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674
阅读:4670
发表:2019/8/28 修改:2019/10/13
130章 主旋律,爱情,青春 小说
《女道》第031-035章
001-005
…
031-035
121-125
126-13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 31 章 实质爱情在运行
皇国凤:“水和空气,力量无穷。是它们改变了地球面貌。所谓‘滴水穿石’,你看这窄峡,就是水长期不懈,冲切出来的。所以,民彦说:‘欺山莫欺水,欺神莫欺鬼’……”
胡泽:“咦!这句话我也听说过。但是我认为:后半句有毛病。因为:魔怕雷,鬼怕光。只要有光,火光、灯光、太阳光;鬼就要逃窜。我就什么都不怕!”
皇国凤:“其实世上根本没有神、鬼。所谓‘神鬼’,是人们‘心里作用’的设想。汉字有的是‘一字多用’。这个‘鬼’字有褒、贬两种含义;对人好感就褒称老鬼,小鬼,精灵鬼,鬼斧神工。反感就贬叫魔鬼,厉鬼,醉鬼,装神弄鬼……欺神莫欺鬼的‘鬼’字,代表弱者、小人物。欺负弱小人物的人没有好下场。所以劝人不要欺负弱小……”
胡泽急点头:“啊!对对对!您的学问太丰富了!向您学习!”
皇国凤:“互相学习才对。您的文化程度不低呀!”
胡泽:“才小学毕业。自学了一点点,正在背诵一本成语字典。也只是初中老三而已。”
皇国凤:“您爱人在做啥?”
胡泽脸一红:“我同花岩绝大多数青年一样,一贫如洗,还是光棍。”
皇国凤:“您是治安队长,中高身材,面貌精秀;是中华标准英俊青年。居然还是光棍。不可思议。”
胡泽:“您不知道,您出外读书的第二年,我父母双亡。家里啥都没有。到了成亲年纪;刘书记、王嬢嬢、李三嫂,都分别帮我做了多次媒。但是,花岩的姑娘,同县上姑娘要求的标准一样:‘先找地质队,后找大盘盘*1,机关干部暂不谈,坚决不嫁挖老三。’我连挖老三都不如,当然只有光孤寡单了。”(*1注、大盘盘,指军人、警察头上载的盘式警帽。)
皇国凤:“哈哈……这个顺口溜很滑稽。那样‘金钱眼光’的姑娘,不值得爱。您不要气馁。 继续保持您诚实的品格、积极工作的干劲,为我们花岩创富;花岩富庶了,外地姑娘就可能主动上门来的。同时,您要抓紧自学;到时候,我建议乡上,推荐您去哪里(党校)深造,达到高校程度。找对象就容易了。”
胡泽:“是!我一定好好干!您看:这汹涌奔腾的急流,把路都占据了。两壁是不能攀爬的‘凹崖腔’;无法走了。怎么办?”
皇国凤:“不能克服的危险,就不要强行。我问问卢老的情况如何。”说着就在怀里摸出手机。“呀!打湿了!不知进水没有。”拨号,贴在耳上:“还好!有反应。喂!卢老吗?这么大的雨!您现在怎么样?”听了片刻,惊讶:“啊……是……您太辛苦了!要注意身体呀……”又听了一会:“是……啊!再见!”
胡泽:“他怎么样?”
皇国凤:“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我哥当年勘察过蓄水池的最高水位线,定了‘坝高’和‘泄洪口’的高度。但卢老不放心。他就带队亲自勘察。现在‘拉落村’的农家,避雨。”
胡泽:“啊!科学家的态度,一丝不苟!堪当我们表率!”
皇国凤:“这雨和山洪,一时不息。我们想办法绕路回去吧!”
……
原书记刘二嫂,见皇国凤就像落汤鸡似的,骂也不是,爱也不是。着急疼了。急说:“快进我内室,换干衣服!喝一碗红糖姜汤!捂被子发一通大汗!我都有现成的!”
皇国凤笑道:“我没有娇气。也没有出力,只是淋点雨而已……”
二嫂:“您是在假期!非比寻常!一切听我的!以免留下后遗症!”
皇国凤:“好!全听二嫂的!” (笔者注:按照辈份,皇国凤应该称部二婶,但二婶当书记时,在大会上宣布:无论老少,一律称她二嫂,以兹亲切。)
……
皇国凤正在捂住被子发汗时,手机响起了范琳琳唱的“老乡……”这是来电信号。就在被子里接电话:
尚志才的声音:“喂!国凤!我又造了一艘火轮,净载重一百吨。叫女舵手,运了一船‘干猪粪’来!您们准备卸货。”
皇国凤:“干猪粪!好好好!谢谢您!谢谢您……”心里就想起他那天说:
“卢高工老伴(爱人)的女朋友李思祥,在江北院坝里喂养一群猪。知道卢高工在屋顶养花。就把猪粪晒干了,积存了几编织袋,运送给卢高工。卢高工简直如获至宝。用十二吋口径的黑色塑料桶十个,每桶装入大半桶干猪粪,上掩四寸的红壤土,栽一株广柑树。不几年,长到了五、六尺高的广柑树上,密密麻麻结满了广柑;既大个又特别甜。真如领袖说的:‘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那猪粪的氮、磷、钾肥及其它矿物质,十分丰富。而且是纯粹的有机肥。所以广柑结得特别好。”
不禁问道:“有几袋?”
手机里尚志才说:“几袋,只适合阳台养花。我向重庆几家养猪场求援。大家一听是我尚老吹要支援穷乡村,都乐于鼎力相助,像李思祥那样:无赏赠送。轻而易举就装满了一船, 这次有二十多吨。一吨干猪粪有三立方米。您计算一下;用干猪粪,装入果树槽百分之五十的高度,需要多少吨?明天告诉我。”
皇国凤激动道:“真是不谋而合。我早就算好了,‘基肥’最好多多余善,按装粪四至五成算,三千吨吧。正在发愁:哪里来呐!”
尚志才:“咦!就按三千多吨!一时凑不齐。得分多次。”
皇国凤:“也好!感谢猪娃子!”
尚志才:“呸!要感谢主人们!”
皇国凤:“哈哈……”
尚志才:“干猪粪在入土之前,不要着水,以免增加重量。赶快卸了,放在避雨水地方。叫实习姑娘们,把船开到朝天门嘉陵江第二十八码头(注:包括沿岸那些办‘水上餐馆’、‘舞厅’、‘娱乐场’等可以靠船的趸船,远不止二十八个。)”
皇国凤:“那您稍等片刻。”高声喊:“二嫂!”听到二嫂应声。就说:“赶快组织强劳力,去码头卸船。那货不要粘水!卸了存放在不遭雨的地方。”对尚志才说:“您指挥卸货吗……”
尚志才:“卸货有舵手吩咐。我在厂里,研制‘压肥机’……’”
皇国凤:“什么‘压肥机’?没有视听过。”
尚志才:“我发现一个有前途的产品:现在家庭养花,成了人们娱乐和欣赏的生活需要。在阳台养了多年花卉的何老师说:老用化肥,土壤板结了。用人粪尿又很臭。我就忽发奇想:将干猪粪,压缩成每市斤十小块的方形体,塑料袋包装,形成产业,供应养花户。也可销售给农哥,大田使用。”
皇国凤:“那何必要压缩?就是用‘压条式活动开闭口’的塑料袋,一斤一袋,不成吗?”
尚志才:“我也想过,但是没有压缩方块规范……”
皇国凤:“虽然规范,但要增加成本呐!”
尚志才:“要增加一点点。只因外国‘有利可图,追产品、假伪货’的,大有人在。我们上的产品,一开始就薄利多销;工艺要复杂一点,包装要讲究一点。别人要追、要搞假,也无利可图,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但主要的是:压缩的猪肥,一方面肥效要长得多;二方面,无论是花缽花盆、或是大田使用,都可以减少随水流失。这是我的深思熟虑。”
皇国凤:“您是搞工农商的老油条,就试试看吧!不过,最理想的形状,还是像煤球那样吧。”
尚志才:“煤球压模造价高得多……”
皇国凤立即省悟:“啊!对对对!我在实习工厂制造过‘煤球压模’。还是按您的方案好!我手机的电,只有百分之十五了……”
尚志才:“插上充电器,边充边说吧!我还有重要话!”
皇国凤:“那您就快速说!但是,不要谈情说爱!”
尚志才:“当然是您喜欢听的爱情内容啦!即:果树苗。我也联系好了。品种不少,主要有柚子,甜橙,广柑,李子、蜜梨。单位有园林局、林业局、城建局,市农委和农科院,都热情支援。但有的是经济实体,所以,不是都无赏。但我建议:还是要给他们成本费,在花岩扶贫款中开销!”
.
第 32 章 妇女学生运猪肥
皇国凤:“遵令罗!不过,要种一两种见效快的果苖、以及稀有品种。”
尚志才:“见效快的,可以‘间种’一年生的草莓。稀有的……啊!现在市场上,什么水果都有。连狝猴桃、‘歪嘴李’、‘黑色甜大李’,都大批在世。不存在稀有了。”
皇国凤:“唔!说明社会发展很快。那就专几种。原则是实现:花岩四季有果连;景观常年绿色鲜,居民天天有欣赏,蜜蜂月月有蜜源’!”
尚志才:“好!见了面再说。还有:招待所的建设,进度怎么样?”
皇国凤:“您那些工人干劲真大,技术高超,责任心特强。已经砌墙到二楼了。但是,卢高工昨晚上说:不能再砌了。因为当年他参加勘测沿江地质情况。发现花岩这个小盆地,是远古长江花岩川形成以后,一个直径有两公里左右的巨大陨石,砸出的一个深坑,由花岩川沉积的淤泥,填平了深坑,形成了盆地。花岩川仍然从长江汇合的窄口,流入了长江。‘花岩街’是位于盆地与岩壁交接之处,一丈以下就可能是淤泥形成的土板结构。如果建房屋,平房还可以。若再升高,上面负荷超重,就要下陷。”
尚志才:“哎呀‘完都完了’!我那天本来想钻探一下,可是又觉得‘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真是:科学不容半点虚假!那就通知王老二(工头),将上三层,改在地面,往后门外延伸;像老街那样,一律建成无楼房。”
皇国凤:“也好!只是,要增加相应多的瓦、椽皮(瓦枕)、椽子、栋梁、辅料……”
尚志才:“增就增吧。我忙得连打嗝的时间都没有!拜拜!”
……
皇国凤躺在被窝里,暗道:“这次是他先说拜拜。显然他真是极忙。唉!下细想来,嘴讲‘不谈情说爱’;其实,他那样兢兢业业,做事考虑周全,积极实现。一方面说明他真是关心穷花岩,爱护穷花岩,力作贡献。二方面也确实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体贴我,无微不至。我由不得越来越喜欢他了。而且‘年纪不饶人’。真是:人生总要过一关,结婚创家事业拴。孝老继宗传下代,家国才有后接班。不过,我不可动摇,必须实现穷花岩变富,并且要使全乡‘创富扎稳根基,稳定上升’了,再说婚事……”
……
刘二嫂走了进来,一看窗子的漏光照着皇国凤,大睁着美丽的眼睛。不禁问:“汗发没有?”
皇国凤:“出了一点点毛毛汗;被电话打搅了……”
二嫂:“出了一点点, 也算开窍了。但还必须出一通大汗,那才不会出后遗症。继续发!”
皇国凤:“是。不过,我担心运肥的事……”
二嫂:“交给二嫂,您还不放心吗?我已经准备好了‘强劳力’。只是,天上乌云还厚,大雨如筛。您说不能遭水,就得等雨住了,路不滑,才可出动。”
皇国凤:“哦!”
二嫂:“我刚才打着伞,去码头看了,满满的一船货,快堆到顶篷了,还用大帆布盖得密密实实的,就像盖粮食。舵手姑娘说:‘是编织袋装的干猪肥,每袋五十市斤。有二十五吨多。不能粘水。要赶快卸了,还要去运第二、第三船。’”
皇国凤:“唔。卸下来放在哪里?”
二嫂:“我堂屋。”
皇国凤:“啊?堂屋装肥料!虽然是编织袋包装。但猪肥有异味,要渗入墙壁,多天不散……”
二嫂:“我曾经试验和发动过养猪致富。只是因为:什么都要外购,人挑肩扛运费高;还极累人。算下来‘豆腐也盘成肉价钱’。划不着,所以失败了。但是那套方法,我却驾轻就熟的……”
皇国凤:“这跟保存肥料没关系呀!”
二嫂:“我是说原因:养猪场的饲料,都是‘配合饲料’,含矿物比例稍强,猪胃能充分消化,没有‘汤猪屎’;异味就低。我现在还养着几只,习惯成自然,就没有多大感觉。”
皇国凤:“绕山绕水讲科学。但还是有异味。这样吧——我去同罗婆婆商量一下。她有敞坝……”
二嫂:“不必!不必!婆婆虽然思想开化,绝对支持。但是老人喜欢事少、清静、安宁。就不要去打搅、麻烦她。就用我的堂屋!义务存放,分文不取!”
皇国凤:“哈哈……您这种精神……其实就放在外面坝子里,盖上就行了。”
二嫂:“贫困如洗的街道,哪里找得到盖的呀!不说了!您快捂汗!”
皇国凤:“我去把堂屋收拾一下……”
二嫂:“我已经收拾妥帖了!只有一张‘龙茅竹’茶几和四条竹凳,搬了,堂屋就空空如也。面积二十多平方,空高五、六米,足够用。”
皇国凤:“可是,我知道:每家堂屋都供得有‘天地国亲师’及几种神位。与猪肥同屋,不妥!”
二嫂:“我们穷人没那么多讲究。我家的是一张大红纸写的牌位。我已经用门板遮了。”
皇国凤:“唉!我总觉得对不起先人。待雨停了,就直接运到山顶的集肥池去!”
二嫂:“那要增加三、四倍的路程,而且是爬坡,速度慢,还累人。时间有限。就放在我家!不再说了!您捂汗!”
……
皇国凤捂出了一通汗。换了干衣服。拿着摄像机,准备给运肥的人录像。一看雨基本上停了,向码头走去的“生力军”,全是妇女和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不禁心中一凉:急高声问王春惠:“王嬢嬢,您们去哪里?”
王春惠边走边说:“运肥。”
皇国凤:“怎么都是妇女、学生?”
王春惠边走边说:“男子汉、青年突击队,都参加铺公路打杂(助手)去了。要赶快卸货腾船运下次;我们就自告奋勇出动啦!不过要陆陆续续的去,以免码头拥挤。您有假,不要参与!”
皇国凤:“我不能闲着。要给大家录像。”
王春惠:“也好!录了放给大家看,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
皇国凤跟在王春惠后面,一看迎面来的妇女,肩上都扛着编织包。便说:“王嬢嬢您走好!我录像。”说着就走到旁边,操作录像机,开始摄录。
只见迎面走来的每个人,都扛一包;虽然每包只有五十市斤,但也看得出来,有的轻松,有的吃力。而去的人,空着手,十分逍遥。不禁觉得是一道很好看的风景线。由不得全神贯注,要把像录得最好。
忽然看见来了两个矮个子。定睛一看,是罗婆婆的看家犬,花二、黄二,老老实实跟着走。它俩背上,各搭着一个“搭袋”,驮在背的两旁。袋子里装的是干猪粪。就是说:它们也参加劳动。皇国凤倏然大振,急忙招呼道:“花二、黄二!您俩也参加运肥呀!光荣!光荣!乖!乖!乖!我重重夸奖您俩,要给您俩立丰功,竖伟绩!”边说,边摄录它俩和人们的像。
它俩并不停步,只是摇尾巴表示亲热。
扛包走在它俩后面的是学生,皇国凤大都认识。开头一个是王春惠的女儿赵秀秀。秀秀边走边说:“花二、黄二是罗嬢嬢训练有素的‘人朋友’。常常背上搭着搭袋,袋子装着钱和字条,在街上铺子买东西。人们都十分喜欢它们。”
皇国凤:“简直是神犬!我吟诗:犬与人类是同纲,往往也有高智商。素质要看主人品,不枉宠爱亲一堂。不过,犬背与毛驴背的力量不同,不能胜任垂直下压的负荷。”
赵秀秀说:“罗婆婆说:‘它们的力气并不小于学生。’同我们一样,都是扛的五十斤。”
皇国凤:“多了多了!您们还是孩子,本不当干重活。扛半袋子就可以了。花二、黄二也减半。下一次执行!”
赵秀秀:“我家穷,我十一岁才开始勉强读一年级,现在十六岁了。扛两袋是重了点,扛一袋又觉得太轻。但刘二姑姑(刘书记)规定每个学生,每次只扛一袋。”
皇国凤:“小学生骨头嫩,我就怕您们受损……”
赵秀秀:“我们会量力而行。”
皇国凤:“你们扛两趟就可以了!今天晚饭后,我请您们看电影。”
.
第 33 章 说到做到尚老吹
赵秀秀:“谢谢皇嬢嬢。”
皇国凤:“咦!我同您是一辈的,要叫姐姐才对!”
赵秀秀:“是。姐姐您十分有学识,又特别勤奋和关心我们穷乡村,我们学生都极为崇拜您。”
皇国凤:“哎哟不要崇拜!不要崇拜!要亲热!要亲近!只要你们好好学习,煅练本领,将来有本事为人民服务。就是对我最大的亲热。”
赵秀秀:“是!”
皇国凤:“您喜欢看什么电影?”
赵秀秀:“不知道。只听说《西游记》很好看。但是我们没有看过。”
皇国凤:“啊!那是外面热播了多年,早就过时的老片,您居然没有看过……”
赵秀秀:“我们村穷,电影队难得来一次,放的都是新闻片、革命宣传片。听说城市人,有的有电视机,在家里看。我们没有哪家买得起电视机。所以没得看。”
皇国凤由不得鼻子一酸,眼泛潮湿。喃喃道:“说得也是!”
赵秀秀:“尚叔叔送乡上一台‘踩垫’(彩电),没人会放。您来了,放那五个罪犯,我们才开了一次洋荤。”
皇国凤:“水和空气,力量无穷。是它们改变了地球面貌。所谓‘滴水穿石’,你看这窄峡,就是水长期不懈,冲切出来的。所以,民彦说:‘欺山莫欺水,欺神莫欺鬼’……”
胡泽:“咦!这句话我也听说过。但是我认为:后半句有毛病。因为:魔怕雷,鬼怕光。只要有光,火光、灯光、太阳光;鬼就要逃窜。我就什么都不怕!”
皇国凤:“其实世上根本没有神、鬼。所谓‘神鬼’,是人们‘心里作用’的设想。汉字有的是‘一字多用’。这个‘鬼’字有褒、贬两种含义;对人好感就褒称老鬼,小鬼,精灵鬼,鬼斧神工。反感就贬叫魔鬼,厉鬼,醉鬼,装神弄鬼……欺神莫欺鬼的‘鬼’字,代表弱者、小人物。欺负弱小人物的人没有好下场。所以劝人不要欺负弱小……”
胡泽急点头:“啊!对对对!您的学问太丰富了!向您学习!”
皇国凤:“互相学习才对。您的文化程度不低呀!”
胡泽:“才小学毕业。自学了一点点,正在背诵一本成语字典。也只是初中老三而已。”
皇国凤:“您爱人在做啥?”
胡泽脸一红:“我同花岩绝大多数青年一样,一贫如洗,还是光棍。”
皇国凤:“您是治安队长,中高身材,面貌精秀;是中华标准英俊青年。居然还是光棍。不可思议。”
胡泽:“您不知道,您出外读书的第二年,我父母双亡。家里啥都没有。到了成亲年纪;刘书记、王嬢嬢、李三嫂,都分别帮我做了多次媒。但是,花岩的姑娘,同县上姑娘要求的标准一样:‘先找地质队,后找大盘盘*1,机关干部暂不谈,坚决不嫁挖老三。’我连挖老三都不如,当然只有光孤寡单了。”(*1注、大盘盘,指军人、警察头上载的盘式警帽。)
皇国凤:“哈哈……这个顺口溜很滑稽。那样‘金钱眼光’的姑娘,不值得爱。您不要气馁。 继续保持您诚实的品格、积极工作的干劲,为我们花岩创富;花岩富庶了,外地姑娘就可能主动上门来的。同时,您要抓紧自学;到时候,我建议乡上,推荐您去哪里(党校)深造,达到高校程度。找对象就容易了。”
胡泽:“是!我一定好好干!您看:这汹涌奔腾的急流,把路都占据了。两壁是不能攀爬的‘凹崖腔’;无法走了。怎么办?”
皇国凤:“不能克服的危险,就不要强行。我问问卢老的情况如何。”说着就在怀里摸出手机。“呀!打湿了!不知进水没有。”拨号,贴在耳上:“还好!有反应。喂!卢老吗?这么大的雨!您现在怎么样?”听了片刻,惊讶:“啊……是……您太辛苦了!要注意身体呀……”又听了一会:“是……啊!再见!”
胡泽:“他怎么样?”
皇国凤:“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我哥当年勘察过蓄水池的最高水位线,定了‘坝高’和‘泄洪口’的高度。但卢老不放心。他就带队亲自勘察。现在‘拉落村’的农家,避雨。”
胡泽:“啊!科学家的态度,一丝不苟!堪当我们表率!”
皇国凤:“这雨和山洪,一时不息。我们想办法绕路回去吧!”
……
原书记刘二嫂,见皇国凤就像落汤鸡似的,骂也不是,爱也不是。着急疼了。急说:“快进我内室,换干衣服!喝一碗红糖姜汤!捂被子发一通大汗!我都有现成的!”
皇国凤笑道:“我没有娇气。也没有出力,只是淋点雨而已……”
二嫂:“您是在假期!非比寻常!一切听我的!以免留下后遗症!”
皇国凤:“好!全听二嫂的!” (笔者注:按照辈份,皇国凤应该称部二婶,但二婶当书记时,在大会上宣布:无论老少,一律称她二嫂,以兹亲切。)
……
皇国凤正在捂住被子发汗时,手机响起了范琳琳唱的“老乡……”这是来电信号。就在被子里接电话:
尚志才的声音:“喂!国凤!我又造了一艘火轮,净载重一百吨。叫女舵手,运了一船‘干猪粪’来!您们准备卸货。”
皇国凤:“干猪粪!好好好!谢谢您!谢谢您……”心里就想起他那天说:
“卢高工老伴(爱人)的女朋友李思祥,在江北院坝里喂养一群猪。知道卢高工在屋顶养花。就把猪粪晒干了,积存了几编织袋,运送给卢高工。卢高工简直如获至宝。用十二吋口径的黑色塑料桶十个,每桶装入大半桶干猪粪,上掩四寸的红壤土,栽一株广柑树。不几年,长到了五、六尺高的广柑树上,密密麻麻结满了广柑;既大个又特别甜。真如领袖说的:‘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那猪粪的氮、磷、钾肥及其它矿物质,十分丰富。而且是纯粹的有机肥。所以广柑结得特别好。”
不禁问道:“有几袋?”
手机里尚志才说:“几袋,只适合阳台养花。我向重庆几家养猪场求援。大家一听是我尚老吹要支援穷乡村,都乐于鼎力相助,像李思祥那样:无赏赠送。轻而易举就装满了一船, 这次有二十多吨。一吨干猪粪有三立方米。您计算一下;用干猪粪,装入果树槽百分之五十的高度,需要多少吨?明天告诉我。”
皇国凤激动道:“真是不谋而合。我早就算好了,‘基肥’最好多多余善,按装粪四至五成算,三千吨吧。正在发愁:哪里来呐!”
尚志才:“咦!就按三千多吨!一时凑不齐。得分多次。”
皇国凤:“也好!感谢猪娃子!”
尚志才:“呸!要感谢主人们!”
皇国凤:“哈哈……”
尚志才:“干猪粪在入土之前,不要着水,以免增加重量。赶快卸了,放在避雨水地方。叫实习姑娘们,把船开到朝天门嘉陵江第二十八码头(注:包括沿岸那些办‘水上餐馆’、‘舞厅’、‘娱乐场’等可以靠船的趸船,远不止二十八个。)”
皇国凤:“那您稍等片刻。”高声喊:“二嫂!”听到二嫂应声。就说:“赶快组织强劳力,去码头卸船。那货不要粘水!卸了存放在不遭雨的地方。”对尚志才说:“您指挥卸货吗……”
尚志才:“卸货有舵手吩咐。我在厂里,研制‘压肥机’……’”
皇国凤:“什么‘压肥机’?没有视听过。”
尚志才:“我发现一个有前途的产品:现在家庭养花,成了人们娱乐和欣赏的生活需要。在阳台养了多年花卉的何老师说:老用化肥,土壤板结了。用人粪尿又很臭。我就忽发奇想:将干猪粪,压缩成每市斤十小块的方形体,塑料袋包装,形成产业,供应养花户。也可销售给农哥,大田使用。”
皇国凤:“那何必要压缩?就是用‘压条式活动开闭口’的塑料袋,一斤一袋,不成吗?”
尚志才:“我也想过,但是没有压缩方块规范……”
皇国凤:“虽然规范,但要增加成本呐!”
尚志才:“要增加一点点。只因外国‘有利可图,追产品、假伪货’的,大有人在。我们上的产品,一开始就薄利多销;工艺要复杂一点,包装要讲究一点。别人要追、要搞假,也无利可图,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但主要的是:压缩的猪肥,一方面肥效要长得多;二方面,无论是花缽花盆、或是大田使用,都可以减少随水流失。这是我的深思熟虑。”
皇国凤:“您是搞工农商的老油条,就试试看吧!不过,最理想的形状,还是像煤球那样吧。”
尚志才:“煤球压模造价高得多……”
皇国凤立即省悟:“啊!对对对!我在实习工厂制造过‘煤球压模’。还是按您的方案好!我手机的电,只有百分之十五了……”
尚志才:“插上充电器,边充边说吧!我还有重要话!”
皇国凤:“那您就快速说!但是,不要谈情说爱!”
尚志才:“当然是您喜欢听的爱情内容啦!即:果树苗。我也联系好了。品种不少,主要有柚子,甜橙,广柑,李子、蜜梨。单位有园林局、林业局、城建局,市农委和农科院,都热情支援。但有的是经济实体,所以,不是都无赏。但我建议:还是要给他们成本费,在花岩扶贫款中开销!”
.
第 32 章 妇女学生运猪肥
皇国凤:“遵令罗!不过,要种一两种见效快的果苖、以及稀有品种。”
尚志才:“见效快的,可以‘间种’一年生的草莓。稀有的……啊!现在市场上,什么水果都有。连狝猴桃、‘歪嘴李’、‘黑色甜大李’,都大批在世。不存在稀有了。”
皇国凤:“唔!说明社会发展很快。那就专几种。原则是实现:花岩四季有果连;景观常年绿色鲜,居民天天有欣赏,蜜蜂月月有蜜源’!”
尚志才:“好!见了面再说。还有:招待所的建设,进度怎么样?”
皇国凤:“您那些工人干劲真大,技术高超,责任心特强。已经砌墙到二楼了。但是,卢高工昨晚上说:不能再砌了。因为当年他参加勘测沿江地质情况。发现花岩这个小盆地,是远古长江花岩川形成以后,一个直径有两公里左右的巨大陨石,砸出的一个深坑,由花岩川沉积的淤泥,填平了深坑,形成了盆地。花岩川仍然从长江汇合的窄口,流入了长江。‘花岩街’是位于盆地与岩壁交接之处,一丈以下就可能是淤泥形成的土板结构。如果建房屋,平房还可以。若再升高,上面负荷超重,就要下陷。”
尚志才:“哎呀‘完都完了’!我那天本来想钻探一下,可是又觉得‘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真是:科学不容半点虚假!那就通知王老二(工头),将上三层,改在地面,往后门外延伸;像老街那样,一律建成无楼房。”
皇国凤:“也好!只是,要增加相应多的瓦、椽皮(瓦枕)、椽子、栋梁、辅料……”
尚志才:“增就增吧。我忙得连打嗝的时间都没有!拜拜!”
……
皇国凤躺在被窝里,暗道:“这次是他先说拜拜。显然他真是极忙。唉!下细想来,嘴讲‘不谈情说爱’;其实,他那样兢兢业业,做事考虑周全,积极实现。一方面说明他真是关心穷花岩,爱护穷花岩,力作贡献。二方面也确实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体贴我,无微不至。我由不得越来越喜欢他了。而且‘年纪不饶人’。真是:人生总要过一关,结婚创家事业拴。孝老继宗传下代,家国才有后接班。不过,我不可动摇,必须实现穷花岩变富,并且要使全乡‘创富扎稳根基,稳定上升’了,再说婚事……”
……
刘二嫂走了进来,一看窗子的漏光照着皇国凤,大睁着美丽的眼睛。不禁问:“汗发没有?”
皇国凤:“出了一点点毛毛汗;被电话打搅了……”
二嫂:“出了一点点, 也算开窍了。但还必须出一通大汗,那才不会出后遗症。继续发!”
皇国凤:“是。不过,我担心运肥的事……”
二嫂:“交给二嫂,您还不放心吗?我已经准备好了‘强劳力’。只是,天上乌云还厚,大雨如筛。您说不能遭水,就得等雨住了,路不滑,才可出动。”
皇国凤:“哦!”
二嫂:“我刚才打着伞,去码头看了,满满的一船货,快堆到顶篷了,还用大帆布盖得密密实实的,就像盖粮食。舵手姑娘说:‘是编织袋装的干猪肥,每袋五十市斤。有二十五吨多。不能粘水。要赶快卸了,还要去运第二、第三船。’”
皇国凤:“唔。卸下来放在哪里?”
二嫂:“我堂屋。”
皇国凤:“啊?堂屋装肥料!虽然是编织袋包装。但猪肥有异味,要渗入墙壁,多天不散……”
二嫂:“我曾经试验和发动过养猪致富。只是因为:什么都要外购,人挑肩扛运费高;还极累人。算下来‘豆腐也盘成肉价钱’。划不着,所以失败了。但是那套方法,我却驾轻就熟的……”
皇国凤:“这跟保存肥料没关系呀!”
二嫂:“我是说原因:养猪场的饲料,都是‘配合饲料’,含矿物比例稍强,猪胃能充分消化,没有‘汤猪屎’;异味就低。我现在还养着几只,习惯成自然,就没有多大感觉。”
皇国凤:“绕山绕水讲科学。但还是有异味。这样吧——我去同罗婆婆商量一下。她有敞坝……”
二嫂:“不必!不必!婆婆虽然思想开化,绝对支持。但是老人喜欢事少、清静、安宁。就不要去打搅、麻烦她。就用我的堂屋!义务存放,分文不取!”
皇国凤:“哈哈……您这种精神……其实就放在外面坝子里,盖上就行了。”
二嫂:“贫困如洗的街道,哪里找得到盖的呀!不说了!您快捂汗!”
皇国凤:“我去把堂屋收拾一下……”
二嫂:“我已经收拾妥帖了!只有一张‘龙茅竹’茶几和四条竹凳,搬了,堂屋就空空如也。面积二十多平方,空高五、六米,足够用。”
皇国凤:“可是,我知道:每家堂屋都供得有‘天地国亲师’及几种神位。与猪肥同屋,不妥!”
二嫂:“我们穷人没那么多讲究。我家的是一张大红纸写的牌位。我已经用门板遮了。”
皇国凤:“唉!我总觉得对不起先人。待雨停了,就直接运到山顶的集肥池去!”
二嫂:“那要增加三、四倍的路程,而且是爬坡,速度慢,还累人。时间有限。就放在我家!不再说了!您捂汗!”
……
皇国凤捂出了一通汗。换了干衣服。拿着摄像机,准备给运肥的人录像。一看雨基本上停了,向码头走去的“生力军”,全是妇女和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不禁心中一凉:急高声问王春惠:“王嬢嬢,您们去哪里?”
王春惠边走边说:“运肥。”
皇国凤:“怎么都是妇女、学生?”
王春惠边走边说:“男子汉、青年突击队,都参加铺公路打杂(助手)去了。要赶快卸货腾船运下次;我们就自告奋勇出动啦!不过要陆陆续续的去,以免码头拥挤。您有假,不要参与!”
皇国凤:“我不能闲着。要给大家录像。”
王春惠:“也好!录了放给大家看,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
皇国凤跟在王春惠后面,一看迎面来的妇女,肩上都扛着编织包。便说:“王嬢嬢您走好!我录像。”说着就走到旁边,操作录像机,开始摄录。
只见迎面走来的每个人,都扛一包;虽然每包只有五十市斤,但也看得出来,有的轻松,有的吃力。而去的人,空着手,十分逍遥。不禁觉得是一道很好看的风景线。由不得全神贯注,要把像录得最好。
忽然看见来了两个矮个子。定睛一看,是罗婆婆的看家犬,花二、黄二,老老实实跟着走。它俩背上,各搭着一个“搭袋”,驮在背的两旁。袋子里装的是干猪粪。就是说:它们也参加劳动。皇国凤倏然大振,急忙招呼道:“花二、黄二!您俩也参加运肥呀!光荣!光荣!乖!乖!乖!我重重夸奖您俩,要给您俩立丰功,竖伟绩!”边说,边摄录它俩和人们的像。
它俩并不停步,只是摇尾巴表示亲热。
扛包走在它俩后面的是学生,皇国凤大都认识。开头一个是王春惠的女儿赵秀秀。秀秀边走边说:“花二、黄二是罗嬢嬢训练有素的‘人朋友’。常常背上搭着搭袋,袋子装着钱和字条,在街上铺子买东西。人们都十分喜欢它们。”
皇国凤:“简直是神犬!我吟诗:犬与人类是同纲,往往也有高智商。素质要看主人品,不枉宠爱亲一堂。不过,犬背与毛驴背的力量不同,不能胜任垂直下压的负荷。”
赵秀秀说:“罗婆婆说:‘它们的力气并不小于学生。’同我们一样,都是扛的五十斤。”
皇国凤:“多了多了!您们还是孩子,本不当干重活。扛半袋子就可以了。花二、黄二也减半。下一次执行!”
赵秀秀:“我家穷,我十一岁才开始勉强读一年级,现在十六岁了。扛两袋是重了点,扛一袋又觉得太轻。但刘二姑姑(刘书记)规定每个学生,每次只扛一袋。”
皇国凤:“小学生骨头嫩,我就怕您们受损……”
赵秀秀:“我们会量力而行。”
皇国凤:“你们扛两趟就可以了!今天晚饭后,我请您们看电影。”
.
第 33 章 说到做到尚老吹
赵秀秀:“谢谢皇嬢嬢。”
皇国凤:“咦!我同您是一辈的,要叫姐姐才对!”
赵秀秀:“是。姐姐您十分有学识,又特别勤奋和关心我们穷乡村,我们学生都极为崇拜您。”
皇国凤:“哎哟不要崇拜!不要崇拜!要亲热!要亲近!只要你们好好学习,煅练本领,将来有本事为人民服务。就是对我最大的亲热。”
赵秀秀:“是!”
皇国凤:“您喜欢看什么电影?”
赵秀秀:“不知道。只听说《西游记》很好看。但是我们没有看过。”
皇国凤:“啊!那是外面热播了多年,早就过时的老片,您居然没有看过……”
赵秀秀:“我们村穷,电影队难得来一次,放的都是新闻片、革命宣传片。听说城市人,有的有电视机,在家里看。我们没有哪家买得起电视机。所以没得看。”
皇国凤由不得鼻子一酸,眼泛潮湿。喃喃道:“说得也是!”
赵秀秀:“尚叔叔送乡上一台‘踩垫’(彩电),没人会放。您来了,放那五个罪犯,我们才开了一次洋荤。”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