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0804
成片时长:每集约51分钟
阅读:4189
发表:2021/9/20
12集 古装 网剧剧本
《祖冲之》第1-2集
1-2
3-5
6-8
9-1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41.国子监大门 日 外
正门黄瓦飞檐,雕梁画栋。大门口几十级台阶,台阶上铺设着红色地毯。两侧站满官吏,远远地迎着车驾躬身行礼。
太子刘劭走下车来,两眼精光毕露,不难看出几丝凶相。他甩甩袖子登上台阶,冉冉走进大殿。
42.明堂正殿 日 内
当中摆放着孔子画像和牌位,太监之类的人在牌位前陈设牛头、猪头等祭礼。刘劭面对牌位掂香施礼,随后是其他几位皇子,刘骏、刘浚、刘睿等赫然在列。紧随他们的是众位大臣、博士;最后,百官轮番跪下叩头。
祖朔之掺杂在台下百官的队列中行礼,并随大家毕恭毕敬的端坐两厢。
音乐叮咚声中,刘劭在牌位下的床上坐定,旁边站着几位太子太傅,洗马等,担任太子率更令的何承天也在其列。
刘劭打开案上的书简开始讲读: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在两厢端坐的各类人等,或虔诚、或庄严,或麻木……
刘浚、刘骏等皇子两眼梭梭四处游动……
字幕:刘浚 刘义隆第二子刘骏 刘义隆第三子
43.玄武湖工地 日 外
湖畔劳动的人流,挑担的人成排成行,打夯的人群散布河堤。
湖水一侧,祖昌指着图纸对助手们指点着什么。
44.祖宅正屋,日 内
祖朔之刚刚从宫中回来,正在用尘拂拍打脚上的浮土。口中喊道:叫冲之上来。
冲之母亲对婢女:去叫小郎主。
祖冲之跑进门来,见到父亲慌忙躬身问安,站立一旁。
祖朔之端坐在胡床之上,说:学堂之中可曾开讲《论语》?
祖冲之:回爹爹,刚刚开讲。不过冲之按照爹爹所讲,已经开始读《论语》‘子路第十三’篇。不知是否要孩儿背诵……
祖朔之:今日叫你来不是要你背死书,是要告诉你,如今‘儒学’已经定为‘国学’,决不可等闲视之。当朝太子五岁延师开蒙即读《四书》,如今年方十三岁。今日在鸡鸣山释典祭孔,释读《论语》头头是道,百官无不叹服。由此可见,太子学业精进,我子有所不如也。
祖冲之躬身答道:冲之知道了。
祖朔之继续说: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从今以后,我儿放弃杂学,一门心思攻读《四书》、《五经》,争取到十三岁也能有小成,你可记住了?
祖冲之躬身道:是,孩儿记住了。
45.祖宅 内 日
祖冲之在抄写《论语》,写过几行字,举起笔来对着窗外光线剔除笔锋中的杂毛……
伏案的祖冲之抬起头来看了看窗外日头,放下笔跑出门去。原来他是来测量“日圭”。
这个日圭就是何承天赠与的袖珍模型,被认真地摆放在日冕旁的石座上。
第二集
1.院内 日规旁 外 日
日规静静地矗立在院中。大风刮着枯叶乱舞。
祖冲之放学回家,见到屋门口的母亲时,将自己的书囊塞到她的怀中,急急忙忙的跑到日规旁边仔细查看一番。
祖槐进屋取来纸笔递给他,笑眯眯的看着他填写数字。
忙完了这一切,祖冲之倒背双手,很有成就感的向屋里走去。
2.祖宅后院 夜 外
一盏灯笼从前院摇晃过来,近了才看清是祖冲之走来。
3.祖昌书房内 夜 内
祖冲之搬来矮几放在书架前,踮起脚尖从上层取下一本书,看了看题目,又放了回去。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捧到书案前埋头读了起来。
…… ……
冲之、冲之——母亲在呼唤、少郎主——少郎主!
窗外传来祖槐的声音。
祖槐走进屋内,发现祖冲之伏在书案上睡着了,灯光下,小冲之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意……
4.建康街头 日 外
清晨时分,秦淮河畔艳阳高照,宅紫嫣红。
街巷小桥流水,乌篷船从桥下缓缓划过,船上的人在仰头看着街巷和小桥上的行人。
祖冲之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跑过小桥,祖槐在后面追赶着。从衣着上可以看出已经是又一年的仲春。
祖冲之穿过人流,走进了学堂的大门。祖槐看到他平安到达,这才回身返回……
5.学堂 日 内
学生们坐在书案后面,打开书本。
教书先生在摇头晃脑的讲解《论语》: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的童声在跟着重复: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先生倒背双手,双肩耸动开始讲解: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至圣先师温和威严,恭谨安祥,博学好礼,可谓至圣矣!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吗?
学生们懵懵懂懂,齐声喊道:明白——
对,孔夫子的话就是至理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须要铭刻在心,永志不忘。可记住了!
记住了——孩子们回答。
来回踱步的先生突然立定,回头大声叫道:祖冲之!
正在和身边同学说“悄悄话”的祖冲之战战兢兢的站起来——手中一册书掉在地上。
老师弯腰捡起来,发现是一本《列子.汤问》,他拍着书本喊道:岂有此理!你说,你在干什么?
后面的同学检举说:祖冲之在给我们讲‘小儿辩日’的故事。他和我们说:孔夫子不是永远都对、也不是什么都懂得……
嗯——?先生不解的目光。
祖冲之壮了壮胆站起来,说:先生,书中说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还是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对!
许多小学生齐声回答,刚才还昏昏欲睡的学生们这时都睁大眼睛。先生不由得瞪了大家一眼。
祖冲之接着说: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很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对呀,日头中午离我们近一些才对。
一位学生说另一位学生反驳道:不,不是的,太阳早晨离我们更近!
学堂里的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甚至站起来互相指责。先生气的浑身发抖,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而此时的祖冲之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还在翻开书很诚恳的对先生说:先生,书里的小孩问孔夫子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你说,他问的对吗?
先生被祖冲之问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老羞成怒的吼道:祖冲之,你给我站出来——
跪坐的祖冲之一抖,占到了学堂中央。
他指一指孔子像:跪下!
祖冲之一脸懵懂的跪在地上。
先生转身拿来戒尺,祖冲之战兢兢的伸出手。先生粗暴地拨开他伸出的右手。祖冲之稚嫩白皙的左手掌被重重的击打了三下。
祖冲之痛苦扭曲的脸。
6.学堂院内 外 傍晚
先生倒背双手,踱着四方步离开教室。
学童们一个个蹦跳着离开教室。
胖胖的小男孩又返回门口伸出头来,对着教室内伸舌头做了个鬼脸,方才去追赶同学。
来接祖冲之回家的祖槐没有看见祖冲之出门,蹑手蹑脚的走进学堂院子里,四处望望,悄悄接近教室。
7.教室 内 黄昏
光线昏暗,祖冲之仍旧跪在孔夫子画像前,大概感觉累了,直起腰四处望了望。
祖槐不敢走进教室,只是站在门口对着祖冲之比比划划——
祖冲之发现了祖槐,平摊两手,做了一个哭脸给祖槐看。
嗯哼——传来威严的咳嗽声。先生踱步走来,问道:你可是祖冲之家的管家?先生问。
祖槐躬身道:不敢,小人祖槐,在祖家为仆。今个是来接小郎主回家的。
嗯,也好。
先生板着脸说:你可转告主人,冲之小小年纪,竟然不敬祖师,对孔圣人乱说乱道,扰乱课堂。此为大逆不道之事,饶是年纪尚小,也万不可信马由缰,任其放纵。你可知晓?
祖槐不解的:小人不晓得……
先生跺跺脚,伸手指着祖槐说:你只跟主人说:祖冲之对孔老夫子不敬……
8.祖宅大门口 夜 外
天空阴云密布,远方可以看见忽隐忽现的闪电。
已经起风了,祖朔之急匆匆走进大门来。
9.堂屋 内 夜
祖夫人帮助丈夫取下斗篷,认真的拂去灰尘,示意丫鬟拿开。
祖朔之端坐案几后面,端起丫鬟奉上的茶认真吸了一口,看了看一旁的祖冲之。
在书案后读书的祖冲之一直在悄悄的打量父亲,这时却慌忙的躲避父亲的目光。
祖朔之:冲儿,今天课堂开讲的可是《论语》?
祖冲之:回父亲:今日先生讲的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父亲早已指导孩儿学过了。
祖朔之:好。我儿要记住,咱家当年追随太祖爷爷离开范阳遒县,跟着祖逖立足京口。直到你的祖爷爷担任朝中侍中方才迁来建康。你的祖爷爷官居一品,万人仰慕。你祖父和为父我凭借满腹诗书、一身本事,也位列朝臣之中,虽不能钟鼎而食,却也是人前显贵。如今圣上尊崇孔圣人,纵观历朝无出其右,我儿可在《四书》、《五经》之中求得富贵之道——你可理解为父一片苦心?
祖冲之颔首:孩儿明白,不敢忘记父亲教诲……
祖朔之仍在喋喋不休:《论语》篇目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所以为父要你每日背诵《论语》。读诵时,要让自己的一颗心安静下来,心无旁骛,吐字清晰,朗朗上口,有节奏感。你可知道?
祖冲之显得萎靡不振,答道:知道了。
好,那就背下去吧。祖朔之说。
祖冲之按照父亲的要求背诵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七十……
祖冲之心不在焉,卡住了。祖朔之用书本敲敲书案,提醒他道:七十而从心所欲——
祖冲之接续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祖冲之抬起头来,可怜的望望父亲,说:我本来已经都会背了,可今天我忘记了……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