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906
成片时长:每集约39分钟
阅读:9583
发表:2019/8/20 修改:2019/8/21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家族徽乡情》第1-4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瑞江(只得应付):很好。
齐耀钟(满意):那你们得努力,争取让我早点抱上孙子啊!就坐吧!
瑞江(将其中一把椅子挪到齐耀钟附近,坐下。)
(餐厅的门打开,慧琴进屋。此时的她,衣着头饰已经收拾妥当。)
慧琴(汇报):爸爸,早饭做好了,您和瑞江可以吃了。
齐耀钟:好,命下人们端上来吧!
(慧琴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瑞江,瑞江生气地扭动身子,用后背对着慧琴。)
第十场
时:日
地:齐宅餐厅内
人:齐耀钟,瑞江,慧琴,东子
(齐耀钟,瑞江,慧琴三人均已就座,餐具已摆放齐全。餐桌上摆着慧琴的“杰作”,一小锅红豆粥,一碟咸豆角,几只大小不等,奇形怪状的馒头。)
齐耀钟(不禁瞪大了眼睛,不知从何下手,心想着。):不吃吧,慧琴的脸面挂不住,可吃吧,难保我不倒胃口。
瑞江(斜着眼看着妻子,既气愤又幸灾乐祸,为父亲舀了一碗粥。)
齐耀钟(小心翼翼地吸了一小口粥,心里顿时像打翻的五味瓶,不舒服地咂摸着嘴,感觉是那种说不出的奇怪,不禁用勺子搅动碗里的粥。)
镜头特写:粥的上层呈清水样,下层沉淀着黝黑的锅巴和咬起来嗝牙的红豆。
慧琴(有些不好意思,揪着衣角,怯生生。):爸,对不起啊,这是我第一次做饭,没想到做得这么糟。我因贪睡迟起,担心您和瑞江等着急了,所以一开始没敢放多少水,又将火开到最大,随后肚子痛上了趟茅房。等我回来一看,饭都烧焦了,我没办法,只能拼命加水补救。
齐耀钟(挤出笑容打圆场):啊,哈,没关系!我就爱吃这种饭,虽然口感欠佳,但还是有保健功效的呀!这焦锅巴能健胃助消化,咬生红豆能固齿嘛!(低头作呕片刻,放下粥碗不愿再多吃一口。)
慧琴(没有听出公公的弦外之音,天真地以为齐耀钟在夸她,连忙喜笑颜开地附和。):是吗?挺合您胃口的是吧?本来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想不到您对我厨艺的评价蛮高的!爸爸,那您尝尝我蒸的馒头吧!(拿起一个馒头递给公公)
齐耀钟(盛情难却,勉强接过馒头咬了一口,脸瞬间变了颜色,忙不迭吞下去再咬一口,却又硬又苦,吃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心想。):我活了一把岁数,还从未吃过这样难吃的馒头!看样子慧琴在和面时没将碱和面团揉均匀,导致我第一口酸得流口水,第二口苦得流泪水。唉!如今我已全然明白慧琴并非贤惠持家之人了。可既然已成了齐家的人,事已至此,不容反悔,当务之急是如何把这顿难吃至极的饭吃下,好在以后的饭菜会像往常一样交由厨房下人们安排。
(紧接着)东子(进屋报告):老爷,佃农们都在茶馆外聚集齐了,准备交今年的田租了。
齐耀钟(如遇救星,放下吃了两口的馒头,慌忙站起,走到门口停下,回头客套地交代。):为父有事先行一步,你俩慢慢吃。
(齐耀钟与东子离开)
慧琴(殷勤地为丈夫盛粥):瑞江,快吃啊!尝尝我的手艺。
瑞江(不语,闷头连喝了几碗粥,其间挑了几根咸豆角吃,看着馒头,则没有胃口了。):我吃好了,现在乏力得很,需要睡一觉,中午吃饭的时候叫我,哦对了,午饭就不劳你费心了,当然以后每顿饭也是,吩咐一下厨房的下人们即可,你速将这些碗筷收拾妥当。
第十一场
时:日
地:茶馆外
人:齐耀钟,茶馆小二阮小胖,佃农吴大个,吴大个之妻淑珍,其余佃农们,围观群众
(茶馆外,置一方桌,齐耀钟倚在太师椅上,神色悠闲自得,他一手转着转球,一手持紫砂壶,时而仔细端详壶上图绘,时而嘬上两口。约莫五米开外,置另一方桌,佃农们排着长队一个个交租,茶馆小二阮小胖坐在桌前收钱登记。当轮到一名青年吴大个时,双方起了争执。)
齐耀钟(皱了皱眉毛,循声快步过去。):怎么回事?大呼小叫的?
吴大个(恳求):齐老爷,我家情况特殊,实在交不起这田租啊!
齐耀钟(轻蔑地扫视满身补丁的吴大个,语气高傲。):哦?情况特殊?到底怎么个特殊法?
吴大个:回齐老爷,我老婆今年夏天生了三胞胎男孩,您看,这一下子添了三张嘴,(声音越来越小)我家本就拮据,这一时半会儿哪里交得起租。
齐耀钟(满面寒霜地来回踱步,突然一把掐住吴大个的脖子恶语相对。):少跟我耍花样!跟我哭穷?当初干嘛死乞白赖地央求我租地给你种?你愿赌就得服输!如今早已实行雍正爷颁布的“摊丁入亩”制度,又不是征人头税?(目光凶狠)不管你家有几口人,都得交这么多钱!(松开手用力一推)
吴大个(捂着脖子哭丧着脸):齐老爷,请您容我把话说完。眼下所纳的税虽和往年一样多,可这三个襁褓婴儿着实让我家的情况雪上加霜了!今天老大生病,明天老二生病,老三也随时小病小痛。我是“长汉无料,推车抬轿”,只能卖把子力气,光给这几个孩子瞧病,家里就已经债台高筑了,哪里有钱交租?不过齐老爷,我绝不会赖账,来年我一并交齐!(跪下)我求求您了!
(周围逐渐聚集了群众,大伙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齐耀钟(根本不为之所动,反倒愈发趾高气扬。):今年都没着落,来年就有钱还了?我凭什么相信你?穷得叮当响还生这么多孩子!养不起就别生啊!又不是我逼着他们生病的!我告诉你,别和我玩拖延政策!今儿这田租,你必须得交!否则,我就要收回田地,让你一家五口饿死街头!既然你现在遇到了难处,而我齐某人又一向菩萨心肠,(得意地摇头晃脑)给你指条明路,就看你愿不愿意走了!
(周围佃农们见齐耀钟那副不可一世的丑恶嘴脸,无一不恨得牙根痒,却敢怒不敢言。)
一佃农(握紧锄头,低声咒骂。):若不是靠着他吃一碗饭,早一拥而上将他打扁了。
吴大个(眼睛一亮,立马一个劲儿地点头。):愿意!愿意!哪怕让我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
齐耀钟(傲慢地转着转球):唔,你别答应得这般干脆,我也用不着你为我当牛做马。(停顿片刻,清了清嗓子。)好多人家虽锦衣玉食,却无子继承香火。依我看,你还是将三个儿子统统卖掉,既解决了日后的口粮危机,又还上了当下田租,最关键是给孩子们争取到一个富裕的家庭,各取所需!吴大个,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几个孩子跟着你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是活受罪吗?
吴大个(有些心动了):这个······
(恰在此时,一年轻女子高喊着冲上前去,原来她是吴大个的妻子淑珍。)
淑珍:当家的,不行啊!
吴大个(低声责备):你怎么来了?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像什么样子!
淑珍(抱着吴大个痛哭):当家的,你千万甭犯糊涂啊!(取下手腕处的金手镯,交给齐耀钟。)齐老爷,这只金手镯完全抵得上今年田租了吧?
齐耀钟(狐疑地捏着金手镯左看右瞧,随后由衷赞叹。):还真是纯金,上面还镌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仙鹤,嗯嗯,好东西!不过你若早拿出来不就结了吗!(正欲将镯子揣进口袋,却被吴大个一把抢去。)
吴大个(口口声声嚷):国贫不卖土,家贫不卖宝!这手镯我死也不能丢!
淑珍(气愤地质问):当家的,都到这份儿上了,你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难道你真狠心到卖亲生儿的地步吗?
吴大个(忙将妻子拉至一旁,却未语泪先流。)
淑珍:其实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强忍泪水)我俩的日子虽贫苦,但从未红过脸,我真想陪着你与孩子,就这么永远和美下去。(再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吴大个(愧疚地低下头):淑珍,都怪我太没用了,我无法让你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不过我不能再对你父母食言啊!
淑珍(捧起吴大个的脸,深情凝视丈夫。):当家的,你别这么说,前年若不是你肯收留我们一家三口,恐怕我们一家早已惨遭贼人暗算,金手镯哪还得以重见天日······
齐耀钟(问阮小胖):怎么回事?看来这其中还有些文章周折呢?
阮小胖:老爷,这位叫淑珍的妇人出自官宦人家,她的父亲曾任铜陵县县令,为官清廉,为人刚正,工于书法,尤擅柳体。淑珍自幼耳濡目染,不仅学识不菲,并且练就一手入木三分的遒劲书法。
齐耀钟(不耐烦地打断):哎呀,捡重要的说,别跟个老太太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阮小胖:事儿就坏在她爹的书法上,前年,在一次文人聚会中,她爹写了副对联,里面有个“绵”字。
齐耀钟(一语中的):我明白了,是不是犯了名讳?
阮小胖(点头哈腰):老爷英明,还请老爷赐教。
齐耀钟:当臣民提笔,遇到皇帝和父亲的“名”字时,是绝不能将该“名”原封不动写出来的,否则便是犯了名讳,被视为目无君长!属于比较严重的罪!到了本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将该制度制定得更加严明!值得普及的是,在本朝不同时期,采取避名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清初二帝,顺治名曰“福临”,康熙名曰“玄烨”,这个“临”与“烨”都是严禁写最后一笔的,即“临”字右下部不封口,“烨”字右半部的“华”少写最后一竖。随着时间推移,皇帝继位后屡见更名现象。清帝的“名”都为两个字,初只需避最后一字,后逐渐要求两个字统统“避”。后一字依旧沿用少写一笔的办法,前一字采取被另一个同音或近音字所更替,那个更替字是相当生僻的,寻常几乎用不到,所以触犯名讳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比如,继位前的嘉庆名曰“永琰”,“永”无疑是个常见字。他即位后更名为“颙琰”。他的儿子道光皇帝本名为“绵宁”,“绵”字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故在他39岁面南而坐时更名为“旻宁”。
阮小胖:原来避名讳还有如此多的讲究!(两只手对齐耀钟竖大拇指)老爷三言两语便使小的长了大见识!
齐耀钟(得意):你接着讲故事。
阮小胖:淑珍的父亲为此“冒犯”了先帝爷道光,被人举报,从而受到革职抄家的惩处。虽免去了进一步追责,但一家三口却在一夜之间无家可归了,种种落差毋须赘述。昨夕还点头哈腰的亲朋属僚,今朝却完全换了副嘴脸,闭门不见算是好的,落井下石、伺机报复者占多数。无奈淑珍她爹含泪携妻女北渡长江,向西流浪至六安双龙镇。长期的奔波劳累,担惊受怕的心情,导致在一个凄凉的雨夜,一贯养尊处优的淑珍娘病倒在吴大个家门口。那吴大个父母已过世,家贫无力娶妻,用咱们这儿的话说,是个“寡汉条”。吴大个随即收留了这家可怜人,并想尽办法为淑珍娘寻医问药,无奈最终仍因病势陡沉而逝。祸不单行,母亲尸骨未寒,父亲昔日官场上的仇家不知从哪儿获取的讯息,竟追杀到双龙镇一带。一天晚饭后,淑珍爹召淑珍与吴大个于左右,因为他要做出人生中最后两个决定,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决定。
(镜头切换场景)
第十二场
时:夜
地:吴大个家里人:吴大个,淑珍爹,淑珍
(屋内光线十分昏暗,一盏快耗尽油的煤油灯,突突地跳窜着黄色的火苗。屋内陈设极为简陋。)
淑珍爹(从怀里掏出一只金手镯,郑重对吴大个。):孩子,尽管只与你共度半月,但通过观察你的言行,我心里确定,你是个淳朴善良的好人。我能求你件事吗?
吴大个(顿时呆若木鸡)
淑珍爹(惶惑,轻声唤吴大个。):孩子,孩子,你怎么啦?
吴大个(回过神来):哦,叔,我没事。(停顿片刻)我吴大个卑微了二三十年,早习惯了别人的冷言恶语,乍一被尊重,使得脑袋晕乎乎的。叔叔有事尽管开口,无需客气,不过我这个人比蝼蚁还渺小,唯恐让你失望。
淑珍爹:这个忙你一定帮得上······(将自家所遭的变故和盘托出)唉!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啊!那些地痞经常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被我打击过,所以对我一直记恨。现下他们不找到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一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整天靠躲来度日!一旦被他们捉到,还会连累你!所以我决定,回铜陵!你和淑珍老老实实留在这儿,所有的刀剑对着我一个人好了,只要能熄灭他们心头的怒火,不要牵扯到我唯一的女儿。
淑珍(似遭晴天霹雳,哭着追问。):爸,你在说些什么呀?你回去就是死路一条呀!(眼神惊恐)爸,妈妈才离我而去,难道你也不要我了?
(屋外的秋风发出沉重的呜咽,时不时卷走屋顶的茅草。淑珍爹将头埋进臂弯,好久好久······抬头时,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满是泪水。)
淑珍爹:女儿,对不起,都是我这当爹的不争气,害苦了全家人。现在,我把你托付给吴大个了!这是我唯一的办法!在家时你是千金大小姐,以父为尊,(一字一顿,毋庸置疑,是在交代遗嘱。)往后你是吴大个的“屋里人”,要以夫为尊。切莫再耍大小姐脾气,学会伺候丈夫,料理家务,为夫传宗接代······
吴大个(悲愤):叔,我一天私塾都没上过,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所以也不懂啥避讳不避讳的。可我就弄不明白了,仅仅因为你一时粗心犯了名讳,就被朝廷剥夺了官衔,那么那些屡祸乡里的地痞呢?朝廷为什么不给予沉重打击,以至于继续作威作福呢?你就这样手无寸铁地回去面对地痞,这和羊入虎口有何分别?这么做岂不等于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以后当官的见到他们不敢管,百姓见到他们就只有挨打受欺负的份儿了!
淑珍爹(长叹口气)
镜头特写:吐出微弱的暖气流很快被强大的寒气包围,被驱散地不见踪影。
淑珍爹:你的话字字戳中我的痛处,句句鞭笞我的灵魂。(沉默片刻)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护我的爱女,至于其它、(摇了摇头)我无力改变。
吴大个(怔怔地看着淑珍爹,又转而盯着垂泪的淑珍,迟疑。):叔,你愿意把女儿托付给我,是打心眼里瞧得起我,我真是(呼吸急促,笑,拘谨地搓着双手。)不知该如何高兴了。可你也知道,我,家徒四壁,长得又黑又丑,恐委屈了淑珍小姐,(害羞地望了淑珍一眼,声音很小。)再说人家也没同意哩!
淑珍爹:她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主意?自古婚姻无不遵从于父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你好歹守着这间茅草屋,勉强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嫁汉嫁汉,无非是图个穿衣吃饭嘛!(抬起女儿的手,搭在吴大个的手背上。)往后她淑珍就是你的人了!只要能随你平凡安稳地渡过一生,便是她的鸿福了!淑珍,这金手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已经传了6代人。我没有儿子,如今该到传给你的时候了!
淑珍(含泪从父亲手中接过手镯)
淑珍爹(严肃):吴大个,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也当着你的面说,这手镯与我来说,比命还珍贵!是我家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你们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它!将来交给你们的子女!
吴大个(立即跪在淑珍爹面前起誓):叔,我吴大个对天发誓!哪怕付出天大的代价,我也会誓死捍卫这只手镯的!绝不允许它落入旁人之手!(拉起淑珍的手并握紧)还有淑珍,我一定会一辈子对她好的。
(灯油快烧干了,灯芯吐出红红的灯舌。)
淑珍爹(擦了下泪,欣慰地点点头,缓缓起身,出门扬长而去。)
淑珍(木然挪步至门口,双手攥着手镯,紧贴在胸前。突然,“扑通”一声,向门外的方向跪下,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爸······
(声音在黢黑的乡间,被传得好远好远,淑珍爹那单薄的身影在昏暗月光的照映下,被拉得好长好长。顷刻间,灯油燃尽。)
(镜头切回)
第十三场
时:日
地:茶馆外
人:齐耀钟,阮小胖,吴大个,淑珍,其余佃农们,围观群众
阮小胖(讲述完毕):从那之后,淑珍爹再也没有回来过。
淑珍(苦笑自语):不堪回首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悲痛欲绝的誓言犹荡耳畔。
吴大个(试图劝妻子):淑珍,你听我说,孩子跟着我们没有活路,送出去能有口饭吃,长大了有良心的话还能回来看看咱们,他身上流着我们的血,这一点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可镯子一旦送出去就等于石沉大海,再也找寻不回来了!
淑珍(嘴唇抽动,无尽的绝望中包含着几分无奈的妥协。突然浑身如泥般瘫软,泪如泉涌,望着天空呼喊。):老天爷呀!求你开开眼帮帮我吧!
吴大个(颓然蹲下,抠着坚硬冰凉的泥土,口里含混不清。):土地爷啊!我每天起早贪黑为你忠实辛劳,你却这样待我!本以为指着你能过上平淡祥和的生活,可没料到你与他们一样,尽把我往死路上撵啊!
(天不语,地无言,有的仅是周围乡亲们的叹息啜泣声。阮小胖也跟着动容落泪,被齐耀钟看见。)
齐耀钟(厉声斥责):小胖!你的“猫尿”怎么这么多?你又不会替他们交租,假模假式地同情什么?(转而又气势汹汹地朝吴大个夫妇发难)好了,“苦情戏”演得差不多了,大伙儿该“散场”了!吴大个,要不要我再帮你一把,替你联系人贩子找买家?不过有一点你大可放心,就冲你言而有信,孝敬长辈这两点,我绝不会打你镯子的主意。(见吴大个半天没答话,得意。)这就代表你同意了!阮小胖,过来!有个差事交给你办!
小胖(低头垂手地听命):老爷,您有何吩咐?
齐耀钟:起草一式两份的卖子契约,然后让吴大个画押按手印。你不是认识几个人贩子吗?赶快联系他们,三日后我务必要收到银子,到时候我有重赏。
小胖:是,老爷。
齐耀钟:慢着!(突然变了脸色,阴险地上下打量小胖,从牙齿缝中蹦出一句话。)你若胆敢背着我耍花样,那么,你的下场会比吴大个更惨!
小胖(一震,抬头正遇齐耀钟杀气腾腾的目光,吓得连退好几步。)
齐耀钟(满意):那你们得努力,争取让我早点抱上孙子啊!就坐吧!
瑞江(将其中一把椅子挪到齐耀钟附近,坐下。)
(餐厅的门打开,慧琴进屋。此时的她,衣着头饰已经收拾妥当。)
慧琴(汇报):爸爸,早饭做好了,您和瑞江可以吃了。
齐耀钟:好,命下人们端上来吧!
(慧琴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瑞江,瑞江生气地扭动身子,用后背对着慧琴。)
第十场
时:日
地:齐宅餐厅内
人:齐耀钟,瑞江,慧琴,东子
(齐耀钟,瑞江,慧琴三人均已就座,餐具已摆放齐全。餐桌上摆着慧琴的“杰作”,一小锅红豆粥,一碟咸豆角,几只大小不等,奇形怪状的馒头。)
齐耀钟(不禁瞪大了眼睛,不知从何下手,心想着。):不吃吧,慧琴的脸面挂不住,可吃吧,难保我不倒胃口。
瑞江(斜着眼看着妻子,既气愤又幸灾乐祸,为父亲舀了一碗粥。)
齐耀钟(小心翼翼地吸了一小口粥,心里顿时像打翻的五味瓶,不舒服地咂摸着嘴,感觉是那种说不出的奇怪,不禁用勺子搅动碗里的粥。)
镜头特写:粥的上层呈清水样,下层沉淀着黝黑的锅巴和咬起来嗝牙的红豆。
慧琴(有些不好意思,揪着衣角,怯生生。):爸,对不起啊,这是我第一次做饭,没想到做得这么糟。我因贪睡迟起,担心您和瑞江等着急了,所以一开始没敢放多少水,又将火开到最大,随后肚子痛上了趟茅房。等我回来一看,饭都烧焦了,我没办法,只能拼命加水补救。
齐耀钟(挤出笑容打圆场):啊,哈,没关系!我就爱吃这种饭,虽然口感欠佳,但还是有保健功效的呀!这焦锅巴能健胃助消化,咬生红豆能固齿嘛!(低头作呕片刻,放下粥碗不愿再多吃一口。)
慧琴(没有听出公公的弦外之音,天真地以为齐耀钟在夸她,连忙喜笑颜开地附和。):是吗?挺合您胃口的是吧?本来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想不到您对我厨艺的评价蛮高的!爸爸,那您尝尝我蒸的馒头吧!(拿起一个馒头递给公公)
齐耀钟(盛情难却,勉强接过馒头咬了一口,脸瞬间变了颜色,忙不迭吞下去再咬一口,却又硬又苦,吃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心想。):我活了一把岁数,还从未吃过这样难吃的馒头!看样子慧琴在和面时没将碱和面团揉均匀,导致我第一口酸得流口水,第二口苦得流泪水。唉!如今我已全然明白慧琴并非贤惠持家之人了。可既然已成了齐家的人,事已至此,不容反悔,当务之急是如何把这顿难吃至极的饭吃下,好在以后的饭菜会像往常一样交由厨房下人们安排。
(紧接着)东子(进屋报告):老爷,佃农们都在茶馆外聚集齐了,准备交今年的田租了。
齐耀钟(如遇救星,放下吃了两口的馒头,慌忙站起,走到门口停下,回头客套地交代。):为父有事先行一步,你俩慢慢吃。
(齐耀钟与东子离开)
慧琴(殷勤地为丈夫盛粥):瑞江,快吃啊!尝尝我的手艺。
瑞江(不语,闷头连喝了几碗粥,其间挑了几根咸豆角吃,看着馒头,则没有胃口了。):我吃好了,现在乏力得很,需要睡一觉,中午吃饭的时候叫我,哦对了,午饭就不劳你费心了,当然以后每顿饭也是,吩咐一下厨房的下人们即可,你速将这些碗筷收拾妥当。
第十一场
时:日
地:茶馆外
人:齐耀钟,茶馆小二阮小胖,佃农吴大个,吴大个之妻淑珍,其余佃农们,围观群众
(茶馆外,置一方桌,齐耀钟倚在太师椅上,神色悠闲自得,他一手转着转球,一手持紫砂壶,时而仔细端详壶上图绘,时而嘬上两口。约莫五米开外,置另一方桌,佃农们排着长队一个个交租,茶馆小二阮小胖坐在桌前收钱登记。当轮到一名青年吴大个时,双方起了争执。)
齐耀钟(皱了皱眉毛,循声快步过去。):怎么回事?大呼小叫的?
吴大个(恳求):齐老爷,我家情况特殊,实在交不起这田租啊!
齐耀钟(轻蔑地扫视满身补丁的吴大个,语气高傲。):哦?情况特殊?到底怎么个特殊法?
吴大个:回齐老爷,我老婆今年夏天生了三胞胎男孩,您看,这一下子添了三张嘴,(声音越来越小)我家本就拮据,这一时半会儿哪里交得起租。
齐耀钟(满面寒霜地来回踱步,突然一把掐住吴大个的脖子恶语相对。):少跟我耍花样!跟我哭穷?当初干嘛死乞白赖地央求我租地给你种?你愿赌就得服输!如今早已实行雍正爷颁布的“摊丁入亩”制度,又不是征人头税?(目光凶狠)不管你家有几口人,都得交这么多钱!(松开手用力一推)
吴大个(捂着脖子哭丧着脸):齐老爷,请您容我把话说完。眼下所纳的税虽和往年一样多,可这三个襁褓婴儿着实让我家的情况雪上加霜了!今天老大生病,明天老二生病,老三也随时小病小痛。我是“长汉无料,推车抬轿”,只能卖把子力气,光给这几个孩子瞧病,家里就已经债台高筑了,哪里有钱交租?不过齐老爷,我绝不会赖账,来年我一并交齐!(跪下)我求求您了!
(周围逐渐聚集了群众,大伙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齐耀钟(根本不为之所动,反倒愈发趾高气扬。):今年都没着落,来年就有钱还了?我凭什么相信你?穷得叮当响还生这么多孩子!养不起就别生啊!又不是我逼着他们生病的!我告诉你,别和我玩拖延政策!今儿这田租,你必须得交!否则,我就要收回田地,让你一家五口饿死街头!既然你现在遇到了难处,而我齐某人又一向菩萨心肠,(得意地摇头晃脑)给你指条明路,就看你愿不愿意走了!
(周围佃农们见齐耀钟那副不可一世的丑恶嘴脸,无一不恨得牙根痒,却敢怒不敢言。)
一佃农(握紧锄头,低声咒骂。):若不是靠着他吃一碗饭,早一拥而上将他打扁了。
吴大个(眼睛一亮,立马一个劲儿地点头。):愿意!愿意!哪怕让我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
齐耀钟(傲慢地转着转球):唔,你别答应得这般干脆,我也用不着你为我当牛做马。(停顿片刻,清了清嗓子。)好多人家虽锦衣玉食,却无子继承香火。依我看,你还是将三个儿子统统卖掉,既解决了日后的口粮危机,又还上了当下田租,最关键是给孩子们争取到一个富裕的家庭,各取所需!吴大个,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几个孩子跟着你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是活受罪吗?
吴大个(有些心动了):这个······
(恰在此时,一年轻女子高喊着冲上前去,原来她是吴大个的妻子淑珍。)
淑珍:当家的,不行啊!
吴大个(低声责备):你怎么来了?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像什么样子!
淑珍(抱着吴大个痛哭):当家的,你千万甭犯糊涂啊!(取下手腕处的金手镯,交给齐耀钟。)齐老爷,这只金手镯完全抵得上今年田租了吧?
齐耀钟(狐疑地捏着金手镯左看右瞧,随后由衷赞叹。):还真是纯金,上面还镌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仙鹤,嗯嗯,好东西!不过你若早拿出来不就结了吗!(正欲将镯子揣进口袋,却被吴大个一把抢去。)
吴大个(口口声声嚷):国贫不卖土,家贫不卖宝!这手镯我死也不能丢!
淑珍(气愤地质问):当家的,都到这份儿上了,你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难道你真狠心到卖亲生儿的地步吗?
吴大个(忙将妻子拉至一旁,却未语泪先流。)
淑珍:其实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强忍泪水)我俩的日子虽贫苦,但从未红过脸,我真想陪着你与孩子,就这么永远和美下去。(再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吴大个(愧疚地低下头):淑珍,都怪我太没用了,我无法让你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不过我不能再对你父母食言啊!
淑珍(捧起吴大个的脸,深情凝视丈夫。):当家的,你别这么说,前年若不是你肯收留我们一家三口,恐怕我们一家早已惨遭贼人暗算,金手镯哪还得以重见天日······
齐耀钟(问阮小胖):怎么回事?看来这其中还有些文章周折呢?
阮小胖:老爷,这位叫淑珍的妇人出自官宦人家,她的父亲曾任铜陵县县令,为官清廉,为人刚正,工于书法,尤擅柳体。淑珍自幼耳濡目染,不仅学识不菲,并且练就一手入木三分的遒劲书法。
齐耀钟(不耐烦地打断):哎呀,捡重要的说,别跟个老太太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阮小胖:事儿就坏在她爹的书法上,前年,在一次文人聚会中,她爹写了副对联,里面有个“绵”字。
齐耀钟(一语中的):我明白了,是不是犯了名讳?
阮小胖(点头哈腰):老爷英明,还请老爷赐教。
齐耀钟:当臣民提笔,遇到皇帝和父亲的“名”字时,是绝不能将该“名”原封不动写出来的,否则便是犯了名讳,被视为目无君长!属于比较严重的罪!到了本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将该制度制定得更加严明!值得普及的是,在本朝不同时期,采取避名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清初二帝,顺治名曰“福临”,康熙名曰“玄烨”,这个“临”与“烨”都是严禁写最后一笔的,即“临”字右下部不封口,“烨”字右半部的“华”少写最后一竖。随着时间推移,皇帝继位后屡见更名现象。清帝的“名”都为两个字,初只需避最后一字,后逐渐要求两个字统统“避”。后一字依旧沿用少写一笔的办法,前一字采取被另一个同音或近音字所更替,那个更替字是相当生僻的,寻常几乎用不到,所以触犯名讳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比如,继位前的嘉庆名曰“永琰”,“永”无疑是个常见字。他即位后更名为“颙琰”。他的儿子道光皇帝本名为“绵宁”,“绵”字的运用也十分广泛,故在他39岁面南而坐时更名为“旻宁”。
阮小胖:原来避名讳还有如此多的讲究!(两只手对齐耀钟竖大拇指)老爷三言两语便使小的长了大见识!
齐耀钟(得意):你接着讲故事。
阮小胖:淑珍的父亲为此“冒犯”了先帝爷道光,被人举报,从而受到革职抄家的惩处。虽免去了进一步追责,但一家三口却在一夜之间无家可归了,种种落差毋须赘述。昨夕还点头哈腰的亲朋属僚,今朝却完全换了副嘴脸,闭门不见算是好的,落井下石、伺机报复者占多数。无奈淑珍她爹含泪携妻女北渡长江,向西流浪至六安双龙镇。长期的奔波劳累,担惊受怕的心情,导致在一个凄凉的雨夜,一贯养尊处优的淑珍娘病倒在吴大个家门口。那吴大个父母已过世,家贫无力娶妻,用咱们这儿的话说,是个“寡汉条”。吴大个随即收留了这家可怜人,并想尽办法为淑珍娘寻医问药,无奈最终仍因病势陡沉而逝。祸不单行,母亲尸骨未寒,父亲昔日官场上的仇家不知从哪儿获取的讯息,竟追杀到双龙镇一带。一天晚饭后,淑珍爹召淑珍与吴大个于左右,因为他要做出人生中最后两个决定,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决定。
(镜头切换场景)
第十二场
时:夜
地:吴大个家里人:吴大个,淑珍爹,淑珍
(屋内光线十分昏暗,一盏快耗尽油的煤油灯,突突地跳窜着黄色的火苗。屋内陈设极为简陋。)
淑珍爹(从怀里掏出一只金手镯,郑重对吴大个。):孩子,尽管只与你共度半月,但通过观察你的言行,我心里确定,你是个淳朴善良的好人。我能求你件事吗?
吴大个(顿时呆若木鸡)
淑珍爹(惶惑,轻声唤吴大个。):孩子,孩子,你怎么啦?
吴大个(回过神来):哦,叔,我没事。(停顿片刻)我吴大个卑微了二三十年,早习惯了别人的冷言恶语,乍一被尊重,使得脑袋晕乎乎的。叔叔有事尽管开口,无需客气,不过我这个人比蝼蚁还渺小,唯恐让你失望。
淑珍爹:这个忙你一定帮得上······(将自家所遭的变故和盘托出)唉!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啊!那些地痞经常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被我打击过,所以对我一直记恨。现下他们不找到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一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整天靠躲来度日!一旦被他们捉到,还会连累你!所以我决定,回铜陵!你和淑珍老老实实留在这儿,所有的刀剑对着我一个人好了,只要能熄灭他们心头的怒火,不要牵扯到我唯一的女儿。
淑珍(似遭晴天霹雳,哭着追问。):爸,你在说些什么呀?你回去就是死路一条呀!(眼神惊恐)爸,妈妈才离我而去,难道你也不要我了?
(屋外的秋风发出沉重的呜咽,时不时卷走屋顶的茅草。淑珍爹将头埋进臂弯,好久好久······抬头时,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满是泪水。)
淑珍爹:女儿,对不起,都是我这当爹的不争气,害苦了全家人。现在,我把你托付给吴大个了!这是我唯一的办法!在家时你是千金大小姐,以父为尊,(一字一顿,毋庸置疑,是在交代遗嘱。)往后你是吴大个的“屋里人”,要以夫为尊。切莫再耍大小姐脾气,学会伺候丈夫,料理家务,为夫传宗接代······
吴大个(悲愤):叔,我一天私塾都没上过,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好,所以也不懂啥避讳不避讳的。可我就弄不明白了,仅仅因为你一时粗心犯了名讳,就被朝廷剥夺了官衔,那么那些屡祸乡里的地痞呢?朝廷为什么不给予沉重打击,以至于继续作威作福呢?你就这样手无寸铁地回去面对地痞,这和羊入虎口有何分别?这么做岂不等于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以后当官的见到他们不敢管,百姓见到他们就只有挨打受欺负的份儿了!
淑珍爹(长叹口气)
镜头特写:吐出微弱的暖气流很快被强大的寒气包围,被驱散地不见踪影。
淑珍爹:你的话字字戳中我的痛处,句句鞭笞我的灵魂。(沉默片刻)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护我的爱女,至于其它、(摇了摇头)我无力改变。
吴大个(怔怔地看着淑珍爹,又转而盯着垂泪的淑珍,迟疑。):叔,你愿意把女儿托付给我,是打心眼里瞧得起我,我真是(呼吸急促,笑,拘谨地搓着双手。)不知该如何高兴了。可你也知道,我,家徒四壁,长得又黑又丑,恐委屈了淑珍小姐,(害羞地望了淑珍一眼,声音很小。)再说人家也没同意哩!
淑珍爹:她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主意?自古婚姻无不遵从于父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你好歹守着这间茅草屋,勉强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嫁汉嫁汉,无非是图个穿衣吃饭嘛!(抬起女儿的手,搭在吴大个的手背上。)往后她淑珍就是你的人了!只要能随你平凡安稳地渡过一生,便是她的鸿福了!淑珍,这金手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已经传了6代人。我没有儿子,如今该到传给你的时候了!
淑珍(含泪从父亲手中接过手镯)
淑珍爹(严肃):吴大个,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也当着你的面说,这手镯与我来说,比命还珍贵!是我家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你们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它!将来交给你们的子女!
吴大个(立即跪在淑珍爹面前起誓):叔,我吴大个对天发誓!哪怕付出天大的代价,我也会誓死捍卫这只手镯的!绝不允许它落入旁人之手!(拉起淑珍的手并握紧)还有淑珍,我一定会一辈子对她好的。
(灯油快烧干了,灯芯吐出红红的灯舌。)
淑珍爹(擦了下泪,欣慰地点点头,缓缓起身,出门扬长而去。)
淑珍(木然挪步至门口,双手攥着手镯,紧贴在胸前。突然,“扑通”一声,向门外的方向跪下,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爸······
(声音在黢黑的乡间,被传得好远好远,淑珍爹那单薄的身影在昏暗月光的照映下,被拉得好长好长。顷刻间,灯油燃尽。)
(镜头切回)
第十三场
时:日
地:茶馆外
人:齐耀钟,阮小胖,吴大个,淑珍,其余佃农们,围观群众
阮小胖(讲述完毕):从那之后,淑珍爹再也没有回来过。
淑珍(苦笑自语):不堪回首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悲痛欲绝的誓言犹荡耳畔。
吴大个(试图劝妻子):淑珍,你听我说,孩子跟着我们没有活路,送出去能有口饭吃,长大了有良心的话还能回来看看咱们,他身上流着我们的血,这一点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可镯子一旦送出去就等于石沉大海,再也找寻不回来了!
淑珍(嘴唇抽动,无尽的绝望中包含着几分无奈的妥协。突然浑身如泥般瘫软,泪如泉涌,望着天空呼喊。):老天爷呀!求你开开眼帮帮我吧!
吴大个(颓然蹲下,抠着坚硬冰凉的泥土,口里含混不清。):土地爷啊!我每天起早贪黑为你忠实辛劳,你却这样待我!本以为指着你能过上平淡祥和的生活,可没料到你与他们一样,尽把我往死路上撵啊!
(天不语,地无言,有的仅是周围乡亲们的叹息啜泣声。阮小胖也跟着动容落泪,被齐耀钟看见。)
齐耀钟(厉声斥责):小胖!你的“猫尿”怎么这么多?你又不会替他们交租,假模假式地同情什么?(转而又气势汹汹地朝吴大个夫妇发难)好了,“苦情戏”演得差不多了,大伙儿该“散场”了!吴大个,要不要我再帮你一把,替你联系人贩子找买家?不过有一点你大可放心,就冲你言而有信,孝敬长辈这两点,我绝不会打你镯子的主意。(见吴大个半天没答话,得意。)这就代表你同意了!阮小胖,过来!有个差事交给你办!
小胖(低头垂手地听命):老爷,您有何吩咐?
齐耀钟:起草一式两份的卖子契约,然后让吴大个画押按手印。你不是认识几个人贩子吗?赶快联系他们,三日后我务必要收到银子,到时候我有重赏。
小胖:是,老爷。
齐耀钟:慢着!(突然变了脸色,阴险地上下打量小胖,从牙齿缝中蹦出一句话。)你若胆敢背着我耍花样,那么,你的下场会比吴大个更惨!
小胖(一震,抬头正遇齐耀钟杀气腾腾的目光,吓得连退好几步。)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