防,我收拾一下,随后就到。”
于是,田从云带21团于10上午启程,东出海安,于黄昏时分到了李堡。李堡105旅旅长金亚安见田从云到来,高兴道:“田兄辛苦,你们总算到了,命令昨日就下了,要我们去海安防务,你们这一来,我们赶在天亮之前便可到达海安。”
田从云道:“不辛苦,你我很快交接,黄旅长率我新七旅大部还有后头,将随后赶到。”
两军随即进行交接防务,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忽然听到一阵冲锋号响,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枪声。
此时正在8月10日晚上8点钟。
两位旅长顿时惊慌失措,金亚安道:“我们遇到共军的袭击。听声音是正规部队,共军最善于分割包围打突出之敌,你我现在处于东西一线最东端,他们一定是冲着我们来的。”
田从云道:“战报不是说,我们已经消灭了共军两万余众吗?余部不是下海北窜了吗?这哪来的共军?”
金亚安道:“战报是战报,不能为依据。好在你我现在是将近两个旅的兵力,我李堡之东有蒋家庄、杨家庄,南有丁家所可互为犄角,只要你们同心协力,他们怕是一下难以破我防线。”
田从云道:“可发电给司令部,让他们派援兵支援一下。”
金亚安道:“说的是。”
遂令发报人员向上司发报求救。不料发报人员报告说:“电台电话刚刚拆除,发不出去。”
而新7旅21团也是刚刚到达,电台电话还没有架设起来。于是,金亚安推开两手道:“田兄,看来咱们是凶多吉少,你我现在只有同心协力,拼力防守了。”
田从云道:“也只好如此了,好在我105旅大部已经上路,将很快赶到,我们只要坚持到天明就有办法。”
但是,不久,即听见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在不远处传来。原来,共军第1师1团、2团已经将李堡东边的蒋家庄、杨家庄分割包围,3团从李堡东边迂回,突击队走到前沿,发现一个班的守军的流动哨在那儿漫不经心走动。突击队员猛扑过去,将他们包围。一个班的守军全被活捉,然后共军逼其供出口令,令他们带路,共军轻而易举进入守军阵地并很快向纵深发展。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冲了上来。守军组织四次猛烈反扑,均被打退,伤亡惨重,不得不向中心退缩。
11日拂晓,守军阵地越来越小。金亚安对田从云说:“守是守不住了,咱们得想法突围出去。”
田从云说:“到处都是共军,我们往哪里跑?”
话音刚落,就见旅部院子里冲进一队共军士兵,他们大喊:“缴枪不杀!”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乖乖举手做了俘虏。
国民党军群龙无首,顿时陷入混乱,大部做了俘虏,少数向东边杨家庄、蒋家庄逃跑。
在蒋家庄、杨家庄驻守的是105旅第3团, 团长刘玉山,经一夜奋力抵抗,渐渐支持不住。天明的时候,见李堡方向少数士兵溃散而来,一问方知旅部已被共军占领,旅长已经被俘,知道大势已去,便趁混乱之机,带一百余人向南逃了出去。
******
却说新7旅大部,在旅长黄伯光率领之下,由海安向李堡进发前去接防。由于电报电话不通,前面发生的战斗,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8月11日上午9时,李堡、角斜的战斗已经结束。黄伯光率领他的人马仍大摇大摆地向李堡开进,于中午时分,大队人马进入洋蛮河地段。这里是共军第6师和第7纵队的伏击圈,他们早已于头天夜间就在这里设伏等候了。现在见105旅进入了他们的伏击圈,第7纵队一个团首先抢占立河桥,截断105旅西去退路,第6师两个团从中间突破,余部从前头打来。105旅正行之间,突然遭到迎头一击,一下子乱了套。旅长黄伯光将车停住,下了车,向四周一看,部队已经乱成一窝粥。他大叫:“顶住,顶住!”但是,他的部队已被共军包围分割成数段,混乱已经不可遏止。
他仰天长叹道:“我们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我们孤军东进,乃是取败之道啊。”
他对随从及参谋人员道:“我们被共军分割包围了,共军此来,是抱了灭我之决心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你们听我命令,督促我士兵奋力抵抗,坚持到天黑,然后相机突围。”
但是,未能等到天黑,他的队伍已经基本被打散。共军四处抓俘虏,忙成一片。黄伯光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于是,收拾三百余残兵,急忙于乱中渡过洋蛮河,然后向南逃走了。
*******
李堡之战,历时20小时,华中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新7 旅全部和第105 旅旅部及第314 团共8000人,其中俘虏5000人,伤亡3000余人,生俘少将旅长金亚安、少将副旅长田从云。华中野战军伤亡1000人。
听说抓到了国民党的将军,第一师师长陶勇说:“找来谈谈。”
来的是少将副旅长田从云。他满头花白头发,一口云南土话,有些拘束。陶勇请他吃饭,他话才多起来。
陶勇问:“你们怎么一下子把兵力拉得这么散?”
田从云答:“上面忙着要我们占地方,说是‘巩固收复区’。地方这么大,兵就这么多,一撒开可不就散了。”
“我们这次过来,难道你们一点也没有察觉?”
“ 海安打得正热闹,谁知你们到哪里去了。各部向上报,消灭贵军多少多少,算起来总有两三万。上面说,‘苏中共军一败涂地,主力一师、六师下海北逃’,哪知你们就在眼前。”
“看来,你们的情报不是很准,你看我们像是北逃的样子吗?”
“情报失灵嘛!我们一过来,老百姓躲得老远,耳不聪,目不明。”田从云叹了口气说:“老百姓躲开倒也罢了,遍地是民兵,分不清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到处打冷枪,到处抓我们的谍报人员、坐探,捉得一干二净,去一个捉一个,去两个捉一双。唉!我们成了睁眼瞎了,哪能不打败仗!”
陶勇笑了笑道:“你们占李堡也有几天了,怎么这么乱?”
田从云感慨道:“65师打过李堡走了,交给49师,接着我们7师化归49师,师部就赶快把自己的105旅往海安抽,叫我们四川军到外面来打头阵,调来调去,乱七八糟。”
******
李堡作战胜利,延安发来贺电:“庆祝你们大胜利。“
令李默庵想不到的是,此时,粟裕主力正驻扎海安城的附近休整,最近处离海安仅有10余公里,出操上课,开会唱歌,国民党军竟毫无察觉。
派出侦察人马,四路打探,问老百姓:“有没有共军的大部队?”
村子里明明驻扎着共军大队人马,老百姓却说:“没有见大队人马,只有几个民兵在村里操练。”
陈诚对李默庵道:“下一步即可以一路向北扫荡过去了。”
李默庵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稳妥为妙。他对陈诚道:“还是按照原计划行动,先肃清后北进为妥。海安已为我所占领,苏中将成为我后方,我们应首先令所随各部队分兵驻防,划区清剿,以巩固其占领区,并尽快把南通、如皋和海安连成一片,然后向北进剿。”
陈诚表示同意。
李默庵尽管心中担忧,但拿下海安,不仅仅雪了前两战失利之恨,更重要的对上司有了交代,如释重负。于是下令放假三天,祝捷庆功。
******
共军退出海安,官兵士气受到影响。
作战部主任钟期光、参谋长刘先胜都向粟裕报告说:“我们退出海安,有不少战士心中有气,口出怨言,说我们一路后退,退到什么时候?”
粟裕笑道:“恐怕是我们的干部心中有气,思想工作做不到家。”
谭震林道:“我们弃守海安,官兵们很不理解,也极需要再打一个胜仗。”
粟裕道:“是的,这一仗肯定要打。李默庵谨慎,不敢一下贸然北进,我们正可利用这个时间好好休整一下。李默庵为巩固占领区,下一步必将是从海安分兵东进,先占领李堡、角斜,完成东西封锁线,然后北攻东台。如是,则必然有隙可乘。告诉陶勇王必成他们,随时待机,准备出击。”
参谋长刘先胜道:“是!”
粟裕又对刘先胜道:“每个回来的情报都要及时报我知道,特别要留心那些细小的环节。”
参谋长道:“是!”
粟裕道:“走,去四中队看看。”
“四中队”是情报处长朱诚基在1945年10月组建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时候,负责组建、培训的一支技术侦察队伍,是当时条件下的“高科技”部门,专门负责侦察、破译敌方的电文密码等工作。
朱诚基见粟裕到来,就和他一起去看望值班室的工作人员。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天气闷热。
值班室里,听见电报机器嘀嘀嘀一片声响,那些技术侦察人员正光着脊背,只穿短裤,挥汗如雨,埋头工作。有的戴着耳机专注监听,有的正忙着记录什么,见首长进来,不知该如何举措,满脸通红。
粟裕摆手,让他们坐下。说:“天实在太热了,昼夜值班,确是辛苦。”
大家道:“比了前线作战的战士,这点辛苦算什么。”
粟裕说:“不,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我们能打胜仗,离不了你们。你们及时提供情报,为我们正确判断敌情,下决心指挥作战,歼灭敌人,功不可没。我代表野指和各位领导同志感谢你们,希望大家这几天能更好地坚守岗位,监听敌人最新动向,并及时报告,让我们更多地消灭敌人。”
情报处长朱诚基道:“最近敌人电台活动频繁,可能又有新的行动。”
粟裕道:“敌人可能是进行军队部署调动,你们一定尽快破译电报内容,掌握敌人的新的动向。”
朱诚基道:“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粟裕对刘先胜道:“告诉后勤处,给四中队每人多发一件汗衫。”
******
国军于海安休整三天并祝捷庆功。陈诚对拿下苏北信心十足,对李默庵道:“按照原计划,先行肃清而后北进,在肃清和北进中寻敌主力决战,苏中可一鼓而下。”
李默庵不敢冒进,对陈诚道:“共匪粟裕部并未向北运动,他们还在苏中一带。我想乘胜向东取李堡、角斜至海口,先封锁东西一线,以巩固我苏中占领区,然后向北齐头并进,东取东台,西攻兴化,则共匪只有向北窜逃一条路,我大军可合而围歼之。”
陈诚点头曰:“可!”
于是,8 月6 日,李默庵发出命令:“以新编第7旅留守海安;整编第65师和整编第49师迅即由海安东进,务须占领李堡、角斜到海岸一线。”
部队接令,当日即由海安向东急进。
65师打头阵,49师殿后,两路大军一路横扫过去,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8月7日,他们很顺利便占领了西场、丁家所,8月8日又占领了李堡和角斜直至东海岸。
******
李默庵见进展顺利,甚是欣慰,东西线封锁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向北进剿,便很快调整部署准备北伐。
8月9日,李默庵下令,调广东军整编第65师西返,经海安到姜堰、泰州、黄桥接替整编第25师的防务。令25师于泰州、黄桥一线待命,准备北伐。
李默庵要65师奉命西返泰州,刚刚占领的李堡、角斜防务交给殿后的49师。
65师的主力乃是金亚安率领的105旅。金亚安率105旅在李堡、角斜驻防。
共军侦察人员很快侦知了国军的动向,并尽快报指挥部。
粟裕闻报大喜,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心捕捉战机,于运动中给敌以打击。
粟裕道:“现国民党军于东西一线排开,呈一字长蛇阵势,兵力必定分散,歼敌时机已经到来。我要求各部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随时准备于适当时机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作战部主任钟期光道:“我们战士英勇杀敌之精神诚可嘉许,然装备远不如敌军,一旦打起来,必须速战速决。”
粟裕道:“是的,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运动中予敌以重创。为此,我已决定向华东司令部和中央请示,请求他们准许调淮南之第5旅东入苏中协同作战。”
粟裕发电给中共中央和华中分局,报告:“歼敌良机已到”,同时请求准“淮南的第五旅东调苏中参战,以便集中兵力于主要作战方向。”
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表示“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指示:“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粟裕同时命令侦察部队严密监视敌人的每一动向,以捕捉歼敌时机。
一切就绪,中共华中部队如一只伏于丛林中的饿虎,睁大眼睛静静地盯着猎物,等待时机的到来。
******
8月9日,李默庵接到上峰指令,要将驻守海安城的川军新7旅划归原属东北军的49师指挥。于是,李默庵令新7 旅从海安出发向东归制与驻李堡的65师第105 旅换防,以调65师西返泰州。
电报电话往来信息,均被共军侦察部队接收到了。
朱诚基破译了国军的换防指令,急向粟裕报告:“敌65师占我李堡、角斜后,接到西返泰兴命令,其105旅仍滞留李堡、角斜一线等待其后的49师接防。我们从电报中得知,驻海安之新7旅已划归49师指挥,于8月9日,从海安东进,准备与驻李堡、角斜的105旅换防,调回105旅到海安。”
粟裕大叫道:“甚好,我等的就是这一天,好了,他们如此频繁调动,是我千载难逢之歼敌良机。”即对参谋长刘先胜道:“命令第一师、第六师、第7纵队和淮南5旅及华中军区特务区急速南下包围敌105旅、新7旅。务求隐蔽行动,于10日晚8点钟之前完成包围。包围完成后即发起攻击,务歼其于李堡、角斜一带。”
中共华中各部队从8月9日晚一齐行动,悄悄然向李堡、角斜一线包抄过来,至8月10晚,共军陶勇的第一师完成了对李堡和角斜之敌的包围。随后,王必成第六师、管文蔚第7纵队进入洋蛮河地区,于大路两边设伏待敌,其余各配合作战部队也于10晚到达指定地点。
******
川军黄伯光新七旅原于海安驻防,接上峰指令将他们划归49师,归制东出到李堡接防。8月10日,黄伯光对副旅长田从云道:“命令已下,刻不容缓,你可先带21团去李堡接防,我收拾一下,随后就到。”
于是,田从云带21团于10上午启程,东出海安,于黄昏时分到了李堡。李堡105旅旅长金亚安见田从云到来,高兴道:“田兄辛苦,你们总算到了,命令昨日就下了,要我们去海安防务,你们这一来,我们赶在天亮之前便可到达海安。”
田从云道:“不辛苦,你我很快交接,黄旅长率我新七旅大部还有后头,将随后赶到。”
两军随即进行交接防务,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忽然听到一阵冲锋号响,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枪声。
此时正在8月10日晚上8点钟。
两位旅长顿时惊慌失措,金亚安道:“我们遇到共军的袭击。听声音是正规部队,共军最善于分割包围打突出之敌,你我现在处于东西一线最东端,他们一定是冲着我们来的。”
田从云道:“战报不是说,我们已经消灭了共军两万余众吗?余部不是下海北窜了吗?这哪来的共军?”
金亚安道:“战报是战报,不能为依据。好在你我现在是将近两个旅的兵力,我李堡之东有蒋家庄、杨家庄,南有丁家所可互为犄角,只要你们同心协力,他们怕是一下难以破我防线。”
田从云道:“可发电给司令部,让他们派援兵支援一下。”
金亚安道:“说的是。”
遂令发报人员向上司发报求救。不料发报人员报告说:“电台电话刚刚拆除,发不出去。”
而新7旅21团也是刚刚到达,电台电话还没有架设起来。于是,金亚安推开两手道:“田兄,看来咱们是凶多吉少,你我现在只有同心协力,拼力防守了。”
田从云道:“也只好如此了,好在我105旅大部已经上路,将很快赶到,我们只要坚持到天明就有办法。”
但是,不久,即听见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在不远处传来。原来,共军第1师1团、2团已经将李堡东边的蒋家庄、杨家庄分割包围,3团从李堡东边迂回,突击队走到前沿,发现一个班的守军的流动哨在那儿漫不经心走动。突击队员猛扑过去,将他们包围。一个班的守军全被活捉,然后共军逼其供出口令,令他们带路,共军轻而易举进入守军阵地并很快向纵深发展。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冲了上来。守军组织四次猛烈反扑,均被打退,伤亡惨重,不得不向中心退缩。
11日拂晓,守军阵地越来越小。金亚安对田从云说:“守是守不住了,咱们得想法突围出去。”
田从云说:“到处都是共军,我们往哪里跑?”
话音刚落,就见旅部院子里冲进一队共军士兵,他们大喊:“缴枪不杀!”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乖乖举手做了俘虏。
国民党军群龙无首,顿时陷入混乱,大部做了俘虏,少数向东边杨家庄、蒋家庄逃跑。
在蒋家庄、杨家庄驻守的是105旅第3团, 团长刘玉山,经一夜奋力抵抗,渐渐支持不住。天明的时候,见李堡方向少数士兵溃散而来,一问方知旅部已被共军占领,旅长已经被俘,知道大势已去,便趁混乱之机,带一百余人向南逃了出去。
******
却说新7旅大部,在旅长黄伯光率领之下,由海安向李堡进发前去接防。由于电报电话不通,前面发生的战斗,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8月11日上午9时,李堡、角斜的战斗已经结束。黄伯光率领他的人马仍大摇大摆地向李堡开进,于中午时分,大队人马进入洋蛮河地段。这里是共军第6师和第7纵队的伏击圈,他们早已于头天夜间就在这里设伏等候了。现在见105旅进入了他们的伏击圈,第7纵队一个团首先抢占立河桥,截断105旅西去退路,第6师两个团从中间突破,余部从前头打来。105旅正行之间,突然遭到迎头一击,一下子乱了套。旅长黄伯光将车停住,下了车,向四周一看,部队已经乱成一窝粥。他大叫:“顶住,顶住!”但是,他的部队已被共军包围分割成数段,混乱已经不可遏止。
他仰天长叹道:“我们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我们孤军东进,乃是取败之道啊。”
他对随从及参谋人员道:“我们被共军分割包围了,共军此来,是抱了灭我之决心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你们听我命令,督促我士兵奋力抵抗,坚持到天黑,然后相机突围。”
但是,未能等到天黑,他的队伍已经基本被打散。共军四处抓俘虏,忙成一片。黄伯光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于是,收拾三百余残兵,急忙于乱中渡过洋蛮河,然后向南逃走了。
*******
李堡之战,历时20小时,华中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新7 旅全部和第105 旅旅部及第314 团共8000人,其中俘虏5000人,伤亡3000余人,生俘少将旅长金亚安、少将副旅长田从云。华中野战军伤亡1000人。
听说抓到了国民党的将军,第一师师长陶勇说:“找来谈谈。”
来的是少将副旅长田从云。他满头花白头发,一口云南土话,有些拘束。陶勇请他吃饭,他话才多起来。
陶勇问:“你们怎么一下子把兵力拉得这么散?”
田从云答:“上面忙着要我们占地方,说是‘巩固收复区’。地方这么大,兵就这么多,一撒开可不就散了。”
“我们这次过来,难道你们一点也没有察觉?”
“ 海安打得正热闹,谁知你们到哪里去了。各部向上报,消灭贵军多少多少,算起来总有两三万。上面说,‘苏中共军一败涂地,主力一师、六师下海北逃’,哪知你们就在眼前。”
“看来,你们的情报不是很准,你看我们像是北逃的样子吗?”
“情报失灵嘛!我们一过来,老百姓躲得老远,耳不聪,目不明。”田从云叹了口气说:“老百姓躲开倒也罢了,遍地是民兵,分不清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到处打冷枪,到处抓我们的谍报人员、坐探,捉得一干二净,去一个捉一个,去两个捉一双。唉!我们成了睁眼瞎了,哪能不打败仗!”
陶勇笑了笑道:“你们占李堡也有几天了,怎么这么乱?”
田从云感慨道:“65师打过李堡走了,交给49师,接着我们7师化归49师,师部就赶快把自己的105旅往海安抽,叫我们四川军到外面来打头阵,调来调去,乱七八糟。”
******
李堡作战胜利,延安发来贺电:“庆祝你们大胜利。“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