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490
阅读:1056
发表:2023/3/14
115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奔腾的银河》第46-50章
1-5
…
41-45
46-50
51-55
…
81-8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四十六章 直面贷款风波
自从上次隐行长在办公室给肖雨奇大发雷霆以后,给永川煤矿贷款的事情就一直困扰着肖雨奇,她知道这个难题迟早会来到她的面前。这一向从各种迹象和谈话中,她才算是把这件事情彻底弄明白了,隐行长本身是倾向给永川煤矿贷款的。可他就是不直接表态,而是变着法儿硬逼着叫底下人先说话。这是他最聪明的一招。
按说他作为一个堂堂的一行之长,什么样的企业贷款能放,什么样的企业贷款不能放,他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可他就是要绕着弯弯给这家不够贷款条件的企业放贷款,这分明其中另有原因。要不他怎么会批评肖雨奇“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废话说了一大堆”呢? 按照银行放贷规定,每一笔贷款都必须是信贷人员先做前期调查,然后形成调查报告,再上报分行的审贷委员会审查通过,最终的审批权还是要一把手亲笔签字,才可以发放。可这个聪明的行长,他心里想放贷款,可嘴上还不直接说,而是通过施加各种压力,硬逼着叫底下人承担责任,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这明显的就像人们常说的“想吃猪肉还怕油嘴”。对于这笔贷款,贷与不贷,肖雨奇也翻来覆去想了很多。按说她才是业务部门的一个小小的经理,当然最终的决定权不在她的手中,可是有一条,这笔贷款的贷前报告非要出自她的手不可,这是工作规则,在一定的时候,它对贷款到底能不能放却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隐行长之所以对她不满意,就是嫌她没有用灵活与变通的手法来写这份报告。所以才把那份先前形成的报告甩到了她的脸上。
时间过了好一向了,肖雨奇估计隐行长又快要提及此事了,那么她该怎么办?她又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贷吧,确实不符合要求,这样做银行资金面临风险大不说,也是有违于她自己的良心的。不贷吧,隐行长在那里大发雷霆,明明是逼着他们几个先表态。如果这样,那将来这笔贷款一旦形成风险,她们几个就成了第一责任人。这不是明摆着的陷阱让她们几个跳吗。
这几天,肖雨奇为此吃不好饭,睡不安觉,非常害怕桌上的电话铃响起,她怕隐行长叫她问及此事。
那天下班后,煤矿李老板又把她堵在路上,说一定要请她吃饭,肖雨奇知道李老板的用意,就坚决地推辞掉了。就在说话的当中,李老板就把一个厚厚的信封硬塞到她的提包里。肖雨奇随即大声说道:“李老板,你这是干什么? 你再这样我和你连说话的份都没有了,工作上的事咱们到单位上去说。”
肖雨奇的拒绝,给煤炭老板的心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压力,钱没有送出去,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了。
又过了两天,肖雨奇接到了在市上商贸局工作的一个亲戚打来的电话,说的还是给永川煤矿发放贷款的事。亲戚在电话中还特别强调“贷与不贷应该是一把手说了算,你不要在那里瞎搅和,再说了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用不着你操心。”
面对亲戚的劝说,肖雨奇不知道该怎么样给他解释。她心里在不停地翻腾着,自己问自己:“难道真的是我错了吗?我是在瞎搅和吗?”她的思想在激烈地斗争着。最后她还是认为亲戚说这些话毕竟是个局外人,不了解行里的工作规程。她决定把亲戚说的话先放在一边,不予理会。
其实,肖雨奇心里很清楚,行里每一笔贷款发放的合理与不合理,都和她这个资金营销部经理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是有再好的企业,必须要她先做贷前调查,拿出申报意见,才能提交审贷委员会批准。所以她觉得自己的职位虽小,但责任重大。再说银行的钱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她必须做到慎之又慎,千万不能随便表态。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遗留的难题终究还是要面对的。这天下午,肖雨奇办公桌上的电话终于又响了起来,是隐行长叫她。
刚进门,肖雨奇看到隐行长今天的态度还不是那么凶悍的,脸上还有一点点和悦之色,他用手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示意让她坐在那里。开口第一句话便说:“雨奇——。”这是他当行长以来第一次用两个字叫她的名字。“那笔贷 款的事,你们的意见怎么样了?”
肖雨奇回答:“隐行长,你对咱行里的贷款原则是很清楚的,对于信用评级在 A 级以下的企业,我们都是要非常慎重的。你说呢?”
肖雨奇用反问式的口吻给予了回答。
“是啊,贷款嘛,当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但是,你也要看到当前的形势是要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市上在这方面也有明确要求,我也在会上给人家表过态了。这家永川煤矿,以前的经营状况确实不是太好,可今年他们提出了改进方案,我看是可行的。”
肖雨奇默默地听着,没有回答。
隐行长接着说:“你看,当前也有一些企业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处境,你拉它一把,它就可能活了。你不拉它,它可能就死掉了。我觉得永川煤矿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你说是不是?”隐行长也用反问的方式从另外一方面给肖雨奇提出了问题。他等于把自己的态度给表明了。
隐行长拿当前的政治形势来和她谈这笔贷款,那肖雨奇确实是无话可说了。可她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同时也存有很多疑虑,她明明知道,按照当前各大银行的发展趋势来看,作为一个过渡中的商业银行,不管到什么时候,追求利益最大化,应该是第一目标。比如说现在要放贷,确实比永川煤矿好的企业比比皆是,可隐行长为什么就偏偏非要咬住给永川煤矿放呢?
前一阵,她向行里申报的三家 3A 级企业的贷款至今都上不了会,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听完隐行长的话,肖雨奇顿了顿说:“隐行长,如果说要按照当前的形势需要发放贷款的话,我想那咱们行的贷款工作规程是不是就得改一改了,比如说实行行长负责制,只要您亲自在考察报告上签字就可以生效的话,这事就好办了。”
肖雨奇的这一军,可以说把隐行长将得没有了退路。他脸色一沉,立马就失去了先前的温和。他来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碰到他的手下有这么大胆的人跟他说这样的话。他冷眼对着肖雨奇:“你怎么这么说话?以前的哪一笔贷款,不是实行行长负责制?哪一笔贷款不是行长签了字才算?我真想不来你们这些大学生的思想会这样僵化?如果都像你们这样来考虑问题,那这些中小企业还活不活了?”隐行长没好气地说。
肖雨奇低着头不作声,她明知道她和隐行长说的不是一码事,可也不好再加以反驳。她只是觉得隐行长在人事问题已经耍得够大的了,现在又要在贷款问题上按个人的意志行事,这真是太危险了。以往提几个人,调几个人也就罢了,可在这个贷款问题上,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银行每放一笔贷款,不是成百万,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旦发生风险,损失不可估量,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往火炕里送。
过了一会,隐行长又说:“该好好学习学习了,我的大学生。办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太绝对。思想要跟上当前形势的发展,否则就……”
“否则什么?”肖雨奇紧接着问。
“否则,就要落伍了。”隐行长背着手在办公室踱来踱去,不再说什么。这对肖雨奇来说还算是一句比较客气的回答。
肖雨奇低着头在沉思着,他不知道此时该说什么好,一时沉默无语。
过了一会,隐行长突然收住脚步问肖雨奇:“怎么样?想好了吗?”肖雨奇摇了摇头。
隐行长有点不耐烦地说:“那好吧,你下去以后继续想,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谈。”说完后他把那份调查报告狠狠地往肖雨奇的面前一扔,显出很生气的样子。
肖雨奇站起来说:“行。”
说完肖雨奇正欲向门外走去,隐行长又跟着来了一句:“你好好想想,是坚持原则重要?还是紧跟形势重要?人都说你聪明,那就好好掂量掂量。如果你三天不给我答复,那我可真就要……”
肖雨奇回头问:“就要什么?”
自从上次隐行长在办公室给肖雨奇大发雷霆以后,给永川煤矿贷款的事情就一直困扰着肖雨奇,她知道这个难题迟早会来到她的面前。这一向从各种迹象和谈话中,她才算是把这件事情彻底弄明白了,隐行长本身是倾向给永川煤矿贷款的。可他就是不直接表态,而是变着法儿硬逼着叫底下人先说话。这是他最聪明的一招。
按说他作为一个堂堂的一行之长,什么样的企业贷款能放,什么样的企业贷款不能放,他心里是清清楚楚的。可他就是要绕着弯弯给这家不够贷款条件的企业放贷款,这分明其中另有原因。要不他怎么会批评肖雨奇“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废话说了一大堆”呢? 按照银行放贷规定,每一笔贷款都必须是信贷人员先做前期调查,然后形成调查报告,再上报分行的审贷委员会审查通过,最终的审批权还是要一把手亲笔签字,才可以发放。可这个聪明的行长,他心里想放贷款,可嘴上还不直接说,而是通过施加各种压力,硬逼着叫底下人承担责任,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这明显的就像人们常说的“想吃猪肉还怕油嘴”。对于这笔贷款,贷与不贷,肖雨奇也翻来覆去想了很多。按说她才是业务部门的一个小小的经理,当然最终的决定权不在她的手中,可是有一条,这笔贷款的贷前报告非要出自她的手不可,这是工作规则,在一定的时候,它对贷款到底能不能放却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隐行长之所以对她不满意,就是嫌她没有用灵活与变通的手法来写这份报告。所以才把那份先前形成的报告甩到了她的脸上。
时间过了好一向了,肖雨奇估计隐行长又快要提及此事了,那么她该怎么办?她又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贷吧,确实不符合要求,这样做银行资金面临风险大不说,也是有违于她自己的良心的。不贷吧,隐行长在那里大发雷霆,明明是逼着他们几个先表态。如果这样,那将来这笔贷款一旦形成风险,她们几个就成了第一责任人。这不是明摆着的陷阱让她们几个跳吗。
这几天,肖雨奇为此吃不好饭,睡不安觉,非常害怕桌上的电话铃响起,她怕隐行长叫她问及此事。
那天下班后,煤矿李老板又把她堵在路上,说一定要请她吃饭,肖雨奇知道李老板的用意,就坚决地推辞掉了。就在说话的当中,李老板就把一个厚厚的信封硬塞到她的提包里。肖雨奇随即大声说道:“李老板,你这是干什么? 你再这样我和你连说话的份都没有了,工作上的事咱们到单位上去说。”
肖雨奇的拒绝,给煤炭老板的心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压力,钱没有送出去,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了。
又过了两天,肖雨奇接到了在市上商贸局工作的一个亲戚打来的电话,说的还是给永川煤矿发放贷款的事。亲戚在电话中还特别强调“贷与不贷应该是一把手说了算,你不要在那里瞎搅和,再说了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用不着你操心。”
面对亲戚的劝说,肖雨奇不知道该怎么样给他解释。她心里在不停地翻腾着,自己问自己:“难道真的是我错了吗?我是在瞎搅和吗?”她的思想在激烈地斗争着。最后她还是认为亲戚说这些话毕竟是个局外人,不了解行里的工作规程。她决定把亲戚说的话先放在一边,不予理会。
其实,肖雨奇心里很清楚,行里每一笔贷款发放的合理与不合理,都和她这个资金营销部经理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是有再好的企业,必须要她先做贷前调查,拿出申报意见,才能提交审贷委员会批准。所以她觉得自己的职位虽小,但责任重大。再说银行的钱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她必须做到慎之又慎,千万不能随便表态。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遗留的难题终究还是要面对的。这天下午,肖雨奇办公桌上的电话终于又响了起来,是隐行长叫她。
刚进门,肖雨奇看到隐行长今天的态度还不是那么凶悍的,脸上还有一点点和悦之色,他用手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示意让她坐在那里。开口第一句话便说:“雨奇——。”这是他当行长以来第一次用两个字叫她的名字。“那笔贷 款的事,你们的意见怎么样了?”
肖雨奇回答:“隐行长,你对咱行里的贷款原则是很清楚的,对于信用评级在 A 级以下的企业,我们都是要非常慎重的。你说呢?”
肖雨奇用反问式的口吻给予了回答。
“是啊,贷款嘛,当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但是,你也要看到当前的形势是要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市上在这方面也有明确要求,我也在会上给人家表过态了。这家永川煤矿,以前的经营状况确实不是太好,可今年他们提出了改进方案,我看是可行的。”
肖雨奇默默地听着,没有回答。
隐行长接着说:“你看,当前也有一些企业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处境,你拉它一把,它就可能活了。你不拉它,它可能就死掉了。我觉得永川煤矿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你说是不是?”隐行长也用反问的方式从另外一方面给肖雨奇提出了问题。他等于把自己的态度给表明了。
隐行长拿当前的政治形势来和她谈这笔贷款,那肖雨奇确实是无话可说了。可她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同时也存有很多疑虑,她明明知道,按照当前各大银行的发展趋势来看,作为一个过渡中的商业银行,不管到什么时候,追求利益最大化,应该是第一目标。比如说现在要放贷,确实比永川煤矿好的企业比比皆是,可隐行长为什么就偏偏非要咬住给永川煤矿放呢?
前一阵,她向行里申报的三家 3A 级企业的贷款至今都上不了会,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听完隐行长的话,肖雨奇顿了顿说:“隐行长,如果说要按照当前的形势需要发放贷款的话,我想那咱们行的贷款工作规程是不是就得改一改了,比如说实行行长负责制,只要您亲自在考察报告上签字就可以生效的话,这事就好办了。”
肖雨奇的这一军,可以说把隐行长将得没有了退路。他脸色一沉,立马就失去了先前的温和。他来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碰到他的手下有这么大胆的人跟他说这样的话。他冷眼对着肖雨奇:“你怎么这么说话?以前的哪一笔贷款,不是实行行长负责制?哪一笔贷款不是行长签了字才算?我真想不来你们这些大学生的思想会这样僵化?如果都像你们这样来考虑问题,那这些中小企业还活不活了?”隐行长没好气地说。
肖雨奇低着头不作声,她明知道她和隐行长说的不是一码事,可也不好再加以反驳。她只是觉得隐行长在人事问题已经耍得够大的了,现在又要在贷款问题上按个人的意志行事,这真是太危险了。以往提几个人,调几个人也就罢了,可在这个贷款问题上,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银行每放一笔贷款,不是成百万,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旦发生风险,损失不可估量,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往火炕里送。
过了一会,隐行长又说:“该好好学习学习了,我的大学生。办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太绝对。思想要跟上当前形势的发展,否则就……”
“否则什么?”肖雨奇紧接着问。
“否则,就要落伍了。”隐行长背着手在办公室踱来踱去,不再说什么。这对肖雨奇来说还算是一句比较客气的回答。
肖雨奇低着头在沉思着,他不知道此时该说什么好,一时沉默无语。
过了一会,隐行长突然收住脚步问肖雨奇:“怎么样?想好了吗?”肖雨奇摇了摇头。
隐行长有点不耐烦地说:“那好吧,你下去以后继续想,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再来找我谈。”说完后他把那份调查报告狠狠地往肖雨奇的面前一扔,显出很生气的样子。
肖雨奇站起来说:“行。”
说完肖雨奇正欲向门外走去,隐行长又跟着来了一句:“你好好想想,是坚持原则重要?还是紧跟形势重要?人都说你聪明,那就好好掂量掂量。如果你三天不给我答复,那我可真就要……”
肖雨奇回头问:“就要什么?”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