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8643
阅读:22
发表:2025/9/10
52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52章:黑土白山(2)
汾之河 [山西静乐]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52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红色经典

  三
  杜聿明、郑洞国“北守南攻”,十万大军南下,于1946年11底,攻占东北共军南满辽东军区的巢穴安东,接着,相继占领凤城、宽甸、桓仁等地。
  中共南满军区紧急后撤,向东退向长白山。
  新开岭之战后,杜聿明、郑洞国挥师东进,紧追不舍,肖华部且战且退,到达临江一线。
  蒋介石对杜聿明、郑洞国此次南攻还算满意。
  两军对垒,总要有损伤。尽管新开岭损失了一个师,对于国民党东北近四十万大军而言算不得什么,而且共匪损伤也不小。重要的是,南满共匪重要基地安东地区匪患已被肃清,肖华共匪残部仓皇向东,窜守临江。只要继续猛追,临江亦复指日可下。东北国军不久便可挥师北上与林彪决战了。
  林彪电示南满前线指挥员:“应主动作放弃的准备,不可打被动挨打的仗。你们应一心一意集中兵力打运动战,每次用八九个团打敌一个团,事先主动地放弃地点,保持力量进攻敌人”。
  但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华没能理解林彪的指示精神,不愿丢失好不容易得来的根据地据点,采取分兵把口对策,将战线拉得很长,使本就居于劣势的兵力变得更加分散,无力抵挡国民党军的密集进攻。新开岭之役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南满的民主联军打的多半是击溃战和消耗战,一退再退,极为被动。
  12月初,辽东军区机关、学校、医院、工厂转移至通化的四道江、六道江地区。党、政、军近4万人被压缩在长白山下临江、长白、靖宇、抚松四个县的狭长地区。当地只有20万人口,人烟稀少,物资缺乏,回旋余地狭小,衣食住行都很困难。第3、4纵队经过近两个月连续苦战,伤亡较大,兵员补充困难,每师只有6000人左右。时值严冬,室外气温已在零下20度以下,滴水成冰,很多战士穿着单衣,甚至露宿在外烤火过夜。大量壮劳力支前,不少秋粮来不及收,被盖在雪地里,粮食补给特别困难。
  为加强领导,中共东北局报中央批准,对南满辽东军区领导作了调整。
  军区司令员由肖劲光担任,原军区司令肖华改任军区副司令员;
  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陈云兼任南满分局书记。
  曾克林任三纵司令员,原三纵司令员程世才升作军区副司令员;
  四纵司令员仍为胡奇才,副司令员韩先楚。
  ******
  敌大兵压境,是弃还是守,南满领导层意见,极不统一。
  多数人主张弃守辽东,向北满转移,和林彪主力会合。坚决主张继续坚持南满的只有少数,如肖劲光、韩先楚、唐凯等人。
  1946年12月11日,辽东军区在通化七道江军区前线指挥所召开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
  会议开始,新任司令员肖劲光作继续坚持南满的报告,遭到大多数与会人员的反对。会议在争吵中进行了两天毫无结果。
  13日晚,陈云从临江冒雪赶到七道江。
  陈云一到会便指出:“南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坚决不能丢。”
  他说:“丢了南满,南北呼应战略就成了空话;放弃南满,就是放弃朝鲜这个后方补给基地,损失是巨大的;我们5个师北上,敌在南满便无后顾之忧,就会有10个师跟进,北满压力将会大大增加。”
  肖劲光说:“假如我们北上撤退,后面追兵紧逼,仗是少不了打,我们的损失必然是免不了的。但是,长白山在我们手里,群众就会有信心。国民党在南满的兵力也不足,我们采取内线、外线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坚持南满斗争是完全可能的。”
  经过讨论说服,与会者同意了坚持南满的战略方针。
  陈云问与会者:“南满能容纳多少部队?”
  4纵政委彭嘉庆回答:“要下决心的话,长白山正面可放一个军,安东一线可放一个军,本溪、抚顺外围可放一个军,辽南方向也可放一个军。”
  陈云道:“不走了,我们一个也不走,就在南满。但是,我们不是留在原处与敌人硬拼,我们要打出去,把部分主力插到敌人心脏地区,打击他们,留一部保卫我们后方。”
  肖劲光问两个纵队领导:“你们两个纵队,谁能打出去?”
  彭嘉庆道:“让我们4纵打出去吧!”
  陈云当即道:“就这样定了,4纵三个师都打出去,3纵两个师保卫后方。你们4纵打的越好,后方就越完全。”
  决定南满命运的七道江会议结束。
  军区决定坚持南满、巩固保卫长白山、坚持敌后三大块的总的战略决策。
  三大块是:盖平、庄河、青城、凤城之间地区;宽甸、醒仁、本溪、抚顺之间地区;抚顺、铁岭、西丰、清原之间地区。
  会议决定:4纵挺进敌后作战,3纵留置正面御敌。
  为减轻军区人民负担,辽东军区后勤部组成后梯队,带着部分弹药库,粮秣库,被服库,医院及1.5万多伤兵、家属人员撤退到朝鲜。
  12月16日,陈云、肖劲光把军区决定电告林彪并报中央。
  林彪电示南满:“打击进犯之敌,有一个原则,望时刻把握住,就是目标宁可选小,一定要一举歼灭。要打歼灭战,而不是打平推战,不打就不打,一打就要吃掉。”并决定由北满支援一万斤粮食经朝鲜转运以支援南满。
  ******
  1946年12月17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指挥赵公武52军、廖耀湘新6军、陈明仁71军一部共6个师,由辉南、柳河、桓仁、宽甸一线,分多路向八道江、辑安、临江地区发动进攻。
  12月18日,中共东北民主联军胡奇才、彭嘉庆第4纵下属3个师分成三路插向敌后。
  第一路是江燮元、潘寿才12师,为先遣队,于之前12月14日,先期从横路、台上一带出发,经八里店子、寨马集,跨过沈安铁路,于1947年元月初插到了庄河以西的占屯堡,之后与坚持在辽南碧流河流域的辽南独立师会合,一部留守辑安外,另一部到凤城县石城子地区活动;
  第二路是胡奇才率4纵司令部和蔡正国第11师,为左纵队。于12月18日,从六道江出发,越过梅河口至辑安的铁路向西,绕过通化向桓仁、宽甸进发。一路上连克钓鱼台、双山子,于31日攻克宽甸县境内的牛毛坞, 1947年1月1日又攻占太平哨,国民党军52军第2师战败溃逃。
  第三路是杜光华、葛燕璋第10师,为右纵队。亦于12月18日从东升堡出发,过梅辑铁路向西插向安奉线两侧山区。12月22日在红庙子与安东军区3分区会合,又向本溪、抚顺、营盘三角地带挺进。23日攻克辽宁新宾县境内的平顶山,27日攻克苇子峪。但此战伤亡较大,冻伤者比战斗伤亡者又多。29日,10师向碱厂守军2个营发起进攻,结果打成了击溃战。31日,进攻本溪县的小市,付出伤亡,战果很小。但平顶山以西、碱厂以北的局面被打开,直接威逼本溪、抚顺。
  4纵敌后半个月作战,攻克据点20余处,歼敌3000余,开辟了碱厂以东、牛毛坞以北、桓仁以西,纵横150余华里的山区根据地。
  ******
  曾克林、罗舜初和政治部主任刘西元率第3纵留守内线,担任保卫临江之任务。
  12月22日,国民党军赵公武第52军刘玉章第2师占领辑安;陈林达第195师进至六道沟一带,与民主联军第3纵队对峙。
  中共胡奇才第4纵在敌后动作,大出杜聿明意料,急调廖耀湘新6军的罗英新22师和陈明仁71军的赵琳91师回援本溪、桓仁。
  新22师和91师西调,临江压力大减,进攻临江的国民党52军暂取守势。1947年1月4日,中共辽东军区集中第3纵主力,向52军展开反击。
  临江地区武器、粮食、服装都十分缺乏,在东北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中共3纵和4纵许多人没有棉衣棉裤,只能把草绑在身上御寒。部队极其疲劳,仗打得十分坚苦。
  史称一保临江。
  ******
  林彪密切注视着南满根据地战局态势。
  1946年12月25日,林彪向北满各部队下达命令:渡过松花江,向南进军,以配合南满辽东军区一保临江作战。
  1947年1月5日黄昏,林彪一过松花江,东北民主联军北满主力3个纵队势如万箭齐发,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越过冰封的第二松花江,南下中长路,向长春、吉林以北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
  李天佑、万毅第1纵三个师从南秀水甸子出发,踏着白茫茫的大雪,跨过冰封的松花江。
  经彻夜急行,于1月6日,突然包围了其塔木。
  其塔木位于吉林省九台县东北,是吉林、长春国军重要外围据点,由孙立人新1军新38师113团的一个营共700余人防守。
  6日黄昏,民主联军向其塔木发起攻击。
  激战之时,九台、德惠等地国民党军分3路驰援其塔木。
  林彪命令1纵彭景文、黄一平第3师围攻其塔木;令梁兴初、梁必业第1师于其塔木西南张麻子沟,阻击九台方向援兵;贺东生、刘兴元第2师在其塔木以南的张家屯阻击乌拉街方向援兵。
  孙立人新一军是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
  林彪电告1纵李天佑、万毅:“不急于打下其塔木,留着它调动敌人。比硬攻德惠、九台好,最后,只要总部炮兵用上,一个火力袭击,再加上猛攻,其塔木就可以拿下来了。”
  但是,第3师不信邪,一上来就猛冲猛打,从6日黄昏至8日,第3师向其塔木连续攻击,多次失利,严重伤亡,被迫停止进攻。
  1月7日,国民党军分3路驰援其塔木。
  第一路,从九台出援的是孙立人新1军新38师的王东篱113团及九台保安团2个中队共1100余人。民主联军在此担任阻击的是梁兴初、梁必业第1师。阻击地点是北距其塔木10公里,南距九台30公里的张麻子沟、卡路、芦家屯。
  第1师于头天晚上进入阵地埋伏布下口袋。
  是夜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彻骨严寒。
  联军战士反穿大衣,用毛巾裹头,脚埋在雪坑里御寒,在凛冽的寒风里隐蔽了一整夜。
  梁兴初、梁必业与参谋长江拥辉登上八家子背后的小山,负责指挥。
  7日上午,国民党援军113团到达芦家屯,王东篱小心翼翼,派兵四处侦察,他对参谋长说:“共匪包围其塔木,未必不是要围城打援。进入东北以来,我们吃这种亏不止一次了。”
  不久,侦察报告说:“路上无甚情况,只有几十个零星土匪,像是走散的,已被我击溃。”
  于是,部队放胆前行,这日中午,113团由八辆装甲车开道,终于接近埋伏圈了。梁兴初命令埋伏部队沉住气,没有命令,谁也不能开枪。
  装甲车开到卡路和张麻子沟之间时,王东篱让部队停了下来。
  这时,他还在犹豫。
  参谋人员告诉他,其塔木那边打的正紧,来电要求很快增援。
  王东篱指着两边高地,说:“这里要是有伏兵的话,咱们进去就完了。”
  一个参谋副官说道:“团长太过疑虑,这冰天雪地的,估计至少也有零下四十度。共产党又不是神仙,让他们在这里过一夜试试。”
  其他人也说:“是呀,这样的天气,不用我们去消灭他,老天爷也会帮我们的忙。”
  参谋长说:“不能大意,咱们先用炮火轻它一下。”
  于是,命令炮兵向两边山地轰击。
  王东篱拿望远镜向两边一望,见毫无动静,这才放下心来,命令队伍继续前进。
  中午一点左右,国民党军113团大部分进入了联军的袋形阵地。
  梁兴初向身边的参谋长江拥辉下达命令:“发信号!”
  顿时,双顶山上大炮雷鸣,轻重机枪、喊杀声,同时吼叫起来。
  民主联军攻势凶猛,仅一个小时,大部分援军便被消灭在公路两侧的几个村子里。113团和保安中队混在一起,军队乱成一团,指挥系统失灵,根本无法组织有力的迎击。
  王东篱团部被压缩退守到芦家屯一所院子里,他看着打散的队伍,长叹一声,似有点不甘心。他跑出院子,试图重新组织部队反扑,一颗子弹打来,正中前胸,这位参加沪淞会战、血战滇缅的抗战英雄倒地身亡。
  下午3时,张麻子沟伏击战结束。国民党军113团1100余人尽数被歼,全部美式装备被民主联军缴获。
  王东篱殉难后,民主联军将其妥善安葬。
  ******
  第二路援军是新1军38师112团。由吉林市经乌拉街西援其塔木,部队到达张家屯,受到民主联军的阻击。阻击部队是1纵贺东生、刘兴元第2师。几次冲击,未能得手,害怕被围歼,只得退回吉林市。
  第三路出援的,是从德惠出动东援其塔木的新1军50师的黄春城150团。行至焦家岭,与陈光率领的民主联军第6纵遭遇。
  原来,1月6日,陈光第1纵队越过松花江,接近焦家岭时听到枪声,侦察员报告,那里有新1军的2个连和保安队约七八百人。陈光决定派16师包围歼灭这股敌军,17师和18师则从烧锅街、上河湾一带继续前行。
  16师马上行动,到焦家岭包围敌军,于8日凌晨发起了进攻。
  战斗中打得极为艰苦。16师47团在未明了敌情的情况下,贸然冲锋,又加上队形密集,在国民党军150团60炮和机枪火力打击下,造成严重伤亡,占领的阵地又丢掉。
  46团攻击老焦家大院,在开阔地面上发起冲锋。因为天气太冷,机枪的油脂都冻住了,射击时断时续,经多次冲击,院内守军全被消灭,却也付出了伤亡506人的高昂代价。
  副师长黄荣海率领52团攻击主阵地史家大院,把全团42个掷弹筒集中起来,向院子齐射。两小时后,守军被歼,52团仅伤亡30人。
  然而16师在经过一整天的作战也没有将这股敌人消灭,后来再进行侦察才发现,焦家岭的敌人并不是七百多人,而是一千四百多人。没有办法,陈光就只能让18师的52团也加入这场战斗,来支援16师完成歼灭战。
  经过艰苦作战后,焦家岭主要阵地虽被攻克,然守军还在负隅顽抗,为了减少伤亡,联军只能延缓进攻,准备在黄昏的时候发起攻击,趁此时机,守敌从西北跳出包围圈出逃。联军16师的46团在后面紧追,最终在松花江边同17师一起将其歼灭,而焦家岭的战斗结束。
  焦家岭战斗苦战3天,于9日20时结束。国民党军伤亡约700人,被俘约500余人。民主联军伤亡团长以下800人。150团团长黄春城逃脱。
  战后总结会议,四野对16师的顽强作战进行了表扬,同时批评了该部队在作战方面的问题,因六纵的领导判断失误,联军总部对陈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1月8日,其塔木战斗进入第3天。守军得知九台、德惠援军都陷入包围,军心动摇,于当天黄昏分散突围,部分逃脱。
  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乘胜扩大战果。1月12日,6纵、1纵全歼盘踞九台以北城子街的1个保安团。14日晚,2纵奔袭保康,攻克伏龙泉。迫使国民党军暂时放弃对南满辽东军区的大举进攻,由南满抽调新30师、91师、88师北上回援。
  当林彪准备再寻战机时,寒潮突然袭来,气温骤降。仅18、19日两天,1纵轻冻伤2034人,重冻伤644人,6纵冻伤3000多人。为了避免更大损失,林彪下令部队返回松花江北。
  ******
  林彪越过松花江南下,声援南满,郑洞国一时慌了手脚,害怕后方有失,连忙抽3个师北援。南满辽东军区第3纵趁势于1月4日在通化、辑安线展开反击。
  国民党军第一次进攻临江计划落空,民主联军一保临江战斗结束。
  
  四
  1947年1月31日,郑洞国集中52军2师、195师、新6军新22师、60军暂21师及青年军207师各一部,共4个师的兵力,由赵公武指挥,再次进攻临江。
  赵公武部署是:主力陈林达195师由通化出发,经高丽城子迂回八道江,向临江进攻。
  刘玉章第 2师为右路,由辑安沿鸭绿江北进,策应195师;陇耀暂21师主力由金川佯攻临江; 罗友伦207师一部向三源浦方向前进,保障195师左翼安全;罗英新22师由桓仁进至通化,接替195师防务。
  敌大兵压境,中共南满军区陈云、肖劲光、肖华决定先发制人,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部的方针粉碎敌人进攻。
  肖劲光电告第3纵曾克林、刘西元:“国民党军195师孤军深人,敌暂21师增援可能性很小,第2师和和新22 师增援需要3——5天时间。令你部在尽短时间内包围敌195师,力争歼灭195师于高丽城子地区。”
  又电告4纵胡奇才、彭嘉庆:“令你部最近之第10师积极向通化压缩,使国民党军刘玉章第2师、罗英第22师不能北援,以保证3纵队的背后安全,配合了高丽城子、三源浦歼敌作战。”
  曾克林率第3纵于2月2日到达集结地,3日拂晓发起攻击。
  军区司令员肖劲光踏着积雪到第3纵队指挥所亲临一线指挥。
  3月4日,3纵第9师消灭了195师1个营,推进到柞木台子。第7师、第8师将195师2个团包围在高丽城子,三个师准备于第2日一早发起总攻。但是,就在这天夜里,196师提前突围,陈达林看出民主联军在高丽城子西南方守备薄弱,率千余人冲出包围圈,夺路而逃。3纵对敌行动估计不足,在西南方向没有布防,195师师长陈达林率众杀开血路,逃回通化。
  为援救195师,国民党青年军207师,于2月6日黄昏,由兴京孤军深入三源浦。肖劲光急令3纵7师、9个师消灭该敌。一夜激战,国民党军2个营近2000人被歼。
  与此同时,4纵10师在通化地区阻击北援的国民党军2师、新22师,保证了3纵侧背安全;4纵11师插入敌后,一度袭入桓仁城; 4纵12师于敌后开展游击战,相继收复本溪、抚顺三角地区之碱厂、小市、清河镇、太平哨等大小据点20余处。
  从1月30日至2月8日,历时10天,二保临江作战结束,国民党军第二次进犯临江的企图被挫败。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一介草民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小小(农村)
连杀的背后(悬疑推理,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同类推荐作品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夭夭其折(卷一)(爱情,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同类最新作品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军事, 历史)
相机(军事, 历史)
新画皮之铁血(军事, 历史)
大风之一青萍之末(军事, 历史)
史家绝唱(家庭, 军事, 历史)
梦忆山河(奇幻, 军事)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同类随机作品

我是人间惆怅客(主旋律, 历史)
执着一生(主旋律,犯罪,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蓝色幽灵(历史)
丹砂神梦(历史)
抗日之丛林黑豹(, 军事)
苍洱盟(上)(爱情, 武侠动作, 历史)
兵魂(历史)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