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农村,家庭
电影剧本
妈妈的摇篮(下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陈英子抹泪把翠喜搂了过去: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的意思我懂了。只要翠喜常来帮我挑挑水陪伴我就行了。
吴言差不多哭了规劝:我们没妈有您也等于有了妈,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工做,每月有八、九百块的收入哩,吃饭是不成问题的。放心去吧,姨妈。
吴言还扭脸过去悄悄抬手擦起了眼角。
当姨妈的英子却使劲摇头:阿言呀,我种了庄稼,我去了没人收;还有牛哩,若不在家管管,阿非回来可能要拆房卖柱。等过这两年去,你们都把书读毕业了我再走吧。
当姨妈的这时又抹泪起来。
当晚他们兄妹只好送翠喜回了家后又转回到姨妈家来休息。
78、(闪回)县城姗姗的娘家,日,内
吴非打老妈哭着跑出去的清早,他吴非就跑了。他怕族人过来教训他,就绕了弯路跑去县城。
姗姗秤不离砣。在村人围在门外议论纷纷时,她抹泪哭着冲出来,独自跑去国道与县道交叉路口拦车坐回县城的娘家。
两个狗男女进城呆不过两天,她爹娘就说了:你们买来这些茶不是说要带到广东去出售吗?
姗姗:就是还差点路费呀。
当妈的:谁还有钱给你们做路费,我们买菜都成问题哟。
第三天上午,姗姗这样问吴非:究竟咱该上哪儿去借它三几百块来补做路费好哩?
吴非:我看不好借啊,我觉得只有回去想办法了。
姗姗苦恼起来:你家还有什么好卖的?才卖几棵树都惹出了那么大的风波,若再回去卖生树,也许你会被族人当场捶死哩。
吴非:(气得站上来,连连跺脚)若不卖树你拿什么做车费呀?
姗姗不再吭声。
吴非甩手,又背手在她姗姗家屋里踱来踱去。
过好久吴非才开口:我原本想卖点谷子做本钱,偏偏这老不死的却不知背到哪家藏起来了。上周礼拜三晚上我上楼去看看芚箩,她只留下不过六、七百斤。算啦,干脆回去把那几百斤毛粮卖掉做车费下广东去。
吴非说过就甩手跨出了姗姗家大门来。
姗姗也秤不离砣地跟后吴非一道跑去车站乘客车返回乡下来。
79、陈英子家,清早,内
第二天早上,吴言、吴芳他们早早起床来,当姨妈的英子在厨房做菜。
吴言磨镰刀,整理锄头柄。翠喜和吴芳两个一道去水井边轮换挑水。
太阳都升上来好高了,吴言看看时间正到八点钟。
四姨母这才安心扛锄头提镰刀牵牛一起上山干活去。
80、吴非家,上午,内
上午九点半钟(吴非看表),吴非和姗姗这对狗男女就回到村里来。
他们来到台基下看门锁着,真高兴。
吴非:姗姗你先开门进去做饭菜等我,我先跑镇里去联系粮贩子拉马车过来。
字幕:上午十点三十五分。
吴非就跟一位同他年纪相仿的生意人驾着马车风风火火地冲到二里舖村来。
连村里的小孩子都会一窝蜂围拢过来看热闹。
吴非匆匆忙忙带客人提几只空口袋进来。
粮贩子连脚都不歇一歇,就快速上楼去。
吴非和粮贩子装好六大麻袋稻谷快快抬出屋来急速扛上马车去。
孩子们都看见,驾马车的生意人即刻抓出了六张“50”票、三张“10”票交给吴非。
吴非此刻也跟他挥挥手。粮贩子便急匆匆地驾马车上路了。
81、村外山梁上包谷地,上午,外
两个大约十来岁的小姑娘看到没出息的非叔偷卖家里的稻谷给粮贩子。
她们赶紧跑回家来,跟妈妈讲,她们的妈妈立即跑出来瞧吴非家门口。
虽看不见卖粮人踪影,但他家的大门仍敞开着。
有个少女便急匆匆地跑出村去,并直接上村后那道山梁子去找陈英子。
待这位约三十多岁的妇人气喘吁吁地,爬到村后山梁上的那片包谷地找到陈英子她们,便粗声粗气地:小非带着一位粮贩子来到家里,他偷卖粮食给粮贩子了。
当妈的马上头晕目眩昏倒下地去。翠喜和吴芳赶忙丢下锄头奔过去扶起姨妈,并跟着掉了泪下来,吴言赶紧跑过来乱扭起老姨妈的手掌心、脊骨、背膀,揉揉起她的太阳穴位。
当姨妈的这才慢慢苏醒过来且放声嚎哭起来。
跑来报告的妇人对吴言:这位表叔,你还是先跑回去拦住阿非,我来时见大门敞开着,肯定阿非还在家。
吴言、吴芳、翠喜三个听了都很气愤。当姨妈的陈英子也踉跄挣扎着站上来。
陈英子对吴言:言儿哟,你快快跑回家去吧,去把这狗日的打死算了,就当我没他这儿子,也没姗姗这儿媳。快去吧,我没事的。
陈英子说罢就开始挪步慢慢下山来。
吴言见姨妈没多大危险,才快速跑下山去。
翠喜牵起姨妈的手又扛锄头,吴芳跑去地边牵牛又背着一大箩草。
那跑来报告消息的妇人也跟后她们扛起了两把锄头慢慢地跟后返回家来。
82、陈英子家屋前,日,外
吴言跑得特别快,片刻就跑回到他吴非家门前来。
这时正巧遇上吴非和姗姗已拉门出来,正准备出村上镇里乘专线客车进城去。
吴言抬手指过去:站住!你回家来就这样整治老人家吗?稻谷卖到了哪儿去?
吴言步步进逼着吴非。
吴非和姗姗慌了,没锁门就一瞬间从台基上跳下来,吴非还推起姗姗带钱快跑出村去。
吴言火冒三丈,大吼道:我对你讲这些话,究竟是为你好还是为我好?
吴非假装心软,并远远地:兄弟,我知道我这辈子是永远还不起你的账了。但这几天我寻得了一桩生意,才不得已返家来偷卖几百斤稻谷做路费带十几斤好茶下广东去出售。
吴言步步进逼,严厉地:你不知道吗?你老妈常年累月都泡在田地里,可你回来帮她干过几天活儿去?你没孝心!你缺德。
吴非连连后退,处处设防,并慌慌张张地边挪步边说:我知道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可是,谁教老的没留点家产给我呢?我再不卖木料,卖粮食换成钱,我这辈子还有活头吗?
吴言伸手指过去,骂道:你这样的人真没用呀,要是我还像你有妈的话,我早就不让她下地干重活了。
吴非左突右闪,马上要跳出墙角了,便说:你可以带她过去养,我没意见的。
村里有几个大汉正返回村来伸手指过来咬牙切齿想揍他吴非。
越跑越近的两大汉手指过来:别手软,阿元兄弟,快抓起石头砸死他这厮儿。
吴非更惊慌失措,他左冲右突,最终从王海家的小土墙边跳出去溜掉了。
吴言追着吴非到村边来,村人也一窝蜂追到村边来。
83、回村的路上,中午,外
稍迟片刻,当妈的英子、吴芳和翠喜,以及那少妇才慢慢地返回到家里来。
这时她们什么也看不见了,吴言和几个大汉也一路回村并忿忿不平议论着。
老英子和吴芳、翠喜还听到村里人这样议论吴言:小兄弟呀,都是你手软,你应该打死他嘛,这回又便宜他喽。
吴言打起手势解释说:我只想为了说服他丢下钱,哪曾想到他将钱交给那烂婆娘去哩!
另一位村人补充道:就算你怕他死,砸他一砣石头脚肝他就跑不动啦。
“当时也忍不下狠心哩。”吴言扭脸过来说。
84、在英子家屋内,中午,内
村人和他吴言一起,先后来到了陈英子家。
他们连坐都还没坐下来,有几个大男人两手比划:大妈,干脆您老还是搬去跟阿元、阿芳他们家吃住算啦。田、地可以回来种;牛就牵到他们家去,他阿非回来了是不敢进杨树村去牵牛走的。若不这样安排呀,您晚年肯定难有一天好日子过……
老英子可掉了泪,感慨着:是啊,都多亏有这三个孩子照顾我,不然我肯定撑不到现在。不过,他们每年上学都需要很多钱,我不能去拖累他们……
但吴言摆手向大家解释了:姨妈,姨爹,别用担心啦,学费只是在进校的第一学年交多一些。现在到第二学年要少交点了。只需准备些生活费和四千多块就行。况且,我还找得到一份工做,对吃饭没问题,你们老人不必担心。
片刻,他吴言掉转脸看看姨妈,劝劝她:大姨妈,我每个月都找得到八、九百块哩,您老就安心去跟我们守家吧。
吴言说到这里泪水已开始掉下来。
老英子更泪眼朦胧了。这一天他们就这样在家里坐着闲聊。
吴言还摸出三十元来请翠喜带路,让阿芳跟她到村上代销点买了几斤白酒,买几包香烟来宴请村里所有关心姨妈的壮汉们。
85、杨树村,下午,外
钟表显示:下午六点钟。
吴言当大家的面:大姨妈,因我请来的假仅有三天,老板已规定我明天晚上必须回到公司去上班,我就是为了开学后能多有几块生活费,明天只好转回省城去了。请大姨妈今晚上就牵牛跟我们走,阿非回来他才卖不了牛哩。
可老英子又犹豫起来,村人这时便纷纷规劝她:您大妈还是牵牛走吧,不知道阿非是否已跑到外省去,他一旦回家来,小元他们又不总是陪着你,就担心阿非又拉牛去卖呀。
86、省城火车站,日,外
(闪回)吴非、姗姗两个狗男女卖粮得钱后,就快快跑进镇场坝挤进专线客车返城去。
他们两个匆匆赶到姗姗家,便提了那十五斤名茶出来,赶紧转乘中客直达省城火车站。
姗姗摸钱出来,由吴非抢先去排队并购到了两张次日上午下广东去的火车票。
当晚他们进候车室去。临近次日中午他们才挤进了南下的长途特快列车。
87、商场,日,内
到了广东,张光宇一口咬定的单价是每市斤一百一十元,十五斤茶合币一千六百五十元。
吴非画外音:可 两个的路费用费已用去五百元,这辈子穷困潦倒是天注定了。
姗姗:连做差价有五几十块的都找不到钱,我们还能去做什么生意哩?
吴非:看来只有多带茶才赚到钱,可三十斤好茶需两千多块呀,还有车费哩。
姗姗:我们就是因为缺本钱喽。
88、管理区街道上,日,外
家乡人走过来,在路上碰上他们,便问:非哥,嫂子,你俩现在还在哪儿干活?
吴非:我们都不干苦工有一个月啦,都回去带了十五斤茶下来卖给了一个叫张光宇的老板,可一算账,确实赚不了什么钱,因为本钱太少了,买得来太少。
一个家乡小伙:若多带到四、五十斤他收完不完哩?
吴非:可能收的吧。
那几个小伙子:那你带我们去问问他个真实话,没本钱由我们去借来。
吴非带家乡人来见了张光宇,并问:张老板,还大量的收购这种好茶吗?
张光宇:这种茶还算最好的茶吗?差喽,你可联系别的生意做嘛,原来我写给你的那些哩?
吴非可老实说:就因为我没本钱不好联系哩。
吴言差不多哭了规劝:我们没妈有您也等于有了妈,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工做,每月有八、九百块的收入哩,吃饭是不成问题的。放心去吧,姨妈。
吴言还扭脸过去悄悄抬手擦起了眼角。
当姨妈的英子却使劲摇头:阿言呀,我种了庄稼,我去了没人收;还有牛哩,若不在家管管,阿非回来可能要拆房卖柱。等过这两年去,你们都把书读毕业了我再走吧。
当姨妈的这时又抹泪起来。
当晚他们兄妹只好送翠喜回了家后又转回到姨妈家来休息。
78、(闪回)县城姗姗的娘家,日,内
吴非打老妈哭着跑出去的清早,他吴非就跑了。他怕族人过来教训他,就绕了弯路跑去县城。
姗姗秤不离砣。在村人围在门外议论纷纷时,她抹泪哭着冲出来,独自跑去国道与县道交叉路口拦车坐回县城的娘家。
两个狗男女进城呆不过两天,她爹娘就说了:你们买来这些茶不是说要带到广东去出售吗?
姗姗:就是还差点路费呀。
当妈的:谁还有钱给你们做路费,我们买菜都成问题哟。
第三天上午,姗姗这样问吴非:究竟咱该上哪儿去借它三几百块来补做路费好哩?
吴非:我看不好借啊,我觉得只有回去想办法了。
姗姗苦恼起来:你家还有什么好卖的?才卖几棵树都惹出了那么大的风波,若再回去卖生树,也许你会被族人当场捶死哩。
吴非:(气得站上来,连连跺脚)若不卖树你拿什么做车费呀?
姗姗不再吭声。
吴非甩手,又背手在她姗姗家屋里踱来踱去。
过好久吴非才开口:我原本想卖点谷子做本钱,偏偏这老不死的却不知背到哪家藏起来了。上周礼拜三晚上我上楼去看看芚箩,她只留下不过六、七百斤。算啦,干脆回去把那几百斤毛粮卖掉做车费下广东去。
吴非说过就甩手跨出了姗姗家大门来。
姗姗也秤不离砣地跟后吴非一道跑去车站乘客车返回乡下来。
79、陈英子家,清早,内
第二天早上,吴言、吴芳他们早早起床来,当姨妈的英子在厨房做菜。
吴言磨镰刀,整理锄头柄。翠喜和吴芳两个一道去水井边轮换挑水。
太阳都升上来好高了,吴言看看时间正到八点钟。
四姨母这才安心扛锄头提镰刀牵牛一起上山干活去。
80、吴非家,上午,内
上午九点半钟(吴非看表),吴非和姗姗这对狗男女就回到村里来。
他们来到台基下看门锁着,真高兴。
吴非:姗姗你先开门进去做饭菜等我,我先跑镇里去联系粮贩子拉马车过来。
字幕:上午十点三十五分。
吴非就跟一位同他年纪相仿的生意人驾着马车风风火火地冲到二里舖村来。
连村里的小孩子都会一窝蜂围拢过来看热闹。
吴非匆匆忙忙带客人提几只空口袋进来。
粮贩子连脚都不歇一歇,就快速上楼去。
吴非和粮贩子装好六大麻袋稻谷快快抬出屋来急速扛上马车去。
孩子们都看见,驾马车的生意人即刻抓出了六张“50”票、三张“10”票交给吴非。
吴非此刻也跟他挥挥手。粮贩子便急匆匆地驾马车上路了。
81、村外山梁上包谷地,上午,外
两个大约十来岁的小姑娘看到没出息的非叔偷卖家里的稻谷给粮贩子。
她们赶紧跑回家来,跟妈妈讲,她们的妈妈立即跑出来瞧吴非家门口。
虽看不见卖粮人踪影,但他家的大门仍敞开着。
有个少女便急匆匆地跑出村去,并直接上村后那道山梁子去找陈英子。
待这位约三十多岁的妇人气喘吁吁地,爬到村后山梁上的那片包谷地找到陈英子她们,便粗声粗气地:小非带着一位粮贩子来到家里,他偷卖粮食给粮贩子了。
当妈的马上头晕目眩昏倒下地去。翠喜和吴芳赶忙丢下锄头奔过去扶起姨妈,并跟着掉了泪下来,吴言赶紧跑过来乱扭起老姨妈的手掌心、脊骨、背膀,揉揉起她的太阳穴位。
当姨妈的这才慢慢苏醒过来且放声嚎哭起来。
跑来报告的妇人对吴言:这位表叔,你还是先跑回去拦住阿非,我来时见大门敞开着,肯定阿非还在家。
吴言、吴芳、翠喜三个听了都很气愤。当姨妈的陈英子也踉跄挣扎着站上来。
陈英子对吴言:言儿哟,你快快跑回家去吧,去把这狗日的打死算了,就当我没他这儿子,也没姗姗这儿媳。快去吧,我没事的。
陈英子说罢就开始挪步慢慢下山来。
吴言见姨妈没多大危险,才快速跑下山去。
翠喜牵起姨妈的手又扛锄头,吴芳跑去地边牵牛又背着一大箩草。
那跑来报告消息的妇人也跟后她们扛起了两把锄头慢慢地跟后返回家来。
82、陈英子家屋前,日,外
吴言跑得特别快,片刻就跑回到他吴非家门前来。
这时正巧遇上吴非和姗姗已拉门出来,正准备出村上镇里乘专线客车进城去。
吴言抬手指过去:站住!你回家来就这样整治老人家吗?稻谷卖到了哪儿去?
吴言步步进逼着吴非。
吴非和姗姗慌了,没锁门就一瞬间从台基上跳下来,吴非还推起姗姗带钱快跑出村去。
吴言火冒三丈,大吼道:我对你讲这些话,究竟是为你好还是为我好?
吴非假装心软,并远远地:兄弟,我知道我这辈子是永远还不起你的账了。但这几天我寻得了一桩生意,才不得已返家来偷卖几百斤稻谷做路费带十几斤好茶下广东去出售。
吴言步步进逼,严厉地:你不知道吗?你老妈常年累月都泡在田地里,可你回来帮她干过几天活儿去?你没孝心!你缺德。
吴非连连后退,处处设防,并慌慌张张地边挪步边说:我知道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可是,谁教老的没留点家产给我呢?我再不卖木料,卖粮食换成钱,我这辈子还有活头吗?
吴言伸手指过去,骂道:你这样的人真没用呀,要是我还像你有妈的话,我早就不让她下地干重活了。
吴非左突右闪,马上要跳出墙角了,便说:你可以带她过去养,我没意见的。
村里有几个大汉正返回村来伸手指过来咬牙切齿想揍他吴非。
越跑越近的两大汉手指过来:别手软,阿元兄弟,快抓起石头砸死他这厮儿。
吴非更惊慌失措,他左冲右突,最终从王海家的小土墙边跳出去溜掉了。
吴言追着吴非到村边来,村人也一窝蜂追到村边来。
83、回村的路上,中午,外
稍迟片刻,当妈的英子、吴芳和翠喜,以及那少妇才慢慢地返回到家里来。
这时她们什么也看不见了,吴言和几个大汉也一路回村并忿忿不平议论着。
老英子和吴芳、翠喜还听到村里人这样议论吴言:小兄弟呀,都是你手软,你应该打死他嘛,这回又便宜他喽。
吴言打起手势解释说:我只想为了说服他丢下钱,哪曾想到他将钱交给那烂婆娘去哩!
另一位村人补充道:就算你怕他死,砸他一砣石头脚肝他就跑不动啦。
“当时也忍不下狠心哩。”吴言扭脸过来说。
84、在英子家屋内,中午,内
村人和他吴言一起,先后来到了陈英子家。
他们连坐都还没坐下来,有几个大男人两手比划:大妈,干脆您老还是搬去跟阿元、阿芳他们家吃住算啦。田、地可以回来种;牛就牵到他们家去,他阿非回来了是不敢进杨树村去牵牛走的。若不这样安排呀,您晚年肯定难有一天好日子过……
老英子可掉了泪,感慨着:是啊,都多亏有这三个孩子照顾我,不然我肯定撑不到现在。不过,他们每年上学都需要很多钱,我不能去拖累他们……
但吴言摆手向大家解释了:姨妈,姨爹,别用担心啦,学费只是在进校的第一学年交多一些。现在到第二学年要少交点了。只需准备些生活费和四千多块就行。况且,我还找得到一份工做,对吃饭没问题,你们老人不必担心。
片刻,他吴言掉转脸看看姨妈,劝劝她:大姨妈,我每个月都找得到八、九百块哩,您老就安心去跟我们守家吧。
吴言说到这里泪水已开始掉下来。
老英子更泪眼朦胧了。这一天他们就这样在家里坐着闲聊。
吴言还摸出三十元来请翠喜带路,让阿芳跟她到村上代销点买了几斤白酒,买几包香烟来宴请村里所有关心姨妈的壮汉们。
85、杨树村,下午,外
钟表显示:下午六点钟。
吴言当大家的面:大姨妈,因我请来的假仅有三天,老板已规定我明天晚上必须回到公司去上班,我就是为了开学后能多有几块生活费,明天只好转回省城去了。请大姨妈今晚上就牵牛跟我们走,阿非回来他才卖不了牛哩。
可老英子又犹豫起来,村人这时便纷纷规劝她:您大妈还是牵牛走吧,不知道阿非是否已跑到外省去,他一旦回家来,小元他们又不总是陪着你,就担心阿非又拉牛去卖呀。
86、省城火车站,日,外
(闪回)吴非、姗姗两个狗男女卖粮得钱后,就快快跑进镇场坝挤进专线客车返城去。
他们两个匆匆赶到姗姗家,便提了那十五斤名茶出来,赶紧转乘中客直达省城火车站。
姗姗摸钱出来,由吴非抢先去排队并购到了两张次日上午下广东去的火车票。
当晚他们进候车室去。临近次日中午他们才挤进了南下的长途特快列车。
87、商场,日,内
到了广东,张光宇一口咬定的单价是每市斤一百一十元,十五斤茶合币一千六百五十元。
吴非画外音:可 两个的路费用费已用去五百元,这辈子穷困潦倒是天注定了。
姗姗:连做差价有五几十块的都找不到钱,我们还能去做什么生意哩?
吴非:看来只有多带茶才赚到钱,可三十斤好茶需两千多块呀,还有车费哩。
姗姗:我们就是因为缺本钱喽。
88、管理区街道上,日,外
家乡人走过来,在路上碰上他们,便问:非哥,嫂子,你俩现在还在哪儿干活?
吴非:我们都不干苦工有一个月啦,都回去带了十五斤茶下来卖给了一个叫张光宇的老板,可一算账,确实赚不了什么钱,因为本钱太少了,买得来太少。
一个家乡小伙:若多带到四、五十斤他收完不完哩?
吴非:可能收的吧。
那几个小伙子:那你带我们去问问他个真实话,没本钱由我们去借来。
吴非带家乡人来见了张光宇,并问:张老板,还大量的收购这种好茶吗?
张光宇:这种茶还算最好的茶吗?差喽,你可联系别的生意做嘛,原来我写给你的那些哩?
吴非可老实说:就因为我没本钱不好联系哩。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