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2351
阅读:9885
发表:2016/10/26 修改:2016/10/28
校园
小说
乌河镇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得明把爹背回家里,看着走来看爹的人不断进出着挺红火热闹,就不再出去瞎逛了,只站在地上,这儿看看那儿看看直兴奋的傻笑。
溶秀来到大爷家时,狗娃刚吆着羊儿回来正在院子里圈羊。得明听着响动推开屋门向院里一瞅,扑哧笑了嘴里不知道说些什么让人听不明白的话 。溶秀看他一眼,进屋见大爷睡在炕上破袄烂褥的搭了一身。大爷听得响声把眼睛睁开,灵醒的看着溶秀眼角涌上了泪水,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出不上气来。
狗娃跑进屋里着急地对溶秀说:“姑姑,爷爷他不会说话了。”
溶秀看着大爷僵直的头向上挺了几次,忙过去扶了他的背。他坐了起来,用他的左手把他的绵软无力的右手拽回腹部。又用左手撕拉他身上的破袄烂褥但他撕拽不动。溶秀把这些东西替他揭去,他就又用左手揪绵软无力的右腿,嘴里咿咿呜呜地直叫。溶秀拿了他的右腿给他捏着揉着,又叫了狗娃给捏巴捏巴胳膊。狗娃捏不动了换了得明,溶秀累的直出汗才歇了手。大爷愣愣地坐着,一手扯了裤带又咿咿呜呜地叫,溶秀叫了得明和狗娃,得明朝身后抱了爹,三个人才把他扶起来。他的左脚站在炕上,右脚却只能脚尖向下垂着,脚底板着不了地。狗娃把尿壶给他拿来,爷爷推着不要,左脚欲向炕沿边上迈。得明把他抱下地,溶秀给他穿上鞋。但他的右脚还是怎么努力也平放不到地上去,他唉唉地叫了两声像卸了装的演员,精疲力竭的再也不想动一下,闭了眼睛瘫在得明的怀里了。
三顺子听说抽空过来看了大哥一下,让人请了医生来,医生看过随后取了药输上。不久,大顺子便昏睡过去了。
第五章 大槐树下的遐想
溶秀捉了大爷的手看着输下一瓶,换了针头,才把大爷手让狗娃捉了,嘱咐他看着下去了叫她。溶秀这才向自己家走来。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暮色的院落,一切都显得洁净而条理。一进街门,紧邻站着一棵树冠大而茂密的大愧树,院子里面三间正北房,三间西平房。北房旧式的,露明柱,留着走廊,屋脊挑着兽角。双扇门雕镂着细花格窗子,透着典雅艺术。唯有窗户改造的走了原样,上半截粗麻纸糊窗,下半截安着四块玻璃。二合一镶嵌了古今,显出些不伦不类来。
溶秀妈见溶秀直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呆看,隔窗子问她看啥呢?溶秀走进屋里说:“我看咱家的房子哩,还是咱的房子好啊!”
溶秀妈顺着说:“怎不是呢,金窝银窝不如咱的狗窝嘛!就那大城市里人挤人,人堆人,乱轰轰的,我看着都头晕。年轻时我去我姑舅姐姐家。我姑舅姐在棉纺厂里上班,一早上起来忙活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背一个拖一个,直赶着往托儿所里送。那才叫受罪哩!哪如现今咱村里人好,消消闲闲,自由自在的。”
“你那是甚时的黄历啦!城市有城市的优点,经济、文化繁荣,交通方便,你村里怎么比?我是最看不得它用水泥堆起来的方圪墩楼房,一点也没生气。哪如咱们家的房子,又是廊檐,又是蓝筒瓦盖顶,一溜一溜的。真是耐看,可就是不该把窗子改了原样子。”
溶秀妈也不听闺女说,出外面一趟返进屋里时,手里拿着一串葡萄和几个月饼,对溶秀说:“这是我从八月十五给你攒下来的。我隔两天就拿出来看看,说溶秀怎么还不回来呢?”
溶秀把葡萄接了慢慢摘着,眼睛里就流出泪珠了。母亲一眼眼地看闺女说:“溶溶,你不会想家的,可你一走,揪的妈的心疼呢!”说着背转身抹眼泪。
溶秀说:“妈,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我终要回来的。”
“你长大了,不会稀罕我了。可我命赖的,把汉子死了,娃子生了那么多可也守不住呀!你看你三婶多好,媳妇外孙子全都有了,要是你上边的哥哥姐姐还活着,我应该是媳妇外孙子都有了的。”
溶秀见触着母亲的心病,眼看着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说:“妈,我不走了。等大爷好了再走吧。”又转问母亲:“叔叔还在三叔家吗?”
话音刚落,来旺叔应声走了回来。
溶秀和叔叔彼此问些别后的话,就又来到了大爷家守着把药输下去,回到家里时已是晚上十来点了。她怕惊动了母亲和叔叔径直回到自己屋子里,却并不瞌睡,拿了师范进修课本上炕看起来。
不知到了几时,溶秀忽觉身上寒冷,这才听着外面已淅淅沥沥下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遍地里浮着霜结的冰渣,脚踩上去喀嚓喀嚓的直打滑,天气骤然冷了许多。村委会的大喇叭却传出了王益恒的声音:“全村在龄的劳动力,吃罢早饭,不论男女,统一上小南坡去修整地边。男人拿上铁锹,女人拿上扳子。有些人不要以为地已分下去了,修不修是自己的事。这不行。这一次是省里号召的,上边还要派人来专门检查验收。谁要不去一天罚款20块。去的,一个工给挣5块钱。”
溶秀去大爷家照应着输了液,回到家里就又拿了课本来看。
巧巧扛着把铁锹来叫她,见她坐在那儿用功,不禁讽她说:“呀呀,大学生!人家念大学是坐在大学校里上,你却连一个正经工作都没有,还下功夫钻研什么书?我可是连字也认不得几个了!一个受苦人,多认几个字又能有什么用?”
溶秀脸唰地红了,把书反扣一边说:“还是前年在学校当代教时,参加了师范进修考试,不想竟也考进了前几名里。当时也曾有过把自己的农户转为市民,成为国家正式教员的想法,其实比猴子转化成类人猿都难。期中放假时,校长把我叫来对我说下学期不用来了,不缺代教了。把一辈子都押在教书上到老才转正的老校长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庸才蠢才’。有时我想起他说的这句话就不想再拿起书看了,可又白白耗着日子,无事可干就好像没有了魂,不由的就又把书拿起来了。”
“说起来也是,咱们自小相跟在一起长大,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学习又好,人又漂亮,按说应该比我们强,不想却也落在个村里头。高中我是没有考上,可你考上了,好端端的怎么快毕业了却竟回家不念了?我记得听谁说过,你们的一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一颗夜明珠埋土里了!’”
“现在想起来,当时是着了魔道。看了一些课外书刊,受了历尽难辛自学成才的成功人士的影响,就不去上学了,当时我没有对任何人说我的想法,也无人为我指点迷津。等过了一二年后,省悟一些,想再回头时却是不能了。学校撤并,学制改革,课本大量改编,而且增设了一门英语。这些年来。我也悟出了一道理:自然年轮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过滤器,它转一个圆圈就要把一批正当年龄的人过滤下去,一生中很难再有命运的转机。”
“什么叫转机?那时候不好好念书,到这会儿是说什么都迟了,还不如实实在在挣个义务工是正经。”
“这冻的天不怕冻死呀!”
巧巧瞪了眼睛说:“你没听见说,不上工地的,一个工罚20,上的,一个工给挣5块钱嘛!天冻,工地上人多哩,就单怕冻死个你呀?”
“他们为了应付上边检查,又唬着人去活受罪。修整工地就如同人活着要吃饭穿衣一样,是本本份份自己的事。难道还非要个形式?”
溶秀来到大爷家时,狗娃刚吆着羊儿回来正在院子里圈羊。得明听着响动推开屋门向院里一瞅,扑哧笑了嘴里不知道说些什么让人听不明白的话 。溶秀看他一眼,进屋见大爷睡在炕上破袄烂褥的搭了一身。大爷听得响声把眼睛睁开,灵醒的看着溶秀眼角涌上了泪水,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出不上气来。
狗娃跑进屋里着急地对溶秀说:“姑姑,爷爷他不会说话了。”
溶秀看着大爷僵直的头向上挺了几次,忙过去扶了他的背。他坐了起来,用他的左手把他的绵软无力的右手拽回腹部。又用左手撕拉他身上的破袄烂褥但他撕拽不动。溶秀把这些东西替他揭去,他就又用左手揪绵软无力的右腿,嘴里咿咿呜呜地直叫。溶秀拿了他的右腿给他捏着揉着,又叫了狗娃给捏巴捏巴胳膊。狗娃捏不动了换了得明,溶秀累的直出汗才歇了手。大爷愣愣地坐着,一手扯了裤带又咿咿呜呜地叫,溶秀叫了得明和狗娃,得明朝身后抱了爹,三个人才把他扶起来。他的左脚站在炕上,右脚却只能脚尖向下垂着,脚底板着不了地。狗娃把尿壶给他拿来,爷爷推着不要,左脚欲向炕沿边上迈。得明把他抱下地,溶秀给他穿上鞋。但他的右脚还是怎么努力也平放不到地上去,他唉唉地叫了两声像卸了装的演员,精疲力竭的再也不想动一下,闭了眼睛瘫在得明的怀里了。
三顺子听说抽空过来看了大哥一下,让人请了医生来,医生看过随后取了药输上。不久,大顺子便昏睡过去了。
第五章 大槐树下的遐想
溶秀捉了大爷的手看着输下一瓶,换了针头,才把大爷手让狗娃捉了,嘱咐他看着下去了叫她。溶秀这才向自己家走来。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暮色的院落,一切都显得洁净而条理。一进街门,紧邻站着一棵树冠大而茂密的大愧树,院子里面三间正北房,三间西平房。北房旧式的,露明柱,留着走廊,屋脊挑着兽角。双扇门雕镂着细花格窗子,透着典雅艺术。唯有窗户改造的走了原样,上半截粗麻纸糊窗,下半截安着四块玻璃。二合一镶嵌了古今,显出些不伦不类来。
溶秀妈见溶秀直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呆看,隔窗子问她看啥呢?溶秀走进屋里说:“我看咱家的房子哩,还是咱的房子好啊!”
溶秀妈顺着说:“怎不是呢,金窝银窝不如咱的狗窝嘛!就那大城市里人挤人,人堆人,乱轰轰的,我看着都头晕。年轻时我去我姑舅姐姐家。我姑舅姐在棉纺厂里上班,一早上起来忙活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背一个拖一个,直赶着往托儿所里送。那才叫受罪哩!哪如现今咱村里人好,消消闲闲,自由自在的。”
“你那是甚时的黄历啦!城市有城市的优点,经济、文化繁荣,交通方便,你村里怎么比?我是最看不得它用水泥堆起来的方圪墩楼房,一点也没生气。哪如咱们家的房子,又是廊檐,又是蓝筒瓦盖顶,一溜一溜的。真是耐看,可就是不该把窗子改了原样子。”
溶秀妈也不听闺女说,出外面一趟返进屋里时,手里拿着一串葡萄和几个月饼,对溶秀说:“这是我从八月十五给你攒下来的。我隔两天就拿出来看看,说溶秀怎么还不回来呢?”
溶秀把葡萄接了慢慢摘着,眼睛里就流出泪珠了。母亲一眼眼地看闺女说:“溶溶,你不会想家的,可你一走,揪的妈的心疼呢!”说着背转身抹眼泪。
溶秀说:“妈,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我终要回来的。”
“你长大了,不会稀罕我了。可我命赖的,把汉子死了,娃子生了那么多可也守不住呀!你看你三婶多好,媳妇外孙子全都有了,要是你上边的哥哥姐姐还活着,我应该是媳妇外孙子都有了的。”
溶秀见触着母亲的心病,眼看着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说:“妈,我不走了。等大爷好了再走吧。”又转问母亲:“叔叔还在三叔家吗?”
话音刚落,来旺叔应声走了回来。
溶秀和叔叔彼此问些别后的话,就又来到了大爷家守着把药输下去,回到家里时已是晚上十来点了。她怕惊动了母亲和叔叔径直回到自己屋子里,却并不瞌睡,拿了师范进修课本上炕看起来。
不知到了几时,溶秀忽觉身上寒冷,这才听着外面已淅淅沥沥下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遍地里浮着霜结的冰渣,脚踩上去喀嚓喀嚓的直打滑,天气骤然冷了许多。村委会的大喇叭却传出了王益恒的声音:“全村在龄的劳动力,吃罢早饭,不论男女,统一上小南坡去修整地边。男人拿上铁锹,女人拿上扳子。有些人不要以为地已分下去了,修不修是自己的事。这不行。这一次是省里号召的,上边还要派人来专门检查验收。谁要不去一天罚款20块。去的,一个工给挣5块钱。”
溶秀去大爷家照应着输了液,回到家里就又拿了课本来看。
巧巧扛着把铁锹来叫她,见她坐在那儿用功,不禁讽她说:“呀呀,大学生!人家念大学是坐在大学校里上,你却连一个正经工作都没有,还下功夫钻研什么书?我可是连字也认不得几个了!一个受苦人,多认几个字又能有什么用?”
溶秀脸唰地红了,把书反扣一边说:“还是前年在学校当代教时,参加了师范进修考试,不想竟也考进了前几名里。当时也曾有过把自己的农户转为市民,成为国家正式教员的想法,其实比猴子转化成类人猿都难。期中放假时,校长把我叫来对我说下学期不用来了,不缺代教了。把一辈子都押在教书上到老才转正的老校长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庸才蠢才’。有时我想起他说的这句话就不想再拿起书看了,可又白白耗着日子,无事可干就好像没有了魂,不由的就又把书拿起来了。”
“说起来也是,咱们自小相跟在一起长大,像你这样聪明的人,学习又好,人又漂亮,按说应该比我们强,不想却也落在个村里头。高中我是没有考上,可你考上了,好端端的怎么快毕业了却竟回家不念了?我记得听谁说过,你们的一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一颗夜明珠埋土里了!’”
“现在想起来,当时是着了魔道。看了一些课外书刊,受了历尽难辛自学成才的成功人士的影响,就不去上学了,当时我没有对任何人说我的想法,也无人为我指点迷津。等过了一二年后,省悟一些,想再回头时却是不能了。学校撤并,学制改革,课本大量改编,而且增设了一门英语。这些年来。我也悟出了一道理:自然年轮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过滤器,它转一个圆圈就要把一批正当年龄的人过滤下去,一生中很难再有命运的转机。”
“什么叫转机?那时候不好好念书,到这会儿是说什么都迟了,还不如实实在在挣个义务工是正经。”
“这冻的天不怕冻死呀!”
巧巧瞪了眼睛说:“你没听见说,不上工地的,一个工罚20,上的,一个工给挣5块钱嘛!天冻,工地上人多哩,就单怕冻死个你呀?”
“他们为了应付上边检查,又唬着人去活受罪。修整工地就如同人活着要吃饭穿衣一样,是本本份份自己的事。难道还非要个形式?”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