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9909
成片时长:约64分钟
阅读:8722
发表:2016/8/12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19集
1-2
…
18
19
20
…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学员的宿舍是呈目字形结构的二层小楼,天佑他们在宿舍里换上了学堂的军人服装,不同于兵丁也不同于军官,每个人换上新装后都精神焕发,显得富有生气,学员吴应科高大魁梧,更格外显眼。
黄季良开玩笑的:“吴应科同学,你这么威武雄壮,不像学员到像将军呢!”
天佑也微笑:“是啊,没准他日后真的成为将军呢!”
吴应科笑着:“哈,借你们的吉言啦,真能为国效力,征战疆场,此生足矣!”
吴盈科看了看天佑:“天佑,你也很精神嘛,不过你不太像武将,白白的圆脸,像个文官。”
黄季良笑道:“人不可貌相,谁知道多少年后我们都在做什么呢?”
天佑笑道:“不管做什么,正如宋人汪洙的《喜》诗中所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我们能再聚首,那将是一大乐事!”
黄季良:“好啊,到那时,但愿我们这四喜都有了,哈哈。”
天佑:“那金榜挂名时可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干些实事。”
黄季良笑着:“这么说,洞房花烛夜是你的目标了?”
天佑笑着:“那是每个人早晚的事,是不是?呵呵。”大家都哈哈大笑。
335 船政学堂 教室 晚 内 (1982年初)
煤油灯下,天佑在教室看书,不时用计算尺算着什么。
欧阳耿进来了:“我说耶鲁的优等生,现在学的这些,你我不须复习皆会,还用你晚上来用功吗?”
天佑抬头看看他,仍然忙于自己的事,随口道:“可是我越仔细研究,越感到有生疏的和有趣的东西!”
欧阳耿:“我怎么没感觉到?举例说来听听。”
天佑:“比如舰船要保持确定的航向和速度,需要多大的动力?这与风向、风速、海流方向、流速、与潮汐、地磁场都有密切关系,要能迅速准确达到需要的动力还真不容易!而火车受坡度影响较大,受风力影响相对小,你的机械产品的运动在室内就几乎不受外部条件影响,航海技术其实不简单,你说对吗?”
欧阳耿乐了:“詹君言之有理,你学习真是用心,怪不得我们班哪次考试你不是第一?”
天佑也乐了:“我说欧阳兄,咱们努力学习可不是为得第一,我是怕‘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啊,呵呵。”
欧阳耿:“看来是学为用,天佑兄,佩服!”
336 船政学堂 宿舍 晚 内 (1882年春节前)
天佑他们的宿舍,大房间里整齐地排放着学员的床铺,晚上大家都在兴奋的整理行李,有的在换下军装,换上便装,把军装仔细的叠好。因为后学堂通知了,黎大人念这批学员赴美留学回国还没有回过家,特意放假准许回家过春节。
黄季良高兴的一边收拾自己的衣物一边好像是对大家道:“黎大人心眼真不错,让我们回家过春节,太好了!十年啊,终于可以见到亲人了!”
杨兆南:“是啊,还给发来回路费,挺有人情味的。”
邝咏钟:“不发路费我们拿什么回去啊?十年了,总得买些东西孝敬父母,给弟妹们也得买点吃的吧,就我们这点饷钱,哪里够哦!”
天佑也在收拾自己的东西:“不管怎么说还是好事吧?如果不发路费,你不也得回吗?”
苏锐钊:“是啊,比起我们在上海格致书院的遭遇好多了。”
黄季良又提起一个话题:“嗨,十年没回家了,你们回家还认得双亲吗?”
杨兆南:“够呛,当时太小了,我现在已经印象模糊不清了。”
天佑:“是啊,十年我们自己和父母变化都会很大,我看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黄季良:“我寄过我的自画像回家,他们能认出我来,我恐怕认不出他们来,呵呵。”
苏锐钊:“几个有你那绘画天赋啊?呵呵。”
黄季良:“来不及了,要不我可以给你们画。”
天佑:“谢谢啦!”
杨兆南:“同去南海县的有谁?”
天佑、苏锐钊、邝咏钟都道:“有我。”
杨兆南高兴的:“这么说到了香港之后是我们四个再换船同去广州了!”
天佑:“好啊。”
337 南海县 西关十二甫 白 外 (1882年春节前)
二十一岁的天佑和三名意气风发的同学,身着官学生服提着小皮箱,兴冲冲的从西提码头出来,兴奋的四面张望。
苏锐钊对三个同伴:“我家应当在那边,同学们,再见了!”
天佑:“好,现在我们都是归心如箭,回学堂再见吧!”
杨兆南和邝咏钟也都说着再见,他们连箱子都没有放下,匆匆握手而别。
天佑提着箱子左右看着往前走,嘴里自语着:“西关十二甫。”看到一条小河涌就在不远处,对面绿树丛的后面露出洋房,还有美英等国的国旗,天佑自语道:“这里应当就是沙面租界,离家不会太远了。”
街边有两人抬的轿夫问道:“先生,坐轿子吗?”
天佑摇摇头:“不用,谢谢。”继续往前走。
天佑走着,拐弯,看到了十三行的牌匾,那里有许多店铺。他问一位路人:“请问,十二甫在哪里?怎么走?”
那人告诉他:“哦,十二甫在那边!”说着手指着另一个方向。
天佑:“谢谢!”按路人指示的方向找去。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块“十甫”的路牌,天佑眼前一亮:“这是十甫,十二甫应当不远了。”他更加兴奋的提着箱子继续找,可是左找右找都不是十二甫,而是别的巷子名。
天佑又转过了一个巷子,看到几位老汉前面放着菜筐在卖菜。他走过去和蔼的向一位老者问道:“请问老伯,十二甫在哪里?”
老者告诉他:“从这里往前走,左拐再右拐就到了。”
天佑微笑着:“谢谢。”正准备走。
那位老汉又道:“你到十二甫找谁家?我们都是十二甫的人。”
天佑停住了,回头道:“我找一家詹姓的。”
老汉又道:“十二甫姓詹的有好几家,你找哪家啊?”
天佑:“我找詹兴洪家。”
老汉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你找詹兴洪家?你是谁啊?”
旁边的老汉甲接口道:“他就是詹兴洪啊,你找对人了!”
天佑一听:“我是詹天佑啊,你就是詹兴洪?”
老汉突然的激动有点口吃的:“我就是詹兴洪,你就是詹天佑?”
天佑一听对面的老者就是自己朝思夜想的父亲,啪的把手中的箱子落在了地上,当场就跪下道:“爹,我就是从美国回来的天佑啊!认不出来爹爹了,你辛苦啦!……”
詹兴洪连忙双手扶起天佑,激动的眼睛已经湿润,略微颤抖的声音:“孩子,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老汉甲:“兴洪,你成年的想着盼着,今日崽回来了还不乐着,哭什么啊?”
老汉乙:“快回家吧,让嫂子也好乐一乐!你的菜我们替你卖。”
詹兴洪笑着:“好,好,天佑,我们回家,让你老母好好看看你,他是成天叨念你啊!”
天佑乐呵呵的,一手扶着父亲,一手提着箱子对几位老者:“谢谢各位老伯,天佑和老爹回家了。”然后:“爹,我们回家。”说着和父亲向前走去。
背后老汉甲:“你们看天佑留了洋,还能当街就给老爹下跪,有这么孝顺的孩子,真是没白养啊!”
老汉乙:“是啊,你看对我们也这么有礼貌,真是好孩子!”
两老汉赞叹的看着一老一少离去的背影。
338 西关十二甫 詹天佑家 白/晚 内
十八岁的弟弟天佐提着哥哥的箱子先进了家门就大喊:“老母,你看谁回来啦?”天佑搀扶着父亲跟在后面。
五十岁的陈娇从厨房拿着块抹布出来,一边擦手:“你个崽大喊叫个什么?谁回来了?”说着用惊异的眼神看着天佑:“你是?……”
天佑当然知道是母亲了,连忙上前跪倒在母亲面前:“老母,孩儿天佑给你磕头!”说着就磕了一个头。
陈娇一听连忙把天佑扶起:“你真的是天佑?我都认不出了!”
天佑扶着老母的双臂:“老母,我就是詹天佑啊!这十年你辛苦啦!”
陈娇此时才确认眼前的人就是朝思夜想的儿子天佑,激动的流出了眼泪:“儿啊,你终于回来了,让你老爹老母日夜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十年啊……太长了!你老母老了,你也长大了……快,让老母好好看看我的儿子。”
说着破涕为笑的端详着天佑:“好,我的儿子长高了,长结实了,儿啊,你在花旗国没有落下什么病吧?”
天佑高兴的:“没有,老母,孩儿身体好着呢,在美国经常打棒球呢!”
陈娇:“棒球?棒球是个什么球?还要去打它?”
天佐在旁边:“老母,棒球还不知道?就是拿棒子打的球呗。”
陈娇:“那你们拿棒子打球做什么啊?”
詹兴洪:“妻子,赶紧准备晚饭吧,儿子回来了,今晚咱们得喝点酒。”
天佑:“老母,我给你当帮厨,还可以和老母多说说话。”
陈娇:“天佑,你刚到家,哪用你帮忙啊,你和你爹和天佐说话吧。”
天佑:“和老爹、弟弟说话可以饭后,现在啊,我就是要帮老母做点事情,走,上厨房。”说着推着老母去厨房,同时回头对老爹笑笑。
詹兴洪也乐着:“去吧。”然后又对天佐:“你去,把哥哥睡的房间和床铺收拾好。”天佐答应着,提着天佑的箱子进里屋去了。
詹兴洪乐呵呵的给自己倒杯茶,坐下来喝着。
晚上一家四口在吃饭,菜也做了好几样。
陈娇笑着问:“天佑,多吃菜,好吃吗?”
天佑由衷的:“我最爱吃老母做的菜了,特别好吃!”
陈娇:“好吃啊就多吃,十年没有吃了!”
天佑:“是啊,又吃到老母做的菜了,真香!哎,大姐和二姐上哪去了?怎么没看见她们啊?”
陈娇:“你真是傻孩子,她们多大了?还不出嫁啊?等给他们带个信,让她们回来看你。”
天佑笑道:“哦,是的,孩儿都忘了这回事了。”
詹兴洪:“天佑,从明天开始,你得到你各个大爷家去拜望,不能少了这些礼节。”
陈娇:“天佑,你还得去澳门看望你的丈人一家,你丈人还常到我们家来呢。”
天佑:“老爹老母,你们说的我都记住了,明天我就出去一一拜访。”
陈娇:“天佑,这些事其实也是挺累人的,但是也不得不去啊,都看完了你再好好休息。”
天佑:“谢谢老爹老母的爱护,天佑听你们的!”
陈娇:“天佑出去十年了,回来还是这么乖!”
天佐有点撅嘴:“哼,哥哥乖,我就不乖啦?”
陈娇笑着:“荷,看看,小儿子还吃醋了,你更乖,你是老母的乖儿子……”
天佐吃吃的笑:“哈,这还差不多。”
天佑说:“就是,天佐可是老爹、老母的好帮手!大大的乖儿子!”
詹兴洪:“天佑,这次你在家里可以住到什么时候啊?”
天佑:“学堂要求正月十八点名,所以我十六日早上就得回去了。”
陈娇:“还不到一个月,多住些日子不行吗?”
詹兴洪:“妻子子,你当是你家里呢?人家那是军队,有纪律的,是不是天佑?”
天佑忙点头:“是的,老爹说的对,我们都得遵守军纪呢。”
说这话他们已经吃完饭了,天佑从屋里把自已带的箱子提到饭厅,从里面拿出一块十分精致的大砚台和两支毛笔,对父亲道:“老爹,这是在福州买的一块上好的砚台和上等的狼毫毛笔,你看看,喜欢吗?”
詹兴洪接过来,看着十分欣赏的:“好砚台,好笔!让你费心了,好贵吧?”
天佑笑着:“老爹喜欢就好,和儿子还客气。”说着又掏出来两块布,对母亲:“老母,给你买了两块布,可以做一套衣服,你看这花色行吗?喜欢吗?”
陈娇接过布高兴的:“喜欢,喜欢,儿啊,你花那个钱干嘛?老母有衣服呢。”
黄季良开玩笑的:“吴应科同学,你这么威武雄壮,不像学员到像将军呢!”
天佑也微笑:“是啊,没准他日后真的成为将军呢!”
吴应科笑着:“哈,借你们的吉言啦,真能为国效力,征战疆场,此生足矣!”
吴盈科看了看天佑:“天佑,你也很精神嘛,不过你不太像武将,白白的圆脸,像个文官。”
黄季良笑道:“人不可貌相,谁知道多少年后我们都在做什么呢?”
天佑笑道:“不管做什么,正如宋人汪洙的《喜》诗中所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我们能再聚首,那将是一大乐事!”
黄季良:“好啊,到那时,但愿我们这四喜都有了,哈哈。”
天佑:“那金榜挂名时可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干些实事。”
黄季良笑着:“这么说,洞房花烛夜是你的目标了?”
天佑笑着:“那是每个人早晚的事,是不是?呵呵。”大家都哈哈大笑。
335 船政学堂 教室 晚 内 (1982年初)
煤油灯下,天佑在教室看书,不时用计算尺算着什么。
欧阳耿进来了:“我说耶鲁的优等生,现在学的这些,你我不须复习皆会,还用你晚上来用功吗?”
天佑抬头看看他,仍然忙于自己的事,随口道:“可是我越仔细研究,越感到有生疏的和有趣的东西!”
欧阳耿:“我怎么没感觉到?举例说来听听。”
天佑:“比如舰船要保持确定的航向和速度,需要多大的动力?这与风向、风速、海流方向、流速、与潮汐、地磁场都有密切关系,要能迅速准确达到需要的动力还真不容易!而火车受坡度影响较大,受风力影响相对小,你的机械产品的运动在室内就几乎不受外部条件影响,航海技术其实不简单,你说对吗?”
欧阳耿乐了:“詹君言之有理,你学习真是用心,怪不得我们班哪次考试你不是第一?”
天佑也乐了:“我说欧阳兄,咱们努力学习可不是为得第一,我是怕‘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啊,呵呵。”
欧阳耿:“看来是学为用,天佑兄,佩服!”
336 船政学堂 宿舍 晚 内 (1882年春节前)
天佑他们的宿舍,大房间里整齐地排放着学员的床铺,晚上大家都在兴奋的整理行李,有的在换下军装,换上便装,把军装仔细的叠好。因为后学堂通知了,黎大人念这批学员赴美留学回国还没有回过家,特意放假准许回家过春节。
黄季良高兴的一边收拾自己的衣物一边好像是对大家道:“黎大人心眼真不错,让我们回家过春节,太好了!十年啊,终于可以见到亲人了!”
杨兆南:“是啊,还给发来回路费,挺有人情味的。”
邝咏钟:“不发路费我们拿什么回去啊?十年了,总得买些东西孝敬父母,给弟妹们也得买点吃的吧,就我们这点饷钱,哪里够哦!”
天佑也在收拾自己的东西:“不管怎么说还是好事吧?如果不发路费,你不也得回吗?”
苏锐钊:“是啊,比起我们在上海格致书院的遭遇好多了。”
黄季良又提起一个话题:“嗨,十年没回家了,你们回家还认得双亲吗?”
杨兆南:“够呛,当时太小了,我现在已经印象模糊不清了。”
天佑:“是啊,十年我们自己和父母变化都会很大,我看也不一定能认出来。”
黄季良:“我寄过我的自画像回家,他们能认出我来,我恐怕认不出他们来,呵呵。”
苏锐钊:“几个有你那绘画天赋啊?呵呵。”
黄季良:“来不及了,要不我可以给你们画。”
天佑:“谢谢啦!”
杨兆南:“同去南海县的有谁?”
天佑、苏锐钊、邝咏钟都道:“有我。”
杨兆南高兴的:“这么说到了香港之后是我们四个再换船同去广州了!”
天佑:“好啊。”
337 南海县 西关十二甫 白 外 (1882年春节前)
二十一岁的天佑和三名意气风发的同学,身着官学生服提着小皮箱,兴冲冲的从西提码头出来,兴奋的四面张望。
苏锐钊对三个同伴:“我家应当在那边,同学们,再见了!”
天佑:“好,现在我们都是归心如箭,回学堂再见吧!”
杨兆南和邝咏钟也都说着再见,他们连箱子都没有放下,匆匆握手而别。
天佑提着箱子左右看着往前走,嘴里自语着:“西关十二甫。”看到一条小河涌就在不远处,对面绿树丛的后面露出洋房,还有美英等国的国旗,天佑自语道:“这里应当就是沙面租界,离家不会太远了。”
街边有两人抬的轿夫问道:“先生,坐轿子吗?”
天佑摇摇头:“不用,谢谢。”继续往前走。
天佑走着,拐弯,看到了十三行的牌匾,那里有许多店铺。他问一位路人:“请问,十二甫在哪里?怎么走?”
那人告诉他:“哦,十二甫在那边!”说着手指着另一个方向。
天佑:“谢谢!”按路人指示的方向找去。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块“十甫”的路牌,天佑眼前一亮:“这是十甫,十二甫应当不远了。”他更加兴奋的提着箱子继续找,可是左找右找都不是十二甫,而是别的巷子名。
天佑又转过了一个巷子,看到几位老汉前面放着菜筐在卖菜。他走过去和蔼的向一位老者问道:“请问老伯,十二甫在哪里?”
老者告诉他:“从这里往前走,左拐再右拐就到了。”
天佑微笑着:“谢谢。”正准备走。
那位老汉又道:“你到十二甫找谁家?我们都是十二甫的人。”
天佑停住了,回头道:“我找一家詹姓的。”
老汉又道:“十二甫姓詹的有好几家,你找哪家啊?”
天佑:“我找詹兴洪家。”
老汉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你找詹兴洪家?你是谁啊?”
旁边的老汉甲接口道:“他就是詹兴洪啊,你找对人了!”
天佑一听:“我是詹天佑啊,你就是詹兴洪?”
老汉突然的激动有点口吃的:“我就是詹兴洪,你就是詹天佑?”
天佑一听对面的老者就是自己朝思夜想的父亲,啪的把手中的箱子落在了地上,当场就跪下道:“爹,我就是从美国回来的天佑啊!认不出来爹爹了,你辛苦啦!……”
詹兴洪连忙双手扶起天佑,激动的眼睛已经湿润,略微颤抖的声音:“孩子,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老汉甲:“兴洪,你成年的想着盼着,今日崽回来了还不乐着,哭什么啊?”
老汉乙:“快回家吧,让嫂子也好乐一乐!你的菜我们替你卖。”
詹兴洪笑着:“好,好,天佑,我们回家,让你老母好好看看你,他是成天叨念你啊!”
天佑乐呵呵的,一手扶着父亲,一手提着箱子对几位老者:“谢谢各位老伯,天佑和老爹回家了。”然后:“爹,我们回家。”说着和父亲向前走去。
背后老汉甲:“你们看天佑留了洋,还能当街就给老爹下跪,有这么孝顺的孩子,真是没白养啊!”
老汉乙:“是啊,你看对我们也这么有礼貌,真是好孩子!”
两老汉赞叹的看着一老一少离去的背影。
338 西关十二甫 詹天佑家 白/晚 内
十八岁的弟弟天佐提着哥哥的箱子先进了家门就大喊:“老母,你看谁回来啦?”天佑搀扶着父亲跟在后面。
五十岁的陈娇从厨房拿着块抹布出来,一边擦手:“你个崽大喊叫个什么?谁回来了?”说着用惊异的眼神看着天佑:“你是?……”
天佑当然知道是母亲了,连忙上前跪倒在母亲面前:“老母,孩儿天佑给你磕头!”说着就磕了一个头。
陈娇一听连忙把天佑扶起:“你真的是天佑?我都认不出了!”
天佑扶着老母的双臂:“老母,我就是詹天佑啊!这十年你辛苦啦!”
陈娇此时才确认眼前的人就是朝思夜想的儿子天佑,激动的流出了眼泪:“儿啊,你终于回来了,让你老爹老母日夜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十年啊……太长了!你老母老了,你也长大了……快,让老母好好看看我的儿子。”
说着破涕为笑的端详着天佑:“好,我的儿子长高了,长结实了,儿啊,你在花旗国没有落下什么病吧?”
天佑高兴的:“没有,老母,孩儿身体好着呢,在美国经常打棒球呢!”
陈娇:“棒球?棒球是个什么球?还要去打它?”
天佐在旁边:“老母,棒球还不知道?就是拿棒子打的球呗。”
陈娇:“那你们拿棒子打球做什么啊?”
詹兴洪:“妻子,赶紧准备晚饭吧,儿子回来了,今晚咱们得喝点酒。”
天佑:“老母,我给你当帮厨,还可以和老母多说说话。”
陈娇:“天佑,你刚到家,哪用你帮忙啊,你和你爹和天佐说话吧。”
天佑:“和老爹、弟弟说话可以饭后,现在啊,我就是要帮老母做点事情,走,上厨房。”说着推着老母去厨房,同时回头对老爹笑笑。
詹兴洪也乐着:“去吧。”然后又对天佐:“你去,把哥哥睡的房间和床铺收拾好。”天佐答应着,提着天佑的箱子进里屋去了。
詹兴洪乐呵呵的给自己倒杯茶,坐下来喝着。
晚上一家四口在吃饭,菜也做了好几样。
陈娇笑着问:“天佑,多吃菜,好吃吗?”
天佑由衷的:“我最爱吃老母做的菜了,特别好吃!”
陈娇:“好吃啊就多吃,十年没有吃了!”
天佑:“是啊,又吃到老母做的菜了,真香!哎,大姐和二姐上哪去了?怎么没看见她们啊?”
陈娇:“你真是傻孩子,她们多大了?还不出嫁啊?等给他们带个信,让她们回来看你。”
天佑笑道:“哦,是的,孩儿都忘了这回事了。”
詹兴洪:“天佑,从明天开始,你得到你各个大爷家去拜望,不能少了这些礼节。”
陈娇:“天佑,你还得去澳门看望你的丈人一家,你丈人还常到我们家来呢。”
天佑:“老爹老母,你们说的我都记住了,明天我就出去一一拜访。”
陈娇:“天佑,这些事其实也是挺累人的,但是也不得不去啊,都看完了你再好好休息。”
天佑:“谢谢老爹老母的爱护,天佑听你们的!”
陈娇:“天佑出去十年了,回来还是这么乖!”
天佐有点撅嘴:“哼,哥哥乖,我就不乖啦?”
陈娇笑着:“荷,看看,小儿子还吃醋了,你更乖,你是老母的乖儿子……”
天佐吃吃的笑:“哈,这还差不多。”
天佑说:“就是,天佐可是老爹、老母的好帮手!大大的乖儿子!”
詹兴洪:“天佑,这次你在家里可以住到什么时候啊?”
天佑:“学堂要求正月十八点名,所以我十六日早上就得回去了。”
陈娇:“还不到一个月,多住些日子不行吗?”
詹兴洪:“妻子子,你当是你家里呢?人家那是军队,有纪律的,是不是天佑?”
天佑忙点头:“是的,老爹说的对,我们都得遵守军纪呢。”
说这话他们已经吃完饭了,天佑从屋里把自已带的箱子提到饭厅,从里面拿出一块十分精致的大砚台和两支毛笔,对父亲道:“老爹,这是在福州买的一块上好的砚台和上等的狼毫毛笔,你看看,喜欢吗?”
詹兴洪接过来,看着十分欣赏的:“好砚台,好笔!让你费心了,好贵吧?”
天佑笑着:“老爹喜欢就好,和儿子还客气。”说着又掏出来两块布,对母亲:“老母,给你买了两块布,可以做一套衣服,你看这花色行吗?喜欢吗?”
陈娇接过布高兴的:“喜欢,喜欢,儿啊,你花那个钱干嘛?老母有衣服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谢谢贾老师了,至今,由于我的努力和詹氏后人的关爱,略有进展,借您吉言,但愿好运能走到电视剧真的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