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628
阅读:12
发表:2025/9/15
57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57章:战略转折(2)
1
…
56
5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蒋介石见东北的军事将领都不想撤,被迫同意卫立煌“暂保现状”,但还是强调待条件许可,“由沈阳、锦州同时发动攻势,打通沈锦路,将主力移至锦州”。
******
林彪没容卫立煌喘息,很快转兵北上,把目标再次对准四平。
国民党海上运输线被切断,锦州和沈阳之间的交通亦被完全断绝。卫立煌不得不进一步收缩兵力,固守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要点城市,等待关内援兵,以图再举。
此时,蒋介石已深知国民党被迫撤离东北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他一方面进行撤退准备,一方又令卫立煌固守据点,延迟时间。
2 月25日10时,林彪就下一步作战部署报告毛泽东:“东北主力拟于即日起,乘解冻之际迅速渡过辽河,围歼四平之敌并打援。”当天,毛泽东回电:“完全同意。”
林彪、罗荣桓即进行周密的作战部署,决定以1 纵、3 纵、7 纵、独立第二师及东北炮司的主力8 个炮兵营的绝对优势攻打四平,由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统一指挥。
同时,命令独立第5 师迅速进到四平以北,防敌向长春突围。
预定的作战方案是:在发起对四平总攻前,如果沈阳之敌北援,以打援为主;反之,则以打点为主。
3 月2 日,完成了对四平的包围。3 月4 日四平外围战打响,至3 月8 日,基本上肃清四平外围据点。
卫立煌根本没有增援四平的打算,但又担心四平失守会导致长春失守,便让郑洞国与参谋长赵家骧一起去长春,并把吉林守军第六十军撤至长春,加强长春防备。郑洞国恳切建议“不如在放弃吉林的同时也放弃长春”,卫立煌又不愿意放弃长春。
三月八日,郑洞国、赵家骧飞抵永吉(今吉林市),向曾泽生军长传达了撤至长春的命令。曾泽生希望宽限时间稍做准备。赵家骧说:“兵贵神速,还是马上就行动好些。万一走漏风声,就出不去了。”但是撤退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全市。军队还没有完全撤出,永吉市区已是一片混乱,党政府官员、军官家属、地主商人拖家带口,汽车或马车把出城的道路完全壅塞。曾泽生没有按照上级的指令炸毁小丰满水电站,只把不能带走的弹药销毁。冰天雪地,积雪很厚,在长达上百公里的路上,撤退简直成了一场灾难。先头部队过了河就炸毁桥梁,根本没人顾及后面的部队。跟随逃亡的地方官员和家属哭天喊地。财政厅长携带着大量钞票,由于桥梁被炸汽车无法通过,钞票被路上的官兵一抢而光。
六十军被长春守军新七军接应侥幸撤进长春,官兵们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重武器和大量辎重损失几尽。
第六十军的突然出逃虽使林彪有点吃惊,但四平照打不误。
四平坚固的城防还在,但年初的时候,陈诚把第七十一军军部和八十七、九十一师调走了,四平城里只剩下彭锷八十八师和保安部队,共一万八千人。
3 月12日这一天,雪后初晴,四平大地银装素裹。6 时,开始炮火试射。与此同时,攻城部队人人披上白色伪装服,按预定计划隐蔽进入阵地。
李天佑在三道林子指挥所里指挥。7 时40分,攻击命令下达。大炮齐鸣,炮弹暴雨般倾泻在守军前沿阵地,猛烈的炮火把四平城防打成一片火海,仅7 分钟炮击,守军阵地的地堡群大部便被摧毁。
炮火向纵深延伸射击之后,突击部队发起了冲锋,战斗仅仅进行了23个小时,四平被攻克,一万八千守军被打死打伤四千余人,其余的全部缴械投降。期间,沈阳、长春国民党军始终未敢出援。
四平位于长春、沈阳之间,是东北战场上国共双方在军事上政治上必争的战略要地。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双方在四平城下四次交战,这在全国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少见的。当地老百姓说四平城的名字叫的不对,四平四平,四次才平。
3 月15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祝贺收复四平大捷及冬季攻势取得的胜利。
******
林彪没容卫立煌喘息,很快转兵北上,把目标再次对准四平。
国民党海上运输线被切断,锦州和沈阳之间的交通亦被完全断绝。卫立煌不得不进一步收缩兵力,固守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要点城市,等待关内援兵,以图再举。
此时,蒋介石已深知国民党被迫撤离东北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他一方面进行撤退准备,一方又令卫立煌固守据点,延迟时间。
2 月25日10时,林彪就下一步作战部署报告毛泽东:“东北主力拟于即日起,乘解冻之际迅速渡过辽河,围歼四平之敌并打援。”当天,毛泽东回电:“完全同意。”
林彪、罗荣桓即进行周密的作战部署,决定以1 纵、3 纵、7 纵、独立第二师及东北炮司的主力8 个炮兵营的绝对优势攻打四平,由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统一指挥。
同时,命令独立第5 师迅速进到四平以北,防敌向长春突围。
预定的作战方案是:在发起对四平总攻前,如果沈阳之敌北援,以打援为主;反之,则以打点为主。
3 月2 日,完成了对四平的包围。3 月4 日四平外围战打响,至3 月8 日,基本上肃清四平外围据点。
卫立煌根本没有增援四平的打算,但又担心四平失守会导致长春失守,便让郑洞国与参谋长赵家骧一起去长春,并把吉林守军第六十军撤至长春,加强长春防备。郑洞国恳切建议“不如在放弃吉林的同时也放弃长春”,卫立煌又不愿意放弃长春。
三月八日,郑洞国、赵家骧飞抵永吉(今吉林市),向曾泽生军长传达了撤至长春的命令。曾泽生希望宽限时间稍做准备。赵家骧说:“兵贵神速,还是马上就行动好些。万一走漏风声,就出不去了。”但是撤退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全市。军队还没有完全撤出,永吉市区已是一片混乱,党政府官员、军官家属、地主商人拖家带口,汽车或马车把出城的道路完全壅塞。曾泽生没有按照上级的指令炸毁小丰满水电站,只把不能带走的弹药销毁。冰天雪地,积雪很厚,在长达上百公里的路上,撤退简直成了一场灾难。先头部队过了河就炸毁桥梁,根本没人顾及后面的部队。跟随逃亡的地方官员和家属哭天喊地。财政厅长携带着大量钞票,由于桥梁被炸汽车无法通过,钞票被路上的官兵一抢而光。
六十军被长春守军新七军接应侥幸撤进长春,官兵们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重武器和大量辎重损失几尽。
第六十军的突然出逃虽使林彪有点吃惊,但四平照打不误。
四平坚固的城防还在,但年初的时候,陈诚把第七十一军军部和八十七、九十一师调走了,四平城里只剩下彭锷八十八师和保安部队,共一万八千人。
3 月12日这一天,雪后初晴,四平大地银装素裹。6 时,开始炮火试射。与此同时,攻城部队人人披上白色伪装服,按预定计划隐蔽进入阵地。
李天佑在三道林子指挥所里指挥。7 时40分,攻击命令下达。大炮齐鸣,炮弹暴雨般倾泻在守军前沿阵地,猛烈的炮火把四平城防打成一片火海,仅7 分钟炮击,守军阵地的地堡群大部便被摧毁。
炮火向纵深延伸射击之后,突击部队发起了冲锋,战斗仅仅进行了23个小时,四平被攻克,一万八千守军被打死打伤四千余人,其余的全部缴械投降。期间,沈阳、长春国民党军始终未敢出援。
四平位于长春、沈阳之间,是东北战场上国共双方在军事上政治上必争的战略要地。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双方在四平城下四次交战,这在全国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少见的。当地老百姓说四平城的名字叫的不对,四平四平,四次才平。
3 月15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祝贺收复四平大捷及冬季攻势取得的胜利。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