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6630
成片时长:约86分钟
阅读:5485
发表:2019/9/25
20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达瓦孜秘史》第46集
1-3
46
78
9-10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第一集 1973年初夏,时年已经七十三岁的新疆达瓦孜世家的第五代传人吾休尔大师,在南疆一个煤矿空地上进行达瓦孜演出,观众如云。这是民间杂技团应邀为当地煤矿工人及其家属们举办的一场慰问演出,也是吾休尔大师的告别演出。
这是一场久违的演出,当地观众十分珍惜,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演出现场观看。吾休尔在高空大绳上双手紧握平衡杆表演了达瓦孜的传统项目:“走绳”“跑绳”“蒙眼走”“套盘走”“蒙眼走踩空”“套盘走踩空”和“蒙眼套盘走踩空”等等,观众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刺激,反响强烈。
达瓦孜演出前,民间杂技团还表演了一些杂技项目。
团长祖农、教练刘福生和其他演职人员也都悉数到场。祖农又当主持人又当乐手,刘福生在看场子,其他人员都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仅有三岁多的阿迪力在妈妈阿依夏木汗的带领下与大家一起也来看演出。他似懂非懂,观看时没有太大的反应。
第二集 告别演出结束后,吾休尔大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休息了几天。
在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吾休尔向家人讲述了一些有关达瓦孜真实而悲惨的故事。吾休尔总结说,由于不佩戴任何保险装置,要是演出失败,非死即残,后果很严重。
吾休尔返回民间杂技团时带上了小儿子阿迪力。阿迪力不但大开了眼界,也好好享受了一阵子父爱。
团长祖农组织召开了一次民间杂技团全体会议,讨论确定杂技团之后的发展方向——以表演杂技为主。整体部署是:祖农负责对外演出,吾休尔大师演出时把场,刘福生在家中负责培养新演员。
吾休尔和祖农分别在外出演出的路上向大家讲述了有关达瓦孜起源的神话传说。吾守尔还向大家讲述了一些自己家族的达瓦孜故事。
闲暇之余,吾休尔大师坐在毛驴车上哼唱起了《十二木卡姆》片段。
第三集 两年后的一天,吾休尔大师在外出演出的路上因手扶拖拉机翻车致重伤。由于没钱,吾休尔只在村医务所治疗了几天后就被拉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休养。
第二年3月25日,吾休尔大师在家中病逝。
临终前,祖农和刘福生都分别去看望了吾休尔。吾休尔向刘福生留下临终遗言之一: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们学达瓦孜了,太危险。
刘福生答应了。
吾休尔去世时,阿迪力同父异母的大哥因去北京演出不在跟前。
办完丧事后,在团长祖农的要求下,原来在民间杂技团上班或学艺的吾休尔的子女们又回到了杂技团。阿迪力与他的大姐和三哥因年龄小就继续留在家中与妈妈阿依夏木汗生活在一起。
阿依夏木汗在生产队上工。
每当阿依夏木汗外出上工时,阿迪力就要拼命哭喊。
阿依夏木汗走后,阿迪力一直都在哭,直到妈妈阿依夏木汗回来。
邻居大妈知道了,就说阿迪力是个“泪娃”。
第四集 阿依夏木汗含辛茹苦地养活着这个家。她白天上工,回到家中后还要干家务做饭,晚上还要给孩子们讲故事。
她向孩子们讲述了吾休尔在旧社会被警察打,临近解决时被国民兵败兵抢的故事。
刘福生把阿迪力的三哥递理夏提接到了民间杂技团学艺,目的就是为了给阿依夏木汗减轻生活压力。
盛夏季节的一天,阿依夏木汗带着阿迪力来到了大街上逛街。
阿迪力大开了眼界,特别是看到了好吃好喝的都想买,可惜没有钱。
于是,他就想办法去拣一些瓜子,希望换钱买好吃的。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拣瓜子时就与妈妈失散啦。
妈妈发现后十分着急,就立即回头去寻找阿迪力。
等妈妈找到阿迪力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还给他买了一碗酸奶子喝。
不幸的是,一天清晨,当阿依夏木汗在背着阿迪力过小溪的时候不小心摔到水边不省人事啦。
阿迪力吓得大哭起来。
多亏了闻声赶来的一对年轻夫妇相救,才免了一场大灾难。
第五集 当阿迪力看到了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都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些好吃的东西时,就想起了自己的爸爸,从来没见过,他哪儿去啦?
回家询问妈妈,妈妈对他说,他爸爸到北京出差啦,回来时也一定会给阿迪力买好吃的。
可过了许久,阿迪力还不见爸爸回来,就又去追问妈妈。妈妈不得不告诉他说,他的爸爸已经去世啦。并告诉他说,他们家族是达瓦孜世家,他的爸爸是达瓦孜艺术的第五代传人,能在21米高的大绳上走路,进行各种表演,太了不起啦。
阿迪力从此对达瓦孜感上了兴趣,时不时地就想着要走达瓦孜,连做梦也在想。
阿迪力只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辍学啦。
回到家后,他就开始专心自学自练达瓦孜。
村里的孩子们也总是起哄着让阿迪力上墙头给大家表演一番。可阿迪力的妈妈生怕孩子摔坏了,总是不允许。
有一次,正在墙头上表演达瓦孜的阿迪力一看妈妈来了,一不小心给摔了下来,崴住了脚。
他不得不在家休息了一个冬天。
第六集 第二年初夏,迫于生活的压力,阿依夏木汗把小儿子阿迪力也送到了民间杂技团学艺,教练就是刘福生。这年,阿迪力已经八岁啦,他很喜欢这个杂技团。
跟着刘福生学杂技的还有很多孩子,其中就有阿迪力的侄女阿达列提,他们都和阿迪力差不多大。
刘福生是一位杂技教练,身怀绝技,专心自己的杂技事业,对人很好,对学员很严,教学很有方法,大家都喜欢他,也怕他。
刘福生的口袋里经常装着零食,随时都要奖励那些做得好的孩子。
他白天教授孩子们。
晚上许多孩子不分男女还要和他睡在一起,听他讲故事。
他每周都要做上一只鸡吃,还要喝点药酒。他也让孩子们跟他一起吃,大家都十分高兴。每次,他都要让阿迪力吃鸡翅,说,希望阿迪力能飞得很高。
阿迪力练功时总想偷懒,但每次都被师父识破了,到头来还得多练。
有一次,阿迪力故意把自己的衣服浸泡在水盆里不洗,不想第二天早起。
没想到,师父却拿来了自己的大短裤让阿迪力穿上去跑操。阿迪力不得不这样做了。
从此以后,阿迪力再也不敢胡思乱想啦,一心一意投入到苦练达瓦孜的行动中。
第七集 天凉了,阿依夏木汗来到了民间杂技团给阿迪力送衣服。
当她了解到阿迪力在好好练功,将来要当一名好演员时心里非常高兴。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福生发现阿迪力在练习走“达瓦孜”时非常高兴,认为阿迪力有走达瓦孜的天赋。这样,达瓦孜就有救啦。但他转眼一想犯愁啦,这主要是碍于吾休尔的临终遗言“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们学达瓦孜啦,太危险啦。”他刘福生也亲口答应过的。这可怎么办?
后来,刘福生与团长祖农商量,去上门征求能代表吾休尔说话的阿依夏木汗的意见。
他们最终说服了阿依夏木汗,同意让阿迪力学达瓦孜。
为此,民间杂技团还专门从伊犁请来了时年已经五十五岁、会走达瓦孜的艾则孜当达瓦孜教练。
第八集 艾则孜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性训练后,可以走达瓦孜啦。
民间杂技团很快就确定了一些跟着艾则孜学习达瓦孜的学员名单,其中就有阿迪力。
为了让孩子们对达瓦孜有一个感性认识,民间杂技团组织大家观看了一场由艾则孜表演的达瓦孜。
阿迪力等孩子们看后吓坏啦。
没想到,又过了一段时间,当艾则孜又表演达瓦孜时却点名让阿迪力跟他一起上大绳。
阿迪力说什么也不同意。
后来,在大家的极力劝说下,阿迪力终于答应了。
阿迪力骑在了艾则孜的脖子上一起走上了高空大绳。阿迪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的,就死死地抓紧了艾则孜的肩膀。
当艾则孜在表演“颠绳”的时候,把阿迪力吓得尿了大师一脖子。
让人没想到的是,艾则孜因为要赡养自己的百岁父亲不得不辞职回家。
再也请不来达瓦孜教练了,杂技教练刘福生只得顶了上去。他不会走达瓦孜,但他知道怎样传授达瓦孜技术。
他把许多地面杂技项目也设计成在高空大绳上表演的项目,强化训练,取得了成功。
为了购买大绳,刘福生发动孩子们上街拣瓜子卖钱,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啦。
阿迪力想快速挣钱,还想办法卖起了冰棒。
第九集 大家都挣到了钱,都购买了大绳,有人是合伙买的,有人是单独买的,阿迪力也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大绳。
大绳安装完成后,刘福生就开始指导孩子们学习达瓦孜。
他从孩子们的基本功抓起进行非常严格的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他按照半军事化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孩子,一步也不放松。
在提高技能技术方面,他要求大家先要练到能在大绳上站得住,再求走得了,再求走得快走得好。
随时间的推移,大绳从原来的1尺高。
升到了1米高。
升到了2米高。
升到了3 米高……
大绳升得越高,安全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于是刘福生又向孩子传授了要是从大绳上掉下时的自救办法。
为了防止孩子们摔伤,当大绳升到3米的高度时,民间杂技团从乡下买了一些麦草等铺在了大绳下面。
在刘福生的精心指导下,大家的走绳技术进步很快,最终能在八九米高的大绳上行走仍然轻松自如,健步如飞,很少能掉下来。
接着,刘福生开始教大家学习一个个具体项目,先传统,再创新发展;先易后难。
大家都训练得十分认真,整体成绩在不断往前推进。
这时,阿迪力在师父的要求和指导下开始练习“头顶倒立”“双手倒立”和“单手倒立”。
第十集 炎热的夏天,阿迪力在两米高的大绳上练习“双手倒立”时,一不留心就会从大绳上掉下来。练来练去总是不见有多大的长进,阿迪力有些泄气啦。
刘福生为了不断鼓励孩子们能练好功夫,想尽了一切办法,使了很多招数。他一边给孩子们擦汗、塞糖,一边还给孩子们讲一些励志方面的故事。
阿迪力在练功时,刘福生为了给他壮胆并指导,就在大绳旁把桌子、凳子、砖头都摞了起来,自己站在了上面。
等他下来的时候还要让人搀着下。
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孩子们累了,刘福生更累。回到家中,他一倒头就能睡着。
就这样,刘福生晚上还要给孩子们讲故事。
有一次,他给孩子们讲述了一则有关阿迪力爷爷的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刘福生觉得差不多了,就与团长商量把这些孩子拉出去演上几场试试。
结果发现,演出效果很好,不过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当他们继续在杂技团里训练时,接到了上级通知,让民间杂技团派一名达瓦孜演员到乌鲁木齐去参加演出。
经研究,民间杂技团就派出了吐尔逊。
十六岁的吐尔逊不负众望,在乌鲁木齐市取得了汇报演出好成绩。并还到呼和浩特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运会。
第十一集
由于连续发不下来工资,刘福生就把自己的八成新自行车以60元的价格给卖了。
拿到钱后,他给了阿迪力20元。
阿迪力头脑一热就去贩鸡做起了生意,想快速发财,先把师父给的钱挣回来,还要多挣点。
没想到事与愿违,他赔了个精光,连20元的本钱也没了。
师父知道后,没有批评阿迪力,只是告诉他说,做生意不容易,弄不好是要赔的,还是要好好练好达瓦孜吧。
说完这些话后,刘福生又给了阿迪力5元现金。
阿迪力收了心,继续去练功。
1985年3月,阿迪力和吐尔逊被派往乌鲁木齐市参加了新疆首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向广大观众表演了创新后的达瓦孜艺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另外,他们还受到了已调到中央工作的维吾尔族老领导包尔汗同志的接见。
回到南疆后,阿迪力专门回家看望了自己的母亲阿依夏木汗。
他发现母亲病了,是胃病。
这是一场久违的演出,当地观众十分珍惜,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演出现场观看。吾休尔在高空大绳上双手紧握平衡杆表演了达瓦孜的传统项目:“走绳”“跑绳”“蒙眼走”“套盘走”“蒙眼走踩空”“套盘走踩空”和“蒙眼套盘走踩空”等等,观众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刺激,反响强烈。
达瓦孜演出前,民间杂技团还表演了一些杂技项目。
团长祖农、教练刘福生和其他演职人员也都悉数到场。祖农又当主持人又当乐手,刘福生在看场子,其他人员都有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仅有三岁多的阿迪力在妈妈阿依夏木汗的带领下与大家一起也来看演出。他似懂非懂,观看时没有太大的反应。
第二集 告别演出结束后,吾休尔大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休息了几天。
在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吾休尔向家人讲述了一些有关达瓦孜真实而悲惨的故事。吾休尔总结说,由于不佩戴任何保险装置,要是演出失败,非死即残,后果很严重。
吾休尔返回民间杂技团时带上了小儿子阿迪力。阿迪力不但大开了眼界,也好好享受了一阵子父爱。
团长祖农组织召开了一次民间杂技团全体会议,讨论确定杂技团之后的发展方向——以表演杂技为主。整体部署是:祖农负责对外演出,吾休尔大师演出时把场,刘福生在家中负责培养新演员。
吾休尔和祖农分别在外出演出的路上向大家讲述了有关达瓦孜起源的神话传说。吾守尔还向大家讲述了一些自己家族的达瓦孜故事。
闲暇之余,吾休尔大师坐在毛驴车上哼唱起了《十二木卡姆》片段。
第三集 两年后的一天,吾休尔大师在外出演出的路上因手扶拖拉机翻车致重伤。由于没钱,吾休尔只在村医务所治疗了几天后就被拉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休养。
第二年3月25日,吾休尔大师在家中病逝。
临终前,祖农和刘福生都分别去看望了吾休尔。吾休尔向刘福生留下临终遗言之一: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们学达瓦孜了,太危险。
刘福生答应了。
吾休尔去世时,阿迪力同父异母的大哥因去北京演出不在跟前。
办完丧事后,在团长祖农的要求下,原来在民间杂技团上班或学艺的吾休尔的子女们又回到了杂技团。阿迪力与他的大姐和三哥因年龄小就继续留在家中与妈妈阿依夏木汗生活在一起。
阿依夏木汗在生产队上工。
每当阿依夏木汗外出上工时,阿迪力就要拼命哭喊。
阿依夏木汗走后,阿迪力一直都在哭,直到妈妈阿依夏木汗回来。
邻居大妈知道了,就说阿迪力是个“泪娃”。
第四集 阿依夏木汗含辛茹苦地养活着这个家。她白天上工,回到家中后还要干家务做饭,晚上还要给孩子们讲故事。
她向孩子们讲述了吾休尔在旧社会被警察打,临近解决时被国民兵败兵抢的故事。
刘福生把阿迪力的三哥递理夏提接到了民间杂技团学艺,目的就是为了给阿依夏木汗减轻生活压力。
盛夏季节的一天,阿依夏木汗带着阿迪力来到了大街上逛街。
阿迪力大开了眼界,特别是看到了好吃好喝的都想买,可惜没有钱。
于是,他就想办法去拣一些瓜子,希望换钱买好吃的。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拣瓜子时就与妈妈失散啦。
妈妈发现后十分着急,就立即回头去寻找阿迪力。
等妈妈找到阿迪力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还给他买了一碗酸奶子喝。
不幸的是,一天清晨,当阿依夏木汗在背着阿迪力过小溪的时候不小心摔到水边不省人事啦。
阿迪力吓得大哭起来。
多亏了闻声赶来的一对年轻夫妇相救,才免了一场大灾难。
第五集 当阿迪力看到了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都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些好吃的东西时,就想起了自己的爸爸,从来没见过,他哪儿去啦?
回家询问妈妈,妈妈对他说,他爸爸到北京出差啦,回来时也一定会给阿迪力买好吃的。
可过了许久,阿迪力还不见爸爸回来,就又去追问妈妈。妈妈不得不告诉他说,他的爸爸已经去世啦。并告诉他说,他们家族是达瓦孜世家,他的爸爸是达瓦孜艺术的第五代传人,能在21米高的大绳上走路,进行各种表演,太了不起啦。
阿迪力从此对达瓦孜感上了兴趣,时不时地就想着要走达瓦孜,连做梦也在想。
阿迪力只上了三个月小学就辍学啦。
回到家后,他就开始专心自学自练达瓦孜。
村里的孩子们也总是起哄着让阿迪力上墙头给大家表演一番。可阿迪力的妈妈生怕孩子摔坏了,总是不允许。
有一次,正在墙头上表演达瓦孜的阿迪力一看妈妈来了,一不小心给摔了下来,崴住了脚。
他不得不在家休息了一个冬天。
第六集 第二年初夏,迫于生活的压力,阿依夏木汗把小儿子阿迪力也送到了民间杂技团学艺,教练就是刘福生。这年,阿迪力已经八岁啦,他很喜欢这个杂技团。
跟着刘福生学杂技的还有很多孩子,其中就有阿迪力的侄女阿达列提,他们都和阿迪力差不多大。
刘福生是一位杂技教练,身怀绝技,专心自己的杂技事业,对人很好,对学员很严,教学很有方法,大家都喜欢他,也怕他。
刘福生的口袋里经常装着零食,随时都要奖励那些做得好的孩子。
他白天教授孩子们。
晚上许多孩子不分男女还要和他睡在一起,听他讲故事。
他每周都要做上一只鸡吃,还要喝点药酒。他也让孩子们跟他一起吃,大家都十分高兴。每次,他都要让阿迪力吃鸡翅,说,希望阿迪力能飞得很高。
阿迪力练功时总想偷懒,但每次都被师父识破了,到头来还得多练。
有一次,阿迪力故意把自己的衣服浸泡在水盆里不洗,不想第二天早起。
没想到,师父却拿来了自己的大短裤让阿迪力穿上去跑操。阿迪力不得不这样做了。
从此以后,阿迪力再也不敢胡思乱想啦,一心一意投入到苦练达瓦孜的行动中。
第七集 天凉了,阿依夏木汗来到了民间杂技团给阿迪力送衣服。
当她了解到阿迪力在好好练功,将来要当一名好演员时心里非常高兴。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福生发现阿迪力在练习走“达瓦孜”时非常高兴,认为阿迪力有走达瓦孜的天赋。这样,达瓦孜就有救啦。但他转眼一想犯愁啦,这主要是碍于吾休尔的临终遗言“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们学达瓦孜啦,太危险啦。”他刘福生也亲口答应过的。这可怎么办?
后来,刘福生与团长祖农商量,去上门征求能代表吾休尔说话的阿依夏木汗的意见。
他们最终说服了阿依夏木汗,同意让阿迪力学达瓦孜。
为此,民间杂技团还专门从伊犁请来了时年已经五十五岁、会走达瓦孜的艾则孜当达瓦孜教练。
第八集 艾则孜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性训练后,可以走达瓦孜啦。
民间杂技团很快就确定了一些跟着艾则孜学习达瓦孜的学员名单,其中就有阿迪力。
为了让孩子们对达瓦孜有一个感性认识,民间杂技团组织大家观看了一场由艾则孜表演的达瓦孜。
阿迪力等孩子们看后吓坏啦。
没想到,又过了一段时间,当艾则孜又表演达瓦孜时却点名让阿迪力跟他一起上大绳。
阿迪力说什么也不同意。
后来,在大家的极力劝说下,阿迪力终于答应了。
阿迪力骑在了艾则孜的脖子上一起走上了高空大绳。阿迪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的,就死死地抓紧了艾则孜的肩膀。
当艾则孜在表演“颠绳”的时候,把阿迪力吓得尿了大师一脖子。
让人没想到的是,艾则孜因为要赡养自己的百岁父亲不得不辞职回家。
再也请不来达瓦孜教练了,杂技教练刘福生只得顶了上去。他不会走达瓦孜,但他知道怎样传授达瓦孜技术。
他把许多地面杂技项目也设计成在高空大绳上表演的项目,强化训练,取得了成功。
为了购买大绳,刘福生发动孩子们上街拣瓜子卖钱,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啦。
阿迪力想快速挣钱,还想办法卖起了冰棒。
第九集 大家都挣到了钱,都购买了大绳,有人是合伙买的,有人是单独买的,阿迪力也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大绳。
大绳安装完成后,刘福生就开始指导孩子们学习达瓦孜。
他从孩子们的基本功抓起进行非常严格的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他按照半军事化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孩子,一步也不放松。
在提高技能技术方面,他要求大家先要练到能在大绳上站得住,再求走得了,再求走得快走得好。
随时间的推移,大绳从原来的1尺高。
升到了1米高。
升到了2米高。
升到了3 米高……
大绳升得越高,安全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于是刘福生又向孩子传授了要是从大绳上掉下时的自救办法。
为了防止孩子们摔伤,当大绳升到3米的高度时,民间杂技团从乡下买了一些麦草等铺在了大绳下面。
在刘福生的精心指导下,大家的走绳技术进步很快,最终能在八九米高的大绳上行走仍然轻松自如,健步如飞,很少能掉下来。
接着,刘福生开始教大家学习一个个具体项目,先传统,再创新发展;先易后难。
大家都训练得十分认真,整体成绩在不断往前推进。
这时,阿迪力在师父的要求和指导下开始练习“头顶倒立”“双手倒立”和“单手倒立”。
第十集 炎热的夏天,阿迪力在两米高的大绳上练习“双手倒立”时,一不留心就会从大绳上掉下来。练来练去总是不见有多大的长进,阿迪力有些泄气啦。
刘福生为了不断鼓励孩子们能练好功夫,想尽了一切办法,使了很多招数。他一边给孩子们擦汗、塞糖,一边还给孩子们讲一些励志方面的故事。
阿迪力在练功时,刘福生为了给他壮胆并指导,就在大绳旁把桌子、凳子、砖头都摞了起来,自己站在了上面。
等他下来的时候还要让人搀着下。
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孩子们累了,刘福生更累。回到家中,他一倒头就能睡着。
就这样,刘福生晚上还要给孩子们讲故事。
有一次,他给孩子们讲述了一则有关阿迪力爷爷的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刘福生觉得差不多了,就与团长商量把这些孩子拉出去演上几场试试。
结果发现,演出效果很好,不过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当他们继续在杂技团里训练时,接到了上级通知,让民间杂技团派一名达瓦孜演员到乌鲁木齐去参加演出。
经研究,民间杂技团就派出了吐尔逊。
十六岁的吐尔逊不负众望,在乌鲁木齐市取得了汇报演出好成绩。并还到呼和浩特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运会。
第十一集
由于连续发不下来工资,刘福生就把自己的八成新自行车以60元的价格给卖了。
拿到钱后,他给了阿迪力20元。
阿迪力头脑一热就去贩鸡做起了生意,想快速发财,先把师父给的钱挣回来,还要多挣点。
没想到事与愿违,他赔了个精光,连20元的本钱也没了。
师父知道后,没有批评阿迪力,只是告诉他说,做生意不容易,弄不好是要赔的,还是要好好练好达瓦孜吧。
说完这些话后,刘福生又给了阿迪力5元现金。
阿迪力收了心,继续去练功。
1985年3月,阿迪力和吐尔逊被派往乌鲁木齐市参加了新疆首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向广大观众表演了创新后的达瓦孜艺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另外,他们还受到了已调到中央工作的维吾尔族老领导包尔汗同志的接见。
回到南疆后,阿迪力专门回家看望了自己的母亲阿依夏木汗。
他发现母亲病了,是胃病。
阅读剧本正文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