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176
成片时长:约17分钟
阅读:7458
发表:2019/9/23 修改:2019/10/13
小品剧本
节孝巷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序幕:
背景屏幕A:
现今的小巷行人往来,有店铺、餐馆、民宅、节孝巷12号—昆明牙膏
责任有限公司、节孝巷24号—中国共产党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旁白:
这条小巷曾名为牛角坡—节孝巷—新民巷—革命巷—节孝巷。
此五步曲产生于昆明市区中心至高点—云南省政府旁,连通平政街、华山东路、螺峰街、园通街、原来是老昆明东城城墙的青年路、毗邻昆明红十字会医院的一条狭窄的小巷。
这小巷既然是从省政府至高点穿行到市内主河盘龙江畔的青年路,此巷道必定坎坎坡坡的了,它的凸凹形态似牛角,就有了牛角坡的名称。
背景屏幕B:
字幕:清朝年间
一个眼瞎的小男孩沿巷道挨户乞讨,遭到污水泼、狗咬。
一中年妇女将瞎眼孩子拉进家里,为他擦拭泪水。
妇女旁白:可怜的孩子,就让我这居孀守寡,靠浆洗、缝补淘生,也是可怜之人做你的妈妈吧!
背景屏幕C:
字幕:多年之后
妇女老态龙钟,行动艰难。
瞎眼成年乞丐手捧瓦钵给老妈妈喂食。
旁白:守节、善良的妇女养育了瞎眼的小乞丐。
反哺、孝顺的孩子用乞讨来的食物供养母亲,为其送终。
他们受到当地民众的尊敬,在他们生活之地建了“节孝坊”。
此坊因战乱现已无存,巷道因而亦称“节孝巷”了。
据传此坊的题墨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御笔。
第一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28号、三间四耳的院内、屋内,清朝民宅布置。
枪炮声中一护国起义军战士匆匆入室,战士向迎出的父母跪别。
母亲:孩儿,你……?你这是怎么啦?
父亲:孩子,有什么话起来说!
战士起身:请恕孩儿不孝!
父亲:怎么回事?
战士:孩儿这就要远离双亲,出征去了。
母亲:啊!?你说什么?出征?
战士:是的。我们护国军刚刚开过誓师大会,即时就要出发了。
父亲:你参加的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成立了民国,这怎么又要出征?
战士:是的。父亲,清朝是灭亡了,这都到民国四年了。可是窃国大盗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要在民国五年元旦黄袍加身,登基做皇帝。我们不能让此贼得逞啊!
母亲:啊呀!你们这是又要造反啊?!
战士:妈!这是护国,是护国起义。
弟弟:哥哥,谁是你们的统令?
战士:当然还是辛亥革命时的云南的三大统令啦?
妹妹:哥,哪三大统令?
战士:护国三个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第三军司令唐继尧。
母亲:儿子啊!别司令不司令啦!父母高堂在,儿不远行,这才是孝道。何况这可是去打仗,我不能让你去啊!
弟弟:母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家尽职尽责更为重啊!让我哥去吧!
妹妹:妈妈,家里还有我们在您身边,我们会替哥哥尽孝道的。
父亲:去吧!孩子!记得家里有我们,胜利早回家!
第二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七日
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24号、院内、屋内,民国民宅布置。
青年周霄、李鑫、黄丽生、吴澄、杨淑德等就坐室内。
李鑫: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会议。各位请自
我介绍!我先来,我姓李,名鑫。云南藉。经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
毛泽东推荐,受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派,到昆明筹建中
共地方组织,已经建立了党小组,今天成立中共特别支部。
周霄:我名为周霄,这儿是我家。我和黄丽生同志也是受毛泽东和陈延年同
志委派,到昆明先建立中国国民党特派云南农民运动办事处。
黄丽生:我黄丽生,云南人。我和周霄均是从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
吴澄:我吴澄,严英武、杨淑德均是李鑫同志介绍、发展加入共产党的,党小组成员。
李鑫: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决定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委员李鑫、杨淑德,周霄、黄丽生专任农民运动特派员。我们进行商讨下一步工作计划。
画外音:在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云南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运动蓬勃发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二七年二月
王德三等人风尘朴朴走进节孝巷24号
画外音:王德三等十多名共产党员受广东区委派,来到昆明,加强云南党的
工作,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王德三因被叛徒出
卖被捕,于1930年12月31日英勇就义。此联络点停用。
第三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三七年十月五日
昆明巫家坝飞机场。白天。
机场一侧搭建的台子上挂着‘欢送第六十军奔赴抗战前线’的横幅,场边有昆明各界组织的五千人的欢送群众,他们挥动着手里彩色的小旗子,不停的在呼口号。
口号声:“誓灭倭寇,保卫祖国!”
“卢军长,打!打败小日本!”
“三位师长,杀!杀!杀!杀死侵略者。”
门 字幕: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晚
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二十八号,民宅室内。
十多名昆明女学生聚集室内。
张芝:同学们,我们云南省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重九起义”、“护国战争”我们云南都走在了最前列。如今国难当头,日本鬼子打进了我们的国家,保土守国的职责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同样要勇敢的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同学们,我们能担起这份责任吗?
众:能!
段竞强:十月五日我们都参加了在巫家坝飞机场举行的,我云南省第六十军离开本土,出省参加抗日的誓师大会,男儿们勇敢上前,为国不怕流血牺牲,我们一定要跟上。
吴佩莲:当卢汉军长举起左臂宣誓:“以牺牲的决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战!”
继而是全场官兵雷鸣般的宣誓:“以牺牲的决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战!”
在全场掌声、口号中,我的心快跳了出来。
范桂英:对,尤其当整列队伍行进时,我全身的血液在沸腾,为我们云南的好男儿们骄傲。
张芝:走!去省政府请愿,要求组建云南第六十军女子团!
众:走!参军上前方!打败日本侵略者!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昆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彩色的抗日和欢送‘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欢送云南花木兰!’的标语,街道上挤满了欢送的人群。
高举红底、黄字‘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旗帜,六十名身着灰色戎装的女兵队伍行进。女兵们向街道旁欢送她的姐妹们骄傲的挥手告别。
第四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三八年九月之后的七年。
五华山上升起红色灯笼,一长、两短的警报声中,节孝巷挤满携幼
搀老的从上而下的,跑警报,出城躲避的人群。
日本轰炸机在空中盘旋、投弹。
巨大的轰炸声中节孝巷28号及此宅南、北方方向的民宅被炸毁。
五华山上挂起绿色旗,解除警报的缓悠长声中,节孝巷挤满从下而
上疲惫不堪的回城返家的人群。
站立在被炸毁民宅、死、伤者前的人们叹息、流泪。
青年:瞧瞧!鬼子的炸弹竟然将这参天的大树都连根拔出来了。真是厉害啊!
老者:哼!厉害个屁,瞧瞧!这些房屋虽然被毁,只剩一片瓦砾。可也真是奇怪啊!这被炸毁的房屋,家家的大门头却不倒哇?噢!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不会屈服于日寇的淫威之下的。
青年:对,对!屋倒门头不倒,这显示出我们大中华必定奋起,重建家园。
第五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四零年八月。
老节孝巷11号门外挂《德医魏述征医师诊所》。节孝巷13号门外。
一位中年妇女携女儿从下而上走过石板路的节孝巷,母亲着阴丹士
林兰旗袍,女儿着白色大襟姊妹装、黑色裙学生服。途中遇路人,她们点头招呼,或立足鞠躬。被致礼人回礼。
女儿:妈妈,走过的这位是谁啊?您毕恭毕敬的鞠躬。
妈妈:这位是西南联大的闻一多教授。
女儿:一位教授值得这样?
妈妈:你也该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有学问的人。何况闻一多先生是爱国、进步的民主教育家。我在妇女联合会听过闻先生的讲演,他把中国现在的积弊剖析得十分透澈,又指出今后的方向,真令我信服。
女儿:下次带我去听听吧!
妈妈:不行,不能带孩子。我听回来讲给你听吧。
女儿:他住我们这条巷?
妈妈:对他住13号。那是邹若衡先生的房子。
女儿:邹若衡又是谁?
背景屏幕A:
现今的小巷行人往来,有店铺、餐馆、民宅、节孝巷12号—昆明牙膏
责任有限公司、节孝巷24号—中国共产党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旁白:
这条小巷曾名为牛角坡—节孝巷—新民巷—革命巷—节孝巷。
此五步曲产生于昆明市区中心至高点—云南省政府旁,连通平政街、华山东路、螺峰街、园通街、原来是老昆明东城城墙的青年路、毗邻昆明红十字会医院的一条狭窄的小巷。
这小巷既然是从省政府至高点穿行到市内主河盘龙江畔的青年路,此巷道必定坎坎坡坡的了,它的凸凹形态似牛角,就有了牛角坡的名称。
背景屏幕B:
字幕:清朝年间
一个眼瞎的小男孩沿巷道挨户乞讨,遭到污水泼、狗咬。
一中年妇女将瞎眼孩子拉进家里,为他擦拭泪水。
妇女旁白:可怜的孩子,就让我这居孀守寡,靠浆洗、缝补淘生,也是可怜之人做你的妈妈吧!
背景屏幕C:
字幕:多年之后
妇女老态龙钟,行动艰难。
瞎眼成年乞丐手捧瓦钵给老妈妈喂食。
旁白:守节、善良的妇女养育了瞎眼的小乞丐。
反哺、孝顺的孩子用乞讨来的食物供养母亲,为其送终。
他们受到当地民众的尊敬,在他们生活之地建了“节孝坊”。
此坊因战乱现已无存,巷道因而亦称“节孝巷”了。
据传此坊的题墨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御笔。
第一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28号、三间四耳的院内、屋内,清朝民宅布置。
枪炮声中一护国起义军战士匆匆入室,战士向迎出的父母跪别。
母亲:孩儿,你……?你这是怎么啦?
父亲:孩子,有什么话起来说!
战士起身:请恕孩儿不孝!
父亲:怎么回事?
战士:孩儿这就要远离双亲,出征去了。
母亲:啊!?你说什么?出征?
战士:是的。我们护国军刚刚开过誓师大会,即时就要出发了。
父亲:你参加的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成立了民国,这怎么又要出征?
战士:是的。父亲,清朝是灭亡了,这都到民国四年了。可是窃国大盗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要在民国五年元旦黄袍加身,登基做皇帝。我们不能让此贼得逞啊!
母亲:啊呀!你们这是又要造反啊?!
战士:妈!这是护国,是护国起义。
弟弟:哥哥,谁是你们的统令?
战士:当然还是辛亥革命时的云南的三大统令啦?
妹妹:哥,哪三大统令?
战士:护国三个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第三军司令唐继尧。
母亲:儿子啊!别司令不司令啦!父母高堂在,儿不远行,这才是孝道。何况这可是去打仗,我不能让你去啊!
弟弟:母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家尽职尽责更为重啊!让我哥去吧!
妹妹:妈妈,家里还有我们在您身边,我们会替哥哥尽孝道的。
父亲:去吧!孩子!记得家里有我们,胜利早回家!
第二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七日
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24号、院内、屋内,民国民宅布置。
青年周霄、李鑫、黄丽生、吴澄、杨淑德等就坐室内。
李鑫: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会议。各位请自
我介绍!我先来,我姓李,名鑫。云南藉。经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
毛泽东推荐,受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派,到昆明筹建中
共地方组织,已经建立了党小组,今天成立中共特别支部。
周霄:我名为周霄,这儿是我家。我和黄丽生同志也是受毛泽东和陈延年同
志委派,到昆明先建立中国国民党特派云南农民运动办事处。
黄丽生:我黄丽生,云南人。我和周霄均是从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
吴澄:我吴澄,严英武、杨淑德均是李鑫同志介绍、发展加入共产党的,党小组成员。
李鑫: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决定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委员李鑫、杨淑德,周霄、黄丽生专任农民运动特派员。我们进行商讨下一步工作计划。
画外音:在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云南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运动蓬勃发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二七年二月
王德三等人风尘朴朴走进节孝巷24号
画外音:王德三等十多名共产党员受广东区委派,来到昆明,加强云南党的
工作,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王德三因被叛徒出
卖被捕,于1930年12月31日英勇就义。此联络点停用。
第三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三七年十月五日
昆明巫家坝飞机场。白天。
机场一侧搭建的台子上挂着‘欢送第六十军奔赴抗战前线’的横幅,场边有昆明各界组织的五千人的欢送群众,他们挥动着手里彩色的小旗子,不停的在呼口号。
口号声:“誓灭倭寇,保卫祖国!”
“卢军长,打!打败小日本!”
“三位师长,杀!杀!杀!杀死侵略者。”
门 字幕: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晚
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二十八号,民宅室内。
十多名昆明女学生聚集室内。
张芝:同学们,我们云南省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重九起义”、“护国战争”我们云南都走在了最前列。如今国难当头,日本鬼子打进了我们的国家,保土守国的职责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同样要勇敢的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同学们,我们能担起这份责任吗?
众:能!
段竞强:十月五日我们都参加了在巫家坝飞机场举行的,我云南省第六十军离开本土,出省参加抗日的誓师大会,男儿们勇敢上前,为国不怕流血牺牲,我们一定要跟上。
吴佩莲:当卢汉军长举起左臂宣誓:“以牺牲的决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战!”
继而是全场官兵雷鸣般的宣誓:“以牺牲的决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战!”
在全场掌声、口号中,我的心快跳了出来。
范桂英:对,尤其当整列队伍行进时,我全身的血液在沸腾,为我们云南的好男儿们骄傲。
张芝:走!去省政府请愿,要求组建云南第六十军女子团!
众:走!参军上前方!打败日本侵略者!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昆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彩色的抗日和欢送‘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欢送云南花木兰!’的标语,街道上挤满了欢送的人群。
高举红底、黄字‘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旗帜,六十名身着灰色戎装的女兵队伍行进。女兵们向街道旁欢送她的姐妹们骄傲的挥手告别。
第四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三八年九月之后的七年。
五华山上升起红色灯笼,一长、两短的警报声中,节孝巷挤满携幼
搀老的从上而下的,跑警报,出城躲避的人群。
日本轰炸机在空中盘旋、投弹。
巨大的轰炸声中节孝巷28号及此宅南、北方方向的民宅被炸毁。
五华山上挂起绿色旗,解除警报的缓悠长声中,节孝巷挤满从下而
上疲惫不堪的回城返家的人群。
站立在被炸毁民宅、死、伤者前的人们叹息、流泪。
青年:瞧瞧!鬼子的炸弹竟然将这参天的大树都连根拔出来了。真是厉害啊!
老者:哼!厉害个屁,瞧瞧!这些房屋虽然被毁,只剩一片瓦砾。可也真是奇怪啊!这被炸毁的房屋,家家的大门头却不倒哇?噢!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不会屈服于日寇的淫威之下的。
青年:对,对!屋倒门头不倒,这显示出我们大中华必定奋起,重建家园。
第五幕
背景屏幕:字幕:一九四零年八月。
老节孝巷11号门外挂《德医魏述征医师诊所》。节孝巷13号门外。
一位中年妇女携女儿从下而上走过石板路的节孝巷,母亲着阴丹士
林兰旗袍,女儿着白色大襟姊妹装、黑色裙学生服。途中遇路人,她们点头招呼,或立足鞠躬。被致礼人回礼。
女儿:妈妈,走过的这位是谁啊?您毕恭毕敬的鞠躬。
妈妈:这位是西南联大的闻一多教授。
女儿:一位教授值得这样?
妈妈:你也该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有学问的人。何况闻一多先生是爱国、进步的民主教育家。我在妇女联合会听过闻先生的讲演,他把中国现在的积弊剖析得十分透澈,又指出今后的方向,真令我信服。
女儿:下次带我去听听吧!
妈妈:不行,不能带孩子。我听回来讲给你听吧。
女儿:他住我们这条巷?
妈妈:对他住13号。那是邹若衡先生的房子。
女儿:邹若衡又是谁?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