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50684
阅读:7211
发表:2019/10/21
主旋律,农村
小说
挑泰山(第三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根儿不在那里……”张贵忠啦了个半截呱。
岳清亮皱起了眉头:“自打尚副书记干了镇长以来,人均收入这一块拿得很实,没多少水湿毛潮,咱又严格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也经过村民代表议事会商量通过了,也在大街上公布了,兄弟爷们怎么就不买账呢?”
“我打听过了,咱村‘三提五统’的收缴数额在全镇是最低的。”吴福祥补充说。
“这根儿,到底在哪里呢……”岳清亮抬脸看了看张贵忠,“贵忠叔,你是村里的老干部,到俺这里,您都熬了三届了,也是老油秃子咧,今天您别给俺当老好人,您实话实说,您觉得这根儿到底在哪里?”
“清亮,俺不是老油秃子,也不是老好人,有些事,俺说了不算,还说它干么!今天你要想听,俺就给你啦啦,你要不听呢,俺也不废那口唾沫。”看来今天张副主任是有话要说。
“听,一准听,你和老队长都是俺的靠山。”岳清亮说。
“俺在村里干了也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俺琢磨出一个理儿,老百姓最讲一个‘实’字,你千万别和他玩虚的。实,一个是吃饭,就是粮食,现在咱村‘两田’理顺了,粮食的事你就甭操些心,他们比咱明白得多,就像种菠菜,他愿意在口粮田里种菠菜,你管也没用;一个是钱,你给他们钱,怎么都好说,可你要从他钱包里向外掏钱,他就得问问你为什么?干么用?他觉得行,你拿多少都行,你要头他会连膀子卸给你,他要觉得不行,你拿一个仔儿也不行!明白了吧?”
“不明白。”岳清亮知道张副主任还有下文。
“一句话,村民对村里的财务管理还不放心,说白了,就是村民对咱还不信任。是,议事会有了,理财小组有了,这一些,在村民看来只是摆设。”
“明白了!”此时的岳清亮,的确明白了。
……
一九九九年腊月二十三,小年,晚上十一点半。
今天晚上,村委破例开了一个议事会和理财小组联席会,商量确定了新的财务管理补充规定:从本月开始村里每月的每一笔收支全部在公开栏公开;除镇上统一规定的工资外,取消村干部所有其它补贴和奖金;村里招待费一律取消(招待聘请的技术员、专家除外);取消财务报销中村主任‘一枝笔’审批做法,每笔报销必须由村主任和理财小组组长共同审查签字才能报销下账。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腊月二十四一大早,村里新的财务管理补充规定在村里大喇叭上一播,又在大街公开栏里一贴,村里顿时又开了锅。
腊月二十五中午,张贵忠和吴福祥汇总全村“三提五统”收缴情况后,给岳清亮和老队长通报了情况:“全村已完成了九成,还有三十五户没缴,其中就包括岳清亮二舅家和二奶奶。”
岳清亮一句话:“下午四点,把这三十五户没缴的在大喇叭和大街公开栏同时公布。”
傍晚一回家,岳清亮嘱咐郝大芳:“小年也没过安生,今晚补过个小年吧。”
郝大芳知道村里收缴“三提五统”一定很顺利,岳清亮今晚肯定得喝两盅。
就在这时,只听嗷嚎一声,二奶奶边哭边咋呼进了大门:“清亮他娘啊,俺可活了一辈子咧,没丢过这个人啊,这回算叫那个‘三提五统’把俺的脸给丢大发了……”
郝大芳一听,明白了,忙说:“二奶奶,你好呆别哭咧,这事怨俺,清亮安排俺中午去您那里买鸡蛋,这不,还没来得及去,别哭,快屋里坐。”
二奶奶停止了哭声,来到屋里,抬腚坐在正堂的大桌子上,指着岳清亮说:“岳清亮,你给俺说说,俺哪里得罪你了,你好意思把俺晒在墙上。今天你不说个过来过去,俺和你没完!”
“二奶奶,这是村里规定,你没完成‘三提五统’……”
“谁规定的叫俺一个绝户老婆子缴‘三提五统’?”
“俺也考虑过,您老人家是个特殊情况,可是你不是五保户,你还种着地,你还不够免交的条件,‘三提五统’是按种地人口收缴的,向亲难向理啊。这个‘三提五统’按道理您老人家就得该缴的。”
“俺就是死也不交!今天俺就死给你看,都别拉俺,俺跳井给他看……”二奶奶说着,从桌子上跳下来,就要向外跑。
这时,清亮他娘赶紧抓住二奶奶的手:“二婶子,你就别和孩子置气,清亮他两口子也替你想到了……大芳,还不麻利里送你二奶奶回去。”
郝大芳也说:“二奶奶,清亮说话不好听,你也别怪他……再说,你这个当奶奶的都不交‘三提五统’,人家外人谁家还交?知道你不容易,这不,清亮早就让俺给您准备好了……”
郝大芳说着,从兜里拿出几张“大团结”,把二奶奶送回了家。
岳清亮皱起了眉头:“自打尚副书记干了镇长以来,人均收入这一块拿得很实,没多少水湿毛潮,咱又严格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也经过村民代表议事会商量通过了,也在大街上公布了,兄弟爷们怎么就不买账呢?”
“我打听过了,咱村‘三提五统’的收缴数额在全镇是最低的。”吴福祥补充说。
“这根儿,到底在哪里呢……”岳清亮抬脸看了看张贵忠,“贵忠叔,你是村里的老干部,到俺这里,您都熬了三届了,也是老油秃子咧,今天您别给俺当老好人,您实话实说,您觉得这根儿到底在哪里?”
“清亮,俺不是老油秃子,也不是老好人,有些事,俺说了不算,还说它干么!今天你要想听,俺就给你啦啦,你要不听呢,俺也不废那口唾沫。”看来今天张副主任是有话要说。
“听,一准听,你和老队长都是俺的靠山。”岳清亮说。
“俺在村里干了也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俺琢磨出一个理儿,老百姓最讲一个‘实’字,你千万别和他玩虚的。实,一个是吃饭,就是粮食,现在咱村‘两田’理顺了,粮食的事你就甭操些心,他们比咱明白得多,就像种菠菜,他愿意在口粮田里种菠菜,你管也没用;一个是钱,你给他们钱,怎么都好说,可你要从他钱包里向外掏钱,他就得问问你为什么?干么用?他觉得行,你拿多少都行,你要头他会连膀子卸给你,他要觉得不行,你拿一个仔儿也不行!明白了吧?”
“不明白。”岳清亮知道张副主任还有下文。
“一句话,村民对村里的财务管理还不放心,说白了,就是村民对咱还不信任。是,议事会有了,理财小组有了,这一些,在村民看来只是摆设。”
“明白了!”此时的岳清亮,的确明白了。
……
一九九九年腊月二十三,小年,晚上十一点半。
今天晚上,村委破例开了一个议事会和理财小组联席会,商量确定了新的财务管理补充规定:从本月开始村里每月的每一笔收支全部在公开栏公开;除镇上统一规定的工资外,取消村干部所有其它补贴和奖金;村里招待费一律取消(招待聘请的技术员、专家除外);取消财务报销中村主任‘一枝笔’审批做法,每笔报销必须由村主任和理财小组组长共同审查签字才能报销下账。
――摘自岳清亮挑山日记
腊月二十四一大早,村里新的财务管理补充规定在村里大喇叭上一播,又在大街公开栏里一贴,村里顿时又开了锅。
腊月二十五中午,张贵忠和吴福祥汇总全村“三提五统”收缴情况后,给岳清亮和老队长通报了情况:“全村已完成了九成,还有三十五户没缴,其中就包括岳清亮二舅家和二奶奶。”
岳清亮一句话:“下午四点,把这三十五户没缴的在大喇叭和大街公开栏同时公布。”
傍晚一回家,岳清亮嘱咐郝大芳:“小年也没过安生,今晚补过个小年吧。”
郝大芳知道村里收缴“三提五统”一定很顺利,岳清亮今晚肯定得喝两盅。
就在这时,只听嗷嚎一声,二奶奶边哭边咋呼进了大门:“清亮他娘啊,俺可活了一辈子咧,没丢过这个人啊,这回算叫那个‘三提五统’把俺的脸给丢大发了……”
郝大芳一听,明白了,忙说:“二奶奶,你好呆别哭咧,这事怨俺,清亮安排俺中午去您那里买鸡蛋,这不,还没来得及去,别哭,快屋里坐。”
二奶奶停止了哭声,来到屋里,抬腚坐在正堂的大桌子上,指着岳清亮说:“岳清亮,你给俺说说,俺哪里得罪你了,你好意思把俺晒在墙上。今天你不说个过来过去,俺和你没完!”
“二奶奶,这是村里规定,你没完成‘三提五统’……”
“谁规定的叫俺一个绝户老婆子缴‘三提五统’?”
“俺也考虑过,您老人家是个特殊情况,可是你不是五保户,你还种着地,你还不够免交的条件,‘三提五统’是按种地人口收缴的,向亲难向理啊。这个‘三提五统’按道理您老人家就得该缴的。”
“俺就是死也不交!今天俺就死给你看,都别拉俺,俺跳井给他看……”二奶奶说着,从桌子上跳下来,就要向外跑。
这时,清亮他娘赶紧抓住二奶奶的手:“二婶子,你就别和孩子置气,清亮他两口子也替你想到了……大芳,还不麻利里送你二奶奶回去。”
郝大芳也说:“二奶奶,清亮说话不好听,你也别怪他……再说,你这个当奶奶的都不交‘三提五统’,人家外人谁家还交?知道你不容易,这不,清亮早就让俺给您准备好了……”
郝大芳说着,从兜里拿出几张“大团结”,把二奶奶送回了家。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