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编剧:斯坦利·魏泽、奥立佛·斯通
翻译:严敏
纽约港的早晨。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鱼市场开始营业,人声鼎沸。
画面外响起著名歌星弗兰克·西纳屈拉唱的《带我飞向月亮》。
朝阳给东河、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抹上桔黄色的熹光。
高架铁路的车站。月台上、车厢里都是匆忙去上班的商人们……地铁里也都是他们。
摄影机摇到曼哈顿区一条狭窄街道。迭印字幕:华尔街。
影片主人公伯德·福克斯,二十岁出头,穿着合身的西装,一边低头看当天的报纸,一边朝自己办公的大楼走去。电梯门正待关上,伯德一个箭步窜了进去。
这里是杰克逊·斯泰奈投资信托公司。伯德同女传达员打了声招呼,便跨入办公室。里面很大,摆着许多张办公桌和文件柜。每张办公桌上面都放有微型电脑、显示器和电话机。办公的人很快到齐了,都忙碌起来。伯德朝自己的好友、证券经纪人马文走去。
伯德:“今天的股市行情看来很凶猛。”
马文:“就象打机关枪,哒哒哒!”
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经纪人鲁·曼海姆出现在办公室里。
曼海姆:“这个世上的人都想发大财。可现在跟罗斯福时代不一样了。各国的外币都多得很。尼克松废除金本位制可算是大错特错。我劝大家看好巴特尼制药公司的股票。”
马文:“不过那家公司的股票要赚钱起码得等五年。这太费时了。”
这时,公司营业科长林奇通过扬声器对部属作指示。
林奇:“日经指数(即全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日本经济联合会”的股票指数)升到九十点便停止了。日本人在行动。钢铁公司卖出二十万股。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则卖出一百万股……。诸位,请打电话告诉客户们。好,干活吧。”
数显式时钟指着九时正。这是股票市场的开业时间。
伯特兴奋地:“各马一齐开战。”
画面一转。纽约股票市场。迭印字幕:一九八五年。
杰克逊·斯泰奈投资信托公司的办公室里。伯德、马文和其他几个经纪人站在电脑前面,注视着显示屏上显示的行情。然后各自打电话。
伯德:“我是杰克逊·斯泰奈公司的伯德·福克斯。请给五分钟时间,只要有时间……”
他用同样的语气的一套话,陆续给各个客户打电话。
时钟已指着三时五十分。股票市场将于四时打烊。
马文打电话:“我想在市场关闭之前就获悉。如果你十分钟之内不通知我,那就完蛋了。一到四时就收盘。”
伯德又拨号码给另一个客户打电话。
伯德埋怨地:“我看你绅士派头太足了,非要等股票下跌后才卖出。那我就无能为力了。一切都没法收回了。”
正说着,营业科长走到他身旁。
伯德却对电话里:“科长不在。”
林奇使眼色,对伯德:“把电话筒给我。”
他接过。
林奇:“我是营业科长。有什么痳烦?……是不可挽回了。你可以同联络员商量一下,报个谎价。”
他放下电话筒,对伯德。
林奇严厉地:“他已没有付账的能力了。他付不出钱,就由你来付。”
伯德惊慌地:“那家伙是瞎说。”
林奇:“再有钱的人,亏本百分之二十五也会瞎说吗?”
伯德:“那家伙常常这样,这点想必科长知道的。”
林奇断然地:“不管怎么样,你必须代他付钱。”
伯德十分颓丧。马文走过来安慰他。
马文:“有这种客户!连七千美元也要赖掉。他既不存款,信贷也一再拖欠。(倒吸了口气)幸好不是我接洽的。”
尽管马文嘴上这么说,他还是把钱借给了伯德。
伯德:“我的梦想是将来一定要自己买股票。”
马文:“别白日做梦啦!”
稍顷,伯德拨大实业家戈登·盖柯的号码,把电话打到他的办公室。马文却在一旁规劝。
马文:“盖柯可是个厉害的家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一爆炸,他就把NASA(国家航空与宇航局)的股票全部抛出。”
接电话的是盖柯的女秘书、年轻漂亮的娜塔莉。
伯德::“啊,是你娜塔莉。(调情地)我天天都想念你。咱俩结婚吧。我有事找盖柯生生……他忙我知道,只要五分钟时间。”
盖柯的秘书办公室。
娜塔莉:“盖柯先生在投资银行里谈生意。”
这时有个日本商人走来。娜塔莉让他进去。
娜塔莉对伯德:“我会转告你的话的。”
那个日本商人打开里间——盖柯办公室的门,从门隙里可以看见盖柯正在打电话。门合上,盖柯这位金融界巨头的身影就这样闪现一下便消失了。
一家餐馆。那里是当地许多工人常去的地方。伯德的父亲卡尔·福克斯正在同他的朋友交谈。伯德走过来。一开口就是劝他们买股票。卡尔只是冷眼瞅着儿子,没有作出反应。他显得很苍老,额头布满皱纹,看上去好象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卡尔点燃一支烟,正要吸它。伯德赶紧把烟拿掉。
伯德:“你脸色多不好,别抽烟了。又进过医院了吧。”
卡尔要了一碗细面条。伯德见父亲生活还是那么简朴,十分怜悯。
伯德:“你老多了。等会儿,我请你吃通心粉。”
卡尔叹气:“我是老了。你来杯啤酒好吗?”
伯德:“好。”
父子俩边吃边谈。
卡尔:“你气色也不好。瞧,眼睛四周有黑圈。”
伯德叹气:“今天真够呛。我被客户骗了,只好自己来付这笔倒账。”
卡尔语重心长:“难道不能放弃这份差事吗?你当医生或律师,不都蛮好的么。说到我的布尔斯塔航空公司,在很缺推销员……”
伯德:“推销员我不干。我现在干的是‘联络员’(即为客户干买卖股票的经纪人)。”
卡尔:“那是是一样的么。”
伯德:“股票经纪人的酬劳要比航空公司职员多五倍哩。”
卡尔:“真不可思议。你曾借我的钱去纽约大学读书,虽然你去年有五万美元收入,我仍然不要你还这笔钱了。”
伯德:“纽约大学也好,五万美元也好,都无法使我生活得好一点。我要付的税金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房租一万五千美元,此外还要还买车的贷款,付停车费和服装费。”
卡尔:“那你可以回家来住。我去年的收入总共才四万七千美元,不过已经扣掉了税金。”
伯德:“你住在皇后区开销就是省些。而我不搬到曼哈顿去住,就找不到好工作。关于清贫之类的话是老生常谈。总有一天人们会为我自豪的。”
卡尔:“那你就去做你引以为自豪的人吧。”
尽管这么说,他还是借钱给儿子,好让他去还债。
卡尔接着说:“钱这样东西到了你明天死的时候就没用了。”
然后卡尔向伯德谈起自己所在的航空公司的事。
卡尔:“有个好消息。你记得去年发生的一次事故吗?听说,现已查出是飞机制造公司的责任,不过这也不是设备上的毛病。所以又可以开飞往匹兹堡和波士顿的航班了。”
伯德喜形于色地:“真的吗?”
卡尔:“那当然。(打量一下儿子熠熠生辉的脸)别去想不好的事情。你现在就象小时候睡觉般那样天真烂漫。”
伯德的寓所。他起床后,坐在家用微型电脑前,按了几下键钮。荧光屏上显示:今天是戈登·盖柯的生日。
盖柯的事务所。伯德走到传达室。他向传达员通报给盖柯先生送生日礼物来了。
传达员:“怎么今天是老板的生日?”
伯德:“这里登载着。”
他拿出一本杂志给对方看。那杂志的封面上真的有戈登·盖柯的照片。伯德又随手递上一盒包装精美的高级雪茄。
伯德:“劳驾,请把这个交给他。这是他最喜爱吸的古巴雪茄。”
伯德就这样顺利地进入盖柯的办公室。
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面摆着厚实的柏木家具和舒适的皮沙发,墙上挂着毕加索、米罗等大师的名画。落地窗外是纽约繁华的街景。戈登·盖柯——一位皮肤呈古铜色、梳着西装分头的四十多岁中年人,正在打电话。
盖柯:“我想了解一下二十万股的行情。能不能内部先押一下。每股四十美元可以。五十美元就难以接受了。得亏那些分折家还搞不清股子与股票的区别呢,哈哈。我要等价格下降。”
他放下电话筒,得意地笑了。稍顷,抬眼发现伯德,便对屋里一个下属说。
盖柯:“这家伙在今后五十九天里会不断打电话来。他就会纠缠不休。”
电话铃又响,盖柯赶忙接,讲了好长时间的话。终于,伯德得到机会同这位叱咤风云人物讲话了。
伯德:“盖柯先生,我是伯德·福克斯,在航空公司方面颇有门路……”
盖柯不屑地:“对不起,我要量一下血压。”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台袖珍血压计,给自己量起血压来。
伯德谄媚地:“我早在纽约大学读书时曾看到过关于你的传记。那时我就想成为象你那样有天才的商人。”
盖柯:“你现在在哪家公司就职?”
伯德:“杰克逊·斯泰奈公司。”
盖柯回忆起:“那是家已卖掉的企业。我曾借钱给杰克逊。你在那里地位不高吧?”
伯德:“这我不明白。”
盖柯:“你来有何贵干?”
伯德刚谈起股票的事,电话铃忽然响了。
盖柯:“……叫我去芝加哥演讲?……告诉他们,再吃大亏,我也愿给他们指点指点……不过慈善事业我不干了……他破产,就把他的股票全买下来。”
随即摇着内部电话:“请把戴尔塔造纸公司股票的分析结果拿来。”
此刻,伯德插进话来:“我不赞成股票分析。”
盖柯:“不,是一种好分析。请你讲讲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今天是我的生日?真有点叫我感到意外。”
伯德:“我想同你谈布尔斯塔航空公司……”
盖柯:“我对航空公司没兴趣。他们的工会就象恶性肿瘤。”
伯德:“去年是发生过事故,但听说作出了对公司有利的判决。那公司的股票数目不多,容易搞到手……”
这时候,办公室里一个下属向盖柯报告:“戴尔塔纸张股票正在大量囤积。”
盖柯闻之大喜,直搓双手。须臾,他转身对伯德。
盖柯:“你有名片吗?”
伯德从口袋里取出自己的名片交给他。
盖柯:“我每天有上百名申请者,可受理的仅有一名。谢谢你送的雪茄。”
伯德有点失望地走出办公室。
盖柯埋头策划如何囤积戴尔塔纸张股票,他准备买它百分之五以上。
伯德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操作电脑,调査戴尔塔纸张股票的行情。正在这时候,营业科长来到他跟前。
林奇:“这三小时里你上哪儿去了。如果你有时间磨蹭,就好好干活吧。”
说罢,离去。这时,马文又兴冲冲走来。
翻译:严敏
纽约港的早晨。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鱼市场开始营业,人声鼎沸。
画面外响起著名歌星弗兰克·西纳屈拉唱的《带我飞向月亮》。
朝阳给东河、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抹上桔黄色的熹光。
高架铁路的车站。月台上、车厢里都是匆忙去上班的商人们……地铁里也都是他们。
摄影机摇到曼哈顿区一条狭窄街道。迭印字幕:华尔街。
影片主人公伯德·福克斯,二十岁出头,穿着合身的西装,一边低头看当天的报纸,一边朝自己办公的大楼走去。电梯门正待关上,伯德一个箭步窜了进去。
这里是杰克逊·斯泰奈投资信托公司。伯德同女传达员打了声招呼,便跨入办公室。里面很大,摆着许多张办公桌和文件柜。每张办公桌上面都放有微型电脑、显示器和电话机。办公的人很快到齐了,都忙碌起来。伯德朝自己的好友、证券经纪人马文走去。
伯德:“今天的股市行情看来很凶猛。”
马文:“就象打机关枪,哒哒哒!”
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经纪人鲁·曼海姆出现在办公室里。
曼海姆:“这个世上的人都想发大财。可现在跟罗斯福时代不一样了。各国的外币都多得很。尼克松废除金本位制可算是大错特错。我劝大家看好巴特尼制药公司的股票。”
马文:“不过那家公司的股票要赚钱起码得等五年。这太费时了。”
这时,公司营业科长林奇通过扬声器对部属作指示。
林奇:“日经指数(即全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日本经济联合会”的股票指数)升到九十点便停止了。日本人在行动。钢铁公司卖出二十万股。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则卖出一百万股……。诸位,请打电话告诉客户们。好,干活吧。”
数显式时钟指着九时正。这是股票市场的开业时间。
伯特兴奋地:“各马一齐开战。”
画面一转。纽约股票市场。迭印字幕:一九八五年。
杰克逊·斯泰奈投资信托公司的办公室里。伯德、马文和其他几个经纪人站在电脑前面,注视着显示屏上显示的行情。然后各自打电话。
伯德:“我是杰克逊·斯泰奈公司的伯德·福克斯。请给五分钟时间,只要有时间……”
他用同样的语气的一套话,陆续给各个客户打电话。
时钟已指着三时五十分。股票市场将于四时打烊。
马文打电话:“我想在市场关闭之前就获悉。如果你十分钟之内不通知我,那就完蛋了。一到四时就收盘。”
伯德又拨号码给另一个客户打电话。
伯德埋怨地:“我看你绅士派头太足了,非要等股票下跌后才卖出。那我就无能为力了。一切都没法收回了。”
正说着,营业科长走到他身旁。
伯德却对电话里:“科长不在。”
林奇使眼色,对伯德:“把电话筒给我。”
他接过。
林奇:“我是营业科长。有什么痳烦?……是不可挽回了。你可以同联络员商量一下,报个谎价。”
他放下电话筒,对伯德。
林奇严厉地:“他已没有付账的能力了。他付不出钱,就由你来付。”
伯德惊慌地:“那家伙是瞎说。”
林奇:“再有钱的人,亏本百分之二十五也会瞎说吗?”
伯德:“那家伙常常这样,这点想必科长知道的。”
林奇断然地:“不管怎么样,你必须代他付钱。”
伯德十分颓丧。马文走过来安慰他。
马文:“有这种客户!连七千美元也要赖掉。他既不存款,信贷也一再拖欠。(倒吸了口气)幸好不是我接洽的。”
尽管马文嘴上这么说,他还是把钱借给了伯德。
伯德:“我的梦想是将来一定要自己买股票。”
马文:“别白日做梦啦!”
稍顷,伯德拨大实业家戈登·盖柯的号码,把电话打到他的办公室。马文却在一旁规劝。
马文:“盖柯可是个厉害的家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一爆炸,他就把NASA(国家航空与宇航局)的股票全部抛出。”
接电话的是盖柯的女秘书、年轻漂亮的娜塔莉。
伯德::“啊,是你娜塔莉。(调情地)我天天都想念你。咱俩结婚吧。我有事找盖柯生生……他忙我知道,只要五分钟时间。”
盖柯的秘书办公室。
娜塔莉:“盖柯先生在投资银行里谈生意。”
这时有个日本商人走来。娜塔莉让他进去。
娜塔莉对伯德:“我会转告你的话的。”
那个日本商人打开里间——盖柯办公室的门,从门隙里可以看见盖柯正在打电话。门合上,盖柯这位金融界巨头的身影就这样闪现一下便消失了。
一家餐馆。那里是当地许多工人常去的地方。伯德的父亲卡尔·福克斯正在同他的朋友交谈。伯德走过来。一开口就是劝他们买股票。卡尔只是冷眼瞅着儿子,没有作出反应。他显得很苍老,额头布满皱纹,看上去好象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卡尔点燃一支烟,正要吸它。伯德赶紧把烟拿掉。
伯德:“你脸色多不好,别抽烟了。又进过医院了吧。”
卡尔要了一碗细面条。伯德见父亲生活还是那么简朴,十分怜悯。
伯德:“你老多了。等会儿,我请你吃通心粉。”
卡尔叹气:“我是老了。你来杯啤酒好吗?”
伯德:“好。”
父子俩边吃边谈。
卡尔:“你气色也不好。瞧,眼睛四周有黑圈。”
伯德叹气:“今天真够呛。我被客户骗了,只好自己来付这笔倒账。”
卡尔语重心长:“难道不能放弃这份差事吗?你当医生或律师,不都蛮好的么。说到我的布尔斯塔航空公司,在很缺推销员……”
伯德:“推销员我不干。我现在干的是‘联络员’(即为客户干买卖股票的经纪人)。”
卡尔:“那是是一样的么。”
伯德:“股票经纪人的酬劳要比航空公司职员多五倍哩。”
卡尔:“真不可思议。你曾借我的钱去纽约大学读书,虽然你去年有五万美元收入,我仍然不要你还这笔钱了。”
伯德:“纽约大学也好,五万美元也好,都无法使我生活得好一点。我要付的税金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房租一万五千美元,此外还要还买车的贷款,付停车费和服装费。”
卡尔:“那你可以回家来住。我去年的收入总共才四万七千美元,不过已经扣掉了税金。”
伯德:“你住在皇后区开销就是省些。而我不搬到曼哈顿去住,就找不到好工作。关于清贫之类的话是老生常谈。总有一天人们会为我自豪的。”
卡尔:“那你就去做你引以为自豪的人吧。”
尽管这么说,他还是借钱给儿子,好让他去还债。
卡尔接着说:“钱这样东西到了你明天死的时候就没用了。”
然后卡尔向伯德谈起自己所在的航空公司的事。
卡尔:“有个好消息。你记得去年发生的一次事故吗?听说,现已查出是飞机制造公司的责任,不过这也不是设备上的毛病。所以又可以开飞往匹兹堡和波士顿的航班了。”
伯德喜形于色地:“真的吗?”
卡尔:“那当然。(打量一下儿子熠熠生辉的脸)别去想不好的事情。你现在就象小时候睡觉般那样天真烂漫。”
伯德的寓所。他起床后,坐在家用微型电脑前,按了几下键钮。荧光屏上显示:今天是戈登·盖柯的生日。
盖柯的事务所。伯德走到传达室。他向传达员通报给盖柯先生送生日礼物来了。
传达员:“怎么今天是老板的生日?”
伯德:“这里登载着。”
他拿出一本杂志给对方看。那杂志的封面上真的有戈登·盖柯的照片。伯德又随手递上一盒包装精美的高级雪茄。
伯德:“劳驾,请把这个交给他。这是他最喜爱吸的古巴雪茄。”
伯德就这样顺利地进入盖柯的办公室。
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面摆着厚实的柏木家具和舒适的皮沙发,墙上挂着毕加索、米罗等大师的名画。落地窗外是纽约繁华的街景。戈登·盖柯——一位皮肤呈古铜色、梳着西装分头的四十多岁中年人,正在打电话。
盖柯:“我想了解一下二十万股的行情。能不能内部先押一下。每股四十美元可以。五十美元就难以接受了。得亏那些分折家还搞不清股子与股票的区别呢,哈哈。我要等价格下降。”
他放下电话筒,得意地笑了。稍顷,抬眼发现伯德,便对屋里一个下属说。
盖柯:“这家伙在今后五十九天里会不断打电话来。他就会纠缠不休。”
电话铃又响,盖柯赶忙接,讲了好长时间的话。终于,伯德得到机会同这位叱咤风云人物讲话了。
伯德:“盖柯先生,我是伯德·福克斯,在航空公司方面颇有门路……”
盖柯不屑地:“对不起,我要量一下血压。”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台袖珍血压计,给自己量起血压来。
伯德谄媚地:“我早在纽约大学读书时曾看到过关于你的传记。那时我就想成为象你那样有天才的商人。”
盖柯:“你现在在哪家公司就职?”
伯德:“杰克逊·斯泰奈公司。”
盖柯回忆起:“那是家已卖掉的企业。我曾借钱给杰克逊。你在那里地位不高吧?”
伯德:“这我不明白。”
盖柯:“你来有何贵干?”
伯德刚谈起股票的事,电话铃忽然响了。
盖柯:“……叫我去芝加哥演讲?……告诉他们,再吃大亏,我也愿给他们指点指点……不过慈善事业我不干了……他破产,就把他的股票全买下来。”
随即摇着内部电话:“请把戴尔塔造纸公司股票的分析结果拿来。”
此刻,伯德插进话来:“我不赞成股票分析。”
盖柯:“不,是一种好分析。请你讲讲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今天是我的生日?真有点叫我感到意外。”
伯德:“我想同你谈布尔斯塔航空公司……”
盖柯:“我对航空公司没兴趣。他们的工会就象恶性肿瘤。”
伯德:“去年是发生过事故,但听说作出了对公司有利的判决。那公司的股票数目不多,容易搞到手……”
这时候,办公室里一个下属向盖柯报告:“戴尔塔纸张股票正在大量囤积。”
盖柯闻之大喜,直搓双手。须臾,他转身对伯德。
盖柯:“你有名片吗?”
伯德从口袋里取出自己的名片交给他。
盖柯:“我每天有上百名申请者,可受理的仅有一名。谢谢你送的雪茄。”
伯德有点失望地走出办公室。
盖柯埋头策划如何囤积戴尔塔纸张股票,他准备买它百分之五以上。
伯德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操作电脑,调査戴尔塔纸张股票的行情。正在这时候,营业科长来到他跟前。
林奇:“这三小时里你上哪儿去了。如果你有时间磨蹭,就好好干活吧。”
说罢,离去。这时,马文又兴冲冲走来。
登录 后再戳我哦