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4477
阅读:9567
发表:2015/9/21
20章 家庭 小说
《红肚兜》第12-16章
1-5
6-11
12-1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夏霖补充说:“至于企业财产的事,后来律师来通报我,绸厂已由银行申请法院查封、折价变卖了,卖得款项除了抵偿几家债权人的债务外已剩余不多,公司也因失去法人代表而不复存在,这样遗留问题我就只有交由律师全权代为处理,包括赵满强的遗物,还有那条红肚兜都是托他转交给大姐的。”
说到此她嗒然的叹息一声:“唉……人要落到这一步才会意识到一切身外之物都是过眼云烟,一切都没有自由重要,因此我的意愿是将企业处理之后的余款一部份留给大姐夏雪,一部份补偿赵满强的养父,另外就是将那块已经转入我名下的土地无偿捐献给当地慈善协会,用于社会救助事宜。前不久律师专程赶来告诉我,除了大姐也将留给她的资金全部捐赠出去了,其它的事情都已按我的意见处置完毕。这样也好,就算终结了我对外面的一切牵挂,利于我在这里安心服刑。”
至此夏霖才将她的故事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教授对于她们两姊妹将其遗留资产的处理颇感意外,但也很能理解。他看到话语间夏霖那如霜打芙蓉过后的蔫容,想到她曾经作为一位商界名流、风光无限,现在却落到这步田地,不免生出些许同情与恻隐之心。
经一阵沉吟之后,教授开腔道:“夏霖,谢谢你能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非常经历。通过你的叙述,说明你并不是由于愚昧无知,而是以一种高智商的行为犯罪。其实以我多年的法学研究认为,除了那些作恶多端、生性残暴的惯犯外,世上许多命案的诱因往往很简单,有的只是因为一时冲动、一念之差或一己之私而导致犯罪。归其基本原因,有的仅仅是当事人不能应对某一个被激化的生活矛盾,一时想不开而采取了极端行为,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造成追悔莫及的人间悲剧。作为你也是这样,应该说本质并不坏,并非那些十恶不赦、作奸犯科之人,你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由于人生价值取向偏激,把名誉、地位看得高于一切,当命运给你出了这道严峻的人生课题时,你思维不清、逻辑混乱,而自己又不能很好的化解心中郁结,就像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说着他喝水润了润嗓子,又道:“应该说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可能遇到难以掌控的处境,我们只有尝试着去勇于面对那些承受不起的现实。其实当你们的问题出现之时,你就应该主动向大姐和赵满强说明事实真像,即使让外人知道了你们的内情又能怎样,天是不会塌的,太阳不是每天照常从东方升起吗?而且你有很多解释的机会和理由,事情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糟。不幸的是你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让心中的阴霾战胜了理性的光辉,使自己的良知泯灭,走向了人性道义的反面,结果落得如此下场,夏霖,我真为你感到惋惜。”
教授就像一个心理医生为夏霖解析了其犯罪思想根源,即揭刺了她的伤痛又抚挠其症结,虽然尖锐却很入耳,令她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教授接着说:“夏霖,你应该明白世上没有大不了的事,再大的事都大不过人的生命,无论遭遇什么事情、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都不能以身试法,绝不能以剥夺别人生命的代价来换得自己的一己之私。要知道自古以来杀人都是滔天大罪,所以夏霖,你要深刻反省自己,对自己的重罪作沉痛忏悔。如今政府给了你一次再生的机会,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并要有勇气活下去,希望你悔过自新、积极表现,或许通过长期改造能够使自己重获新生。”
教授的透彻之言令夏霖有些激动,她欲哭无泪,声音颤抖着开始回应道:“老师,感谢你的教诲,我明白你的一番好意,我也知道自己的罪行深重。自打我入狱以来,在这里管教干部的训示下我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自己从一个正当的企业法人沦为今天的阶下囚,主要是由于过去只顾一门心思经商,平时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漠,遇事不能正确对待,加之思想狭隘、心存侥幸,以为只有那样才能使自己彻底解脱,所以铤而走险促成犯罪,其结果是不但没能解救自己,反而是害人害己,使自己走向了这条不归之路。其实我死不足惜,而让我追悔莫及的是既对不起满强,更对不起大姐,现在我每天都在深深的悔恨之中,生不如死,至于以后我别无选择,只能在这里好好接受改造,慢慢洗刷自己的罪孽,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夏霖的话就像是例行交待,其语气、语速也如讲过无数便顺溜,这说明她已习惯了监狱的严格管教,完全具备了一个监刑人员的特征。而后她还道出了几句颇有觉悟的话来:“希望我讲这些对你们的法制研究有所帮助,现在我是罪犯,也就不介意现身说法,也许通过我的案子可以告戒世人应该怎样处理好生活中的矛盾,千万不能触犯法律,谁要是犯了法那是逃不掉的,要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绝对是真理。”说着她哀怨地悔悟道:“现在我才懂得什么是幸福,幸福并非拥有多少金钱、多好的身份,能够奉公守法、平平安安的过日子那就是幸福,像我这样已经悔之晚矣。”
作为身负重罪之人能够认识到这一层让教授颇感欣慰,接着他又劝诫了她一番。夏霖也再次表示说:“老师你放心,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服刑,争取得到政府的减刑优待。”
“噢,好。”教授赞许的回应着,随之看了看手表,觉得这次特殊采访时间够长了,便归结的说:“好了,夏霖,我们的谈话就到这里,你今天表现很好,回头我会把你的思想改造和认罪态度向监狱领导好好反映一下,可能会对你的服刑有所帮助。另外,有机会我再去萌州时,一定会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你大姐,就说你表现不错,请她放心,你看行吗?”
夏霖的嘴唇碰了一下,但欲言又止,不知如何表达此刻的复杂心情,于是她起身向教授鞠了一躬,用形体语言表达了她的深深谢意。教授跟着也站起来与她道别,并目送着她在狱警的督促之下从“接待室”的内门退身而去。
尾 声
教授这趟屏景山监狱之行可谓收获不小,他几乎把一名罪犯的人生轨迹、心理蜕变和改造现状悉数梳理了一遍。当回到省法制报社,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边听着夏雪、夏霖两姊妹的采访录音,一边思考着她们异乎寻常的命运,他想到正是由于上个世纪的历史沉疴贯穿至今,才酿成她们家的悲情故事,虽然那个荒诞年代曾经给无数家庭造成过悲剧,但是这次以她们家的特殊社会背景、如此巧合的成员关系集中展现在他面前,无不使他暗自称奇而深深震撼。
经过一番整理归纳,教授以法学的眼光洋洋洒洒的撰写了一篇近万字的《关于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犯罪启示录》,不久即在自己主编的法制期刊上发表出来,该文不仅对过去那段伤痕历史进行了无情的笔伐,并对当下社会的人性弱点以及对于物欲、名利的贪念给予了充分揭示,同时还对一个人从善至恶、从犯罪到悔悟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刻剖析,文章旨在挖掘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劝诫世人应当怎样正视历史、承接现实,如何珍爱生活、尊重生命,从而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自觉成为遵纪守法、有益社会的合法公民。此文刊载后赢得得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延伸开来,引起时势评论、网络媒介展开了一轮关于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呼唤人性良知的大讨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时隔不久,丹阳教授的一名学生从外地赶来拜见老师,这位师从法学的关门弟子却偏好文学,当他在法刊上看到以教授署名的那篇文章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学题材,就特意来找老师请求提供原始资料,他准备以夏雪、夏霖两姐妹为原型写一部小说。对于他的要求教授开始持反对意见,但是学生极力劝说老师,说这个故事很典型,太有戏剧性,如果能将当事人在不同年代发生的两种错爱的情节内容,将她们身处逆境的矛盾冲突和面临生死抉择的思想挣扎,以及涉及人伦道德和犯罪心理的行为意识用小说形式描述出来,这样更能使人产生共鸣,更能启迪读者对于不同时代社会问题的反思,以至对于人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崇法制社会的人文关怀具有更加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生的话不无道理,真就打动了老师,他终于答应帮助学生成全意愿,并对其讲述了整个采访过程。学生便请老师给小说命题,老师斟酌半响,就在纸上写出了“红肚兜”三个字递交给他。学生问其原由,老师说:“这个故事的焦点就在夏雪那个私生孩子身上,赵满强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特殊产物,他生来就是一颗悲情的种子,从法理上讲这就是一种‘原罪’的成因,随着时代变迁、斗转星移,当这颗种子阴差阳错的飘落到妹妹夏霖的生活及情感世界里,便导致了她后来的‘本罪’发生。而贯穿整个故事,能够证明这颗悲情种子来历的唯一线索不就是那条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肚兜吗?正是它揭示了当事人之间错乱关系的谜底,同时为他们的悲剧性命运埋下了一个恰好的注脚。”
教授说着站起身来将他那深邃的目光投向窗外,继续讲道:“那条肚兜上面残存的‘红卫兵’字迹是那个荒诞年代的烙印,作为信物它又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最终将三个人的命运交集、串联起来,并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命运转折,直至这场悲剧的发生而终结。因此,我认为就以‘红肚兜’这个物证作为标题,这样既可影射过去那段悲怆的历史,也可概括故事主人公坎坷的人生和凄切的命运。”老师一边阐述一边征询地回问学生:“你看这样命题行么?当然我的建议仅供参考,究竟怎样确定还需你自己拿主意才行。”
学生欣然领受了老师的命题,并借了他的采访录音拿回去聆听,这样随着夏雪、夏霖两姊妹“一遍遍”对于各自亲身经历的叙述,经过长时的情景酝酿和人物构思,学生通过文学创作和艺术加工,在他那部题名为《红肚兜》的小说之中,一组组过往已久的历史画面再现笔端,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人物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
(完)
说到此她嗒然的叹息一声:“唉……人要落到这一步才会意识到一切身外之物都是过眼云烟,一切都没有自由重要,因此我的意愿是将企业处理之后的余款一部份留给大姐夏雪,一部份补偿赵满强的养父,另外就是将那块已经转入我名下的土地无偿捐献给当地慈善协会,用于社会救助事宜。前不久律师专程赶来告诉我,除了大姐也将留给她的资金全部捐赠出去了,其它的事情都已按我的意见处置完毕。这样也好,就算终结了我对外面的一切牵挂,利于我在这里安心服刑。”
至此夏霖才将她的故事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教授对于她们两姊妹将其遗留资产的处理颇感意外,但也很能理解。他看到话语间夏霖那如霜打芙蓉过后的蔫容,想到她曾经作为一位商界名流、风光无限,现在却落到这步田地,不免生出些许同情与恻隐之心。
经一阵沉吟之后,教授开腔道:“夏霖,谢谢你能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非常经历。通过你的叙述,说明你并不是由于愚昧无知,而是以一种高智商的行为犯罪。其实以我多年的法学研究认为,除了那些作恶多端、生性残暴的惯犯外,世上许多命案的诱因往往很简单,有的只是因为一时冲动、一念之差或一己之私而导致犯罪。归其基本原因,有的仅仅是当事人不能应对某一个被激化的生活矛盾,一时想不开而采取了极端行为,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造成追悔莫及的人间悲剧。作为你也是这样,应该说本质并不坏,并非那些十恶不赦、作奸犯科之人,你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主要是由于人生价值取向偏激,把名誉、地位看得高于一切,当命运给你出了这道严峻的人生课题时,你思维不清、逻辑混乱,而自己又不能很好的化解心中郁结,就像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说着他喝水润了润嗓子,又道:“应该说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可能遇到难以掌控的处境,我们只有尝试着去勇于面对那些承受不起的现实。其实当你们的问题出现之时,你就应该主动向大姐和赵满强说明事实真像,即使让外人知道了你们的内情又能怎样,天是不会塌的,太阳不是每天照常从东方升起吗?而且你有很多解释的机会和理由,事情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糟。不幸的是你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让心中的阴霾战胜了理性的光辉,使自己的良知泯灭,走向了人性道义的反面,结果落得如此下场,夏霖,我真为你感到惋惜。”
教授就像一个心理医生为夏霖解析了其犯罪思想根源,即揭刺了她的伤痛又抚挠其症结,虽然尖锐却很入耳,令她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教授接着说:“夏霖,你应该明白世上没有大不了的事,再大的事都大不过人的生命,无论遭遇什么事情、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都不能以身试法,绝不能以剥夺别人生命的代价来换得自己的一己之私。要知道自古以来杀人都是滔天大罪,所以夏霖,你要深刻反省自己,对自己的重罪作沉痛忏悔。如今政府给了你一次再生的机会,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并要有勇气活下去,希望你悔过自新、积极表现,或许通过长期改造能够使自己重获新生。”
教授的透彻之言令夏霖有些激动,她欲哭无泪,声音颤抖着开始回应道:“老师,感谢你的教诲,我明白你的一番好意,我也知道自己的罪行深重。自打我入狱以来,在这里管教干部的训示下我常常扪心自问,为什么自己从一个正当的企业法人沦为今天的阶下囚,主要是由于过去只顾一门心思经商,平时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漠,遇事不能正确对待,加之思想狭隘、心存侥幸,以为只有那样才能使自己彻底解脱,所以铤而走险促成犯罪,其结果是不但没能解救自己,反而是害人害己,使自己走向了这条不归之路。其实我死不足惜,而让我追悔莫及的是既对不起满强,更对不起大姐,现在我每天都在深深的悔恨之中,生不如死,至于以后我别无选择,只能在这里好好接受改造,慢慢洗刷自己的罪孽,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夏霖的话就像是例行交待,其语气、语速也如讲过无数便顺溜,这说明她已习惯了监狱的严格管教,完全具备了一个监刑人员的特征。而后她还道出了几句颇有觉悟的话来:“希望我讲这些对你们的法制研究有所帮助,现在我是罪犯,也就不介意现身说法,也许通过我的案子可以告戒世人应该怎样处理好生活中的矛盾,千万不能触犯法律,谁要是犯了法那是逃不掉的,要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绝对是真理。”说着她哀怨地悔悟道:“现在我才懂得什么是幸福,幸福并非拥有多少金钱、多好的身份,能够奉公守法、平平安安的过日子那就是幸福,像我这样已经悔之晚矣。”
作为身负重罪之人能够认识到这一层让教授颇感欣慰,接着他又劝诫了她一番。夏霖也再次表示说:“老师你放心,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服刑,争取得到政府的减刑优待。”
“噢,好。”教授赞许的回应着,随之看了看手表,觉得这次特殊采访时间够长了,便归结的说:“好了,夏霖,我们的谈话就到这里,你今天表现很好,回头我会把你的思想改造和认罪态度向监狱领导好好反映一下,可能会对你的服刑有所帮助。另外,有机会我再去萌州时,一定会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你大姐,就说你表现不错,请她放心,你看行吗?”
夏霖的嘴唇碰了一下,但欲言又止,不知如何表达此刻的复杂心情,于是她起身向教授鞠了一躬,用形体语言表达了她的深深谢意。教授跟着也站起来与她道别,并目送着她在狱警的督促之下从“接待室”的内门退身而去。
尾 声
教授这趟屏景山监狱之行可谓收获不小,他几乎把一名罪犯的人生轨迹、心理蜕变和改造现状悉数梳理了一遍。当回到省法制报社,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边听着夏雪、夏霖两姊妹的采访录音,一边思考着她们异乎寻常的命运,他想到正是由于上个世纪的历史沉疴贯穿至今,才酿成她们家的悲情故事,虽然那个荒诞年代曾经给无数家庭造成过悲剧,但是这次以她们家的特殊社会背景、如此巧合的成员关系集中展现在他面前,无不使他暗自称奇而深深震撼。
经过一番整理归纳,教授以法学的眼光洋洋洒洒的撰写了一篇近万字的《关于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犯罪启示录》,不久即在自己主编的法制期刊上发表出来,该文不仅对过去那段伤痕历史进行了无情的笔伐,并对当下社会的人性弱点以及对于物欲、名利的贪念给予了充分揭示,同时还对一个人从善至恶、从犯罪到悔悟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刻剖析,文章旨在挖掘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劝诫世人应当怎样正视历史、承接现实,如何珍爱生活、尊重生命,从而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自觉成为遵纪守法、有益社会的合法公民。此文刊载后赢得得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延伸开来,引起时势评论、网络媒介展开了一轮关于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呼唤人性良知的大讨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时隔不久,丹阳教授的一名学生从外地赶来拜见老师,这位师从法学的关门弟子却偏好文学,当他在法刊上看到以教授署名的那篇文章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学题材,就特意来找老师请求提供原始资料,他准备以夏雪、夏霖两姐妹为原型写一部小说。对于他的要求教授开始持反对意见,但是学生极力劝说老师,说这个故事很典型,太有戏剧性,如果能将当事人在不同年代发生的两种错爱的情节内容,将她们身处逆境的矛盾冲突和面临生死抉择的思想挣扎,以及涉及人伦道德和犯罪心理的行为意识用小说形式描述出来,这样更能使人产生共鸣,更能启迪读者对于不同时代社会问题的反思,以至对于人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崇法制社会的人文关怀具有更加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生的话不无道理,真就打动了老师,他终于答应帮助学生成全意愿,并对其讲述了整个采访过程。学生便请老师给小说命题,老师斟酌半响,就在纸上写出了“红肚兜”三个字递交给他。学生问其原由,老师说:“这个故事的焦点就在夏雪那个私生孩子身上,赵满强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特殊产物,他生来就是一颗悲情的种子,从法理上讲这就是一种‘原罪’的成因,随着时代变迁、斗转星移,当这颗种子阴差阳错的飘落到妹妹夏霖的生活及情感世界里,便导致了她后来的‘本罪’发生。而贯穿整个故事,能够证明这颗悲情种子来历的唯一线索不就是那条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肚兜吗?正是它揭示了当事人之间错乱关系的谜底,同时为他们的悲剧性命运埋下了一个恰好的注脚。”
教授说着站起身来将他那深邃的目光投向窗外,继续讲道:“那条肚兜上面残存的‘红卫兵’字迹是那个荒诞年代的烙印,作为信物它又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最终将三个人的命运交集、串联起来,并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命运转折,直至这场悲剧的发生而终结。因此,我认为就以‘红肚兜’这个物证作为标题,这样既可影射过去那段悲怆的历史,也可概括故事主人公坎坷的人生和凄切的命运。”老师一边阐述一边征询地回问学生:“你看这样命题行么?当然我的建议仅供参考,究竟怎样确定还需你自己拿主意才行。”
学生欣然领受了老师的命题,并借了他的采访录音拿回去聆听,这样随着夏雪、夏霖两姊妹“一遍遍”对于各自亲身经历的叙述,经过长时的情景酝酿和人物构思,学生通过文学创作和艺术加工,在他那部题名为《红肚兜》的小说之中,一组组过往已久的历史画面再现笔端,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人物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
(完)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