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9618
成片时长:每集约64分钟
阅读:7209
发表:2016/8/3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5-6集
1-2
3-4
5-6
7-8
…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大股东米利肯:“与国家合同已经签订,至今我们已经投入大量资财,退路是没有的,可是前进的道路又在哪里?我们不能瘫痪在这里吧?不能眼睁睁的停工,更不能答应这些永远不会满足的劳工吧?今天答应他40,明天会要50,后天会要60,我们就是破了产,卖了全部家当也难填他们的无底欲壑……”
股东丙:“是啊,但是出路在哪里呢?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等死吧?”
再次陷入沉默。
米利肯慢腾腾的道:“我到是有个办法……”他故意停下了。
果然,焦急无奈中的股东们纷纷问:“米利肯先生,你有什么高招?赶快说。”
米利肯依然慢慢的说道:“我的办法是保持甚至降低目前成本,但是一定会增强作业能力。”
听了他的话大家如获至宝,有的道:“米利肯先生,你就不用卖关子了,你到底是什么锦囊妙计?”,“米利肯先生,你说的是大家的良好愿望,具体的呢?”
米利肯见大家都十分急迫,知道吊起来了胃口,才有成功的可能,他再次慢慢的说:“我的方法就是招募华工,以取代我们美国或欧洲白人劳工。” 说完他扫视了大家,发现大家的眼睛都因为他的这句话而增大了一倍,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好像自己是怪物。
股东甲终于从惊愕中醒来:“米利肯先生,我怀疑你是不是一个怪物?你怎么会出这个馊主意?”
股东乙激动的站了起来,拍着桌子道:“是啊,米利肯先生,华工,就是那些身形矮小,瘦骨嶙嶙,黄皮肤的中国人吗?他们?他们只会做饭,只会生孩子,开个小餐馆。让他们建筑铁路?他们会吗?钢轨会把他们压成肉泥!”
米利肯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别看他们瘦小,我知道他们是能干的,不会可以学,我们自己的和从欧洲来的劳工一开始会吗?不都是逐渐学会的吗?”
股东丙:“不可能,我们建美国的铁路怎么能用中国的劳工?美国的钱被中国人挣去了,米利肯先生是想当慈善家吗?”
米利肯继续说服大家:“什么皆有可能。我请问诸位,如果不招募华工,你有别的办法吗?大家不是一筹莫展吗?我的这个办法也是逼出来的,我们可以给华工最低的工资……”
股东戴维在喊:“我们负责本国劳工的食宿费用,但对华工我们可以不给他们,这也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费用……”
股东甲:“用华工还是不可能,我们前面的铁路就是崇山峻岭,极其艰险,马上进入冬季,恐怕铁路还没有建成,他们已经尸横遍野。”
米利肯狡黠的笑了笑道:“关于这一点你不必犯愁,华人有的是,实在不够我们可以到中国去招募。关键我认为他们是行的,他们的祖先曾经建成过万里长城。”他看了看大家补充道:“最关键的是我们本国的和欧洲的劳工要价太高,我们大家都无法承受。而且太难侍候了,今天怠工,明天罢工,我相信华工不会,他们不熟悉我们的社会。”
股东戴维:“你想给他们多少工资?”
米利肯想了想道:“我想最多30美元,最低26美元,但如戴维先生所言,让他们自己负责食宿,里外里我们可以减少很大的成本。”
总经理亚当斯看到反对的不多了,反对的力度也不大了,于是说道:“我也认为米利肯先生所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如果股东会有决议,我可以去试一试,我可以在旧金山华人聚居区以26美元招聘50个华工,让他们到工地上干一干,如果不行,那就辞退。如果行,我们可以大批招募。”
股东甲:“瘦马只好当成骆驼用了,没别的办法,我同意。”
股东乙也叹口气,摇摇头道:“总不能让我们自己破产吧?我同意。”
股东丙狠狠的:“用这26美元去榨华工的血汗,我同意。”
股东们相继都举起了手表示同意。
82 旧金山劳力市场 白 外
旧金山我们见过的那个劳力市场,两根杆子支起的横幅上写着中文:‘太平洋铁路公司华工招募处’,横幅下面两张办公桌及三个美国人,桌前站着一个华人,被要求正站,反转,脱掉上衣看身板是否结实有力,然后让到旁边去挑起两桶沙土,要求能挑起来走几步。被录取的在招募处后面站着,一个个都是健壮的年轻华工。招募处一侧是一大队排队等候报名测验的华人,看不到尾。另一侧是一堆白人劳工对这边招募华工指指点点、说东道西,看样子他们很不满。
华工对招工的洋人:“我的工资多少?”
白人招工的:“一个月26美元,食宿自理。”
华工:“应当公司负责食宿吧?”
白人招工的:“如果由公司负责食宿,那么你的月工资就是20美元,这两种方式由你自选。”
华工回头看看身后的其他同胞,华工甲说:“只好自理了,要不工薪太低!”
华工乙:“有什么办法?刀把子攥在他们手里。”
华工对白人招工的:“能不能30或28元一月?”
白人招工的冷冰冰的:“26元是最高的,没有讨价还价,如果你嫌少可以出列!让给下一个,华人有的是。”
华工无奈的:“好吧,写上我。”
83 太平洋铁路工地 清晨/晚 外
天刚发亮,五十名健壮的华工被带到了工地上,那些拿着鞭子的白人监工对华工露出轻蔑的嘲笑,白人监工指挥、监督和训斥着华工开始劳作,运砂石,筑路基,抬钢轨,铺钢轨,赤裸的上身汗流浃背,脸上挥汗如雨。
华工甲扛着一袋碎石艰难的上坡,一滑,摔倒了,腿上和胳臂都磕破出血,监工在一边喊着:“爬起来,干活!快!”
华工自己扛着麻袋,过来用一只手扶起华工甲,甲把沉重的袋子重放到肩上。
……
晚间,华工们在路基旁边整理睡觉的地方,他们把草袋子、破麻袋铺在地上,华工乙:“从天刚蒙蒙亮就干,一直到天黑,快累死了!”
华工甲:“连个窝棚都没有,就睡在草袋子上,盖的也是麻袋,咳!”他一边说一边躺下了,扯了两条麻袋盖身上。
华工也是盖着麻袋:“现在天还不冷,冬天怎么办?这要是露天睡,不都得冻死啊?”
华工甲:“食宿自理,这么说冬天如果我们买帐篷也得自己花钱了?”
华工:“真没见过这么扣的老板,就是在家给财主扛活也有个住的地方给两顿饭啊!”
华工乙:“谁让你来的啊?”
华工甲:“不是听说花旗国旧金山遍地是金子才来的嘛,财没发成,到受这苦,闹不好命都得搭在这儿。”
华工:“白人能怠工,罢工,可我们像绵羊一样,真够老实的。”
华工甲:“咱们谁敢啊?你一闹就开除你,前面干的工薪全没了。”
华工乙:“说不定还让警察抓起你。”
华工:“所以,我们华工只好受欺负了。得了,赶快睡吧,明早天不亮又该被叫起来。”
84 北京 章文卿家 白 内
北京,宝丰进了自己在舅舅家的居室前厅,一屁股坐下,杜来连忙倒茶:“少爷上了半日学,你不累我都累了,叫我坐那半日还不如打我一顿。”
宝丰喝茶道:“你以为我愿意啊?舅舅,舅娘逼着,娘亲几天就来信询问,我不学出个样儿来也不行啊。”
杜来讨好的:“是是是,少爷天资聪颖,一定会学出个名堂来。来北京有些日子了,也亏少爷挺住了。”
宝丰:“快闷死我了,哪里都没得去。我说啊……”他放低了声音:“是不是该偷偷溜出去玩玩了?”
杜来蹦起来用手夸张的拍拍自己的胸脯道:“那可太好了!我已经闷死了,听到少爷的话总算活过来了。” 接着道:“听说北京好玩的地方太多了,咱们先去哪?前门?说是最热闹。”
宝丰没说话,只是笑。
杜来又道:“少爷,我看你舅家的公子章少爷也挺爱玩,咱们找他一起出去玩吧?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京话也还没学地道。”
宝丰高兴的道:“小子你主意不错,万一舅舅发现,有他,还可以当挡箭牌。”
杜来拍手道:“对啊,还是少爷聪明。”
85 北京 前门 香悦来酒楼 外/内
宝丰和杜来及表哥,大自己四岁的章益敏,在北京前门的胡同里溜达,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宝丰和杜来透过人缝东张西望,只见商店林立,橱窗里珠光宝气,琳琅满目。
宝丰对章益敏道:“益敏哥,前门真繁华,比我们上海城隍庙还热闹。”
章文卿的儿子章益敏,长的一表人才,文采不错,只是生性放荡不羁。
章益敏自豪的:“那是当然,北京是天子脚下嘛,自然优渥(wo四声)富饶。”
宝丰道:“今日我们到哪里玩呢?”
益敏:“到了就知道了,让你尝尝京味的。”他们拐到一个胡同里。
杜来高兴的对宝丰道:“少爷,比家里的一定更好吃。”宝丰笑笑没说什么。
前面一间飞檐琉璃的二层阁楼——香悦来酒楼,益敏带二人往里走,门口店小二急忙打千儿道:“里面请!章少爷到!”
益敏也不答话,昂首阔步蹬蹬蹬上了二楼,早有老板娘过来谄媚道:“章少爷雅间请!你的房间给你特意留着呢!”
益敏和宝丰坐定,杜来立于宝玉身后,老板娘笑道:“少爷,今儿个上什么菜?喝什么酒?”
益敏道:“拣好的上,今天带我兄弟来尝尝鲜。”
老板娘道:“好嘞,那就点一副全聚德的烤鸭吧?那可是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是咱北京的招牌名菜啊!”
益敏道:“好,好,就让他尝尝誉为‘天下美味’的全聚德烤鸭!”
宝丰笑着:“那就谢谢益敏哥了!”
老板娘又问:“再来几位唱曲的?”
益敏:“两位,都要最靓的。”
老板娘笑道:“少爷放心,新来一位小妞保你们满意!”说着款款的走了出去,小厮已经端上了茶盘,放上了瓜子碟子。
正喝着茶,门开了,先进来一位怀抱琵琶的红衣少女,淡妆浓抹,绰约多姿,章少爷笑着点头似乎是打招呼。接着进来的一位绿衣少女让两位少爷不由都瞪大了眼睛,少女十四五岁的样子,只见她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一副娇嫩柔美之态。
两位女子轻移莲步近前道了万福,章益敏忙招呼俩女子坐下,两人在两张方凳坐下。
红衣少女开始拨动琴弦,吟唱王昌龄的绝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两位少爷一边喝茶一边听,等到唱完立即击掌叫好。
该绿衣少女唱了,只听她拨弹琵琶格外清脆悦耳,仿佛珠落玉盘,待她将王焕之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唱完,其声音真如出谷黄莺,林籁泉韵。两位少爷高声喝彩。
此时小厮开始上菜上酒,宝丰依然目不转睛的看着绿衣少女,伸手指着正准备说话:“这位……”
益敏立刻道:“绿衣姑娘,来,来这边坐。”
绿衣少女歉意的看了一眼宝丰,然后放下琵琶慢慢走到益敏身旁,益敏连忙招呼:“坐,坐,快坐下!”
宝丰眼睁睁的看着那姑娘到益敏身边坐下了,只好回过头略显气馁的对红衣少女道:“来,你来这边坐吧。”然后又对杜来道:“你去下面要份饭菜自己吃吧。”杜来应声退下。
开始喝酒吃菜,两位姑娘十分腼腆,酒杯沾一沾就放下,夹菜也很少,都是益敏和宝丰招呼着。
益敏问绿衣美女道:“姑娘,你是新来的?叫什么名字?”
姑娘低头道:“奴家姓文,名湘琴,来此十数日,不懂事体,请老爷关照。”
益敏高兴的道:“文湘琴,这个名字好!怪不得满室奇香扑鼻呢,原来是你带来的啊?”湘琴低头笑而不语。
宝丰问自己身旁的红衣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回道:“奴家姓李,名彩霞。”说着抬头哀怨似的看了益敏一眼又低下了头。
宝丰乐道:“一个彩霞,一个湘琴,名字好听。”
彩霞回道:“这是我们的艺名。”
益敏对湘琴道:“湘琴,来,吃菜。”说着夹菜放在湘琴跟前的小碟子里。
宝丰也给彩霞夹菜,然后第二筷子要夹菜给湘琴,被益敏伸手拦在了半空道:“宝丰兄弟,湘琴有我照顾就可以了,你照顾好彩霞姑娘就行啦。”
宝丰不由一怔,只好十分尴尬的道:“对,听我益敏哥哥的,彩霞,你多吃菜啊。”说着将筷子中的菜转放到彩霞的碟子里。
彩霞和湘琴几乎同时站起来给宝丰和益敏斟酒,两人高兴的也给她俩斟酒,益敏举杯道:“来,为认识湘琴姑娘干杯!”四个人都举杯相碰……
楼下杜来自己要了两个菜一壶酒在那自斟自饮的吃着……
楼上吃毕,益敏和湘琴坐在长椅上说话,宝丰和彩霞坐在另一张椅子上说话。
益敏慢慢将手放在湘琴手上,湘琴立即抽出手道:“老爷,湘琴再给你唱一曲好吗?”益敏还想再次搭手,湘琴又一次躲开了,正巧宝丰看到了这一幕。
宝丰连忙道:“好啊,湘琴再唱一曲!”
湘琴趁势站起来去拿琵琶,益敏只好不高兴的回到桌旁坐下,宝丰也坐回原位。房间里又传出了悠扬的琴声和婉转如莺的歌声。
86 中国广东、福建沿海 白 外 (回忆)
华工还在火车上给幼童们讲述着:
美国人和中国代理人和官府幕后进行钱权交易,一手交钱,一手拍着胸脯保证。在劳力集市上,代理人和官府轮流登场,吐沫横飞、指手画脚的向下面的劳力在宣讲,讲得许多群众当场举手仿佛是踊跃报名。海边港口停泊着火轮船冒着浓浓的黑烟,长长的无止境的华人穿着简单,拿着、夹着、背着一个小铺盖卷,默默的走上跳板,进入黑洞洞的船舱。远远的,家属们期盼的、不舍的目光,老年人的泪水、妇女儿童的无声的呼喊、泪水搅浑了视线和天地……
(与上述影像同步的华工的画外音):铁路公司的人到了广东福建,通过代理人或官府发布招募消息,在集市上大肆宣传到美国去发财,美国遍地是黄金,告诉修筑铁路包吃包住每个月给35美金,工期只有四年,回来个个是富翁,可以买官买地,世代相传。在美丽的谎言欺骗下,大批华人上了公司雇用的海轮。
87 运送华工的海轮上 白 内 (回忆)
华人劳工来到船舱都惊呆了,这哪里是船舱?更应当叫储物仓,从底面到舱顶密集的一个个格子只有肩宽,高尺许,人要把脚先伸进去,头在格子边缘,几乎无法翻身,只能直挺挺的躺着。
在日夜的颠簸和极为困苦的条件下,很多劳工第二天早晨一动不动,其他劳工惊慌的叫来了船家和公司的监运,洋人毫不客气的将已经死亡的劳工一把拖出来,像一块重物一样摔在地上,洋人命令华工抬出去,华工们背着脸不干,不忍心自己的同伴、老乡就这样被抛弃。这些洋监运就自己动手,将一具具尸体抬到甲板,抛向海中。
有的华工看着气愤不过,让他们停止这种野蛮的行为,洋监运竟一棍子就打了下来,华工立刻头破血流,华工奋起反抗,可是海轮和公司的监运一拥而上,木棍劈头盖脸的打下,不一会这位华工就躺在甲板上一动不动了,两个洋监运拎起华工的手和脚,毫不犹豫的抛向了大海。有的华工深夜自己起来,默默的蹒跚着来到甲板上,对着船尾——家乡、祖宗的方向跪下,虔诚的磕了三个头,然后立起来,纵身越过围栏跳向大海。
清晨,可以看到洋人在向舱外抛扔华工尸体,船外,可以看到鲨鱼翻滚、撕咬,血液,华工的鲜血染红了海水,延伸向波光粼粼的远方。
(华工的画外音)
股东丙:“是啊,但是出路在哪里呢?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等死吧?”
再次陷入沉默。
米利肯慢腾腾的道:“我到是有个办法……”他故意停下了。
果然,焦急无奈中的股东们纷纷问:“米利肯先生,你有什么高招?赶快说。”
米利肯依然慢慢的说道:“我的办法是保持甚至降低目前成本,但是一定会增强作业能力。”
听了他的话大家如获至宝,有的道:“米利肯先生,你就不用卖关子了,你到底是什么锦囊妙计?”,“米利肯先生,你说的是大家的良好愿望,具体的呢?”
米利肯见大家都十分急迫,知道吊起来了胃口,才有成功的可能,他再次慢慢的说:“我的方法就是招募华工,以取代我们美国或欧洲白人劳工。” 说完他扫视了大家,发现大家的眼睛都因为他的这句话而增大了一倍,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好像自己是怪物。
股东甲终于从惊愕中醒来:“米利肯先生,我怀疑你是不是一个怪物?你怎么会出这个馊主意?”
股东乙激动的站了起来,拍着桌子道:“是啊,米利肯先生,华工,就是那些身形矮小,瘦骨嶙嶙,黄皮肤的中国人吗?他们?他们只会做饭,只会生孩子,开个小餐馆。让他们建筑铁路?他们会吗?钢轨会把他们压成肉泥!”
米利肯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别看他们瘦小,我知道他们是能干的,不会可以学,我们自己的和从欧洲来的劳工一开始会吗?不都是逐渐学会的吗?”
股东丙:“不可能,我们建美国的铁路怎么能用中国的劳工?美国的钱被中国人挣去了,米利肯先生是想当慈善家吗?”
米利肯继续说服大家:“什么皆有可能。我请问诸位,如果不招募华工,你有别的办法吗?大家不是一筹莫展吗?我的这个办法也是逼出来的,我们可以给华工最低的工资……”
股东戴维在喊:“我们负责本国劳工的食宿费用,但对华工我们可以不给他们,这也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费用……”
股东甲:“用华工还是不可能,我们前面的铁路就是崇山峻岭,极其艰险,马上进入冬季,恐怕铁路还没有建成,他们已经尸横遍野。”
米利肯狡黠的笑了笑道:“关于这一点你不必犯愁,华人有的是,实在不够我们可以到中国去招募。关键我认为他们是行的,他们的祖先曾经建成过万里长城。”他看了看大家补充道:“最关键的是我们本国的和欧洲的劳工要价太高,我们大家都无法承受。而且太难侍候了,今天怠工,明天罢工,我相信华工不会,他们不熟悉我们的社会。”
股东戴维:“你想给他们多少工资?”
米利肯想了想道:“我想最多30美元,最低26美元,但如戴维先生所言,让他们自己负责食宿,里外里我们可以减少很大的成本。”
总经理亚当斯看到反对的不多了,反对的力度也不大了,于是说道:“我也认为米利肯先生所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如果股东会有决议,我可以去试一试,我可以在旧金山华人聚居区以26美元招聘50个华工,让他们到工地上干一干,如果不行,那就辞退。如果行,我们可以大批招募。”
股东甲:“瘦马只好当成骆驼用了,没别的办法,我同意。”
股东乙也叹口气,摇摇头道:“总不能让我们自己破产吧?我同意。”
股东丙狠狠的:“用这26美元去榨华工的血汗,我同意。”
股东们相继都举起了手表示同意。
82 旧金山劳力市场 白 外
旧金山我们见过的那个劳力市场,两根杆子支起的横幅上写着中文:‘太平洋铁路公司华工招募处’,横幅下面两张办公桌及三个美国人,桌前站着一个华人,被要求正站,反转,脱掉上衣看身板是否结实有力,然后让到旁边去挑起两桶沙土,要求能挑起来走几步。被录取的在招募处后面站着,一个个都是健壮的年轻华工。招募处一侧是一大队排队等候报名测验的华人,看不到尾。另一侧是一堆白人劳工对这边招募华工指指点点、说东道西,看样子他们很不满。
华工对招工的洋人:“我的工资多少?”
白人招工的:“一个月26美元,食宿自理。”
华工:“应当公司负责食宿吧?”
白人招工的:“如果由公司负责食宿,那么你的月工资就是20美元,这两种方式由你自选。”
华工回头看看身后的其他同胞,华工甲说:“只好自理了,要不工薪太低!”
华工乙:“有什么办法?刀把子攥在他们手里。”
华工对白人招工的:“能不能30或28元一月?”
白人招工的冷冰冰的:“26元是最高的,没有讨价还价,如果你嫌少可以出列!让给下一个,华人有的是。”
华工无奈的:“好吧,写上我。”
83 太平洋铁路工地 清晨/晚 外
天刚发亮,五十名健壮的华工被带到了工地上,那些拿着鞭子的白人监工对华工露出轻蔑的嘲笑,白人监工指挥、监督和训斥着华工开始劳作,运砂石,筑路基,抬钢轨,铺钢轨,赤裸的上身汗流浃背,脸上挥汗如雨。
华工甲扛着一袋碎石艰难的上坡,一滑,摔倒了,腿上和胳臂都磕破出血,监工在一边喊着:“爬起来,干活!快!”
华工自己扛着麻袋,过来用一只手扶起华工甲,甲把沉重的袋子重放到肩上。
……
晚间,华工们在路基旁边整理睡觉的地方,他们把草袋子、破麻袋铺在地上,华工乙:“从天刚蒙蒙亮就干,一直到天黑,快累死了!”
华工甲:“连个窝棚都没有,就睡在草袋子上,盖的也是麻袋,咳!”他一边说一边躺下了,扯了两条麻袋盖身上。
华工也是盖着麻袋:“现在天还不冷,冬天怎么办?这要是露天睡,不都得冻死啊?”
华工甲:“食宿自理,这么说冬天如果我们买帐篷也得自己花钱了?”
华工:“真没见过这么扣的老板,就是在家给财主扛活也有个住的地方给两顿饭啊!”
华工乙:“谁让你来的啊?”
华工甲:“不是听说花旗国旧金山遍地是金子才来的嘛,财没发成,到受这苦,闹不好命都得搭在这儿。”
华工:“白人能怠工,罢工,可我们像绵羊一样,真够老实的。”
华工甲:“咱们谁敢啊?你一闹就开除你,前面干的工薪全没了。”
华工乙:“说不定还让警察抓起你。”
华工:“所以,我们华工只好受欺负了。得了,赶快睡吧,明早天不亮又该被叫起来。”
84 北京 章文卿家 白 内
北京,宝丰进了自己在舅舅家的居室前厅,一屁股坐下,杜来连忙倒茶:“少爷上了半日学,你不累我都累了,叫我坐那半日还不如打我一顿。”
宝丰喝茶道:“你以为我愿意啊?舅舅,舅娘逼着,娘亲几天就来信询问,我不学出个样儿来也不行啊。”
杜来讨好的:“是是是,少爷天资聪颖,一定会学出个名堂来。来北京有些日子了,也亏少爷挺住了。”
宝丰:“快闷死我了,哪里都没得去。我说啊……”他放低了声音:“是不是该偷偷溜出去玩玩了?”
杜来蹦起来用手夸张的拍拍自己的胸脯道:“那可太好了!我已经闷死了,听到少爷的话总算活过来了。” 接着道:“听说北京好玩的地方太多了,咱们先去哪?前门?说是最热闹。”
宝丰没说话,只是笑。
杜来又道:“少爷,我看你舅家的公子章少爷也挺爱玩,咱们找他一起出去玩吧?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京话也还没学地道。”
宝丰高兴的道:“小子你主意不错,万一舅舅发现,有他,还可以当挡箭牌。”
杜来拍手道:“对啊,还是少爷聪明。”
85 北京 前门 香悦来酒楼 外/内
宝丰和杜来及表哥,大自己四岁的章益敏,在北京前门的胡同里溜达,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宝丰和杜来透过人缝东张西望,只见商店林立,橱窗里珠光宝气,琳琅满目。
宝丰对章益敏道:“益敏哥,前门真繁华,比我们上海城隍庙还热闹。”
章文卿的儿子章益敏,长的一表人才,文采不错,只是生性放荡不羁。
章益敏自豪的:“那是当然,北京是天子脚下嘛,自然优渥(wo四声)富饶。”
宝丰道:“今日我们到哪里玩呢?”
益敏:“到了就知道了,让你尝尝京味的。”他们拐到一个胡同里。
杜来高兴的对宝丰道:“少爷,比家里的一定更好吃。”宝丰笑笑没说什么。
前面一间飞檐琉璃的二层阁楼——香悦来酒楼,益敏带二人往里走,门口店小二急忙打千儿道:“里面请!章少爷到!”
益敏也不答话,昂首阔步蹬蹬蹬上了二楼,早有老板娘过来谄媚道:“章少爷雅间请!你的房间给你特意留着呢!”
益敏和宝丰坐定,杜来立于宝玉身后,老板娘笑道:“少爷,今儿个上什么菜?喝什么酒?”
益敏道:“拣好的上,今天带我兄弟来尝尝鲜。”
老板娘道:“好嘞,那就点一副全聚德的烤鸭吧?那可是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是咱北京的招牌名菜啊!”
益敏道:“好,好,就让他尝尝誉为‘天下美味’的全聚德烤鸭!”
宝丰笑着:“那就谢谢益敏哥了!”
老板娘又问:“再来几位唱曲的?”
益敏:“两位,都要最靓的。”
老板娘笑道:“少爷放心,新来一位小妞保你们满意!”说着款款的走了出去,小厮已经端上了茶盘,放上了瓜子碟子。
正喝着茶,门开了,先进来一位怀抱琵琶的红衣少女,淡妆浓抹,绰约多姿,章少爷笑着点头似乎是打招呼。接着进来的一位绿衣少女让两位少爷不由都瞪大了眼睛,少女十四五岁的样子,只见她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一副娇嫩柔美之态。
两位女子轻移莲步近前道了万福,章益敏忙招呼俩女子坐下,两人在两张方凳坐下。
红衣少女开始拨动琴弦,吟唱王昌龄的绝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两位少爷一边喝茶一边听,等到唱完立即击掌叫好。
该绿衣少女唱了,只听她拨弹琵琶格外清脆悦耳,仿佛珠落玉盘,待她将王焕之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唱完,其声音真如出谷黄莺,林籁泉韵。两位少爷高声喝彩。
此时小厮开始上菜上酒,宝丰依然目不转睛的看着绿衣少女,伸手指着正准备说话:“这位……”
益敏立刻道:“绿衣姑娘,来,来这边坐。”
绿衣少女歉意的看了一眼宝丰,然后放下琵琶慢慢走到益敏身旁,益敏连忙招呼:“坐,坐,快坐下!”
宝丰眼睁睁的看着那姑娘到益敏身边坐下了,只好回过头略显气馁的对红衣少女道:“来,你来这边坐吧。”然后又对杜来道:“你去下面要份饭菜自己吃吧。”杜来应声退下。
开始喝酒吃菜,两位姑娘十分腼腆,酒杯沾一沾就放下,夹菜也很少,都是益敏和宝丰招呼着。
益敏问绿衣美女道:“姑娘,你是新来的?叫什么名字?”
姑娘低头道:“奴家姓文,名湘琴,来此十数日,不懂事体,请老爷关照。”
益敏高兴的道:“文湘琴,这个名字好!怪不得满室奇香扑鼻呢,原来是你带来的啊?”湘琴低头笑而不语。
宝丰问自己身旁的红衣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回道:“奴家姓李,名彩霞。”说着抬头哀怨似的看了益敏一眼又低下了头。
宝丰乐道:“一个彩霞,一个湘琴,名字好听。”
彩霞回道:“这是我们的艺名。”
益敏对湘琴道:“湘琴,来,吃菜。”说着夹菜放在湘琴跟前的小碟子里。
宝丰也给彩霞夹菜,然后第二筷子要夹菜给湘琴,被益敏伸手拦在了半空道:“宝丰兄弟,湘琴有我照顾就可以了,你照顾好彩霞姑娘就行啦。”
宝丰不由一怔,只好十分尴尬的道:“对,听我益敏哥哥的,彩霞,你多吃菜啊。”说着将筷子中的菜转放到彩霞的碟子里。
彩霞和湘琴几乎同时站起来给宝丰和益敏斟酒,两人高兴的也给她俩斟酒,益敏举杯道:“来,为认识湘琴姑娘干杯!”四个人都举杯相碰……
楼下杜来自己要了两个菜一壶酒在那自斟自饮的吃着……
楼上吃毕,益敏和湘琴坐在长椅上说话,宝丰和彩霞坐在另一张椅子上说话。
益敏慢慢将手放在湘琴手上,湘琴立即抽出手道:“老爷,湘琴再给你唱一曲好吗?”益敏还想再次搭手,湘琴又一次躲开了,正巧宝丰看到了这一幕。
宝丰连忙道:“好啊,湘琴再唱一曲!”
湘琴趁势站起来去拿琵琶,益敏只好不高兴的回到桌旁坐下,宝丰也坐回原位。房间里又传出了悠扬的琴声和婉转如莺的歌声。
86 中国广东、福建沿海 白 外 (回忆)
华工还在火车上给幼童们讲述着:
美国人和中国代理人和官府幕后进行钱权交易,一手交钱,一手拍着胸脯保证。在劳力集市上,代理人和官府轮流登场,吐沫横飞、指手画脚的向下面的劳力在宣讲,讲得许多群众当场举手仿佛是踊跃报名。海边港口停泊着火轮船冒着浓浓的黑烟,长长的无止境的华人穿着简单,拿着、夹着、背着一个小铺盖卷,默默的走上跳板,进入黑洞洞的船舱。远远的,家属们期盼的、不舍的目光,老年人的泪水、妇女儿童的无声的呼喊、泪水搅浑了视线和天地……
(与上述影像同步的华工的画外音):铁路公司的人到了广东福建,通过代理人或官府发布招募消息,在集市上大肆宣传到美国去发财,美国遍地是黄金,告诉修筑铁路包吃包住每个月给35美金,工期只有四年,回来个个是富翁,可以买官买地,世代相传。在美丽的谎言欺骗下,大批华人上了公司雇用的海轮。
87 运送华工的海轮上 白 内 (回忆)
华人劳工来到船舱都惊呆了,这哪里是船舱?更应当叫储物仓,从底面到舱顶密集的一个个格子只有肩宽,高尺许,人要把脚先伸进去,头在格子边缘,几乎无法翻身,只能直挺挺的躺着。
在日夜的颠簸和极为困苦的条件下,很多劳工第二天早晨一动不动,其他劳工惊慌的叫来了船家和公司的监运,洋人毫不客气的将已经死亡的劳工一把拖出来,像一块重物一样摔在地上,洋人命令华工抬出去,华工们背着脸不干,不忍心自己的同伴、老乡就这样被抛弃。这些洋监运就自己动手,将一具具尸体抬到甲板,抛向海中。
有的华工看着气愤不过,让他们停止这种野蛮的行为,洋监运竟一棍子就打了下来,华工立刻头破血流,华工奋起反抗,可是海轮和公司的监运一拥而上,木棍劈头盖脸的打下,不一会这位华工就躺在甲板上一动不动了,两个洋监运拎起华工的手和脚,毫不犹豫的抛向了大海。有的华工深夜自己起来,默默的蹒跚着来到甲板上,对着船尾——家乡、祖宗的方向跪下,虔诚的磕了三个头,然后立起来,纵身越过围栏跳向大海。
清晨,可以看到洋人在向舱外抛扔华工尸体,船外,可以看到鲨鱼翻滚、撕咬,血液,华工的鲜血染红了海水,延伸向波光粼粼的远方。
(华工的画外音)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