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5104
成片时长:每集约26分钟
阅读:16677
发表:2014/10/16 修改:2014/10/19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蛮少爷》第1-8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朱世元下车,走进茶馆。
8.茶馆,日,内。
茶博士热情地迎上来:“朱少爷,您好久没来了,这里坐。老规矩,上好碧螺春吧?”
朱世元点点头,在一张空桌旁坐下。
茶馆里已稀稀落落坐了好几位茶客,茶博士吆喝着向后间走去:“好呐,上好碧螺春一杯!”
这时四毛也走进来,看到离少爷不远的桌旁,有一位穿长衫、显得很斯文的男人在喝茶,便立即上前打招呼道:“堂哥,您喝茶。”
那男人只是点点头,并未搭理。
朱世元叫道:“四毛,过来。”
四毛赶紧走过来。朱世元问道:“你跟谁说话啦?”
四毛:“我堂哥。”
朱世元朝那男人看了一眼,并未搭理,吩咐四毛道:“你回一趟府里,告诉我娘,就说洋行不肯退车,少爷正跟洋人吵架呢,吵得一塌糊涂。”
四毛疑惑地:“少爷,没吵架呀,也没退车呀。”
朱世元生气地抬手要打四毛:“这蠢货,老爷逼着我退车,不想个招行啊?!”
四毛猛醒悟:“是,是。我真是蠢,太蠢了。少爷,您坐着,我去去就来。”说完转身离去。
茶博士将茶奉上:“少爷,茶来喽。”他向其他茶客挤挤眼,又道:“您放心饮用,这冲茶的水,绝对是前桶的水哟。”
朱世元有点尴尬:“你小子,耳朵还挺长。”
茶博士沾沾自喜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
朱世元动气地:“怎么这事就成坏事了?”
茶博士自知失言:“不、不,少爷,您眼光特别,多少年了,我们都没发现,屁,能打脏后桶的水,这被您少爷发现了,少爷不是凡人。”
朱世元没好气地:“去、去,我没心思与你瞎扯!”
茶博士知趣地离开:“是、是,少爷您慢用。”
这时,四毛那位堂哥走过来。他端着茶壶、茶杯,站在朱世元面前,躬身行礼道:“朱少爷幸会,我是四毛的堂哥,能否与少爷同桌饮茶?”
朱世元抬头看了对方一眼,无心搭理,只冷淡地答了句:“你愿坐哪就坐哪呗。”
那男子笑笑,在朱世元旁边坐下,又躬身抱拳道:“朱少爷,初次见面,容小人自我介绍一番,本人姓丁名学礼,在一家当铺做账房,小人仰慕少爷久也。”
朱世元没好气地:“我有什么好让你仰慕的!”
丁学礼正色道:“少爷此言差矣,朱记商行是全城最大的商行,少爷马上就要挑这个大梁,这难道不让人仰慕吗?”
朱世元:“咱家老爷子还健壮着呢,我挑什么大梁呀?净胡扯!”
丁学礼摇摇头:“少爷此言又差也,朱老爷开明通达,见识非凡,据我判断,他很快就会让少爷独挡一面。”
朱世元不相信地:“我对买卖上的事啥也不懂,怎么独当一面?”
丁学礼:“所以呀,您要赶紧网罗人才,未雨绸缪嘛。汉高祖刘邦会啥?但他夺得天下,靠的是萧何、韩信、张良之辈,少爷要想把朱记商行做大,手下没几个人才可不行。”
朱世元不无讥讽地:“看来,你就是个人才喽?”
丁学礼再次拱手道:“少爷请勿见笑,小可别无能耐,就是主意多。俗话说得好,生意、生意,要生主意;小可自认为是个做生意的人才。”
朱世元觉得他的话有点意思,不觉认真地看了看此人;这人虽长相平平,却是一脸的认真与自信,便解嘲道:“你虽是诸葛孔明,可惜我不是刘备呀,这样吧,下次,我向我爹引荐你就是了。”
丁学礼摆手道:“非也,古人云,良禽当择木而栖。我丁学礼自荐,决非混不下去,而是在寻求良主。朱老爷虽为良主,但未必意气相投。他那位吴管家,忠心有余而智谋不足,未必能互为相容。”
朱世元不快地:“看来你窥探我朱家已久,四毛这东西一定跟你胡说了什么。”
丁学礼笑道:“少爷见谅,寻主何须窥探。小可以为,平庸的人在浑浑噩噩中过日子,有抱负的人总是在寻找出路,少爷若有一天挑起大梁,有学礼在旁为你谋划,保您买卖顺当,再无烦恼。”
朱世元:“你这人还真能吹,本少爷简单直率,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哪有烦恼?”
丁学礼摇摇头:“凡人皆有烦恼,无烦恼的那是神仙。刚才少爷让四毛办的那事,难道不是烦恼?其实,此时少爷您心里烦着哪。”
少爷一时语塞:“你真是长了一副狗鼻子,那你说说,本少爷的烦恼怎么消除?”
丁学礼笑道:“少爷聪明机智,你这个烦恼此时已经消除,眨眼功夫好信儿就到。”
话音刚落,四毛气喘吁吁地奔进来,喜滋滋地喊道:“少爷、少爷,老夫人吩咐了,车子不退了,老爷那边由她去说就是了。”
丁学礼向少爷耸耸肩,摊开手,意思是:怎么样?
朱世元惊奇地:“这就神了,你会周易八卦不成?”
丁学礼摇头道:“这要什么周易八卦?!这事很简单,一部洋车虽贵,但在老夫人眼里,只是九牛一毛,何况老夫人那么宠爱少爷。”
朱世元点点头,又抿了一小口茶,看看四周,低声对丁学礼道:“看来你还真有点本事,但我还欠人家二十两银子,你能否帮我支一招?”
丁学礼:“这也好办,少爷可……”他附在少爷耳边嘀咕了几句,少爷面露喜色,道:“你还真行,以后我若有用先生之时,一定三顾茅庐,请先生出山。”
丁学礼:“一言为定!”
9.朱宅书房,日,内。
朱长流正在看书.吴管家匆匆走进来:“老爷,被漕运扣押的货船已经放行,明日一早就能到达安宜。”
朱长流放下书,面露喜色:“博达这孩子果真能办事。”
吴管家却不以为然:“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朱长流却不赞同:“钱在能者手里,钱才是利器;而在庸者手里,钱只是打狗的包子。花点钱能把事情办了,也值。吴管家,你马上雇几个人,把货栈清理一下,准备明天卸货。噢,记住,把世元也叫上。从明天起,他就跟着你学做帐。”
吴管家:“是。”
10.朱宅客厅,日,内。
朱夫人手持佛珠,正端坐在观音菩萨瓷塑前诵经。
少爷走进来干咳一声,来到朱夫人面前,毕恭毕敬地:“娘,孩儿告诉你一件事情,您可千万别着急。”
朱夫人停止念经,缓缓地说:“说吧,我不着急。”
朱世元:“最近孩儿感到诸事不顺,昨天,我去城南丁大仙那里算了一卦,大仙算出,我前世是个昏官,上一辈子没干过好事;正遇上今年是子午流年,火旺,孩儿是金命,火克金,命中注定孩儿今年要遭大难。他要我赶紧做几场摆布,消灾避难。我寻思,这可能是丁大仙胡扯,想骗我钱,于是我又跑到城北的泰山殿,向明德方丈请教,想不到方丈说的与丁大仙一样,说要做法事道场,请出延生菩萨才能消灾免难。”
朱夫人面露紧张之色,赶紧道:“那就请方丈做吧。”
朱世元:“但方丈说了,这需要二十两银子。”
朱夫人有点惊讶:“这么多,平时做个道场一二两银子就够了。”
朱世元:“方丈也说了,这跟一般道场不一样,这要几位长老每天为我诵经打禅,总共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见效。”
朱夫人还是很犹豫:“这……我跟老爷商量,商量吧。”说着便要起身。
少爷急忙上前阻止:“娘,您千万别告诉爹,方丈说了,延生菩萨最怕惊扰,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朱夫人仍在犹豫,少爷见状十分着急:“娘,就区区二十两银子,能买回孩儿一条命啊,划得来的!”
朱夫人终于做出决定,她起身从一个梳妆台里取出一张二十两银票,交给少爷:“你赶紧把这个交给明德方丈,请他早点把法事道场做了。”
少爷接过银票,轻松地:“好的,但您千万别告诉爹,也不要告诉姐。”
朱夫人点点头,继续坐下诵经。
少爷快步走出佛堂,然后在院子里大声呼唤:“四毛,快,送我去办事。”
11.洋行二楼,日,内。
少爷从怀中掏出银票,拍在詹姆斯面前的茶几上:“詹姆斯,瞧好了,二十两,本少爷说话一向算数。”
詹姆斯开心地拿起银票,仔细地看了又看,赞赏道:“少爷,你真的很守信用,我会更加信任你。哦,我这里正有一笔生意,很想与少爷合作。”
朱世元感兴趣地:“什么生意?”
詹姆斯:“棉布,大英帝国用大机器生产的最好的花棉布,有三十多种花色。”
朱世元不屑地:“既然是好东西,为什么不自己卖?”
詹姆斯愤慨地:“义和拳仇视我们洋人,中国的老百姓也跟着起哄,我们洋行的生意没法做了。这批布压在仓库里快一年了,我按原价脱手。”
朱世元显然对这种事不感兴趣,他站起来准备告辞:“詹姆斯先生,我爹说过一句话,没把握的生意最好别做,这棉布生意我没做过,也没把握。好啦,告辞!”
詹姆斯着急地:“少爷等等,我们英国也有一句老话:勇敢地尝试是成功的一半。少爷马上就要跨入商界大门,不想来一个旗开得胜?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机会!”
朱世元想了想,有些心动:“如果你把货赊给我,我分批付钱给你,货卖不掉还可退给你,当然我可以考虑。”
詹姆斯爽快地:“可以,谁让我这样信任你呢。”
朱世元:“但这事我还是得问一问,你等我消息。”
第三集:
1.当铺,日,晴,内。
朱世元进门朝柜台里喊了一声:“丁先生在吗?丁学礼先生在吗?”
丁学礼从柜台里探出脑袋,见是少爷,忙应声而出:“啊呀,是朱少爷,快请坐!”又吩咐伙计快给少爷泡茶,两人在柜台外的凳子上坐下。
丁学礼问:“少爷今天来,不会是三顾茅庐第一顾吧?”
朱世元:“也算是,丁先生不是主意多嘛,今天特来向先生讨教主意来了。”
丁学礼闻言,正色道:“少爷请讲。”
朱世元:“是这么回事,英华商贸,就是那个洋行,他们有一批洋布积压在仓库里,原因是老百姓抵制洋货,洋布卖不动;他们想按原价,把洋布赊给我。你看能不能接。”
丁学礼一拍大腿,欣喜地:“能,太能了!”
朱世元:“如果我也买不出去怎么办?”
丁学礼:“这就需要主意呀,有了好主意,抓住好时机,就能赚大钱。”
朱世元:“你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丁学礼附在朱世元耳边:“你可以……”
朱世元听罢大惊失色:“你这不是使诈吗?!”
丁学礼笑道:“老百姓历来都是被愚弄、被欺骗的,何况这不是骗人,是还原。”
朱世元:“还原?此话怎讲?”
丁学礼道:“少爷,我问你,我们现在的土布是不是也是用洋纱织成的?”
少爷想了一下:“是啊,那土纱织出来的布又厚又重,夏天不得把人闷死呀。”
丁学礼把手一拍:“那不就成了,那洋纱也姓洋,为什么就不抵制了?”
朱世元语塞,无言以对。
丁学礼开导道:“洋布好,这是事实;大家不买,这是情绪。我们把这情绪给调整一下,这事不就成了。”
朱世元仍疑惑地:“这事你真的有把握?”
丁学礼十分肯定地点点头:“但事成之后,少爷得分给我三成利润,一千一百两银子。”
朱世元惊讶地:“这么多,能赚多少?”
丁学礼:“粗算可赚三千四百两,我跟少爷要一千一百两是有道理的。我这主意就值一千两,而我辞掉这里的差事,为少爷操办全程,只要您一百两。这多嘛?”
朱世元调侃地:“当年诸葛亮为刘备办事,也没要过这么多呀。”
丁学礼:“谁说的,诸葛亮要得更多,刘备最后把江山都托付给他了。”
朱世元:“我可比不了刘备,这样吧,事成之后,我给你三百两。”
丁学礼考虑了片刻:“也行,第一次合作,少爷要先试试我的能力,成交!”
2. 码头,日,晴,外。
清晨,搬运工人们扛着麻袋,从很深的船舱里艰难地登上舱面,再跨上码头。
朱世元坐在码头路口的一只小木箱上,当一个工人扛着麻袋经过他面前时,他就发给那工人一支竹筹,然后用笔在账本上画上一笔。他的神情显得十分无聊。
8.茶馆,日,内。
茶博士热情地迎上来:“朱少爷,您好久没来了,这里坐。老规矩,上好碧螺春吧?”
朱世元点点头,在一张空桌旁坐下。
茶馆里已稀稀落落坐了好几位茶客,茶博士吆喝着向后间走去:“好呐,上好碧螺春一杯!”
这时四毛也走进来,看到离少爷不远的桌旁,有一位穿长衫、显得很斯文的男人在喝茶,便立即上前打招呼道:“堂哥,您喝茶。”
那男人只是点点头,并未搭理。
朱世元叫道:“四毛,过来。”
四毛赶紧走过来。朱世元问道:“你跟谁说话啦?”
四毛:“我堂哥。”
朱世元朝那男人看了一眼,并未搭理,吩咐四毛道:“你回一趟府里,告诉我娘,就说洋行不肯退车,少爷正跟洋人吵架呢,吵得一塌糊涂。”
四毛疑惑地:“少爷,没吵架呀,也没退车呀。”
朱世元生气地抬手要打四毛:“这蠢货,老爷逼着我退车,不想个招行啊?!”
四毛猛醒悟:“是,是。我真是蠢,太蠢了。少爷,您坐着,我去去就来。”说完转身离去。
茶博士将茶奉上:“少爷,茶来喽。”他向其他茶客挤挤眼,又道:“您放心饮用,这冲茶的水,绝对是前桶的水哟。”
朱世元有点尴尬:“你小子,耳朵还挺长。”
茶博士沾沾自喜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
朱世元动气地:“怎么这事就成坏事了?”
茶博士自知失言:“不、不,少爷,您眼光特别,多少年了,我们都没发现,屁,能打脏后桶的水,这被您少爷发现了,少爷不是凡人。”
朱世元没好气地:“去、去,我没心思与你瞎扯!”
茶博士知趣地离开:“是、是,少爷您慢用。”
这时,四毛那位堂哥走过来。他端着茶壶、茶杯,站在朱世元面前,躬身行礼道:“朱少爷幸会,我是四毛的堂哥,能否与少爷同桌饮茶?”
朱世元抬头看了对方一眼,无心搭理,只冷淡地答了句:“你愿坐哪就坐哪呗。”
那男子笑笑,在朱世元旁边坐下,又躬身抱拳道:“朱少爷,初次见面,容小人自我介绍一番,本人姓丁名学礼,在一家当铺做账房,小人仰慕少爷久也。”
朱世元没好气地:“我有什么好让你仰慕的!”
丁学礼正色道:“少爷此言差矣,朱记商行是全城最大的商行,少爷马上就要挑这个大梁,这难道不让人仰慕吗?”
朱世元:“咱家老爷子还健壮着呢,我挑什么大梁呀?净胡扯!”
丁学礼摇摇头:“少爷此言又差也,朱老爷开明通达,见识非凡,据我判断,他很快就会让少爷独挡一面。”
朱世元不相信地:“我对买卖上的事啥也不懂,怎么独当一面?”
丁学礼:“所以呀,您要赶紧网罗人才,未雨绸缪嘛。汉高祖刘邦会啥?但他夺得天下,靠的是萧何、韩信、张良之辈,少爷要想把朱记商行做大,手下没几个人才可不行。”
朱世元不无讥讽地:“看来,你就是个人才喽?”
丁学礼再次拱手道:“少爷请勿见笑,小可别无能耐,就是主意多。俗话说得好,生意、生意,要生主意;小可自认为是个做生意的人才。”
朱世元觉得他的话有点意思,不觉认真地看了看此人;这人虽长相平平,却是一脸的认真与自信,便解嘲道:“你虽是诸葛孔明,可惜我不是刘备呀,这样吧,下次,我向我爹引荐你就是了。”
丁学礼摆手道:“非也,古人云,良禽当择木而栖。我丁学礼自荐,决非混不下去,而是在寻求良主。朱老爷虽为良主,但未必意气相投。他那位吴管家,忠心有余而智谋不足,未必能互为相容。”
朱世元不快地:“看来你窥探我朱家已久,四毛这东西一定跟你胡说了什么。”
丁学礼笑道:“少爷见谅,寻主何须窥探。小可以为,平庸的人在浑浑噩噩中过日子,有抱负的人总是在寻找出路,少爷若有一天挑起大梁,有学礼在旁为你谋划,保您买卖顺当,再无烦恼。”
朱世元:“你这人还真能吹,本少爷简单直率,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哪有烦恼?”
丁学礼摇摇头:“凡人皆有烦恼,无烦恼的那是神仙。刚才少爷让四毛办的那事,难道不是烦恼?其实,此时少爷您心里烦着哪。”
少爷一时语塞:“你真是长了一副狗鼻子,那你说说,本少爷的烦恼怎么消除?”
丁学礼笑道:“少爷聪明机智,你这个烦恼此时已经消除,眨眼功夫好信儿就到。”
话音刚落,四毛气喘吁吁地奔进来,喜滋滋地喊道:“少爷、少爷,老夫人吩咐了,车子不退了,老爷那边由她去说就是了。”
丁学礼向少爷耸耸肩,摊开手,意思是:怎么样?
朱世元惊奇地:“这就神了,你会周易八卦不成?”
丁学礼摇头道:“这要什么周易八卦?!这事很简单,一部洋车虽贵,但在老夫人眼里,只是九牛一毛,何况老夫人那么宠爱少爷。”
朱世元点点头,又抿了一小口茶,看看四周,低声对丁学礼道:“看来你还真有点本事,但我还欠人家二十两银子,你能否帮我支一招?”
丁学礼:“这也好办,少爷可……”他附在少爷耳边嘀咕了几句,少爷面露喜色,道:“你还真行,以后我若有用先生之时,一定三顾茅庐,请先生出山。”
丁学礼:“一言为定!”
9.朱宅书房,日,内。
朱长流正在看书.吴管家匆匆走进来:“老爷,被漕运扣押的货船已经放行,明日一早就能到达安宜。”
朱长流放下书,面露喜色:“博达这孩子果真能办事。”
吴管家却不以为然:“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朱长流却不赞同:“钱在能者手里,钱才是利器;而在庸者手里,钱只是打狗的包子。花点钱能把事情办了,也值。吴管家,你马上雇几个人,把货栈清理一下,准备明天卸货。噢,记住,把世元也叫上。从明天起,他就跟着你学做帐。”
吴管家:“是。”
10.朱宅客厅,日,内。
朱夫人手持佛珠,正端坐在观音菩萨瓷塑前诵经。
少爷走进来干咳一声,来到朱夫人面前,毕恭毕敬地:“娘,孩儿告诉你一件事情,您可千万别着急。”
朱夫人停止念经,缓缓地说:“说吧,我不着急。”
朱世元:“最近孩儿感到诸事不顺,昨天,我去城南丁大仙那里算了一卦,大仙算出,我前世是个昏官,上一辈子没干过好事;正遇上今年是子午流年,火旺,孩儿是金命,火克金,命中注定孩儿今年要遭大难。他要我赶紧做几场摆布,消灾避难。我寻思,这可能是丁大仙胡扯,想骗我钱,于是我又跑到城北的泰山殿,向明德方丈请教,想不到方丈说的与丁大仙一样,说要做法事道场,请出延生菩萨才能消灾免难。”
朱夫人面露紧张之色,赶紧道:“那就请方丈做吧。”
朱世元:“但方丈说了,这需要二十两银子。”
朱夫人有点惊讶:“这么多,平时做个道场一二两银子就够了。”
朱世元:“方丈也说了,这跟一般道场不一样,这要几位长老每天为我诵经打禅,总共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见效。”
朱夫人还是很犹豫:“这……我跟老爷商量,商量吧。”说着便要起身。
少爷急忙上前阻止:“娘,您千万别告诉爹,方丈说了,延生菩萨最怕惊扰,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朱夫人仍在犹豫,少爷见状十分着急:“娘,就区区二十两银子,能买回孩儿一条命啊,划得来的!”
朱夫人终于做出决定,她起身从一个梳妆台里取出一张二十两银票,交给少爷:“你赶紧把这个交给明德方丈,请他早点把法事道场做了。”
少爷接过银票,轻松地:“好的,但您千万别告诉爹,也不要告诉姐。”
朱夫人点点头,继续坐下诵经。
少爷快步走出佛堂,然后在院子里大声呼唤:“四毛,快,送我去办事。”
11.洋行二楼,日,内。
少爷从怀中掏出银票,拍在詹姆斯面前的茶几上:“詹姆斯,瞧好了,二十两,本少爷说话一向算数。”
詹姆斯开心地拿起银票,仔细地看了又看,赞赏道:“少爷,你真的很守信用,我会更加信任你。哦,我这里正有一笔生意,很想与少爷合作。”
朱世元感兴趣地:“什么生意?”
詹姆斯:“棉布,大英帝国用大机器生产的最好的花棉布,有三十多种花色。”
朱世元不屑地:“既然是好东西,为什么不自己卖?”
詹姆斯愤慨地:“义和拳仇视我们洋人,中国的老百姓也跟着起哄,我们洋行的生意没法做了。这批布压在仓库里快一年了,我按原价脱手。”
朱世元显然对这种事不感兴趣,他站起来准备告辞:“詹姆斯先生,我爹说过一句话,没把握的生意最好别做,这棉布生意我没做过,也没把握。好啦,告辞!”
詹姆斯着急地:“少爷等等,我们英国也有一句老话:勇敢地尝试是成功的一半。少爷马上就要跨入商界大门,不想来一个旗开得胜?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机会!”
朱世元想了想,有些心动:“如果你把货赊给我,我分批付钱给你,货卖不掉还可退给你,当然我可以考虑。”
詹姆斯爽快地:“可以,谁让我这样信任你呢。”
朱世元:“但这事我还是得问一问,你等我消息。”
第三集:
1.当铺,日,晴,内。
朱世元进门朝柜台里喊了一声:“丁先生在吗?丁学礼先生在吗?”
丁学礼从柜台里探出脑袋,见是少爷,忙应声而出:“啊呀,是朱少爷,快请坐!”又吩咐伙计快给少爷泡茶,两人在柜台外的凳子上坐下。
丁学礼问:“少爷今天来,不会是三顾茅庐第一顾吧?”
朱世元:“也算是,丁先生不是主意多嘛,今天特来向先生讨教主意来了。”
丁学礼闻言,正色道:“少爷请讲。”
朱世元:“是这么回事,英华商贸,就是那个洋行,他们有一批洋布积压在仓库里,原因是老百姓抵制洋货,洋布卖不动;他们想按原价,把洋布赊给我。你看能不能接。”
丁学礼一拍大腿,欣喜地:“能,太能了!”
朱世元:“如果我也买不出去怎么办?”
丁学礼:“这就需要主意呀,有了好主意,抓住好时机,就能赚大钱。”
朱世元:“你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丁学礼附在朱世元耳边:“你可以……”
朱世元听罢大惊失色:“你这不是使诈吗?!”
丁学礼笑道:“老百姓历来都是被愚弄、被欺骗的,何况这不是骗人,是还原。”
朱世元:“还原?此话怎讲?”
丁学礼道:“少爷,我问你,我们现在的土布是不是也是用洋纱织成的?”
少爷想了一下:“是啊,那土纱织出来的布又厚又重,夏天不得把人闷死呀。”
丁学礼把手一拍:“那不就成了,那洋纱也姓洋,为什么就不抵制了?”
朱世元语塞,无言以对。
丁学礼开导道:“洋布好,这是事实;大家不买,这是情绪。我们把这情绪给调整一下,这事不就成了。”
朱世元仍疑惑地:“这事你真的有把握?”
丁学礼十分肯定地点点头:“但事成之后,少爷得分给我三成利润,一千一百两银子。”
朱世元惊讶地:“这么多,能赚多少?”
丁学礼:“粗算可赚三千四百两,我跟少爷要一千一百两是有道理的。我这主意就值一千两,而我辞掉这里的差事,为少爷操办全程,只要您一百两。这多嘛?”
朱世元调侃地:“当年诸葛亮为刘备办事,也没要过这么多呀。”
丁学礼:“谁说的,诸葛亮要得更多,刘备最后把江山都托付给他了。”
朱世元:“我可比不了刘备,这样吧,事成之后,我给你三百两。”
丁学礼考虑了片刻:“也行,第一次合作,少爷要先试试我的能力,成交!”
2. 码头,日,晴,外。
清晨,搬运工人们扛着麻袋,从很深的船舱里艰难地登上舱面,再跨上码头。
朱世元坐在码头路口的一只小木箱上,当一个工人扛着麻袋经过他面前时,他就发给那工人一支竹筹,然后用笔在账本上画上一笔。他的神情显得十分无聊。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