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175
阅读:6121
发表:2018/10/20
5章 历史 小说
《战国枭雄神仙传奇》第2章
1
2
3-5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二章 鬼谷子和他的徒弟们
在两千四百年前后的东周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公国,与当时雄霸中原的齐赵魏韩相比,只是一个弹丸之国,龟缩在西周洛邑的边上,苟延残喘。但东周公国所在地巩县,在当时却很有名气。巩县所以出名,是因为在它附近有座云梦山,而云梦山中呢,又有一个鬼谷,鬼谷中隐居着一位高人叫王栩,后世道家尊称他为王禅老祖,因他在鬼谷修道授徒,所以当时世人又称其为鬼谷子。
鬼谷子何许人也?生卒何年?师承履历如何?没有人说得清楚。只是小道传言,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有异能绝学若干。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变、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之学,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具体如何,我们先到鬼谷见识一下这位高人。
鬼谷其实只是一条普通的山谷,周围茂林环绕,谷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溪流的岸上平坦处,有一排茅草屋,屋子周边用荆棘扎了一个小院,半敞的柴门,院里的竹凳上坐着鬼谷子的徒弟们,他们正在研习书简,低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
他们研读的书叫太公阴符,是一本兵书。作者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太公。姜太公成事儿前叫吕望,七十多岁了,还在西岐城外的渭水边上钓鱼,靠打鱼摸虾混日子糊口。大家要问了,这姜太公既是开国元勋,一定是有大本事的人,怎么混的那么惨呢?莫非是浪得虚名吗?那倒不是。学问的确是有,要不怎么能留下兵书呢?关键是他学的是屠龙之技,有这种技术的人,除非生在乱世,再遇上明主,否则是不太好发达的,还会被人当成另类狂徒,遭人白眼和嘲弄。你想啊,龙本来就是稀罕之物,飞的又高,普通人连见都见不着,更别说接近他杀他了。你说他学了那么好的技术,却一点用也没有,穷困潦倒,被人瞧不起,你说该有多悲催吧!好在他运气不错,准确得讲,应该算运气爆棚了。首先,他寿命很长,那个年代,人活个五六十岁,就算高寿了。他却活了七十多岁,而且还能打鱼摸虾,这不是奇迹吗?更奇葩的是,西岐城中有个西伯侯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鬼使神差做了一个梦,叫什么飞熊如梦,当然还有许多阴差阳错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在被快拍烂了的电视剧中看到了,大致就那么个意思吧,我就不赘述了。总之姜老头运气很好,与周文王一拍即合、惺惺相惜,后来就成了开国元勋了。否则的话,那时又没有养老院,再挺上几年,老人家精神一崩溃,又无家属子女照顾,肯定会冻饿而亡,真的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现在,鬼谷子的七位高徒就在研读他留下的这部兵书。那是老师给他们留的作业,必须完成的,否则是要挨揍的。说高徒,其实是戏言,那时他们还不高。成年的三个人二十岁左右,最年长的叫孙宾、其次庞涓再其次公孙衍。接近成年的有苏秦、张仪。还算顽童的有鲁仲连和小女孩智隐娘。教学设备很简陋,无非是陈旧的竹案、竹凳而已。
七个人根据性情爱好、私下关系,自动组合成四伙。喜欢闷头读书而且为人厚道的孙宾,和机智圆滑的庞涓坐在一起,二人正在用手指画着书中的内容低声地讨论着。旁边坐着富家子苏秦,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专注于书简。同桌的张仪却伏在桌上睡得正香。后面的桌上独坐着公孙衍,他似乎已经沉浸在书简的内容中,眉头紧皱,心无旁骛。它的边上坐着两个小不点鲁仲连和隐娘,他二人满脸的天真,却在讨论着不天真的问题,倒显得颇为可笑。
隐娘把手揽在鲁仲连的腰上,凑近他的耳边颇为神秘地说:鲁师哥,我昨日晚课,入定后看见白光绕体,吓我一跳,一定神没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鲁仲连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故作高深地说:师父说,这是元神初现,不可理会,否则,容易入魔,也损修为。
隐娘说:那你呢?
鲁仲连说:我被紫光照体,但我没出神,就似乎有了飞腾之象。
隐娘恍然大悟,不觉拍手有些雀跃:好呀好呀,下次我可不敢出神了!
他们的声音似乎惊扰了公孙衍,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隐娘,皱了皱眉头,隐娘歉意地向他吐了吐舌头,他就又埋头于书简上了。
这时,一个三绺黑须的老者提着蒲团拄着竹杖,走出草堂。他就是传说中的鬼谷子王栩。看样子已经很老了,并没有传说中的仙风道骨的样子,一眼看上去,只是一个七十多岁的瘦老头而已。他看到张仪在睡觉,显然很生气,但没有怒气冲冲,脸上甚至还有一丝滑稽的笑意。他步履轻盈的飘到张仪的面前,直到这时,才看出一点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学习生活大概很枯燥,大家很喜欢看到这样有趣的场景,所以都含笑注目着眼前的戏剧化结果。鬼谷子举起竹杖轻轻打在张仪的肩上,张仪一惊而醒,看到老师慌忙站起,但也并不是十分害怕的样子,只是咧着嘴、瞪着眼,迅速侧过身子,把竹杖躲开。
众人都嬉笑起来,鬼谷子故作严肃的样子,问他:梦见什么了?
张仪虽然慌乱却很狡猾的答道:我、我、梦见周公了!
鬼谷子说:周公跟你说什么了?
张仪说:周公说,你快回去吧,你老师要打你了。
众人大笑,这是期待已久的笑点。
鬼谷子脸上露出滑稽的微笑,说:我刚才睡觉也梦见周公了,你想不想知道他跟我说什么了?
张仪故作惊讶的说:真的?那他跟老师说什么了?
鬼谷子挤挤眼睛说:我问他你去了没有,他说没见你。
这是一个很好的包袱,惹得大家又开怀大笑。张仪也做着鬼脸笑起来。
鬼谷子也笑起来,说了一句:就你顽皮捣蛋。
转身走上讲台,张仪也坐在凳子上,早课笑料快餐结束。
其实,讲台并没有台,只有一个粗糙的黑板和一张破旧的藤椅。鬼谷子坐在椅子上开始提问。
鬼谷子:前几天,布置的作业都完成了吗?
众弟子应道:完成了。
鬼谷子:那为师可要抽查了,孙宾!
孙宾起身应道:弟子在。
鬼谷子:我考考你六韬中的文韬,何为六守?
孙宾不假思索的答道: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为六守。
鬼谷子:具体说一说,你们大家都要认真听好,待会儿还要认真讨论。
孙宾朗声道:富之以观其无犯,贵之以观其无骄,付之以观其无转,使之以观其无隐,危之以观其无恐,事之以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鬼谷子微笑点头:你坐下。(向大家环视)你们要向你们的师哥学习,不光要学习做学问,还要学习做人。庞涓!
庞涓听到这里,脸上似乎掠过一丝阴云,但立刻应声站起:弟子在!
鬼谷子: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这是哪篇的?
庞涓答道:回师父,这是虎韬中的疾战。
鬼谷子:太公是怎么回答的?
庞涓: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阵,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鬼谷子:武王又问啦,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
庞涓说: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就是说,我方左翼部队,迅速袭击敌人左翼部队,我方右翼部队,迅速袭击敌人右翼部队,不要与敌人争夺一地之失。中路军轮番攻击敌军的前后部队,这样,敌军即使人数众多,其主将也只能迫于形势而败退。
鬼谷子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你坐下。苏秦!
苏秦立刻站起应声道:弟子在。
鬼谷子问道:你说说什么叫捭阖?
……
其实,许多上升到学术问题的理论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性和实践经验极其重要,而且悟性又是第一位的。所以,历代名师选择弟子都极其严格,并非贤者苛刻,实在是必须如此的。所以贤师固然难得,而贤弟子更是难求。所以,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亲人和睦,是一乐,问心无愧是二乐。而三乐乃是极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就是一些杰出的民间教育家,梦寐以求的。其实很难,诸多生理心理因素,极其复杂。在小说中就不做探讨了。简单的说吧,现在已经到了信息时代,已无什么学术秘籍可言,但可以登堂入室的学人,仍然是凤毛麟角,据此可窥一斑。所以说,鬼谷子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基数,甚至毫不逊色姜太公。咱们先让鬼谷子教着徒弟,花开两朵,去表一表在这同一时间,距此几百里以外发生的一段故事。
在两千四百年前后的东周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公国,与当时雄霸中原的齐赵魏韩相比,只是一个弹丸之国,龟缩在西周洛邑的边上,苟延残喘。但东周公国所在地巩县,在当时却很有名气。巩县所以出名,是因为在它附近有座云梦山,而云梦山中呢,又有一个鬼谷,鬼谷中隐居着一位高人叫王栩,后世道家尊称他为王禅老祖,因他在鬼谷修道授徒,所以当时世人又称其为鬼谷子。
鬼谷子何许人也?生卒何年?师承履历如何?没有人说得清楚。只是小道传言,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有异能绝学若干。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变、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之学,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具体如何,我们先到鬼谷见识一下这位高人。
鬼谷其实只是一条普通的山谷,周围茂林环绕,谷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溪流的岸上平坦处,有一排茅草屋,屋子周边用荆棘扎了一个小院,半敞的柴门,院里的竹凳上坐着鬼谷子的徒弟们,他们正在研习书简,低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
他们研读的书叫太公阴符,是一本兵书。作者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太公。姜太公成事儿前叫吕望,七十多岁了,还在西岐城外的渭水边上钓鱼,靠打鱼摸虾混日子糊口。大家要问了,这姜太公既是开国元勋,一定是有大本事的人,怎么混的那么惨呢?莫非是浪得虚名吗?那倒不是。学问的确是有,要不怎么能留下兵书呢?关键是他学的是屠龙之技,有这种技术的人,除非生在乱世,再遇上明主,否则是不太好发达的,还会被人当成另类狂徒,遭人白眼和嘲弄。你想啊,龙本来就是稀罕之物,飞的又高,普通人连见都见不着,更别说接近他杀他了。你说他学了那么好的技术,却一点用也没有,穷困潦倒,被人瞧不起,你说该有多悲催吧!好在他运气不错,准确得讲,应该算运气爆棚了。首先,他寿命很长,那个年代,人活个五六十岁,就算高寿了。他却活了七十多岁,而且还能打鱼摸虾,这不是奇迹吗?更奇葩的是,西岐城中有个西伯侯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鬼使神差做了一个梦,叫什么飞熊如梦,当然还有许多阴差阳错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在被快拍烂了的电视剧中看到了,大致就那么个意思吧,我就不赘述了。总之姜老头运气很好,与周文王一拍即合、惺惺相惜,后来就成了开国元勋了。否则的话,那时又没有养老院,再挺上几年,老人家精神一崩溃,又无家属子女照顾,肯定会冻饿而亡,真的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现在,鬼谷子的七位高徒就在研读他留下的这部兵书。那是老师给他们留的作业,必须完成的,否则是要挨揍的。说高徒,其实是戏言,那时他们还不高。成年的三个人二十岁左右,最年长的叫孙宾、其次庞涓再其次公孙衍。接近成年的有苏秦、张仪。还算顽童的有鲁仲连和小女孩智隐娘。教学设备很简陋,无非是陈旧的竹案、竹凳而已。
七个人根据性情爱好、私下关系,自动组合成四伙。喜欢闷头读书而且为人厚道的孙宾,和机智圆滑的庞涓坐在一起,二人正在用手指画着书中的内容低声地讨论着。旁边坐着富家子苏秦,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专注于书简。同桌的张仪却伏在桌上睡得正香。后面的桌上独坐着公孙衍,他似乎已经沉浸在书简的内容中,眉头紧皱,心无旁骛。它的边上坐着两个小不点鲁仲连和隐娘,他二人满脸的天真,却在讨论着不天真的问题,倒显得颇为可笑。
隐娘把手揽在鲁仲连的腰上,凑近他的耳边颇为神秘地说:鲁师哥,我昨日晚课,入定后看见白光绕体,吓我一跳,一定神没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鲁仲连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故作高深地说:师父说,这是元神初现,不可理会,否则,容易入魔,也损修为。
隐娘说:那你呢?
鲁仲连说:我被紫光照体,但我没出神,就似乎有了飞腾之象。
隐娘恍然大悟,不觉拍手有些雀跃:好呀好呀,下次我可不敢出神了!
他们的声音似乎惊扰了公孙衍,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隐娘,皱了皱眉头,隐娘歉意地向他吐了吐舌头,他就又埋头于书简上了。
这时,一个三绺黑须的老者提着蒲团拄着竹杖,走出草堂。他就是传说中的鬼谷子王栩。看样子已经很老了,并没有传说中的仙风道骨的样子,一眼看上去,只是一个七十多岁的瘦老头而已。他看到张仪在睡觉,显然很生气,但没有怒气冲冲,脸上甚至还有一丝滑稽的笑意。他步履轻盈的飘到张仪的面前,直到这时,才看出一点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学习生活大概很枯燥,大家很喜欢看到这样有趣的场景,所以都含笑注目着眼前的戏剧化结果。鬼谷子举起竹杖轻轻打在张仪的肩上,张仪一惊而醒,看到老师慌忙站起,但也并不是十分害怕的样子,只是咧着嘴、瞪着眼,迅速侧过身子,把竹杖躲开。
众人都嬉笑起来,鬼谷子故作严肃的样子,问他:梦见什么了?
张仪虽然慌乱却很狡猾的答道:我、我、梦见周公了!
鬼谷子说:周公跟你说什么了?
张仪说:周公说,你快回去吧,你老师要打你了。
众人大笑,这是期待已久的笑点。
鬼谷子脸上露出滑稽的微笑,说:我刚才睡觉也梦见周公了,你想不想知道他跟我说什么了?
张仪故作惊讶的说:真的?那他跟老师说什么了?
鬼谷子挤挤眼睛说:我问他你去了没有,他说没见你。
这是一个很好的包袱,惹得大家又开怀大笑。张仪也做着鬼脸笑起来。
鬼谷子也笑起来,说了一句:就你顽皮捣蛋。
转身走上讲台,张仪也坐在凳子上,早课笑料快餐结束。
其实,讲台并没有台,只有一个粗糙的黑板和一张破旧的藤椅。鬼谷子坐在椅子上开始提问。
鬼谷子:前几天,布置的作业都完成了吗?
众弟子应道:完成了。
鬼谷子:那为师可要抽查了,孙宾!
孙宾起身应道:弟子在。
鬼谷子:我考考你六韬中的文韬,何为六守?
孙宾不假思索的答道: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为六守。
鬼谷子:具体说一说,你们大家都要认真听好,待会儿还要认真讨论。
孙宾朗声道:富之以观其无犯,贵之以观其无骄,付之以观其无转,使之以观其无隐,危之以观其无恐,事之以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鬼谷子微笑点头:你坐下。(向大家环视)你们要向你们的师哥学习,不光要学习做学问,还要学习做人。庞涓!
庞涓听到这里,脸上似乎掠过一丝阴云,但立刻应声站起:弟子在!
鬼谷子: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这是哪篇的?
庞涓答道:回师父,这是虎韬中的疾战。
鬼谷子:太公是怎么回答的?
庞涓: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阵,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鬼谷子:武王又问啦,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
庞涓说: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就是说,我方左翼部队,迅速袭击敌人左翼部队,我方右翼部队,迅速袭击敌人右翼部队,不要与敌人争夺一地之失。中路军轮番攻击敌军的前后部队,这样,敌军即使人数众多,其主将也只能迫于形势而败退。
鬼谷子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你坐下。苏秦!
苏秦立刻站起应声道:弟子在。
鬼谷子问道:你说说什么叫捭阖?
……
其实,许多上升到学术问题的理论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悟性和实践经验极其重要,而且悟性又是第一位的。所以,历代名师选择弟子都极其严格,并非贤者苛刻,实在是必须如此的。所以贤师固然难得,而贤弟子更是难求。所以,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亲人和睦,是一乐,问心无愧是二乐。而三乐乃是极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就是一些杰出的民间教育家,梦寐以求的。其实很难,诸多生理心理因素,极其复杂。在小说中就不做探讨了。简单的说吧,现在已经到了信息时代,已无什么学术秘籍可言,但可以登堂入室的学人,仍然是凤毛麟角,据此可窥一斑。所以说,鬼谷子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基数,甚至毫不逊色姜太公。咱们先让鬼谷子教着徒弟,花开两朵,去表一表在这同一时间,距此几百里以外发生的一段故事。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