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农村,家庭 
                                            电影剧本
                                    
                                    
                                    
                                    
                                        妈妈的摇篮(下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张光宇摆手上来:你没本事就算了,眼前我是先打算推销一批商品到云贵川去,你快回家吧,联系好买卖就马上打电话来。
小伙子们这才摇头走出商场来,家乡人都对吴非:多亏你只带这十多斤来,若你带到二十斤以上的话,还不知道他姓张的收完不完哩。
  
89、路上,日,外
吴非用手抓头发:那该去做什么好哩?看来只有去做点违法的才找到钱。
家乡人都睁大了眼:你敢跑白粉生意吗?只有这一门生意才找得钱快哩。
吴非大拍胸脯:咋不敢?哪怕是人口买卖,诈骗盗窃,抢劫杀人都敢做。
家乡人有一个又问了:有门路吗?
吴非:就是还没找到门路喽。
另一个小伙也诚恳地:既敢冒险又不怕杀头也得有本钱。在云南边境,仅买一两白粉也要千元以上,何况你既然想做这种生意了,不买来一斤至少也要半斤才找得到钱呀,反正本钱越多越好。
姗姗扭脸过来对吴非说:我们只二千来块,咋做得成这种生意?
有三个小伙都摆手:那绝对做不成的,本钱起码要有万元。
未说话的另一个小伙也补充:最少得有五几千才敢去做。
吴非苦恼地:那我们先去哪找得到本钱哩?
有个小伙接话:只有先找工干,须有三、四千元来补充才可回去做这种买卖。
姗姗恳求:请帮忙我俩找两份工吧,兄弟们,我们能找得点钱忘不了你们。
那俩小伙:我们在五金厂,那厂现在还招工,你们能不能干得了?
“月收入能有多少?”吴非极其关切地问。
有个小伙回答:白天做,晚上还加班到十一点的话,每个月可超一千元。
他两个懒鬼考虑了好久:好吧,那麻烦你们几兄弟带我们去看一看。
“愿做就走嘛。”那两个小伙也爽快。
这两个脓包随后家乡人进了一个管理区去。
  
90、杨树村吴言家,上午,外
吴言在次日天才麻麻亮就赶早上镇里乘早客车回省城去了。
稍晚一会儿,翠喜也说家里事多,到中午就赶紧返回了家来。
于是就只剩下吴芳陪着大姨妈放牛、割草、聊天。
字幕:20天后。
陈英子对吴芳说:我担心老屋子没人管,虽说没留粮食在家了,但我感觉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加上你俩的书学杂费都靠你哥去打拼,我咋好意思让你们再负担我哩。
吴芳掉泪了。于是安慰起老人:大姨妈,您别担心,我哥因为找得了兼职做,我们吃粮穿衣才没问题,他悄悄告诉我,他现在有五千多块存款哩。
当姨妈的笑了:他真的很有出息!很有出息!
  
91、杨树村村前河边,日,外
陈英子在河边放牛。她听到杨树村的小孩子在议论,他们的父母正忙着卖粮给他们交新学期的书学杂费。
陈英子抬头望望天叹气了:我真憨,真蠢呀!孩子们都要上学去,自己也不知道回家去。
中午,陈英子吃过中饭,就对吴芳说:芳儿,今儿你跟姨妈守牛,我回去看屋里一趟来。
吴芳也睁大了眼: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陈英子摆手,笑了笑:我还是回去看看老屋一趟来,看看那懒鬼是否返回家来卖房子。
吴芳:还有族人看着哩。
但陈英子一说过就真的回了她的二里铺的家去了。
  
92、陈英子家,日,外
陈英子恰回到家来,族人便迎了出来:您还是不放心老屋,终究回来看看啦。
老英子可笑起来:我是想来问问大家,阿非这厮儿是不是回过家来呀?
族人们争先抢答:有我们在,借他一百个胆他也不敢来。
陈英子又问问日子已到什么时候。族人立马回答她,都八月二十八号了。
陈英子“如梦方醒”:我得快快去牵了牛回家来。
可族人却疑惑不解:您老咋要这样做呢?在那儿不好吗?
陈英子跑出村去。待族人跑出村来,陈英子早已消失于村外的荒寂小道上。
  
93、杨树村河边,下午,外
老英子恰一跑到杨树村边,已是下午四点半钟了。
陈英子恰一来到村前小河边,就看见了吴芳果真在帮她看牛。
老英子赶忙走过去,吴芳也看见了她的脸,笑开了:姨妈,我牵牛来这里等您好久了。
当姨妈的英子可笑了说:来啦,我们坐一下我可要牵牛回到我的二里舖去了。
吴芳马上睁大了眼问:为什么,姨妈?为什么要牵了牛回去?您担心我们没饭吃吗?
陈英子走过来:金富大伯说,阿非这厮儿没再回来过。他可能死哪儿去了吧。这样我就放心了,我坐一下我可要牵了牛回去,我请你送我走一程吧。
吴芳差不多哭了:为什么要走呢,姨妈?您才过来几天就走了,我哥听到后可要骂我哩。
老英子笑了:好孩子,我要回去看看庄稼了,我都听到一些孩子已去学校报到领书哩。
吴芳太难过,几乎抽泣了:姨妈,我们还有三、四天才去报名入学哩。就算我去上学,您也要守家等我呀。
吴芳还哭出了声来,并抹泪:大姨妈呀,前年清明过后我们就没了妈,您来帮守家,就等于我们的妈活过来了,您就是我们的妈呀。您不走最好,要看庄稼就由我去看了来。
当姨妈的可泪眼朦胧了:孩子啊,你真蠢,我去了我不会回来么?
吴芳哭着哀求:不要去啊,姨妈。星期五我都会回来陪您到星期天再转去呀。
老英子边说边走过来牵起了她的那头老黄牛。
吴芳只好擦干眼泪,送了老姨妈一程直至送她到家来。
  
94、陈英子家,夜,内
这一晚,吴芳在大姨妈家直接掉泪了大半个晚上。
吴芳哭:姨妈啊,您这样怕连累我们,怎么挽留您也要回来,您教我咋好跟言哥交待呀。
老英子抹泪:孩子呀,等你们先把书都读毕业了吧,到那时候我也上不了坡,干不了重活啦。到那时候我再搬过去给你们守家。我怎么会前世修好遇上你们哩……
这晚,一盏孤灯伴长夜。面对面坐着的母女俩,泪水汪汪,桌子上的饭菜,早凉了。最后,母女俩都干脆不吃了饭,干脆边抹泪边收拾碗筷进厨房去。
老英子一直泪水涟涟,一再回绝吴芳:孩子,我来了我不会回去看你吗,主要是我还栽有辣椒、茄子,我要上坡去望一望。姨妈哪怕想死也要死在这老屋里哩。
吴芳只会抽噎着,说不出来什么话。
陈英子又再安慰:你们先把学业完成,等走上工作岗位后,姨妈一定会搬过去跟你兄妹俩住一块。至于阿非可能会来拆房卖柱,但我搬去跟你们住了我眼不见心不烦。
  
95、村后山梁上的庄稼地,上午,外
天亮后,翠喜听说大姨妈和芳姐昨晚就牵牛回来了,都跑过来陪伴了吴芳和大姨妈聊天。
这天三母女一吃过早饭后就上坡去看看庄稼了。
直到下午六点钟她们方返回到家里来。
陈英子催吴芳快回去洗衣服,收拾家里一下。明早好进城上学校报名去。
吴芳这时又恋恋不舍地抹泪同姨妈和翠喜道别走了。
临别,吴芳这样对翠喜:翠喜阿妹,麻烦你替我照顾好姨妈。
翠喜跟着掉泪下来,说不出了什么话。
吴芳走了,还扭头过来:我会给你来信的。
她们站在门口看着吴芳远去,翠喜这才搀扶着姨妈返回堂屋来。
  
96、客车上,日,内
第二天,吴芳在家里清洗了半天的衣物。
下午就收拾好了家,便提钥匙串去交给了舅妈。
一回家便扛起一只大提包上了本镇乘专线客车进城,就到市师范学校报到去了。
  
97、省师大男生宿舍,日,内
字幕:五天后。
在省师大读书的吴言便收到了阿妹吴芳寄来的一封信。
(一位少女的画外音开始:)
好阿言,我哥:
前几天临开学日子,大姨妈就牵牛走了,我怎么挽留也挽留不了她。那天我哭了,可她执意要走,我只好陪送了一程,并于当晚跟她同宿了一晚,互相谈了很多话。可她总说回去了才好去看庄稼,好看看她亲手创立并巩固下来的家业。我如何规劝,她也只说等我们先把书读毕业了,她再搬过来跟我们住。到那时,随非哥他小两口咋玩也好。
哥,你说我该咋办呢?第二天我和翠喜陪她上坡看看了半天时间的地,也顺便去看看了她的水田,确实今年她的庄稼长势喜人。那天下午我临别时,只好把重任又托付给了翠喜。我觉得我真对不住了大姨妈和翠喜。为此才给你来信,请你能回函定个决策为好。
顺致康乐
你妹阿芳亲笔
  
97年9月3日
  
98、市师范学校内,日,
字幕:五天后。
吴芳便在学校收到了吴言寄来的一封信和一张五百元的汇票。
吴芳赶紧拆开信件来看。吴言那清晰流利的行楷字就呈现于眼前了。
她赶紧认真地读信起来:
(一位小伙子的画外音:)
我妹、阿芳:
你来信昨已收悉!
你信上说大姨妈已牵牛回去,我不怪你,就是我在她也同样要牵走的,请别伤心。
我们叫她牵牛过来跟我们同住,是因为大表哥阿非不争气她才迫不得已。一旦她了解到阿非已真远离家乡,她自会牵牛回去的。何况你也要入学,她还有那么多庄稼地正需要她回去看管。她回去是她实在离不开自己始终耕耘的土地呀。至于担心她的牛是否会有闪失,我想她还有族人嘛。那些堂伯叔父是不会轻易让阿非拉了牛去卖呀,你就放心吧。
现就明白点告诉你,我假期打工还算顺利,四十天勉强弄到手千余元,现汇五百元给你,望你收到汇票后速去邮局取款来再作如下处理:
(一)请挤出150元给大姨妈,让她好安排请人来帮忙收割庄稼;
(二)再挤出三至四十元买套童装给舅家阿金哥儿子。其余的你留做生活费。再过半月我再汇三几百元补你做生活费。话就如此,不必再来信。
匆匆!
顺祝进步!
你哥阿元亲笔
  
    				
					
                    
                    
	
                                                
                                            
                                            
                                            
                                            
                                小伙子们这才摇头走出商场来,家乡人都对吴非:多亏你只带这十多斤来,若你带到二十斤以上的话,还不知道他姓张的收完不完哩。
89、路上,日,外
吴非用手抓头发:那该去做什么好哩?看来只有去做点违法的才找到钱。
家乡人都睁大了眼:你敢跑白粉生意吗?只有这一门生意才找得钱快哩。
吴非大拍胸脯:咋不敢?哪怕是人口买卖,诈骗盗窃,抢劫杀人都敢做。
家乡人有一个又问了:有门路吗?
吴非:就是还没找到门路喽。
另一个小伙也诚恳地:既敢冒险又不怕杀头也得有本钱。在云南边境,仅买一两白粉也要千元以上,何况你既然想做这种生意了,不买来一斤至少也要半斤才找得到钱呀,反正本钱越多越好。
姗姗扭脸过来对吴非说:我们只二千来块,咋做得成这种生意?
有三个小伙都摆手:那绝对做不成的,本钱起码要有万元。
未说话的另一个小伙也补充:最少得有五几千才敢去做。
吴非苦恼地:那我们先去哪找得到本钱哩?
有个小伙接话:只有先找工干,须有三、四千元来补充才可回去做这种买卖。
姗姗恳求:请帮忙我俩找两份工吧,兄弟们,我们能找得点钱忘不了你们。
那俩小伙:我们在五金厂,那厂现在还招工,你们能不能干得了?
“月收入能有多少?”吴非极其关切地问。
有个小伙回答:白天做,晚上还加班到十一点的话,每个月可超一千元。
他两个懒鬼考虑了好久:好吧,那麻烦你们几兄弟带我们去看一看。
“愿做就走嘛。”那两个小伙也爽快。
这两个脓包随后家乡人进了一个管理区去。
90、杨树村吴言家,上午,外
吴言在次日天才麻麻亮就赶早上镇里乘早客车回省城去了。
稍晚一会儿,翠喜也说家里事多,到中午就赶紧返回了家来。
于是就只剩下吴芳陪着大姨妈放牛、割草、聊天。
字幕:20天后。
陈英子对吴芳说:我担心老屋子没人管,虽说没留粮食在家了,但我感觉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加上你俩的书学杂费都靠你哥去打拼,我咋好意思让你们再负担我哩。
吴芳掉泪了。于是安慰起老人:大姨妈,您别担心,我哥因为找得了兼职做,我们吃粮穿衣才没问题,他悄悄告诉我,他现在有五千多块存款哩。
当姨妈的笑了:他真的很有出息!很有出息!
91、杨树村村前河边,日,外
陈英子在河边放牛。她听到杨树村的小孩子在议论,他们的父母正忙着卖粮给他们交新学期的书学杂费。
陈英子抬头望望天叹气了:我真憨,真蠢呀!孩子们都要上学去,自己也不知道回家去。
中午,陈英子吃过中饭,就对吴芳说:芳儿,今儿你跟姨妈守牛,我回去看屋里一趟来。
吴芳也睁大了眼: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陈英子摆手,笑了笑:我还是回去看看老屋一趟来,看看那懒鬼是否返回家来卖房子。
吴芳:还有族人看着哩。
但陈英子一说过就真的回了她的二里铺的家去了。
92、陈英子家,日,外
陈英子恰回到家来,族人便迎了出来:您还是不放心老屋,终究回来看看啦。
老英子可笑起来:我是想来问问大家,阿非这厮儿是不是回过家来呀?
族人们争先抢答:有我们在,借他一百个胆他也不敢来。
陈英子又问问日子已到什么时候。族人立马回答她,都八月二十八号了。
陈英子“如梦方醒”:我得快快去牵了牛回家来。
可族人却疑惑不解:您老咋要这样做呢?在那儿不好吗?
陈英子跑出村去。待族人跑出村来,陈英子早已消失于村外的荒寂小道上。
93、杨树村河边,下午,外
老英子恰一跑到杨树村边,已是下午四点半钟了。
陈英子恰一来到村前小河边,就看见了吴芳果真在帮她看牛。
老英子赶忙走过去,吴芳也看见了她的脸,笑开了:姨妈,我牵牛来这里等您好久了。
当姨妈的英子可笑了说:来啦,我们坐一下我可要牵牛回到我的二里舖去了。
吴芳马上睁大了眼问:为什么,姨妈?为什么要牵了牛回去?您担心我们没饭吃吗?
陈英子走过来:金富大伯说,阿非这厮儿没再回来过。他可能死哪儿去了吧。这样我就放心了,我坐一下我可要牵了牛回去,我请你送我走一程吧。
吴芳差不多哭了:为什么要走呢,姨妈?您才过来几天就走了,我哥听到后可要骂我哩。
老英子笑了:好孩子,我要回去看看庄稼了,我都听到一些孩子已去学校报到领书哩。
吴芳太难过,几乎抽泣了:姨妈,我们还有三、四天才去报名入学哩。就算我去上学,您也要守家等我呀。
吴芳还哭出了声来,并抹泪:大姨妈呀,前年清明过后我们就没了妈,您来帮守家,就等于我们的妈活过来了,您就是我们的妈呀。您不走最好,要看庄稼就由我去看了来。
当姨妈的可泪眼朦胧了:孩子啊,你真蠢,我去了我不会回来么?
吴芳哭着哀求:不要去啊,姨妈。星期五我都会回来陪您到星期天再转去呀。
老英子边说边走过来牵起了她的那头老黄牛。
吴芳只好擦干眼泪,送了老姨妈一程直至送她到家来。
94、陈英子家,夜,内
这一晚,吴芳在大姨妈家直接掉泪了大半个晚上。
吴芳哭:姨妈啊,您这样怕连累我们,怎么挽留您也要回来,您教我咋好跟言哥交待呀。
老英子抹泪:孩子呀,等你们先把书都读毕业了吧,到那时候我也上不了坡,干不了重活啦。到那时候我再搬过去给你们守家。我怎么会前世修好遇上你们哩……
这晚,一盏孤灯伴长夜。面对面坐着的母女俩,泪水汪汪,桌子上的饭菜,早凉了。最后,母女俩都干脆不吃了饭,干脆边抹泪边收拾碗筷进厨房去。
老英子一直泪水涟涟,一再回绝吴芳:孩子,我来了我不会回去看你吗,主要是我还栽有辣椒、茄子,我要上坡去望一望。姨妈哪怕想死也要死在这老屋里哩。
吴芳只会抽噎着,说不出来什么话。
陈英子又再安慰:你们先把学业完成,等走上工作岗位后,姨妈一定会搬过去跟你兄妹俩住一块。至于阿非可能会来拆房卖柱,但我搬去跟你们住了我眼不见心不烦。
95、村后山梁上的庄稼地,上午,外
天亮后,翠喜听说大姨妈和芳姐昨晚就牵牛回来了,都跑过来陪伴了吴芳和大姨妈聊天。
这天三母女一吃过早饭后就上坡去看看庄稼了。
直到下午六点钟她们方返回到家里来。
陈英子催吴芳快回去洗衣服,收拾家里一下。明早好进城上学校报名去。
吴芳这时又恋恋不舍地抹泪同姨妈和翠喜道别走了。
临别,吴芳这样对翠喜:翠喜阿妹,麻烦你替我照顾好姨妈。
翠喜跟着掉泪下来,说不出了什么话。
吴芳走了,还扭头过来:我会给你来信的。
她们站在门口看着吴芳远去,翠喜这才搀扶着姨妈返回堂屋来。
96、客车上,日,内
第二天,吴芳在家里清洗了半天的衣物。
下午就收拾好了家,便提钥匙串去交给了舅妈。
一回家便扛起一只大提包上了本镇乘专线客车进城,就到市师范学校报到去了。
97、省师大男生宿舍,日,内
字幕:五天后。
在省师大读书的吴言便收到了阿妹吴芳寄来的一封信。
(一位少女的画外音开始:)
好阿言,我哥:
前几天临开学日子,大姨妈就牵牛走了,我怎么挽留也挽留不了她。那天我哭了,可她执意要走,我只好陪送了一程,并于当晚跟她同宿了一晚,互相谈了很多话。可她总说回去了才好去看庄稼,好看看她亲手创立并巩固下来的家业。我如何规劝,她也只说等我们先把书读毕业了,她再搬过来跟我们住。到那时,随非哥他小两口咋玩也好。
哥,你说我该咋办呢?第二天我和翠喜陪她上坡看看了半天时间的地,也顺便去看看了她的水田,确实今年她的庄稼长势喜人。那天下午我临别时,只好把重任又托付给了翠喜。我觉得我真对不住了大姨妈和翠喜。为此才给你来信,请你能回函定个决策为好。
顺致康乐
你妹阿芳亲笔
97年9月3日
98、市师范学校内,日,
字幕:五天后。
吴芳便在学校收到了吴言寄来的一封信和一张五百元的汇票。
吴芳赶紧拆开信件来看。吴言那清晰流利的行楷字就呈现于眼前了。
她赶紧认真地读信起来:
(一位小伙子的画外音:)
我妹、阿芳:
你来信昨已收悉!
你信上说大姨妈已牵牛回去,我不怪你,就是我在她也同样要牵走的,请别伤心。
我们叫她牵牛过来跟我们同住,是因为大表哥阿非不争气她才迫不得已。一旦她了解到阿非已真远离家乡,她自会牵牛回去的。何况你也要入学,她还有那么多庄稼地正需要她回去看管。她回去是她实在离不开自己始终耕耘的土地呀。至于担心她的牛是否会有闪失,我想她还有族人嘛。那些堂伯叔父是不会轻易让阿非拉了牛去卖呀,你就放心吧。
现就明白点告诉你,我假期打工还算顺利,四十天勉强弄到手千余元,现汇五百元给你,望你收到汇票后速去邮局取款来再作如下处理:
(一)请挤出150元给大姨妈,让她好安排请人来帮忙收割庄稼;
(二)再挤出三至四十元买套童装给舅家阿金哥儿子。其余的你留做生活费。再过半月我再汇三几百元补你做生活费。话就如此,不必再来信。
匆匆!
顺祝进步!
你哥阿元亲笔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