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3060
阅读:5013
发表:2021/9/9
108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远东神机》第28-54章
1-27
28-54
55-81
82-108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在小树林的边上,他们在见到了一个有点秃顶的大个子,黑红的脸庞,好像有些愤怒地皱着眉头,看上去像个腰圆肩阔的武师。
“我就是杨兆林,”那人边说边打量着他们俩。从他脸上掠过的一丝表情来看,他有些不满意,“那个叫廖柯夫的,来了吗?他在哪儿?”他厉声问道。
崔龙吉环顾四周,是啊,廖柯夫这家伙到底跑哪儿去了?
那个叫杨兆林的,把脸伸过来,对着他们俩,又提高了嗓门喊着,这一次他的声音里透着某种愤怒,“我已经告诉他们了,一定要派廖柯夫过来!”
他的声音开始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崔龙吉本能地期待着,廖柯夫快点出现吧,否则把日本鬼子给招来可就麻烦了。
“廖柯夫在哪儿?”杨兆林又问了一句。
“我在这儿。”
就在那一刻,廖柯夫从树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站在了游击队领导的面前。
第 54 章
当廖柯夫从树丛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杨兆林的人马上转过身来,把枪对准了他。
廖柯夫从容地说,“我要是日本兵的话,早就在你们身后,用歪把子机枪把你们都给突突了,你们连个哨兵也没有。”
“小廖!”杨兆林高兴地叫道,“真是你呀!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派你来的!”
杨兆林的脸上,由开始皱紧眉头的愤怒,变成了现在灿烂的笑容。周围端着枪的人,茫然地看着杨兆林走向廖柯夫身前,一把拽过他,然后抱在怀里,用一个熊抱把他的脚都给抱离了地面,“哈哈,现在看看谁还敢惹我们!”
廖柯夫急忙挣扎下来,后退了一步,盯着杨兆林的脸,“怎么是你?你咋改名了?啥时候到东北来了?”
“说来话长,回头有空咱再聊,先尽快撤离这个地方。”杨兆林笑着说道。
崔龙吉明显松了口气,拉了一下廖柯夫的袖口,“怎么,你认识他?”
“哦,认识,”廖柯夫回答,“但不是这个名字,谁知道是他呀?”
“先别说了,赶快走吧!”杨兆林急切地说。
“别忙啊,还有带来的物资装备呢!”廖柯夫说。
飞机从不远处转了回来,第二次从头顶上飞过,几个箱子从机舱门里翻落下来。
这些箱子上面的降落伞,像雨伞一样啪的一声打开了,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有的落在了他们站立的田地里,其余的都落在树丛后面。
杨兆林低声吹了一声口哨,挥了挥手,命令他手下的人赶紧去搬箱子。刚才还端着枪的那些人,现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四散跑开了,去找那些带着降落伞的箱子,然后把它们一一搬回来。
廖柯夫看到杨兆林的脸上有点担忧的样子。
“怎么了,杨兆林,还不够吗?”廖柯夫问道。
“不是,”他挠了挠头说,“是太多了。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东西,我以为带几支枪和一些手榴弹就行了呢。这么多的东西,我们怎么拉走呢?”
杨兆林一边说着话,一边似乎拿定了主意。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命令他手下的那些人,尽量把带来的那辆板车装满,每个人也尽可能地多背些东西,一些较大的东西就地埋起来,留下一个人看着,尽快派人派车拉走。
杨兆林手下的人不多,但动作很利落,三下五除二,把几个大箱子里面的物资装备都安排好了。
杨兆林略显不安地环顾着四周,“我们停留的时间有点长了,现在必须赶快带你们离开这儿,时间越久越不安全。”
“你们的人,纪律严明,动作很快嘛。”崔龙吉看着他们身前身后背着抱着物资装备的队员们说着。
“东西主要就是这些了,”廖柯夫看着杨兆林说道,“以后再空投过来,就没这么容易了,现在你还嫌多,过不了多久,你就该嫌少了。”
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游击队的根据地。一路上,几乎一直是在走上坡路。
所谓的根据地,其实就是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一个叫杨家窝棚的小村子。从村子里,可以俯瞰周围的地形,位置很好,任何人都很难在上面看不见的情况下接近村子。
他们到达时杨家窝棚时,天还没有亮,村里仍然笼罩在黑暗中。
迎接他们的,先是村头的狗叫声。村里的土路上,并没有人。只是有两三家习惯早起的人,在屋里点亮了小油灯。
杨家窝棚,早年可能真就是由几间窝棚而得名。村子里的土房子,比窝棚也大不了多少。
别看房子不大,可里面的土炕倒不小,几乎都是南北炕,中间一个不大的过道。这样可以睡下很多人,另外,在土房子的房山墙外,还搭建着一些草棚子,除了冬天寒冷之外,其它季节时也可以住人。
杨兆林叫手下的人都各回各屋,然后他带着他们三个人,来到村里最大的一间土房子。走进房门,门旁灶坑里面的火,还在烧着。杨兆林顺手又塞进去几根木柈子,然后用烧火棍往里面捅了捅,新鲜的火苗窜了上来。
杨兆林把客人们让到了炕上坐下来,他们把外衣脱下来,浑身上下很快就暖和起来。
门口不时有人进来瞧一眼,杨兆林不耐烦地跳下炕,回头说了一句,“你们先休息,看我怎么去收拾这些家伙。”说完就披着衣服撵了出去。
火炕的温暖,很容易让人感到松弛。倒在炕头的崔龙吉,很快就打起呼噜来。
廖柯夫不喜欢太热的感觉,就躺在了炕梢。蒋毅帆倒在了两个人的中间。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蒋毅帆一直想问廖柯夫这个问题。
“真是说来话长。我们两年前一起从莫斯科出来的,我进了特战部,他没进来,就回国了,后来失去了联系,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他了,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东北。”廖柯夫粗略地讲述着。
“这话也不长呀,我还以为要讲一宿呢!”蒋毅帆明显感到不大满足。
“还一宿呢,天都快亮了,还是先休息休息吧,明天还有不少事儿要做呢!”廖柯夫转移了话题。
“什么明天,已经是今天了。”蒋毅帆望着窗外。
窗外,尽管天还是黑着的,但东边的地平线上,已经开始逐渐泛起了一线鱼肚白。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我就是杨兆林,”那人边说边打量着他们俩。从他脸上掠过的一丝表情来看,他有些不满意,“那个叫廖柯夫的,来了吗?他在哪儿?”他厉声问道。
崔龙吉环顾四周,是啊,廖柯夫这家伙到底跑哪儿去了?
那个叫杨兆林的,把脸伸过来,对着他们俩,又提高了嗓门喊着,这一次他的声音里透着某种愤怒,“我已经告诉他们了,一定要派廖柯夫过来!”
他的声音开始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崔龙吉本能地期待着,廖柯夫快点出现吧,否则把日本鬼子给招来可就麻烦了。
“廖柯夫在哪儿?”杨兆林又问了一句。
“我在这儿。”
就在那一刻,廖柯夫从树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站在了游击队领导的面前。
第 54 章
当廖柯夫从树丛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杨兆林的人马上转过身来,把枪对准了他。
廖柯夫从容地说,“我要是日本兵的话,早就在你们身后,用歪把子机枪把你们都给突突了,你们连个哨兵也没有。”
“小廖!”杨兆林高兴地叫道,“真是你呀!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派你来的!”
杨兆林的脸上,由开始皱紧眉头的愤怒,变成了现在灿烂的笑容。周围端着枪的人,茫然地看着杨兆林走向廖柯夫身前,一把拽过他,然后抱在怀里,用一个熊抱把他的脚都给抱离了地面,“哈哈,现在看看谁还敢惹我们!”
廖柯夫急忙挣扎下来,后退了一步,盯着杨兆林的脸,“怎么是你?你咋改名了?啥时候到东北来了?”
“说来话长,回头有空咱再聊,先尽快撤离这个地方。”杨兆林笑着说道。
崔龙吉明显松了口气,拉了一下廖柯夫的袖口,“怎么,你认识他?”
“哦,认识,”廖柯夫回答,“但不是这个名字,谁知道是他呀?”
“先别说了,赶快走吧!”杨兆林急切地说。
“别忙啊,还有带来的物资装备呢!”廖柯夫说。
飞机从不远处转了回来,第二次从头顶上飞过,几个箱子从机舱门里翻落下来。
这些箱子上面的降落伞,像雨伞一样啪的一声打开了,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有的落在了他们站立的田地里,其余的都落在树丛后面。
杨兆林低声吹了一声口哨,挥了挥手,命令他手下的人赶紧去搬箱子。刚才还端着枪的那些人,现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四散跑开了,去找那些带着降落伞的箱子,然后把它们一一搬回来。
廖柯夫看到杨兆林的脸上有点担忧的样子。
“怎么了,杨兆林,还不够吗?”廖柯夫问道。
“不是,”他挠了挠头说,“是太多了。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东西,我以为带几支枪和一些手榴弹就行了呢。这么多的东西,我们怎么拉走呢?”
杨兆林一边说着话,一边似乎拿定了主意。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命令他手下的那些人,尽量把带来的那辆板车装满,每个人也尽可能地多背些东西,一些较大的东西就地埋起来,留下一个人看着,尽快派人派车拉走。
杨兆林手下的人不多,但动作很利落,三下五除二,把几个大箱子里面的物资装备都安排好了。
杨兆林略显不安地环顾着四周,“我们停留的时间有点长了,现在必须赶快带你们离开这儿,时间越久越不安全。”
“你们的人,纪律严明,动作很快嘛。”崔龙吉看着他们身前身后背着抱着物资装备的队员们说着。
“东西主要就是这些了,”廖柯夫看着杨兆林说道,“以后再空投过来,就没这么容易了,现在你还嫌多,过不了多久,你就该嫌少了。”
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游击队的根据地。一路上,几乎一直是在走上坡路。
所谓的根据地,其实就是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一个叫杨家窝棚的小村子。从村子里,可以俯瞰周围的地形,位置很好,任何人都很难在上面看不见的情况下接近村子。
他们到达时杨家窝棚时,天还没有亮,村里仍然笼罩在黑暗中。
迎接他们的,先是村头的狗叫声。村里的土路上,并没有人。只是有两三家习惯早起的人,在屋里点亮了小油灯。
杨家窝棚,早年可能真就是由几间窝棚而得名。村子里的土房子,比窝棚也大不了多少。
别看房子不大,可里面的土炕倒不小,几乎都是南北炕,中间一个不大的过道。这样可以睡下很多人,另外,在土房子的房山墙外,还搭建着一些草棚子,除了冬天寒冷之外,其它季节时也可以住人。
杨兆林叫手下的人都各回各屋,然后他带着他们三个人,来到村里最大的一间土房子。走进房门,门旁灶坑里面的火,还在烧着。杨兆林顺手又塞进去几根木柈子,然后用烧火棍往里面捅了捅,新鲜的火苗窜了上来。
杨兆林把客人们让到了炕上坐下来,他们把外衣脱下来,浑身上下很快就暖和起来。
门口不时有人进来瞧一眼,杨兆林不耐烦地跳下炕,回头说了一句,“你们先休息,看我怎么去收拾这些家伙。”说完就披着衣服撵了出去。
火炕的温暖,很容易让人感到松弛。倒在炕头的崔龙吉,很快就打起呼噜来。
廖柯夫不喜欢太热的感觉,就躺在了炕梢。蒋毅帆倒在了两个人的中间。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蒋毅帆一直想问廖柯夫这个问题。
“真是说来话长。我们两年前一起从莫斯科出来的,我进了特战部,他没进来,就回国了,后来失去了联系,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他了,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东北。”廖柯夫粗略地讲述着。
“这话也不长呀,我还以为要讲一宿呢!”蒋毅帆明显感到不大满足。
“还一宿呢,天都快亮了,还是先休息休息吧,明天还有不少事儿要做呢!”廖柯夫转移了话题。
“什么明天,已经是今天了。”蒋毅帆望着窗外。
窗外,尽管天还是黑着的,但东边的地平线上,已经开始逐渐泛起了一线鱼肚白。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