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4436
成片时长:每集约47分钟
阅读:9185
发表:2015/9/30
26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乡村晨雾》第1-3集
孟老太太 [内蒙古通辽]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6188】


  乡村  人性  爱情  友情  拼搏  奋斗

  曹汉中一家和林海父女,团团围坐在饭桌旁,吃饺子
  曹汉中倒了两杯酒,递给林海一杯:“来,兄弟!尝尝大荒的酒。”
  林海双手接过酒杯:“谢谢大哥,没曾想我和我女儿又能过上年了!”
  林海有些激动,端杯子的手在颤抖。
  曹汉中:“兄弟,别难过!来,干了这杯酒!”
  两个人一饮而尽,拿起筷子都往对方碗里夹了一块肉。
  曹汉中又满上酒:“林海,你来这打算在哪落脚哇?”
  林海:“大哥,我还没什么打算,实不相瞒,我是骑瞎马,放圆搂,凭命由天闯啊!”
  曹汉中皱了一下眉:“那结果会咋样哪?”
  林海:“我从来没想过结果,到哪河、脱哪鞋,道死道埋,路死路扔!”
  曹汉中,啪!的把筷子扣在饭桌上:“你好潇洒呀!那么孩子哪?总不能让孩子也骑瞎马,放圆搂吧?”
  林海不好意思的:“大哥,兄弟已经这样了,你说今后还能咋样?”
  曹汉中一皱眉:“来,喝酒!”两人端起酒杯,一抬手一饮而尽,曹汉中又满上两杯酒,他们俩拿起筷子吃菜。
  曹汉中:“兄弟,你不问我你今后还能咋样吗?那大哥就跟你说说。我来这今年是过的第四个年了,可是没有一年不想家乡、思念亲人的,去年公社接纳了我们这个新居点,承认我们是这里的居民了,我就托朋靠友弄来两份准迁证,秋天时我回老家,想迁来两户,可是他们都不肯挺而走险,我只好孤单的回来了。兄弟,我说这些你明白吗?”
  林海:“大哥!我明白!你是说你欢迎家乡人来这里对吧?”
  曹汉中:“好!兄弟,明白,看你不象庄稼人,在家时你作啥工作了?”
  林海:“大哥,说起来惭愧呀!我八岁上学、二十岁在小学教书,一直教到三十岁,你兄弟鬼迷心窍,为了生个儿子,辞去了教师职务,没想到三年过去,我妻子一直没怀上,反而我的小女儿得了肺炎夭折了。妻子想女儿心切,得了急病去世了,我就落到了这般光景。”
  曹汉中:“看来到北大荒谋生的,各有个的理由,我跟你不同,我在老家干了十多年的小队会计,就因为我性格耿直认死理。看不了那些有其事,无其实的现状,说了几句实话,人家管我叫大右派,我儿子曹仁才八岁,刚上一年级,就管他叫小右派。咱争辩不过人家,只好背井离乡了。不过我是打算在这里生活下去,准备在家乡摔倒了,要在这里爬起来。可我看你不一定有这个打算,就凭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和你的出身,我觉得你吃不了这份苦,我说的对吗?”
  林海:“大哥,刚才我说的那些话,是为了试一试大哥的态度,而我的出身吗,那就是彼一时此一时了。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我愿在大哥跟前度过余生。”林海放下筷子,抱拳当胸:“大哥,看在我这个还没成年的女儿身上,你就收留下你这个不争气的老乡吧!”
  曹汉中慷慨的:“好!兄弟,从现在起,在北大荒我又有一名亲人了,来!喝酒!不敢说别的,只要你好好干,大哥吃干的,就不能让你喝浠的!”
  
  19、曹汉中家 外 早晨
  太阳刚一出来,曹汉中和林海一个背着行李,一个扛着旅行兜,从南山破走下来,他们俩把行李和旅行兜放进了西屋。
  曹汉中:“兄弟,吃完饭,把这屋收拾、收拾,把炕烧烧,眼下你们爷俩先住在这屋,待开春,咱们这个小屯,木匠、瓦匠都有,我还有一垛苫房草。找个向阳处,压它两间小马架,你们就算一家人家了。”
  
  20、早饭后
  林海走出屋外,来到大门前,他环视着大山,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曹汉中走过来,递给他一支香烟,自己也叼在嘴上一支。
  林海接过烟来,化着火柴,先给曹汉中点着,又点着了自己的烟。他抽了一口,又把烟拿在手里,看着烟上的字:“大哥,昨天我看你抽的就是这个烟,还挺有劲哪!”
  曹汉中:“有什么劲?一毛五分钱一盒。这不过年了吗,来个人啥的,好看些,走,进屋。这大冷天站这干啥呀,看大山的日子不在后头呢吗?”
  他们俩走进屋来。
  林海坐在屋地上的凳子上,一边抽烟,一边观望着屋里的轮廓。他看到墙上挂着的猎枪:“大哥,你很爱好打猎吧?昨晚咱们吃的饺子馅,好像是兔肉的,对吗?”
  曹汉中:“你是看到墙上的猎枪,猜测的吧?”
  林海笑了。
  曹汉中:“要说爱好,谈不上,只不过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呗,人得适应环境生活。不过你说咱吃的饺子馅,可不是兔肉的,那是貉子肉的。好吃吗?”
  林海:“好吃,真的好吃!都说驴肉最好吃,我看它比驴肉好吃。是用枪打得吗?”
  曹汉中:“不是。枪打得貉子皮不值钱,是用套子套得。”
  林海:“看来干啥就得懂啥呀”他又看到墙上挂着一把胡器,笑着:“大哥,你喜欢乐器?出了二胡还喜欢什么?”
  曹汉中笑了:“出了二胡我什么也不会。这是在老家时,年年春节前后,有一伙地方戏活动在民间,我就参与其中给他们拉弦了捧场,对此就产生了兴趣,所以千里迢迢,我什么都没带,就把它带来了,它能帮我抒发喜怒哀乐。
  林海兴奋地:“好!我也喜欢乐器。可惜我什么也没带。”
  (本集完)
  
  
  
  第二集
  
  1、曹汉中家 大天初一的早饭后
  太阳光已照满了院子。
  三岁的小曹义,穿着活裆的小棉裤,戴着大棉帽子,在院子里跟着哥哥放炮竹。
  屋子里,韩玉珍把炕桌上的碗筷都收拾到外屋去,林秀云把暖壶和茶杯都端到地桌上。拿起茶桶往杯子里倒点茶叶,沏了两杯茶水。
  曹汉中向林海一招手:“来!兄弟,咱哥俩喝水!你说一见到家乡人,就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情趣,想起了好多家乡的往事,一宿没睡觉。我来这四年了,觉得就数今年这个年过的高兴!”
  林海端起茶杯喝一口水:“我更高兴!我的感觉是,我和我的女儿就像挣扎在狂风巨浪里的一叶孤舟,突然遇到了港湾!那种心喜、那种高兴,那种到家的感觉,激动的我也一宿没合眼!真是苍天保佑!竟然让我们遇到了大哥你们这样的人家,像是梦幻,但我们确实到家了!不过大哥,到家是到家了,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可不是串亲戚来了,我是领我的孩子过日子来了,所以过两天你得帮我打听买点粮食,呆会我们把西屋收拾好,我们爷俩得立火呀,让我们也得象一家人家似的,对吧?”
  曹汉中喝了一口茶水:“当然得让你们象一家人家了,昨晚我不跟你说了吗。但不要抄之过急,等到开春土划开,找个向阳之处,把马架盖上,再让你们象一家人家也不晚。暂时先委屈几个月,大哥家的粮食还够你们吃,大过年的你忙着张罗这些事干啥?”
  林海:“大哥,你不知道哇,这几年老家那人均口粮一年才三百六十斤,还得是好的生产队,不好的生产队吃到二百八十斤就不错了。连半年都不够用,谁家要添上两口人吃饭,那简直是喝人血呀?”
  曹汉中:“这还用你说吗?我不也是那的人吗?不过这地方咋地也比那边得过,象我们这样公社承认了的居民点,每年都给些反销粮,自己刨点镐头荒,再采些山货,还算过得去……”
  林秀云站在地上,给他们倒水。
  
  韩玉珍在外屋刷碗扫地,收拾完拽下毛巾擦擦手进屋了。她见秀云沏茶倒水的,就一把拉过秀云:“来,孩子,让他们自己倒水。跟大娘上炕坐会,昨晚又冷又累的,还差点没把我这孩子吓死。”
  韩玉珍坐在炕沿上,爱抚的摸着秀云的头:“多悬哪?要把孩子吓个好歹的,还坐这喝水呀?吃饺子都不香喽!”
  林海看着韩玉珍:“嫂子,从昨晚到现在我就觉得你和秀云真有母女的缘分,要不嫌弃,你就做秀云的干妈吧?我的女儿我了解她,她一定能进到女儿的情分,我也看到了她在你跟前能得到母爱。你同意吗?”
  韩玉珍高兴的:“啊!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可再好不过了!我太稀罕这个孩子了!”她搬过秀云,捧着她的脸:“孩子呀!让你做我的女儿,你同意吗?”
  秀云一下子扑在韩玉珍的怀里叫:“妈妈!看到你我就觉得看到了妈妈!”
  韩玉珍抱着秀云,脸上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曹汉中:“真都如愿了,哈!秀云失去了妈妈又找到了妈妈;玉珍想女儿,就来了个女儿,我替你们高兴!”
  林海高兴的:“大哥,你也别光别替她们高兴,你自己也应该高兴,我们家从古自今孩子都管父亲叫爹,秀云看到别的孩子叫爸还挺羡慕的,这回就让她管你叫爸,你看怎么样?”
  曹汉中笑了:“那就得看孩子了,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
  林海:“秀云,你要同意认你曹伯伯干爸,就赶快叫爸。”
  秀云走到曹汉中跟前,恭恭敬敬的敬一礼:“爸!”
  曹汉中站起来,摸着秀云的头:“好!林海,我可告诉你,今天孩子叫我一声爸,以后我可要进一个父亲的职责,我要如己生的爱护她、也要管教她,你无权干涉我的义务,你接受得了吗?”
  林海:“我求之不得!孩子多一个爱护她、管教她的人,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哪?”
  曹汉中:“你倒是挺爽快,那我也给你许个诺言,你不是就为没儿子辞去了教师职务的吗?你嫂子再有一个多月就该生了,如果她生个女孩,就算今天咱们啥也没说,她要生个男孩,就给你做儿子,咋样?”
  林海一撮拇指:“大哥,一言为定!”
  曹汉中:“绝不反悔!”
  韩玉珍:“看你们哥俩,这亲家又加上一层。来曹仁,看看秀云你们俩谁大谁小。”
  曹仁、秀云站在了玉珍面前。
  韩玉珍:“你们俩都十二岁,秀云你是几月生人哪?”
  秀云:“我是五月节的第二天过生日。”
  韩玉珍:“啊,那你是五月初六生人,曹仁是八月十六生人,你比他正好大一百天,这么说曹仁就是你的弟弟了。曹仁,以后你管秀云叫姐姐。”
  秀云、曹仁互相看着,都笑了。
  
  2、曹汉中家 西屋 日
  曹仁和秀云在收拾屋子,他们俩抬着一张书桌,把它靠边放好,把屋里的筐筐篓篓都放在上面,把坛坛罐罐一样一样的都归拢起来。
  秀云打开行李,从里边拿出一些书来。
  曹仁看了一笑:“秀云姐,你还有这些书哪?这些都是什么书哇?”
  秀云:“是我念的书哇。”便拿起一本书翻着看:“这是我五年级上半年的书,下半年就没有书了……”
  秀云心酸的流下泪来:“再过十五天,我们老家那就开学了,我---我再也不能念书了!”
  曹仁看着秀云:“云姐,你别哭,你看,我这还有书哪。”他打开一个小木箱,里边竟是书。便拿出几本:“姐你看,这都是我这几年念过的书。”
  秀云眼睛一亮:“真的呀!曹仁,这地方有学校吗?”
  曹仁想了一下:“没有学校,老屯有学校,离这有二十多里山路。这些书是我爸爸在老屯学校订购的,每到开学时,就到学校买来一套,回来他就教我。从一年级开始一年也没落,现在我刚念完四年级的上册。”
  秀云眼睛一亮:“啊,那刚才咱俩抬的那张书桌就是你用的吧?”
  曹仁:“是呀!那是我爸用小驴车,从老屯学校拉来的破书桌,到家又把它修理一下,就给我用了。”
  秀云点点头:“是这样啊,那我爹就是教师,下学期咱们多订一套,让我爹教咱们俩!”
  曹仁:“可是你都念五年级了,我才念四年级,我也撵不上你呀。”
  秀云:“没事!反正今年我也没订书,我等你一年,下半年让咱爸预订两份五年级的书,咱俩不就念一样的书了吗?”
  曹仁看着秀云,赞同的点点头。
  
  3、曹汉中家 内 日
  曹汉中、林海坐在东屋地桌旁闲聊、抽烟。
  林海看着墙上挂着的胡器,起身把它摘下,向曹汉中一笑:“我试试你这把胡器。”
  林海拿着胡器来到西屋,坐在凳子上拉上了。一起调就是七律《长征》的前奏,紧接着慢节奏悠扬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
  大度桥横铁索寒。
  ………………
  ………………
  曹仁在外面扫院子,听到二胡声跑进屋来,高兴的:“林叔,你也会拉七律、《长征》啊?拉的真好!”
  林海停下胡器:“曹仁,你是说你爸拉过这个曲子吧?”
  曹仁:“对呀,林叔您是在前天往这来时,一路上爬山越岭感到了艰难,才想到这个曲子是吧?我爸一遇到困难的事,就拉这个曲子。”
  林海:“你知道你爸遇到困难就拉这个曲子,那他要轻松的时候拉什么曲子呀?高兴的时候拉什么曲子?悲观的时候又拉什么曲子哪?”
  曹仁想了想:“这---这我可没记那么清,不过我觉得我爸一拉“红日”插曲、“上甘岭”插曲了、或者“洪湖水”一类的曲调,我就感到他轻松;他要拉“社会主义好”、“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公社是棵常青藤”一类的歌曲,我就感到他高兴;他要拉“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电影《白毛女》插曲,或者东北地方戏悲调,我就感到他很悲观了。”
  林海笑了:“你对你爸的情绪,研究的很透彻啊,你念几年书啊?”
  曹仁:“我在学校只念过半年书,之后就跟我爸妈来北大荒了。”
  秀云放下扫地的笤苕过来忙:“但是来到北大荒后,又跟我干爸念到四年级了。”
  林海一惊:“噢!跟你爸念到四年级了?”
  秀云:“对呀!这地方没有学校,我干爸每个学期都到老屯的学校,给他订购一份书,回来自己教。”她一指小木箱:“爹,你看那个小木箱,里边装的都是曹仁念过的书。是昨天我俩收拾这屋时,我看到的。”
  林海赞成的点点头:“曹仁,你有一个好父亲。”他动一下胡器,你会这个吗?”
  曹仁点点头:“会点。”
  林海把胡器递给曹仁:“来,试试!”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文无第一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编剧
    卢雪烨
  • 学生
    zxc
  • 学生
    big
  • 学生
    dre
  • 学生
    莉莉丝
  • 编剧
    Tie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0月几日?(提示:2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十粒金丹(古装)

同类推荐作品

江边人家(喜剧, 农村)

同类最新作品

太行女人(爱情, 农村, 家庭)
愿望(农村)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主旋律, 农村)
大葛庄(主旋律, 农村)
翡翠情绿色梦(主旋律, 农村)
大爱(农村)
江城斗(农村, 犯罪)
农民英雄(农村)

同类随机作品

向岁月示好(爱情, 农村, 家庭)
三个女人一台戏(爱情, 农村)
一个桶子(主旋律, 农村, 犯罪)
悠悠的熊干河(农村)
江城斗(农村, 犯罪)
那年那事那乡长(农村)
大葛庄(主旋律, 农村)
开根号爹娘(爱情, 农村, 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