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2648
阅读:7522
发表:2016/10/21
校园,农村,家庭
小说
哭泣如歌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编剧网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B-07008】
哭泣如歌
五 月 荷
一
玉音娶过来的头一天傍晚,在婆婆屋里见到大伯子李满银时,李满银站在地上,冲玉音一笑,紫棠色脸映衬着白粼粼的牙齿,高高挂挂直直溜溜的身板子,叫玉音心里生出了许多念头,毛手毛脚不知往哪里抓拿,像中了狐狸精蛊惑似的,眼睛直勾勾地跟着他身影子直打转。
李满银问婆婆取了什么东西走出了家门,玉音没有看清,只眼睛定定地看着他的身影子走出去拐进了东厢房。
黑暗幽幽地向屋子里降了下来,玉音向站在大黑躺柜前的汉子李满贵偷眊一眼,满眼里都是怆然和无奈。李满贵不亏外号叫“二板头”,个子矮墩扁寛不说,脑袋前崩颅后疙蛋像扁放着个扩大的枣核子,瘦长的凹刀形脸上长着黑森森的连鬓胡,越看越跟个大猩猩长得一样!再看看炕头上坐着的婆婆,黑瘦干巴的脸上嘴绷得紧紧的,坦然的不慌不忙。端坐在梨木圈椅子上的公公,城墙似的,满脸肃煞煞地,寡的没有一点人味气。看着这场面,玉音心里寒浸浸的泛着酸楚味,身子凉了半截子。
大姑子满香把一碗小米红枣稀饭,一大碗盛的满满当当的黄米面油糕端在玉音跟前的柜子上,说:“玉音,大天明的,不吃饭犯甚糊涂呀!”
玉音冲大姑子斜看了一眼,从躺柜上端起白底蓝花细碗,接着又咚地放下去,一眼眼瞅着大伯子从东厢房出来拐出街门,再也看不见了,才从躺柜上拿起筷子拔拉着嘬了几口。
二板头端了一大海碗稀饭走进来,从柜子上的碗里夹了七八块油糕背靠柜子圪蹴在地下哗啦哗啦地吃着。玉音喝不下去,眼瞅着二板头大碗空了起身准备去舀饭,见公公不在,瞅一眼婆婆趁她不注意,忙端起自己的碗忽啦一下倾在二板头碗里。二板头也没吱声就手又夹了七八块油糕,蹲下来头也不抬忽啦忽啦拔拉着,吱溜吱溜地吸入扁阔的大嘴,啪渣啪渣三八两下就把一碗饭又吞了下去。
玉音看着他的吃相,紧蹙着眉头盯他一阵子,扑哧笑了压低声说:“不怕噎着?没人跟你抢啊……”话没说利索,喉咙里硬生生地干呕了几声,趁机从婆婆的屋里逃了出来,眼泪顺势流到了鼻洼子。
玉音回到了西厢房自己的新房里,像有一堆坏味的狗肚肠堵在了她的胸口一样地难受。
早耐不住的一伙年轻后生来二板头新房号混耍媳妇。
他们把二板头绑架进屋里炕上,解下了他的红裤带,抱了玉音放在二板头肚子上把两个人捆在一起成了个粽子。二板头用力打滚踢蹬着终于从红裤带里褪了出来。后生齐集喊着把二板头的裤子剥了下来。二板头赤裸下体哈哈哈笑着努力着把身体翻转下去。人们又去解玉音的裤带,玉音凹下脸来飞起一脚照脸面踢在一个后生脸上,后生妈呀叫了一声捂着脸离开,二板头趁机抽起裤子逃离新房。一伙人才讪讪散去。
李妹拴进来嘻皮涎脸的挨着玉音坐下,伸手摸了一把她厾蛋子,看着玉音拧起了眉头,赶紧跪在炕沿边子上两手合掌举了择揖狡辩:“三天没大小!好小舅媳妇哩,小舅媳妇厾蛋子,姐夫一半只。”
玉音看着他这副嘴脸,控制不住,呸,一口唾沫星子飞出去,李妹拴躲闪不急溅在他的额头上。他用手摸去说:“好香的口水!打是亲来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
玉音说:“谁是你的小舅媳妇哩?别叫我小舅媳妇!以后少叫我看见你这副臭嘴脸!”
李妹拴说:“不待见我?姐夫我还要给你摇儿女哩。”
这时妯娌奶闺女走进来,交给李妹拴一包东西,把新被褥温了一炕,叫了二板头过来。
把屋里的灯灭了后,借着朦胧的月光,李妹拴在门外叫着到:“老婆老婆开门来。”
门里的奶闺女嘀嘀咕咕地嘻笑着说,“老汉老汉我来了。”开开门问道,“老汉老汉做甚呀?”
“给你送来儿女了。”
“要男呀?要女呀?”
“小子、闺女都要哩。”
“花花生,多多生,早生贵子早享福!
李妹拴衣襟里包了核桃、黑枣、红枣、花生丢了满满的一被褥。
奶闺女说声:“抢儿女了。”就和李妹拴开始抢炕上的“花生儿女”,也撺掇着二板头和玉音一起去抢。
二板头抢起黑枣、红枣看也不看就往嘴里吞,抢着花生核桃也是往嘴里一丢,嘎嘣一声连皮带疙渣往下吞。
奶闺女扯了二板头的耳朵说:“二板头不要命了?都是自己的儿女,得保存起来。不敢吃了,快吐出来!”
二板头含混的口音叫着:“姐,姐。”
奶闺女放开他,二板头呸呸了两声,吐出些混着核桃和花生皮子的涶沫来。
玉音坐在炕头看着红火,也嘻笑着探下身子去抢一些“儿女”装在了大棉袄里襟的兜里。
李妹拴借着抓东西伸进玉音大腿内抓了一下。玉音惊了一下,身子一掠,右手探在大襟上取下一根针来照着他手扎下去。李妹拴哎呀叫了一声抽出手来甩着喊疼。
奶闺女问:“怎了?”
李妹拴忙说:“牙疼!”
“牙疼甩手哩?”。
玉音抿着嘴笑了伏在奶闺女耳根小声道:“针扎的!”
“骚的!”
李妹拴和奶闺女各自抢了些“儿女”走了之后,深夜的屋子里只剩下玉音和二板头。玉音一开始磨磨蹭蹭的不敢去睡,看着二板头熬不住倒下头来四仰八叉打起了呼噜,她才囫囵身子裹了被子和他离了丈八远睡到了墙根底。她的心却颤颤微微地行走在颠簸的钢丝绳上,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在山谷里。李满银的影子却不断地在她的眼睛里漂,迷迷忽忽地像是一场雾蒙蒙的梦。
二
从去冬到今春一直干旱,性急的人早已把籽种撒到土地里,单等着下雨,可是快到谷雨却还不见雨星。村里人开始筹备祈雨,李满银被村里人选为 “雨官”,不仅是因为他家境较比别家富裕一些,还因为他是人们印象中品行端正的人。
李满银净身,头戴柳条帽赤臂赤脚住进大觉寺里。香罗”和“水依”在大觉寺正殿前搭好了彩棚,摆放好供桌和香案。半夜里时,香罗、水依去藏山庙用麻袋套住大王爷倒背着回来,供奉在彩棚内的供桌上。接着,去玉泉山白龙庙取水的水依端着一黑瓷葫芦罐水回来,也摆在彩棚内的供桌上,拿黄表纸卷成捻子插进瓶中。
李满银净手把自己家里精心制作的面塑、油贡摆在香案上,然后焚香,三叩九拜完毕,按时辰进行跪拜祷念祈雨。香罗、水依各一人头戴柳条帽赤臂赤脚跪在香案两旁。每组跪一柱香,昼夜轮流不断。
大家盼着纸捻条能尽快披下来,预示着天就要下雨了。但供奉三日之后仍然万里晴空,不见星云。香罗、水依就给大王爷戴了草帽披了雨衣,把大王爷舁在大觉寺院子里烈日下曝晒。但是今年的大王爷却特别吝啬,不肯施一星半点雨丝。
第二天清晨,以李满银为先导,铳、锣随之,而后龙驾,乐器吹奏,念伴敲打祈念,村民赤脚戴柳圈帽排成长队殿后,向玉泉山浩浩荡荡迤逦而来。进入山口途径牛蹄印、中心背、林木场,沿山路拾阶而上,但见溪流溅溅,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白龙古刹呈现眼前。队伍从石碹三拱山门进入第一进庙院,又穿过二进门,径直向坐北朝南的白龙庙正殿走去,鹅栏斗拱、飞檐翘角。殿内塑有两尊神像端坐在活动的神架上。一尊是白龙爷,剑眉龙目,不怒自威;另一尊是白龙娘娘,玉面观音,神态自若。
一众人群抵达正殿拜祭,双手合十跪地诵念,请“白龙爷”显身,早降圣雨。李满银双手合掌十跪十拜,头面顶礼向白龙爷许愿道:“如白龙爷近日内赐雨,将在白龙庙演戏谢恩。”
近午时分,香罗、水依各二人舁了白龙爷,一行人沿原路返回了大觉寺,把白龙爷供奉正殿前彩棚内香案上,到第七天时天下起了霖霖大雨。
待雨住天晴时,李满银又亲自率众舁白龙爷还驾白龙庙,同时在白龙庙正殿南戏台开演“谢龙”戏。
办完事后,李满银觉着口干舌燥向院西北面走去,石崖上有一座梳洗楼,崖下便是有名的五月寒生泉。
这时玉音正在洁白如玉的寒生泉上取冰。她身穿了一件大红色碎花哔叽褂子,下身穿一条学生蓝花达呢裤子,手中拿着一根缝衣针在冰面轻轻一刺,冰顿时裂开。玉音捡了冰块往水桶里扔着,两条黑黢黢的大辫子随着她的动作在屁股上晃来荡去。
李满银捡了块石头向冰面砸去,冰面被砸成一窝一窝白茬子,一塌糊涂的,冰却裂不下来。
玉音的脸刹时微微一红,捡了一块刚刚刺破的小冰块递给李满银,手里举着针说:“不要看你们是大男人,能挑能担的,一身的力气,离了我们女人的针,弄不动吧?”
李满银接了冰块,饶有兴致问:“你说,这冰怎么用石头就砸不下来,反倒用针刺能行?”
“就拿石头和玻璃比喻,石头能砸碎玻璃,但石头割不开玻璃吧?用金刚钻才能割开。滴水却能穿破石头,你说说是甚道理?”
“应该是锋利和韧性的原因吧。”李满银说着,把了冰块喂入口中,顿感有一股甜丝丝的凉爽味道,脱口道:“好甜。”
玉音格格格地笑了。
“真的。也不知是冰甜?还是人甜?”
“听老辈人说,这冰块能治咳嗽,也能治其它病。”
李满银看着她说,哈哈笑了。
玉音问他:“你笑什么?”
“不笑什么,你说吧。”
“我爷爷咳嗽都好几个月了,请医生吃了好几服药也不见校,我上次抬了些回去给他吃了,觉着是有些减轻了。这次我多抬些回去,想化开水叫他多喝点,也许好的快点。哎,你说这冰为啥就能治病呢?”
李满银说:“我也听说是灵验。我大是中医,我看过一些医书,猜想大概是山上的药材浸入了泉水吧。以前没见过你,你是哪个村的?”
“我家在山那边阳摩寺。”
“那个地方听说过,可我没去过。”
弄满了两大桶冰块,玉音拿眼角瞟了李满银一眼,把扁担搁在肩上往起挑水桶,桶一离地,扁担失衡,晃晃荡荡前后趔趄。
李满银说:“路那么难走,这么重,你一个小姑娘能担回去吗?”
“哥,我都十七了”不小了吧?”玉音说。
“还是我给你送一下吧。”
李满银说着挑起扁担,随玉音翻越陡岭背来到阳摩寺,见到处是土挖的窑洞,一门一窗,散发着原始简陋荒凉贫脊的气息。
玉音推开一个窑洞门,李满银跟着她走了进来。黑暗的洞里,一股苦涩的清香味扑鼻而来。
靠窗户的炕沿下盘着一个大土灶,灶膛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跳动着,土灶上安着一口大铁锅。玉音爷爷正在大锅里炒着“黄芪茶”,嘴里不断咳嗽着,咕噜咕噜的气管鼓出一泡浓浓的黄稠痰液,呸地一声吐在满是坑洼的黄土地上。他伸出一片脚板来回嗤嗤擦了几下,用关节粗大变形如老根虬结似的手,抓了一把橄榄色的黄芪茶叶,凑近眼睛瞪着灰黄眼珠看看,再凑近鼻子闻闻,捡了一片叶子喂入口里,品咂品咂,嗯嗯嗯点着头,一扬手把攥着的茶叶漫撒下大锅里去。叫一声:“玉音,拿簸萁来!”
玉音给爷爷拿来柳条簸萁,爷爷把黄芪茶一铲一铲铲出了锅。
玉音爷爷回头见有客人来了,絮絮叨叨含糊不清问讯了一顿,李满银一一回答着他。他听不太清楚,但听清了“二元宝”这几个字,说他认识二先生,二先生医道不错,好脉息,是个好医生。
知道来人是二先生的儿子后,玉音爷爷赶紧催促玉音烧开水泡茶叶,又让给做饭。
李满银赶忙告辞走出了窑洞外,玉音跟着送出了洞外。这时天空阴霾弥漫,细雨纷纷扬扬,玉音抬头看着挺拔而立的李满银,不觉眼睛迷蒙,盈盈亮光闪来闪去。
李满银喉结动了一下,伸手握住玉音的手。
玉音忙抽出手来,忽眨忽眨眼睛飞快地说:“你走吧,你走吧。”
李满银嗫嚅说:“我明天还来玉泉山看戏。”扭身往山上走去。
看着李满银向玉泉山顶渐去渐远,终成一个小黑点,翻过徒背岭,消失在她的视线里。玉音孤零零站在窑洞前,远处的啸声八音悠远萧疏缥缈而来,她忽然觉得自己只是世上的一个孤单小女子,孤单到远不如窑洞前蹦来跳去,唧唧喳喳叫着的小鸡们。它们是那样的欢畅、喧闹。玉音蹲下身来捉了一只小鸡,张开手放在掌心里。小鸡黄色的细腿挺立着,顶着一团毛茸茸的身体立在她掌心,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那样的叫人爱怜。玉音捏了几粒小米放在手心,嘴里“咕咕”地叫了几声,小鸡低下下头,啄一下,啄一下,啄得她手掌心痒痒的。玉音把小鸡放回地上。
三
二板头困了一觉醒来,顿感身上疲惫已消,看看裹着红底绿孔雀新布被子睡觉的媳妇,一团热气自命根蓬勃而起。他起身三下五除二把衣服脱剥的干干净净甩了一炕,猛地向媳妇奔去,揭掉她的被子见她和衣而睡就去拉她的裤腿。玉音紧紧地拽紧红洋表裤带死死不肯松开。二板头哧溜下地从柜子上抓了一把剪子,冲着她的裤腿一剪子劐上去,又一剪子把另一条裤腿也劐了上去,裸露出雪白的身体。二板头就手骑上身来,慌乱中玉音只觉着下身剧痛,哎呀一声泪顿时涌了出来,愤恨地说:“你个畜生!猪狗不如的畜生!”
玉音像八月十五的月饼,架在烧着干柴棒子的轮鏊上,被熊熊烈火烘烤着,无情大火烙着她口干舌燥,烫伤了,终于熄灭了,翻过来再烫,无尽地烫着,火翻来覆去地煎着她的身子渍渍地往外渗漏着血水。
二板头从玉音身上翻下来,很快就呼哧呼哧地睡着了。无尽的黑暗铺满了屋子,痛楚和恶心随影而来,恶心比疼的感觉更甚。玉音对着黑夜哇哇地吐了一地,她非常恶心她那个地方,恨不得拿一把刀子剜了出去。心浸在恐怖的黑暗中被哀痛割裂着,沉沉地,一片,一片,痛着往开来撕。
李满银影子却还在她眼睛里漂,满黑暗里都是。
玉音望着李满银翻过徒背岭,再也望不到了才回到窑洞里。这天夜里她失眠了。
玉音睡不着觉就索性穿衣起来,下地找了针线笸箩,寻了一块海昌蓝平纹布剪裁成烟布袋形状,挑了红绿丝线纫上针锈起了鸳鸯戏水图。
玉音飞针走线,细针密脚,沉浸在繁繁絮絮的心事中,把红肥绿瘦铺排的水光滑润,一宿无眠,烟布袋缝好时天已亮了。她赶忙下地洗过脸,散开一头黢黑的头发,对着镜子细细密密地梳着长辫子。她的眼睛瞄着左眉梢的一颗小小黑魇,令她不安。玉音越是心里不安,越是沉着地缓缓地,一扭一扭编着黑黢黢的大辫子,编完了,辫梢系上水红色羊毛头绳,扎紧,打成蝴蝶结,又拿梳子细细梳着齐眉刘海,向下拢成空弯月,比对着镜子前看看后看看左看看右看看,犹自觉得还是有些欠缺。
“玉音,吃饭。”爷爷把小米稠饭做好喊她。
玉音犹豫不决地把镜子搁下又拿起,踮起脚后跟又在镜子里照了一照。
“看俊得!从镜子里拨不出来了?”
玉音瞅爷爷一眼嗤地一笑,草草吃过了饭,往兜里揣了烟布袋就急急向门外走。
爷爷叫道:“玉音,拿些茶叶给爷爷卖了,回来好换盐巴吃。”把一包黄芪茶塞在玉音怀里。
玉音抱着黄芪茶翻过陡岭背向玉泉山白龙庙走来,还没走进山门时,见李满银早已在山门外等她。玉音站下来向李满银招招手把他叫到跟前,牵着李满银向一片野芦苇荡走去,从衣兜里掏出了烟布袋递在李满银手里。
李满银拿着翻过来覆过去地看着鸳鸯戏水图,连夸玉音针线密整,色也配的好。把玩过后,李满银把烟布袋系在裤带上,掉转身子从腰里抽下一根红洋表腰带递给玉音说:“我没其它东西给你,昨天还愿时的彩头,送给你,保佑你平安吉详吧!”
玉音接过簇新的红洋表腰带围在腰上试了一下,笑了笑,折叠好揣入怀里。
从野芦苇出来,两人走进白龙庙去看戏,戏文是《八义图》,只进去瞭了一下,李满银拽了玉音走出人群外,从她手里拿了包袱摊在地上摆上了黄芪茶,扯起嗓子一本正经喊起了:“卖黄芪茶,清火败毒的黄芪茶吆。”
玉音一只手叉了腰一只手拍拍李满银的肩,身子忽闪忽闪地前仰后跌笑着弯下了腰。
第二天天刚亮,李满银吃过早饭就扛上镢头耙子,翻过徒背岭来到阳摩寺山坡上来刨荒地。中午时,玉音提了一只竹篮子来给李满银送饭。玉音从篮子里取出一沙锅绿豆稀饭和一大碗山药丝荞面煎饼。李满银吃过饭后,两个人坐着歇息说一会儿话,玉音就和李满银一起刨地,耙草根。俩人开出一块荒地后,一半种了莜麦,一半种了荞麦。
忙完山下的农活时,李满银就上山来锄地,和玉音在山上刨党参、子母、大黄、黄芪等药,扛回去晒干了给父亲做药用。日子过的真快,像带着响啸的箭,射出去,忽啦啦,寻着响声追去,早就没了箭的影子。
四
李满银的父亲二元宝喜欢在人面前显摆,每当有人来找他看病抓药,总是断不了夸奖他的大儿,这味黄芪是他大儿满银刨的,这味子王不留也是他大儿刨的,每天早早走了忙活到天大黑了才回家,还在山上开了蒿荒种荞麦、莜麦。也是遇了个嘴叼不怕事非的人,就对他说:“不瞒你说,你大儿在山上不管是种荞麦、莜麦吧?怕是连孙子也种上了吧?”
一听这话,二元宝脸色霎时紫涨起来,也不便细细问讯,心里想满银一定是在外面做下见不得人的丑事了,应该早早给他圆了房才对呀。
二元宝等满银回家后,正襟危坐一脸怒色把李满银教训一顿:你身为长子、长兄,你是从小定了童养媳的人,你也是多少读过一点书的人,虽然说没给你圆房,但你已是有妻室的人了,怎能出去随便和不管甚的女人胡来、鬼混?古人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柳下惠坐怀不乱!你怎么就这么没有骨气呢?君为臣纲、父为子刚、夫为妻纲、兄为弟纲。你是兄,你就是你兄弟的纲。你纲不振,满贵还能怎样?我还活着,就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完了!?二元宝寻章摘句一篇长篇大论后,从此再不准李满银上山鬼混。择了日子,给李满银和奶闺女圆了房。
其实从一开始,李满银心里明白他已失去拥有玉音的资格了。
奶闺女是李满银的童媳妇,是吃他妈奶亲手给养大的。老两口视奶闺女如己出,天天奶闺女奶闺女地叫着。儿子亲,奶闺女也亲,亲儿子娶了奶闺女,在父母看来是多么连心贴肺亲近的事情呀!
看着李满银和奶闺女都已经长大,年事已高的父亲早想给他们圆房抱孙子。李满银总是以新社会不兴童养媳为理由拖延着。气得二元宝说:“童养媳就怎么了?你妈不也是童养媳 ?不是照样生了你们过日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男人说话,立笔写下。你叫我把脸面和信义往那里放呀?再说奶闺女眉眼呀身势子,哪样比你差了?”
圆房后前几天晚上,李满银裹了被子睡在大躺柜上。后来的事李满银也没有对外人说过,但每到夜晚,后院满银的屋里就会传来奶闺女歇嘶底里的叫唤声。二元宝听着起了疑心,嘱咐老婆子去问问奶闺女。
老婆子把奶闺女说的情形转达给老汉。二元宝说:“莫非奶闺女是石女子?”
说完后,两人都吃了一惊。
老婆子叫满香领奶闺女上城里医院妇科检查了一下,医生告说和正常女人不一样,不能生育。
二元宝得知奶闺女不能生养时,赶紧张罗给二儿子满贵问媳妇,觉得满贵比不上满银标致,心实,模样儿还差次。怕村乡里的闺女不愿意,找到媒人时说,想给二儿子到山里面问个闺女,只要人家愿意,彩礼倒不在话下。
媒人说正好阳摩寺有个闺女,岁数合适,人也标致,父母都不在了,只有个爷爷。
二元宝说标致倒在其次,只要身体好能生养儿女就可。
媒人受命到了阳摩寺玉音家来说媒时,玉音去了松树林子搬蘑菇。爷爷一见是熟人,又听说是给二先生的儿子来做媒,耳背没有听清楚,心里记着二先生的儿子来过家,以为就是给他说,就直夸二先生家教好,后生厚道,懂理,当下就跟媒人说定了。
玉音搬蘑菇回来刚进门,爷爷就对她说:“玉音,二先生托媒人来给儿子说媒了。你快赶紧给媒人做饭吧,记着,要吃拉面。”
玉音地嘻嘻笑着问:“为甚要吃拉面?”
“看你这闺女,拉面长长的才能拉住呀!”玉音爷爷扬起两手像撵鸡似的赶她出去,“少废话!快快去做,早早吃了,好叫客人赶路。”
玉音看着媒人有些羞怯,没再说什么话,扭身去洞里头一个小瓦合里挖了一碗白面和好,到窑洞外门口点燃了三疙瘩石头垒成的灶火,坐了铁锅烹炒好蘑菇鸡蛋臊子,端着切好拉面的案板放在门口一个小板凳上。一只母鸡扑扇着翅膀飞奔过来叼了一根面逃去吐在地上,“咕咕咕”地叫着,顿时,一群小鸡围了过来叽喳抢食。玉音揭开木锅盖,冲着白哗哗“欢儿,欢儿”叫着的滚水,把面一根一根地拉进锅里,面熟后先给媒人和爷爷各自捞了一大碗浇上臊子端去,又夹了几筷子放在一只坏碗里给小鸡端去喂鸡。等着客人吃完饭后撤下碗来,玉音才端了一碗剩小米饭泡在残留着几根面条的锅里,用勺子搅了搅舀到碗里吃起来。
媒人吃过饭后,从阳摩寺赶回来对二元宝说:“事办成了,还是二先生你的名气大啊!那家人一听说是你儿,和你盘亲家,二话也没说,都十分得愿意。”
二元宝听后,取了黄历翻看一番,分别择了定婚和完婚日子。
五 月 荷
一
玉音娶过来的头一天傍晚,在婆婆屋里见到大伯子李满银时,李满银站在地上,冲玉音一笑,紫棠色脸映衬着白粼粼的牙齿,高高挂挂直直溜溜的身板子,叫玉音心里生出了许多念头,毛手毛脚不知往哪里抓拿,像中了狐狸精蛊惑似的,眼睛直勾勾地跟着他身影子直打转。
李满银问婆婆取了什么东西走出了家门,玉音没有看清,只眼睛定定地看着他的身影子走出去拐进了东厢房。
黑暗幽幽地向屋子里降了下来,玉音向站在大黑躺柜前的汉子李满贵偷眊一眼,满眼里都是怆然和无奈。李满贵不亏外号叫“二板头”,个子矮墩扁寛不说,脑袋前崩颅后疙蛋像扁放着个扩大的枣核子,瘦长的凹刀形脸上长着黑森森的连鬓胡,越看越跟个大猩猩长得一样!再看看炕头上坐着的婆婆,黑瘦干巴的脸上嘴绷得紧紧的,坦然的不慌不忙。端坐在梨木圈椅子上的公公,城墙似的,满脸肃煞煞地,寡的没有一点人味气。看着这场面,玉音心里寒浸浸的泛着酸楚味,身子凉了半截子。
大姑子满香把一碗小米红枣稀饭,一大碗盛的满满当当的黄米面油糕端在玉音跟前的柜子上,说:“玉音,大天明的,不吃饭犯甚糊涂呀!”
玉音冲大姑子斜看了一眼,从躺柜上端起白底蓝花细碗,接着又咚地放下去,一眼眼瞅着大伯子从东厢房出来拐出街门,再也看不见了,才从躺柜上拿起筷子拔拉着嘬了几口。
二板头端了一大海碗稀饭走进来,从柜子上的碗里夹了七八块油糕背靠柜子圪蹴在地下哗啦哗啦地吃着。玉音喝不下去,眼瞅着二板头大碗空了起身准备去舀饭,见公公不在,瞅一眼婆婆趁她不注意,忙端起自己的碗忽啦一下倾在二板头碗里。二板头也没吱声就手又夹了七八块油糕,蹲下来头也不抬忽啦忽啦拔拉着,吱溜吱溜地吸入扁阔的大嘴,啪渣啪渣三八两下就把一碗饭又吞了下去。
玉音看着他的吃相,紧蹙着眉头盯他一阵子,扑哧笑了压低声说:“不怕噎着?没人跟你抢啊……”话没说利索,喉咙里硬生生地干呕了几声,趁机从婆婆的屋里逃了出来,眼泪顺势流到了鼻洼子。
玉音回到了西厢房自己的新房里,像有一堆坏味的狗肚肠堵在了她的胸口一样地难受。
早耐不住的一伙年轻后生来二板头新房号混耍媳妇。
他们把二板头绑架进屋里炕上,解下了他的红裤带,抱了玉音放在二板头肚子上把两个人捆在一起成了个粽子。二板头用力打滚踢蹬着终于从红裤带里褪了出来。后生齐集喊着把二板头的裤子剥了下来。二板头赤裸下体哈哈哈笑着努力着把身体翻转下去。人们又去解玉音的裤带,玉音凹下脸来飞起一脚照脸面踢在一个后生脸上,后生妈呀叫了一声捂着脸离开,二板头趁机抽起裤子逃离新房。一伙人才讪讪散去。
李妹拴进来嘻皮涎脸的挨着玉音坐下,伸手摸了一把她厾蛋子,看着玉音拧起了眉头,赶紧跪在炕沿边子上两手合掌举了择揖狡辩:“三天没大小!好小舅媳妇哩,小舅媳妇厾蛋子,姐夫一半只。”
玉音看着他这副嘴脸,控制不住,呸,一口唾沫星子飞出去,李妹拴躲闪不急溅在他的额头上。他用手摸去说:“好香的口水!打是亲来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
玉音说:“谁是你的小舅媳妇哩?别叫我小舅媳妇!以后少叫我看见你这副臭嘴脸!”
李妹拴说:“不待见我?姐夫我还要给你摇儿女哩。”
这时妯娌奶闺女走进来,交给李妹拴一包东西,把新被褥温了一炕,叫了二板头过来。
把屋里的灯灭了后,借着朦胧的月光,李妹拴在门外叫着到:“老婆老婆开门来。”
门里的奶闺女嘀嘀咕咕地嘻笑着说,“老汉老汉我来了。”开开门问道,“老汉老汉做甚呀?”
“给你送来儿女了。”
“要男呀?要女呀?”
“小子、闺女都要哩。”
“花花生,多多生,早生贵子早享福!
李妹拴衣襟里包了核桃、黑枣、红枣、花生丢了满满的一被褥。
奶闺女说声:“抢儿女了。”就和李妹拴开始抢炕上的“花生儿女”,也撺掇着二板头和玉音一起去抢。
二板头抢起黑枣、红枣看也不看就往嘴里吞,抢着花生核桃也是往嘴里一丢,嘎嘣一声连皮带疙渣往下吞。
奶闺女扯了二板头的耳朵说:“二板头不要命了?都是自己的儿女,得保存起来。不敢吃了,快吐出来!”
二板头含混的口音叫着:“姐,姐。”
奶闺女放开他,二板头呸呸了两声,吐出些混着核桃和花生皮子的涶沫来。
玉音坐在炕头看着红火,也嘻笑着探下身子去抢一些“儿女”装在了大棉袄里襟的兜里。
李妹拴借着抓东西伸进玉音大腿内抓了一下。玉音惊了一下,身子一掠,右手探在大襟上取下一根针来照着他手扎下去。李妹拴哎呀叫了一声抽出手来甩着喊疼。
奶闺女问:“怎了?”
李妹拴忙说:“牙疼!”
“牙疼甩手哩?”。
玉音抿着嘴笑了伏在奶闺女耳根小声道:“针扎的!”
“骚的!”
李妹拴和奶闺女各自抢了些“儿女”走了之后,深夜的屋子里只剩下玉音和二板头。玉音一开始磨磨蹭蹭的不敢去睡,看着二板头熬不住倒下头来四仰八叉打起了呼噜,她才囫囵身子裹了被子和他离了丈八远睡到了墙根底。她的心却颤颤微微地行走在颠簸的钢丝绳上,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在山谷里。李满银的影子却不断地在她的眼睛里漂,迷迷忽忽地像是一场雾蒙蒙的梦。
二
从去冬到今春一直干旱,性急的人早已把籽种撒到土地里,单等着下雨,可是快到谷雨却还不见雨星。村里人开始筹备祈雨,李满银被村里人选为 “雨官”,不仅是因为他家境较比别家富裕一些,还因为他是人们印象中品行端正的人。
李满银净身,头戴柳条帽赤臂赤脚住进大觉寺里。香罗”和“水依”在大觉寺正殿前搭好了彩棚,摆放好供桌和香案。半夜里时,香罗、水依去藏山庙用麻袋套住大王爷倒背着回来,供奉在彩棚内的供桌上。接着,去玉泉山白龙庙取水的水依端着一黑瓷葫芦罐水回来,也摆在彩棚内的供桌上,拿黄表纸卷成捻子插进瓶中。
李满银净手把自己家里精心制作的面塑、油贡摆在香案上,然后焚香,三叩九拜完毕,按时辰进行跪拜祷念祈雨。香罗、水依各一人头戴柳条帽赤臂赤脚跪在香案两旁。每组跪一柱香,昼夜轮流不断。
大家盼着纸捻条能尽快披下来,预示着天就要下雨了。但供奉三日之后仍然万里晴空,不见星云。香罗、水依就给大王爷戴了草帽披了雨衣,把大王爷舁在大觉寺院子里烈日下曝晒。但是今年的大王爷却特别吝啬,不肯施一星半点雨丝。
第二天清晨,以李满银为先导,铳、锣随之,而后龙驾,乐器吹奏,念伴敲打祈念,村民赤脚戴柳圈帽排成长队殿后,向玉泉山浩浩荡荡迤逦而来。进入山口途径牛蹄印、中心背、林木场,沿山路拾阶而上,但见溪流溅溅,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白龙古刹呈现眼前。队伍从石碹三拱山门进入第一进庙院,又穿过二进门,径直向坐北朝南的白龙庙正殿走去,鹅栏斗拱、飞檐翘角。殿内塑有两尊神像端坐在活动的神架上。一尊是白龙爷,剑眉龙目,不怒自威;另一尊是白龙娘娘,玉面观音,神态自若。
一众人群抵达正殿拜祭,双手合十跪地诵念,请“白龙爷”显身,早降圣雨。李满银双手合掌十跪十拜,头面顶礼向白龙爷许愿道:“如白龙爷近日内赐雨,将在白龙庙演戏谢恩。”
近午时分,香罗、水依各二人舁了白龙爷,一行人沿原路返回了大觉寺,把白龙爷供奉正殿前彩棚内香案上,到第七天时天下起了霖霖大雨。
待雨住天晴时,李满银又亲自率众舁白龙爷还驾白龙庙,同时在白龙庙正殿南戏台开演“谢龙”戏。
办完事后,李满银觉着口干舌燥向院西北面走去,石崖上有一座梳洗楼,崖下便是有名的五月寒生泉。
这时玉音正在洁白如玉的寒生泉上取冰。她身穿了一件大红色碎花哔叽褂子,下身穿一条学生蓝花达呢裤子,手中拿着一根缝衣针在冰面轻轻一刺,冰顿时裂开。玉音捡了冰块往水桶里扔着,两条黑黢黢的大辫子随着她的动作在屁股上晃来荡去。
李满银捡了块石头向冰面砸去,冰面被砸成一窝一窝白茬子,一塌糊涂的,冰却裂不下来。
玉音的脸刹时微微一红,捡了一块刚刚刺破的小冰块递给李满银,手里举着针说:“不要看你们是大男人,能挑能担的,一身的力气,离了我们女人的针,弄不动吧?”
李满银接了冰块,饶有兴致问:“你说,这冰怎么用石头就砸不下来,反倒用针刺能行?”
“就拿石头和玻璃比喻,石头能砸碎玻璃,但石头割不开玻璃吧?用金刚钻才能割开。滴水却能穿破石头,你说说是甚道理?”
“应该是锋利和韧性的原因吧。”李满银说着,把了冰块喂入口中,顿感有一股甜丝丝的凉爽味道,脱口道:“好甜。”
玉音格格格地笑了。
“真的。也不知是冰甜?还是人甜?”
“听老辈人说,这冰块能治咳嗽,也能治其它病。”
李满银看着她说,哈哈笑了。
玉音问他:“你笑什么?”
“不笑什么,你说吧。”
“我爷爷咳嗽都好几个月了,请医生吃了好几服药也不见校,我上次抬了些回去给他吃了,觉着是有些减轻了。这次我多抬些回去,想化开水叫他多喝点,也许好的快点。哎,你说这冰为啥就能治病呢?”
李满银说:“我也听说是灵验。我大是中医,我看过一些医书,猜想大概是山上的药材浸入了泉水吧。以前没见过你,你是哪个村的?”
“我家在山那边阳摩寺。”
“那个地方听说过,可我没去过。”
弄满了两大桶冰块,玉音拿眼角瞟了李满银一眼,把扁担搁在肩上往起挑水桶,桶一离地,扁担失衡,晃晃荡荡前后趔趄。
李满银说:“路那么难走,这么重,你一个小姑娘能担回去吗?”
“哥,我都十七了”不小了吧?”玉音说。
“还是我给你送一下吧。”
李满银说着挑起扁担,随玉音翻越陡岭背来到阳摩寺,见到处是土挖的窑洞,一门一窗,散发着原始简陋荒凉贫脊的气息。
玉音推开一个窑洞门,李满银跟着她走了进来。黑暗的洞里,一股苦涩的清香味扑鼻而来。
靠窗户的炕沿下盘着一个大土灶,灶膛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跳动着,土灶上安着一口大铁锅。玉音爷爷正在大锅里炒着“黄芪茶”,嘴里不断咳嗽着,咕噜咕噜的气管鼓出一泡浓浓的黄稠痰液,呸地一声吐在满是坑洼的黄土地上。他伸出一片脚板来回嗤嗤擦了几下,用关节粗大变形如老根虬结似的手,抓了一把橄榄色的黄芪茶叶,凑近眼睛瞪着灰黄眼珠看看,再凑近鼻子闻闻,捡了一片叶子喂入口里,品咂品咂,嗯嗯嗯点着头,一扬手把攥着的茶叶漫撒下大锅里去。叫一声:“玉音,拿簸萁来!”
玉音给爷爷拿来柳条簸萁,爷爷把黄芪茶一铲一铲铲出了锅。
玉音爷爷回头见有客人来了,絮絮叨叨含糊不清问讯了一顿,李满银一一回答着他。他听不太清楚,但听清了“二元宝”这几个字,说他认识二先生,二先生医道不错,好脉息,是个好医生。
知道来人是二先生的儿子后,玉音爷爷赶紧催促玉音烧开水泡茶叶,又让给做饭。
李满银赶忙告辞走出了窑洞外,玉音跟着送出了洞外。这时天空阴霾弥漫,细雨纷纷扬扬,玉音抬头看着挺拔而立的李满银,不觉眼睛迷蒙,盈盈亮光闪来闪去。
李满银喉结动了一下,伸手握住玉音的手。
玉音忙抽出手来,忽眨忽眨眼睛飞快地说:“你走吧,你走吧。”
李满银嗫嚅说:“我明天还来玉泉山看戏。”扭身往山上走去。
看着李满银向玉泉山顶渐去渐远,终成一个小黑点,翻过徒背岭,消失在她的视线里。玉音孤零零站在窑洞前,远处的啸声八音悠远萧疏缥缈而来,她忽然觉得自己只是世上的一个孤单小女子,孤单到远不如窑洞前蹦来跳去,唧唧喳喳叫着的小鸡们。它们是那样的欢畅、喧闹。玉音蹲下身来捉了一只小鸡,张开手放在掌心里。小鸡黄色的细腿挺立着,顶着一团毛茸茸的身体立在她掌心,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那样的叫人爱怜。玉音捏了几粒小米放在手心,嘴里“咕咕”地叫了几声,小鸡低下下头,啄一下,啄一下,啄得她手掌心痒痒的。玉音把小鸡放回地上。
三
二板头困了一觉醒来,顿感身上疲惫已消,看看裹着红底绿孔雀新布被子睡觉的媳妇,一团热气自命根蓬勃而起。他起身三下五除二把衣服脱剥的干干净净甩了一炕,猛地向媳妇奔去,揭掉她的被子见她和衣而睡就去拉她的裤腿。玉音紧紧地拽紧红洋表裤带死死不肯松开。二板头哧溜下地从柜子上抓了一把剪子,冲着她的裤腿一剪子劐上去,又一剪子把另一条裤腿也劐了上去,裸露出雪白的身体。二板头就手骑上身来,慌乱中玉音只觉着下身剧痛,哎呀一声泪顿时涌了出来,愤恨地说:“你个畜生!猪狗不如的畜生!”
玉音像八月十五的月饼,架在烧着干柴棒子的轮鏊上,被熊熊烈火烘烤着,无情大火烙着她口干舌燥,烫伤了,终于熄灭了,翻过来再烫,无尽地烫着,火翻来覆去地煎着她的身子渍渍地往外渗漏着血水。
二板头从玉音身上翻下来,很快就呼哧呼哧地睡着了。无尽的黑暗铺满了屋子,痛楚和恶心随影而来,恶心比疼的感觉更甚。玉音对着黑夜哇哇地吐了一地,她非常恶心她那个地方,恨不得拿一把刀子剜了出去。心浸在恐怖的黑暗中被哀痛割裂着,沉沉地,一片,一片,痛着往开来撕。
李满银影子却还在她眼睛里漂,满黑暗里都是。
玉音望着李满银翻过徒背岭,再也望不到了才回到窑洞里。这天夜里她失眠了。
玉音睡不着觉就索性穿衣起来,下地找了针线笸箩,寻了一块海昌蓝平纹布剪裁成烟布袋形状,挑了红绿丝线纫上针锈起了鸳鸯戏水图。
玉音飞针走线,细针密脚,沉浸在繁繁絮絮的心事中,把红肥绿瘦铺排的水光滑润,一宿无眠,烟布袋缝好时天已亮了。她赶忙下地洗过脸,散开一头黢黑的头发,对着镜子细细密密地梳着长辫子。她的眼睛瞄着左眉梢的一颗小小黑魇,令她不安。玉音越是心里不安,越是沉着地缓缓地,一扭一扭编着黑黢黢的大辫子,编完了,辫梢系上水红色羊毛头绳,扎紧,打成蝴蝶结,又拿梳子细细梳着齐眉刘海,向下拢成空弯月,比对着镜子前看看后看看左看看右看看,犹自觉得还是有些欠缺。
“玉音,吃饭。”爷爷把小米稠饭做好喊她。
玉音犹豫不决地把镜子搁下又拿起,踮起脚后跟又在镜子里照了一照。
“看俊得!从镜子里拨不出来了?”
玉音瞅爷爷一眼嗤地一笑,草草吃过了饭,往兜里揣了烟布袋就急急向门外走。
爷爷叫道:“玉音,拿些茶叶给爷爷卖了,回来好换盐巴吃。”把一包黄芪茶塞在玉音怀里。
玉音抱着黄芪茶翻过陡岭背向玉泉山白龙庙走来,还没走进山门时,见李满银早已在山门外等她。玉音站下来向李满银招招手把他叫到跟前,牵着李满银向一片野芦苇荡走去,从衣兜里掏出了烟布袋递在李满银手里。
李满银拿着翻过来覆过去地看着鸳鸯戏水图,连夸玉音针线密整,色也配的好。把玩过后,李满银把烟布袋系在裤带上,掉转身子从腰里抽下一根红洋表腰带递给玉音说:“我没其它东西给你,昨天还愿时的彩头,送给你,保佑你平安吉详吧!”
玉音接过簇新的红洋表腰带围在腰上试了一下,笑了笑,折叠好揣入怀里。
从野芦苇出来,两人走进白龙庙去看戏,戏文是《八义图》,只进去瞭了一下,李满银拽了玉音走出人群外,从她手里拿了包袱摊在地上摆上了黄芪茶,扯起嗓子一本正经喊起了:“卖黄芪茶,清火败毒的黄芪茶吆。”
玉音一只手叉了腰一只手拍拍李满银的肩,身子忽闪忽闪地前仰后跌笑着弯下了腰。
第二天天刚亮,李满银吃过早饭就扛上镢头耙子,翻过徒背岭来到阳摩寺山坡上来刨荒地。中午时,玉音提了一只竹篮子来给李满银送饭。玉音从篮子里取出一沙锅绿豆稀饭和一大碗山药丝荞面煎饼。李满银吃过饭后,两个人坐着歇息说一会儿话,玉音就和李满银一起刨地,耙草根。俩人开出一块荒地后,一半种了莜麦,一半种了荞麦。
忙完山下的农活时,李满银就上山来锄地,和玉音在山上刨党参、子母、大黄、黄芪等药,扛回去晒干了给父亲做药用。日子过的真快,像带着响啸的箭,射出去,忽啦啦,寻着响声追去,早就没了箭的影子。
四
李满银的父亲二元宝喜欢在人面前显摆,每当有人来找他看病抓药,总是断不了夸奖他的大儿,这味黄芪是他大儿满银刨的,这味子王不留也是他大儿刨的,每天早早走了忙活到天大黑了才回家,还在山上开了蒿荒种荞麦、莜麦。也是遇了个嘴叼不怕事非的人,就对他说:“不瞒你说,你大儿在山上不管是种荞麦、莜麦吧?怕是连孙子也种上了吧?”
一听这话,二元宝脸色霎时紫涨起来,也不便细细问讯,心里想满银一定是在外面做下见不得人的丑事了,应该早早给他圆了房才对呀。
二元宝等满银回家后,正襟危坐一脸怒色把李满银教训一顿:你身为长子、长兄,你是从小定了童养媳的人,你也是多少读过一点书的人,虽然说没给你圆房,但你已是有妻室的人了,怎能出去随便和不管甚的女人胡来、鬼混?古人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柳下惠坐怀不乱!你怎么就这么没有骨气呢?君为臣纲、父为子刚、夫为妻纲、兄为弟纲。你是兄,你就是你兄弟的纲。你纲不振,满贵还能怎样?我还活着,就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完了!?二元宝寻章摘句一篇长篇大论后,从此再不准李满银上山鬼混。择了日子,给李满银和奶闺女圆了房。
其实从一开始,李满银心里明白他已失去拥有玉音的资格了。
奶闺女是李满银的童媳妇,是吃他妈奶亲手给养大的。老两口视奶闺女如己出,天天奶闺女奶闺女地叫着。儿子亲,奶闺女也亲,亲儿子娶了奶闺女,在父母看来是多么连心贴肺亲近的事情呀!
看着李满银和奶闺女都已经长大,年事已高的父亲早想给他们圆房抱孙子。李满银总是以新社会不兴童养媳为理由拖延着。气得二元宝说:“童养媳就怎么了?你妈不也是童养媳 ?不是照样生了你们过日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男人说话,立笔写下。你叫我把脸面和信义往那里放呀?再说奶闺女眉眼呀身势子,哪样比你差了?”
圆房后前几天晚上,李满银裹了被子睡在大躺柜上。后来的事李满银也没有对外人说过,但每到夜晚,后院满银的屋里就会传来奶闺女歇嘶底里的叫唤声。二元宝听着起了疑心,嘱咐老婆子去问问奶闺女。
老婆子把奶闺女说的情形转达给老汉。二元宝说:“莫非奶闺女是石女子?”
说完后,两人都吃了一惊。
老婆子叫满香领奶闺女上城里医院妇科检查了一下,医生告说和正常女人不一样,不能生育。
二元宝得知奶闺女不能生养时,赶紧张罗给二儿子满贵问媳妇,觉得满贵比不上满银标致,心实,模样儿还差次。怕村乡里的闺女不愿意,找到媒人时说,想给二儿子到山里面问个闺女,只要人家愿意,彩礼倒不在话下。
媒人说正好阳摩寺有个闺女,岁数合适,人也标致,父母都不在了,只有个爷爷。
二元宝说标致倒在其次,只要身体好能生养儿女就可。
媒人受命到了阳摩寺玉音家来说媒时,玉音去了松树林子搬蘑菇。爷爷一见是熟人,又听说是给二先生的儿子来做媒,耳背没有听清楚,心里记着二先生的儿子来过家,以为就是给他说,就直夸二先生家教好,后生厚道,懂理,当下就跟媒人说定了。
玉音搬蘑菇回来刚进门,爷爷就对她说:“玉音,二先生托媒人来给儿子说媒了。你快赶紧给媒人做饭吧,记着,要吃拉面。”
玉音地嘻嘻笑着问:“为甚要吃拉面?”
“看你这闺女,拉面长长的才能拉住呀!”玉音爷爷扬起两手像撵鸡似的赶她出去,“少废话!快快去做,早早吃了,好叫客人赶路。”
玉音看着媒人有些羞怯,没再说什么话,扭身去洞里头一个小瓦合里挖了一碗白面和好,到窑洞外门口点燃了三疙瘩石头垒成的灶火,坐了铁锅烹炒好蘑菇鸡蛋臊子,端着切好拉面的案板放在门口一个小板凳上。一只母鸡扑扇着翅膀飞奔过来叼了一根面逃去吐在地上,“咕咕咕”地叫着,顿时,一群小鸡围了过来叽喳抢食。玉音揭开木锅盖,冲着白哗哗“欢儿,欢儿”叫着的滚水,把面一根一根地拉进锅里,面熟后先给媒人和爷爷各自捞了一大碗浇上臊子端去,又夹了几筷子放在一只坏碗里给小鸡端去喂鸡。等着客人吃完饭后撤下碗来,玉音才端了一碗剩小米饭泡在残留着几根面条的锅里,用勺子搅了搅舀到碗里吃起来。
媒人吃过饭后,从阳摩寺赶回来对二元宝说:“事办成了,还是二先生你的名气大啊!那家人一听说是你儿,和你盘亲家,二话也没说,都十分得愿意。”
二元宝听后,取了黄历翻看一番,分别择了定婚和完婚日子。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