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她想起蒙克的忠告,尽量避免与他们目光接触。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包围圈的中心,周围只能听见俄语。
俄国兵们唱着、跳着、喝着酒。
一个喝醉的红军战士踉跄地走向特劳德,要给她酒喝。
特劳德吓坏了。这时彼得紧紧地抓住她的手,拉着她继续往前走。
终于他们把“俄罗斯式的庆祝”抛在了身后。
特劳德和彼得手牵着手,终于走上寂静的、被人遗弃的街道上。
170.舒尔特海斯啤酒厂/地下室/内景
人们都坐在椅子和木板床上。
赫威尔身着外交官服也弯着腰坐在离士兵不远处的一张木板床上。
申克起身走向屋子的前方。
当他经过赫威尔跟前的时候,赫威尔抬起头看着他——
赫威尔:您愿意到我这儿坐会儿吗?
申克:当然……
申克坐到赫威尔的身边。
赫威尔:您为什么要继续活下去?
申克:那您……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赫威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毒药胶囊——
赫威尔:您看,这是元首给我的……
申克:作为最后的奖励?……
赫威尔苦笑着——
赫威尔:也许是吧……希特勒在告别时将它给了我……他要我向他许诺,一旦被捕,就服毒自杀。
申克惊骇万分——
申克:他让您做出自杀的承诺……到底是为什么?……
赫威尔:……可能他不想让我在受
胁迫的情况下说出不利于他的事情吧。
申克:可您是外交官……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您是受保护的。
赫威尔耸耸肩。
申克坚持自己的看法——
申克:您不一定非要坚持自己的许诺……这又能有什么用呢?
突然,一个在门口警戒的士兵打开手枪的保险。
士兵:他们来了……
房间里所有在场的人全都跳了起来,打开手枪的保险,把枪对准门口。
申克也不例外。
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着整个房间。
德军上校军官克劳森手里拿着一块白布出现在门口处。
克劳森:别开枪……战友们,已经宣布投降了,战争结束了。
士兵和其他人都慢慢放下手枪。
克劳森:……过去了……
赫威尔咬开他手里的那个毒药胶囊,然后将手枪顶住自己的太阳穴——
随着啪啪两声枪响,人们猛地转过身看到——
赫威尔和施特尔都倒下了。
他们的手枪滑落在地上。
171.瓦尔德大街/外景/白天
特劳德和彼得坐在街旁。
不时有一些平民提着他们可怜的家当从他们面前经过。
还有几个人拉着小推车。
然而,眼前已经是一番和平景象了。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射下来。
突然彼得像是发现了什么,他跳起来向前面的一座桥跑去。
他从岸边的草丛中拽出一辆自行车,然后朝特劳德扮了个鬼脸。
特劳德也朝彼得扮了个鬼脸。
172.瓦尔德大街/外景/白天
特劳德骑车带着彼得向我们驶来。
彼得坐在前面的车梁上。
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疲倦的脸上。
银幕渐隐成黑色。
字幕:
德国于1945年5月7日全面投降。
敌对行动于5月8日午夜停止。
到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
有600万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集中营里被杀害。
盖尔达·克里斯蒂安成功地突围,并且没有被俘虏。她于1997年4月14日死于杜塞尔多夫。
恩斯特-君特·申克教授、博士成为苏军战俘,1953年10月被释放。1998年12月21日死于亚琛。
威廉·蒙克将军也成为苏军战俘,1955年被释放。2001年8月6日死于埃肯福德附近的达姆普。
赫尔穆特·魏德林将军1955年死于苏军战俘营。
维尔纳·哈泽教授在地下野战医院被捕。1945年死于苏军战俘营。
奥托·龚舍成为苏军战俘,1956年5月从民主德国的堡岑重刑监狱释放。2003年死于波恩附近的洛玛。
哈娜·莱驰幸存下来。她死于1979年8月28日。生前曾多次创造滑翔飞行与动力飞行的世界记录。
罗伯特·里特·冯·格莱姆于1945年5月24日在萨尔茨堡自杀。
康斯坦莎·曼齐娅莉在柏林大逃亡中失踪。
海因茨·林格和约翰尼斯·亨彻尔成为苏军战俘。林格于1955年被释放。1982年死于不来梅。亨舍尔于1955年被释放,1982年4月27日死于阿彻恩。
阿尔伯特·施佩尔于1945年在弗伦斯堡被捕。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20年监禁。1966年被释放,1981年死于伦敦。
凯特尔和约德尔将军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死刑并被处决。
赫尔曼·戈林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在囚室中自杀。
海因里希·希姆莱试图用化名逃亡,被发现后自杀。
马丁·鲍曼和路德维希·施图姆普菲格医生于1945年5月2日在雷尔特火车站附近服毒自杀。
罗库斯·米施1955年被苏联战俘营释放,仍生活在柏林。
特劳德·容格被西方同盟国甄别为“年轻的追随者”。后曾在不同企业继续从事文秘工作,直至2002年死于慕尼黑。
影片《死角》片断
如今已经成为一位老妇人的特劳德·容格面对摄影机:
特劳德尔·容格:诚然,纽伦堡审判曾经带给我极大的震惊——那被杀害的600万犹太人与其他种族信仰的人,对我来说是十分震撼和可怕的现实。但是我并没有将它同我个人的过去联系在一起。我曾经以我个人没有责任,并且对真实情况不了解作为自我解脱的理由。直到有一天,当我路过弗朗茨-约瑟夫大街上为苏菲·绍尔(注6)立的纪念碑时,我看到,她和我同年出生,就在我去做希特勒秘书那年,她被杀害了。那一刻我深切的感受到,年轻不是借口。这或许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
(全剧终)
注释
注1:胡姆斯为特劳德未婚时的父姓。
注2:莱茨是德国文件夹的著名品牌。
注3:历史上象征德意志帝国的妇女形象。
注4:这一场景与不同的图片剪辑一起。
注5:舒尔特海斯为柏林最知名的啤酒品牌。
注6:汉斯·绍尔(1918—1943)是德国慕尼黑的医科大学生,其妹索菲·绍尔(1921—1943)是攻读生物与哲学的大学生。他们组织了著名的反纳粹组织《白玫瑰》,曾多次不顾生命危险,在慕尼黑大学与周边城市散发传单,呼吁推翻纳粹政权。因而不幸被捕,4天后,年仅24岁的汉斯·绍尔与年仅22岁的索菲·绍尔被处决。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包围圈的中心,周围只能听见俄语。
俄国兵们唱着、跳着、喝着酒。
一个喝醉的红军战士踉跄地走向特劳德,要给她酒喝。
特劳德吓坏了。这时彼得紧紧地抓住她的手,拉着她继续往前走。
终于他们把“俄罗斯式的庆祝”抛在了身后。
特劳德和彼得手牵着手,终于走上寂静的、被人遗弃的街道上。
170.舒尔特海斯啤酒厂/地下室/内景
人们都坐在椅子和木板床上。
赫威尔身着外交官服也弯着腰坐在离士兵不远处的一张木板床上。
申克起身走向屋子的前方。
当他经过赫威尔跟前的时候,赫威尔抬起头看着他——
赫威尔:您愿意到我这儿坐会儿吗?
申克:当然……
申克坐到赫威尔的身边。
赫威尔:您为什么要继续活下去?
申克:那您……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赫威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毒药胶囊——
赫威尔:您看,这是元首给我的……
申克:作为最后的奖励?……
赫威尔苦笑着——
赫威尔:也许是吧……希特勒在告别时将它给了我……他要我向他许诺,一旦被捕,就服毒自杀。
申克惊骇万分——
申克:他让您做出自杀的承诺……到底是为什么?……
赫威尔:……可能他不想让我在受
胁迫的情况下说出不利于他的事情吧。
申克:可您是外交官……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您是受保护的。
赫威尔耸耸肩。
申克坚持自己的看法——
申克:您不一定非要坚持自己的许诺……这又能有什么用呢?
突然,一个在门口警戒的士兵打开手枪的保险。
士兵:他们来了……
房间里所有在场的人全都跳了起来,打开手枪的保险,把枪对准门口。
申克也不例外。
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着整个房间。
德军上校军官克劳森手里拿着一块白布出现在门口处。
克劳森:别开枪……战友们,已经宣布投降了,战争结束了。
士兵和其他人都慢慢放下手枪。
克劳森:……过去了……
赫威尔咬开他手里的那个毒药胶囊,然后将手枪顶住自己的太阳穴——
随着啪啪两声枪响,人们猛地转过身看到——
赫威尔和施特尔都倒下了。
他们的手枪滑落在地上。
171.瓦尔德大街/外景/白天
特劳德和彼得坐在街旁。
不时有一些平民提着他们可怜的家当从他们面前经过。
还有几个人拉着小推车。
然而,眼前已经是一番和平景象了。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射下来。
突然彼得像是发现了什么,他跳起来向前面的一座桥跑去。
他从岸边的草丛中拽出一辆自行车,然后朝特劳德扮了个鬼脸。
特劳德也朝彼得扮了个鬼脸。
172.瓦尔德大街/外景/白天
特劳德骑车带着彼得向我们驶来。
彼得坐在前面的车梁上。
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疲倦的脸上。
银幕渐隐成黑色。
字幕:
德国于1945年5月7日全面投降。
敌对行动于5月8日午夜停止。
到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
有600万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集中营里被杀害。
盖尔达·克里斯蒂安成功地突围,并且没有被俘虏。她于1997年4月14日死于杜塞尔多夫。
恩斯特-君特·申克教授、博士成为苏军战俘,1953年10月被释放。1998年12月21日死于亚琛。
威廉·蒙克将军也成为苏军战俘,1955年被释放。2001年8月6日死于埃肯福德附近的达姆普。
赫尔穆特·魏德林将军1955年死于苏军战俘营。
维尔纳·哈泽教授在地下野战医院被捕。1945年死于苏军战俘营。
奥托·龚舍成为苏军战俘,1956年5月从民主德国的堡岑重刑监狱释放。2003年死于波恩附近的洛玛。
哈娜·莱驰幸存下来。她死于1979年8月28日。生前曾多次创造滑翔飞行与动力飞行的世界记录。
罗伯特·里特·冯·格莱姆于1945年5月24日在萨尔茨堡自杀。
康斯坦莎·曼齐娅莉在柏林大逃亡中失踪。
海因茨·林格和约翰尼斯·亨彻尔成为苏军战俘。林格于1955年被释放。1982年死于不来梅。亨舍尔于1955年被释放,1982年4月27日死于阿彻恩。
阿尔伯特·施佩尔于1945年在弗伦斯堡被捕。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20年监禁。1966年被释放,1981年死于伦敦。
凯特尔和约德尔将军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死刑并被处决。
赫尔曼·戈林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在囚室中自杀。
海因里希·希姆莱试图用化名逃亡,被发现后自杀。
马丁·鲍曼和路德维希·施图姆普菲格医生于1945年5月2日在雷尔特火车站附近服毒自杀。
罗库斯·米施1955年被苏联战俘营释放,仍生活在柏林。
特劳德·容格被西方同盟国甄别为“年轻的追随者”。后曾在不同企业继续从事文秘工作,直至2002年死于慕尼黑。
影片《死角》片断
如今已经成为一位老妇人的特劳德·容格面对摄影机:
特劳德尔·容格:诚然,纽伦堡审判曾经带给我极大的震惊——那被杀害的600万犹太人与其他种族信仰的人,对我来说是十分震撼和可怕的现实。但是我并没有将它同我个人的过去联系在一起。我曾经以我个人没有责任,并且对真实情况不了解作为自我解脱的理由。直到有一天,当我路过弗朗茨-约瑟夫大街上为苏菲·绍尔(注6)立的纪念碑时,我看到,她和我同年出生,就在我去做希特勒秘书那年,她被杀害了。那一刻我深切的感受到,年轻不是借口。这或许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
(全剧终)
注释
注1:胡姆斯为特劳德未婚时的父姓。
注2:莱茨是德国文件夹的著名品牌。
注3:历史上象征德意志帝国的妇女形象。
注4:这一场景与不同的图片剪辑一起。
注5:舒尔特海斯为柏林最知名的啤酒品牌。
注6:汉斯·绍尔(1918—1943)是德国慕尼黑的医科大学生,其妹索菲·绍尔(1921—1943)是攻读生物与哲学的大学生。他们组织了著名的反纳粹组织《白玫瑰》,曾多次不顾生命危险,在慕尼黑大学与周边城市散发传单,呼吁推翻纳粹政权。因而不幸被捕,4天后,年仅24岁的汉斯·绍尔与年仅22岁的索菲·绍尔被处决。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