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农村,家庭
电影剧本
妈妈的摇篮(下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97年9月13日
吴芳拿着汇票,赶忙上邮局去取了款来,就随便到商店选购了一套十来岁孩子穿的童装。
99、杨树村,下午,外
礼拜五下午放学后,她吴芳便来到汽车站乘专线客车回家来了。
待她先将自己买来的那套童装亲自送去舅家交给大舅母,时间也正好是下午六点半钟。
吴芳顺便说了:买这套衣服是阿言的意思,我还要上二里舖去看看大姨妈。
她连饭也不吃就真的跑去二里舖来找大姨妈。
100、二里铺村,傍晚,外
因是邻村,路程也只不过三、四华里远。吴芳只走二十多分钟就到了二里舖。
吴芳仅走到村边,就见到大姨妈正牵着牛、扛一捆柴禾弓背弯腰地返回家来。
吴芳的喉头马上哽咽了,泪水开始噙满了眼眶。
吴芳越走越近,亲眼看见大姨妈既弓腰背着一捆柴禾,又一手牵着她的老黄牛返回家来。
正当吴芳看到大姨妈扛柴牵牛就真的想哭。
可陈英子又拐了弯不见了。
吴芳很快迈进了二里舖村街来,只隔那么两、三家人的距离就是大姨妈家了。
这时,吴芳见到老实的翠喜正掉一颗颗汗水在艰难地迎面挑水过来。
吴芳自我本能地跑过去,一把“夺”过翠喜肩上的那担水就挑进了姨妈家去。
翠喜只好佯笑着跟在后面小跑来。
老英子这时也一手拉好牛圈门关好走上台基来,并抱着丢在台基下面的柴禾。
因为吴芳见命苦的姨妈如此辛劳,吴芳就哽咽着说不出什么话来。
吴芳早就眼泪汪汪。
吴芳快速地爬上台基,陈英子摸出钥匙来打开好大门。
吴芳这时闪电似的担着水跨过门槛直冲进厨房将水倒进了水缸去。
吴芳又挑空桶冲出屋去。
翠喜也跟在后面:芳姐,你走累了还是让我去挑了来吧。
阿芳没有扭头:我来挑,你指路就行。
这时,当姨妈的方看清了担子放在肩头上跑出去的正是吴芳。
101、陈英子家,夜,内
这晚,翠喜也陪陪她吴芳跟大姨妈形成三国鼎立坐一桌吃饭了。
翠喜吃罢饭返回自家去后,吴芳便独自陪了大姨妈坐在一起说说话。
吴芳摸出了两张“100”票子出来,请姨妈务必接收了这两百元。
阿芳:这是阿哥特意安排我将钱交给您好请人帮忙收割庄稼,因为您老毕竟七十多了,还能干得了几年重活呀……
当姨妈的哽咽了,有好一阵子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她阿芳无论怎样劝陈英子也总是把钱推回来。
可阿芳再推过去:这是阿哥的意思,若您不肯接钱我咋好写信去跟阿哥交待。
当姨妈的泪水更似山涧瀑布冲刷下来。她老英子激动地哭了。
102、二里舖陈英子家,上午,内
字幕:一个月后。吴芳又送一百元去给大姨妈,并买了一件外衣送给翠喜。
陈英子又掉泪没完没了,连连对阿芳:孩子啊,你为何总要送钱来给我呢?我还种庄稼,况且收割都是你送钱来给我请人帮收的呀。你们还在读书,要用很多钱。
可吴芳却这样说了:您就是我和元哥,翠喜的妈呀!
翠喜比姨妈哭得更伤心:芳姐,你上学去我帮不了你什么忙,你咋要买衣裳来塞给我?我不敢收啊,以后你可不要这样做,你明天提回去。
吴芳掉了泪:阿妹呀,有哪几个能照顾得了大姨妈?我们是一家人,阿元是我哥也是你的哥。
可翠喜就是不愿接,还跑了。吴芳便亲自送去放在翠喜家堂屋的一张桌子上后,便赶紧跑了出来。
103、酒馆,傍晚,内
字幕:三个月后。某天,吴非、姗姗结算工资下来,一个只得到9张“100”。
这对狗男女当晚就出来逛夜市、买电影票便进场去看电影。
傍晚。吴非和姗姗进饭馆“改善生活”。
这晚,他们碰上两对家乡人。大家都说,因久坐“牢房”,难得相聚,不如来一回“痛快”。
这两对加上吴非、姗姗异口同声点了几样菜,并说每家就甩一张“100”出来有啥了不起。
片刻,服务小姐便端来七、八个菜出来摆在桌面上,同时还拎来二瓶白酒、九瓶啤酒。
这三对狗男女马上“乐不思蜀”地频频举杯痛饮起来。
酒过三巡,有个小伙面对吴非:吴哥,现在是旺季,你们肯定找得到很多钱吧?
姗姗马上接话过去:我们花销大,三个月也仅节约得了两千三百块,这还包括上次做生意的钱。
对方都笑起来:我们都来了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每家也只有三、四千块。
大家都开怀大笑起来,还频频举杯上来。他们一碰杯便仰头一饮而尽。
他们接着又倒上啤酒。然后大家再慢慢地品茶、夹菜,再喝酒。
有位少妇开口:大哥,大嫂,我觉得来这里打工打够了,是不是找生意做或许能快点赚到大钱?
坐挨她身边的一个英俊小伙扭脸过去:想发大财呀?除非敢做违法的生意才发财快哩。
马上有另一位少妇扭脸过来:你们敢不敢做违法的生意呀?
坐挨她身边的一位小伙子:咋不敢?但你拿啥做本钱?不到万元至少也得有五、六千块呀!
吴非此刻也睁大了眼问他们:几位都敢冒险去闯这种生意呀?
“当然敢,那你俩呢?”家乡人四个都这样问他们。
吴非笑起来,大拍胸脯:我终于找到敢闯敢干的兄弟了。好啦,为我们明天的合作,干杯,请!
吴非先举起酒杯站上来。
这两对家乡人跟着举起酒杯站上来。大家齐声道:为我们从今往后发大财干杯!
大家一仰而尽亮过杯后又坐下来。
家乡那两个小伙先伸过头来小声问吴非:吴哥,究竟你们有多少钱嘛?
吴非答:正两千三。你们呢?
那英俊小伙先答:我和小倩有三千五。
长得潇洒的小伙:玉妹和我同干活,今年加去年下半年的刚好四千五。
姗姗害羞了:只我们家的最少。
“大嫂,别这么说。”他们四个都陪笑说。
吴非更压低了嗓音问:咱们要做黑的还是做白的?都说句正经话。
“要做就做白的。”那潇洒的小伙说。
“白的还能找钱么?”那潇洒小伙的夫人问。
潇洒的小伙子伸手刮她鼻子:白的就是白粉哩。
他那夫人这才点了点头。
“就是找不到买处呀”姗姗可犯愁起来。
“你放心,大嫂,我有几个老同学专跑这买卖。”那英俊小伙拍板说。
姗姗扭脸过来看吴非:不过呀,非,我们一旦回去,又剩不了多少钱啦。
吴非也埋下头来:现在农历十月,秋收早收完了吧,回到了家再想想办法。
姗姗更犯愁了问:还要再回去卖粮卖树?上次都挨揍了。
吴非可白了她一眼:难道我老妈真叫人打死我不成?她本来就只我一个儿子,打死我了,她还有继承人吗?家里每年都收到五、六千斤稻谷,她一个人能吃完吗?况且我们是卖粮用钱来做生意,又不是卖粮来吃喝嫖赌。
“对,对。”那两个少妇也点了点头说。
那英俊小伙:我回去可以跟老舅借两、三千,他在水电公司,他单位收入高。
那潇洒小伙马上:我姑妈在省城百货公司二门市当管帐员,我跟她借三几千不成问题,她原来也曾经答应要给我买辆摩托车哩。
大家再喝了一阵酒。那英俊小伙的美少妇便问了:说是说过了,究竟我们定哪天回去?
“要去就在明早到市里买火车票,下午就走。”那潇洒小伙果断地说。
“行,一言为定。”吴非说。
“把手伸过来,我们三个男人。”那英俊小伙也坚决地说。
三家男人站上来,伸手钩起小指头。
三家女人也站上来:那明早上你们在哪儿集中?
吴非:干脆在前面那岔道口。
那英俊小伙:依当哥的说。
那两位少妇可问:我们女人不去,明天还要再上一天的班吗?
说话果断的潇洒小伙:还上啥子班?干脆明早大家都一齐去了,顺便收拾行李去,三家去合一张快照,一家分一张,下午我们就可以bye_bye了。
她们三家女人去付清了酒菜钱来,就各自跟后自己的男人走了。
104、地区火车站,日,外
字幕:公历十一月十五日,三家人就乘特快列车回到云贵高原来了。
三对狗男女恰在地区火车站下车后,就赶紧上了客车转到县城来。
105、县城客车站,日,外
他们三家在县城客车站下车后,大家都说:咱三家干脆上车站对面的迎宾酒楼再搓一顿。
饭桌上,大家表态:每家至少弄来五千现金。在第十天下午两点钟到这迎宾酒楼来碰面,哪家误了,哪家是龟儿龟媳。
他们又说:为做好长征打算,谁都要买一对运动鞋作为长途跋涉的准备,况且做这种生意不能随便告诉任何人。
那潇洒小伙说:有武器的都带武器来,没有的也得想办法花点钱找本地人买一把自制火枪,要求每对夫妇至少有一支可打真子弹的仿真手枪。
三家人还男跟男,女跟女互钩小指头。
接着便由女人们去付了酒菜钱,然后各自回了自家去。
106、二里铺吴非家,下午,内
车站的大钟表显示:下午五点钟。吴非和姗姗这对狗男女便买了一包两斤装的水果糖,四、五包好烟,割了两斤猪肉便乘了专线客车回到了二里铺的家来。
吴非、姗姗恰进村前桥头时。全村不少人都看见了。
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看他们提着东西回来,村人个个都睁大眼睛看他们。
吴非画外音:这次虽只买来两斤肉两块豆腐,两瓶酒,五包烟,一包两市斤的水果糖回来表示小意思,但人民币的总数也刚好只剩一千八百六十块了。钱这东西真的不够花销啊。
吴芳拿着汇票,赶忙上邮局去取了款来,就随便到商店选购了一套十来岁孩子穿的童装。
99、杨树村,下午,外
礼拜五下午放学后,她吴芳便来到汽车站乘专线客车回家来了。
待她先将自己买来的那套童装亲自送去舅家交给大舅母,时间也正好是下午六点半钟。
吴芳顺便说了:买这套衣服是阿言的意思,我还要上二里舖去看看大姨妈。
她连饭也不吃就真的跑去二里舖来找大姨妈。
100、二里铺村,傍晚,外
因是邻村,路程也只不过三、四华里远。吴芳只走二十多分钟就到了二里舖。
吴芳仅走到村边,就见到大姨妈正牵着牛、扛一捆柴禾弓背弯腰地返回家来。
吴芳的喉头马上哽咽了,泪水开始噙满了眼眶。
吴芳越走越近,亲眼看见大姨妈既弓腰背着一捆柴禾,又一手牵着她的老黄牛返回家来。
正当吴芳看到大姨妈扛柴牵牛就真的想哭。
可陈英子又拐了弯不见了。
吴芳很快迈进了二里舖村街来,只隔那么两、三家人的距离就是大姨妈家了。
这时,吴芳见到老实的翠喜正掉一颗颗汗水在艰难地迎面挑水过来。
吴芳自我本能地跑过去,一把“夺”过翠喜肩上的那担水就挑进了姨妈家去。
翠喜只好佯笑着跟在后面小跑来。
老英子这时也一手拉好牛圈门关好走上台基来,并抱着丢在台基下面的柴禾。
因为吴芳见命苦的姨妈如此辛劳,吴芳就哽咽着说不出什么话来。
吴芳早就眼泪汪汪。
吴芳快速地爬上台基,陈英子摸出钥匙来打开好大门。
吴芳这时闪电似的担着水跨过门槛直冲进厨房将水倒进了水缸去。
吴芳又挑空桶冲出屋去。
翠喜也跟在后面:芳姐,你走累了还是让我去挑了来吧。
阿芳没有扭头:我来挑,你指路就行。
这时,当姨妈的方看清了担子放在肩头上跑出去的正是吴芳。
101、陈英子家,夜,内
这晚,翠喜也陪陪她吴芳跟大姨妈形成三国鼎立坐一桌吃饭了。
翠喜吃罢饭返回自家去后,吴芳便独自陪了大姨妈坐在一起说说话。
吴芳摸出了两张“100”票子出来,请姨妈务必接收了这两百元。
阿芳:这是阿哥特意安排我将钱交给您好请人帮忙收割庄稼,因为您老毕竟七十多了,还能干得了几年重活呀……
当姨妈的哽咽了,有好一阵子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她阿芳无论怎样劝陈英子也总是把钱推回来。
可阿芳再推过去:这是阿哥的意思,若您不肯接钱我咋好写信去跟阿哥交待。
当姨妈的泪水更似山涧瀑布冲刷下来。她老英子激动地哭了。
102、二里舖陈英子家,上午,内
字幕:一个月后。吴芳又送一百元去给大姨妈,并买了一件外衣送给翠喜。
陈英子又掉泪没完没了,连连对阿芳:孩子啊,你为何总要送钱来给我呢?我还种庄稼,况且收割都是你送钱来给我请人帮收的呀。你们还在读书,要用很多钱。
可吴芳却这样说了:您就是我和元哥,翠喜的妈呀!
翠喜比姨妈哭得更伤心:芳姐,你上学去我帮不了你什么忙,你咋要买衣裳来塞给我?我不敢收啊,以后你可不要这样做,你明天提回去。
吴芳掉了泪:阿妹呀,有哪几个能照顾得了大姨妈?我们是一家人,阿元是我哥也是你的哥。
可翠喜就是不愿接,还跑了。吴芳便亲自送去放在翠喜家堂屋的一张桌子上后,便赶紧跑了出来。
103、酒馆,傍晚,内
字幕:三个月后。某天,吴非、姗姗结算工资下来,一个只得到9张“100”。
这对狗男女当晚就出来逛夜市、买电影票便进场去看电影。
傍晚。吴非和姗姗进饭馆“改善生活”。
这晚,他们碰上两对家乡人。大家都说,因久坐“牢房”,难得相聚,不如来一回“痛快”。
这两对加上吴非、姗姗异口同声点了几样菜,并说每家就甩一张“100”出来有啥了不起。
片刻,服务小姐便端来七、八个菜出来摆在桌面上,同时还拎来二瓶白酒、九瓶啤酒。
这三对狗男女马上“乐不思蜀”地频频举杯痛饮起来。
酒过三巡,有个小伙面对吴非:吴哥,现在是旺季,你们肯定找得到很多钱吧?
姗姗马上接话过去:我们花销大,三个月也仅节约得了两千三百块,这还包括上次做生意的钱。
对方都笑起来:我们都来了差不多有一年时间,每家也只有三、四千块。
大家都开怀大笑起来,还频频举杯上来。他们一碰杯便仰头一饮而尽。
他们接着又倒上啤酒。然后大家再慢慢地品茶、夹菜,再喝酒。
有位少妇开口:大哥,大嫂,我觉得来这里打工打够了,是不是找生意做或许能快点赚到大钱?
坐挨她身边的一个英俊小伙扭脸过去:想发大财呀?除非敢做违法的生意才发财快哩。
马上有另一位少妇扭脸过来:你们敢不敢做违法的生意呀?
坐挨她身边的一位小伙子:咋不敢?但你拿啥做本钱?不到万元至少也得有五、六千块呀!
吴非此刻也睁大了眼问他们:几位都敢冒险去闯这种生意呀?
“当然敢,那你俩呢?”家乡人四个都这样问他们。
吴非笑起来,大拍胸脯:我终于找到敢闯敢干的兄弟了。好啦,为我们明天的合作,干杯,请!
吴非先举起酒杯站上来。
这两对家乡人跟着举起酒杯站上来。大家齐声道:为我们从今往后发大财干杯!
大家一仰而尽亮过杯后又坐下来。
家乡那两个小伙先伸过头来小声问吴非:吴哥,究竟你们有多少钱嘛?
吴非答:正两千三。你们呢?
那英俊小伙先答:我和小倩有三千五。
长得潇洒的小伙:玉妹和我同干活,今年加去年下半年的刚好四千五。
姗姗害羞了:只我们家的最少。
“大嫂,别这么说。”他们四个都陪笑说。
吴非更压低了嗓音问:咱们要做黑的还是做白的?都说句正经话。
“要做就做白的。”那潇洒的小伙说。
“白的还能找钱么?”那潇洒小伙的夫人问。
潇洒的小伙子伸手刮她鼻子:白的就是白粉哩。
他那夫人这才点了点头。
“就是找不到买处呀”姗姗可犯愁起来。
“你放心,大嫂,我有几个老同学专跑这买卖。”那英俊小伙拍板说。
姗姗扭脸过来看吴非:不过呀,非,我们一旦回去,又剩不了多少钱啦。
吴非也埋下头来:现在农历十月,秋收早收完了吧,回到了家再想想办法。
姗姗更犯愁了问:还要再回去卖粮卖树?上次都挨揍了。
吴非可白了她一眼:难道我老妈真叫人打死我不成?她本来就只我一个儿子,打死我了,她还有继承人吗?家里每年都收到五、六千斤稻谷,她一个人能吃完吗?况且我们是卖粮用钱来做生意,又不是卖粮来吃喝嫖赌。
“对,对。”那两个少妇也点了点头说。
那英俊小伙:我回去可以跟老舅借两、三千,他在水电公司,他单位收入高。
那潇洒小伙马上:我姑妈在省城百货公司二门市当管帐员,我跟她借三几千不成问题,她原来也曾经答应要给我买辆摩托车哩。
大家再喝了一阵酒。那英俊小伙的美少妇便问了:说是说过了,究竟我们定哪天回去?
“要去就在明早到市里买火车票,下午就走。”那潇洒小伙果断地说。
“行,一言为定。”吴非说。
“把手伸过来,我们三个男人。”那英俊小伙也坚决地说。
三家男人站上来,伸手钩起小指头。
三家女人也站上来:那明早上你们在哪儿集中?
吴非:干脆在前面那岔道口。
那英俊小伙:依当哥的说。
那两位少妇可问:我们女人不去,明天还要再上一天的班吗?
说话果断的潇洒小伙:还上啥子班?干脆明早大家都一齐去了,顺便收拾行李去,三家去合一张快照,一家分一张,下午我们就可以bye_bye了。
她们三家女人去付清了酒菜钱来,就各自跟后自己的男人走了。
104、地区火车站,日,外
字幕:公历十一月十五日,三家人就乘特快列车回到云贵高原来了。
三对狗男女恰在地区火车站下车后,就赶紧上了客车转到县城来。
105、县城客车站,日,外
他们三家在县城客车站下车后,大家都说:咱三家干脆上车站对面的迎宾酒楼再搓一顿。
饭桌上,大家表态:每家至少弄来五千现金。在第十天下午两点钟到这迎宾酒楼来碰面,哪家误了,哪家是龟儿龟媳。
他们又说:为做好长征打算,谁都要买一对运动鞋作为长途跋涉的准备,况且做这种生意不能随便告诉任何人。
那潇洒小伙说:有武器的都带武器来,没有的也得想办法花点钱找本地人买一把自制火枪,要求每对夫妇至少有一支可打真子弹的仿真手枪。
三家人还男跟男,女跟女互钩小指头。
接着便由女人们去付了酒菜钱,然后各自回了自家去。
106、二里铺吴非家,下午,内
车站的大钟表显示:下午五点钟。吴非和姗姗这对狗男女便买了一包两斤装的水果糖,四、五包好烟,割了两斤猪肉便乘了专线客车回到了二里铺的家来。
吴非、姗姗恰进村前桥头时。全村不少人都看见了。
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看他们提着东西回来,村人个个都睁大眼睛看他们。
吴非画外音:这次虽只买来两斤肉两块豆腐,两瓶酒,五包烟,一包两市斤的水果糖回来表示小意思,但人民币的总数也刚好只剩一千八百六十块了。钱这东西真的不够花销啊。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