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872
阅读:17
发表:2025/8/30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43章:七月分兵(3)
1
…
42
4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五
华野撤出南麻地区的部队奉命于二十三日晚转移到了临朐以南、马站崮东、垛庄以北的地区休整。是时,临朐已被国民党军李弥整编第八师占领,陈毅、粟裕向胶济线以北转移的通道被阻断了。
情报显示,进入临朐的是整编第八师的先头部队,师主力尚未到达。而且,敌人还没有来得及构筑防御工事。陈毅、粟裕认为,应该抓住此一战机,将整编第八师先头部队歼灭,以鼓舞士气。于是,命令第六、第九纵队围攻临朐,第七纵队负责阻援。
一向作战周密谨慎的粟裕,在部队刚刚遭遇重大伤亡的情况下,决定再次发起攻坚战斗,不仅具有相当大的冒险性,也显示出一种难以克制的急躁。
南麻的悲剧再次上演。
******
临朐是座古城,三面环山,沂河、弥河从城旁流过。
23日中午,李弥率师部和3个团进入临朐县城,其余3个团占领临朐城东和东北高地。
整8师这个部队于1945年11月到山东后,和共产党胶东军区部队多次交手,未表现出有特别强劲的战斗力,因此可能造成华野对其过于轻视。他们可能忘记了第8军的另一个名号--松山部队。忘记了1944年滇西大反攻与日寇血战松山,第8军经历了怎样的炼狱般的浴火重生。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并切断滇缅公路,导致抗战物资运输受阻,影响太平洋战场作战,于是中、美、英三国开始考虑反攻缅甸。松山是滇缅路上怒江西岸之咽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开始向松山发起猛攻。7月,远征军第八军向松山侧背发起进攻,相继攻克腊勐、汪家寨等据点,完成了对松山的包围。第八军在初期进攻中伤亡惨重,8月3日至7日,第八军发动第六次攻势,采用坑道爆破的方式突破敌人主堡核心阵地,随后又攻克滚龙坡、红木树、小松山等关键据点。9月3日至7日,第八军连续攻克敌军汽车修理场、停车场、仓库、大寨、黄家水井及最后一个据点马鹿塘,全歼敌军,胜利结束松山战斗。
松山战役历时九十余天,打破了日军在滇西的防御体系,为后续收复腾冲、龙陵等地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滇缅公路的重新开通创造了条件,为滇西战场的全面反攻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第八军就是现在的整编第八师。松山战役第八军的指挥者就是李弥。
李弥,字炳仁,号文卿,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太平街。1926年黄埔第四期毕业,国民党军陆军中将,抗战中颇负盛名,对付共军也有经验。黄百韬曾说:“对付老八路,还是8师有办法。”
24日下午,华野各部分路开进,又是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河水陡涨,部队行进非常困难。
粟裕司令部设在城西南大辛庄。
战斗于24日黄昏开始。许世友9纵首先在城西北方向打响。
李弥在听到枪声,急命各部赶筑工事,进行防御部署:
令103旅所部:陈一匡307团、师独立旅石建中第1团防守北关;曾元三308团主力防守城西和南关,308团张德崇第3营防守城东南的要点朐山;裘建中309团防守城东。
令166旅所部:陈志刚496团、李彬甫497团防守城东和东北高地。
24日晚,王必成六纵和许世友九纵部队联合攻克了城东北和东面的粟山、盘龙山高地,歼灭裘建中309团1营和2营,俘虏2营营长黄开崇。309团1营营长周兴从粟山向东北方向逃走,被166旅收容,李弥即刻下令枪决。3营退入城中,接替308团的南关防务。
******
攻城部队打得非常艰苦,牺牲极大,进展很小。
二纵的滕海清第六师对南关的攻击,七天内反复争夺,往往是夜间打进去,白天被打出来,师炮兵营的九四式山炮一门,被守军夺去。到30日最后占领全关大部房屋,只剩一所房屋未能攻下。
二纵五师在25日夜西门南侧成功突入十四团七个连四百多人,但突破口未能控制被封闭。后续的六师十六团也未能再突破。突入的十四团部队弹尽后全部损失,二百人战死,副团长宋延年率余部200多人集体投降,当了俘虏。
北关9纵二十五师突入还算顺利,但发展困难。二十六师先在城西攻击不利,随后也转到北关,最后九纵占领北关约三分之二,未能全部拿下。
六纵十八师27日奉命从城东过弥河加入攻城战斗,山洪突发,弥河水涨,很多人被洪水卷走,不得不绕到上游过河,29日在城西南加入了总攻,但未能突破。
28日,国军整8师留守潍县的独立旅代旅长周开成带独5团,498团,2个保安团和部分炮兵从潍县出援临朐,30日赶到临朐外围。
后21军军长夏楚中在潍县告急,周开成于当夜又返回潍县。
六
26日上午,守军8师166旅奉命撤入城内增援北关防守。
这样,临朐城的外围据点,只剩下308团3营防守的位于城东南的朐山。
朐山,临朐制高点,位于临朐城南,俯瞰城内,与县城隔弥河相望,用步枪即可射击城内目标,整个临朐县城都在朐山火力控制之下。
朐山为双方势在必争的焦点。攻克朐山,成了此次战役的关键。
李弥为确保朐山,特别变换指挥位置到东城墙边,并在东城上构筑隐蔽观察所,以炮兵火力密切支援朐山守军。在27日弥河涨水无法徒涉后,李弥命令以汽车轮胎扎成筏子,用汽车绞盘钢索系住向朐山守军运补粮弹。
李弥为了能够直接观察朐山战斗,于26日上午把指挥所从北街福音堂搬到东南城墙边,在城墙上挖了一个隐蔽的观测所,以观察朐山战斗,师榴弹炮阵地设在指挥所门外支援朐山。
朐山守军只有308团第3营一个营,营长张德崇。
******
进攻朐山的是七纵十九师。二十师南麻战役伤亡过大,作进攻预备队,二十一师于南线阻援。
一个师去打一个营,应该是很轻松。所以,全师从上到下,一开始就很轻敌。
师长熊应堂遂令19师56团配属师山炮营为主攻,进攻朐山。55、57团为预备队。
副师长张铚秀亲自指挥,56团团长李德安押阵,于7月26日1时发起攻击。
经炮火猛烈轰击准备,56团以1、3两个营并列进攻朐山,进攻队形成一字横队猛冲。在狭小地段里,投入如此大的兵力,拥挤前行,无法展开,只能成为敌人的靶子。
果然,守军早有准备,子母堡交叉火力密集射击,打靶一般,进攻部队惨遭猛烈杀伤,成排成片倒下。反复攻击多次,攻到4时,才攻到山腹。山腹地带守军修筑了大量子母堡,火力更加密集,部队更难前进,遂组织爆破,爆破员出击不久就被击中,56团不得不停在山腰。这时的指挥员不想办法,不动脑子,只是等上级下命令就再冲。每次进攻,攻势十分猛烈,每隔三十分钟发动一次进攻,足足发动七八次进攻。结果只是在山坡上留下无数尸体,东倒西歪躺了一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战斗惨烈,怯战厌战情绪陡增。
打到凌晨5点,天快亮了,1营2连长叶炳皇目睹同伴死伤之惨,心理上无法承受,看到1连1个班向左靠,便借口说:“1连撤了!”遂率2连擅自撤退。
叶炳皇率部撤到团部,受到营团严厉批评,又率部返回,但是这个胆小鬼不敢从原路走,绕道别处。2连撤后露出的大空档缺口补不上,李弥军侧翼窦家洼166旅一个团趁机从空档里迂回进来,猛烈向56团进攻。先从侧后猛击1营1连,1连全部牺牲损失殆尽。迂回部队打完1连后,又掉头打刚返回战场的2连。而第3连见敌反击,吓得往山下跑。56团第1营就这样垮掉了。
剩下的3营两个连被包围在半山中,进退维谷。
此时,临朐城内众炮齐发,隔断攻方后继部队。
山上守军308团3营营长张德崇见状,立即命令部队反击。
张德崇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身负重伤,由副营长贺斌三继任指挥。
被隔断在半山的3营7、8两个连大多被打死,剩下100多人被包围,在7连2排长带领下集体缴枪投降。7连指导员一看苗头不对,众怒难犯,一个人偷偷跑下山来逃命。
56团长李德安将团部设到朗家洼,不了解山上情况,无法指挥。副团长何继生去师部报告情况,山上没有一个团级干部指挥,等到觉得情况危急,再调预备队2营,2营离战场很远,赶到战场已经晚了,1、3营没了,无力再攻。
56团进攻失利,两个营垮了,被俘虏了100多人,师长熊应堂大怒,命令55团接替再进攻,56团2营助攻配合。
26日晚55团接替56团再次对朐山发起进攻,以56团剩余的2营占领窦家洼,保障侧翼安全。师山炮营火力掩护,以山炮猛烈轰击掩护步兵接近山头。为了确保攻击成功,师长熊应堂、副师长张铚秀亲自到前线55团指挥部督战,希望一举成功。
两个师长刚到55团指挥部,即被8师炮兵发现,几门山炮同时向团部位置轰击,两师长不得不立刻转移。
26日晚19师以55团为主,冒着大雨,再次发起猛攻。这次在师长、团长亲自指挥和组织下,炮火组织的非常严密,山炮轰击完,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将朐山罩在火网之中。
每次发起冲击前,首先发射一种声音尖而脆的指挥枪,守军因此抓住了解放军分波冲击的规律,当每一波冲击沉寂,官兵就停止射击,进入工事休息或修补工事。一听到这种指挥枪声,马上投入战斗,由于守军摸透19师进攻规律,这样战斗虽然时断时续的持续了27日的一天一夜,但除了死伤遍野外,没有进展。
28日,熊应堂师长命令55团继续攻击,55团向师长报告,伤亡太大没有力量再攻了。战斗意志十分消沉。
19师一个师攻一个营守卫的朐山,屡攻屡挫,打了3天没有打下来,55和56两个团全都垮了,失去战斗力。让师领导很没面子,无法向纵队交代,准备调预备队57团上来,再行最后一搏。由副师长亲自上第一线组织,部队正在运动时,纵队看看实在不象话,也丧失攻取朐山的信心,命令停止攻击。
朐山攻不下来,意味着临朐也无法攻下。
7月30日,华野发出停止攻击的命令,华野攻城部队撤出战斗。
30日晚上,华野撤出战斗,离开临朐城。
8月1日,国军援兵整9师,整64师,整25师到达临朐城下。
在临朐战斗激烈的时候,二纵四师在南边阻击敌增援部队。战斗进行相当激烈。四师利用有利的山地地形层层阻击,敌增援部队未能向临朐靠近一步。二纵四师虽然完成了要求的阻击天数,但临朐城最终没有被攻克。
华野部队匆忙撤走,整8师出城追击,在城西捡到一些陷在泥中的汽车和火炮。
此战,华野歼敌1万8千人,自身伤亡2万1千人。
朐山战斗失利后:
7纵19师进行大规模处罚,严厉清洗,名单如下:
1)56团1营2连长叶炳皇枪毙。
2)56团团长李德安、付团长何继生撤职。
3)56团参谋长撤职,由师特务营营长王士忠接任。
4)56团一营长吴虎龙撤职;三营长高冬清记大过。
5)55团一营长吴云山撤职。
******
华野第二、六、七、九纵队从临朐撤出后,各纵向胶济路北及诸城一带转移。
此后,鲁中解放区大部被国民党军侵占,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国民党军在“还乡团”的配合下,对鲁中区各地的人民武装力量进行疯狂“围剿”,同时,大肆搜捕、屠杀中共地方党政干部和土改积极分子,大肆抢劫财物,造成了一时的白色恐怖。
也有人认为,七月分兵,华野南麻、临朐虽然失利,但这却是大反攻初始山东战场向敌主动进攻的作战的开始,其意义是重大的。这次分兵出击,也为后来华野分为东、西线两个兵团作战做了准备,打下了基础。
七
8月1日,陈士榘、唐亮指挥的3个纵队与叶飞、陶勇的两个纵队在山东济宁会师,统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随后进入鲁西南,与刘邓部队靠拢。
8月4日、5日粟裕连发4电,对南麻、临朐战役“自请处分”。
毛泽东回电: “不要紧!”
其实,当时乃至此后,无论前方将帅中枢高参还是后来的军事研究者们,都没有能真正理解毛泽东这场战略豪赌的化时代意义。战场上从来没有常用将军,刘邓挺进大别山,华野的分兵,最初的挫折,毛泽东心里是早有准备的。战场的偶然失利并不代表战略的失败。毛泽东孤高傲世的战略思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47年8月,毛泽东令陈毅、粟裕带华野司令部及王必成6纵撤离鲁中,赶赴鲁西南,与陈、唐三个纵队(何以祥第3、王建安第8、宋时轮第10),叶、陶第1第4两个纵队合并,组成华野西兵团。留在鲁中的韦国清第2纵队、成钧第7纵队、许世友第9纵队三个纵队和陈锐霆特种兵纵队组成华野东兵团。
留在鲁中的华野东兵团,司令谭震林,副司令许世友,政委黎玉。不久改任许世友为东兵团司令,谭震林兼任政委,原政委黎玉专事地方工作。谭震林仍兼华野副政委,职务高于许世友,但已不负责作战。
位于鲁西南之西兵团,重建指挥机构已无必要。陈毅、粟裕继续以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以副司令员身份指挥华野所有部队。
此后,毛泽东又将晋冀鲁豫野战军王秉璋第11纵拨归华野指挥,使华野西兵团主力增加到7个纵队。
华野撤出南麻地区的部队奉命于二十三日晚转移到了临朐以南、马站崮东、垛庄以北的地区休整。是时,临朐已被国民党军李弥整编第八师占领,陈毅、粟裕向胶济线以北转移的通道被阻断了。
情报显示,进入临朐的是整编第八师的先头部队,师主力尚未到达。而且,敌人还没有来得及构筑防御工事。陈毅、粟裕认为,应该抓住此一战机,将整编第八师先头部队歼灭,以鼓舞士气。于是,命令第六、第九纵队围攻临朐,第七纵队负责阻援。
一向作战周密谨慎的粟裕,在部队刚刚遭遇重大伤亡的情况下,决定再次发起攻坚战斗,不仅具有相当大的冒险性,也显示出一种难以克制的急躁。
南麻的悲剧再次上演。
******
临朐是座古城,三面环山,沂河、弥河从城旁流过。
23日中午,李弥率师部和3个团进入临朐县城,其余3个团占领临朐城东和东北高地。
整8师这个部队于1945年11月到山东后,和共产党胶东军区部队多次交手,未表现出有特别强劲的战斗力,因此可能造成华野对其过于轻视。他们可能忘记了第8军的另一个名号--松山部队。忘记了1944年滇西大反攻与日寇血战松山,第8军经历了怎样的炼狱般的浴火重生。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并切断滇缅公路,导致抗战物资运输受阻,影响太平洋战场作战,于是中、美、英三国开始考虑反攻缅甸。松山是滇缅路上怒江西岸之咽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开始向松山发起猛攻。7月,远征军第八军向松山侧背发起进攻,相继攻克腊勐、汪家寨等据点,完成了对松山的包围。第八军在初期进攻中伤亡惨重,8月3日至7日,第八军发动第六次攻势,采用坑道爆破的方式突破敌人主堡核心阵地,随后又攻克滚龙坡、红木树、小松山等关键据点。9月3日至7日,第八军连续攻克敌军汽车修理场、停车场、仓库、大寨、黄家水井及最后一个据点马鹿塘,全歼敌军,胜利结束松山战斗。
松山战役历时九十余天,打破了日军在滇西的防御体系,为后续收复腾冲、龙陵等地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滇缅公路的重新开通创造了条件,为滇西战场的全面反攻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第八军就是现在的整编第八师。松山战役第八军的指挥者就是李弥。
李弥,字炳仁,号文卿,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盈江县太平街。1926年黄埔第四期毕业,国民党军陆军中将,抗战中颇负盛名,对付共军也有经验。黄百韬曾说:“对付老八路,还是8师有办法。”
24日下午,华野各部分路开进,又是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河水陡涨,部队行进非常困难。
粟裕司令部设在城西南大辛庄。
战斗于24日黄昏开始。许世友9纵首先在城西北方向打响。
李弥在听到枪声,急命各部赶筑工事,进行防御部署:
令103旅所部:陈一匡307团、师独立旅石建中第1团防守北关;曾元三308团主力防守城西和南关,308团张德崇第3营防守城东南的要点朐山;裘建中309团防守城东。
令166旅所部:陈志刚496团、李彬甫497团防守城东和东北高地。
24日晚,王必成六纵和许世友九纵部队联合攻克了城东北和东面的粟山、盘龙山高地,歼灭裘建中309团1营和2营,俘虏2营营长黄开崇。309团1营营长周兴从粟山向东北方向逃走,被166旅收容,李弥即刻下令枪决。3营退入城中,接替308团的南关防务。
******
攻城部队打得非常艰苦,牺牲极大,进展很小。
二纵的滕海清第六师对南关的攻击,七天内反复争夺,往往是夜间打进去,白天被打出来,师炮兵营的九四式山炮一门,被守军夺去。到30日最后占领全关大部房屋,只剩一所房屋未能攻下。
二纵五师在25日夜西门南侧成功突入十四团七个连四百多人,但突破口未能控制被封闭。后续的六师十六团也未能再突破。突入的十四团部队弹尽后全部损失,二百人战死,副团长宋延年率余部200多人集体投降,当了俘虏。
北关9纵二十五师突入还算顺利,但发展困难。二十六师先在城西攻击不利,随后也转到北关,最后九纵占领北关约三分之二,未能全部拿下。
六纵十八师27日奉命从城东过弥河加入攻城战斗,山洪突发,弥河水涨,很多人被洪水卷走,不得不绕到上游过河,29日在城西南加入了总攻,但未能突破。
28日,国军整8师留守潍县的独立旅代旅长周开成带独5团,498团,2个保安团和部分炮兵从潍县出援临朐,30日赶到临朐外围。
后21军军长夏楚中在潍县告急,周开成于当夜又返回潍县。
六
26日上午,守军8师166旅奉命撤入城内增援北关防守。
这样,临朐城的外围据点,只剩下308团3营防守的位于城东南的朐山。
朐山,临朐制高点,位于临朐城南,俯瞰城内,与县城隔弥河相望,用步枪即可射击城内目标,整个临朐县城都在朐山火力控制之下。
朐山为双方势在必争的焦点。攻克朐山,成了此次战役的关键。
李弥为确保朐山,特别变换指挥位置到东城墙边,并在东城上构筑隐蔽观察所,以炮兵火力密切支援朐山守军。在27日弥河涨水无法徒涉后,李弥命令以汽车轮胎扎成筏子,用汽车绞盘钢索系住向朐山守军运补粮弹。
李弥为了能够直接观察朐山战斗,于26日上午把指挥所从北街福音堂搬到东南城墙边,在城墙上挖了一个隐蔽的观测所,以观察朐山战斗,师榴弹炮阵地设在指挥所门外支援朐山。
朐山守军只有308团第3营一个营,营长张德崇。
******
进攻朐山的是七纵十九师。二十师南麻战役伤亡过大,作进攻预备队,二十一师于南线阻援。
一个师去打一个营,应该是很轻松。所以,全师从上到下,一开始就很轻敌。
师长熊应堂遂令19师56团配属师山炮营为主攻,进攻朐山。55、57团为预备队。
副师长张铚秀亲自指挥,56团团长李德安押阵,于7月26日1时发起攻击。
经炮火猛烈轰击准备,56团以1、3两个营并列进攻朐山,进攻队形成一字横队猛冲。在狭小地段里,投入如此大的兵力,拥挤前行,无法展开,只能成为敌人的靶子。
果然,守军早有准备,子母堡交叉火力密集射击,打靶一般,进攻部队惨遭猛烈杀伤,成排成片倒下。反复攻击多次,攻到4时,才攻到山腹。山腹地带守军修筑了大量子母堡,火力更加密集,部队更难前进,遂组织爆破,爆破员出击不久就被击中,56团不得不停在山腰。这时的指挥员不想办法,不动脑子,只是等上级下命令就再冲。每次进攻,攻势十分猛烈,每隔三十分钟发动一次进攻,足足发动七八次进攻。结果只是在山坡上留下无数尸体,东倒西歪躺了一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战斗惨烈,怯战厌战情绪陡增。
打到凌晨5点,天快亮了,1营2连长叶炳皇目睹同伴死伤之惨,心理上无法承受,看到1连1个班向左靠,便借口说:“1连撤了!”遂率2连擅自撤退。
叶炳皇率部撤到团部,受到营团严厉批评,又率部返回,但是这个胆小鬼不敢从原路走,绕道别处。2连撤后露出的大空档缺口补不上,李弥军侧翼窦家洼166旅一个团趁机从空档里迂回进来,猛烈向56团进攻。先从侧后猛击1营1连,1连全部牺牲损失殆尽。迂回部队打完1连后,又掉头打刚返回战场的2连。而第3连见敌反击,吓得往山下跑。56团第1营就这样垮掉了。
剩下的3营两个连被包围在半山中,进退维谷。
此时,临朐城内众炮齐发,隔断攻方后继部队。
山上守军308团3营营长张德崇见状,立即命令部队反击。
张德崇身先士卒,冲在前面,身负重伤,由副营长贺斌三继任指挥。
被隔断在半山的3营7、8两个连大多被打死,剩下100多人被包围,在7连2排长带领下集体缴枪投降。7连指导员一看苗头不对,众怒难犯,一个人偷偷跑下山来逃命。
56团长李德安将团部设到朗家洼,不了解山上情况,无法指挥。副团长何继生去师部报告情况,山上没有一个团级干部指挥,等到觉得情况危急,再调预备队2营,2营离战场很远,赶到战场已经晚了,1、3营没了,无力再攻。
56团进攻失利,两个营垮了,被俘虏了100多人,师长熊应堂大怒,命令55团接替再进攻,56团2营助攻配合。
26日晚55团接替56团再次对朐山发起进攻,以56团剩余的2营占领窦家洼,保障侧翼安全。师山炮营火力掩护,以山炮猛烈轰击掩护步兵接近山头。为了确保攻击成功,师长熊应堂、副师长张铚秀亲自到前线55团指挥部督战,希望一举成功。
两个师长刚到55团指挥部,即被8师炮兵发现,几门山炮同时向团部位置轰击,两师长不得不立刻转移。
26日晚19师以55团为主,冒着大雨,再次发起猛攻。这次在师长、团长亲自指挥和组织下,炮火组织的非常严密,山炮轰击完,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将朐山罩在火网之中。
每次发起冲击前,首先发射一种声音尖而脆的指挥枪,守军因此抓住了解放军分波冲击的规律,当每一波冲击沉寂,官兵就停止射击,进入工事休息或修补工事。一听到这种指挥枪声,马上投入战斗,由于守军摸透19师进攻规律,这样战斗虽然时断时续的持续了27日的一天一夜,但除了死伤遍野外,没有进展。
28日,熊应堂师长命令55团继续攻击,55团向师长报告,伤亡太大没有力量再攻了。战斗意志十分消沉。
19师一个师攻一个营守卫的朐山,屡攻屡挫,打了3天没有打下来,55和56两个团全都垮了,失去战斗力。让师领导很没面子,无法向纵队交代,准备调预备队57团上来,再行最后一搏。由副师长亲自上第一线组织,部队正在运动时,纵队看看实在不象话,也丧失攻取朐山的信心,命令停止攻击。
朐山攻不下来,意味着临朐也无法攻下。
7月30日,华野发出停止攻击的命令,华野攻城部队撤出战斗。
30日晚上,华野撤出战斗,离开临朐城。
8月1日,国军援兵整9师,整64师,整25师到达临朐城下。
在临朐战斗激烈的时候,二纵四师在南边阻击敌增援部队。战斗进行相当激烈。四师利用有利的山地地形层层阻击,敌增援部队未能向临朐靠近一步。二纵四师虽然完成了要求的阻击天数,但临朐城最终没有被攻克。
华野部队匆忙撤走,整8师出城追击,在城西捡到一些陷在泥中的汽车和火炮。
此战,华野歼敌1万8千人,自身伤亡2万1千人。
朐山战斗失利后:
7纵19师进行大规模处罚,严厉清洗,名单如下:
1)56团1营2连长叶炳皇枪毙。
2)56团团长李德安、付团长何继生撤职。
3)56团参谋长撤职,由师特务营营长王士忠接任。
4)56团一营长吴虎龙撤职;三营长高冬清记大过。
5)55团一营长吴云山撤职。
******
华野第二、六、七、九纵队从临朐撤出后,各纵向胶济路北及诸城一带转移。
此后,鲁中解放区大部被国民党军侵占,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国民党军在“还乡团”的配合下,对鲁中区各地的人民武装力量进行疯狂“围剿”,同时,大肆搜捕、屠杀中共地方党政干部和土改积极分子,大肆抢劫财物,造成了一时的白色恐怖。
也有人认为,七月分兵,华野南麻、临朐虽然失利,但这却是大反攻初始山东战场向敌主动进攻的作战的开始,其意义是重大的。这次分兵出击,也为后来华野分为东、西线两个兵团作战做了准备,打下了基础。
七
8月1日,陈士榘、唐亮指挥的3个纵队与叶飞、陶勇的两个纵队在山东济宁会师,统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随后进入鲁西南,与刘邓部队靠拢。
8月4日、5日粟裕连发4电,对南麻、临朐战役“自请处分”。
毛泽东回电: “不要紧!”
其实,当时乃至此后,无论前方将帅中枢高参还是后来的军事研究者们,都没有能真正理解毛泽东这场战略豪赌的化时代意义。战场上从来没有常用将军,刘邓挺进大别山,华野的分兵,最初的挫折,毛泽东心里是早有准备的。战场的偶然失利并不代表战略的失败。毛泽东孤高傲世的战略思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47年8月,毛泽东令陈毅、粟裕带华野司令部及王必成6纵撤离鲁中,赶赴鲁西南,与陈、唐三个纵队(何以祥第3、王建安第8、宋时轮第10),叶、陶第1第4两个纵队合并,组成华野西兵团。留在鲁中的韦国清第2纵队、成钧第7纵队、许世友第9纵队三个纵队和陈锐霆特种兵纵队组成华野东兵团。
留在鲁中的华野东兵团,司令谭震林,副司令许世友,政委黎玉。不久改任许世友为东兵团司令,谭震林兼任政委,原政委黎玉专事地方工作。谭震林仍兼华野副政委,职务高于许世友,但已不负责作战。
位于鲁西南之西兵团,重建指挥机构已无必要。陈毅、粟裕继续以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以副司令员身份指挥华野所有部队。
此后,毛泽东又将晋冀鲁豫野战军王秉璋第11纵拨归华野指挥,使华野西兵团主力增加到7个纵队。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