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5104
成片时长:每集约26分钟
阅读:16684
发表:2014/10/16 修改:2014/10/19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蛮少爷》第1-8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孙九子问:“怎么样?很受用吧?跟小爷求个情,认个怂,说不定小爷一高兴,就放你一码。”
孙九子等来的依然是一阵沉默。孙九子恨恨地:“你小子还挺倔,你可别怪小爷我下手狠。”说完他挥起鞭子,劈头盖脑一顿猛抽,朱世元头一垂,昏死过去。
3. 朱宅,夜,灯火通明。
伙计、佣人们在房间里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紧张。
朱夫人躺在床上,不断地呻吟。俄尔,她身体突然强烈地抽搐起来,并哭喊道:“世元,我的儿呀,土匪一定是在打你吧?老爷,老爷你快去救世元呀!”
朱长流在隔壁书房里,焦躁地踱来踱去;他眼前分别闪过四毛、丁学礼、车夫三人陈述的画面:
(四毛:“是两个女匪,都脚踩风火轮,呼地一下,我和车子就倒了。接着我脖子上挨了一棍,等我醒过来,少爷就没了。”
丁学礼:“好像是两个人,男女没看清楚;看样子武功极高,只一眨眼功夫,少爷就不见了。”
车夫:“我看得最真切,是两个女匪,来势很凶,好像是从半空中落下来的。幸亏我跑的快……”)
4. 朱夫人寝室,夜,内。
大夫为朱夫人号完脉,对守在床前的慧兰说:“家母是急火攻心,肺气堵塞,并无大碍。我开个方子,先吃两剂。关键是要开导宽慰,让她心定神甫。”
慧兰点点头:“谢大夫。”
朱长流走进寝室,问慧兰:“慧兰,博达为何没来?”
慧兰:“他呀,一早就出去了,一天还没见他人影呢。”
5. 小龙滩,草房,夜,内。
被绑在柱子上的朱世元,从昏迷中醒来,他艰难地睁开眼睛,动了动干裂的嘴唇,梦呓般地:“水,水,喝水……”
正坐在一旁歇息地孙九子,听到声音立即跳将起来:“你要喝水?有,有,有!”
孙九子在屋角找到了一只碗,拉开裤子,往碗里撒了泡尿。
孙九子将碗端到朱世元嘴边,高声道:“给你水,放心喝吧,正宗的屁股前面的水,臭屁永远打不到!”
朱世元喝了一口,又猛地吐了出来,把碗给碰翻了。孙九子大怒:“这王八羔子,好不识抬举,泼了老子的仙水,老子还得继续打。”
孙九子捡起地上的鞭子,又自言自语道:“小爷可不想跟你玩一夜,再打一会儿,小爷就睡觉去了。”
孙九子甩开鞭子,一鞭、两鞭、三鞭……朱世元头一垂又昏死过去。
正在这时,门猛地被打开,荷花和来娣提着一只灯笼走进来。
孙九子急忙收手,悄悄丢掉鞭子,嬉皮笑脸地迎上来:“荷花,这深更半夜的,跑来干嘛?”
荷花并不答话,她从来娣手上拿过灯笼,朝朱世元脸上照了一下。只见朱世元满脸血迹,已经昏了过去;身上是纵横交错地鞭痕。荷花大惊,责问道:“孙九子,是你打的?”
孙九子抵赖道:“没,没打呀。我只是陪他玩玩。”
荷花将灯笼交给来娣,转身飞起一脚,踢中了孙九子胸口。孙九子惊叫一声,跌跌撞撞地向门口逃去。荷花一个箭步上前,将孙九子拽了回来;厉声问道:“你凭什么把他打成这样?”
孙九子慌张地:“荷花,别,别!他就是一条洋人的狗,二毛子,不值得。”
荷花暴怒地:“我让你打他了吗?”荷花一个连环掌,孙九子来不及招架,就被打翻在地。
此时,来娣举着灯笼在朱世元脸上照了又照,惊呼道:“荷花姐,别打啦,这人看来快不行了。快送肖郎中那边吧。”
荷花收了手,喝令瘫在地上的孙九子:“起来,背他去肖郎中那里。”
孙九子喊道:“让我背,我不干!”
荷花发狠道:“你不背,行,就打到你背为止。今天你也别想活。”
孙九子只得求饶道:“荷花,别,别打。背,我背。”
6. 小龙滩,肖郎中住处,夜,内。
肖郎中,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正手执一盏油灯,检查朱世元的伤势。朱世元躺在一张台子上,处于昏迷状态;旁边围着荷花、来娣、孙九子。
这时,门外又进来一盏灯笼;赵力盛、英姑匆匆走进来。
赵力盛急切地问:“肖郎中,怎么样?”
肖郎中:“赵堂主,这人伤得很重,能不能救活,我没把握。”
英姑:“肖郎中,您一定要想法子救活他,我先替他父母谢你了。”
肖郎中:“二堂主,我尽力吧。但也要看他本人的造化了。”
赵力盛低声喝令道:“孙九子,你出来一下。”
孙九子老老实实地跟着赵力盛来到屋外,英姑提着灯笼也跟了出来。
赵力盛厉声问:“说,你为什么要把他打成这样?!”
孙九子无所谓地:“我就是跟他闹着玩玩,谁料到这小子这么不经打。”
赵力盛愤怒地:“你放屁!你明明知道他不会武功,还下这种狠手,这叫缺德!你孙九子一天不打人,手就痒痒了不是?!”
孙九子低着头,嘴里咕哝道:“这小子是不会武功,但也够狠,敢玩命的。”
赵力盛以不容置疑地口气道:“这人如果能活过来,那还好说,你要向人家赔礼道歉;如果活不过来,你得先接受滩规处罚,挨过鞭刑后,逐出小龙滩;再交给官府处置。”
7. 县衙后花园里,晨,晴,外。
师爷神情兴奋,快步穿过花丛小径,直奔县令寝室。在县令寝室门外,叫住一名女佣道:“快请杨大人,我在小客厅候他。”
师爷来到不远处的小客厅门口,大声吩咐道:“上两杯茶来。”
有仆人应声:“喳!”
师爷在小客厅门口独自踱起步来。
8.县衙小客厅,晨,晴,内。
杨轩匆匆走过来,问道:“师爷这么早过来,有何要事?”
师爷一把将杨轩拉入小客厅里,难抑内心兴奋,低声道:“大人,喜事呀!朱长流的儿子,那个蛮少爷,昨天上半晌,在范水镇,被小龙滩的土匪绑票了。”
杨轩惊得啊了一声,接着又爆发出一阵大笑:“事情哪有如此凑巧?!真是天助我也!”
师爷纠正道:“是匪助我也。”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仆人送上茶,师爷抿了一口茶,对杨轩道:“大人,我准备从今天起,带几个捕快,去每个商家走一遍。土匪已经烧上门、绑上门了,看这帮奸商还有何话说。另,我想立一个处罚条文,迫使他们早交、快交、交清了事。”
杨轩笑道:“师爷,您是这方面的行家,处罚条文您就拟定吧,我签署就是了。”
师爷:“那行,我这就去办。”
杨轩:“好,师爷请。”
师爷走了几步,又折了回来,低声道:“大人,有一件事我还得提醒您,昨晚那火,朱记商行的货栈竟毫发无损。我一想,大人用了高博达这个人,这人是朱长流的女婿,大人在用人上,是否有失考虑。”
杨轩笑道:“这个,我知道。不动朱记货栈,是我答应了的。”
师爷:“哦,原来是大人答应了的。以后有些事,还是回避高博达为好,他毕竟是朱长流的女婿。”
杨轩解释道:“高博达是个干才,我们有许多事要靠他做。他与朱长流有翁婿之名,但未必有翁婿之情。这件事,我心中有数,师爷不必担心。”
第六集:
1. 小龙滩,肖郎中住处,日,内。
朱世元仍躺在那张木台子上,但脸上、身上的伤口,已明显的被处理过。
荷花和来娣守在床边,肖郎中则在一旁的柜子上,捣制着药膏。朱世元微微睁开眼睛,艰难地说:“冒充国货是我不对……但我当时……真的……”
来娣阻止道:“好啦,别说啦,省点力气吧,我们都知道啦。你当时真的不是骗我们,是认为我们,不,是认为荷花姐,穿上那种布特别好看,才推荐的。对吧?”
朱世元艰难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荷花冲来娣瞪了一眼,又十分歉意地对朱世元说:“昨晚我们一时疏忽,让你遭到孙九子毒打,真对不起。是我害了你。”
来娣插嘴道:“别说得这么客气,要我说,他还得感谢你才是。昨天半夜里,不是荷花姐喊我一起过来看看,让孙九子打一夜,你可能早见阎王爷去了。”
朱世元:“谢谢你们及时赶到,否则……等伤好了,我要学习武功,非找孙九子比武,我不信打不过他……”
肖郎中、荷花、来娣三人听了,都笑起来。
来娣嘲笑道:“荷花姐,你看这人,真是一根筋。都这样了,还要找孙九子比武;难怪叫他蛮少爷。”
肖郎中道:“咳,你还别说,凭我的经验,凡成大事者,还都要这副脾性。”
来娣瞧不起地:“就他,还干大事?我才不信。”
英姑左手拎着一个包袱,右手提着一个砂锅走进来。
一进门,就关切地问肖郎中:“肖郎中,他现在怎么样?”
肖郎中停下手中的活,回报道:“快天亮才醒过来,到底年轻呀。二堂主放心,我估计生死关是闯过来了,后面就是慢慢调养了。”
英姑舒了口气,走到床前察看。朱世元微微睁开了眼睛。
荷花向朱世元介绍道:“这是我婶子,是这里的二堂主。”
朱世元蠕动着嘴唇,叫了声:“婶子。”
英姑点点头,关切地:“歇着,不要说话。”她熟练地端起砂锅,拿出一个小勺子:“我熬了点甲鱼汤,先喝两口吧。”她一勺一勺地将汤喂到朱世元嘴里。
肖郎中:“二堂主,您那么忙,这事还是让我来吧。”
英姑将砂锅和勺子递给肖郎中,说道:“也行,那就辛苦你了。这里有几件旧衣裳,是赵堂主以前穿过的,有空你给他换上。荷花、来娣,你们跟我去收拾一间屋子,等他能下地走动了,就搬过去。总不能让他一直住在肖郎中这里吧?”
荷花、来娣齐声应道:“是。”
2. 朱宅客厅,日,晴,内。
朱长流、吴管家、高博达三人,默然坐着,空气沉闷。
高博达打破沉默:“我认为,岳父大人不能去。再等上一两天,弟弟定有消息。”
吴管家:“我赞同姑爷的话,土匪绑票不就是为了要银子吗?他们一定会送票过来。”
朱长流:“但也不能这么干等着,要想办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才好。”
高博达:“这样吧,我花点钱,托几个在湖里收鱼的渔贩子,到小龙滩那边打探打探,也许能弄到一点消息。”
朱长流怀疑地:“渔贩子能进得了小龙滩?”
高博达:“有些渔贩子为了打压鱼价,会主动交结湖匪为其撑腰。如果弟弟真的被湖匪绑去,是能打探到消息的。”
朱长流:“那行,你到吴管家这里拿点银子,马上就去办吧。”
高博达:“不用,这点银子,小婿拿得出。岳父大人、吴管家,我先告辞了。”
高博达走后,吴管家道:“老爷,刚才师爷来过,说是查看各家商行受损情况。”
朱长流愤愤地:“他是幸灾乐祸吧?黄鼠狼给鸡拜年!”
吴管家:“少爷的事他没提,他说的,是昨晚湖匪焚烧货栈的事。昨晚,七家货栈被烧,惟有朱记商行的货栈毫发无损。”
朱长流:“接下来呢?”
吴管家:“接下来,就是催缴剿匪摊银的事。他说,县衙最近立了新规,对各种摊派逾期不交的,要加重处罚”
朱长流:“怎么处罚呀?”
吴管家:“逾期一个月,罚三成;逾期两个月,罚六成;逾期三个月,罚一倍;逾期四个月,封门关店,收归官产。”
朱长流冷笑一声:“大清朝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催逼苛捐杂税。其他店家有何反应?”
吴管家:“经昨天晚上一惊吓,又听说我家少爷被绑,许多店家顶不住了。有些店家正在凑银子呢。”
朱长流叹了口气:“吴管家,你找一下房伢子,把布庄挂出去,卖了吧。”
吴管家大惊:“老爷,布庄的铺子多好,你真舍得盘出去?”
朱长流无奈地:“我们是斗不过衙门的,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吧。”
孙九子等来的依然是一阵沉默。孙九子恨恨地:“你小子还挺倔,你可别怪小爷我下手狠。”说完他挥起鞭子,劈头盖脑一顿猛抽,朱世元头一垂,昏死过去。
3. 朱宅,夜,灯火通明。
伙计、佣人们在房间里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紧张。
朱夫人躺在床上,不断地呻吟。俄尔,她身体突然强烈地抽搐起来,并哭喊道:“世元,我的儿呀,土匪一定是在打你吧?老爷,老爷你快去救世元呀!”
朱长流在隔壁书房里,焦躁地踱来踱去;他眼前分别闪过四毛、丁学礼、车夫三人陈述的画面:
(四毛:“是两个女匪,都脚踩风火轮,呼地一下,我和车子就倒了。接着我脖子上挨了一棍,等我醒过来,少爷就没了。”
丁学礼:“好像是两个人,男女没看清楚;看样子武功极高,只一眨眼功夫,少爷就不见了。”
车夫:“我看得最真切,是两个女匪,来势很凶,好像是从半空中落下来的。幸亏我跑的快……”)
4. 朱夫人寝室,夜,内。
大夫为朱夫人号完脉,对守在床前的慧兰说:“家母是急火攻心,肺气堵塞,并无大碍。我开个方子,先吃两剂。关键是要开导宽慰,让她心定神甫。”
慧兰点点头:“谢大夫。”
朱长流走进寝室,问慧兰:“慧兰,博达为何没来?”
慧兰:“他呀,一早就出去了,一天还没见他人影呢。”
5. 小龙滩,草房,夜,内。
被绑在柱子上的朱世元,从昏迷中醒来,他艰难地睁开眼睛,动了动干裂的嘴唇,梦呓般地:“水,水,喝水……”
正坐在一旁歇息地孙九子,听到声音立即跳将起来:“你要喝水?有,有,有!”
孙九子在屋角找到了一只碗,拉开裤子,往碗里撒了泡尿。
孙九子将碗端到朱世元嘴边,高声道:“给你水,放心喝吧,正宗的屁股前面的水,臭屁永远打不到!”
朱世元喝了一口,又猛地吐了出来,把碗给碰翻了。孙九子大怒:“这王八羔子,好不识抬举,泼了老子的仙水,老子还得继续打。”
孙九子捡起地上的鞭子,又自言自语道:“小爷可不想跟你玩一夜,再打一会儿,小爷就睡觉去了。”
孙九子甩开鞭子,一鞭、两鞭、三鞭……朱世元头一垂又昏死过去。
正在这时,门猛地被打开,荷花和来娣提着一只灯笼走进来。
孙九子急忙收手,悄悄丢掉鞭子,嬉皮笑脸地迎上来:“荷花,这深更半夜的,跑来干嘛?”
荷花并不答话,她从来娣手上拿过灯笼,朝朱世元脸上照了一下。只见朱世元满脸血迹,已经昏了过去;身上是纵横交错地鞭痕。荷花大惊,责问道:“孙九子,是你打的?”
孙九子抵赖道:“没,没打呀。我只是陪他玩玩。”
荷花将灯笼交给来娣,转身飞起一脚,踢中了孙九子胸口。孙九子惊叫一声,跌跌撞撞地向门口逃去。荷花一个箭步上前,将孙九子拽了回来;厉声问道:“你凭什么把他打成这样?”
孙九子慌张地:“荷花,别,别!他就是一条洋人的狗,二毛子,不值得。”
荷花暴怒地:“我让你打他了吗?”荷花一个连环掌,孙九子来不及招架,就被打翻在地。
此时,来娣举着灯笼在朱世元脸上照了又照,惊呼道:“荷花姐,别打啦,这人看来快不行了。快送肖郎中那边吧。”
荷花收了手,喝令瘫在地上的孙九子:“起来,背他去肖郎中那里。”
孙九子喊道:“让我背,我不干!”
荷花发狠道:“你不背,行,就打到你背为止。今天你也别想活。”
孙九子只得求饶道:“荷花,别,别打。背,我背。”
6. 小龙滩,肖郎中住处,夜,内。
肖郎中,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正手执一盏油灯,检查朱世元的伤势。朱世元躺在一张台子上,处于昏迷状态;旁边围着荷花、来娣、孙九子。
这时,门外又进来一盏灯笼;赵力盛、英姑匆匆走进来。
赵力盛急切地问:“肖郎中,怎么样?”
肖郎中:“赵堂主,这人伤得很重,能不能救活,我没把握。”
英姑:“肖郎中,您一定要想法子救活他,我先替他父母谢你了。”
肖郎中:“二堂主,我尽力吧。但也要看他本人的造化了。”
赵力盛低声喝令道:“孙九子,你出来一下。”
孙九子老老实实地跟着赵力盛来到屋外,英姑提着灯笼也跟了出来。
赵力盛厉声问:“说,你为什么要把他打成这样?!”
孙九子无所谓地:“我就是跟他闹着玩玩,谁料到这小子这么不经打。”
赵力盛愤怒地:“你放屁!你明明知道他不会武功,还下这种狠手,这叫缺德!你孙九子一天不打人,手就痒痒了不是?!”
孙九子低着头,嘴里咕哝道:“这小子是不会武功,但也够狠,敢玩命的。”
赵力盛以不容置疑地口气道:“这人如果能活过来,那还好说,你要向人家赔礼道歉;如果活不过来,你得先接受滩规处罚,挨过鞭刑后,逐出小龙滩;再交给官府处置。”
7. 县衙后花园里,晨,晴,外。
师爷神情兴奋,快步穿过花丛小径,直奔县令寝室。在县令寝室门外,叫住一名女佣道:“快请杨大人,我在小客厅候他。”
师爷来到不远处的小客厅门口,大声吩咐道:“上两杯茶来。”
有仆人应声:“喳!”
师爷在小客厅门口独自踱起步来。
8.县衙小客厅,晨,晴,内。
杨轩匆匆走过来,问道:“师爷这么早过来,有何要事?”
师爷一把将杨轩拉入小客厅里,难抑内心兴奋,低声道:“大人,喜事呀!朱长流的儿子,那个蛮少爷,昨天上半晌,在范水镇,被小龙滩的土匪绑票了。”
杨轩惊得啊了一声,接着又爆发出一阵大笑:“事情哪有如此凑巧?!真是天助我也!”
师爷纠正道:“是匪助我也。”两人同时大笑起来。
仆人送上茶,师爷抿了一口茶,对杨轩道:“大人,我准备从今天起,带几个捕快,去每个商家走一遍。土匪已经烧上门、绑上门了,看这帮奸商还有何话说。另,我想立一个处罚条文,迫使他们早交、快交、交清了事。”
杨轩笑道:“师爷,您是这方面的行家,处罚条文您就拟定吧,我签署就是了。”
师爷:“那行,我这就去办。”
杨轩:“好,师爷请。”
师爷走了几步,又折了回来,低声道:“大人,有一件事我还得提醒您,昨晚那火,朱记商行的货栈竟毫发无损。我一想,大人用了高博达这个人,这人是朱长流的女婿,大人在用人上,是否有失考虑。”
杨轩笑道:“这个,我知道。不动朱记货栈,是我答应了的。”
师爷:“哦,原来是大人答应了的。以后有些事,还是回避高博达为好,他毕竟是朱长流的女婿。”
杨轩解释道:“高博达是个干才,我们有许多事要靠他做。他与朱长流有翁婿之名,但未必有翁婿之情。这件事,我心中有数,师爷不必担心。”
第六集:
1. 小龙滩,肖郎中住处,日,内。
朱世元仍躺在那张木台子上,但脸上、身上的伤口,已明显的被处理过。
荷花和来娣守在床边,肖郎中则在一旁的柜子上,捣制着药膏。朱世元微微睁开眼睛,艰难地说:“冒充国货是我不对……但我当时……真的……”
来娣阻止道:“好啦,别说啦,省点力气吧,我们都知道啦。你当时真的不是骗我们,是认为我们,不,是认为荷花姐,穿上那种布特别好看,才推荐的。对吧?”
朱世元艰难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荷花冲来娣瞪了一眼,又十分歉意地对朱世元说:“昨晚我们一时疏忽,让你遭到孙九子毒打,真对不起。是我害了你。”
来娣插嘴道:“别说得这么客气,要我说,他还得感谢你才是。昨天半夜里,不是荷花姐喊我一起过来看看,让孙九子打一夜,你可能早见阎王爷去了。”
朱世元:“谢谢你们及时赶到,否则……等伤好了,我要学习武功,非找孙九子比武,我不信打不过他……”
肖郎中、荷花、来娣三人听了,都笑起来。
来娣嘲笑道:“荷花姐,你看这人,真是一根筋。都这样了,还要找孙九子比武;难怪叫他蛮少爷。”
肖郎中道:“咳,你还别说,凭我的经验,凡成大事者,还都要这副脾性。”
来娣瞧不起地:“就他,还干大事?我才不信。”
英姑左手拎着一个包袱,右手提着一个砂锅走进来。
一进门,就关切地问肖郎中:“肖郎中,他现在怎么样?”
肖郎中停下手中的活,回报道:“快天亮才醒过来,到底年轻呀。二堂主放心,我估计生死关是闯过来了,后面就是慢慢调养了。”
英姑舒了口气,走到床前察看。朱世元微微睁开了眼睛。
荷花向朱世元介绍道:“这是我婶子,是这里的二堂主。”
朱世元蠕动着嘴唇,叫了声:“婶子。”
英姑点点头,关切地:“歇着,不要说话。”她熟练地端起砂锅,拿出一个小勺子:“我熬了点甲鱼汤,先喝两口吧。”她一勺一勺地将汤喂到朱世元嘴里。
肖郎中:“二堂主,您那么忙,这事还是让我来吧。”
英姑将砂锅和勺子递给肖郎中,说道:“也行,那就辛苦你了。这里有几件旧衣裳,是赵堂主以前穿过的,有空你给他换上。荷花、来娣,你们跟我去收拾一间屋子,等他能下地走动了,就搬过去。总不能让他一直住在肖郎中这里吧?”
荷花、来娣齐声应道:“是。”
2. 朱宅客厅,日,晴,内。
朱长流、吴管家、高博达三人,默然坐着,空气沉闷。
高博达打破沉默:“我认为,岳父大人不能去。再等上一两天,弟弟定有消息。”
吴管家:“我赞同姑爷的话,土匪绑票不就是为了要银子吗?他们一定会送票过来。”
朱长流:“但也不能这么干等着,要想办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才好。”
高博达:“这样吧,我花点钱,托几个在湖里收鱼的渔贩子,到小龙滩那边打探打探,也许能弄到一点消息。”
朱长流怀疑地:“渔贩子能进得了小龙滩?”
高博达:“有些渔贩子为了打压鱼价,会主动交结湖匪为其撑腰。如果弟弟真的被湖匪绑去,是能打探到消息的。”
朱长流:“那行,你到吴管家这里拿点银子,马上就去办吧。”
高博达:“不用,这点银子,小婿拿得出。岳父大人、吴管家,我先告辞了。”
高博达走后,吴管家道:“老爷,刚才师爷来过,说是查看各家商行受损情况。”
朱长流愤愤地:“他是幸灾乐祸吧?黄鼠狼给鸡拜年!”
吴管家:“少爷的事他没提,他说的,是昨晚湖匪焚烧货栈的事。昨晚,七家货栈被烧,惟有朱记商行的货栈毫发无损。”
朱长流:“接下来呢?”
吴管家:“接下来,就是催缴剿匪摊银的事。他说,县衙最近立了新规,对各种摊派逾期不交的,要加重处罚”
朱长流:“怎么处罚呀?”
吴管家:“逾期一个月,罚三成;逾期两个月,罚六成;逾期三个月,罚一倍;逾期四个月,封门关店,收归官产。”
朱长流冷笑一声:“大清朝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催逼苛捐杂税。其他店家有何反应?”
吴管家:“经昨天晚上一惊吓,又听说我家少爷被绑,许多店家顶不住了。有些店家正在凑银子呢。”
朱长流叹了口气:“吴管家,你找一下房伢子,把布庄挂出去,卖了吧。”
吴管家大惊:“老爷,布庄的铺子多好,你真舍得盘出去?”
朱长流无奈地:“我们是斗不过衙门的,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吧。”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