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90
阅读:6190
发表:2018/8/5 修改:2021/6/19
45章 主旋律,爱情,都市 小说
《爱相随》第1章
1
2
…
4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还得再过两个月啊?就不能催催他让他快点给办呐?堂堂的一个副县长,办这么点事还这么费劲儿!”
“你以为他那个副县长是专门给咱家当的啊?能答应给咱办就不错了。我和你爸要不是为了你们四个将来能有个好的前程,找个好对像,哪用得着这么厚着脸皮去巴结人家,硬跟人家套近乎。你以为求人办事是那么容易的吗?”
“他不是咱家亲戚吗?”
“亲戚怎么啦?亲戚就得给咱家办事吗?人家也不欠咱们的。”
当母亲的,说归说,心里同样也着急,那种心理压力并不比女儿轻松。所以当女儿神情落寞地回屋去后,雷愫芬还是忍不住对丈夫发话:“我说康老师,我看,你下午还是坐车进城一趟,再找一次你五舅,催催他,让他尽可能快点给咱们把工作调过去。雷荔的事确实不能拖得时间太久了,安排工作,找对像,哪件不都是火燎眉毛的急事?再说了,哪件事也不是说办就能马上办成了的,拖下去不误事才怪,到时候看你后悔不后悔!”
“好吧。”被妻女逼得没办法,康文勉为其难地应了一声,对妻子也是对自己地自言自语:“唉,我这个人这辈子啊,最大的缺点就是面子矮,这可能是读书人的一个通病,你叫我去张嘴求人,还真不如拿把刀杀了我。雷老师,你说我这是不是老了老了,连脸都不要了,一遍一遍地去招人烦?”
“嗨,这不都是为了儿女们将来的前途着想吗?要是光咱俩,怎么不都行?你就自当自己是一个大老粗,农民,俗人,没文化,脸皮厚,不就完了吗?”
“唉,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作父母的不都是这样吗?又不光你我两个。家家户户,只要有一点希望,谁不为儿女将来的前途着想?想开点不就行了吗?谁让咱们自己没能耐呢?”
在四个儿女中,康文两口子最担心的还是两个女儿。在他们看来,男人毕竟在社会上立足的空间要比女人大,是社会中的强者,作为一个男人,如果在社会上趟不开路子,那是这小子无能,怪不得别人。女人则就另当别论了,女人永远都是社会中的弱者,找工作难,找到工作想干出一番事业更难,长大了还要嫁到婆家去听婆家的人横挑鼻子坚挑眼,女人的一生真的很不易。况且,两口子生出的这对女儿,人见人爱,漂亮得让人自豪,提气。
“瞧人家康老师家那俩姑娘长得,溜光水滑的,一个比一个漂亮,多稀罕人呐!”小镇上的人们见面就夸个不停。
可是,女儿越是漂亮,越是优秀,做父母的就越是担心,担心女儿将来没有一个好的前程和家庭,惹外人笑话。
女儿长得漂亮,康文两口子颇引以为傲。他们把小镇上与女儿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认为哪一个都配不上自己女儿,尤其是大女儿雷荔。他们不能让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毁在这个小镇上。所以,就有了想往县城里调的打算。正好他们的一个远房亲戚新近被提升为燕南县的副县长,于是两人就盯上了这个远房亲戚──论来论去康文应该管他叫五舅的人。先是两口子一起蹬门,到城里五舅家一次次地套近乎,提要求,后来,又是康文自己一趟趟地来回跑。明着说是去打听消息,实则是去催促人家快点给办。两口子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快些调到县城里,安排什么工作,工作好与不好都没关系,只要能调进去。
其实,康文在镇中学的工作挺顺心的。早在几年前,他就担任学校教研室副主任的职务,去年因学校升学率在全县排上了位次,原教研室主任被提拔当了副校长,他顺理成章地由教研室副主任提拔当了主任。工作正干得顺风顺水,却要调动工作,这对他的发展未必有利。无奈,女儿想进城,儿子也想沾点城市的光,妻子雷愫芬更是热衷于进城去,因为她早就看出来了,她就是在镇上小学干到退休也只能当一名老师,决沒有升迁的可能。当老师,在哪不能当?何必为此把自己困在这个小镇上,误了儿女前程?唉,女人呐,永远都是社会弱者。
雷愫芬觉得自己在党的教育事业上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丈夫的少,可是到头来得到的回报却远没有丈夫得到的多。丈夫已当了多年的教研室副主任,去年又扶了正,而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快30年了,始终还仅仅当着班主任这个“官”。当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的那点激情和豪气,早就在二十几年无休止的挥舞教鞭的生涯中给消耗殆尽了,再也提不起一丁点热情了。她把人生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们身上,只要儿女们能有出息,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她也就心満意足了。因此,在全家进城这个问题上,她绝对是个积极的发起人和倡导者。在家里,她与女儿们已经结成了稳固的联盟,对于她的发号司令,丈夫服从也得服从,不服从也得服从,没什么价钱好讲。这也是康文积极往县里五舅家一趟一趟跑的原因,为了儿女们的前程,他豁出自己这张老脸了。
“你以为他那个副县长是专门给咱家当的啊?能答应给咱办就不错了。我和你爸要不是为了你们四个将来能有个好的前程,找个好对像,哪用得着这么厚着脸皮去巴结人家,硬跟人家套近乎。你以为求人办事是那么容易的吗?”
“他不是咱家亲戚吗?”
“亲戚怎么啦?亲戚就得给咱家办事吗?人家也不欠咱们的。”
当母亲的,说归说,心里同样也着急,那种心理压力并不比女儿轻松。所以当女儿神情落寞地回屋去后,雷愫芬还是忍不住对丈夫发话:“我说康老师,我看,你下午还是坐车进城一趟,再找一次你五舅,催催他,让他尽可能快点给咱们把工作调过去。雷荔的事确实不能拖得时间太久了,安排工作,找对像,哪件不都是火燎眉毛的急事?再说了,哪件事也不是说办就能马上办成了的,拖下去不误事才怪,到时候看你后悔不后悔!”
“好吧。”被妻女逼得没办法,康文勉为其难地应了一声,对妻子也是对自己地自言自语:“唉,我这个人这辈子啊,最大的缺点就是面子矮,这可能是读书人的一个通病,你叫我去张嘴求人,还真不如拿把刀杀了我。雷老师,你说我这是不是老了老了,连脸都不要了,一遍一遍地去招人烦?”
“嗨,这不都是为了儿女们将来的前途着想吗?要是光咱俩,怎么不都行?你就自当自己是一个大老粗,农民,俗人,没文化,脸皮厚,不就完了吗?”
“唉,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作父母的不都是这样吗?又不光你我两个。家家户户,只要有一点希望,谁不为儿女将来的前途着想?想开点不就行了吗?谁让咱们自己没能耐呢?”
在四个儿女中,康文两口子最担心的还是两个女儿。在他们看来,男人毕竟在社会上立足的空间要比女人大,是社会中的强者,作为一个男人,如果在社会上趟不开路子,那是这小子无能,怪不得别人。女人则就另当别论了,女人永远都是社会中的弱者,找工作难,找到工作想干出一番事业更难,长大了还要嫁到婆家去听婆家的人横挑鼻子坚挑眼,女人的一生真的很不易。况且,两口子生出的这对女儿,人见人爱,漂亮得让人自豪,提气。
“瞧人家康老师家那俩姑娘长得,溜光水滑的,一个比一个漂亮,多稀罕人呐!”小镇上的人们见面就夸个不停。
可是,女儿越是漂亮,越是优秀,做父母的就越是担心,担心女儿将来没有一个好的前程和家庭,惹外人笑话。
女儿长得漂亮,康文两口子颇引以为傲。他们把小镇上与女儿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认为哪一个都配不上自己女儿,尤其是大女儿雷荔。他们不能让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毁在这个小镇上。所以,就有了想往县城里调的打算。正好他们的一个远房亲戚新近被提升为燕南县的副县长,于是两人就盯上了这个远房亲戚──论来论去康文应该管他叫五舅的人。先是两口子一起蹬门,到城里五舅家一次次地套近乎,提要求,后来,又是康文自己一趟趟地来回跑。明着说是去打听消息,实则是去催促人家快点给办。两口子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快些调到县城里,安排什么工作,工作好与不好都没关系,只要能调进去。
其实,康文在镇中学的工作挺顺心的。早在几年前,他就担任学校教研室副主任的职务,去年因学校升学率在全县排上了位次,原教研室主任被提拔当了副校长,他顺理成章地由教研室副主任提拔当了主任。工作正干得顺风顺水,却要调动工作,这对他的发展未必有利。无奈,女儿想进城,儿子也想沾点城市的光,妻子雷愫芬更是热衷于进城去,因为她早就看出来了,她就是在镇上小学干到退休也只能当一名老师,决沒有升迁的可能。当老师,在哪不能当?何必为此把自己困在这个小镇上,误了儿女前程?唉,女人呐,永远都是社会弱者。
雷愫芬觉得自己在党的教育事业上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丈夫的少,可是到头来得到的回报却远没有丈夫得到的多。丈夫已当了多年的教研室副主任,去年又扶了正,而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快30年了,始终还仅仅当着班主任这个“官”。当年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的那点激情和豪气,早就在二十几年无休止的挥舞教鞭的生涯中给消耗殆尽了,再也提不起一丁点热情了。她把人生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们身上,只要儿女们能有出息,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她也就心満意足了。因此,在全家进城这个问题上,她绝对是个积极的发起人和倡导者。在家里,她与女儿们已经结成了稳固的联盟,对于她的发号司令,丈夫服从也得服从,不服从也得服从,没什么价钱好讲。这也是康文积极往县里五舅家一趟一趟跑的原因,为了儿女们的前程,他豁出自己这张老脸了。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