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986
阅读:6206
发表:2018/9/18
45章 主旋律,爱情,都市 小说
《爱相随》第41章
1
…
40
41
42
…
4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是吗?那是你的家乡吗?去,正好你也可以顺路回家看看啦。”没想到周老板立刻爽快地表了态。
“是吗?我们厂也在千方百计寻找适合养殖东北林蛙的资源环境,要是能在邻市开发出一处林蛙养殖基地,对扩大生产规模是再好不过了,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吧?”丽人口服液生产厂的老总对路松林的建议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周老板话音一落,他马上附和道。
说走就走,三辆轿车掉头直奔路松林的家乡而去。
“现在看到的这一大面山林、沟塘,都是我们村的。”村支书,一个粗粗憨憨的中年汉子,骄傲地挥着手,朗声说。
烟囱山,位于长白山余脉,山高林密。站在山上,俯瞰脚下上万亩茂密的原始森林,耳边倾听着林涛的轰鸣,周老板兴奋不已,学着村支书的样子,用手将视野中目力所及的林、沟、塘满满地向怀中一划拉:“我要把这一大片林地都买下,养林蛙,作为我们深圳丽人口服液分厂的源料基地,你们看怎样啦?”
“太好了!”
“好!”
同来的人随声附和。
周老板更兴奋了,立刻转向村支书:“现在就回村里去啦,先草签一个意向协议,等我回深圳总部筹措好资金,搞好项目可研,再签正式合同,怎么样?”
“行行,这太好了!”
“当然行了,现在就回村去,先签个意向。”
能引来这么大的投资项目,村里的“最高统帅”当然是求之不得。出去请都请不来呢,这送上门来的好事,焉有不行的道理?一行人立马随其回到村部,很快就签好了意向协议。在饱餐了一顿农家饭菜之后,周老板的车队马不停蹄地向丽人口服液生产厂驶去,又与厂家草签了一个合作意向。第二天一早,他就带路松林和秘书直奔桃仙机场,乘当天的班机飞回了深圳。
“这次别回县城看女儿和母亲了,先跟我回深圳,我估计最长不会超过两个月,你就可以回来啦,那时再去看她们吧。我想,以后你会有许多时间去看她们的。”临走前,周老板对路松林说。
周老板的话,路松林没听明白。要炒我的鱿鱼吗?可看周老板的态度又不像。究竟是怎么回事,琢磨半天也没弄明白。
半个月后,路松林心里揣着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原来,周老板决定派他回家乡来工作,让他负责主抓丽人口服液生产厂深圳分厂林蛙基地事宜。
“我在决定上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想到让你回去帮我把这个项目搞上去。这件事,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再说了,你也四十好几的人了,不能总给我当保镖。所以,我决定让你回去,牵头办这事,你看怎样啦?”
操着一口广州普通话,拉着长音说话的口音,路松林还是不能适应,不过,耳朵尽管不舒服,心里却很舒服。周老板这么信任自己,一年来他第一次感受到激动是什么滋味,也让他在经历了人生最黑暗时期之后,看到了美好曙光。
“周总,你放心,你这么信任我,我就是头拱地也要把这件事办好,用我的人格作保证!”
“我相信你,快一年了,我一直在观察你,这件事交给你办我最放心。”
于是,一个月后,带着周老板的信任和委托,路松林又飞回了家乡,开始着手丽人口服液生产厂深圳分厂林蛙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回来之前,路松林抽空去了一趟沈宏雷的公司,要离开了,怎么也应该跟战友告个别。不过他没有见到沈宏雷本人,只是见到了他公司的副总。两人简单交谈了一下。从与副总的谈话中,路松林了解到沈宏雷的公司已经渡过了难关,找到了香港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在对方投入了部分资金后,沈宏雷设想的那个海南药业分公司已经破土动工,开始兴建了。沈宏雷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建设上,此时就在海南工地上坐阵指挥,督促工程建设,几乎很少回深圳总部,这边的生意完全交给了留守人员。路松林悄悄松了一口气:这就好了,沈宏雷还算是一个能人,没有被经济浪潮给淹灭掉!这下,自己可以放心地回家乡去了。
从深圳一回来,他就忙开了,项目刚开始上,前期有许多工作要做。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忙得脚打后脑勺:跑外交,雇人工,聘请技术顾问,勘察地形,在山下修建林蛙越冬池和孵化池。整个几千亩的山林,沟沟岔岔几乎都让他跑了个遍。马上就要入冬了,得赶在上冻前把越冬池和孵化池建好,以便为明年开春大量繁殖林蛙做准备。
这期间,他就住在山里,几乎没有时间回县城里看看母亲和女儿,只在需要去城里办事时,才抽空回趟家,看一眼一老一小,送点生活费回去,顺便了解一下女儿的学习情况。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很争气,学习很好,名次总能排在前面,看来考上大学是没问题了。
听说路松林回来了,县公安局特意派小姜和李小莉来找他,请他回了一趟局里。有了他的配合,顾洪春和虎虎那叔侄俩的案子总算可以了结了。
一天,小姜下乡办案路过四平乡,特意上山来看路松林。唠了几句林蛙基地建设的事,小姜便话题一转,神秘地:“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怀疑的那个人,尚福全,被立案侦察了。”他还是习惯地称路松林为“头”。
“怎么揪起来的?”路松林很感兴趣。
“是由一封密告信引起来的。据说写密告信的人是个知情人,把尚福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事写得非常具体。我分析,这个写密告信的人,不是做过会计就是当过现金出纳,来龙去脉写得再清楚不过了。”话说得有点神秘。
“知情人?会是他吗?”
眼前浮现出那个知情会计的身影 ,一定是他。看来当时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看到了效果。路松林陷入了沉思。
“是吗?我们厂也在千方百计寻找适合养殖东北林蛙的资源环境,要是能在邻市开发出一处林蛙养殖基地,对扩大生产规模是再好不过了,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吧?”丽人口服液生产厂的老总对路松林的建议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周老板话音一落,他马上附和道。
说走就走,三辆轿车掉头直奔路松林的家乡而去。
“现在看到的这一大面山林、沟塘,都是我们村的。”村支书,一个粗粗憨憨的中年汉子,骄傲地挥着手,朗声说。
烟囱山,位于长白山余脉,山高林密。站在山上,俯瞰脚下上万亩茂密的原始森林,耳边倾听着林涛的轰鸣,周老板兴奋不已,学着村支书的样子,用手将视野中目力所及的林、沟、塘满满地向怀中一划拉:“我要把这一大片林地都买下,养林蛙,作为我们深圳丽人口服液分厂的源料基地,你们看怎样啦?”
“太好了!”
“好!”
同来的人随声附和。
周老板更兴奋了,立刻转向村支书:“现在就回村里去啦,先草签一个意向协议,等我回深圳总部筹措好资金,搞好项目可研,再签正式合同,怎么样?”
“行行,这太好了!”
“当然行了,现在就回村去,先签个意向。”
能引来这么大的投资项目,村里的“最高统帅”当然是求之不得。出去请都请不来呢,这送上门来的好事,焉有不行的道理?一行人立马随其回到村部,很快就签好了意向协议。在饱餐了一顿农家饭菜之后,周老板的车队马不停蹄地向丽人口服液生产厂驶去,又与厂家草签了一个合作意向。第二天一早,他就带路松林和秘书直奔桃仙机场,乘当天的班机飞回了深圳。
“这次别回县城看女儿和母亲了,先跟我回深圳,我估计最长不会超过两个月,你就可以回来啦,那时再去看她们吧。我想,以后你会有许多时间去看她们的。”临走前,周老板对路松林说。
周老板的话,路松林没听明白。要炒我的鱿鱼吗?可看周老板的态度又不像。究竟是怎么回事,琢磨半天也没弄明白。
半个月后,路松林心里揣着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原来,周老板决定派他回家乡来工作,让他负责主抓丽人口服液生产厂深圳分厂林蛙基地事宜。
“我在决定上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想到让你回去帮我把这个项目搞上去。这件事,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再说了,你也四十好几的人了,不能总给我当保镖。所以,我决定让你回去,牵头办这事,你看怎样啦?”
操着一口广州普通话,拉着长音说话的口音,路松林还是不能适应,不过,耳朵尽管不舒服,心里却很舒服。周老板这么信任自己,一年来他第一次感受到激动是什么滋味,也让他在经历了人生最黑暗时期之后,看到了美好曙光。
“周总,你放心,你这么信任我,我就是头拱地也要把这件事办好,用我的人格作保证!”
“我相信你,快一年了,我一直在观察你,这件事交给你办我最放心。”
于是,一个月后,带着周老板的信任和委托,路松林又飞回了家乡,开始着手丽人口服液生产厂深圳分厂林蛙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回来之前,路松林抽空去了一趟沈宏雷的公司,要离开了,怎么也应该跟战友告个别。不过他没有见到沈宏雷本人,只是见到了他公司的副总。两人简单交谈了一下。从与副总的谈话中,路松林了解到沈宏雷的公司已经渡过了难关,找到了香港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在对方投入了部分资金后,沈宏雷设想的那个海南药业分公司已经破土动工,开始兴建了。沈宏雷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个项目的建设上,此时就在海南工地上坐阵指挥,督促工程建设,几乎很少回深圳总部,这边的生意完全交给了留守人员。路松林悄悄松了一口气:这就好了,沈宏雷还算是一个能人,没有被经济浪潮给淹灭掉!这下,自己可以放心地回家乡去了。
从深圳一回来,他就忙开了,项目刚开始上,前期有许多工作要做。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忙得脚打后脑勺:跑外交,雇人工,聘请技术顾问,勘察地形,在山下修建林蛙越冬池和孵化池。整个几千亩的山林,沟沟岔岔几乎都让他跑了个遍。马上就要入冬了,得赶在上冻前把越冬池和孵化池建好,以便为明年开春大量繁殖林蛙做准备。
这期间,他就住在山里,几乎没有时间回县城里看看母亲和女儿,只在需要去城里办事时,才抽空回趟家,看一眼一老一小,送点生活费回去,顺便了解一下女儿的学习情况。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很争气,学习很好,名次总能排在前面,看来考上大学是没问题了。
听说路松林回来了,县公安局特意派小姜和李小莉来找他,请他回了一趟局里。有了他的配合,顾洪春和虎虎那叔侄俩的案子总算可以了结了。
一天,小姜下乡办案路过四平乡,特意上山来看路松林。唠了几句林蛙基地建设的事,小姜便话题一转,神秘地:“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怀疑的那个人,尚福全,被立案侦察了。”他还是习惯地称路松林为“头”。
“怎么揪起来的?”路松林很感兴趣。
“是由一封密告信引起来的。据说写密告信的人是个知情人,把尚福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事写得非常具体。我分析,这个写密告信的人,不是做过会计就是当过现金出纳,来龙去脉写得再清楚不过了。”话说得有点神秘。
“知情人?会是他吗?”
眼前浮现出那个知情会计的身影 ,一定是他。看来当时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看到了效果。路松林陷入了沉思。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