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7051
阅读:4387
发表:2019/10/1
93章 主旋律,,军事 小说
《战火中的年轻人》第83-84章
1-5
…
83-84
91-92
9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83章 掐住“死穴”(下)
那小伙子又接着说:“有一天,老谢叔找到我,说要我帮他一个忙。我一听,马上就跟他去了。到了那里,才知道是要调查秦怀士的事。我们是暗中调查,除了我们几个人,谁也不知道。开始调查时,老谢叔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发现了一个帮助秦怀士销脏的人。我和老谢叔找到那个人,向他询问情况。那人名叫东四路,是秦怀士的远房亲戚。一开始他不说,后来经过我们反复劝说,他才告诉了我们实情。原来秦怀士是和乡里的一个办事员合伙干的这些勾当。事成之后,他们便准备销脏,是东四路帮他找到的买主。并且为他们找了几辆大车,把那些货物运到了交货地点。”
钱六申听到这里,心里一阵高兴。他知道,只要掌握了秦怀士贪污财物的事实,就离掐住他的“死穴”不远了。于是他急切地问:“他们的藏货地点你知道吗?”
李家二小子说:“你们听我继续说。”
钱六申点点头:“那你接着说。”
李家二小子又继续说:“调查到这里,我和老谢叔都感到,秦怀士贪污财物的事,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老谢叔和我对视了一眼,又向东四路问:‘他把那些财物藏到了哪里?’东四路说:‘藏到了他们村北的一个地窖里。’于是老谢叔便让他领着我们两个人,来到了地窖那里。秦怀士早已把那个地窖填平了,但还是能明显地看到那个地窖的痕迹。之后,我们又找到了那个和他一道作案的办事员。经过我们说服,他也承认了。随后,老谢叔就到上面去揭发了他。”
钱六申问:“他杀害调查小组人员的事,你了解多少呢?”
李家二小子说:“从他准备揭发秦怀士后,他就不让我插手了,所以我也就知道这些。不过,你们要是能找到那个办事员,肯定能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钱六申问:“他参加了杀害调查人员的行动吗?”
李家二小子说:“这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敢肯定,他一定能给你们提供一些线索。”
崔玉文问:“那个办事员叫什么?他的家是哪里?”
李家二小子说:“他叫毕小春,住在安家庄。”
“好吧,那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崔玉文说完,便领着钱六申等人走出了李家。
安家庄离这里五里地,一直往北走就是。他们一行人出了村,加快速度往北走,很快便来到了安家庄。在村头,他们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崔玉文走上去问:“老乡,跟你打听一下,毕小春家在哪儿呀?”
那青年用手往里一指,说:“一直往北走,到了十字街往西一拐就是。”
几个人来到十字街,见从东面走来一个小伙子。崔玉文走过去问:“到毕小春家怎么走?”
小伙子说:“从这里往西数,第五个门口就是。”
“谢谢。”崔玉文道过谢后,便领着大家来到第五个门口前面。他走过去,用手使劲拍了拍门,高声喊道:“家里有人吗?”
“谁呀?”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是我。”崔玉文答应着。
男人打开门,望着他们几个人,疑惑地问:“你们是……?”
崔玉文问:“你就是毕小春吧?”
“是啊。”毕小春点着头说。
崔玉文:“我们是抗日政府的人。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咱们进去说好吗?”
“好。”那男人点了点头,便领着他们几个人穿过院子,进了北屋。他先让几个人都坐下,然后自己也在旁边坐下来,这才说:“你们是共产党的人,对吗?”
崔玉文说:“对。”
毕小春:“我知道你要了解什么?我可以把什么都告诉你们,但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崔玉文问:“什么条件?”
毕小春:“你们必须答应我加入你们的队伍。”
崔玉文和钱六申对望了一眼,然后两个人都点点头。崔玉文说:“我们可以答应。”
“太好啦!”毕小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钱六申问:“你为什么非要加入我们的队伍呢?”
毕小春说:“这不是明摆着吗?我参加了秦怀士的偷盗行动,他是不会放过我的。再一个就是,国民党政府太昏庸无道了,像秦士这种杀人越货的人,请请客送送礼,就又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国民党官员。这样的一个党派,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让人想想都觉得可怕。所以我必须脱离国民党,参加你们的队伍。”
钱六申说:“我们答应你。你把秦怀士偷盗和杀人的经过说一说吧。”
“好。”毕小春接着便讲起来:“他一开始找我的时候,只是说有一个秘密行动,要我帮他一个忙。可等行动开始以后,我们才发现他是要盗窃乡里那批财物。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我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再想退出已经不可能。所以我们只能跟他干了。于是,我和他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把那批金银财宝从仓库弄出来,藏到了村北的一个地窖里。
“我们盗走那批物资的第二天,就被副乡长谢成光发现了。他怀疑是秦怀士勾结别人作的案,可秦怀士却失口否认。于是,他便开始了秘密调查。查出一些眉目之后,便向上级揭发了他。很快,上级便派了调查小组,开始调查他的事了。这一天晚上,秦怀士找到我,说调查小组已经找到了我们作案的证据,我们的事很快就会败露。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调查小组的人干掉。”我一听他要杀人,吓得心里咚咚直跳。他告诉我,他已经跟附近的一股土匪联系好了。到时候由那伙土匪出面,把调查小组干掉。我听完后,表面上答应了他,心里却在思考对策。经过一番思索,我决定退出,不参加他的杀人行动。由于我是光棍一条,只要我躲起来,他就找不到我。于是那天晚上我便躲了起来。秦怀士到我家里没见到我,他便开始单独行动了。我出于好奇,也是为了弄清事情的真想,悄悄地跟在他后面。就见他一个人出了村,一直向北面走去。我知道他是去找那股土匪了,便到调查小组住地附近等着他。调查小组没有住在乡政府里,而是住在乡政府东面半里地的一座大院里。我悄悄爬到大院东面的一棵大树上,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大约十点多钟,秦怀士领着那股土匪来了。他们在大门外面嘀咕了几句,便踹开房门,冲了进去。接着便从里面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五分钟后,就见他们从里面抬出了几具尸体,并把尸体装到一辆大车上,拉到村东的河床上,埋掉了。”
钱六申问:“你现在能找到埋尸体的地方吗?”
毕小春说:“能。他们埋尸体的时候,我就在不远处看着呢。”
崔玉文说:“你带我们去一趟吧。”
“好。”毕小春说完,便领着他们来到村东的河床上,用手往前面一指,说:“这里就是。”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向前一看,果然看到有一片地方比别处高出了一些,还可以分辨出高出的地方都是新土。毕小春又往南边的树林子一指,说:“我当时就是躲在那片树林里,向这里观看的。”
钱六申说:“挖。只有挖到尸体,才能算是铁证。”
于是,他们便找了几把铁锨,开始挖掘。很快便闻到了一股呛鼻子的恶臭味。紧接着,便看到了几具已经腐烂的尸体。钱六申兴奋地说:“这一回总算掐住了秦怀士的死穴。不过,为了防止秦怀士派人来毁尸灭迹,我们应该把这些尸体挪一个地方,让他找不到。”
崔玉文说:“好,就这么办。”说完,几个人便冒着浓烈的臭味,把几具腐烂的尸体装到车上,拉到村西的一片空地里,重新埋起来。然后,钱六申他们便带着毕小春,赶回双鹿县。
听说钱六申他们大获全胜,郑紫旺非常高兴。他立刻把蒋恒寿找来,向他诉说了事情的经过。蒋恒寿一听,激动得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说:“好,好!太感谢你们啦!”
郑紫旺说:“你把这些人证物证都带回去,跟秦怀士对质。他要是不就范,你就把这些证据捅到上面去。”
蒋恒寿说:“我料他也不敢。”说完,便带着人证物证走了。
第84章 迎头痛击
冯卫东和陈耀星一前一后,走进郑紫旺的办公室。郑紫旺望着他俩,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说:“这是冀南行署发布的战争动员紧急命令。你们先看一下。”说着,将“命令”递给了冯卫东。
冯卫东接过“命令”,认真观看。命令全文如下:
各级抗日政府:
一九三九年一月上旬,日军以第十师团主力和第一一零师团、第二十七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各一部以及各地伪军,共约三万多人,由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东西两线出动,分十一路对我冀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敌人这次扫荡,改变了其第一次扫荡时的长驱直入战法,而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攻方式,首先占领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村镇、隘口,逐渐向中心地区压缩。妄图将我军主力压缩到陕小地域,一举歼灭或驱逐之。
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刘伯承、邓小平和徐向前三位首长,于一月十一日,在南宫召集冀南区党委、军区和行署的领导同志,研究和分析敌情,并制定了作战部署。决定先让出县城,将部队分成若干集团,分区游击,独立作战,互相策应,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原则下,经常以小部队与敌接触,避实击虚,寻机集中主力歼敌。
根据一二九师和军区首长的部署,冀南行政公署要求各级政府,立即进行战争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战,拆墙破路,藏粮空舍,积极筹集粮食支援战争。各县抗日政府要有计划地转入农村坚持工作,开展游击战争。
冀南行政公署
三九年一月十一日
冯卫东看完命令,又将命令递给了陈耀星。等陈耀星看完,郑紫旺才又接着说:“首长要求我们立即进行战争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战。我们现在就研究一下,怎样安排这次反扫荡?”
冯卫东思考着说:“首长的意思是,不让我们跟敌人硬拚,先让出县城,然后再想办法打击敌人。我们应该坚决执行首长的命令,先撤出县城,然后再用游击的方式打击敌人。”
郑紫旺问:“我们的政府机关,这一次撤到哪里呢?”
冯卫东说:“上一次我们撤到了果树洼一带,这一次还往那里撤。”
“对。”陈耀星接过来说:“政府机关撤到果树洼一带;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与敌人周旋。另外,我们的道沟都已经挖好,相信在这次反扫荡中,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冯卫东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和蒋司令一道制服了秦怀士,两党军队的联合作战也不成问题了。我相信,这次反扫荡,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郑紫旺点了点头,说:“你快去把蒋司令和魏营长接来,我们一道研究作战计划。”
“好,我马上就去。”陈耀星说完,便走了出去。
……
当天下午,陈耀星就把蒋恒寿和魏全贞接进了县城。
郑紫旺一见到蒋恒寿,便问:“蒋司令,我们找到的证据管不管用,秦怀士这段时间老实不老实?”
蒋恒寿笑着说:“你们找到的那些证据,足以置他于死地,他能不老实吗?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
陈耀星问:“什么要求?”
蒋恒寿:“他要求我们不要太张扬,得让他大面上能交代过去。我觉得他的要求不过份,就答应他了。”
郑紫旺说:“你做得对。我们答应他。”
蒋恒寿这才问:“听说鬼子又要扫荡啦?”
“是啊。”郑紫旺把那份“战争动员令”递给蒋恒寿,说:“这是我们冀南行署发布的战争动员令。你看看吧。”
蒋恒寿接过“命令”,仔细观看。郑紫旺、冯卫东和陈耀星三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着他看完。看完之后,蒋恒寿深有感触地说:“你们的政府在千方百计地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消灭鬼子。而我们的政府却在煞费苦心地排挤你们,煞费苦心地取缔你们。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呀!”
郑紫旺笑着说:“好在我们已经排除了合作的障碍。咱们还是先讨论怎样反扫荡吧。”
蒋恒寿不假思索地说:“还用讨论吗?咱们三支部队协同作战呗。不过,这仗具体怎么打,都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打,咱就怎么打。”
郑紫旺想了想,说:“上一次我们和鬼子打的那一仗,虽然是意外打起来的,但基本上是硬碰硬。当时,由于鬼子来的人并不多,一共才三千多人,分散到我们这里也就是二百多人。而我们三支部队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人,在数量上我们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并没受多大损失。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次敌人不光来的人多,而且还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就是说,这一次我们绝对不能再跟敌人硬碰硬了。”
“好,我同意。”蒋恒寿频频点头。
冯卫东说:“我建议,我们主动出击,赶到我们县的边界迎击敌人。只有这样才能出其不意,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陈耀星一听,也兴奋地说:“我建议,我们三支部队依次排开,拉开距离,每隔几里地就袭击敌人一次。”
“这个建议很好。我赞成。”魏全贞和蒋恒寿都说。
陈耀星又说:“我要求,我们游击队赶到县界附近,第一个打击敌人。”
魏全贞接着说:“那我们冀西游击队第二个打。”
蒋恒寿说:“我们抗日义勇军只能排第三了。”
郑紫旺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第三。经过前两次打击,敌人的锐气虽然被打下去不少,但他们同时也提高了警惕,而且还很可能气急败坏,发起疯狂地反扑。所以你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一定精心部署。”蒋恒寿点着头说。
郑紫旺又叮嘱说:“敌人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们,并且还有飞机大炮,所以我们决不能和敌人硬拚。我们的策略就是,见好就收,打一下就跑。”
魏全贞说:“打游击是我们惯用的战术,我绝对没问题。”说到这里,他转身望着蒋恒寿问:“你呢?”
蒋恒寿也说:“我也没问题。”
郑紫旺最后说:“那咱们就这样定啦。从县界往里数,一至六里地内,是我们游击队的战场;七至十二里地内,是冀西游击队的战场;十三至十八里地内,是抗日义勇军的战场。大家说,这样划分怎么样?”
“很好。”大家都齐声说。
陈耀星心里一阵激动,他转身望着魏全贞和蒋恒寿,兴奋地说:“今天夜里,咱们就各自在各自的地段观察地形,各自制定各自的作战计划。把一切都安排就绪,就等着敌人来了。”
“好,就这么定啦。”
……
这天傍晚,陈耀星带领游击队的三个连长,到双鹿县西部边界查看地形。
这一带原来是游春贵的辖区,他投靠日寇被歼灭后,这里便归八路军管辖。陈耀星站在道路旁边向四外观看,只见这里方圆几百米都没有树木,地势也比较平坦,不适合游击队设置伏兵。正当他思考之际,一连连长王三胖走过来说:“我看这里的地形并不理想。刚才在来的路上,我发现朱家屯村北那一段路,比较适合我们打伏击。”
陈耀星点点头,说:“我也注意到了。那一段路南边是一望无际的槐树林,北边是杂草丛生的一片高地。高地往里不远处,还有一座农民烧砖用的土窑。砖窑已经遗弃不用,形成了一个足有两丈多高的大土堆。土堆背面还有一个又深又大的窑洞。我们可以把兵力隐蔽在路南的槐树林里和路北的窑洞里。再说,那个地方离这里只有不到二里地,也不违背郑书记‘只要敌人一踏进我们县,就给他以迎头痛击”的部署。”
二连连长窦路山说:“我没留意那段路的地形。走,咱们到那里看看去。”
“好。”陈耀星说。
于是,几个人又顺着那条路向东面走去。
来到那段路上,王三胖环视着四周,说:“你们看看,这里的地形是不是很理想?”
大家向周围察看了一番,发现这里果然很适合设置伏兵。窦路山说:“这里的确很适合打伏击。陈队长,咱们就把伏击地点定在这里吧。”
“好。”陈耀星说着,走上路南的高地,来到高大的砖窑后面,只见窑洞里面空间很大,足能容下几十个人。陈耀星看完,激动地说:“这个窑洞正好作为战士们的藏身处。”
大家都频频点头,表示赞成。陈耀星最后一挥手:“就这样定啦。大家都回去做战斗动员,明天凌晨两点以前赶到这里。”
……
第二天凌晨两点钟,陈耀星就带领第一、第二两个连的战士们,赶到了这里。随后,他便指挥战士们,分别在路南的槐树林里和路北的窑洞旁边,由西往东排成长队,开始挖战壕。不到两个钟头,就挖成了两条约有三百米长,半人多深的壕沟,并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了靠近道路的壕沟边上。这样一来,人在沟里猫着腰走,对面是看不到的。陈耀星望着挖好的壕沟,心里十分满意。他随即便开始进行作战部署:“第一连埋伏在道南槐树林的壕沟里,第二连埋伏在道北杂草丛里的窑洞里。他对两个连长说:“如果躲不过鬼子的大炮,就会造成重大伤亡。我们决不触这个霉头,一定要想办法躲过敌人的大炮。”
窦路山问:“怎么才能躲过呢?”
陈耀星想了想,说:“咱们这样好不好?……”接着,他便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两位连长听后,都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大家都埋伏在战壕里,等候敌人的到来。
……
直到上午八点钟,敌人还是没有出现。这时,战士们有些焦急。陈耀星安慰大家说:“大家不要心急。敌人一定会来的。”大家又继续等待。
半个小时后,一个侦察员跑来报告:“敌人已经出了广林镇,正在向我们这里走来。”
陈耀星问:“有多少人?”
侦察员说:“大约有三百多人。”
陈耀星立即向大家说:“敌人来啦。做好战斗准备。”
大家一听,脸上都俘现出兴奋的神色。他们一个个都把手榴弹拧开盖,摆在自己面前,准备让敌人吃个够。
那小伙子又接着说:“有一天,老谢叔找到我,说要我帮他一个忙。我一听,马上就跟他去了。到了那里,才知道是要调查秦怀士的事。我们是暗中调查,除了我们几个人,谁也不知道。开始调查时,老谢叔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发现了一个帮助秦怀士销脏的人。我和老谢叔找到那个人,向他询问情况。那人名叫东四路,是秦怀士的远房亲戚。一开始他不说,后来经过我们反复劝说,他才告诉了我们实情。原来秦怀士是和乡里的一个办事员合伙干的这些勾当。事成之后,他们便准备销脏,是东四路帮他找到的买主。并且为他们找了几辆大车,把那些货物运到了交货地点。”
钱六申听到这里,心里一阵高兴。他知道,只要掌握了秦怀士贪污财物的事实,就离掐住他的“死穴”不远了。于是他急切地问:“他们的藏货地点你知道吗?”
李家二小子说:“你们听我继续说。”
钱六申点点头:“那你接着说。”
李家二小子又继续说:“调查到这里,我和老谢叔都感到,秦怀士贪污财物的事,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老谢叔和我对视了一眼,又向东四路问:‘他把那些财物藏到了哪里?’东四路说:‘藏到了他们村北的一个地窖里。’于是老谢叔便让他领着我们两个人,来到了地窖那里。秦怀士早已把那个地窖填平了,但还是能明显地看到那个地窖的痕迹。之后,我们又找到了那个和他一道作案的办事员。经过我们说服,他也承认了。随后,老谢叔就到上面去揭发了他。”
钱六申问:“他杀害调查小组人员的事,你了解多少呢?”
李家二小子说:“从他准备揭发秦怀士后,他就不让我插手了,所以我也就知道这些。不过,你们要是能找到那个办事员,肯定能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钱六申问:“他参加了杀害调查人员的行动吗?”
李家二小子说:“这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敢肯定,他一定能给你们提供一些线索。”
崔玉文问:“那个办事员叫什么?他的家是哪里?”
李家二小子说:“他叫毕小春,住在安家庄。”
“好吧,那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崔玉文说完,便领着钱六申等人走出了李家。
安家庄离这里五里地,一直往北走就是。他们一行人出了村,加快速度往北走,很快便来到了安家庄。在村头,他们遇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崔玉文走上去问:“老乡,跟你打听一下,毕小春家在哪儿呀?”
那青年用手往里一指,说:“一直往北走,到了十字街往西一拐就是。”
几个人来到十字街,见从东面走来一个小伙子。崔玉文走过去问:“到毕小春家怎么走?”
小伙子说:“从这里往西数,第五个门口就是。”
“谢谢。”崔玉文道过谢后,便领着大家来到第五个门口前面。他走过去,用手使劲拍了拍门,高声喊道:“家里有人吗?”
“谁呀?”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是我。”崔玉文答应着。
男人打开门,望着他们几个人,疑惑地问:“你们是……?”
崔玉文问:“你就是毕小春吧?”
“是啊。”毕小春点着头说。
崔玉文:“我们是抗日政府的人。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咱们进去说好吗?”
“好。”那男人点了点头,便领着他们几个人穿过院子,进了北屋。他先让几个人都坐下,然后自己也在旁边坐下来,这才说:“你们是共产党的人,对吗?”
崔玉文说:“对。”
毕小春:“我知道你要了解什么?我可以把什么都告诉你们,但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崔玉文问:“什么条件?”
毕小春:“你们必须答应我加入你们的队伍。”
崔玉文和钱六申对望了一眼,然后两个人都点点头。崔玉文说:“我们可以答应。”
“太好啦!”毕小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钱六申问:“你为什么非要加入我们的队伍呢?”
毕小春说:“这不是明摆着吗?我参加了秦怀士的偷盗行动,他是不会放过我的。再一个就是,国民党政府太昏庸无道了,像秦士这种杀人越货的人,请请客送送礼,就又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国民党官员。这样的一个党派,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让人想想都觉得可怕。所以我必须脱离国民党,参加你们的队伍。”
钱六申说:“我们答应你。你把秦怀士偷盗和杀人的经过说一说吧。”
“好。”毕小春接着便讲起来:“他一开始找我的时候,只是说有一个秘密行动,要我帮他一个忙。可等行动开始以后,我们才发现他是要盗窃乡里那批财物。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我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再想退出已经不可能。所以我们只能跟他干了。于是,我和他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把那批金银财宝从仓库弄出来,藏到了村北的一个地窖里。
“我们盗走那批物资的第二天,就被副乡长谢成光发现了。他怀疑是秦怀士勾结别人作的案,可秦怀士却失口否认。于是,他便开始了秘密调查。查出一些眉目之后,便向上级揭发了他。很快,上级便派了调查小组,开始调查他的事了。这一天晚上,秦怀士找到我,说调查小组已经找到了我们作案的证据,我们的事很快就会败露。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调查小组的人干掉。”我一听他要杀人,吓得心里咚咚直跳。他告诉我,他已经跟附近的一股土匪联系好了。到时候由那伙土匪出面,把调查小组干掉。我听完后,表面上答应了他,心里却在思考对策。经过一番思索,我决定退出,不参加他的杀人行动。由于我是光棍一条,只要我躲起来,他就找不到我。于是那天晚上我便躲了起来。秦怀士到我家里没见到我,他便开始单独行动了。我出于好奇,也是为了弄清事情的真想,悄悄地跟在他后面。就见他一个人出了村,一直向北面走去。我知道他是去找那股土匪了,便到调查小组住地附近等着他。调查小组没有住在乡政府里,而是住在乡政府东面半里地的一座大院里。我悄悄爬到大院东面的一棵大树上,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大约十点多钟,秦怀士领着那股土匪来了。他们在大门外面嘀咕了几句,便踹开房门,冲了进去。接着便从里面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五分钟后,就见他们从里面抬出了几具尸体,并把尸体装到一辆大车上,拉到村东的河床上,埋掉了。”
钱六申问:“你现在能找到埋尸体的地方吗?”
毕小春说:“能。他们埋尸体的时候,我就在不远处看着呢。”
崔玉文说:“你带我们去一趟吧。”
“好。”毕小春说完,便领着他们来到村东的河床上,用手往前面一指,说:“这里就是。”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向前一看,果然看到有一片地方比别处高出了一些,还可以分辨出高出的地方都是新土。毕小春又往南边的树林子一指,说:“我当时就是躲在那片树林里,向这里观看的。”
钱六申说:“挖。只有挖到尸体,才能算是铁证。”
于是,他们便找了几把铁锨,开始挖掘。很快便闻到了一股呛鼻子的恶臭味。紧接着,便看到了几具已经腐烂的尸体。钱六申兴奋地说:“这一回总算掐住了秦怀士的死穴。不过,为了防止秦怀士派人来毁尸灭迹,我们应该把这些尸体挪一个地方,让他找不到。”
崔玉文说:“好,就这么办。”说完,几个人便冒着浓烈的臭味,把几具腐烂的尸体装到车上,拉到村西的一片空地里,重新埋起来。然后,钱六申他们便带着毕小春,赶回双鹿县。
听说钱六申他们大获全胜,郑紫旺非常高兴。他立刻把蒋恒寿找来,向他诉说了事情的经过。蒋恒寿一听,激动得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说:“好,好!太感谢你们啦!”
郑紫旺说:“你把这些人证物证都带回去,跟秦怀士对质。他要是不就范,你就把这些证据捅到上面去。”
蒋恒寿说:“我料他也不敢。”说完,便带着人证物证走了。
第84章 迎头痛击
冯卫东和陈耀星一前一后,走进郑紫旺的办公室。郑紫旺望着他俩,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说:“这是冀南行署发布的战争动员紧急命令。你们先看一下。”说着,将“命令”递给了冯卫东。
冯卫东接过“命令”,认真观看。命令全文如下:
各级抗日政府:
一九三九年一月上旬,日军以第十师团主力和第一一零师团、第二十七师团、第一一四师团各一部以及各地伪军,共约三万多人,由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东西两线出动,分十一路对我冀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敌人这次扫荡,改变了其第一次扫荡时的长驱直入战法,而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进攻方式,首先占领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村镇、隘口,逐渐向中心地区压缩。妄图将我军主力压缩到陕小地域,一举歼灭或驱逐之。
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刘伯承、邓小平和徐向前三位首长,于一月十一日,在南宫召集冀南区党委、军区和行署的领导同志,研究和分析敌情,并制定了作战部署。决定先让出县城,将部队分成若干集团,分区游击,独立作战,互相策应,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原则下,经常以小部队与敌接触,避实击虚,寻机集中主力歼敌。
根据一二九师和军区首长的部署,冀南行政公署要求各级政府,立即进行战争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战,拆墙破路,藏粮空舍,积极筹集粮食支援战争。各县抗日政府要有计划地转入农村坚持工作,开展游击战争。
冀南行政公署
三九年一月十一日
冯卫东看完命令,又将命令递给了陈耀星。等陈耀星看完,郑紫旺才又接着说:“首长要求我们立即进行战争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战。我们现在就研究一下,怎样安排这次反扫荡?”
冯卫东思考着说:“首长的意思是,不让我们跟敌人硬拚,先让出县城,然后再想办法打击敌人。我们应该坚决执行首长的命令,先撤出县城,然后再用游击的方式打击敌人。”
郑紫旺问:“我们的政府机关,这一次撤到哪里呢?”
冯卫东说:“上一次我们撤到了果树洼一带,这一次还往那里撤。”
“对。”陈耀星接过来说:“政府机关撤到果树洼一带;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与敌人周旋。另外,我们的道沟都已经挖好,相信在这次反扫荡中,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冯卫东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和蒋司令一道制服了秦怀士,两党军队的联合作战也不成问题了。我相信,这次反扫荡,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郑紫旺点了点头,说:“你快去把蒋司令和魏营长接来,我们一道研究作战计划。”
“好,我马上就去。”陈耀星说完,便走了出去。
……
当天下午,陈耀星就把蒋恒寿和魏全贞接进了县城。
郑紫旺一见到蒋恒寿,便问:“蒋司令,我们找到的证据管不管用,秦怀士这段时间老实不老实?”
蒋恒寿笑着说:“你们找到的那些证据,足以置他于死地,他能不老实吗?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
陈耀星问:“什么要求?”
蒋恒寿:“他要求我们不要太张扬,得让他大面上能交代过去。我觉得他的要求不过份,就答应他了。”
郑紫旺说:“你做得对。我们答应他。”
蒋恒寿这才问:“听说鬼子又要扫荡啦?”
“是啊。”郑紫旺把那份“战争动员令”递给蒋恒寿,说:“这是我们冀南行署发布的战争动员令。你看看吧。”
蒋恒寿接过“命令”,仔细观看。郑紫旺、冯卫东和陈耀星三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着他看完。看完之后,蒋恒寿深有感触地说:“你们的政府在千方百计地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消灭鬼子。而我们的政府却在煞费苦心地排挤你们,煞费苦心地取缔你们。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呀!”
郑紫旺笑着说:“好在我们已经排除了合作的障碍。咱们还是先讨论怎样反扫荡吧。”
蒋恒寿不假思索地说:“还用讨论吗?咱们三支部队协同作战呗。不过,这仗具体怎么打,都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打,咱就怎么打。”
郑紫旺想了想,说:“上一次我们和鬼子打的那一仗,虽然是意外打起来的,但基本上是硬碰硬。当时,由于鬼子来的人并不多,一共才三千多人,分散到我们这里也就是二百多人。而我们三支部队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人,在数量上我们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并没受多大损失。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一次敌人不光来的人多,而且还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就是说,这一次我们绝对不能再跟敌人硬碰硬了。”
“好,我同意。”蒋恒寿频频点头。
冯卫东说:“我建议,我们主动出击,赶到我们县的边界迎击敌人。只有这样才能出其不意,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陈耀星一听,也兴奋地说:“我建议,我们三支部队依次排开,拉开距离,每隔几里地就袭击敌人一次。”
“这个建议很好。我赞成。”魏全贞和蒋恒寿都说。
陈耀星又说:“我要求,我们游击队赶到县界附近,第一个打击敌人。”
魏全贞接着说:“那我们冀西游击队第二个打。”
蒋恒寿说:“我们抗日义勇军只能排第三了。”
郑紫旺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第三。经过前两次打击,敌人的锐气虽然被打下去不少,但他们同时也提高了警惕,而且还很可能气急败坏,发起疯狂地反扑。所以你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一定精心部署。”蒋恒寿点着头说。
郑紫旺又叮嘱说:“敌人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们,并且还有飞机大炮,所以我们决不能和敌人硬拚。我们的策略就是,见好就收,打一下就跑。”
魏全贞说:“打游击是我们惯用的战术,我绝对没问题。”说到这里,他转身望着蒋恒寿问:“你呢?”
蒋恒寿也说:“我也没问题。”
郑紫旺最后说:“那咱们就这样定啦。从县界往里数,一至六里地内,是我们游击队的战场;七至十二里地内,是冀西游击队的战场;十三至十八里地内,是抗日义勇军的战场。大家说,这样划分怎么样?”
“很好。”大家都齐声说。
陈耀星心里一阵激动,他转身望着魏全贞和蒋恒寿,兴奋地说:“今天夜里,咱们就各自在各自的地段观察地形,各自制定各自的作战计划。把一切都安排就绪,就等着敌人来了。”
“好,就这么定啦。”
……
这天傍晚,陈耀星带领游击队的三个连长,到双鹿县西部边界查看地形。
这一带原来是游春贵的辖区,他投靠日寇被歼灭后,这里便归八路军管辖。陈耀星站在道路旁边向四外观看,只见这里方圆几百米都没有树木,地势也比较平坦,不适合游击队设置伏兵。正当他思考之际,一连连长王三胖走过来说:“我看这里的地形并不理想。刚才在来的路上,我发现朱家屯村北那一段路,比较适合我们打伏击。”
陈耀星点点头,说:“我也注意到了。那一段路南边是一望无际的槐树林,北边是杂草丛生的一片高地。高地往里不远处,还有一座农民烧砖用的土窑。砖窑已经遗弃不用,形成了一个足有两丈多高的大土堆。土堆背面还有一个又深又大的窑洞。我们可以把兵力隐蔽在路南的槐树林里和路北的窑洞里。再说,那个地方离这里只有不到二里地,也不违背郑书记‘只要敌人一踏进我们县,就给他以迎头痛击”的部署。”
二连连长窦路山说:“我没留意那段路的地形。走,咱们到那里看看去。”
“好。”陈耀星说。
于是,几个人又顺着那条路向东面走去。
来到那段路上,王三胖环视着四周,说:“你们看看,这里的地形是不是很理想?”
大家向周围察看了一番,发现这里果然很适合设置伏兵。窦路山说:“这里的确很适合打伏击。陈队长,咱们就把伏击地点定在这里吧。”
“好。”陈耀星说着,走上路南的高地,来到高大的砖窑后面,只见窑洞里面空间很大,足能容下几十个人。陈耀星看完,激动地说:“这个窑洞正好作为战士们的藏身处。”
大家都频频点头,表示赞成。陈耀星最后一挥手:“就这样定啦。大家都回去做战斗动员,明天凌晨两点以前赶到这里。”
……
第二天凌晨两点钟,陈耀星就带领第一、第二两个连的战士们,赶到了这里。随后,他便指挥战士们,分别在路南的槐树林里和路北的窑洞旁边,由西往东排成长队,开始挖战壕。不到两个钟头,就挖成了两条约有三百米长,半人多深的壕沟,并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了靠近道路的壕沟边上。这样一来,人在沟里猫着腰走,对面是看不到的。陈耀星望着挖好的壕沟,心里十分满意。他随即便开始进行作战部署:“第一连埋伏在道南槐树林的壕沟里,第二连埋伏在道北杂草丛里的窑洞里。他对两个连长说:“如果躲不过鬼子的大炮,就会造成重大伤亡。我们决不触这个霉头,一定要想办法躲过敌人的大炮。”
窦路山问:“怎么才能躲过呢?”
陈耀星想了想,说:“咱们这样好不好?……”接着,他便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两位连长听后,都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大家都埋伏在战壕里,等候敌人的到来。
……
直到上午八点钟,敌人还是没有出现。这时,战士们有些焦急。陈耀星安慰大家说:“大家不要心急。敌人一定会来的。”大家又继续等待。
半个小时后,一个侦察员跑来报告:“敌人已经出了广林镇,正在向我们这里走来。”
陈耀星问:“有多少人?”
侦察员说:“大约有三百多人。”
陈耀星立即向大家说:“敌人来啦。做好战斗准备。”
大家一听,脸上都俘现出兴奋的神色。他们一个个都把手榴弹拧开盖,摆在自己面前,准备让敌人吃个够。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