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4436
成片时长:每集约47分钟
阅读:9185
发表:2015/9/30
26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乡村晨雾》第1-3集
1-3
4-6
…
2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曹汉中一家和林海父女,团团围坐在饭桌旁,吃饺子
曹汉中倒了两杯酒,递给林海一杯:“来,兄弟!尝尝大荒的酒。”
林海双手接过酒杯:“谢谢大哥,没曾想我和我女儿又能过上年了!”
林海有些激动,端杯子的手在颤抖。
曹汉中:“兄弟,别难过!来,干了这杯酒!”
两个人一饮而尽,拿起筷子都往对方碗里夹了一块肉。
曹汉中又满上酒:“林海,你来这打算在哪落脚哇?”
林海:“大哥,我还没什么打算,实不相瞒,我是骑瞎马,放圆搂,凭命由天闯啊!”
曹汉中皱了一下眉:“那结果会咋样哪?”
林海:“我从来没想过结果,到哪河、脱哪鞋,道死道埋,路死路扔!”
曹汉中,啪!的把筷子扣在饭桌上:“你好潇洒呀!那么孩子哪?总不能让孩子也骑瞎马,放圆搂吧?”
林海不好意思的:“大哥,兄弟已经这样了,你说今后还能咋样?”
曹汉中一皱眉:“来,喝酒!”两人端起酒杯,一抬手一饮而尽,曹汉中又满上两杯酒,他们俩拿起筷子吃菜。
曹汉中:“兄弟,你不问我你今后还能咋样吗?那大哥就跟你说说。我来这今年是过的第四个年了,可是没有一年不想家乡、思念亲人的,去年公社接纳了我们这个新居点,承认我们是这里的居民了,我就托朋靠友弄来两份准迁证,秋天时我回老家,想迁来两户,可是他们都不肯挺而走险,我只好孤单的回来了。兄弟,我说这些你明白吗?”
林海:“大哥!我明白!你是说你欢迎家乡人来这里对吧?”
曹汉中:“好!兄弟,明白,看你不象庄稼人,在家时你作啥工作了?”
林海:“大哥,说起来惭愧呀!我八岁上学、二十岁在小学教书,一直教到三十岁,你兄弟鬼迷心窍,为了生个儿子,辞去了教师职务,没想到三年过去,我妻子一直没怀上,反而我的小女儿得了肺炎夭折了。妻子想女儿心切,得了急病去世了,我就落到了这般光景。”
曹汉中:“看来到北大荒谋生的,各有个的理由,我跟你不同,我在老家干了十多年的小队会计,就因为我性格耿直认死理。看不了那些有其事,无其实的现状,说了几句实话,人家管我叫大右派,我儿子曹仁才八岁,刚上一年级,就管他叫小右派。咱争辩不过人家,只好背井离乡了。不过我是打算在这里生活下去,准备在家乡摔倒了,要在这里爬起来。可我看你不一定有这个打算,就凭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和你的出身,我觉得你吃不了这份苦,我说的对吗?”
林海:“大哥,刚才我说的那些话,是为了试一试大哥的态度,而我的出身吗,那就是彼一时此一时了。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我愿在大哥跟前度过余生。”林海放下筷子,抱拳当胸:“大哥,看在我这个还没成年的女儿身上,你就收留下你这个不争气的老乡吧!”
曹汉中慷慨的:“好!兄弟,从现在起,在北大荒我又有一名亲人了,来!喝酒!不敢说别的,只要你好好干,大哥吃干的,就不能让你喝浠的!”
19、曹汉中家 外 早晨
太阳刚一出来,曹汉中和林海一个背着行李,一个扛着旅行兜,从南山破走下来,他们俩把行李和旅行兜放进了西屋。
曹汉中:“兄弟,吃完饭,把这屋收拾、收拾,把炕烧烧,眼下你们爷俩先住在这屋,待开春,咱们这个小屯,木匠、瓦匠都有,我还有一垛苫房草。找个向阳处,压它两间小马架,你们就算一家人家了。”
20、早饭后
林海走出屋外,来到大门前,他环视着大山,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曹汉中走过来,递给他一支香烟,自己也叼在嘴上一支。
林海接过烟来,化着火柴,先给曹汉中点着,又点着了自己的烟。他抽了一口,又把烟拿在手里,看着烟上的字:“大哥,昨天我看你抽的就是这个烟,还挺有劲哪!”
曹汉中:“有什么劲?一毛五分钱一盒。这不过年了吗,来个人啥的,好看些,走,进屋。这大冷天站这干啥呀,看大山的日子不在后头呢吗?”
他们俩走进屋来。
林海坐在屋地上的凳子上,一边抽烟,一边观望着屋里的轮廓。他看到墙上挂着的猎枪:“大哥,你很爱好打猎吧?昨晚咱们吃的饺子馅,好像是兔肉的,对吗?”
曹汉中:“你是看到墙上的猎枪,猜测的吧?”
林海笑了。
曹汉中:“要说爱好,谈不上,只不过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呗,人得适应环境生活。不过你说咱吃的饺子馅,可不是兔肉的,那是貉子肉的。好吃吗?”
林海:“好吃,真的好吃!都说驴肉最好吃,我看它比驴肉好吃。是用枪打得吗?”
曹汉中:“不是。枪打得貉子皮不值钱,是用套子套得。”
林海:“看来干啥就得懂啥呀”他又看到墙上挂着一把胡器,笑着:“大哥,你喜欢乐器?出了二胡还喜欢什么?”
曹汉中笑了:“出了二胡我什么也不会。这是在老家时,年年春节前后,有一伙地方戏活动在民间,我就参与其中给他们拉弦了捧场,对此就产生了兴趣,所以千里迢迢,我什么都没带,就把它带来了,它能帮我抒发喜怒哀乐。
林海兴奋地:“好!我也喜欢乐器。可惜我什么也没带。”
(本集完)
第二集
1、曹汉中家 大天初一的早饭后
太阳光已照满了院子。
三岁的小曹义,穿着活裆的小棉裤,戴着大棉帽子,在院子里跟着哥哥放炮竹。
屋子里,韩玉珍把炕桌上的碗筷都收拾到外屋去,林秀云把暖壶和茶杯都端到地桌上。拿起茶桶往杯子里倒点茶叶,沏了两杯茶水。
曹汉中向林海一招手:“来!兄弟,咱哥俩喝水!你说一见到家乡人,就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情趣,想起了好多家乡的往事,一宿没睡觉。我来这四年了,觉得就数今年这个年过的高兴!”
林海端起茶杯喝一口水:“我更高兴!我的感觉是,我和我的女儿就像挣扎在狂风巨浪里的一叶孤舟,突然遇到了港湾!那种心喜、那种高兴,那种到家的感觉,激动的我也一宿没合眼!真是苍天保佑!竟然让我们遇到了大哥你们这样的人家,像是梦幻,但我们确实到家了!不过大哥,到家是到家了,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可不是串亲戚来了,我是领我的孩子过日子来了,所以过两天你得帮我打听买点粮食,呆会我们把西屋收拾好,我们爷俩得立火呀,让我们也得象一家人家似的,对吧?”
曹汉中喝了一口茶水:“当然得让你们象一家人家了,昨晚我不跟你说了吗。但不要抄之过急,等到开春土划开,找个向阳之处,把马架盖上,再让你们象一家人家也不晚。暂时先委屈几个月,大哥家的粮食还够你们吃,大过年的你忙着张罗这些事干啥?”
林海:“大哥,你不知道哇,这几年老家那人均口粮一年才三百六十斤,还得是好的生产队,不好的生产队吃到二百八十斤就不错了。连半年都不够用,谁家要添上两口人吃饭,那简直是喝人血呀?”
曹汉中:“这还用你说吗?我不也是那的人吗?不过这地方咋地也比那边得过,象我们这样公社承认了的居民点,每年都给些反销粮,自己刨点镐头荒,再采些山货,还算过得去……”
林秀云站在地上,给他们倒水。
韩玉珍在外屋刷碗扫地,收拾完拽下毛巾擦擦手进屋了。她见秀云沏茶倒水的,就一把拉过秀云:“来,孩子,让他们自己倒水。跟大娘上炕坐会,昨晚又冷又累的,还差点没把我这孩子吓死。”
韩玉珍坐在炕沿上,爱抚的摸着秀云的头:“多悬哪?要把孩子吓个好歹的,还坐这喝水呀?吃饺子都不香喽!”
林海看着韩玉珍:“嫂子,从昨晚到现在我就觉得你和秀云真有母女的缘分,要不嫌弃,你就做秀云的干妈吧?我的女儿我了解她,她一定能进到女儿的情分,我也看到了她在你跟前能得到母爱。你同意吗?”
韩玉珍高兴的:“啊!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可再好不过了!我太稀罕这个孩子了!”她搬过秀云,捧着她的脸:“孩子呀!让你做我的女儿,你同意吗?”
秀云一下子扑在韩玉珍的怀里叫:“妈妈!看到你我就觉得看到了妈妈!”
韩玉珍抱着秀云,脸上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曹汉中:“真都如愿了,哈!秀云失去了妈妈又找到了妈妈;玉珍想女儿,就来了个女儿,我替你们高兴!”
林海高兴的:“大哥,你也别光别替她们高兴,你自己也应该高兴,我们家从古自今孩子都管父亲叫爹,秀云看到别的孩子叫爸还挺羡慕的,这回就让她管你叫爸,你看怎么样?”
曹汉中笑了:“那就得看孩子了,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
林海:“秀云,你要同意认你曹伯伯干爸,就赶快叫爸。”
秀云走到曹汉中跟前,恭恭敬敬的敬一礼:“爸!”
曹汉中站起来,摸着秀云的头:“好!林海,我可告诉你,今天孩子叫我一声爸,以后我可要进一个父亲的职责,我要如己生的爱护她、也要管教她,你无权干涉我的义务,你接受得了吗?”
林海:“我求之不得!孩子多一个爱护她、管教她的人,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哪?”
曹汉中:“你倒是挺爽快,那我也给你许个诺言,你不是就为没儿子辞去了教师职务的吗?你嫂子再有一个多月就该生了,如果她生个女孩,就算今天咱们啥也没说,她要生个男孩,就给你做儿子,咋样?”
林海一撮拇指:“大哥,一言为定!”
曹汉中:“绝不反悔!”
韩玉珍:“看你们哥俩,这亲家又加上一层。来曹仁,看看秀云你们俩谁大谁小。”
曹仁、秀云站在了玉珍面前。
韩玉珍:“你们俩都十二岁,秀云你是几月生人哪?”
秀云:“我是五月节的第二天过生日。”
韩玉珍:“啊,那你是五月初六生人,曹仁是八月十六生人,你比他正好大一百天,这么说曹仁就是你的弟弟了。曹仁,以后你管秀云叫姐姐。”
秀云、曹仁互相看着,都笑了。
2、曹汉中家 西屋 日
曹仁和秀云在收拾屋子,他们俩抬着一张书桌,把它靠边放好,把屋里的筐筐篓篓都放在上面,把坛坛罐罐一样一样的都归拢起来。
秀云打开行李,从里边拿出一些书来。
曹仁看了一笑:“秀云姐,你还有这些书哪?这些都是什么书哇?”
秀云:“是我念的书哇。”便拿起一本书翻着看:“这是我五年级上半年的书,下半年就没有书了……”
秀云心酸的流下泪来:“再过十五天,我们老家那就开学了,我---我再也不能念书了!”
曹仁看着秀云:“云姐,你别哭,你看,我这还有书哪。”他打开一个小木箱,里边竟是书。便拿出几本:“姐你看,这都是我这几年念过的书。”
秀云眼睛一亮:“真的呀!曹仁,这地方有学校吗?”
曹仁想了一下:“没有学校,老屯有学校,离这有二十多里山路。这些书是我爸爸在老屯学校订购的,每到开学时,就到学校买来一套,回来他就教我。从一年级开始一年也没落,现在我刚念完四年级的上册。”
秀云眼睛一亮:“啊,那刚才咱俩抬的那张书桌就是你用的吧?”
曹仁:“是呀!那是我爸用小驴车,从老屯学校拉来的破书桌,到家又把它修理一下,就给我用了。”
秀云点点头:“是这样啊,那我爹就是教师,下学期咱们多订一套,让我爹教咱们俩!”
曹仁:“可是你都念五年级了,我才念四年级,我也撵不上你呀。”
秀云:“没事!反正今年我也没订书,我等你一年,下半年让咱爸预订两份五年级的书,咱俩不就念一样的书了吗?”
曹仁看着秀云,赞同的点点头。
3、曹汉中家 内 日
曹汉中、林海坐在东屋地桌旁闲聊、抽烟。
林海看着墙上挂着的胡器,起身把它摘下,向曹汉中一笑:“我试试你这把胡器。”
林海拿着胡器来到西屋,坐在凳子上拉上了。一起调就是七律《长征》的前奏,紧接着慢节奏悠扬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
大度桥横铁索寒。
………………
………………
曹仁在外面扫院子,听到二胡声跑进屋来,高兴的:“林叔,你也会拉七律、《长征》啊?拉的真好!”
林海停下胡器:“曹仁,你是说你爸拉过这个曲子吧?”
曹仁:“对呀,林叔您是在前天往这来时,一路上爬山越岭感到了艰难,才想到这个曲子是吧?我爸一遇到困难的事,就拉这个曲子。”
林海:“你知道你爸遇到困难就拉这个曲子,那他要轻松的时候拉什么曲子呀?高兴的时候拉什么曲子?悲观的时候又拉什么曲子哪?”
曹仁想了想:“这---这我可没记那么清,不过我觉得我爸一拉“红日”插曲、“上甘岭”插曲了、或者“洪湖水”一类的曲调,我就感到他轻松;他要拉“社会主义好”、“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公社是棵常青藤”一类的歌曲,我就感到他高兴;他要拉“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电影《白毛女》插曲,或者东北地方戏悲调,我就感到他很悲观了。”
林海笑了:“你对你爸的情绪,研究的很透彻啊,你念几年书啊?”
曹仁:“我在学校只念过半年书,之后就跟我爸妈来北大荒了。”
秀云放下扫地的笤苕过来忙:“但是来到北大荒后,又跟我干爸念到四年级了。”
林海一惊:“噢!跟你爸念到四年级了?”
秀云:“对呀!这地方没有学校,我干爸每个学期都到老屯的学校,给他订购一份书,回来自己教。”她一指小木箱:“爹,你看那个小木箱,里边装的都是曹仁念过的书。是昨天我俩收拾这屋时,我看到的。”
林海赞成的点点头:“曹仁,你有一个好父亲。”他动一下胡器,你会这个吗?”
曹仁点点头:“会点。”
林海把胡器递给曹仁:“来,试试!”
曹汉中倒了两杯酒,递给林海一杯:“来,兄弟!尝尝大荒的酒。”
林海双手接过酒杯:“谢谢大哥,没曾想我和我女儿又能过上年了!”
林海有些激动,端杯子的手在颤抖。
曹汉中:“兄弟,别难过!来,干了这杯酒!”
两个人一饮而尽,拿起筷子都往对方碗里夹了一块肉。
曹汉中又满上酒:“林海,你来这打算在哪落脚哇?”
林海:“大哥,我还没什么打算,实不相瞒,我是骑瞎马,放圆搂,凭命由天闯啊!”
曹汉中皱了一下眉:“那结果会咋样哪?”
林海:“我从来没想过结果,到哪河、脱哪鞋,道死道埋,路死路扔!”
曹汉中,啪!的把筷子扣在饭桌上:“你好潇洒呀!那么孩子哪?总不能让孩子也骑瞎马,放圆搂吧?”
林海不好意思的:“大哥,兄弟已经这样了,你说今后还能咋样?”
曹汉中一皱眉:“来,喝酒!”两人端起酒杯,一抬手一饮而尽,曹汉中又满上两杯酒,他们俩拿起筷子吃菜。
曹汉中:“兄弟,你不问我你今后还能咋样吗?那大哥就跟你说说。我来这今年是过的第四个年了,可是没有一年不想家乡、思念亲人的,去年公社接纳了我们这个新居点,承认我们是这里的居民了,我就托朋靠友弄来两份准迁证,秋天时我回老家,想迁来两户,可是他们都不肯挺而走险,我只好孤单的回来了。兄弟,我说这些你明白吗?”
林海:“大哥!我明白!你是说你欢迎家乡人来这里对吧?”
曹汉中:“好!兄弟,明白,看你不象庄稼人,在家时你作啥工作了?”
林海:“大哥,说起来惭愧呀!我八岁上学、二十岁在小学教书,一直教到三十岁,你兄弟鬼迷心窍,为了生个儿子,辞去了教师职务,没想到三年过去,我妻子一直没怀上,反而我的小女儿得了肺炎夭折了。妻子想女儿心切,得了急病去世了,我就落到了这般光景。”
曹汉中:“看来到北大荒谋生的,各有个的理由,我跟你不同,我在老家干了十多年的小队会计,就因为我性格耿直认死理。看不了那些有其事,无其实的现状,说了几句实话,人家管我叫大右派,我儿子曹仁才八岁,刚上一年级,就管他叫小右派。咱争辩不过人家,只好背井离乡了。不过我是打算在这里生活下去,准备在家乡摔倒了,要在这里爬起来。可我看你不一定有这个打算,就凭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和你的出身,我觉得你吃不了这份苦,我说的对吗?”
林海:“大哥,刚才我说的那些话,是为了试一试大哥的态度,而我的出身吗,那就是彼一时此一时了。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我愿在大哥跟前度过余生。”林海放下筷子,抱拳当胸:“大哥,看在我这个还没成年的女儿身上,你就收留下你这个不争气的老乡吧!”
曹汉中慷慨的:“好!兄弟,从现在起,在北大荒我又有一名亲人了,来!喝酒!不敢说别的,只要你好好干,大哥吃干的,就不能让你喝浠的!”
19、曹汉中家 外 早晨
太阳刚一出来,曹汉中和林海一个背着行李,一个扛着旅行兜,从南山破走下来,他们俩把行李和旅行兜放进了西屋。
曹汉中:“兄弟,吃完饭,把这屋收拾、收拾,把炕烧烧,眼下你们爷俩先住在这屋,待开春,咱们这个小屯,木匠、瓦匠都有,我还有一垛苫房草。找个向阳处,压它两间小马架,你们就算一家人家了。”
20、早饭后
林海走出屋外,来到大门前,他环视着大山,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曹汉中走过来,递给他一支香烟,自己也叼在嘴上一支。
林海接过烟来,化着火柴,先给曹汉中点着,又点着了自己的烟。他抽了一口,又把烟拿在手里,看着烟上的字:“大哥,昨天我看你抽的就是这个烟,还挺有劲哪!”
曹汉中:“有什么劲?一毛五分钱一盒。这不过年了吗,来个人啥的,好看些,走,进屋。这大冷天站这干啥呀,看大山的日子不在后头呢吗?”
他们俩走进屋来。
林海坐在屋地上的凳子上,一边抽烟,一边观望着屋里的轮廓。他看到墙上挂着的猎枪:“大哥,你很爱好打猎吧?昨晚咱们吃的饺子馅,好像是兔肉的,对吗?”
曹汉中:“你是看到墙上的猎枪,猜测的吧?”
林海笑了。
曹汉中:“要说爱好,谈不上,只不过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呗,人得适应环境生活。不过你说咱吃的饺子馅,可不是兔肉的,那是貉子肉的。好吃吗?”
林海:“好吃,真的好吃!都说驴肉最好吃,我看它比驴肉好吃。是用枪打得吗?”
曹汉中:“不是。枪打得貉子皮不值钱,是用套子套得。”
林海:“看来干啥就得懂啥呀”他又看到墙上挂着一把胡器,笑着:“大哥,你喜欢乐器?出了二胡还喜欢什么?”
曹汉中笑了:“出了二胡我什么也不会。这是在老家时,年年春节前后,有一伙地方戏活动在民间,我就参与其中给他们拉弦了捧场,对此就产生了兴趣,所以千里迢迢,我什么都没带,就把它带来了,它能帮我抒发喜怒哀乐。
林海兴奋地:“好!我也喜欢乐器。可惜我什么也没带。”
(本集完)
第二集
1、曹汉中家 大天初一的早饭后
太阳光已照满了院子。
三岁的小曹义,穿着活裆的小棉裤,戴着大棉帽子,在院子里跟着哥哥放炮竹。
屋子里,韩玉珍把炕桌上的碗筷都收拾到外屋去,林秀云把暖壶和茶杯都端到地桌上。拿起茶桶往杯子里倒点茶叶,沏了两杯茶水。
曹汉中向林海一招手:“来!兄弟,咱哥俩喝水!你说一见到家乡人,就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家乡的情趣,想起了好多家乡的往事,一宿没睡觉。我来这四年了,觉得就数今年这个年过的高兴!”
林海端起茶杯喝一口水:“我更高兴!我的感觉是,我和我的女儿就像挣扎在狂风巨浪里的一叶孤舟,突然遇到了港湾!那种心喜、那种高兴,那种到家的感觉,激动的我也一宿没合眼!真是苍天保佑!竟然让我们遇到了大哥你们这样的人家,像是梦幻,但我们确实到家了!不过大哥,到家是到家了,这是我们的家,我们可不是串亲戚来了,我是领我的孩子过日子来了,所以过两天你得帮我打听买点粮食,呆会我们把西屋收拾好,我们爷俩得立火呀,让我们也得象一家人家似的,对吧?”
曹汉中喝了一口茶水:“当然得让你们象一家人家了,昨晚我不跟你说了吗。但不要抄之过急,等到开春土划开,找个向阳之处,把马架盖上,再让你们象一家人家也不晚。暂时先委屈几个月,大哥家的粮食还够你们吃,大过年的你忙着张罗这些事干啥?”
林海:“大哥,你不知道哇,这几年老家那人均口粮一年才三百六十斤,还得是好的生产队,不好的生产队吃到二百八十斤就不错了。连半年都不够用,谁家要添上两口人吃饭,那简直是喝人血呀?”
曹汉中:“这还用你说吗?我不也是那的人吗?不过这地方咋地也比那边得过,象我们这样公社承认了的居民点,每年都给些反销粮,自己刨点镐头荒,再采些山货,还算过得去……”
林秀云站在地上,给他们倒水。
韩玉珍在外屋刷碗扫地,收拾完拽下毛巾擦擦手进屋了。她见秀云沏茶倒水的,就一把拉过秀云:“来,孩子,让他们自己倒水。跟大娘上炕坐会,昨晚又冷又累的,还差点没把我这孩子吓死。”
韩玉珍坐在炕沿上,爱抚的摸着秀云的头:“多悬哪?要把孩子吓个好歹的,还坐这喝水呀?吃饺子都不香喽!”
林海看着韩玉珍:“嫂子,从昨晚到现在我就觉得你和秀云真有母女的缘分,要不嫌弃,你就做秀云的干妈吧?我的女儿我了解她,她一定能进到女儿的情分,我也看到了她在你跟前能得到母爱。你同意吗?”
韩玉珍高兴的:“啊!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可再好不过了!我太稀罕这个孩子了!”她搬过秀云,捧着她的脸:“孩子呀!让你做我的女儿,你同意吗?”
秀云一下子扑在韩玉珍的怀里叫:“妈妈!看到你我就觉得看到了妈妈!”
韩玉珍抱着秀云,脸上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曹汉中:“真都如愿了,哈!秀云失去了妈妈又找到了妈妈;玉珍想女儿,就来了个女儿,我替你们高兴!”
林海高兴的:“大哥,你也别光别替她们高兴,你自己也应该高兴,我们家从古自今孩子都管父亲叫爹,秀云看到别的孩子叫爸还挺羡慕的,这回就让她管你叫爸,你看怎么样?”
曹汉中笑了:“那就得看孩子了,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
林海:“秀云,你要同意认你曹伯伯干爸,就赶快叫爸。”
秀云走到曹汉中跟前,恭恭敬敬的敬一礼:“爸!”
曹汉中站起来,摸着秀云的头:“好!林海,我可告诉你,今天孩子叫我一声爸,以后我可要进一个父亲的职责,我要如己生的爱护她、也要管教她,你无权干涉我的义务,你接受得了吗?”
林海:“我求之不得!孩子多一个爱护她、管教她的人,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哪?”
曹汉中:“你倒是挺爽快,那我也给你许个诺言,你不是就为没儿子辞去了教师职务的吗?你嫂子再有一个多月就该生了,如果她生个女孩,就算今天咱们啥也没说,她要生个男孩,就给你做儿子,咋样?”
林海一撮拇指:“大哥,一言为定!”
曹汉中:“绝不反悔!”
韩玉珍:“看你们哥俩,这亲家又加上一层。来曹仁,看看秀云你们俩谁大谁小。”
曹仁、秀云站在了玉珍面前。
韩玉珍:“你们俩都十二岁,秀云你是几月生人哪?”
秀云:“我是五月节的第二天过生日。”
韩玉珍:“啊,那你是五月初六生人,曹仁是八月十六生人,你比他正好大一百天,这么说曹仁就是你的弟弟了。曹仁,以后你管秀云叫姐姐。”
秀云、曹仁互相看着,都笑了。
2、曹汉中家 西屋 日
曹仁和秀云在收拾屋子,他们俩抬着一张书桌,把它靠边放好,把屋里的筐筐篓篓都放在上面,把坛坛罐罐一样一样的都归拢起来。
秀云打开行李,从里边拿出一些书来。
曹仁看了一笑:“秀云姐,你还有这些书哪?这些都是什么书哇?”
秀云:“是我念的书哇。”便拿起一本书翻着看:“这是我五年级上半年的书,下半年就没有书了……”
秀云心酸的流下泪来:“再过十五天,我们老家那就开学了,我---我再也不能念书了!”
曹仁看着秀云:“云姐,你别哭,你看,我这还有书哪。”他打开一个小木箱,里边竟是书。便拿出几本:“姐你看,这都是我这几年念过的书。”
秀云眼睛一亮:“真的呀!曹仁,这地方有学校吗?”
曹仁想了一下:“没有学校,老屯有学校,离这有二十多里山路。这些书是我爸爸在老屯学校订购的,每到开学时,就到学校买来一套,回来他就教我。从一年级开始一年也没落,现在我刚念完四年级的上册。”
秀云眼睛一亮:“啊,那刚才咱俩抬的那张书桌就是你用的吧?”
曹仁:“是呀!那是我爸用小驴车,从老屯学校拉来的破书桌,到家又把它修理一下,就给我用了。”
秀云点点头:“是这样啊,那我爹就是教师,下学期咱们多订一套,让我爹教咱们俩!”
曹仁:“可是你都念五年级了,我才念四年级,我也撵不上你呀。”
秀云:“没事!反正今年我也没订书,我等你一年,下半年让咱爸预订两份五年级的书,咱俩不就念一样的书了吗?”
曹仁看着秀云,赞同的点点头。
3、曹汉中家 内 日
曹汉中、林海坐在东屋地桌旁闲聊、抽烟。
林海看着墙上挂着的胡器,起身把它摘下,向曹汉中一笑:“我试试你这把胡器。”
林海拿着胡器来到西屋,坐在凳子上拉上了。一起调就是七律《长征》的前奏,紧接着慢节奏悠扬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
大度桥横铁索寒。
………………
………………
曹仁在外面扫院子,听到二胡声跑进屋来,高兴的:“林叔,你也会拉七律、《长征》啊?拉的真好!”
林海停下胡器:“曹仁,你是说你爸拉过这个曲子吧?”
曹仁:“对呀,林叔您是在前天往这来时,一路上爬山越岭感到了艰难,才想到这个曲子是吧?我爸一遇到困难的事,就拉这个曲子。”
林海:“你知道你爸遇到困难就拉这个曲子,那他要轻松的时候拉什么曲子呀?高兴的时候拉什么曲子?悲观的时候又拉什么曲子哪?”
曹仁想了想:“这---这我可没记那么清,不过我觉得我爸一拉“红日”插曲、“上甘岭”插曲了、或者“洪湖水”一类的曲调,我就感到他轻松;他要拉“社会主义好”、“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公社是棵常青藤”一类的歌曲,我就感到他高兴;他要拉“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电影《白毛女》插曲,或者东北地方戏悲调,我就感到他很悲观了。”
林海笑了:“你对你爸的情绪,研究的很透彻啊,你念几年书啊?”
曹仁:“我在学校只念过半年书,之后就跟我爸妈来北大荒了。”
秀云放下扫地的笤苕过来忙:“但是来到北大荒后,又跟我干爸念到四年级了。”
林海一惊:“噢!跟你爸念到四年级了?”
秀云:“对呀!这地方没有学校,我干爸每个学期都到老屯的学校,给他订购一份书,回来自己教。”她一指小木箱:“爹,你看那个小木箱,里边装的都是曹仁念过的书。是昨天我俩收拾这屋时,我看到的。”
林海赞成的点点头:“曹仁,你有一个好父亲。”他动一下胡器,你会这个吗?”
曹仁点点头:“会点。”
林海把胡器递给曹仁:“来,试试!”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